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裁判文书公开网查询
微信查法律案件进度查询(3篇)
![微信查法律案件进度查询(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3dfd6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7.png)
第1篇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信作为我国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如今,微信不仅可以用于社交、娱乐,还可以查询法律案件进度。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微信查询法律案件进度,让您对法律事务更加透明。
一、微信查询法律案件进度的方式1. 微信公众号查询目前,我国许多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您可以通过关注这些微信公众号,查询案件进度。
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1)打开微信,点击“发现”选项卡,进入“公众号”页面。
(2)在搜索框中输入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的名称,选择相应的公众号进行关注。
(3)关注后,在公众号下方菜单栏找到“案件查询”或“进度查询”等选项,点击进入。
(4)根据提示输入案件相关信息,如案件编号、当事人姓名等,即可查询案件进度。
2. 微信小程序查询微信小程序作为一种轻量级应用,无需下载安装,即可在微信中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法律类小程序:(1)法律快查:提供全国各级法院、检察院、仲裁委员会的裁判文书查询服务。
(2)中国裁判文书网:提供全国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查询服务。
(3)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提供全国各级法院的执行信息公开服务。
使用微信小程序查询案件进度的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微信,点击“发现”选项卡,进入“小程序”页面。
(2)在搜索框中输入相关小程序名称,如“法律快查”、“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3)选择相应的小程序,点击进入。
(4)根据提示输入案件相关信息,即可查询案件进度。
二、微信查询法律案件进度的优势1. 方便快捷通过微信查询法律案件进度,无需亲自前往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即可随时随地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 信息透明微信查询法律案件进度,让当事人对案件进展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提高效率通过微信查询法律案件进度,当事人可以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提高法律事务处理效率。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查询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a8a9e386dd36a32d737581b8.png)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查询
1) 当事人访问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进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登录页面,当事人分为个人和单位:
当事人为个人时,选择证件类型后输入证件号码、姓名、手机号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如图1所示:
图1当事人-个人登录页面
当事人为单位时,选择登录类型,输入证照号码、手机号码,获取短信验证码,如图2所示:
图2当事人-单位登录页面
2) 用户输入完成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
如图3所示:
图3 我参与的案件列表页面
3) 律师及其他类型代理人访问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进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登录页面,选择证件类型后输入证件号码、姓名、手机号码;再获取短信验证码。
如图4所示:
图4 律师登录页面
4) 用户输入完成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
如图5所示:
图5 我代理的案件列表页面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查询
案件进展查询
1) 当事人/代理人进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进展查询页面,默认显示当前已公开案件列表,当事人/代理人输入案号点击查询,显示查询结果
案件进展查询页面
点击案号,可以查看案件详情,
案件流程消息
1) 当事人/代理人进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详情页面,点击流程消息进入到流程消息页面。
意见建议
1) 当事人/代理人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点击页面右上角意见建议进入意见建议提交页面。
全国裁判文书网查询
![全国裁判文书网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8091b3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a.png)
全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全国裁判文书网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之一。
该平台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全面、准确、高效的裁判文书查询服务,促进司法公正、增强法治透明度。
下面将就全国裁判文书网的背景、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
全国裁判文书网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是中国司法部指定的唯一官方裁判文书公开平台。
该平台以“人民为中心、司法为公、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实时、全面地提供各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裁判文书,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供公众查询和阅读裁判文书。
全国裁判文书网的主要功能包括裁判文书查询、法院查询、案件查询等。
裁判文书查询功能可以根据关键词、案由、法院、案件编号等信息对裁判文书进行快速查询。
法院查询功能可以通过输入法院名称或地区,查找该法院所发布的裁判文书。
案件查询功能则可以通过输入案件相关信息,查询特定案件的裁判文书。
此外,全国裁判文书网还提供按照发布时间、级别、地区等进行筛选和排序的功能,方便用户更加精确地获取所需的裁判文书。
在使用全国裁判文书网时,用户可以通过网站、APP或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查询。
只需输入相关信息,即可获取到相关的裁判文书。
查询的结果以列表形式呈现,用户可以点击具体的文书进行查看。
文书页面包含了裁判文书的基本信息、全文以及相关法律条文等内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全文查看、下载或打印。
全国裁判文书网的建立推动了司法公正和法治透明的进程。
通过公开裁判文书,全国裁判文书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监督司法活动的重要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查询裁判文书,了解不同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加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法官的公正审判意识。
全国裁判文书网的建立还对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律师事务所可以通过查询裁判文书,积累案例经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学术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司法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术发展和法治建设。
媒体和公众舆论也可以通过裁判文书的公开透明,监督司法活动,减少不公正判决的发生。
快速查法律案件信息(3篇)
![快速查法律案件信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bf7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7.png)
第1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案件信息的获取对于法律工作者、当事人以及广大公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查法律案件信息已成为可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快速查询法律案件信息,包括查询途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法律案件信息查询的途径1. 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收录了全国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法律案件信息:(1)案件检索:用户可按照案件名称、案号、当事人、法院、裁判日期等关键词进行检索。
(2)高级检索:用户可对案件类型、审判程序、裁判日期、审理法院、案件状态等条件进行组合检索。
(3)文书全文阅读:用户可在线阅读裁判文书全文。
2. 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中国各级法院官方网站的总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法律案件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1)新闻资讯:关注法院发布的新闻,了解案件进展。
(2)案例库:收录了各类典型案例,用户可按关键词、案由、法院等条件进行检索。
(3)公告栏:发布法院公告,包括案件开庭公告、执行公告等。
3. 各级法院官方网站各级法院官方网站提供了本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1)案件公告:了解案件开庭、执行等信息。
(2)裁判文书:查阅本法院审理的裁判文书。
(3)法院新闻:关注法院工作动态。
4. 地方政府网站地方政府网站通常设有司法行政专栏,提供当地法院审理的案件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1)法院概况:了解当地法院的基本情况。
(2)案件公告:关注当地法院审理的案件。
(3)司法行政动态:了解当地司法行政工作。
5. 法律数据库国内知名法律数据库如北大法宝、威科先行、万方数据等,收录了大量的法律案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资料。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1)案例检索:按照关键词、案由、法院等条件进行检索。
(2)法律法规检索:按照关键词、法规名称、发布日期等条件进行检索。
(3)司法解释检索:按照关键词、司法解释名称、发布日期等条件进行检索。
各种法律案件查询(3篇)
![各种法律案件查询(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856a7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6.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法律案件的了解和查询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各种法律案件查询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您全面了解各类法律案件信息。
二、法律案件查询的途径1. 网络查询(1)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提供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公开查询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案件名称、案号、当事人信息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查询到案件的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
(2)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提供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公告、新闻、法律法规等公开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框查询相关法律案件信息。
(3)地方法院官方网站各地方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也提供案件查询服务,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法院的官方网站查询相关法律案件信息。
2. 实地查询(1)法院立案庭用户可以前往法院立案庭,向工作人员咨询案件查询方法,工作人员会指导用户如何查询相关法律案件信息。
(2)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通常有专业的律师团队,可以为用户提供法律案件查询服务。
用户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案件查询的具体方法。
3. 媒体查询(1)新闻媒体新闻媒体对一些重大法律案件会进行报道,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新闻媒体了解相关法律案件信息。
(2)自媒体自媒体平台上有很多法律人士和律师分享法律案件案例,用户可以通过关注相关自媒体了解法律案件信息。
三、各类法律案件查询方法1. 刑事案件查询(1)中国裁判文书网用户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刑事案件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
(2)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官方网站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官方网站会发布部分刑事案件信息,用户可以关注这些官方网站了解相关案件信息。
2. 民事案件查询(1)中国裁判文书网用户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民事案件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
(2)地方法院官方网站各地方法院官方网站会发布部分民事案件信息,用户可以关注这些官方网站了解相关案件信息。
3. 行政案件查询(1)中国裁判文书网用户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行政诉讼案件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查询简版修正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查询简版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167c09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5.png)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案件查询简介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是中国执法机构提供的一个在线查询系统,旨在方便公众查询和了解中国各地的审判案件流程和相关信息。
公众可以通过该网站查询特定案件的基本信息、开庭日期、庭审记录、判决结果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进行案件查询。
步骤以下是使用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进行案件查询的步骤:1. 打开官方网站:在浏览器中输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的网址(),打开官方网站。
2. 登录账号:如果你已经有账号,可以直接登录。
如果没有账号,可以选择注册一个新账号。
3. 输入案件信息:在网站首页的搜索框中输入你要查询的案件信息,包括案件名称、案件类型、当事人名称等。
搜索按钮进行查询。
4. 筛选结果:根据查询结果,你可以使用筛选功能来缩小范围。
选择案件类型、审判程序、承办法院等条件进行筛选,然后确认按钮。
5. 查看案件详情:在筛选结果页面,你可以某个案件的标题来查看该案件的详细信息。
包括案件基本信息、开庭日期、庭审记录、判决结果等内容。
6. 保存或打印:如果你需要保存查询结果或者打印出来作为备份,可以使用浏览器的保存或打印功能。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进行案件查询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注册账号:部分功能(如文书)需要注册账号后才能使用。
注册时,需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
网站限制:由于网站流量较大,有时会出现访问速度慢或无法访问的情况。
请耐心等待或尝试在非高峰时段查询。
数据完整性:虽然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的数据来源于法院,但网站上的信息可能并不完整或准确。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向相关法院咨询。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是一个方便公众查询和了解中国各地审判案件的在线平台。
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公众可以轻松地查询特定案件的基本信息、开庭日期、庭审记录、判决结果等内容。
使用时需要注意事项,包括注册账号、注意网站限制和数据完整性等。
希望本文能帮助你顺利地进行案件查询。
林业法律案件查询(3篇)
![林业法律案件查询(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c6e27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9.png)
第1篇一、引言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法律案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权、林业行政处罚、林业行政纠纷等。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林业法律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如何查询林业法律案件成为林业从业者、法律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林业法律案件查询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林业法律案件查询方法1. 网络查询(1)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官方网站,提供全国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查询服务。
用户可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林业法律案件的相关裁判文书,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审理结果等。
(2)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提供全国各级法院的新闻、案例、法律法规等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法院网查询林业法律案件的最新动态、典型案例等。
(3)林业部门官方网站:各级林业部门官方网站通常设有法律法规、林业政策、林业行政处罚等信息,用户可以查询林业法律案件的相关政策法规。
2. 图书馆查询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案例书籍,用户可以前往图书馆查阅林业法律案件的相关资料。
3. 法律咨询服务(1)律师咨询:律师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林业法律案件的咨询和代理服务。
(2)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特殊困难的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包括林业法律案件的咨询和代理。
三、林业法律案件查询途径1. 线上查询(1)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法院网等官方网站查询林业法律案件的相关裁判文书、案例等。
(2)关注林业部门官方网站,了解林业法律案件的最新动态、典型案例等。
2. 线下查询(1)前往图书馆查阅林业法律案件的法律法规、案例书籍等。
(2)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获取林业法律案件的咨询和代理服务。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起林业法律案件的案例分析:案件名称:王某诉李某林业侵权纠纷案案情简介:王某与李某系相邻土地的承包人,双方土地相邻。
李某在未经王某同意的情况下,在其土地上种植树木,树木影响王某的采光、通风等。
裁判文书上网操作手册
![裁判文书上网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dc9dc8baf45b307e9719749.png)
裁判文书上网操作手册二〇一七年三月三日省高院信息办编制目录★《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目录一、裁判文书上网的操作流程二、裁判文书不上网操作流程三、审判流程系统中【裁判文书库】菜单使用说明四、执行文书的上传操作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五、裁判文书不上网的审批操作说明六、不上网裁判文书的统计七、已公开裁判文书及案件信息撤回操作八、办案法院及法官如何查询文书上网情况九、中国裁判文书网系统操作部分十、中国裁判文书网平台对裁判文书上网的校验规则十一、裁判文书上网注意事项。
法释〔2016〕1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6年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9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审判公开原则,规范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工作,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全面、及时、规范。
第二条??中国裁判文书网是全国法院公布裁判文书的统一平台。
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务网站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链接。
第三条??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一)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三)支付令;(四)刑事、民事、行政、执行驳回申诉通知书;(五)国家赔偿决定书;(六)强制医疗决定书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书;(七)刑罚执行与变更决定书;(八)对妨害诉讼行为、执行行为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书,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因对不服拘留、罚款等制裁决定申请复议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书;(九)行政调解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十)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益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
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3篇)
![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5727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8.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文书案件信息查询已成为公众了解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的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查询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信息。
二、法律文书案件信息查询的重要性1. 了解案件进展:通过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当事人可以及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2. 维护自身权益: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有助于当事人了解案件事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促进司法公正:公开透明地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4. 增强法律意识:通过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公众可以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三、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的途径1. 公开网站查询(1)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全国裁判文书统一发布平台,公众可以在此网站查询到全国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
(2)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是全国法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公众可以在此网站查询到被执行人的执行信息。
2. 法院立案大厅查询当事人可以前往法院立案大厅,向工作人员咨询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的途径。
3. 法律服务热线查询拨打当地法律服务热线,咨询相关法律文书案件信息查询事宜。
4. 律师查询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
四、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的注意事项1. 确保信息真实:在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时,要确保所查询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误导。
2. 尊重他人隐私:在查询过程中,要尊重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隐私,不得泄露他人信息。
3. 合法合规: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滥用查询权利。
4. 保护知识产权:在查询过程中,要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商标权等。
五、查询法律文书案件信息的具体步骤1. 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或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2. 选择查询条件:根据需要查询的案件类型、法院、案件号、当事人等条件进行筛选。
裁判文书上网操作手册
![裁判文书上网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54d944ff00bed5b9f31de8.png)
裁判文书上网操作手册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裁判文书上网操作手册二〇一七年三月三日省高院信息办编制目录★《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目录一、裁判文书上网的操作流程二、裁判文书不上网操作流程三、审判流程系统中【裁判文书库】菜单使用说明四、执行文书的上传操作说明五、裁判文书不上网的审批操作说明六、不上网裁判文书的统计七、已公开裁判文书及案件信息撤回操作八、办案法院及法官如何查询文书上网情况九、中国裁判文书网系统操作部分十、中国裁判文书网平台对裁判文书上网的校验规则十一、裁判文书上网注意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释〔2016〕1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6年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9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审判公开原则,规范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工作,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全面、及时、规范。
第二条??中国裁判文书网是全国法院公布裁判文书的统一平台。
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务网站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链接。
第三条??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一)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三)支付令;(四)刑事、民事、行政、执行驳回申诉通知书;(五)国家赔偿决定书;(六)强制医疗决定书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书;(七)刑罚执行与变更决定书;(八)对妨害诉讼行为、执行行为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书,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因对不服拘留、罚款等制裁决定申请复议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书;(九)行政调解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十)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益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
中国法律文书裁判网
![中国法律文书裁判网](https://img.taocdn.com/s3/m/850ff6c09e314332396893b0.png)
中国法律文书裁判网篇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审判公开原则,规范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工作,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应当遵循依法、及时、规范、真实的原则。
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联网设立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
各级人民法院对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裁判文书质量负责。
第三条各级人民法院应当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管理工作。
该机构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上传裁判文书;(二)发现公布的裁判文书存在笔误或者技术处理不当等问题的,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三)其他相关的指导、监督和考评工作。
第四条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二)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三)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四)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
第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中告知当事人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范围,并通过政务网站、电子触摸屏、诉讼指南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告知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保留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真实信息,但必须采取符号替代方式对下列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姓名进行匿名处理:(一)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二)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三)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且不属于累犯或者惯犯的被告人。
第七条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删除下列信息:(一)自然人的家庭住址、通讯方式、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健康状况等个人信息;(二)未成年人的相关信息;(三)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银行账号;(四)商业秘密;(五)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
法律案例检索的方法(3篇)
![法律案例检索的方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64a74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b.png)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检索是法律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相关法律问题的裁判规则和案例,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法律案例检索方法,以帮助法律工作者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二、法律案例检索的途径1. 官方途径(1)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我国最高法院设立的一个官方平台,收录了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包括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案号、法院、裁判时间等条件进行检索。
(2)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是我国最高法院发布的法律期刊,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裁判案例和司法解释。
读者可以通过公报中的案例索引进行检索。
(3)各级法院官方网站:各级法院官方网站通常会发布一些典型案例和裁判文书,用户可以通过法院官网进行检索。
2. 非官方途径(1)法律数据库:国内知名的法律数据库有北大法宝、威科先行、中国知网等,这些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法律案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资料,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案号、法院、裁判时间等条件进行检索。
(2)法律期刊:法律期刊是法律工作者获取案例的重要途径,如《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
用户可以通过期刊的案例索引进行检索。
(3)律师和法官圈:律师和法官之间可以通过交流获取典型案例,这种途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时能获取到一些有价值的案例。
三、法律案例检索的方法1. 确定检索方向在进行案例检索之前,首先要明确检索方向,即确定要检索的法律问题或案件类型。
例如,如果要检索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例,可以将检索方向定为“合同纠纷”。
2. 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根据检索方向,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
如检索合同纠纷案例,可以选择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威科先行等数据库。
3. 制定检索策略(1)关键词检索:关键词是检索案例的重要依据,要尽量选择与案件相关的关键词。
例如,检索合同纠纷案例,可以选用“合同”、“纠纷”、“违约”等关键词。
(2)逻辑组合检索:通过逻辑运算符(如“与”、“或”、“非”)将关键词进行组合,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
中国裁判文书网简易使用指南
![中国裁判文书网简易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e299fd3680203d8cf2f242d.png)
中国裁判文书网简易使用指南中国裁判文书网,除拥有检索查看收藏分享下载的主体功能外,同时提供用户注册登录,建议,留言等附加功能,满足用户对裁判文书网多样的使用需求1快捷检索框快捷检索通过在快捷检索文本框输入关键词即可实现(1)快捷检索支持关键词联想推荐在快捷检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后,联想推荐案由关键词审理法院当事人审理人员律师律所法律依据八个类型的信息(2)快捷检索支持拼音检索,包括全拼和简拼(3)裁判文书网支持检索记录自动保存裁判文书网可以保存最近五条检索记录2高级检索窗口高级检索通过在高级检索窗口中填写多个信息项来实现高级检索可以实现多个信息项组合检索裁判文书网的高级检索中提供全文案由案件名称案号法院名称法院层级案件类型审判程序文书类型裁判日期审判人员当事人律所律师法律依据等共计15个信息项的检索,从而实现多信息项组合检索功能3在结果中检索裁判文书网支持在结果中无限次检索在列表页检索框中输入或选择新的检索条件,默认在当前检索结果的基础上检索裁判文书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结果会展示哪些内容?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检索结果分别在列表页和全文页展现1在裁判文书列表中,除展现符合检索条件的裁判文书外,还有关联文书以及分类引导树的显示(1)关联文书关联文书通过文书案号,将一二审文书关联在一起显示,客观完整的展现案件的最终结果关联文书会显示文书的审理程序审理法院案号裁判日期结案方式五项信息(2)分裂引导树列表页左侧,分为关键词案由法院层级地域及法院裁判年份审理程序文书种类七种分类引导2在裁判文书网全文页,除展示裁判文书的具体内容,还有裁判文书关联文书目录概要的展示(1)关联文书全文页的关联文书展示与列表页关联文书相同的内容(2)目录用户点击全文页的目录图标,会展开当前裁判文书的目录;点击目录中的段落名称,会自动定位到裁判文书的相应位置(3)概要用户点击全文页的概要图标,会展开当前裁判文书的基本信息和法律依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收藏功能如何实现?在用户登录状态下,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将检索条件收藏为查询模板将裁判文书的收藏至案例包以及对查询模板和案例包的增加删除查询名称修改1查询模板在登录状态下,在列表页中点击收藏检索条件按钮,可以将当前检索条件收藏至个人中心-我的收藏-查询模板登录用户可以在个人中心-我的收藏-查询模板中可以实现对查询模板的查询删除名称修改;点击模板名称链接,可以跳转到以该查询模板为检索条件的列表页;点击个人中心-我的收藏-查询模板中的查询模板列表中的查看信息,可以查看用户从上次登录到此次登录期间,该查询模板条件下,新增加的文书数量在登录状态下,在列表页中点击收藏,或批量收藏按钮,弹出选择案例包窗口用户选择或新增案例包,可以将文书收藏至个人中心-我的收藏-案例包登录用户可以在个人中心-我的收藏-案例包中可以实现对案例包的查询删除名称修改登录点击个人中心-我的收藏-案例包中的案例包名称,进入收藏文书列表页,可以查看下载收藏的文书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文书下载功能有哪些实现方式?中国裁判文书网提供文书单篇下载和批量下载1单篇下载登录的用户,在列表页点击下载在全文页点击下载在个人中心-我的收藏-案例包-文书列表页中点击下载按钮,可以实现单篇裁判文书下载2批量下载登录的用户,在列表页点击批量下载按钮,可以将已选中的多篇裁判文书以压缩包格式下载到本地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建议留言功能怎样实现?中国裁判文书网提供与用户互动的建议留言功能登录的用户,点击意见建议链接,可以进入意见建议页面用户可以在意见建议页面提交意见建议意见建议入口:意见建议页面:登录的用户,在全文页中可以针对当前裁判文书提交留言留言入口:。
案件查询方法法律依据(3篇)
![案件查询方法法律依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2300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2.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案件查询作为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司法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案件查询的方法及其法律依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案件查询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因特殊情况需要查阅、复制诉讼文书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予以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因特殊情况需要查阅、复制行政诉讼文书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予以批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因特殊情况需要查阅、复制诉讼文书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予以批准。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因特殊情况需要查阅、复制诉讼文书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予以批准。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下列政府信息:(一)行政机关的职能、职责、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程序等;(二)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三)政府投资项目、财政预算、决算、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财政性信息;(四)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五)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信息;(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关的行政决策、行政行为信息;(七)其他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
律师代理执行案件相关查询工具汇总
![律师代理执行案件相关查询工具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7668dfdb8f67c1cfad6b8a6.png)
律师代理执行案件相关查询工具汇总随着法院执行难问题日益突出,律师在执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精良的专业知识、精准的执业判断、精细的工作技巧,为当事人在执行阶段挽回损失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针对被执行人为法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律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查询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信息,而最基础的查询工作就是通过各种信息查询网站全方位360度搜索。
现将企业信息查询网站简要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为律师从事执行工作带来思考。
纵观现有信息查询网站,按被执行人注册地区不同,将其分为中国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中国大陆地区又分为针对企业主体相关信息查询、涉诉信息查询、资产信息查询、投融资信息查询四个大类。
一、中国大陆地区:针对企业主体相关信息查询项目1、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此网站是最常用的查询企业工商登记信息平台,按企业登记机关所在地区分省份查询,在此网站可以查询到基本工商登记信息、企业年报、动产抵押登记信息、经营异常信息,其中股权变更信息、股权冻结信息为重中之重。
2、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http:///)此网站是以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及电子档案系统为基础,向社会公众提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以及有工商营业执照、有注册名称和字号、有固定经营场所并开立银行账号的个体工商户等各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基本信息(港、澳、台机构信息除外)的实名制查询平台。
可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名称、机构注册地址中的任意一项查询上述各类组织机构基本信息,并可查看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式样。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资质查询(http:///wbdt/dwzzcx/index.html)此网站可以查询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业企业等资质证书编号及业务范围,了解目标公司是否具有从事建筑业资格,可以查询到目标公司正在参与开发建设的项目,找到目标公司的有效债权。
4、全国企业征信系统(http:///)此网站并非是一个官方查询系统,但可以同时查询到工商登记、知识产权、涉诉、执行、失信被执行人等多种政府监管信息,信息含量还是比较强大的。
怎么查法院的的判决有没有执行
![怎么查法院的的判决有没有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c3cc3e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d.png)
怎么查法院的的判决有没有执⾏有了纠纷之后可以选择在法院中起诉,在案件审判之后被执⾏⼈就应当尽快的履⾏义务了,那么在那⾥可以看到判决执⾏的进度呢?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怎么查法院的的判决有没有执⾏如果你是本案的当事⼈,法院判决后会发给判决书。
如果你不是本案的当事⼈,你可以登录中国裁判⽂书⽹/zgcpwsw/,查询案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民法院强制执⾏的通常⽅法和⼿段有以下⼏种: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的存款查询是指⼈民法院向银⾏、信⽤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是指⼈民法院在进⾏诉讼保全或强制执⾏时,对被申请执⾏⼈在银⾏、信⽤合作社等⾦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种强制措施。
⼈民法院采取冻结措施时,不得冻结被申请执⾏⼈银⾏账户内国家指明⽤途的专项资⾦。
但被申请执⾏⼈⽤这些名义隐蔽资⾦逃避履⾏义务的,⼈民法院可以冻结。
冻结被申请执⾏⼈的存款的最长期限为六个⽉,需要继续冻结的,应在冻结到期前向银⾏、信⽤合作社等办理冻结⼿续,否则,逾期不办理,视为⾃动解除冻结。
划拨是指⼈民法院通过银⾏或者信⽤合作社等单位,将作为被申请执⾏⼈的法⼈或其他组织的存款,按⼈民法院协助执⾏通知书规定的数额划⼊申请执⾏⼈的账户内的执⾏措施。
划拨存款可以在冻结的基础上进⾏,也可以不经冻结⽽直接划拨。
⼈民法院采取查询、冻结、划拨措施时,可直接向银⾏营业所、储蓄所及信⽤合作社提出,⽆需经其上级主管单位同意。
外地⼈民法院可以直接到被申请执⾏⼈住所地、被执⾏财产所在地的银⾏、信⽤合作社查询、冻结和划拨存款,不需经当地⼈民法院同意或者转办⼿续。
当地银⾏、信⽤合作社必须协助办理,不得以扣收到期贷款或贷款利息等任何理由拒绝和搪塞。
拒绝协助的,⼈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罚款,建议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给予纪律处分。
裁判文书检索
![裁判文书检索](https://img.taocdn.com/s3/m/e45b7e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5.png)
裁判文书检索一、什么是裁判文书检索?裁判文书检索指的是在法院官网或相关平台上,通过关键词、案号等信息查询法院已经公开发布的裁判文书的过程。
这种方式方便了人们对于相关案件的了解和学习,也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透明。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裁判文书检索?1.了解案情:对于某些重要案件或者自己所涉及到的案件,进行裁判文书检索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案情。
2.学习法律知识:通过查看不同类型的案例,可以更好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理论。
3.监督司法公正:通过查看不同类型的案例,可以发现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促进司法公正和透明。
三、如何进行裁判文书检索?1.在法院官网上查询:许多地区都有自己的法院官网,在网站上可以输入关键词、案号等信息进行查询。
例如,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官网上可以输入关键词或者选择分类进行查询。
2.在第三方平台上查询:除了官方网站之外,还有许多第三方平台提供裁判文书检索服务,例如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司法案例网等。
3.通过移动端应用查询:现在许多移动端应用也提供了裁判文书检索服务,例如法信、法律百科等。
四、如何有效地进行裁判文书检索?1.明确检索目的:在进行裁判文书检索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检索目的,例如是为了了解案情还是为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2.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查询。
如果不确定可以先使用常见的关键词进行查询,然后根据搜索结果逐渐调整关键词。
3.筛选搜索结果:在得到一定数量的搜索结果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筛选和排序。
可以根据时间、地区、类型等因素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排序。
4.深入分析案例:在查看具体案例时,需要仔细阅读并分析其内容。
可以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和理论加深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注意事项1.不要盲目相信某个案例:每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够套用某个案例中的规定。
2.注意法律条款和理论的变化:法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所以在查看案例时需要注意相关法律条款和理论是否已经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裁判文书公开网查询中国裁判文书公开网查询为指导全国法院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确保文书撰写做到格式统一、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繁简得当、逻辑严密、用语准确,提高文书质量,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素文书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包括法院名称、文书名称和案号。
正文包括首部、事实、理由、裁判依据、裁判主文、尾部。
首部包括诉讼参加人及其基本情况,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等;事实包括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认定的证据及事实;理由是根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进行分析评述,阐明理由;裁判依据是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所依据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条文;裁判主文是人民法院对案件实体、程序问题作出的明确、具体、完整的处理决定;尾部包括诉讼费用负担和告知事项。
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
二、标题标题由法院名称、文书名称和案号构成,例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民事裁定书)+案号”。
(一)法院名称法院名称一般应与院印的文字一致。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名称前应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但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除外。
涉外裁判文书,法院名称前一般应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案件当事人中如果没有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的,地方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制作的裁判文书标题中的法院名称无需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案号案号由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组成。
案号=“(”+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号”。
案号的编制、使用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干规定》等执行。
三、正文(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诉讼地位和基本信息。
2.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当写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所。
姓名、性别等身份事项以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为准。
当事人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不明确的,可以不表述。
当事人住所以其户籍所在地为准;离开户籍所在地有经常居住地的,经常居住地为住所。
连续两个当事人的住所相同的,应当分别表述,不用“住所同上”的表述。
3.有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的,应当在当事人之后另起一行写明其姓名、性别、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所,并在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其与当事人的关系。
代理人为单位的,写明其名称及其参加诉讼人员的基本信息。
4.当事人是法人的,写明名称和住所,并另起一行写明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
当事人是其他组织的,写明名称和住所,并另起一行写明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
当事人是个体工商户的,写明经营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住所;起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并写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
当事人是起字号的个人合伙的,在其姓名之后用括号注明“系……(写明字号)合伙人”。
5.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的名称应写全称,以其注册登记文件记载的内容为准。
6.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明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
7.当事人为外国人的,应当写明其经过翻译的中文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并用括号注明其外文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外国自然人应当注明其国籍。
国籍应当用全称。
无国籍人,应当注明无国籍。
港澳台地区的居民在姓名后写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或“台湾地区居民”。
外国自然人的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其护照等身份证明文件记载的内容为准;外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基本信息以其注册登记文件记载的内容为准。
8.港澳地区当事人的住所,应当冠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地区当事人的住所,应当冠以“台湾地区”。
9.当事人有曾用名,且该曾用名与本案有关联的,裁判文书在当事人现用名之后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变更的,裁判文书应当列明变更后的姓名或名称,变更前姓名或名称无需在此处列明。
对于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的事实,在查明事实部分写明。
10.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继受人参加诉讼的,诉讼地位从其承继的诉讼地位。
裁判文书中,继受人为当事人;被继受人在当事人部分不写,在案件由来中写明继受事实。
11.在代表人诉讼中,被代表或者登记权利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可以采取名单附后的方式表述,“原告×××等×人(名单附后)”。
当事人自行参加诉讼的,要写明其诉讼地位及基本信息。
12.当事人诉讼地位在前,其后写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两者之间用冒号。
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之后,用逗号。
(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在当事人之后另起一行写明为“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写明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姓名和其他基本情况。
有两个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分行分别写明。
2.当事人委托近亲属或者本单位工作人员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列在第一位,委托外单位的人员或者律师等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列在第二位。
3.当事人委托本单位人员作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写明姓名、性别及其工作人员身份。
其身份信息可表述为“该单位(如公司、机构、委员会、厂等)工作人员”。
4.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写明律师、基层法院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姓名,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名称、法律服务所的名称及执业身份。
其身份信息表述为“××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属于提供法律援助的,应当写明法律援助情况。
5.委托诉讼代理人是当事人近亲属的,应当在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写明住所。
代理人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住所,并在住所之后注明具体由何社区、单位、社会团体推荐。
6.委托诉讼代理人变更的,裁判文书首部只列写变更后的委托诉讼代理人。
对于变更的事实可根据需要写明。
7.委托诉讼代理人后用冒号,再写委托诉讼代理人姓名。
委托诉讼代理人姓名后用逗号。
(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1.一审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先写原告,后写被告,再写第三人。
有多个原告、被告、第三人的,按照起诉状列明的顺序写。
起诉状中未列明的当事人,按照参加诉讼的时间顺序写。
提出反诉的,需在本诉称谓后用括号注明反诉原告、反诉被告。
反诉情况在案件由来和事实部分写明。
2.二审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上诉人”“被上诉人”“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
先写上诉人,再写被上诉人,后写其他当事人。
其他当事人按照原审诉讼地位和顺序写明。
被上诉人也提出上诉的,列为“上诉人”。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之后,用括号注明原审诉讼地位。
3.再审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再审申请人”“被申请人”。
其他当事人按照原审诉讼地位表述,例如,一审终审的,列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二审终审的,列为“二审上诉人”“二审被上诉人”等。
再审申请人、被申请人和其他当事人诉讼地位之后,用括号注明一审、二审诉讼地位。
抗诉再审案件(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应当写明抗诉机关(再审检察建议机关)及申诉人与被申诉人的诉讼地位。
案件由来部分写明检察机关出庭人员的基本情况。
对于检察机关因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损而依职权启动程序的案件,应列明当事人的原审诉讼地位。
4.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原告”“被告”“第三人”。
“被告”之后用括号注明原审诉讼地位。
5.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原告”“被告”“第三人”,并用括号注明当事人在执行异议程序中的诉讼地位。
6.特别程序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申请人”。
有被申请人的,应当写明被申请人。
选民资格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起诉人”。
7.督促程序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申请人”“被申请人”。
公示催告程序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申请人”;有权利申报人的,表述为“申报人”。
申请撤销除权判决的案件,当事人表述为“原告”“被告”。
8.保全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申请人”“被申请人”。
9.复议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
10.执行案件,执行实施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
执行异议案件,提出异议的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异议人”,异议人之后用括号注明案件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其他未提出异议的当事人亦应分别列明。
案外人异议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案外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
(四)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1.案件由来部分简要写明案件名称与来源。
2.案件名称是当事人与案由的概括。
民事一审案件名称表述为“原告×××与被告×××……(写明案由)一案”。
诉讼参加人名称过长的,可以在案件由来部分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注明其简称,表述为“(以下简称×××)”。
裁判文书中其他单位或组织名称过长的,也可在首次表述时用括号注明其简称。
诉讼参加人的简称应当规范,需能够准确反映其名称的特点。
3.案由应当准确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民事案件案由的规定。
经审理认为立案案由不当的,以经审理确定的案由为准,但应在本院认为部分予以说明。
4.民事一审案件来源包括:(1)新收;(2)有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3)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4)上级人民法院指令立案受理;(5)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审理;(6)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7)其他人民法院移送管辖;(8)提级管辖。
5.书写一审案件来源的总体要求是:(1)新收、重新起诉的,应当写明起诉人;(2)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本院提级管辖的,除应当写明起诉人外,还应写明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报请移送上级人民法院)日期或者下级法院报请指定管辖(下级法院报请移送)日期,以及上级法院或者本院作出管辖裁定日期;(3)上级法院发回重审、上级法院指令受理、上级法院指定审理、移送管辖的,应当写明原审法院作出裁判的案号及日期,上诉人,上级法院作出裁判的案号及日期、裁判结果,说明引起本案的起因。
6.一审案件来源为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写明“原告×××与被告×××……(写明案由)一案,本院于××××年××月××日作出……(写明案号)民事判决。
×××不服该判决,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