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信息接受观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综述——从传播学的视域试论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综述——从传播学的视域试论论文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内地学界对“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历经三十年,在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媒介和内容三个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史料梳理、理论建设和成果的实践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未来仍具备较大的拓展空间。
“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
尽管历史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研究者对于文化传播的相关现象早已有所关注,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传播学被引内地以来,大陆学者才开始尝试以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固有文化传播的历程,历经三十年已取得一定成果,为这一课题开辟了新的天地。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分支,文化传播研究有自己的边界。
所谓“文化”,指的是以观念形态为核心形成的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文明体系,即钱穆所谓:“文化”是关乎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层面,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的东西川。
“传播”则是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施拉姆的定义,指的是信息经过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而实现的交流及其影响。
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把社会信息的传递视为文化保存、传承、蜕变、增殖的过程,关注文化通过社会信息系统得以传承的问题。
事实上,“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有文化则必有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有传播则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动,人类正是通过文化的代代相传,构建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完整的传播活动需要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传播内容和反馈,其中传播者(主动进行信息传递的人)和受传者(接受信息并作出反映的人)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传播内容指的是传播活动具体传递了什么性质的社会信息,它们涵盖了传播活动的基本方面,传播学者在文化传播史领域的研究也可以这三个维度来概括。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新时期以来大陆学者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并例举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
三、建构湖湘文化“走出去”的 策略体系
1、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翻译人才是关键。高校 应加强翻译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当地翻译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湖湘文化的翻译传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2、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湖湘文化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 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础。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 大对历史建筑、传统工艺等保护力度,避免文化资源的流失。同时,要注重传 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为湖湘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活 力。
二、翻译传播学在湖湘文化“走 出去”中的作用
翻译传播学在湖湘文化“走出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通过翻译传播, 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湖湘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其次,翻译 传播能够有效地解决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推动湖湘文化走向世界。此外,通过 翻译传播还可以促进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红楼梦》的英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 更是一个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 基础,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目标文化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更 多的翻译人才,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承担起传播中国文 化的重任。
最后,我们要看到,《红楼梦》的英译只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方面。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的交 流中,让中国的文化元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全球化。
三、翻译策略选择:《红楼梦》 英译本的启示
面对这些挑战,《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即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为我们提 供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网络信息传播学对当代新闻传媒的启示与思考
网络信息传播学对当代新闻传媒的启示与思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网络信息传播学研究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传播规律以及对个体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当代新闻传媒领域,网络信息传播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学提醒我们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媒机构负责筛选和发布信息,他们经过严谨的审核和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网络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网络上的信息源多样且庞杂,其中存在大量的谣言、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
因此,我们在浏览和转发信息时,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不轻易被误导和蒙蔽。
其次,网络信息传播学告诉我们要注重信息的多样性和多角度。
传统新闻传媒机构往往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偏向性,他们倾向于报道那些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新闻,而忽视一些复杂和冷门的问题。
然而,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因此新闻传媒机构需要更加关注和采纳各种观点和声音,以供读者选择和判断。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新闻的多样性,也可以减少信息的偏向性和失真,提高公众对新闻的认同和信任。
此外,网络信息传播学强调了用户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参与。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媒机构主导着信息的传播和消费过程,用户只能被动接受和接触到他们选择的新闻内容。
然而,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了传媒的一部分,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传播和共享。
这种用户主动选择的模式不仅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也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网络信息传播学还提供了一些方法和理念,可以帮助新闻传媒机构适应网络时代的挑战。
首先,信息的速度和时效性成为了关键。
在当下,人们期望获取最新的信息和动态,因此新闻传媒机构需要及时发布新闻、更新资讯,与时俱进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传播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传播范围。
新闻传媒机构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特点,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触达更多的受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媒介中的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媒介中的传播作者:沈义凡来源:《大观》2022年第02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媒介得到了良好发展,且许多现代媒介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它不仅深度挖掘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还增添了一定的故事性,这样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因此,从《典籍里的中国》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媒介中的传播效果和表现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媒介;《典籍里的中国》;传播效果;文化认同央视作为代表我国国家形象的电视媒体,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从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寻找文化符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并充分利用电视媒体传播的生动性强、受众广和感染力强等特点保护我国文化遗产,履行宣传教育和思想普及的职责。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文化类节目的代表,以生动的节目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也在年轻观众当中起到了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作用。
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发重视,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
虽然《典籍里的中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与之相比,同类型的综艺节目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本文结合数据分析和网络调查问卷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泛娱乐化现象严重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严肃的事情,也正因为它过于严肃,许多青少年不愿意去深入了解与学习。
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产生了。
这类节目的创作初心是好的,但是在当前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许多节目在播出的时候变了味道。
大众的关注点更多地在于嘉宾和话题,反而使节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例如当年因某位明星发表了不当言论而火上热搜的《巧手神探》,它明明是一个宣传面塑、刺绣、玉雕、木工等中国传统技艺的节目,却因明星的一个举动而变了性质。
近年来,有些综艺节目为了流量会邀请一些明星助阵,结果节目的热点全部围绕明星展开,传统文化反倒成了陪衬。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本篇文章目录导航:【题目】我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探析【绪论】新时期传统文化传扬研究绪论【第一章】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及主要媒介传播方式【2.1-2.2】研究模型和调查问卷的构建【2.3】问卷数据的分析与验证【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第四章】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章】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对策【参考文献】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策略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那么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传播方面的现状如何,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哪些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落实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从上面章节中所得到的影响因素模型中的要素出发,理清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现状的研究框架,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传播过程层面,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本章节结合相关现实案例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播现状展开分析。
第一节个人层面的现状分析。
笔者对于个人层面的现状研究主要聚焦于受众的兴趣度研究。
所谓受众,就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各种媒介形式的信息接收者,如报纸和书籍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网民等。
传统文化的受众即是各类传统文化信息的接收者,按照媒介传播方式可包括传统文化报纸和书籍的读者、电视节目观众和传统文化APP网络用户等。
一、受众对传统文化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现象。
各种传统文化的信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进行传播,受众接收这些信息后得到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相比较于以前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在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下,受众总体对传统文化存在认同度高、认知度低的现象。
"人民论坛"开展的《2017 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也显示了这样的结果,该调查是由"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发起,具备一定权威性,该调查样本基数大且全面,调查旨在研究文化自信在公众中的态度。
2023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当代新闻编辑》试题与答案
2023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当代新闻编辑》试题与答案1、单项选择题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
A.与广告主及时沟通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D.迎合受众的喜好正确答案:B2、多项选择题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正确答案:A, B, C, D3、单项选择题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D.较强的商业性正确答案:D4、多项选择题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正确答案:A, B, D5、单项选择题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A.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素养较低B.网络媒体商业化程度高C.网络的海量、交互、匿名等技术因素D.缺少针对网络空间的新闻道德规范正确答案:C6、多项选择题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
A.对责任人尽量从轻处理,主要从制度、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新闻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构建一个“制度打假”的氛围和机制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实行分类监管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正确答案:B, C, D7、单项选择题“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江泽民正确答案:D8、单项选择题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
A.15%B.20%C.25%D.30%正确答案:C9、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新闻传播侵犯姓名权?()A.媒体为增加报道的权威性,谎称独家专访了某知名专家B.电视节目在新闻报道中错误标注了被采访对象的姓名C.媒体不允许为其投稿的作者使用笔名D.记者在报道中无端批评某公民改变姓名的行为正确答案:A, B, D10、多项选择题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
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民间文化B、流行文化C、精英文化D、媚俗文化正确答案:D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目前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是( )A、社会责任论B、苏联共产主义理论C、自由主义理论D、集权主义理论正确答案:A3.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麦奎尔B、马丁C、霍尔D、霍夫兰正确答案:C4.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传播技巧,称为( )A、诉诸理性B、两面提示C、多面提示D、一面提示正确答案:B5.网络传播的新动态之一是( )A、“拉”技术的出现B、“拉”技术的深化C、“推”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D、“推”技术代替“拉”技术正确答案:C6.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观的“主流”的过程中,作用尤其强大的是( )A、图书B、电视C、广播D、报纸正确答案:B7.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83年B、1940年C、1948年D、1943年正确答案:C8.在模式的类型中,最常用的是( )A、图像模式B、数学模式C、电子模式D、文字模式正确答案:A9.指出新闻媒介并没有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力量的我国学者是( )A、喻国明B、张国良C、范东生D、李彬正确答案:C10.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议程设置论B、有限效果论C、“魔弹”论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正确答案:D11.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一次性B、延迟性C、直接性D、及时性正确答案:B12.传播学研究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建构方法是( )A、归纳理论B、模型C、机能理论D、演绎理论正确答案:B13.传播控制中最重要的控制形态是( )A、自我控制B、受众控制C、政治控制D、经济控制正确答案:C14.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文字B、图像C、模式D、数理化正确答案:C15.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优势B、个性化C、反馈机制D、整体倾向性正确答案:D16.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是由( )A、非洲学者创立的B、欧洲学者创立的C、美国学者创立的D、亚洲学者创立的正确答案:C17.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者是( )A、霍夫兰B、哈特曼C、罗杰斯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18.依据格伯纳等人的观点,增大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的是( )A、性别B、知识C、年龄D、电视接触量正确答案:D19.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特殊性B、一般性C、操作性D、指说性正确答案:D20.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
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一、本文概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深入的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反思。
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一种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解释公众意见形成和舆论演变方面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和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这一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受到了质疑。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期为深化我们对舆论形成机制的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本文将回顾“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梳理其核心观点和理论依据。
然后,结合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特点,分析该理论在解释网络舆论现象时的局限性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新的舆论形成机制,以及网络环境下个体意见表达的新变化,进而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反思和修正。
本文将提出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舆论演变的新挑战,以期为当代社会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沉默的螺旋”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
该理论主张,人们在表达观点时,若发现自己与多数人的意见相符,会倾向于更积极地表达;反之,若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则会选择保持沉默。
这种“沉默”的状态会进一步强化主流观点的地位,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自其诞生以来,“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意见表达的空间也更为广阔。
在这种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仍然适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一方面,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过度强调群体压力对个体意见的影响,忽视了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
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
XINWEN AIHAOZHE(2021-6)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吉峰潘祥辉【摘要】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
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内容上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将妈祖文化作为个案研究,以媒体奇观理论为视角,揭示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遇到的传播困境,并就如何突破这种传播困境提出建议。
在当代社会,只有保留传统文化形而上的美感,摒弃形而下的奇观再现,以人为本,守正创新,通过叙事重构的方式,改善传统文化传播的程式化,才能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开拓出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媒体奇观;传统文化;妈祖文化;华夏传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宝库,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冶1,]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中国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呈现和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正在形成和加强。
媒体奇观效应突出地表现在妈祖文化的当代传播实践之中。
妈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民间信仰为基础,从妈祖的生平事迹、民间传说中提炼出来的情感、道德、行为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典型的正能量。
作为我国最大的民间信仰之一,妈祖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影响力从福建湄洲屿逐渐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现在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坐落着上万座妈祖宫庙,信众达三亿之多”O□从宋代至今,妈祖精神不仅被海内外众多信众所尊崇,还被历代官方所认可。
2009年,妈祖文化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被列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
不过,和其他许多的文化遗产类似,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妈祖文化的当代传播也遭遇了现实困境。
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接受特点与传播模式(定稿)
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接受特点与传播模式葛刚岩(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文学接受是读者的审美体验创造作品的过程,接受美学就是从受众出发,去研究文本升华为作品的过程、途径及其效果。
现代意义的接受学概念,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洲,八十年代才传入中国。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中国思想史中无法找到接受美学思想。
但这并不否认中国文学自身的传播模式和接受特点,也不否认此类思想火花的存在。
比如,《尚书·舜典》中有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①,即体现着阅读者对作品审美意义的接受和运用;《文心雕龙·知音》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②,则蕴涵着接受反应的思想认识;王夫之《薑斋诗话》云:“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③,即是对读者阅读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认可。
应该说,历代文论中都积藏着一些碎玉散金式的接受思想火花,它们或散见于理论专著,或潜藏于文人的序跋评点,虽然零碎散乱,却也丰富多彩,不绝于史。
对中国人而言,二十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起伏不定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模式、认知体系、理论观念等,都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经受了反思、蜕变、发展的生命历程。
这一时期的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也顺应时代的跳跃转换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面貌特点。
“思想启蒙”时期(1898—1928)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思想启蒙是贯穿这一时期的最强音,救亡图存,开通民智,也成为急需完成的时代任务。
面对历史使命,启蒙者认为,应该借助文学,把文学的教育功能、感化功能,运用到国民性的改造中去,“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指:愚弱的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指:鲁迅)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④之所以选择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黄小琴摘要: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中西文化的流向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许多学者大都重点关注“西学东渐”,却忽视了对“东学西渐”的研究。
其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相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文从传播研究的角度,通过对我国的“东学西渐”的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者、受者四个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传播规律,以期对目前及今后我国文化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关键词:“东学西渐”传播环境传播者受传者Abstract: In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ast culture and the west culture i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many scholars. Especially since the 20-century, many scholars have been interesting in “the west culture com munication to China”, but ignored “the China culture communication to the west”. In fact, “the China culture communication to the west” has never suspended in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e communi cation history. On the contrary, the board and profound China culture had attracted the west pulpit, the west scholars visiting China and other people and has been communicated to the world by them. In the context, I analyzed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the communication messenger, the communicator, and the audience of “the China culture communication to the west” in view of th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order to enlighte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our country’s culture communication.Key word: “the China culture communication to the west”,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the communication messenger, the communicator, the audience中西文化交流最早是指中国与西域地区国家的文化交流,后指中国与中国以西国家的文化交流,现在则是指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
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与认知方式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与认知方式研究--多元文化的挑战与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化,文化多元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通过纷繁复杂、可靠性不一的传播方式得到信息与认识世界,并以媒体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认知方式呈现出多种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多元文化信息接受认知方式媒体多元文化的概念与意义关于文化的定义,泰勒的定义已经成为经典性的描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1而关于“元”,《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元,始也”,即为“物之本”、“本原”的意思,指具有原创性的、独立性的东西。
根据这种解释,“多元”是指多个本原的共存,即具有原创性的、独立性的多个体系的共存。
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根据有关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起源的研究指出,从最初产生时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多元的。
根据费先生这样的论述,可以认为,所谓的多元文化是指本原文化的多样性。
2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
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因不同领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之带来的文化差异也在不断加剧。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信息接受和认知方式带来非同一般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信息可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
传媒研究中的传播与接受理论
传媒研究中的传播与接受理论传媒研究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其中传播与接受理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该理论探讨了信息在传媒渠道中的传播过程以及受众对这些信息的接受与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媒研究中的传播与接受理论的概念、发展与应用。
一、传播与接受理论的概念传播与接受理论是传媒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信息在传媒渠道中的传播过程以及受众对这些信息的接受与反应。
传播是指将信息从一个源头传递给另一个源头的过程,而接受则是指受众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接纳和回应的过程。
传播与接受理论的目标是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揭示受众的接受过程,为传媒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传播与接受理论的发展传播与接受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传播研究主要关注信息的传输与传播,比如传达者、媒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研究重心逐渐转向了受众的接受与反应。
目前,传播与接受理论已经形成了多个派别,包括符号交互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认知与阐释理论等。
三、传播与接受理论的应用传播与接受理论在传媒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对广告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广告传播着力于如何通过广告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而传播与接受理论可以帮助广告从业者理解受众的需求、意见和反应,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效果的广告宣传活动。
其次,传播与接受理论对新闻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它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受众,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了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机制,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外,传播与接受理论还可以应用于政治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传媒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总之,传媒研究中的传播与接受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对于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揭示受众的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和变革,传播与接受理论将继续发展,并为传媒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媒体B、传媒C、媒介D、渠道正确答案:D2.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 )A、社会合意B、大众话题C、媒介议题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A3.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A、唯意志论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技术决定论观点D、本能论观点正确答案:A4.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A、社会关系论B、社会结构论C、个人差异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5.传播学逐渐形成一门具有多科性、集纳型特征的边缘学科,并逐步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20世纪( )A、20年代B、30年代C、50年代D、40年代正确答案:D6.决定受众是众多的而不是寥寥无几的大众传播的特性是( )A、混杂性B、广泛性C、分散性D、隐匿性正确答案:B7.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信息C、反馈D、循环正确答案:C8.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的基本观点是( )A、媒介是不独立的B、媒介是第四权力C、观点的自由市场D、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9.传播学诞生于( )A、中国B、英国C、日本D、美国正确答案:D10.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正确答案:A11.赖利夫妇模式中的次属群体指( )A、基本群体B、社会结构C、社会总系统D、初级群体正确答案:B12.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观的“主流”的过程中,作用尤其强大的是( )A、电视B、图书C、广播D、报纸正确答案:A13.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48年B、1940年C、1943年D、1983年正确答案:A14.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实得信息B、潜在信息C、人工信息D、先验信息正确答案:C1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德福勒模式C、拉斯韦尔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正确答案:D16.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全球一村C、媒介即讯息D、冷、热媒介之分正确答案:C17.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整体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18.控制分析的研究是针对( )A、社会B、受众C、传播者D、政府正确答案:C19.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B、申农C、维纳D、施拉姆正确答案:C20.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被用于( )A、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B、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C、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D、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正确答案:D21.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B、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B22.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关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关键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关键问题的思考1. 引言1.1 价值观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价值观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变得越发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价值观的传播也变得至关重要。
通过国际传播,各国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
价值观国际传播也是推动国际间合作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国际舞台上,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如何相互交流、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强价值观国际传播,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和关注如何将中国的价值观传播给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
价值观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的发展,更在于推动国际间的和平、发展与合作。
1.2 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现状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价值观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价值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和认知不足。
由于中国和西方文化传统和背景的不同,中国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往往会受到误解和扭曲。
另外,中国的一些传统价值观与当今世界的价值观快速变化和碰撞,也会影响到中国价值观在国际传播中的接受程度和影响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制定更加明晰和有力的国际传播策略,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促进国际社会在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适应性,推动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挑战语言障碍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挑战之一。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多以汉语表达,而世界各国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就造成了在国际传播中需要克服语言障碍的困难。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探析
基金课题44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内容型网站、工具型APP 的出现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巩固传统文化的根基。
一、“互联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一)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其复杂性。
现如今快餐文化更容易被人接受,这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挑战。
利用“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通过多媒体手段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视频、文字、音乐等,通过新媒体传播,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复杂性问题,同时也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传播的障碍,便于大众随时随地阅览、学习,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
互联网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体验,让受众从有触感的角度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其魅力与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山西省教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思政‘115’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J2018194;2021年度吕梁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究”成果,项目编号:XJJG202105价值[1]。
(二)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速度通过文字记载、口头传授、实地参观考察等途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速度慢、范围小等缺陷。
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传播快捷,具有“裂变”效应,裂变式传播可以将信息复制为多份传播的同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2]。
例如,E-mall 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交流与传递,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新闻平台可以让区域性事件变得尽人皆知;个体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来引发关注和加强交流……无不印证了互联网裂变性的传播速度。
网络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华武术发展观
网络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华武术发展观作者:黄俊儒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4年第01期摘要:信息化时代下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网络平台逐渐发展成为第四媒体,各种信息资源都可以借助其方便快捷的通道进行广泛传播,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武术,在网络传播发展下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文章根据中华武术的内在精髓与网络传播的特点,结合网络传播中的实际情况,采用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网络传播对中华武术技艺的传承以及中华武术文化内涵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网络传播对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同时加快了武术与世界的接轨,对中华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和认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传播网络传播学中华武术发展观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11—031 前言中华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远古先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时间的考验,与自然搏斗为生存竞争,在一系列的进化演变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瑰宝——武术。
这是几千年来历史的积淀,这是岁月长河中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
时至今日,武术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武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在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中经久不衰,成为自强不屈、百折不挠、坚强果敢、正义无畏的象征。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法制的健全等因素,武术的技击功能已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成为养生保健的运动操,失去了原有的武术滋味,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如何紧跟时代脚步,加快自身结构转型,适应时代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大主题。
影视传播学视野下的传播符号
影视传播学视野下的传播符号作者:陈荣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3期【摘要】在影视艺术传播过程中,符号的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银幕上直接展现的声音和图像所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达出了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影视符号语言。
本文结合迪斯尼动画大片《花木兰》解析了影视传播学视野下的符号传播。
深层次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的运用和创新。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传统文化;花木兰;符号;意义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95-02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时空综合艺术,它在传播过程中,通过空间的形式将其造型得以呈现,并通过光影、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构图、色调和影调来叙述故事、抒发情感,阐述哲理。
而传播作为传播学中的核心概念,就是人们对信息(影像、文字、声音、音乐、音效)的交流和分享。
那么,在交流过程中,什么样的交流信息?谁制造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分享?分享给什么样的群体?这些站在传播学角度所提出来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了解析影视作品的传播是否得以成功的标准。
现代社会中,影视是最具感召力的一种综合的视听传播媒介之一,其意义就是经过聚合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来交流和分享。
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在传播者—传播工具—接受者—反馈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作为附着在物质载体上的信息而存在的。
但实际中,影视传播过程并不会仅局限于单向性,同时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环环相扣的网络。
银幕上所直接展现的声音和图像所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些符号所表现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递出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影视符号语言。
而这种影视符号语言也在传播过程中将信息的精神内容传递给受众群体。
影片《花木兰》在全美首映中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了2300万美元,仅次于票房收入3100万美元的悬疑科技片《X档案》。
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影响因素分析张晓艳;许叶萍【摘要】当今社会,多元化和多维度的信息空间和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信息接受的模式。
与以往相比,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受主体需求因素、心理因素、媒体媒介因素影响。
%Nowadays, diversified and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spac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mobile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have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information accepting mod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aring with the practice previously, the information accepting habit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has been greatly different. It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 of needs of the principal parts, their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the factor of media.【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1)004【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信息接受;影响因素【作者】张晓艳;许叶萍【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已不再是单纯的校园环境,多元化、多维度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作用于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价值观、思维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和接受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信息接受观邵培仁(2005-02-03)【内容提要】语言是人类的标征,是人性的外化。
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息接受概念以及对它的解释,我们可以分析和推知中国古代受众信息接受的状态、规律和特色,因为信息接受的话语就是接受主体的“自画像”。
本文通过对若干信息接受概念的考证、辨析和梳理,结合相关资料和当代科研成果加以分析和论证,发现“观”、“味”、“知”是三个具有中国特点的接受概念,其意蕴反映了中国古代受众的特殊接受状态;体现了古老智慧的精髓。
文章还揭示了中国古代受众信息接受的五大特色:(1)虔诚性与严肃性;(2)咀嚼性与反复性;(3)细致性与深入性;(4)层次性与递进性;(5)联系性与窥探性。
【关键词】中国传播学;古代受众;信息接受;接受特点“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1] 语言为人类所独创,亦为人类所独解和独享。
语言是信息传播的要素和符码,又是人类的标志和特征,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因此,我们就准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信息接受的语言描述出发,运用发生学、符号学和传播、接受理论及其方法,探索中国信息接受概念产生与演变的情形,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导引并推论出中国古代受众的信息接受状态和特色,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又一珍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于描述和反映信息接受活动的概念或词汇有很多。
从视觉描述的有:“见”、“看”、“视”、“观”、“睹”等;从听觉描述的有:“听”、“闻”;从味觉描述的有:“品”、“尝”、“味”、“咀嚼”等。
但是,从信息接受概念或词汇产生时间、使用频率和认同程度等各方面综合考察,我们发现,“观”、“味”、“知”三个概念最能反映和揭示出中国古代受众原始的和一贯的信息接受的精神状态、操作特色;体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在传播、认识、接受领域内的回响,而且可以结合现代的最新科研成果对中国古代受众的接受特色加以初步认定。
观:细致而优雅的信息接受“观”,就是“看”。
“观听不参,则诚不闻”[2] 。
但是,“看”又不等于“观”。
“看”,往往是粗略的、不专注的;“观”,大多是细致的、认真的。
“看”,不全指信息接受,也指访问、看待、照看、守护等;“观”,大多指信息接受,“观风”、“观光”、“观赏”、“观瞻”等词汇乍看似与接受无关,细想也是指对外界讯息的接受。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人们多用“观”来描述眼睛对外界讯息的接受,而较少用“看”。
同是描述对文字讯息的接受,在古人看来,“观书”也不用于“读书”。
观书是静态的;读书是动态的。
观书默不作声,静静扫描,只受不传,其任务明确;读书字字有声,朗朗在口,既受且传,有点职责不明。
观书乃以目视之,为单通道接受信息,表现平稳;读书为耳目并用,是双通道接受信息,较为忙乱。
观书显得优雅,似乎是已达成熟的标志;读书显得灵动,更像是正在成长的特征。
因此,古代的文人雅士多言“观书”而寡言“读书”。
在古代文化典籍中,“观”不论是指观书、赏文,还是指观人、观景,人们都强调要从统一的整体的角度观察和审视事物或对象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周易·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观其会通”,就是“异而知其类,睽而知其通。
”(王弼注)从统一和整体的视角接受讯息,就不会被其繁多与杂乱所困扰和迷惑。
只有运用这一准则,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才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得其神韵,获取真知,也才能够“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之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的典则。
”[3] 程颐也告诫人们:“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
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美不同。
”[4]“观”也要从讯息文本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可以预先带有陈见,也不可以穿凿附会、“以己度人”、“以心度心、以情度情”[5] 。
尽管讯息文本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但观者对它的解释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是有限度的。
这一限度之外的任何解释都将与讯息文本的含义不符。
朱熹认为:“看文字先有意见,恐只是私意。
谓如粗厉者观书,必以勇果强毅为主;柔善者观书,必以慈祥宽厚为主,书中何所不有。
”[6] 南宋词人刘克庄主张以平易观诗,反对穿凿附会:“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
若以后儒穿凿说,古人字字总堪疑。
”[7] 读者阅读时,围绕书中含义“轴”所作的摆动总有一定的摆幅,超出文本客观内容和价值方向的信息接受是不允许的。
对于优秀的作品,接受者不仅要“统观”、“实察”,而且要“博观”、“久观”、“善观”。
所谓“博观”,就是要在较大范围内寻觅、扫描,多读各种好的作品。
只有“博观”,才有比较,才能提高观赏品味,才能对作品作出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
对此,刘勰写道:“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阅乔岳以形培謱,酌沧波以喻畎浍。
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8]提高观赏水平,除了“博观”,还需“久观”。
“久观”就是“久久把玩”、反复观之,从而由微知著、由浅入深、由“不甚好之”到“好之尤笃”。
欧阳修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
然疑邕有书名,自必有深趣。
及看之久,遂谓他书少及者。
得之最晚,好之尤笃。
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9] 。
一观再观,反复把玩,既可体味“深趣”,又可形成“深爱”。
反过来,深爱的对象又会对观者产生一种强大吸引力,使观者沉醉其中。
据说,欧阳询曾在途中见到索靖写的一块古碑,他先是“驻马观之”,走了几步之后又返回“下马观之”,站累了,又铺开毡子坐而观之,最后,他干脆在碑旁边住了三天三夜,日夜观赏,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古碑[10]。
这种对优秀作品的痴迷和“观”法,堪称中国之最。
“善观”也可以提高观赏水平。
“善观”就是对观照对象灵活地从多层面、多角度加以观赏、审视。
刘勰写道:“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11] 。
这就是说,观文读书既要看组织结构、文辞使用、继承革新,也要看驭奇执正的手法、用典举事的技巧和声律节奏的把握。
“善观”还可以“知人”、“识人”。
古人认为:“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为知人。
”[12] 因此,“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3] 。
“善观”可以解决“知人”的难题。
诸葛亮认为,“知人之道”有“七观”,吕坤认为有“五观”,而更早的《淮南子》一书则提出了“九观”说,书中写道:“故论人之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
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则人情备矣。
”[14] 可见,“观”,的确是一个很“中国化”的信息接受概念。
物(事物)、言、意在“观”中是溶为一体的,体现了一种整体、综合的全面接受观,极富当代意义。
味: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信息接受概念“味”这个饮食文化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被广泛地用来指信息接受的过程、特征和标准,是一个比“观”更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接受概念。
最早从人类的信息接受角度使用“味”这一概念的,是老子。
他在《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说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这里的“味”,显然不是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15] 的“味”。
“肉味”是指肉(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和鼻子得到某种感觉的特性(滋味或香味等),而“无味”则是指信息内容所具有的能使视觉、听觉、心理得到某种享受的特性,亦即“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16] 的特性。
因此,“无味”并非没有味,而是“以恬淡为味”(王弼注)。
徐上灜在《溪山琴况》中写道:“味者何?恬是已。
味从气出,故恬也。
”“不味而味,则为水中之乳泉;不馥而馥,则为蕊中之兰茝。
吾于此参之,恬味得矣。
”老子的“味无味”的前一“味”字,徐氏的“不味而味”的后一“味”字,已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指受众的信息接受活动(视、听)及其过程,有咀嚼、品尝、欣赏、辨别、探求等意思,如“玩味”、“体味”、“研味”、“咀味”、“寻味”等等。
汉代王充写道:“文必丽以好,言必辩以巧,言了于耳,则事味于心。
”[17] “味”的行为不再是口鼻的活动,而是心理的活动;味的内容也不是物质性的味道,而是精神性的信息。
而优美信息较之美味佳肴对人们往往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回味性。
这就像钟嵘在评论张协诗歌时所说的那样:“调彩葱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斖斖不倦”[18] 。
作为受众的信息接受活动,味有其特殊的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味的规律主要有五条:一是“澄怀味象”。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写道:“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
”意思是鉴赏家总是涤除杂念,以虚静空明的心境品味画中的山水意象。
换句话说,“澄怀”是为了“味象”,而“味象”则必须“澄怀”,不“澄怀”就难以正确而准确地“味象”。
“澄怀味象”,首先要“澄怀”、“疑心”,全神贯注,然后才是“味象”、“目击”、“深穿其境”,进而探求其“真味神韵”。
二是味久知味。
古人认为,对艺术作品必须长时间地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否则,一目十行,浮光掠影,是难得“真味”的。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曾深有体会地写道:“读骚之久,方识真味。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也认为:“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魏禧在《示儿辈》中说道:“听言之道:气不虚,则善言不得入;心不细,则义味不得出。
”一句话,只有味久才能知味。
三是“余味曲包”。
刘勰写道:“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19] “曲包”才有“余味”,而视听者也只有透过“曲包”方可品玩“余味”。
那么,如何在作品中曲折地包孕含蓄蕴藉的美味呢?那就要“深文隐蔚”,“隐以复意为工,秀参卓绝为巧”,“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润”,只有这样才能“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
”[20]四是味之无极。
当代西方接受理论认为,伟大的形象和作品总是含蓄的和多面的,它有着无穷的涵义,这些涵义就像丰富的矿藏,能够被受众挖掘若干世纪还新意迭出,难以穷尽。
这一乍看颇为新颖的见解,钟嵘早在1480年前就在《诗品》中有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21] 这里的“味之者无极”,就是指成功的艺术作品常具有的使信息接受者品味不尽,回味无穷以及使“闻之者动心”的接受特点和规律。
五是味后言诗。
杨万里在《习斋话语讲义序》中写道:“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能读书者,否也。
”读书尚且如此,谈论创作和传播更是如此。
司空图就曾明确提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22]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