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绝对自由_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第!期’()*+,-(./),01203(,-4+5)67*892,:;2*63(--2<2
=(->%&?(>!%@@@年&&月
#A;0-(6(B;8,+5C(:0,-C:02+:26$
?(D>E %@@@
追求绝对自由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陈延庆
#聊城师范学院
中国哲学研究所,山东聊城%"%@@@$
摘要F 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来自自我的情与欲、来自自然的生与死以及来自社会的命
与时,庄子人生哲学指出,只要人们真正理解了事物的自然本性,从而充分发展其自然本性,人们就不但能获得相对的自由,而且最终也能从各种困境中摆脱出来,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逍遥游。
关键词:人生困境;相对自由;绝对自由中图分类号:G%%H>""
文献标识码:I
文章编号:&@@H J %&H!#%@@@$@!J @@!"J @H
————————————
收稿日期:%@@@J @K J &%
作者简介:陈延庆(&LM%J )
,男,山东冠县人,聊城师范学院中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哲学硕士。叔本华说,“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他无时无刻地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无同在,最终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个大悲剧,而世界的内容都是痛苦”。诚然,人生在世,挫折与痛苦如影随形,荣与辱、祸与福、得与失、沉与浮始终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定。因此,如何摆脱人生困境,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就成为思想家着力探讨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名士们喜用谈玄饮酒、吃药求仙、怡情山水、倚红偎绿等方式实现心理自救;儒家主张以礼节情,以礼导情,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从而达到“达则兼济天下”,“穷亦独善其身”,表现出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佛家讲究“我心即万物”,自心参悟,无为出世;道家则“清心寡欲,养气守神”,“虚己以游世”,以自然无为的原则超脱人生等等。在所有这些摆脱人生苦难、稀释人生痛苦的“药方”当中,庄子的人生哲学可谓独树一帜。他所阐释的个体体验、人生的理想境界以及实践方法,即使在今天对人们摆脱种种人生困境、安顿精神家园仍不失现实意义。
一、困境与摆脱
作为寻求人生出路的一种努力,庄子的人生哲
学起源于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感悟。它不仅细致地观察、具体描述了人的生活景况和社会环境,而且还深刻分析了制约人生展开的各种障碍,人们难以逾越的各种界限———人生困境。按其性质,这些困境与障碍分别来自自我、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
&、
自我障碍———情与欲。庄子认为,哀乐之情与利害之欲一方面为人之本性固有,另一方面人又不能免却,即“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于是,情欲便构成人的精神自由的沉重负担,此乃来自自我的人生困境。为此,庄子认为,“贵富显严名利六者,悖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庚桑楚》
)而对于如何才能摆脱情与欲的限制,庄子认为,只有通过对自然本性的真正理解,达到“喜怒哀乐不入胸次”,顺乎自然,内心深处不为情欲所动,不为外物所扰,即“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世间》),“外化而内不化”,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平和。所以,除了自己的妻子死后“鼓盆而
歌”以外,《庄子》里还谈到如下一则故事: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只是随众人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并解释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也”(《养生主》)。可见,在庄子看来,人只要理解了自然的本性,进而顺应自然,就可以削弱感情,消解情欲,亦可超越情欲的限制。
#、自然限制——
—生与死。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万物之一,乃“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根本不能逃脱生命与死亡这一“始卒若环”的圈子之外。因而,生死问题是人随时都要面对、始终无法逾越的界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同上)。尽管如此,庄子并未由此得出消极悲观的结论。恰恰相反,庄子认为,既然生与死只是气的两种表现形态,气聚为生,气散为死,那么人死之后所散之气将来仍可聚而复生。因而,生死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两者是紧密相联,互为一体的,即生是生命的显现状态,死是生命的潜伏状态,“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徒”,“死生有得邪?皆有所一体”(同上)。如此一来,普通人很难跨越的生死界限在庄子面前消失了,这实为庄子人生哲学所特有超常智慧的生动体现。大家知道,人生最彻底的超越莫过于从死亡的精神压力下摆脱出来,人一旦卸去了生死这一沉重负担,超越死亡这一最大障碍,其他一切烦恼与痛苦都将不在话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已,况爵禄乎?”(《田子方》)所以,庄子对待死亡的态度非常乐观,胸怀十分坦荡。妻子死后,他能“鼓盆而歌”,原因就在于“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就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知乐》)。即在他看来,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无——
—有——
—无的循环,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死是返回自然的怀抱,不但不值得悲伤,反而应该庆幸,为死去的人哭泣是不通天命的表现。当然,也不能由此得出庄子提倡人人都去自杀以摆脱人生苦难的结论。事实上,庄子既不主张悦生恶死,也不主张恶死悦生,而是主张顺其自然,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烦恼和苦闷,从而把人从必然面对的自然局限——
—生死抉择中解放出来。
$、社会的局限——
—命与时。除了自身的和自然的限制以外,庄子认为,人既然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还要受社会的限制。这种社会限制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为命,其二为时。首先,现实社会中有一种外在的必然性——
—“命”在主宰着人生,“天下有大哉二:其一,命也”(《人间世》),“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其次,庄子人生哲学中还有“时”的概念。《秋水》中他讲了一则故事:“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百知失也;时势适然。”可见,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命”与“时”都是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制约、限制人的本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外在必然性。
庄子认为,人在这种外在的必然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所能做的,只能是因之顺之,听之任之,如此方可获得解脱,即“呼我牛者谓之牛,呼我马者谓之马”,“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当然,“安之若命”的观点,目的是要人既不被仁义礼乐等伦理规范所束缚,也不被功名利禄所困扰,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即“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所以,“安之若命”与“安时处顺”并非完全宿命论的观点,因为庄子并非只是一味强调“顺”,“顺”的前提是“不失己”,即不失个性,不失尊严,不失自我。如此一来,“顺人而不失己”,既能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出现摩擦,又能不卑不亢,不失原则,从而做到了“外化而不内化”,既顺应了外界的变化,又保持了自己的人格,也在万物纷纭中保持了内心虚静安宁,最终获得了精神自由。
二、逍遥与自由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面对来自自我的情与欲、自然的生与死以及社会的命与时等人生困境,庄子提出的解脱方法都流露出一种追求自然、自由的人生理想。然而,战国时代严酷的社会现实决定了现实的人生自由是不存在的,这使得他又不得不从现实中走出来,转向追求理想中的精神自由。因此,庄子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与设计带有强烈的超世主义倾向,即用玄想的方法在精神世界中获得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逍遥游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获得人生自由的基本方法。大家知道,《庄子》一书现存$$篇,而以《逍遥游》列其首,颇具开宗明义之义,决非偶然。综合《逍遥游》中所讲的故事可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