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解析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其背后的驱动力。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是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导致了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首先对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进行描述和分析,揭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和规律。

然后,本文将深入探讨驱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驱动、经济驱动、社会驱动和自然驱动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机制,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还将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以期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为中国的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了多源数据融合和空间分析技术,以揭示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力。

我们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获取了2000年和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图,并通过变化检测算法识别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这些遥感影像来源于多个卫星平台,包括中国资源卫星、美国陆地卫星等,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为了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我们整合了社会经济数据、自然地理数据以及政策文件等多维度信息。

社会经济数据包括人口、GDP、产业结构等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地方政府统计部门;自然地理数据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来源于中国气象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等机构。

我们还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城市发展等相关政策文件,以揭示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土地资源在各个时期的时空分布都有着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与自然环境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一、土地资源的时空变化1.历史时期的土地资源分布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

例如,在人类最初的定居地,如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山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小,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矛盾。

而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分布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差异和地域差异,其中的因素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一些富饶的土地区,土地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另一些地区则因地力不足而人口匮乏。

2.现代社会的土地资源分布在现代社会,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成为现实问题。

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土地资源的分布变得更加不平衡。

大城市和工业化地区的土地资源集中度高,而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一些原本荒无人烟的地区也成为了可开发的资源。

二、时空变化的原因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土地资源分布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例如,在山区和沙漠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而在沿海和平原地区,丰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更适合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土地资源分布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和产业的集中,土地资源的利用也会向着更集中的方向发展。

同时,在一些农业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土地资源的利用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3.社会政策社会政策也非常关键,它对土地资源分布的影响是显著的。

例如,一些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和绿色科技产业的发展,这会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

第1章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概述1.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酸雨等现象的出现,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重要载体,从而成为研究地球地表化学过程、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动态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目前,“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为全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多尺度的信息源,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田光进,2002)。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

它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具有多维空间信息的综合体,它反映“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况”,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Turner I B L et al,1994;Turner I B L et al,1995),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史培军等,2000;陈泮勤等,1999;Turner B.L.Ⅱ,1993)。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作为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图1-1)。

土地利用变化侧重于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它既是土地覆被变化的直接和间接驱动力,也是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土地覆被则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它更多地是土地利用的结果表现。

土地覆被的特征如土壤、植被的特点是土地使用方式和目的的重要基础和影响因素。

现代土地覆被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利用土地的结果,最为明显的两种后果为:土地覆被类型的量变即渐变(modification)和质变即转换(conversion)(Turner I B L et al,199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土地上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耕作、建筑、采矿、林业、城镇建设等。

而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则是指土地利用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和影响的原因,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时空变化特征(一)时间变化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等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也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目的也在逐渐变化,即从最初的农业、牧业、渔业发展到工业、城市化等现代经济活动的利用方式。

同时,不同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的主导特征也不尽相同,比如在20世纪初,农业仍是世界各国的主要产业,土地逐步用于农业生产,而到20世纪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和工业用地占据了土地利用的主导地位。

(二)空间变化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一般是指在不同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态的差异。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受到地理、气候、土地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异也显得十分明显,在不同地域内,土地利用的主导产业及其分布情况各不相同。

二、驱动力分析(一)人类活动驱动人类的活动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驱动力。

人类对土地的活动主要通过征地、改造、建设等方式进行,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追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等都是人类活动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

同时,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十分巨大,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人类活动中,需要不断强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引导人类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二)经济发展驱动经济发展也是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总体来说,经济发展带来了人类活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变化。

尤其是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用地的大幅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有限、污染治理困难等问题,因此革新诸如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经济模式,加大农村、生态、水环境等领域的投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破碎还是紧凑?_1990—2015_年中国36_个重点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

破碎还是紧凑?_1990—2015_年中国36_个重点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1990—2015年中国36个重点城市用地形态和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规律,深刻归纳了城市用地细胞生长模式、分裂规律和分化类型。

结果表明:1)城市用地在25年间以不同速度呈指数级增长,东部城市用地规模大多高于中部城市,更明显高于西部城市;小城市平均增长速度快于大城市,但城市间差异更大;东部城市增长率差距随时间逐渐下降,西部相反。

2)城市用地斑块破碎化趋势逐年上升,低于1 km 2的斑块总数超过12万个,大规模和中等规模城市斑块破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而小规模城市破碎化程度有小幅度增加。

3)城市用地大多以边缘式增长为主,东部城市用地较为紧凑,西部和中部城市用地较为分散,深圳市是发展最为紧凑的城市;东、中、西部城市紧密度指数都有所下降,同时紧密度差异化越来越大。

研究回顾了我国“上半场”城镇化阶段的城市用地发展路径,为“下半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选择提供更多土地可持续利用方案支持。

Abstract: Nowadays, glob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have promoted the drastic change of urban land use and unlimited sprawl of urban scale in China, and have also caused the fragmentation of land spatial structure and mismatch of functions. The paper is aimed to reveal the growth pattern, division rule and differentiation types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cells” of 36 major citie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5.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Urban land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at different speeds during the 25 years. The scale of urban land in eastern cities is mos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entral cities,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western cities.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small cities is faster than that of large cities, but the difference among small cities is larger. The growth rate gap of eastern cities decreases gradually over time, while the gap of western cities is enlarged. 2) Urban land fragmentation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patches less than 1 km 2exceeds 120,000.The fragmentation degree of urban land in large-scale and medium-scale cities becomes more and moreserious, while the fragmentation degree of urban land in small-scale cities increases slightly. 3) The growthtype of urban land is mainly edge-expansion, the eastern urban land is more compact,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urban land is more scattered, in which Shenzhen is the most compact city. The compactness index of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cities has decreased, and the compactness index differentiation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urban land in the "first half" stag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s more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support for the new-typeurbanization strategy.破碎还是紧凑?1990—2015年中国36个重点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关键词:用地扩张;斑块破碎化;紧凑模式;重点城市;时空演化Keywords: land expansion; land fragmentation; compact pattern; major cities; spatiotemporal dynamicsCompact or Fragmented?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Urban Land Growth in 36 Major Citie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5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速城镇化进程。

湖北省1990年—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

湖北省1990年—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6-0057-07 收稿日期 2022-08-15摘 要 湖北省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力研究能够对区域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研究基于湖北省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数据,对土地变化速率、空间集聚程度、土地转移方向与数量进行测算,并分层次探究驱动力差异。

结果表明:①土地变化速率上,两江流域较其他区域活跃,城镇较乡村活跃;②各类型土地空间集聚性上,城镇空间逐步增强,农业空间逐步降低;③驱动力构成上,乡村比城镇构成模式简单,不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性;④区域差异性上,鄂西受区位、高程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鄂中、鄂东地区受经济产业结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湖北省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城乡差异Abstract The study of land use pattern changes and driving forces in Hubei Province can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regional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data on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in Hubei Province, the study measures the rate of land change, the degree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e direction and quantity of land transfer, and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in driving forces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erms of land change rate, the Yangtze and Han River basins are more active than other regions, and towns are more active than villages; (2) In term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land, urban space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agricultural space gradually decreases; (3) In terms of the composition of driving forces, villages are simpler than towns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pattern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gional variability; (4) In term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west is mo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location and elevation, while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are mo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Keywords Land use, Hubei Province,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 Propelling power, Urban-rural disparity湖北省1990年—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The Driving Factors 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Land Use in Hubei Province from 1990 to 2020彭建东 | Peng Jiandong 郑景明 | Zheng Jingming 杨 红 | Yang Hong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人类建设活动密切相关,探究其演变规律对地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1-2]。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作者:刘学良续继宋炳妮来源:《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02期關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加权变异系数二维分解一、引言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依靠地理区位优势、政策先发优势等率先发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轨道,带动中国经济走向腾飞。

与此同时,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也开始凸显,特别是90 年代我国的东中西部差距大幅拉大。

为此,从2000 年起,我国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区域发展战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我国的区域发展协调程度明显增强(盛来运等,2018)。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逐步深入,区域协同发展力度不断加大,部分落后省份如贵州等经济增速从长期滞后到全国领先,又带动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

同时,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北方发展差距快速扩大,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盛来运等,2018;许宪春等,2021)。

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从“东西差距”转向“南北差距”的新趋势(杨明洪等,2021)。

要搞清楚我国南北差距,以及东中西部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先弄清关于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基本事实,其中,测度和判定南北差距是探究南北区域发展差异的首要问题(许宪春等,2021)。

实际上,仅仅测度和判定南北差距是不够的,我国总体区域差距、东西差距等都需要进行测度和判定,这样才能把南北差距放到我国总体区域差距的更大框架下,通过与其他差距的比较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因此,应全面、透彻地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等的历史动态进行分析,一些关键问题,如我国区域总体差距在近些年是扩大还是缩小;我国区域差距的各个维度,特别是东西差距、南北差距的变化轨迹和对总体差距的贡献以及其变动原因,等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万 亩 ) 城 乡 建 设 用 地 扩 张 的 区 域 主 要 集 中 在 东 南 。
( )四 川 盆 地 周 边 山 地 、 州 及 云 南 西 部 山 区 林 6 贵 地 减 少 , 南 中 部 地 区 以 退 耕 还 林 还 草 和 草 地 向 林 云 地 的 转 换 为 主 要 特 点 , 体 上 西 南 地 区 以 林 地 的 变 总
42 O世 纪 9 O年 代 前 后 两 个 5年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的 差 异
l9 一 l 9 年 和 1 9 - 2 0 年 前 后 两 个 5 9 0 9 5 9 6 0 0
它 林 地 等 。 总 体 表 现 为 东 北 地 区 、 川 盆 地 周 边 山 四
地 与 贵 州 等 天 然 林 区边 缘 农 林 交 错 地 带 的各 类 林
后 两 个 5年 林 地 面 积 均 有 所 减 少 。后 5年 , 天 然 在 林 保 护 工 程 启 动 之 前 , 西 南 地 区 林 地 减 少 5 2万 0
亩 。
()草 地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 积 减 少 发 生 于 前 5年 , 36 5万 3 达 5
3 土地 利 用 变 化 的 区域 差 异
4 为主 要特 征 。 - 1 =
沿 海 及 内 陆 地 势 平 坦 地 区 , 黄 淮 海 平 原 、 江 三 如 长
角 洲 、 江 三 角洲 、 川 盆 地 、 中 以及 乌 鲁 木 齐一 珠 四 陇 石 Y T- 带 。  ̄ -
() 北 干 旱 与 绿 洲 农 业 区 传 统 绿 洲 边 缘 部 分 7西 土 地 被 开 垦 为 耕 地 , 时 绿 洲 内 部 分 原 有 耕 地 因 土 同
法 , 立 了 2 建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期 、 0 年 代 中 期 和 9 9 0

地理学术论文题目100篇

地理学术论文题目100篇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沈劲、钟流举、叶斯琪等
珠三角干湿季大气污染特性
中国科技论文
2015
王才梅、张渝
内墙砖生产引起的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河南建材
2015
高明、郭施宏、夏玲玲
福州市城市化进程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
环境污染
与防治
2015
张薇、高迎新、李杰
北京西南部地区大气污染分析
气象科技
2015
王涛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发展趋势探析
建立完整的旅游地理学高级人才培养系统
旅游学刊
1996
陈传康
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
旅游经济
1996
陈传康
农村城市化的困境与“四轮驱动”模式设想:以温州为例
中国发展
2011
陈传康
大都市区建设中的城市管理实践与探索:—以温州为例
中国发展
2010
陈传康、吴承照
海南旅游发展与投资研讨会纪实
人文地理杂志
1995
郑振伟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低碳世界
2016
沈磊、叶仙勇
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效应影响研究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
向伟玲、王自发、刘毅
云贵地区大气污染趋势分析及防控对策
环境影响
评价
2016
杨少红
印染行业废水特征及处理工艺应用探讨
环境影响评价
2016
牟喆、耿福海、叶晓芳等
上海市大气污染对不同特征居民呼吸疾病就诊人数影响
张君珏、苏奋、周成虎
不同海岸地貌背景下的南海周边岸带35年建设用地扩张分
地理学报
2016
叶舜赞
香港与京九铁路及其沿线地区的开发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一、早期的土地利用研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

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

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方案,虽已经具有可持续开展的雏形,但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和满足城市功能的城市规划,出现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勒·柯布西埃的“集中城市〞理论、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等理论。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调查而展开。

索尔等192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较早地开展了土地利用综合调查,同期,英国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土地利用区域调查,波纳开展了英国农业资源的估算,英国于1930年成立了土地利用调查所,在斯坦普主持下,带着众多学生从1931年~1935年间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完成了全国X围的调查总报告、各郡分报告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一系列成果。

为进一步推广美、英两国的研究成果,1934年8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鲍曼报告了美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卫那特介绍了大不列颠的土地利用调查工作。

随后,1938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15届国际地理大会对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农业生产力等进展了专门的讨论,强调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图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假设干国家的土地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

随后,亨丁顿、堪达尔等学者对农业生产力进展了详细的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开场考虑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问题。

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

我国学者李春芬在加拿大留学时的博士论文以“XX大概格兰德河中游谷地的土地利用〞为题进展土地利用研究。

1946年澳大利亚在全国领土的1/3以上地区完成了大、中比例尺的土地调查。

随后,英国、加拿大、荷兰和一些东欧国家,亚洲的日本、印度,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先后开展了土地资源调查等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如何应对婚姻状况变化带来的问 题
如何应对婚姻状况变化带来的问题
针对婚姻状况变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来采取相 应的措施。
个人层面:
如何应对婚姻状况变化带来的问题
1、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增加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 2、转变传统的婚姻观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婚姻和家庭;*学会处理婚 姻家庭中的问题和矛盾,以提高婚姻质量和稳定性。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将中国的土地利用变化放在世界背景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土地利用 变化具有独特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且存在着粗 放式开发和过度开垦等问题。但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土地利用变 化的管理和规划方面又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 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根据模型的预测结果,未来中国的土地利用变化将仍然保持较高的速度。特 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而耕地面积可能会进一步减 少。同时,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也可能加剧,这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和区域协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婚姻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婚姻观念、结婚率、离婚率、晚婚等现象, 对传统婚姻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次演示将围绕这些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 背后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主体部分
1、我国婚姻状况变化的趋势和 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 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湖北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湖北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文章编号:1000-2375(2004)02-0171-04湖北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李春华(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 要:耕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扩展等原因,导致湖北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进行.深入探讨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成为现实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根据湖北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耕地资源总量变化的特点,揭示了湖北省17个地市州耕地变化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剖析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对策;湖北省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3-12-31基金项目: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李春华(1970- ),男,硕士生1 湖北省耕地资源时间变化过程和特点1.1 变化过程 1990~2002年湖北省耕地资源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3476.77khm 2下降到2002年的3094.03khm 2,耕地净减少382.74khm 2,平均年减少31.895khm 2,其中减少最快的年份是1992年和2002年,其分别比上年减少1.06%和4.59%;减幅较小年份出现在1996年和1997年,其分别比上年只减少0.26%和0.20%,其减少的具体情况如表1.表1 1990~2002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和逐年变动幅度[1]年份耕地面积 (khm 2)变幅 %(以上年为基准)年份耕地面积 (khm 2)变幅 %(以上年为基准)19893486.57-0.33019963349.25-0.26119903476.77-0.28019973342.45-0.20319913458.46-0.52619983327.16-0.45719923421.57-1.0661*******.40-0.50419933392.74-0.84020003282.96-0.82919943375.60-0.50520013242.85-1.22019953358.01-0.52120023094.03-4.589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年鉴(2003)1.2 变化特点 从时间上来看,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表现为长期减少和短期波动的特点.就1990~2002年这段时间来看,从下年耕地比上年耕地减少量角度考虑(如图1),可以明显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年份耕地都在减少,但减少的速度差异显著,1990~1992年为第一高速减少期,1992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1.587%;1997~2002年为第二个快速减少期,2002年比1997年减少7.43%;其间耕地减速较慢的时期是1992年以后到1997年,其中1992年耕地比上年减少36.89khm 2,但是到1997年比上年耕第26卷第2期2004年6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 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6 No.2June,2004地只减少6.8khm 2;1992~1997年间耕地减少的速度比1990~2002年耕地平均减少速度低20.67%.2 湖北省耕地变化的地域特点2.1 地域差异 湖北省各地区在耕地变化的模式和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利用湖北省17个图1 湖北省1990~2000年耕地逐年减少幅度地市州1990~2002年的耕地数据,首先计算各地区耕地的年均变化率;然后利用mapinfo 软件作出专题地图(图2),由图显示耕地资源减少速度由快到慢分成这样几组:第一组:范围包括十堰市、荆州市和孝感市,此组是耕地减速最快的组,其中十堰市年均耕地下降幅度最大,为5.37khm 2;第二组包括襄樊市、宜昌市和黄冈市,其年均耕地减少量均在3~4khm 2之间;第三组包括武汉市、恩施市和咸宁市,其中咸宁市年均耕地减少为1.6khm 2;其它二市耕地年均减少在2.5khm 2左右;第四组包括黄石市、图2 湖北省1990~2000年耕地动态变化地域差异仙桃市、潜江市和鄂州市,其中潜江耕地年均减少较慢,年均为554hm 2.第五组包括天门市、神农架林区、荆门市和随州市,其中又可分为二类:随州市和荆门市属于耕地年均增加型;其中随州耕地年均增长2.71khm 2,为全省增加最多的;另一类包括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它们耕地年均减少在200hm 2以下.2.2 耕地变化的地域差异特征 根据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归纳耕地资源减少的地域特征:(1)江汉平原、鄂北岗地和鄂西北耕地明显减少.鄂西北的十堰市,江汉平原的荆州市和鄂北岗地的孝感市,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和灾害毁损等原因,耕地明显减少.1990~2002年湖北省耕地总减少量为382.74khm 2,其中十堰市减少量为64.3khm 2,占总减少量的16.83%,荆州市同期减少量为57.87khm 2,占总减少量的15.12%;(2)鄂北丘陵、鄂西南山地耕地资源变化缓慢.鄂北的随州和鄂西的神农架林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耕地变化缓慢;(3)鄂中丘陵耕地总量趋于增加,随州市和荆门市,由于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因此,虽然非农建设占用了部分耕地,但耕地数量在1990~2002年间有所增加;(4)城市人均耕地流失速度快于乡村,尽管从年均的角度考虑,武汉、鄂州和潜江等城市,耕地流失速度不是最快,但如果考虑人均因素,那么武汉市、鄂州市和潜江市耕地流失就是最快的几个地区[2].3 湖北省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3.1 政策因素分析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数量变化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制约和影响,湖北省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国家的重大宏观政策相对应.如果把图1和1990~2002年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一对照发现其非常吻合.1984年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特别是1992年国家实施沿江开放开发战略以来,湖北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1992年国家经济建设中的172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投资热 和 开发区热 使这时期耕地数量明显减少;但从1996年开始国家实行强有力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这才遏制耕地数量连年减少的势头,减地减少的速度连年下降.1996年之后,国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同时由于国家有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利益,耕地摞荒现象加重,导致近几年耕地减少速度加快,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耕地减少速度加剧,这和近几年的房地产开发过热不无关系.如果对不同时期耕地保护的强度采用定量赋值的方法加以考察,通过专家评价将定性评价加以量化,则可以把1980~1985年政策变量定义为1(弱保护状态);1986~1994年定义为3(这一时期开始实行 土地管理法 )为较强保护状态,1995~1996年定义为5(开始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为强耕地保护状态,1997年以后定义为8(从1997年开始,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为最严格的耕地资源保护状态),尽管这种量化有一定主观性,但用来解释湖北省耕地资源的变化还是有说服力的[3].3.2 经济影响因素 为了分析经济发展同耕地减少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1990~200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对湖北省耕地总量(年末耕地数量)作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耕地减少同这二项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927和-0.958,二者呈显著相关.再作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国民生产总值每提高1万元,耕地相应减少2.4 10-3hm 2.12年来,湖北省耕地的累计减少量同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指数的相关水平更为显著,其相关系数为-0.953和0.986.从1990~2002年湖北省各地市州耕地减少的速度来看,神农架林区耕地减少的速度较慢,因为该地区地处鄂西山地,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其2000年人均GDP 都低于3700元,是湖北省最落后的地区;城镇化水平也不高,因此该区耕地资源变化缓慢.而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宜昌,2000年人均GDP 为9144元,超过湖北省人均水平的7187元,仅次于武汉,居湖北省第二位,所以耕地流失相对较快些[4].3.3 人口城镇化水平 同样为了揭示湖北省耕地减少和人口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选取1990~2002年湖北省总人口数、市镇人口数、非农劳动力同耕地减少量作相关分析,发现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0.968,-0.935,表明人口增长,城镇化和人口非农业化同耕地减少显著相关,再作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湖北省每新增加一个人口,耕地相应要减少9 10-3hm 2,每新增一个城镇人口,耕地相应减少1.4 10-2hm 2,每新增一个非农劳动力,耕地相应减少3.8 10-2hm 2.12年来湖北省耕地的累计减少量同总人口、市镇人口数、非农劳动力的相关水平更加显著,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5、-0.998和-0.985[5].从1990~2002年湖北省耕地资源减少地域分布来看,尽管武汉市、鄂州市和潜江市耕地减少的年均变化率不是最高,但如果考虑人口因素,把人均耕地变化率和年均耕地变化率结合起来考查,这3个城市耕地流失的速度是最快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例如武汉市2000年其人口密度为982人 km 2,城镇化水平高达81.64%.为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再例如鄂州市2000年城镇化水平为53.8%,仅次于武汉居湖北省第二位.3.4 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损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且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比较严重,同时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比较重,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损占耕地减少量的比例为58.2%.例如1998年长江大洪灾,使湖北省耕地损毁严重;同时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对策的实施,鄂西(北)地区有一些耕地要退耕还林;加上湖北是 千湖之省 ,退耕还湖的数量也不少,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弃耕、种树、养鱼等行为也要占去一部分耕地.从1990~2002年湖北省耕地减少图上看,年均减少较快的十堰和荆州二市,是湖北省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其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毁损是该区耕地资源严重流失的主要原因.4 湖北省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4.1 加强土地管理力度,依法保护耕地 耕地变化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和土地管理机构对土地管理好的地区,耕地不合理流失少,反之耕地流失严重.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施政力度,是遏制耕地非农化流失的决定性环节.为了保护好耕地,今后主要应做好的工作是:强化土地规划、利用和监督力度;加强土地管理部门建设;建立耕地保护预警系统;积极推行土地储备制度.4.2 控制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规模 城镇规模的过度膨胀是耕地减少的内在原因.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73第2期李春华:湖北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174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严格实行城市发展的方针,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适时转移农村人口是根本解决耕地过快减少的办法.4.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堤防建设力度,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防洪、排涝除渍能力,积极改良现有低产田.4.4 积极开垦后备耕地资源,加大复垦、整理耕地的力度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废弃耕地的复垦,整理现有土地资源是实现一个地区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荆门市要继续加大耕地开垦力度;黄石等矿业城市要加快对工矿废弃耕地的复垦工作,增加耕地面积.襄樊市后备耕地资源数量较多,该市应切实搞好对现有耕地的保护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摸清后备耕地资源数量,积极合理地开发后备资源.参考文献:[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邵晓梅.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J].地理研究,2001,(3):298~305.[3]贾绍凤.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1):24~30.[4]史培军.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151~160.[5]何报寅.湖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展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3):320~326.The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nd its driving forcesLI Chun-hua(School of Business,Hubei 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the cultivated land. However,the cultivated land has dra matically decreased in the1990s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n banization etc,therefore exploring the deep reason for the phenomenon is significant.Acc 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or 1990~2002in Hubei Province,analyze the feature of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regional dif ferences.Then based on this,throw light on the driving forces which lead to the sharp de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Key words:the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driving forces,countermeasure;Hubei Province(责任编辑 严家利)。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城市扩张、农田减少的现象,还涉及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修复、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等问题。

本文将从时空特征和驱动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现状与趋势。

时空特征是指土地利用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从时间上看,中国土地利用的变化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农业是主导经济的重要部门,农田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导致农田面积的减少。

同时,自然保护区和造林工程的推进也使得森林、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增加。

从空间上看,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早,城市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变化较大。

而西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土地利用压力较小,变化较为缓慢。

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背后的驱动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经济、政策、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首先,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农田的减少也是城市扩张必然带来的结果。

其次,政策因素也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限制农村建设用地、鼓励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等政策措施,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社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利用变化。

人口的增加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这也促使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此外,环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

土地退化、生态灾害等环境问题,催生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工程建设的需求,从而改变了土地利用状况。

总的来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内在机制,为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回顾了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性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文章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土地利用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时空特征的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的识别等。

文章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中国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和分析。

在时间上,文章以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揭示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动态过程和趋势;在空间上,文章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揭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

通过对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的分析,文章深入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包括政策导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文章也关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为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二、文献综述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一直是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以及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土地利用强度的时空分布、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

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驱动力、转换过程和转换后的生态环境效应。

如,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大量研究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时间序列的监测,揭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内在机制,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一、概述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不断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作为表征人类活动行为对地球陆表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直接的信号,土地利用变化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行为与自然生态过程交互和链接的纽带,而且与陆地表层物质循环和生命过程密切相关。

这种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还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深入了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现代过程时空特征,对于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深入研究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现代过程时空特征,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我们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识别、变化范围的确定、变化速度的计算以及变化机制的探讨等方面。

通过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我们将揭示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及其驱动因素。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不断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现代过程时空特征,对于理解全球环境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我们将揭示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及其驱动因素。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还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研究,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化,并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城市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出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从单一功能到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本文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一、城市规划的变化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规划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以功能分区为主导的规划方式,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综合规划。

传统的城市规划注重解决城市面积扩大带来的生活和工作功能分散的问题,而现在更注重提升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从传统的重工业、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城市规划也更加注重产业布局和空间组织。

二、建筑设计的变化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设计在城市形态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建筑设计更注重外部形象和规模的扩张,而现在更注重内外部结合、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从传统的规模型格局向文化多样性、创意和可塑性转变,注重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三、土地利用的变化90年代以来,中国的土地利用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城市的扩张引发了土地的大量开发,农田逐渐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土地利用的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因此,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应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四、未来城市形态发展趋势根据对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研究,可以预测未来城市形态将呈现以下趋势:1. 环保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城市形态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

2. 多元化和综合化:未来城市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注重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和功能区。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_李小建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_李小建

收稿日期:2000-10-28;修订日期:2000-1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1024),国家教育部九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事部留学人员项目[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Natu 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No.49971024;Social Science Prog ramm of Education M inis try of China;Overseas Return ed Sch olar Programm of Personnel M inis tryof China ] 作者简介:李小建(1954-),男,河南孟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教学和研究,已在国内外主要地理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6篇,出版(包括合作)著作12部。

E-mail :xjli @mail.h en 文章编号:0375-5444(2001)02-0136-10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李小建,乔家君(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475001)摘要:首次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8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但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经济不发达县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与环境较差的山区、寒区、旱区以及省际边界地区有关;全国县域经济基础和增长可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差增长较快型、基础差缓慢增长型、基础好缓慢增长型。

关 键 词:县际经济差异;增长轴;沿海发展;西部开发;中国中图分类号:F 129.9 文献标识码:A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

这些研究,相当一部分基于全国省级行政单元的数据[2~11],仅个别研究使用了少数省份的县级数据[12]。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内容
国外土地利用研究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土地利用/覆盖 变化、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规划、土地管理等方面
研究方法的比较
国内研究方法
国内土地利用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 、遥感影像解译、数理统计等。其中,文献调研通过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遥感影像解译则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读和分析,获取 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信息;数理统计则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规律性和趋势。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国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 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比较分析 • 未来土地利用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变化和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土地 资源压力加大。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 献和案例资料,对土地利用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 向进行分析和总结。
02
国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01
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
探讨城市化、工业化、生态保护等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之间的关系。
加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需要加强土地资 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探索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有效途径和措施。
详细描述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涉及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方 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未来,需要关注土地资 源的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探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 求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空间布局方案。同时,还需要关注 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的土地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土地利用现状及时空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及时空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及时空变化分析[摘要] 目前,修武县的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已结束,通过这次土地大调查,摸清了修武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996-2009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与趋势分析,并就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调查时空变化0 引言土地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一个国家立国的基本要素。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不仅体现在数量结构的变化,更是空间格局的变化,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时空变化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掌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政策、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修武县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介于东经113°08′17”-113°32′03”,北纬35°07′39”-35°28′32”之间,隶属焦作市。

东邻新乡市获嘉县与辉县市,南和武陟县接壤,西与焦作市区毗邻,北靠山西省晋城市与陵川县。

县域东西宽约36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全县辖3镇、5乡、223个行政村,总面积为668.03平方公里。

2各类土地分布及利用情况(一)土地利用现状成果根据修武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统计结果,目前修武县土地总面积为66803.66公顷,其中耕地2496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39%;园地318.83公顷,占总面积的0.48%;林地26106.82公顷,占总面积的39.08%;草地2635.06公顷,占总面积的3.94%;交通运输用地1712.48公顷,占总面积的2.56%;水利及水域设施用地1865.81公顷,占总面积的2.79%;其他土地1200.61公顷,占总面积的1.8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99.12公顷,占总面积的11.97%。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林地和耕地是面积最大的地类,说明修武县仍是一个传统的、以农业、林业为主的地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比例11.97%,说明修武县城镇化率未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
∑ ( △S i - j / S i ) ij
n
× ( 1/ t ) × 100 % 式中 , S i 为监测开始时间第 i 类土地利用类 型总面积 , ΔS i - j 为监测开始至监测结束时段内 第 i 类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其它类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总和 , t 为时间段 , 土地利用动态度 S 反 映了与 t 时段对应的研究样区土地利用变化速 率。 参照 土 地 利 用 动 态 度 的 空 间 分 异 规 律 和 1km 栅格地块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 信息 , 我们基于 10km 大小的栅格区域进行全国 土地利用动态区划 。区划遵照的基本原则包括 : ( 1) 以土地利用动态类型为首要的考虑因 图1 1 公里栅格土地利用变化图的生成 素 , 保证区内土地利用变化主体方向的一致性 ; Fig. 1 The generation of t he land - use dynamic (2) 考虑到区划单元空间位置的连续性 , map at scale of 1km ( GRID raster format) 不同地域相同土地利用动态类型以地理单元名 称加以区分 , 即考虑地貌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差异 ; ( 3) 参考综合自然条件 、土地利用特点 , 尽量使区划单元内宏观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特点具有一致性 [ 11 ,12 ] 。据此 , 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土地利用转换区 ( 图 2)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期
刘纪远 等 :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3
对于过去土地利用状况的记录信息 , 在 90 年代末期土地利用数据层面上 , 判定并勾绘变 化区域 , 标注类型变化的动态信息编码 , 该编码同时反映变化地块在前后 2 个时段的土地 利用类型 。然后 , 将 90 年代末期的土地利用变更为 80 年代末期状况 , 逐县实施 , 实现全 国区域的完整覆盖 。全国累计获取此类变化地块 364379 个 , 重建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制 图类型的判别具有 95 %以上的定性准确率 [ 10 ] 。 基于三期陆地卫星 TM 遥感影像及其解译相应的土地利用图 , 我们构建了能全面反 映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信息平台 。在其支持下 , 我们可以开展这一时 期内各种土地的数量 、变化量 、区域分布及其变化原因的研究和分析 , 有效地支持国家资 源环境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 2. 2 模型与方法 以覆盖全国的 1km 栅格土地利用本底与动态的成分数据作为土地利用动态区域划分 的依据 , 可以在消除空间数据尺度效应的基础上 , 保证数据的空间精度和面积精度 [ 8 ,9 ] 。 将动态图进行 1km 大小的矢量栅格切割 , 可以得到每个栅格内各土地类型的动态变化面 积及类型之间的转换面积 ( 图 1) 。这样 , 每一栅格上负载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百分比及其变化比例 、变化方式等信息 [ 8 ] 。 图 1 中 , 动态度图可以反应土地利用变化 速率 的 区 域 差 异 , 土 地 利 用 动 态 度 按 下 式 计 算 [ 10 ] :
错转换区 4. 黄淮海 、长江三角洲耕地 - 城镇转换区 5. 四川盆地耕地 - 城镇转换区 6. 华北 、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草地 - 耕地转换区 7. 西北农田开垦与撂荒交错区 8. 华中水域变动和城镇扩 张区 9. 东南丘陵林地 - 耕地转换区 10. 东南沿海草地 - 人工林交错转换区 11. 东南沿海城镇 扩张区 12. 西南林 - 草及林草 - 耕地转换区 13. 青藏稳定少动区 图2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区划图
90 年代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 , 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是导致土地利用变
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据此 , 本文提出在今后的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中 , 应充分考虑我 国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 。同时 , 在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规划中也应强调自然地 理地带的针对性 , 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资源规划与管理思路 , 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条件下 , 最大程度地发挥跨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优势 。 关 键 词 : 土地利用 ; 土地利用变化 ; 数据库 ; 动态 ; 区域分异 ; 遥感 中图分类号 : F293. 2 ; F301. 24 ; P208 文章编号 : 1000 - 0585 ( 2003) 01 - 0001 - 12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地 理 研 究
22 卷
和热点课题 。 为了满足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土地资源时空信息的迫切需求 , “八五”期间 , 中国科 学院启动并完成了 “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项目 , 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资 源环境遥感调查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系统 [ 7 ] 。此后 , 国家科技部在 “九五”期间设立了 题为 “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的科技攻关课题 , 由中国科 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主持 , 农业部 、林业局 、气象局 、测绘局等下属科研单位参 加 , 依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1 ∶ 10 万比 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 , 并于 2000 年实现了全面更新 。中国科学院在国家 “九五”攻关成 果的基础上又先后于 1999 年和 2000 年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遥感时空信息分析 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和知识创新重大方向性项目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集成 与数据共享” , 由中科院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所参加 , 投入 100 余名科研人员 , 成功地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成了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至 90 年代末期的土 地利用动态信息系统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
95 %以上的定性准确率 。可以全面 、客观地了解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末期我国土地利用
变化的数量 、分布位置 , 以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对更新后形 成 90 年代末期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了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同样的图形切割与面积 平差 、分类汇总计算 [ 9 ] 。 以 90 年代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 , 依靠 80 年代末期陆地卫星及其它遥感数据为信 息源 , 通过分析 80 年代遥感影像并同 90 年代末期遥感影像对比 , 发现并提取遥感影像上
(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和 IHDP ( 人与环境计划) 于 1995 年制定并开始执行 “土地利用 / 土地覆盖变化科学研究计划 ( L UCC) ” , 使 L UCC 研究成为了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
收稿日期 : 2002 - 11 - 28 ; 修订日期 : 2002 - 12 - 20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KZCX1 - Y - 02 , KZCX02 - 308) 作者简介 : 刘纪远 (1947 - ) , 男 , 广东惠州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 ,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资源环境遥感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2
数据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土地资源信息全数字人机交互遥感快速提取方法 , 我们于 1998 年解
2. 1 数据制备
译了覆盖我国的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陆地卫星 Landsat TM 数字影像 , 初步建立了全 国 1∶ 10 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 , 并于 1999 年开展了实地考察对数据质量予以验证 , 累 计行程 75271km , 平均每省 2509km [ 8 ] 。同时 , 建立了全国范围的遥感图像判读标志 , 获 取了 8000 余幅景观照片 , 支持了数据库的修改与完善 , 土地利用制图的类型判别具有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地 理 研 究
22 卷
1. 东北大小兴安岭林草 - 耕地转换区 2. 东北东部林草 - 耕地转换区 3. 东北平原旱地 - 水田交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兰州 730000 ; 4.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成都 610041 ; 5.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长春 130012 ; 6. 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 地球物理研究所 , 武汉 430077 ; 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南京 210008 ; 8. 中国科学 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乌鲁木齐 830011)
2000 年 , 我们又以美国陆地卫星 TM 数据为信息源 , 进行数据库全面更新 。TM 数
据无法覆盖的区域 , 利用中国资源一号卫星 ( CB ERS - 1) 的 CCD 数据予以补充 。实现了 全国范围内遥感影像的完整覆盖 。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过程中 , 在全国 32 个省 、市 、自 治区获取土地利用变化地块 235387 个 , 更新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制图类型的判别具有
摘要 : 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的支持下 , 本文对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末的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 , 揭示了我国 10 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 , 分析了这 些规律形成的主要政策 、经济和自然成因 。研究表明 , 20 世纪 90 年代 , 全国耕地总面积呈北 增南减 、总量增加的趋势 , 增量主要来自对北方草地和林地的开垦 。林业用地面积呈现总体 减少的趋势 , 减少的林地主要分布于传统林区 , 南方水热充沛区造林效果明显 。中国城乡建 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 。90 年代后 5 年总体增速减缓 , 西部增速加快 。20 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