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bb64237e21af45b207a842.png)
股指期货五大基础知识1、什么是股指期货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这个标的物,又叫基础资产或者标的资产,可以是某种商品,如铜或原油,也可以是某种金融资产,如外汇、债券,还可以是某个金融指标,如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或指数等。
如果这个标的物是某个股票价格指数,则该期货就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
2、股指期货的发展过程股指期货最早出现于美国市场。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了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政治局势动荡,当时股票市场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道琼斯指数跌幅达到了45%,投资者意识到在股市下跌中没有适当的管理金融风险的手段,开始研究用于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工具。
1982年2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批准推出股指期货。
同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了全球第一只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4月21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了S&P 500指数期货合约。
目前,全部成熟市场以及绝大多数的新兴市场都有股指期货交易,股指期货成为股票市场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风险管理工具。
按照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2009年全球股指期货的交易量高达18.18亿手。
其中,美国的小型S&P 500指数期货、欧洲的道琼斯欧元Stoxx 50指数期货、印度的S&P CNX Nifty 指数期货、俄罗斯的RTS指数期货、韩国的Kospi 200指数期货和日本的小型日经225指数期货等成交活跃,居全球股指期货合约交易量前六位。
3、股指期货的功能与作用股指期货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套期保值操作来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股票市场的风险可分为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两个部分。
非系统性风险通常可以采取分散化投资方式减低,而系统性风险则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加以规避。
股指期货发展史
![股指期货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095c28f76a20029bd642d74.png)
股指期货发展史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的常用工具最早诞生在美国。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布林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汇率、油价大幅震荡,美国股市也出现剧烈波动,促使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对风险的管理。
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交易所率先推出了价值线指数期货(VLF),仅仅两个月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也推出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它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活跃的品种。
此后股指期货成为全球各大金融市场竞相开发的交易品种。
英国于1984年1月推出金融时报100指数期货,法国、荷兰、德国分别在1988年到1990年期间推出自己的品种。
股指期货来到亚洲是在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同年9月,新加坡期货交易所抢先开设了日经225股指期货,在1995到2000年期间,马来西亚、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印度也相继推出。
迄今为止,除中国内地外,世界GDP排名前20的国家和地区,都已拥有自己的股指期货。
各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反应
美国:1982年推出,受第二次石油危机影响,股市跌至阶段性低点。
1982年7月触底反弹后,股指一路攀升,迎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牛市。
法国:1988年11月推出,走势未见任何异常,保持稳步上升态势。
德国:1990年11月推出,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股市出现大幅下跌,1996年之后在美股带动下才大幅走高。
日本:1988年5月推出,正逢日本央行提高利率、进行紧缩货币,股市略有震荡。
韩国:1996年5月推出,股指跌势不改,此后也因金融危机,进一步下挫。
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5c52376a27d3240c8447ef32.png)
期货知识从发展历程看,股指期货是应股票市场的避险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政治局势动荡,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琼斯指数的跌幅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避险工具可供利用。
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The Value Line Index)合约。
股指期货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期货推出的当年就成交了35万张。
由于股指期货能够为股票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顺应了市场管理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90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英国在1984年5月、中国香港在1986年5月、新加坡在1986年9月、日本在1988年9月、法国在1988年11月、德国在1990年9月均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在1996年5月、中国台湾地区在1998年7月、印度在2000年6月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
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股指期货/期权交易量达到56.168亿张,占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36.5%,占全球金融期货/期权交易量的40.31%。
相比2000年,股指期货及期权的年交易量增长了7.27倍。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由于市场避险需求的激增,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也呈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有时甚至达到正常情况下交易量的两倍多。
目前,全球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股指期货,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且涵盖了GDP排名前20位的所有其他国家。
第一条为保障期货公司网上期货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促进期货业务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开展网上期货业务的期货公司。
中国期货发展历程
![中国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dfe68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6.png)
中国期货发展历程
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迅速,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探索。
下面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
1. 1990年代初:中国期货市场起步阶段。
此时,中国仅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两家期货交易所,并且合约品种有限。
2. 1997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合并,形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简称中金所)。
这一合并增加了期货市场的统一程度,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3. 2003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推出股指期货。
上海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上证50指数期货,成为国内首家提供股指期货交易的交易所。
4. 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迎来了农产品期货的首次发行。
此时推出的农产品期货包括玉米、大豆和豆粕期货等,为农产品的期货化提供了平台。
5. 2007年:中国期货市场实施了第四次扩大开放。
此次开放将期货公司外资股比提高至49%,吸引了更多外资机构参与中国期货市场。
6. 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推出了商品期货的分红制度,即期货公司和投资者可以分享期货交易的利润。
7. 2015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推出了国际化交易合约。
这些合约包括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和其他大宗商品期货,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
8. 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推进了期权交易。
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相继推出了股指期权和商品期权,并逐步完善了相关的交易制度。
通过这些重要历程,中国期货市场逐步完善了合约品种,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并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参与。
未来,中国期货市场还将进一步发展,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
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
![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b0065c159eef8c75ebfb344.png)
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发展历程及其推出原因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理论准备与试办1987-1993年、治理与整顿1993-2000年、规范发展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与试办阶段。
新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
随着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大升大降等一系列难题。
这时,能否借助市场机制,提供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价格信号,防范价格变动风险构建保值机制的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
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1992年1月18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开业,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1992年9月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
到1993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所达到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将近1000家,我国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的发展局面。
第二阶段:治理与整顿阶段。
1993年11月和1998年8月,国务院先后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整顿。
最终,50多家交易所被压缩合并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交易品种也减少为12种,经过重新登记与整顿、淘汰,关闭了大批不合格的期货经纪公司。
第三阶段:规范发展阶段。
2001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十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方针,为我国期货市场长达七年的清理整顿画上了句号。
2021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
该文件对期货经纪公司的性质、内部治理结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并提出要把期货经纪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2021年2月7日,国务院修订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该条例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商品期货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并将“期货经纪公司”改为“期货公司”。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影响及前景分析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影响及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23d13eb9f3f90f77c61b0b.png)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影响及前景分析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终身主席利奥.梅拉梅德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资本市场来提供更多流动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培育和扶持金融期货的发展。
股指期货上市是很好的开端,但金融期货和衍生产品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早在1993年3月"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就曾推出"深圳综合指数、深圳A股指数"两种股指期货合约。
但海南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并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属地方越权审批。
同时,1993年9月初深圳证券市场出现收市前15分钟大户联手打压股指行为,有关方面认为股指期货加大了市场投机性,而且当时国内并不具备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遂于不久后决定关闭股指期货。
随后,1997年的香港红筹股指数期货为国内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宝贵经验;而1999年开始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即沪深300指数的原型)的研究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12月8日:香港H股指数期货的推出及随后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市场看到了我国股指期货成功推出的潜在希望;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使得股指期货推出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2006年9月5日,新加坡推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争夺证券市场定价权的要求更是加速了期指的推出进程。
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即"金融衍生品"泡沫危机延迟了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进程,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也因此一度严重收缩,国内反对股指期货的声音也明显增强,但时隔一年之后,2010年初中国金融业的管理层即表示出推出股指期货的坚定态度。
这充分展示出高层对期货在国民经济中功能的准确认识,及发展现代化金融产业的"信心"和魄力。
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大,投资者越来越关注风险的管理,因此推动了股指期货的出现。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2408a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7.png)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中国股指期货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种重要衍生品工具,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8年。
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监管改革与开放等几个重要阶段。
起步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的初期阶段,2008年7月,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推出了中国股指期货的试点合约,这标志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诞生。
试点阶段的股指期货合约只有一个合约品种,即上证50指数。
虽然仅有一个合约品种,但中国股指期货在试点开展的两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快速发展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阶段,2010年4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相比于试点阶段,蓝筹股指数沪深300的引入使股指期货市场更加多元化。
在这一阶段,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逐渐建立起了交易规模较大、交易活跃度较高的机制,成交额逐年增长。
监管改革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2015年6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支持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成为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为核心功能的市场。
根据这一政策文件,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市值和持仓控制的改革,推动了市场健康发展。
监管改革阶段还引入了期货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即港股通和深港通,加强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海外市场的联系。
开放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不断拓展与开放的阶段,2018年1月,中国正式推出了MSCI中国期货指数期货合约,这是首次引入跨境标的物的股指期货合约。
此举标志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后,中国股指期货市场还推出了沪港通、债券期货、股票指数期权等产品,不断拓宽了市场的品种和交易机会。
总的来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监管改革与开放等几个重要阶段。
近年来,中国股指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改革,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9ad3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a.png)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种衍生品工具,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1988年,我国首次引进了股票期权市场,这被认为是股指
期货发展的初步尝试。
这个市场的开放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起步阶段。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于1992年开始试点推
出股指期货交易。
当时,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是最受关注的股指。
然而,由于市场基础薄弱,交易量较小,这个试点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之后的十余年中,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环境逐渐完善。
其中,2005年的《证券期货综合监管试点方案》对股指期货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方案明确了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规范了股指期货市场的运作,为股指期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在2010年,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正式开放。
上海期货交
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相继推出了沪市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
这标志着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开放以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交易量逐年增加,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
同时,监管机构也在持续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市场健康发展的稳定性。
总体来说,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尝试、试点推出、监管完善以及市场开放等多个阶段。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股指期货发展简史PPT课件
![世界股指期货发展简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0df2a1a8956bec0875e3dd.png)
金融时报指数期货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 25英镑×FT-SE100
所(LIFFE)
指数点
日本证券市场指数期货
大阪证券交易所 (OSE)
1000日元×日经255 平均数
第3页/共70页
S&P5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 合约规模=$250×指数 水平
• 最小变动价位=0.10(或 $25)
• 在整个交易日中合约时逐 日结算的
• 期货公司同样受中国证监会监管,同时期货公司成立了 行业性组织——中国期货业协会。为保证投资者的资金 安全,国家还成立了中国期货保证金安全监控中心。此 外,还有结算银行、信息服务商、证券登记及结算机构 等相关服务组织。
第13页/共70页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简介
中国证监会
中国保证金监控中心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 股指期货交易长期看有利于证券市场平稳运行,有利于降低股市波动;新兴市场 的股指期货将有利于降低股市波动性.
第33页/共70页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
• 长期总体影响 • 1.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 功能体系,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
展. • 2.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者规避风险. • 3.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稳定市场,缓和股票 指数的波动幅度. • 4.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促进股市与经济运行 的关联程度,发挥股市经济“晴
• 2.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 系,促进金融市场的融合
• 3.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提升我国证券市场国 际竞争力
• 4.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第25页/共70页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
• 股指期货上市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
第26页/共70页
日本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日本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976d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7.png)
日本股指期货发展历程日本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日本经济正在迅速崛起,日本股市也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日本交易所(TSE)于1986年推出了股指期货产品。
1986年,TSE推出了以日经225指数为基础的股指期货合约。
这一指数是由TSE根据日本顶级企业的市值和其他因素计算而来,它成为日本股市走势的重要指标。
股指期货的推出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日本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在1990年代初,根据投资者和交易商的要求,TSE推出了更多的股指期货品种,包括大型企业指数、中型企业指数和小型企业指数等。
这些新的指数合约推动了股指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交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之后的几年里,股指期货市场经历了一些起伏,但总体趋势是逐渐上升。
在2006年,TSE推出了更为复杂和高级的股指期权合约,这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股指期货市场也成为了投资者进行对冲和套利操作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股指期货市场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变化。
在2000年代初,日本股市经历了一次严重的下跌,股指期货市场也受到了影响。
此后,TSE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包括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促进了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如今,日本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和重要的股指期货市场之一。
几乎所有的大型国际投资机构和交易商都参与其中,日经225指数合约成为了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股指期货之一。
股指期货的发展也促进了日本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投资者进入。
总的来说,日本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通过不断推出新的合约和产品,日本交易所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日本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股指期货市场有望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
金融衍生工具课件:股指期货
![金融衍生工具课件:股指期货](https://img.taocdn.com/s3/m/7041407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03.png)
金融衍生工具
7
第三节 指数套利与程式交易
➢ 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价格发现,而价格发 现是通过套利机制实现的,我们首先介绍利用股 指期货进行套利的策略,即指数套利。
金融衍生工具
8
3.1 指数套利
➢ 指数套利是利用指数期货合约与基础指数的价格 失衡进行交易从而获利的交易策略。假如我们假 设股指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为P, 即无论是投资于 股指期货市场,还是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都没 有获得额外收益的价格。如果现在市场上期货价 格偏高,卖空期货合约而买入指数中的股票。如 果期货价格偏低,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期货合约 而卖出指数中的股票进行套利,获取无风险收益。
15
第五节 风险对冲与证券组合管理
➢ 对于以证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机构投资者而 言,股指期货的引入使机构投资者获得了对股票 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管理的低成本金融工具。除 此之外,股指期货还可以为资产管理人提供对投 资组合进行积极管理的手段,如改变投资组合贝 塔值、合成指数基金等。
金融衍生工具
16
5.1 理论基础
4. 期货合约的设计必须防止价格操纵行为的发生,使期货市场能够安 全运作。
金融衍生工具
5
第二节 股指期货合约规定
➢ 合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标的指数:股指期货的合约标的就是股票指数。 2. 合约单位 :合约单位又称合约规模,是以股价指数的点数与某一规
定货币金额的乘积来表示的,这一规定的货币金额叫做乘数。 3. 最小变动价位 :最小变动价位是指交易中所允许的最小价格变动值,
金融衍生工具
14
第四节 对冲股票组合风险
➢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构建与调整可以通过以下过 程实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套期保值、确定套期 保值的类型、选择合理的套期保值合约、选择合 理的套期保值时机、选择适当的套期保值比率进 行套期保值操作、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套期保 值比率、提前或到期结束套期保指数套利
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5573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4.png)
股指期货发展历程股指期货是指以股票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当时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以标普5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合约。
在那个时候,由于交易所计算机技术的限制,交易量比较小,交易活跃度也不高。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交易所开始逐渐引入了电子交易系统,交易量和流动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股指期货交易开始迅速发展。
1990年,新加坡交易所首次推出了亚洲地区的股指期货合约,随后其他国家的交易所也纷纷效仿。
股指期货交易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在股票市场外进行投资和套期保值的工具。
中期股指期货交易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
1990年1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了第一家股指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上证50指数期货合约。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股指期货市场开始吸引海内外投资者。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和监管不成熟,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遭遇了一些困难。
为了促进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监管部门开始加强对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
2000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管理办法》,对股指期货交易进行规范。
随后,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相继推出了上证5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股指期货,进一步丰富了市场品种。
2015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调整。
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中国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交易频率、提高保证金比例等,以控制市场风险。
这些措施有效地稳定了市场,同时也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健康发展。
目前,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改革,股指期货市场有望实现更多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工具。
总结起来,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从小众市场到大众市场的转变。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157c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5.png)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6年。
当时,国内监管
机构允许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上证50指数期货合约,这标
志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股指期货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2009年,
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工具。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增加和交易活跃度的提高。
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股指期货交
易市场的正式规范化。
该交易所推出了中证500指数期货合约,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交易品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指期货市场也逐渐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场所。
2015年,上海和香港股市“互联互通”
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中国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机制交易香港股指期货,而外国投资者则可以通过上海股指期货做多中国股市。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交易规模逐年扩大。
2018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日本、韩国
等发达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股指期货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市场、引导资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和监管机构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监管以及推动市场创新等方面也在不断加强。
未来,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e0dd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3.png)
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年代。
以下是股指期货发展的一些里程碑事件:
1.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ME)提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建议,并最终于1982年推出了第
一只股指期货合约,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基础。
2. 1987年,美国股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崩盘,即“黑色星期一”,导致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此事件促使交易所和监管
机构考虑引入股指期货作为一种工具,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对冲和风险管理。
3. 1990年代初,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也推出了一种股指
期货合约,标的为德国DAX指数。
这标志着欧洲股指期货市
场的发展。
4. 1990年代后期,香港和澳门的交易所也相继推出了股指期
货合约,以满足亚洲地区的投资需求。
5. 2000年,中国大陆的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推出了上证50指
数期货合约,意味着中国成为了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新兴力量。
6.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指期货市场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重要工具,用于资产配置、套利和对冲等目的。
不断推出新的股指期货合约,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指数。
总结而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壮大,并成为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活跃市场之一。
股指期货发展历史简述
![股指期货发展历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6fe70df3eff9aef8951e06c0.png)
股指期货发展历史简述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概况如何呢?下面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简述股指期货发展历史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股指期货发展历史简述股票指数期货是金融期货中产生最晚的一个类别。
本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动荡加剧,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利率波动剧烈,与利率有关的债务凭证纷纷进入期货市场。
特别是1981年里根政府以治理通货膨胀作为美国经济的首要目标,实行强硬的紧缩政策,大幅提高利率,导致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股市受到沉重打击,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市风险日益突出。
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手段。
股票指数期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82年2月,堪萨斯市交易所(KCBT)开创了股指期货交易的先河。
同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也都开始了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包括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在内的金融期货交易的增长是惊人的。
从1977年至1984年,农产品等一般商品期货增长了1.7倍,而金融期货交易增长了数十倍。
从所占比例来看,1977年,农产品等一般商品期货的交易量占77%,但到1984年,则降到了38%,而同期金融期货的交易量从3%上升到49%,其中,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发展尤为迅猛,1984年合约数高达1844万份,占全部交易的12%。
股票指数期货的创新,不仅在美国得到推广,同时也备受各国金融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1983年,悉尼期货交易所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普通股票指数为基础,推出自己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84年5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办了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开办恒生指数期货交易;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开办日经225种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88年9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皈证券交易所分别开办了东证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和日经225种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著名的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合约有:SP500股票指数、NYSE综合股票指数、KCBT价值线综合平均股票指数、CBOT主要市场指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1982年--1985年作为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
在堪萨斯
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的三年中,投资者改变了
以往进出股市的方式----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
此外,还主要
运用两种投资工具:其一,复合式指数基金(SyntheticIndexFund),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
成分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等效果;其二,指数套利(ReturnEnhancement),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在股票指数期货
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
差较大的现象,对于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
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股指期货的创新与推广迅速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到80年
代未和90年代初,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1990年至今成为股指期货蓬勃发展的阶段。
进入二十世纪90
年代之后,关于股票指数期货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更为明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使
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指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
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
合约等等。
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
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