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cadbd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4.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
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者来说,掌握关键的知识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的知识要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
2.内存:内存用来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速度快但容量小,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但速度慢。
3.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辅助存储设备,用来存储大量的数据和文件。
4.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来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5.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用来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
6.主板:主板是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的连接中枢,负责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递。
二、计算机软件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运行环境。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娱乐软件等,用来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
3.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一种形式化语言,包括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
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管理和组织大量的数据,提供数据的存储、访问和操作功能。
5.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标准,用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三、网络技术1.协议和标准:网络通信中使用的各种协议和标准,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2.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则是指跨越较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3.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互联网上的每台计算机的唯一标识,子网掩码用于确定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4.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交换机用于实现局域网内部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913c9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b.png)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信息技术的考试要求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大型机、小型机到个人计算机和移动计算设备的发展。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包括运算、存储和控制。
4.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单机系统、局域网、广域网等。
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
2. 网络通信的方式: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蓝牙等。
3.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基本协议和常用应用服务。
4.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等相关知识。
三、数据库和信息管理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数据表、字段、记录以及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原理和功能: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删除等操作。
3. 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转换、范式等相关知识。
4. 信息管理相关知识:信息系统的设计、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利用等。
四、应用软件与开发1.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2. 图像和多媒体处理:图片的处理、编辑和压缩,音频和视频的格式转换和编辑。
3. 网页设计与开发:HTML、CSS、JavaScript等基本知识,网页设计原则和优化。
4. 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C语言、Python、Java等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见应用。
五、信息安全与法律伦理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保护措施:密码学、防火墙、访问控制等相关知识。
2.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病毒的分类、传播途径,网络攻击的类型和防范策略。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d910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9.png)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也成为了高考中的一门考试科目。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1.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作用1.1.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1.2 计算机网络1.2.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1.2.2 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1.2.3 网络安全和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2. 数据表示与处理2.1 进制转换2.1.1 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方法2.1.2 浮点数的表示与转换2.2 文件与存储管理2.2.1 文件的组成和存储结构2.2.2 存储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3 数据的编码与压缩2.3.1 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原理2.3.2 数据的压缩方法和原理3. 计算机系统应用3.1 操作系统3.1.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3.1.2 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其应用领域3.2 数据库系统3.2.1 数据库的概念和组成3.2.2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和查询方法3.3 多媒体技术3.3.1 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3.3.2 图像、音频和视频的表示和处理方法4. 程序设计与开发4.1 程序设计基础4.1.1 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1.2 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4.2 程序设计方法4.2.1 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的分析和应用4.2.2 数组、链表和树的数据结构和操作4.3 程序调试与测试4.3.1 常见的程序调试和错误处理方法4.3.2 程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上是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备考高考信息技术科目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应该适时回顾和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关注数据表示与处理、计算机系统应用以及程序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8463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0.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概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了各种领域和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据存储1. 二进制•二进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数据表示方法,由 0 和 1 组成。
•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
2. 字节•字节是计算机中的基本存储单元,一般由8位二进制数字组成。
•不同数据类型需要不同数量的字节来存储,如整数、字符、浮点数等。
3. 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包括内存和硬盘等。
•内存是计算机中数据临时存储的地方,速度快但容量有限;硬盘是用来永久存储数据的设备,容量大但速度慢。
网络基础1. IP 地址•IP 地址是用来标识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的唯一地址。
•IPv4 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字表示,而IPv6 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字表示。
2. 域名•域名是用来替代 IP 地址的英文名称,方便人们记忆和访问网站。
•域名系统(DNS)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 IP 地址。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来规定数据传输和通信规则的一种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 TCP/IP、HTTP、FTP 等。
编程基础1.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一种用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如 C、Java、Python 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语法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2. 变量和数据类型•变量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不同的数据类型需要不同的变量类型来存储。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等。
3. 控制流•控制流用来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和流程,包括条件语句(if-else)、循环语句(for、while)等。
•控制流可以帮助程序实现不同的逻辑判断和轮询操作。
数据库基础1. 数据库•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系统,采用表格形式组织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系统包括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8bff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6.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广泛而深刻的知识领域。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用于显示和输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系统,允许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规模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不同类型。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对于提高网络效率和安全非常重要。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
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程序,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系统。
四、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是用于存储、管理和组织数据的系统。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而NoSQL数据库则包括MongoDB和Redis等。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涉及到数据模型、表结构、索引和查询等。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
五、编程语言基础知识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和JavaScript等。
每种编程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86c23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b.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能。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主板等组成部分。
其中,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永久存储信息,主板则承载和连接各个硬件设备。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网络协议是保证计算机之间通信顺利进行的重要规范,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的软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OS等。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各种功能,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四、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相关数据的集合。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库设计、建立和查询是数据库使用的关键技能,能够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效率。
五、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向计算机传达指令的工具。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Python、Java、C++、JavaScript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掌握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对于从事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尤为重要。
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网络安全等技术手段。
此外,合规和法规对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过程和方法,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大数据则是指海量、高速、多样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cf1e55a58da0116d17496a.png)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2:微电子技术简介考核点:(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2)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3)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4)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5)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6)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7)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8)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9)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10)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
CPU卡上除了CPU外,还配有操作系统,手机中的SIM卡就是一种特殊的CPU卡(11)经过抛光后的硅片成为硅抛光片,一个硅抛光片上有成百上千个独立的集成电路,排满了集成电路的硅片称作”晶圆”典型试题:1.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 。
A.集成电路的制造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且技术难度高B.经过抛光后的硅片称为晶圆,每个晶圆最多可以制成一个合格的集成电路芯片C.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后者通常又称为射频卡或感应卡D.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目前我国第2代居民身份证中就有集成电路芯片2.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e1ff8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9.png)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考试内容,本文将进行知识点整理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
2. 数据表示及存储计算机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和存储数据。
在计算机中,数据可用位(bit)表示,八个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
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基本单位,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存储方式。
3. 信息与信号信息是通过信号传递的,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
了解信息与信号的概念及其传输方式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至关重要。
4.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是互联互通的计算机集合,它使得信息能够快速地在各个计算机之间传输。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等内容,对于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5.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语言等内容,是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的基础。
6.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编程语言是一种人与计算机进行沟通的工具,而开发工具则是辅助编程的软件。
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并掌握其基本用法和实际应用,对于进行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非常重要。
7.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对于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解决计算机故障非常重要。
8. 数据安全与保护数据安全与保护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数据安全的概念、常见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掌握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能够有效保护个人和机构的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1044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5.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1.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存储器:包括内存(RAM)和外部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驱动器),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和程序。
-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和显示器,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总线:传输数据和指令的电子通道。
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应用软件:用于完成各种任务的程序,例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播放器。
-开发工具:用于编写、测试和调试软件的程序,例如集成开发环境(IDE)和编译器。
3.网络基础-网络协议:定义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标准,例如TCP/IP协议。
-网络拓扑:描述计算机网络中连接方式的结构,例如总线、环形、星形和网状拓扑。
-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设备。
-网络安全: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4.数据处理和存储-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位(0和1)来表示和存储数据,例如使用二进制表示整数和字符。
-压缩算法:减少数据大小以节省存储空间或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
- 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模式和关联,以支持预测和决策-making。
5.网站和互联网- 网站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创建网页。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机资源和服务,以实现便捷的数据存储和计算。
-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包括在线购物、支付和电子市场。
-引擎优化(SEO):优化网站以提高在引擎中的排名,从而增加网站的可见性和流量。
总结:。
2023年计算机基础理论必考知识点汇编
![2023年计算机基础理论必考知识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ef22f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6.png)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2.客观事物立场: 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3.结识主体立场: 结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4.信息是人们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资源。
(二)信息解决的行为和活动: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施用。
1.信息技术IT: 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解决的一类技术。
2.扩展人类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技术与辨认技术——雷达3.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4.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解决)与存储技术——信息系统5.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三)常见信息解决系统1.电视/广播系统: 单向的、点到多点(面)的以信息传递为重要目的的系统。
2.电话: 双向的、点到点的以信息交互为重要目的的系统3.Internet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解决系统(四)现代信息技术1.特点: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电/光子技术。
二.涉及领域: 通信、广播、计算机、微电子、遥感遥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
三.核心技术: 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四.微电子技术简介(一)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础1.集成电路IC:2.定义: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 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 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 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3.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功耗小4.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 硅(Si)、砷化镓(GaAs)等1)制造:2)工序: 从原料熔炼开始到最终产品包装大约需要400多道工序。
3)条件: 必须在恒温、恒湿、超洁净的无尘厂房内完毕。
4)工艺技术名称: 硅平面工艺5.技术指标: 线宽(主流技术线宽为45纳米或65纳米)(二)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重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 晶体管的尺寸越小, 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 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b513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e.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一、计算机硬件1.1 中央处理器(CPU)1.1.1 架构1.1.2 主频与核心数1.2 内存1.2.1 主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的区别1.2.2 内存容量与速度1.3 硬盘与固态硬盘1.3.1 工作原理1.3.2 存储容量与读写速度1.4 显卡1.4.1 显存1.4.2 分辨率与刷新率1.5 输入与输出设备1.5.1 键盘与鼠标1.5.2 显示器与打印机二、计算机网络2.1 网络拓扑结构2.1.1 星型网络2.1.2 环型网络2.2 网络协议2.2.1 TCP/IP协议栈2.2.2 以太网协议2.3 IP地址与子网掩码2.3.1 IPv4与IPv62.3.2 IP地址划分与分配2.4 路由器与交换机2.4.1 路由器工作原理2.4.2 交换机工作原理三、操作系统与软件3.1 操作系统分类3.1.1 Windows3.1.2 macOS3.1.3 Linux3.2 常见办公软件3.2.1 Microsoft Office3.2.2 LibreOffice3.3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3.3.1 Adobe Photoshop3.3.2 GIMP3.4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3.4.1 Java3.4.2 Python四、数据库管理系统4.1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4.1.1 MySQL4.1.2 MongoDB4.2 数据表、行、列和数据类型4.2.1 SQL查询语言基础4.2.2 数据库索引与优化五、信息安全与加密5.1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5.1.1 病毒与木马5.1.2 DDoS攻击与ARP欺骗5.2 密码学基础5.2.1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5.2.2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六、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6.1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6.1.1 瀑布模型6.1.2 敏捷开发6.2 版本控制与代码托管平台6.2.1 Git6.2.2 GitHub6.3 项目管理工具6.3.1 Microsoft Project6.3.2 Trello七、与大数据7.1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7.1.1 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7.1.2 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7.2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7.2.1 Hadoop7.2.2 Spark八、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8.1 IaaS、PaaS和SaaS8.2 虚拟化技术8.2.1 虚拟机与容器8.2.2 VMware与Docker附件:1. 计算机硬件结构图示例2. 信息安全术语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数据保护法:是一种确保个人数据安全和合法使用的法律框架。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a41c63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f.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关键信息项:1、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软件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网络技术基础网络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P 地址与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库管理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编程语言基础常见编程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程的基本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安全威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密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私保护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11 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IT)是指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信息的技术。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旨在提高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以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2e5391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0.png)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现代科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考试知识点进行整理和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和执行指令。
了解CPU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理解计算机运行的基础。
2. 存储器:存储器主要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U盘等)。
主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
3.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是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的重要工具。
4. 控制器与总线:控制器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工作,而总线则负责连接这些部件,使它们能够相互交流和传递数据。
二、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网状等。
了解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网络配置。
2. IP地址与子网掩码:IP地址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标识和寻址的一种地址,而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
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对于网络配置和管理非常重要。
3. 域名系统(DNS):DNS是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系统,通过域名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
了解DNS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网络使用效率。
4. 路由器与交换机: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设备,分别负责网络间的数据传递和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对于网络构建和优化非常有帮助。
三、操作系统与软件知识点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了解操作系统的不同功能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2. 常用办公软件: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它们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99bce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f.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石,它包含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等知识要点。
1. 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计算机,并且计算机性能和尺寸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CPU、内存、硬盘、显示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执行计算机指令并控制其他硬件设备的工作。
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3.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等,它们为应用软件的运行提供了环境和支持。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二.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网络的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等要点。
1. 网络概念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使之可以相互之间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类型。
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形和树型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网络环境。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族,它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
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
三.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中用于管理和存储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语言等要点。
1.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两种类型,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9271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7.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信息科学、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综合运用于信息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涉及到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本文将就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它包括各种硬件设备和组成部件。
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而内存是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硬盘则负责长期存储数据。
二、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指的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则是用户使用的各种程序,如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三、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型和结构进行存储与管理,如文件系统、数据库等。
文件系统是一种将数据组织成文件和目录的方式,常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文件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则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形式,能够高效地管理大量数据及其关系。
四、网络与通信网络与通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网络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通信技术则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 和4G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五、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存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变得尤为关键。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入等威胁。
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领域。
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行为和思维过程,实现一定的功能。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6a5726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d.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理解现代科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指令和数据;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或输出;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协调各种程序和提供用户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 和Linux等。
3. 网络与互联网网络是计算机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而互联网是全球各种计算机网络的总称。
了解网络协议、IP地址、域名系统和网络安全等知识点对于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二、编程和算法1.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将人类的思想和指令转化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方式。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Python、Java、C++和JavaScript等。
2. 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而数据结构则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了解常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和树结构等,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程序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1. 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了解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原理、SQL 语言和数据库设计等知识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查询数据。
2. 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受到非法访问、篡改和破坏的能力。
了解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加密技术和备份策略等内容对于维护数据库的安全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a393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6.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组成和原理:计算机系统可分为硬件和软件系统,其中
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
(I/O设备)等组成,而软件系统则由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以
及系统软件等组成。
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是指令和数据结构,以及
数据处理的流程,其中以中央处理器(CPU)为中心,其余各部件以各自
的功能相配合,完成一个完整的指令和数据的处理,最后实现计算机系统
所要求的输出目标。
(2)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到一起的系统。
通过通讯线路连接的计算机组成了一个网络体系,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
交换,提高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网络的结构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局域网用于在一个地点内连
接多台计算机,城域网可连接多个局域网和广域网,而广域网则可连接各
地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实时通信。
(3)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是指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的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9ccb8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7.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以下是《信息技术基础》中常见的知识点汇总:
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 计算机的组成和功能
-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分类
- 主机和外部设备的功能和特点
-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2. 数据表示和处理
-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
- 字节、位、字和十六进制的概念
- 逻辑运算和位操作
- 数据压缩和加密
3. 计算机网络
-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 互联网的组成和功能
-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使用
4. 数据存储与数据库
- 存储器的层次和类型
- 存储器的访问方式和特点
-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数据库的查询和管理操作
5. 程序设计与算法
-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
- 控制结构和循环结构的使用
6. 数据通信与信息安全
-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 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分类
-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范措施
- 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的原理
7. 信息系统与应用
-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 办公自动化和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
-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
以上是《信息技术基础》中常见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b3ca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b.png)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其中,CPU负责执行指令和数据处理,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永久保存数据。
2.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提供基本功能。
应用软件则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特定的功能和服务,如办公软件、图形设计软件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来实现的。
计算机通过将指令加载到内存中,由CPU按照指令执行顺序逐条执行,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数据,最终得到计算结果。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1. 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通信的技术。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和环型等,而网络协议如TCP/IP则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关键。
2.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来实现的。
数据包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数据内容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地址,并经过路由器等设备中转,最终到达目标设备。
3. 在局域网中,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机用于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与数据转发,路由器则负责连接不同网络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三、数据库与数据管理1. 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常见的数据库类型有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表格和行列的结构来组织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则以不同的方式存储数据。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等功能,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查询。
3.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是用于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语言。
通过SQL语句,用户可以查询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考点总结1、比特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bit 表示一个比特需要使用两个状态,开关的开或关,电平的高低,电流的有无等。
在计算机中表示与存储二进位的方法:电路的高电平状态或低电平状态(CPU)、电容的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RAM)、两种不同的磁化状态(磁盘)、光盘面上的凹凸状态(光盘)。
2、Byte表示一个字节,1Byte=8bit 计算机存储容量用字节来表示,单位有KB,MB,GB,TB,2,传输速度的单位每秒多少个比特,bps,Mbps等相邻的单位之间相差1024=103、进制之间的转换:(1)其他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权位展开然后相加(2)十进制转换成其他进制:除以权位,然后逆序取余数4、正数用原码表示,负数用补码表示,补码等于原码取反后加1。
原码等于补码减1后取反。
0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原码和补码相同。
5、目前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是西文字符集ASCII,有128个字符,96个打印字符,32个控制字符,每个字符使用7个二进制位进行编码。
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6、逻辑运算(1)与运算,也称乘法运算,用and表示,全1相与是1,其他都是0(2)或运算,也称加法运算,用OR表示,有1相或就是1,00相或是0(3)非运算,也称取反运算,1取反是0,0取反是17、计算机发展根据其所使用电子原件分为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
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8、Moore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个月翻一番(Gordon E.Moore,1965年)9、输入设备:键盘——输入文字、符号和命令鼠标器——输入鼠标器移动的位置信息及按钮命令扫描仪——输入图片麦克风——输入声音条码、磁卡、IC卡等的扫描器/阅读器——输入文字符号10、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出文字、符号和图形打印机——打印文字、符号和图形 扬声器——输出声音11、内存储器 (简称内存或主存)外存储器 (简称外存或辅存)存取速度 很快较慢存储容量 较小(因单位成本较高)很大(因单位成本较低)性质 断电后信息消失断电后信息保持用途存放已经启动运行的程序和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长期存放计算机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信息与CPU 关系CPU 所处理的指令及数据直接从内存中取出程序及相关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后才能被CPU 使用12、总线功能:用于连接CPU 、内存、外存和各种I/O 设备并在它们之间传输信息的一组共享的传输线及其控制电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13、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与原理:(1) 计算机的工作由程序控制,程序是一个指令序列,指令是能被计算机理解和执行的操作命令;运算器和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2) 程序(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表示,均存放在存储器中;(3) 存储器中存放的指令和数据按地址进行存取;(4) 指令是由CPU一条一条顺序执行的。
14、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构成,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3个部分组成15、影响CPU性能的主要因素:(1)字长(位数)指通用寄存器和定点运算器的宽度(即二进制整数运算的位数)(2)指令系统指令的类型、数目和功能等都会影响程序的执行速度(3)逻辑结构CPU包含的定点运算器和浮点运算器的数目、采用的流水线结构和级数、指令分支预测的机制、执行部件的数目等(4)高速缓存(cache)的容量与结构(5)主频(CPU内部时钟频率)指CPU芯片中电子线路(门、触发器)的工作频率,它决定着CPU芯片内部数据传输与操作速度的快慢(6)CPU总线速率CPU总线(前端总线)传输速率:决定着CPU与内存之间传输数据的速度快慢(7)内核数目16、主板的作用:安装所有的电子器件、电路与连接件ROM BIOS:存放最基础的软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CMOS存储器:存放硬件配置信息和系统基本参数(日期、时间、口令等)17、芯片组是PC机各组成部分相互连接和通信的枢纽(1)北桥芯片:存储器控制功能;2. 连接CPU、存储器、显卡、南桥芯片的枢纽(2)南桥芯片:多种I/O设备的控制功能;2. I/O总线(PCI总线) 功能;3. 提供了各种I/O接口18、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中文名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ROM)芯片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功能:诊断计算机故障启动计算机工作控制基本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键盘、鼠标、磁盘读写、屏幕显示等) BIOS 芯片保存BIOS的只读存储器(ROM)芯片19、BIOS 芯片中包含的程序:(1)加电自检程序程序(POST)(Power On Self Test)用于检测计算机硬件故障(2)系统自举程序(Boot)启动计算机工作,加载并进入操作系统运行状态(3)CMOS设置程序设置系统参数:日期、时间、口令、配置参数等(4)常用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Driver)实现对键盘、显示器、软驱和硬盘等常用外部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控制20、21、22、23、常见应用软件:24、常见系统软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Linux等)程序开发工具与环境(如C语言编译器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用程序(Utility,如磁盘清理程序、备份程序、杀毒软件、防火墙等)25、操作系统的重要作用:(1)为运行的程序管理和分配各种软硬件资源(2)为用户提供友善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3)为开发和/或运行应用程序提供高效率的平台⏹其它辅助功能:⏹显示系统状态⏹处理软硬件错误⏹保护系统安全26、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算法是计算机软件的灵魂,算法所解决的是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特定的问题。
27、机器语言就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指令是使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用机器语言编程序, 也就是直接使用二进制代码编写程序优点:可以直接被计算机执行28、汇编语言:用助记符号来表示机器指令中的操作符与操作数,不能直接被计算机执行29、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接近人们正常使用的语言系统,不能直接被计算机执行,高级语言举例:50年代:Fortran,ALGOL60年代:COBOL语言,BASIC语言70年代:Pascal 语言,C语言80年代:Ada语言,PROLOG语言,LISP语言90年代起:面向对象语言C++、JAVA、C#等30、把甲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为等价的乙语言编写的程序。
其中甲语言程序称为源程序,乙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过程分为:解释和编译31、通信三要素:32、电信号(或光信号) 有两种形式:模拟信号形式: 通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信号的幅度)来表示信息,例如人们打电话或者播音员播音时声音经话筒(麦克风)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数字信号形式: 使用有限个状态(一般是2个状态)来表示(编码)信息,例如电报机、传真机和计算机发出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33、需使用物理介质进行信号传输的是有线通信,例如:金属导体(双绞线、同轴电缆),传输电流信号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传输光信号在自由空间进行信号传输的是无线通信,传输的是电磁波信号34、数字通讯采用的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调幅;调频;调相)解决信号传得远的问题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频分多路;波分多路)提高传输线路使用效率、降低传输成本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动态分配信道资源,提高传输效率和质量35、ADSL宽带上网:非对称数字传输36、37、38、计算机网络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对等(peer-to-peer,简称P2P)模式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39、40、41、42、43、44、45、46、路由器的功能:在两个物理网络之间转发IP数据报(主机A→主机B):若主机B在网络2中,主机A将IP数据报发送给路由器后,路由器通过查找转发表得知,由路由器直接发给B若主机B不在网络2中,则主机A将IP数据报发给路由器后,路由器通过查找转发表得知,再将IP数据报转发给另一个路由器47、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叫ISP48、域名的格式:5级域名.4级域名.3级域名.2级域名.顶级域名48、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运行域名系统软件的一台服务器每个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或校园网都有一个域名服务器,它用于实现入网主机域名与IP 地址的转换为实现域名的查找,需要在本地网域名服务器与上级网的域名服务器之间建立链接49、文件传输(FTP),属于C/S工作模式50、统一资源定位器UR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51、52、防火墙对流经它的信息进行扫描,确保进入子网和流出子网的信息的合法性,它还能过滤掉黑客的攻击,关闭不使用的端口,禁止特定端口流出信息, 等等。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主动保护系统免受攻击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原理:通过在网络若干关键点上监听和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报警、阻断和审计跟踪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有效补充:可检测来自内部的攻击和越权访问,防火墙只能防外可以有效防范利用防火墙开放的服务进行的入侵53、计算机病毒是有人蓄意编制的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寄生性的、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病毒能在计算机中生存,通过自我复制进行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从而给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严重破坏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病毒程序的特点:⏹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和传播性⏹潜伏性⏹病毒的危害:破坏文件内容,造成磁盘上的数据破坏或丢失⏹删除系统中一些重要的程序,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无法启动⏹修改或破坏系统中的数据,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盗用用户的账号、口令等机密信息⏹在磁盘上产生许多“坏”扇区,减少磁盘可用空间⏹占用计算机内存,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降低⏹破坏主板BIOS芯片中存储的程序或数据⏹54、杀毒软件的功能:⏹检测及消除内存、BIOS、文件、邮件、U盘和硬盘中的病毒⏹例如:Norton,瑞星,江民,金山毒霸,卡巴斯基等⏹杀毒软件的缺陷:⏹开发与更新总是滞后于新病毒的出现,因此无法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需要不读更新,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占用系统资源55、56、57、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也只有一个分量,一般用8~12个二进位表示,其取值范围是:0~2n-1,可表示2n个不同的亮度。
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有三个分量,分别表示三个基色的亮度,假设3个分量分别用n,m,k个二进位表示,则可表示2n+m+k 种不同的颜色58、59、数字图像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以字节为单位):数据量=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压缩之后数字图像的数据量计算(以字节为单位):数据量= (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 / 压缩比60、61、62、计算机合成声音就是计算机模仿人说话或演奏音乐计算机合成声音有两类:计算机合成话音(语音):计算机模仿人把一段文字朗读出来,即把文字转换为说话声音(简称为TTS)应用:有声查询、文稿校对、语言学习、语音秘书、自动报警、残疾人服务等计算机合成音乐(MIDI):计算机模拟各种乐器发声并按照乐谱演奏音乐应用:计算机作曲、配器等63、64、65、66、关系型数据库:①关系数据库采用的数据模型:“关系”就是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②二维表之间有关联③对二维表可以进行查询和各类操作特点:①数据结构化,面向全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