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展示《走S形》乐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怎样计算所需要的马力?
5F设计思路
Facts
教学活动设计
5F设计思路
p Fact:以上述学习要求为目标。 p Facilitate: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用任务驱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 p Fun:用学生了解但还没接触过的考驾照为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
兴趣。 p Flow:本教案实际设计了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涉及的是已知三个量求另外一个未知
机器人结 构,编程
确定项目问 题,制定解 决方案
比例计算, 计算圆形周 长
科学
技术
工程
数学
标准与目标
关于STEM
在教学实践中,STEM教育有三种实施模式:
完全 模式
完全取消相关学科的分科教 学,相关学科的学科知识完 全通过STEM教育来学习。
保留分科教学,在实施 各科教学的同时,另外 开设STEM学科。
并行 模式
嵌入 模式
p 本教案采用第三种STEM教育的模式。
保留分科教学,也不另外设 置STEM学科;在各学科的学 习中嵌入STEM的学习元素。
教学活动设计
5F教学设计原则:
Students
Facilitat—e —教学策略与方法 Fun ——激励学习的措施 Flow ——难度控制的机制
4Cs ——教学流程设计
轮距
内轮马力 外轮马力 是否成功
教学活动设计
拓展
当汽车走平坦的路时开快一点,坎坷的路时开慢一点。现在我们用颜色来表述平坦 或者坎坷:白色表示最平坦,颜色越暗表示越坎坷,然后编程控制机器人以不同的 速度经过一段有平坦有坎坷的路段。经过测试,当遇到白色路段时,光感传感器检 测到的反光度是60(以学生实际测量为准),这时我们可以让机器人开到80马力。当 遇到坎坷的路段时,怎样调节机器人的速度?
+++
乐高教育案例
+++
走S线(小学数学)
+++
标准与目标
内容标准
问题解决 p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p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p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标准与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知识点: p 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p 比的运算; p 比的应用。
p 逆向思维: 我们不能精确调整马力,但我们可以精确调整小车的轮距。我们设内轮子的马力为38 ,重新计算内轮子到圆心的距离:38:50=x:45=38×45÷50=34.。2 因此轮距 = 45-34.2=10.8。
教学活动设计
反思
尝试让小车走不同半径的圆形路径,并记录尝试过程:
圆形半径
40 45 55 60 65
建构
预测学生学习成果——实现
因为机器人只走半圈,所以外轮子走过的距离是45×3.14=141.3厘米。又因为当马力是50 时,机器人的速度是24厘米/秒,所以需要走141.3÷24 ≈ 5.89秒。当机器人走完半圈后, 两个轮子的马力换过来,再走半圈,就可以实现走S路。
教学活动设计
反思
事实上,EV3的马力是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数字的;当 我们设定小数点的数字时,EV3会做四舍五入的处理,所 以我们的小车不能按照精确的路线行驶。
量的计算,第二个是关于已知两个量,要根据一个变量的值去求另一个变量的值,这就 是函数的初步概念,所以难度增加了,以此实现难度递增。同时,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 程中,老师也会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p Four Cs:按照下面的四个步骤设计教学活动: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 反思(Contemplate)、拓展(Continue)。
知识点标准
标准与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 技能
p 在理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机器 人小车沿固定半径的圆形行驶的问题。
过程与 方法
p 经历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过程。 p 运用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
方法的多样性。
标准与目标
STEM元素
比例的意义 ,多元数量 关系
p 现在我们知道:外轮子到圆心的半径是45 厘米,内轮子是35厘米;外轮子的马力是 50,所以内轮子马力x与外轮子马力的比是 x:50,而内轮子到圆心半径与外轮子到圆心 半径的比是35:45,
p 因此,内轮子马力应该是 p x:50=35:4Leabharlann Baidu=50×35÷4≈538.89
20cm
50cm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联系
对学生说:你们知道考驾照里 面有另外一项必考项目——走 S路吗?
20cm
50cm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才 能让机器人按照精确的路线走 S形路。
教学活动设计
建构
预测学生学习成果——分析
假设机器人的轮距是10厘米。如果要机器人沿着圆形的路径走,就必须让一个轮子转 得快,另一个轮子转得漫。快慢的比例按照两个轮子到圆心的半径的比例来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