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4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05fcd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7.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4版)课题:我是中国人课时:1课时文本分析:《我是中国人》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一课。
这一课是全册书的开始,课文插图以雄伟的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乐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1.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大中国》,要求学生边听边唱,想一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过渡:是呀,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小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大家——中国,中国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
2.板书课题,老师领读课题,学生跟读。
二、看图说话,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1.看课本插图,说一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预设1:他们都是中国人。
预设2:他们代表不同的民族,所以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教师小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
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2.教师提问:你是什么民族的?你的民族有什么生活习惯?你的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关于服装、节日的图片。
预设:汉族是我们国家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
3.你还知道图中哪个小朋友是哪一个民族的?你知道这个民族的哪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拓展介绍相关民族的生活习俗。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
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2023年秋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入学教育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
![2023年秋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入学教育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https://img.taocdn.com/s3/m/21a279f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f.png)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部分。
三个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对于小学生活还很陌生,对于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还不了解,需要以轻松的方式,通过看图、学习儿歌、爱学习语文三方面引导学生身份认同,初步认识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进行角色转换初步了解做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
为学生正式进入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18de3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0.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面貌,初步建立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3. 学会与同学礼貌交往,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堂规则的遵守、学习用品的准备与使用。
教学重点:学校生活的适应、同学间的友好交往、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卡片等。
学具:书包、文具盒、课本、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学校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环境,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场景,如上课、课间休息、认识新同学等。
4. 例题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讲解课堂规则、学习用品准备等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课堂场景,练习上课礼仪、学习用品的使用等。
六、板书设计1. 《入学教育》2. 内容:(1)学校生活初体验(2)认识新同学(3)课堂规则与礼仪(4)学习用品准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心中的学校。
(2)写一写你今天认识的两位新同学。
(3)列举出课堂上的三条规则,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分享学校生活,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与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家校沟通与活动参与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情景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2. 注重互动性:情景设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f9b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1.png)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
2. 培养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尊重师长和班级集体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 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
2. 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师长的意义。
3. 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
4.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学校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活动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1:师生互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并让学生关于自己的一些问题,如姓名、家乡、爱好等。
2. 学生逐一回答问题,并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活动2:观察学校规章制度海报1. 教师将学校的规章制度海报贴在黑板上。
2. 学生观察海报内容,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活动3: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
2. 学生依次发言,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引导。
活动4:制定班级规章制度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2. 学生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和讨论。
第二课时: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师长活动1:校园参观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主要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学校的纪律和文化。
活动2:小组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演示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师长的情景。
活动3:班会讨论1. 学生回到教室,进行班会讨论。
2.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更好地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师长。
第三课时: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活动1:小组分享1. 学生依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享一种好的学习或生活习惯。
2. 学生互相评论和补充。
活动2:学习乐园游戏1. 学生参与“学习乐园”游戏,在游戏中模拟学习环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e017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7.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我是中国人”。
•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了解祖国的地理、自然和历史。
•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其语文素养,特别是语音、语调等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感性认识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技能和语感。
•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懂得祖国的辽阔与深厚,认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树立良好的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注重集体、关心他人,培养孩子的爱与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我是中国人”的含义。
•了解中国的五千年文化,祖国的地理、自然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语音、语调等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我是中国人”这一概念。
•如何通过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通过活动学习,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和发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四、教学内容1.课文首段我是中国人,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
2.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培养爱国意识。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中国的一些古迹、名胜,让学生体验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多说、多听,通过说话训练和模仿,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流程Step 1导入学生看一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美丽和壮丽。
Step 2学习语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讲解课文中一些词语、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入学教育 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入学教育 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a34d343f5335a8102d22045.png)
入学教育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插图和结合实际,初步了解自己的学校。
2、懂得尊敬老师热爱学校。
3、进行说话练习。
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初
步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难点初步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准备本课时的相关课件。
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法进
行教学。
教学过程(引导内容)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插图。
二、师生自我介绍。
1、教师介绍
2、学生介绍
三、仔细看图
1、指导学生观察。
2、教师小结
3、表演
4、读儿歌
四、总结
五、安全教育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哪里?(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班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今后要在一起学习,会很快乐的!咱们相互介绍介绍,认识认识吧!
1、教师介绍自己的特点等。
2、学生自我介绍,教师点评。
1、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
说什么?
2、教师小结,并做点评。
3、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
该怎样说回答?
4、学生跟着老师读儿歌。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下课不在操场上追奔打闹。
板书设计儿歌
小朋友,进学校,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问声早,
礼貌用语要用好。
课后反思王静。
2024年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模板(精选5篇)
![2024年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模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521e5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9.png)
2024年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模板(精选5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教案1(约1805字)教学要求1、通过介绍、实地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对所在的学校、班级有大概的了解,感受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
2、让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提出上课时的基本要求。
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写姿势。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班级中的成员。
(同学和任课教师)2、参观校园。
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尽快消除陌生感。
树立班级的概念。
2、让学生认识学校,感受到学校环境的优美,激发学生喜爱学校、喜欢上学的热情。
一、导入1、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体育馆小学学习。
体育馆小学是冠军的摇篮,世界冠军伏明霞、肖海亮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从今天开始,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已经成为体育馆小学的一名学生,你们将和我一起渡过六年充实而又快乐的学习生活。
2、自我介绍。
二、树立班级的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45个同学和我──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年级(4)班。
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和进步,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为班级增光。
三、同学间互相认识,自我介绍。
四、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各种设施和功能,并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和校园环境。
教学反馈:1、把今天了解到的学校的情况讲给家长听。
2、向家长说说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提出上课时的基本要求。
2、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读写知识。
1、使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和要求。
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习惯。
教学过程一、怎样上语文课。
1、上好语文课的意义:语文课就是教大家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听,学会说,还要学会读,学会写,为将来学习其他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地上好语文课,学好语文。
2、上语文课的基本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ea19c3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2.png)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初步建立对小学的归属感。
2. 培养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和礼仪的良好习惯,提高自律意识。
3. 帮助学生认识新同学,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和礼仪,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学校平面图、PPT、视频短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短片展示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校。
2. 讲解:结合PPT,详细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课堂规则和礼仪。
3. 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学校,让学生亲自体验小学生活。
4. 互动:开展“找朋友”活动,让学生互相认识,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画笔、彩纸等制作姓名卡片,并引导学生动手制作。
6.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制作姓名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学校平面图:标注学校各区域名称,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
2. 课堂规则和礼仪:列出具体要求,提醒学生遵守。
3. 学生姓名卡片:展示学生制作的姓名卡片,增进彼此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关于学校的画,要求包含学校建筑、设施等元素。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对学校的了解,发挥创意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小学”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学的期待和想法。
同时,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二、作业设计中的画作创作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家校沟通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有序参观学校,确保安全。
2. 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各个区域和设施,使其对学校有更直观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5cdd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人教部编版这是一份针对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是中国人》的教案,采用人教部编版。
以下是教案的大致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
2. 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是中国人》。
2. 教具:图片、课件、黑板、书籍。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开始课堂,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我是中国人”的意义。
2. 使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国旗、国花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 讲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和语调。
2.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不理解的生词、短语。
Step 3: 听说读练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听力练习,通过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指导学生听写关键词汇。
2. 学生自主或分组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逐句导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Step 4: 词语积累(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 导读生词发音,学生跟读。
3. 组织学生进行词语记忆、造句或小游戏,巩固词汇知识。
Step 5: 语言运用(15分钟)1. 设计个别或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编对话、表演或写作,展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2.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做得更好,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1. 使用教材附带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其他民族和地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一个外国人,要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 〔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 〔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2573a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我是中国人”的国籍意义与自豪感;2.朗读课文并模仿表情、语音;3.理解词语的意义及用法;4.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东西南北和家乡的方位关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询问学生的国籍为入口,引出本课主题“我是中国人”,激发学生对国籍认知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教师先朗读课文,给学生感性认识。
2.学生大声跟读,培养语感。
3.分角色学习课文。
教师分配角色让学生表演,同时讲解表演技巧,如情绪和语音的调整。
3. 词语认知1.讲解生词和短语:“中国人”、“祖国”、“方向”、“乡下”。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这些词语,巩固理解。
4. 方位关系1.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我家在南边。
”,引导学生认识方位关系词语:“东、南、西、北”。
2.让学生用方位关系词语描述个人经验(例如:今天我从哪个方向来?等)。
5. 拓展及练习1.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绘画他们心中的家乡,激发爱国热情。
2.以小组或单独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用课文的句型来描述自己的家乡方位及特点,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认识“我是中国人”的国籍意义与自豪感;2.理解词语的意义及用法;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东西南北和家乡的方位关系。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我是中国人”有了更深入的体会;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且用于语境交际;3.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方位关系的词语。
五、教学资源1.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2.课件和多媒体设备;3.绘画材料、PPT等。
六、教学提醒1.语音基础较弱的学生需进行重点培养;2.应联合其他学科,开展多元化教学,加深学生的语文体验;3.合理搭配图片及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更加直观地呈现学习内容。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53f3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3.png)
学校一班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学校一班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1教材简析:本课由四幅图画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特别高兴”“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老师通过察看、说话、欣赏、演练等方法,让同学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察看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一起学习的欢乐。
2、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酷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通过察看、说话、演练,乐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同学酷爱学校、酷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放大的课文图片。
(幻灯片、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老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日早晨来上学,是自身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2、进一步导入:在学校门口,你瞧到了什么?(可以说看到的人,也可以说看到的物,还可以说看到的事。
)(二)、认真看图,引导察看。
1、引导同学进行对比:你觉得学校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2、引导同学依照肯定的.次序察看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什么?3、老师小结:小伙伴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伙伴。
老师爱小伙伴,小伙伴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伙伴早!”你们应当怎样回答?平常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伙伴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
上学校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俺笑。
背上俺的小书包,高愉快兴上学校。
第二课时(一)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出示图片2,老师引导:你知道他们在上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你认知这些字吗?(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1、察看图2:请你说说瞧到了什么?2、整理:A、小伙伴坐得很端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487c6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f.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章节,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学习用品、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场所。
2. 使学生掌握学习用品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爱护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以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学习用品,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校园环境图片、学习用品实物、PPT课件。
学生准备:书包、文具盒、课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校园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场所。
2. 讲解: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学习用品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强调爱护学习用品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品,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培养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4.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5.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校园环境:校门、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
2. 学习用品:书包、文具盒、课本、铅笔等。
3. 学习习惯:爱护学习用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和家长一起,画出自己心中的学校,并标注出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场所。
答案:学生作品,家长辅助完成。
2. 作业题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今天学到的学习用品使用方法。
答案:学生文字或图画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校园环境、学习用品等基本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入学教育四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入学教育四课时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4a42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6.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入学教育四课时人教(部编版)教案名称:入学教育四课时教学时间:4课时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了解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2. 掌握入学教育中的基本礼仪和规范,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会简单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40分钟)1. 引入:向学生介绍入学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2. 内容:a. 公开讨论学生对入学教育的看法和期望。
b. 向学生解释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包括适应新环境、培养自律能力、建立归属感等。
c.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入学教育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方法等。
3. 总结:总结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并向学生强调建立良好的学校氛围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基本礼仪和规范 (40分钟)1. 引入:向学生介绍基本礼仪和规范的重要性。
2. 内容:a. 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基本礼仪和规范,例如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友善待人等。
b. 通过示范和讨论,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站姿、握手礼等基本礼仪。
c. 进行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应用基本礼仪和规范。
3. 总结:总结基本礼仪和规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
第三课时:学习方法和自律能力 (40分钟)1. 引入:向学生解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自律能力的培养。
2. 内容:a.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记笔记等。
b. 通过示范和讨论,教给学生简单的学习方法,如分组合作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源等。
c. 讨论自律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等。
3. 总结:总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课时:培养学习兴趣和学校归属感 (40分钟)1. 引入: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兴趣和学校归属感的重要性。
2. 内容:a. 通过一些趣味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入学教育》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入学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e8c1b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7.png)
2.师生唱和读《从小爱祖国》。
3.古今对译读《三字经》(一)。
4.认识生字:中国、国旗、上学、美丽。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诵读,导入新课:
读、背。
1.你读我诵《从小爱祖国》、《九月一号前夜》。
2.欣赏儿歌《上学歌》。
三、“一主”教材教学环节:
3.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4.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5.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6.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7.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1.出示课题《我是小学生》。
请说一说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有什么不同(引导从同学、老师,课程,上学、放学时间等方面交流)。
2.再读儿歌《上学歌》。
(1)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说说自己第一天上学是怎样做的,心情怎样。
(3)说说这两天对校园的了解。
(4)你问我答读。
3.做一名小学生要做到哪些呢?
4.说说你长大想做什么?
二、检查反馈(根据实际教学安排):
背诵《上学歌》。
三、“一主”教材教学环节:
1.出示第一、二幅插图《读书》、《写字》。
(1)整体观察,说说图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再说说自己是否读过书、写过字,并实践一下自己读书、写字的姿势。
(3)学习儿歌《读书歌》、《写字歌》。
《读书歌》:
身坐直,脚放平, 双手拿书向外倾。
教学重点
1.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
![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c668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和入学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道全国各族适龄儿童走进学校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在老师的引领下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以及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尊敬老师、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喜欢读书、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流的态度。
【教学准备】《上学歌》及有关读书、写字姿势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上学的兴趣。
1.师激趣:祝贺同学们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掌声欢迎大家。
大声告诉老师和同学:“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2.学生练习。
(老师引导学生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说出自豪感)3.告诉老师今天早上是谁送你来的。
当你来到学校时,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最感兴趣的告诉大家。
4.学生交流,举手示意,回答问题。
(老师提醒学生回答问题要举手,然后站好回答,听的同学要认真,这样才能有很多收获)5.师:全国各族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到了上学的年龄,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你看他们多高兴呀!6.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体会上学的快乐。
二、观察图片,激发爱国情感。
1.出示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聚在一起的图片。
2.师:这些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我们因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3.师领读:“我是中国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是一家。
”4.学生反复朗读,师生评价。
三、认识词、句,激发爱国情感。
1、师: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我们因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自豪。
2、师领读:“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长江”“黄河”。
告诉学生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天安门是祖国的象征,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1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dadc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0.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1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精选1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教案篇1一、收心、安心教育:了解学生假期生活,针对学生返校报名的情况在班上作一个反馈,小结暑假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习习惯教育:晚上8:30入睡早上6:30起床7:50到校。
1、课堂纪律,积极发言等;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3、多读多看课外书籍,养成阅读好习惯。
三、文明礼貌教育:1、礼仪教育,对父母同学和老师有礼貌、主动关心父母同学和老师;2、集会纪律、会议纪律。
四、安全常识教育:1、上学、放学途中注意交通安全;2、下课休息、课间游戏等注意游戏安全;3、不玩水、火、电和危险游戏、玩具、不去危险的地方,不跟陌生人走;4、遵守楼内秩序,要做到“三个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举止轻轻”,上下楼梯、在楼道内行走靠右行;5、生病一定要积极在家治疗,病愈后方可来校;6、不攀爬学校树、山坡;7、应急知识教育。
五、卫生常识教育:1、注意个人卫生:饮食、饮水等,不要到小卖部购买三无食品,不带零食、早餐来校;2、爱护公物,不踢门,不在公物上乱写乱划乱踩乱踢;3、不随地大小便,男生小便一定要入小便池,大便后要用水冲厕坑;4、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随手乱丢乱吐,不乱丢果皮、纸屑、包装袋等杂物,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送进垃圾箱等等;5、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枝摘花。
六、劳动教育:1、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劳动任务;2、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年级的大孩子应该做好哪些呢?不需要老师多说,你都应该知道这样做:一.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掌握不懂就问的学习方法;二.自觉地地完成作业,认真复习当日功课,预习明天的新课程,养成先做事后玩耍,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决不找借口拖到明天的好习惯;三.课间不打闹,不狂追乱跑,不玩水,浪费水资源;不乱扔垃圾。
保护好自己。
四.对待同学要宽容,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不说伤害同学自尊的话,同学有困难要及时伸手帮助他。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优质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的优质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4a666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5.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校园、解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习习惯及礼仪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学校基本情况,熟悉校园环境。
3. 培养学生礼仪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认识校园、解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习习惯及礼仪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学校平面图、规章制度手册、礼仪教育图片。
2. 学具:学生用笔、本子、书包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解学校环境和设施。
2. 例题讲解:(1)介绍学校名称、校徽、校训。
(2)讲解学校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规章制度。
(3)演示正确学习姿势、礼仪行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正确学习姿势,互相纠正。
(2)分组讨论,分享参观校园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学校基本情况校名:X学校校徽:X校训:X2. 学校规章制度作息时间:X课程安排:X3. 学习习惯与礼仪教育学习姿势:X礼仪行为:X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心中学校,并标注学校名称、校徽、校训。
(2)写一篇关于参观校园短文,分享你感受。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对学校规章制度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
(2)开展礼仪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确保学生安全,提前规划好参观路线,避免拥挤和意外发生。
2. 用生动形象语言介绍学校环境和设施,激发学生对学校兴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分享感受,增进他们之间互动。
二、例题讲解1. 使用简单明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
2. 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规章制度重要性。
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569e81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8.png)
1. 校园环境:介绍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操场、食堂等,并讲解各个场所的使用规范。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功能,培养他们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意识。
2. 学习规范:讲解基本的语文学习规范,如坐姿、书写、朗读等,并示范正确的做法。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本案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性化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紧密联系课本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教育专业用词,以充满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们迈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
5.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团队精神
本案例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任务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团队精神。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互相尊重、沟通、协作,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通过学习礼仪、校园文化等内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作业小结
1. 课堂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绘制一幅校园导览图,或编写一个关于礼仪的小故事。这样的作业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并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礼仪行为。通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案例亮点
1. 真实情境的创设
本教学案例充分运用学校环境和课本内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参观校园、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学习,提高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这种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34f2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5.png)
7.家长反馈:请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教学活动:
(1)开展拼音接龙、汉字猜谜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学习效率。
(2)组织课堂表演,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定期举办写字比赛、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珍惜友谊。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比赛”,鼓励他们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302de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9.png)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 培养学生听指导故事、参与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和创设情境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入学教育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掌握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入学教育知识,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教材《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手册》、图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引入话题,提问:“小学一年级是一个新的开始,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接受入学教育呢?”二、呈现教育手册(10分钟)1. 呈现教育手册封面,并简要解释其中的图案和文字含义。
2. 关联学生已经具备的入学准备知识,例如:“垃圾要分类”、“要穿校服上学”等。
3.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
三、教育手册内容解读(15分钟)1. 结合PPT,逐页解读教育手册的内容。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例如:“在学校礼貌待人是很重要的,你们认为为什么呢?”3.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手册中的要求,讨论和总结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
2. 设定情境,例如:“你是新生何小明,请你找一个人向他提问关于入学教育的问题。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互相提问和回答。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在黑板上总结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2. 反思教学过程和收获,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对入学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育手册的呈现和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了入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过程表现出了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但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入学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
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
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
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
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长城
(2)画面上有什么人?学生
(3)他们在做什么?游玩
(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三、教学注意事项:
(1)、观察后,可以请同学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每个同学民族族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
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教师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确,都要鼓励。
四、情境演练。
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1)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
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五、课堂拓展: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幼儿园和生活中的学到的都展示出来。
(1)谁会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写汉字、读拼音、说儿歌……
(2)告诉学生其实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本领,而且在生活和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已经学到了不少,以此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消除与语文的陌生感,拉近与语文的关系。
(3)推选故事大王
六、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先提问:我们班谁是识字大王?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1)同学们你是哪个国家的人?
(2)我们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3)谁愿意我们国家的名字写给大家吗?
(4)你愿意把这些字教给大家吗?
三、说一说图片上你还还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里吗?
1、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教交流讨论学习,让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图片上的建筑是天安门。
四、教学生说说,检查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九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要好好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学。
二、初步学习儿歌《上学歌》
1、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
2、教师泛读儿歌。
3、教师领读。
4、让学生自己读诗歌,分小组朗读。
三、了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1、教师讲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2、教育学生上学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同学们会读书的姿势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1、教师表扬坐得好的同学。
2、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
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3、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同桌互相纠正。
教师巡视指导。
4、请坐的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5、教师表扬坐的好的同学。
6、来到学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然后,试着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脑袋里想到的都画下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教师在孩子们画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亲切地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也可以帮助那些遇到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借机了解一下整个班级的执笔姿势情况,看看对的有多少,不对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调整教学,发现不正确的姿势要及时纠正。
7、同学们会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8、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9、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第四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
画面上,作业本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
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
10、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看谁做得好?同桌互相纠正。
教师巡视指导。
11、请做得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12、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按这两幅图上学生的样子去做,可以使我们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