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dc0ef016fc700aba68fcdc.png)
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有目 的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 于劳动对象的过程.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水 平。
人类进行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1.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指人们在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 表现为阶级关系。
1 、具体劳动:指各 种目的、方法、程序、 对象和结果都不同的 劳动.它是劳动的自 然属性.创造使用价 值.
2、抽象劳动: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
人的脑、神经、肌肉、手等的耗费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人类同一 次劳动过程中存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劳动二重性理论首先 由马克思发现和证明
3、一般价值形式 2把斧头 3件上衣
5公斤茶叶 1克黄金
一定量其他商品
=1只绵羊
革命性飞跃: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交换通过 媒介物进行。
4、货币形式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二、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
(一)起源: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商品 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揭示了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 以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可以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三)有利于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邓 小平理论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学好专业课及其 它经济科学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章思考题
思考题
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 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3090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9.png)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contents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与再生产•资本流通过程•分配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目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其阶级本质和局限性。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论》的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研究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过程和趋势。
0302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阶级分析方法从阶级关系出发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既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客观描述,又强调对经济现象的价值判断。
商品与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这种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对商品所赋予的神秘性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这种崇拜掩盖了商品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价值。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货币的产生与职能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也逐渐出现。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1069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d.png)
01
02
特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 分离。
03
04
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 式。
竞争和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 力。
05
2024/1/25
06
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必然结果。
16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如马克思、恩格斯等,强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观点。
2024/1/25
03
当代政治经济学
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
础上,关注全球化、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等问题,形成了多元化的理论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时期的经济现象 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点及原因,为 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024/1/25
6
0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1/25
7
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改造和影响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标 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水平。
2024/1/25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0
03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024/1/25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7d83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5.png)
CHAPTER 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
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作用
竞争性
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机制, 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
灵活性
市场经济能够快速适应市 场需求变化,促进资源的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创新性
市场经济鼓励企业创新, 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战略 性调整,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 构,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 益。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 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逐 步实现了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 分离的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和 技术进步,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国际竞 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 市场失灵。
政策引导
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方向,促进经 济稳定增长。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市场主导
市场经济应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 市场失灵。
政策引导
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方向,促进经 济稳定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课件
制作:xxx 2024-01-15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金融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 • 结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金融学 • 中国特色段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570f174a7302768e9939bf.png)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商品谷
↓
↓
1只羊=30公斤谷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有以下
几种相对变化关系:
(1)如果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不变,则商 品羊的相对价值与它的价值变动成正比例变化;
(2)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的价值不变,而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发生变动,则商品羊的相对 价值与商品谷的价值变动成反比变化;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 价值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 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私 人劳动成了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谷、布、黄金、 茶叶、盐、其他商品
三、商品的价值量
鞋匠的故事
好鞋匠 普通鞋匠 差鞋匠
每日产量 每双个别价值 每双社会价值
2双 100元 200元
1双 200元 200元
½双 400元 200元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 社会正常的生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问题:复杂劳动、简单劳动
一、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的消耗过程,亦
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使用
价值的过程。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以某资本家纺纱厂所纺棉纱为例
1. 价值的形成过程:
10公斤棉纱的价值: 10公斤棉花转移的价值:10元 3+10+2=15元 纱锭转移的价值:2元 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3元 资本家的预付: 10公斤棉花:10元
《政治经济学》课件
![《政治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0c542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d.png)
总结政治经济 学的研究成果
和意义
概括历史发展和社 会影响
总结本课程所 学内容对学生 未来的学习和 职业发展的重
要性
分析理论与实践结 合的必要性
展望政治经济 学未来的发展
方向
预测未来趋势和挑 战
结束语
回顾本课程的 学习内容和收
获
总结知识点和思考
衷心希望学生 能够在未来的 道路上取得更 大的成就和进
步
国家政治经济 发展挑战
全球竞争压力增加
全球化背景下 的发展趋势
跨国合作增多
国际政治经济 组织作用
贸易和合作监管
政治决策作用
影响国家政策方向 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启示
促进社会公平 引导经济转型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不同理论如自由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制度主义 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 理论的实践运用和局限性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制作人:PPT创作创作 时间:2024年X月
第1章 简介 第2章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 第3章 政治与经济关系 第4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5章 政治经济学的应用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目录
● 01
第1章 简介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政治与经 济之间相互关
系
探讨经济活动 对政治决策的
● 03
第3章 政治与经济关系
政治体制与经济 体制
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的 稳定与效率会直接影响到经济体制的运行,而经济体制的发 展也会反过来影响政治体制的演变。两者的相互影响与协调 是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的关键之一。
01 政治决策影响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pdf](https://img.taocdn.com/s3/m/fa92b2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0.png)
2024/1/30
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 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消除了剥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重要特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特征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之间的对立;市场竞争与垄断 并存;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危机。
8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促 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扩 展;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
局限性
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 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难以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等。
制度分析方法
制度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经济制度对经济活动和 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政治 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被用于研究各种经济制 度的优劣和改革等问题。
6
CHAPTER 0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024/1/30
7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2024/1/30
本质
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 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2024/1/30
9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与挑战
新变化
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力度加强;福利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 本流动日益频繁。
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冲击;生 态环境问题日益严0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学派,代表人物有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詹姆 斯·布坎南等。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市场机制的效率和自由竞争的 重要性。
政治经济学课件
![政治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6f184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6.png)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经济危机和周期性
波动
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内在的不稳定 性和周期性波动,导致经济危机 和资源浪费。
社会不平等和两极
分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加剧了社会财 富的不平等分配,导致贫富差距 扩大和社会两极分化。
环境破坏和资源枯
竭
资本主义经济追求短期利润最大 化,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 持续利用。
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生产资料和资本集中在少数人 手中,形成垄断和寡头。
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细 胞,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 段。
本质
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 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雇佣劳动制度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成 为雇佣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 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资本主 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革命是推翻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01
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列宁和斯大林的发展 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帝国主义论、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劳动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价 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论
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取剩余价值,实现 资本增殖。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24ba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1.png)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目录CATALOGUE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01CATALOGUE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01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03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
02CATALOGUE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010203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及其特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形式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剥削的形式:工资、利润、地租等剩余价值学说与利润平均化趋势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利润平均化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利润平均化趋势及其影响利润平均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机制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实质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机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01 02 03资本集中的过程和形式竞争和信用在资本集中中的作用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的形成过程: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垄断的实质和特征垄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0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03法人资本所有制和资本社会化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表现: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机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等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和影响03CATALOGUE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与过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01020304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发展历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与过程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点转型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01020304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回顾0102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挑战030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0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0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有利条件04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策略与措施当前我国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04CATALOGU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现状、问题与挑战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差异巨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一些国家则陷入贫困和落后。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1]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fb6cfa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9.png)
03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优越性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特点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劳动者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社会需要和比例关系进行 的。
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
经济基础
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 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
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 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 和设施,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
想上层建筑。
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 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才能促 进社会发展;否则,会阻碍社会
会化大生产则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和支配。
剩余价值生产与剥削过程
剩余价值概念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
剥削过程
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消费劳动力并创造出剩余 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工资本质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 剥削关系。
0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点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01
资本主义生产以商品交换为基础,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劳动力成为商品
02
劳动者在形式上自由,但实际上丧失了生产资料,不得不将劳
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
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0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社
第一章 导论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d518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 马克思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 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创立了工人阶级的 “圣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科学体系的最 终建立以马克思的伟大著作《资本论》的完成为标志。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社会生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二是生产力的发 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
第一,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才能 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必需的物质材料。 第二,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分配、交换和消费 所能达到的水平和规模,以及它们所需物质资料的品种、质量、规格, 都是由生产提供的。 第三,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比如,社会成员按什 么方式分配他们在社会产品中所得到的份额,是由他们参与生产的方 式决定的。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随 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科学研究的进展不断丰富和发 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他们所创立的政 治经济学又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如列宁、毛泽东、邓小 平等所继承、坚持、发展、创新。
教学课件政治经济学
![教学课件政治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da99a4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9.png)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通常是 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 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来实现的。
社会主义建设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需要进行 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发展 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等。
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政治经济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既重视理论的研究和 创新,又关注实践的发展和变化, 不断推动理论的实践应用和实践
的理论升华。
0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劳动价值论
01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
等只是转移价值。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实践应用
1 2
指导经济体制改革 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和方向,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 建议。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 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揭示社会不公现象的根源, 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措施。
教学课件政治经济学
目录
• 政治经济学概述 •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析 •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
01
政治经济学概述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 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0944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4.png)
政治经济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强调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注重历史和制度分析,探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 经济发展道路和制度变迁。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 程中人与人的地位和关系等。
0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除剥 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 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
共同富裕为目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 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等手段,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这个过程叫做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
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家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0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与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资料却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导致生 产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加剧。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作为雇佣劳动者,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之间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
2024版《政治经济学》课件
![2024版《政治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9cbd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a.png)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推动全球 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促进全球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维护世界和 平与稳定。
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中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 的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 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国积 极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推动全 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同时,中 国也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 量。
2024/1/26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经济 体制。
改革的方向包括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等。
2024/1/26
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和调控作用,保障 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低碳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需要探索新的 技术路径、政策路径和市场路径, 对政治经济学中的技术创新、政 策制定、市场机制等提出新要求。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共同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对政治经济 学中的国际合作理论、全球治理 理论等提出新挑战。
22
05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探 讨
2024/1/26
23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合作
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深化
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各国
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专注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领域。
国际合作日益紧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 了显著进展,如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
政治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d687fbf61fb7360b4c6525.png)
• 2、生产国际化及其推动因素
• ①生产国际化 • 含义:生产活动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②推动因素: 新兴工业国 的崛起,各国间的产品互补性加强; 国际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 第三次产业革命提供了条件;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
• 3、生产国际化的作用
• 正面: • • • •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各国、各民族的经济联系; 为人类进步准备了物质条件。 负面:
矛盾和 斗争 发达国家 间的经济 关系
协调 和合 作
生产无限扩 大的趋势 矛盾
发达 国家
有限的市场
竞争
发达 国家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是二战后国 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资产阶级国家代表垄断资本利益 共同以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 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共同协调 与调节
2、斗争、合作的领域和内容
56
世界贸易 指数 世界生产 指数
1985年1995年 1985年1995年 1985年 1995年
全球化的金融大市场形成
年份
1998
20000亿美元
1996 1990 1989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1a23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5.png)
金融风险类型与防范
探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 性风险等金融风险类型及防范措 施。
金融市场运行规律
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 汇率变动等运行规律。
金融监管与合作
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政 策及国际合作机制。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与影响评估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
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投资方式及投资战略 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分析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典型区 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运作机制及成效。
区域经济一体化挑战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挑战及应对措施。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未 来展望。
05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社会应用前景 展望
科技创新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需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为主要特征的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企 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 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 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反全球化浪潮下的跨国公司
分析反全球化浪潮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ABCD
跨国公司影响评估
探讨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的影响及评估方法。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跨国公司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 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挑战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及 发展历程。
分配。
贸易政策类型
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 护贸易政策等,分析不 同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当代资 本主义的科学理论武器。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现实的理论指南。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党制定 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路线和政策的重要指 导思想,对于我们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面 临的一些经济问题也具有指导意义。
复杂劳动是指事先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 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的或生理的条 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特别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 发展水平的差别决定的。
由于存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差别,相应地产生复 杂劳动者和简单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就理所应当 了
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 劳动
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关系:统一性,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对立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 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的理论基础 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政治经济学
课件完整版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起源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 生和发展分不开的。
1776年,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 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首次对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 学科的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
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使用价值 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则反映了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 属性。
第一章 商品和价值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商品的价值量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 交换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 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 比例。
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 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关系:第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第二是劳动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是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生产关系又渗透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四个环节之中,包括这四个环节中形成的全部经济关系。
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产品之所以采取商品的形式或劳动之所以 采取价值的形式,这是由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矛盾决定的。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 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 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 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 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至关 重要的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一般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考察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 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有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的 研究,其任务和目的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所固有的矛盾的激化,为马 克思和恩格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 了充分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 要矛盾,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诞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资本对劳动的强制和剥削 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恩格斯于1843年底到1844年初写作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 纲》,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三、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或理论来源。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断地 发展和完善自己。
列宁创立了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理论。 斯大林提出公有制根据程度高低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
有制两种形式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 建设的有关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 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政治经济学的起点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劳动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环节:生产 (直接的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