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合集下载

汇景新城龙熹山组团景观及山顶公园设计

汇景新城龙熹山组团景观及山顶公园设计

汇景新城龙熹山组团景观及山顶公园设计摘要:景观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完成一件设计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造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得到收益的同时,也为建造事业对人类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景观设计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

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设计中体现这三方面内容必然有对景观设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景观设计,设计理念,难点分析Abstract: the landscape design is a process of creation, completeing a design work needs to follow some design theory. In recent decades, people in the use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nature, build business made a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 get income, but also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nature cause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orried. Natural dialectics is about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eneral laws of natural and human knowledge the general method of transform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is in order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landscape design as a coordinator and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al activity, must follow the natural dialectics. System view, scientific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ncept vie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in reflect this three areas there must be some enlightenment to of landscape design.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design concept, difficulty analysis一、项目概况:1.1楼盘整体概况:汇景新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部,距天河体育中心约4公里。

浅谈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价值

浅谈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价值

浅谈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价值作者:谢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7期1研究目的和方法1.1 研究目的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极强的景观观赏性,长期地质运动变化的地形地貌可人为的分为中山和低山两大部分,山体形状和森林植被的交替演化形成了许多优美的景观,丰富的景观特色对保护区旅游开发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因此研究和分析保护区的景观特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结合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在关于高保护价值森林众多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收集与查阅保护区的相关资料、参与保护区二类调查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的森林景观价值开展研究。

保护区里错落的中低山组合营造出了丰富景观特色。

2 保护区的景观价值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貌类型丰富,经踏查和收集研究,共整理并区分为十三个区域,其中中山块分为四个区域,低山块分为九个区域。

核心区分布在中山块的四个区域和低山块的第九区域中,因古道和地理位置核心区被分为三块,其中低山九块中的面积为最小。

缓冲区分布中山块的四个区域和低山块的第一、三、七、八、九等五个区域。

实验区分布中山块的第一、二、三等三个区域和低山块的第四、五、六、八等四个区域。

现就具体区域分析如下:中山一块:本块位于保护区的中段偏东位置,也是保护区内拥有最大面积的中山地块,包含了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这三个区域,其中核心区的分布面积为保级区内最大。

区域内有多个制高点,同时在中山一块内出现了沟谷雨林、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这四种典型林分类型,说明本块区域的景观要素在保护区内算是齐全的。

中山二块:本块位于保护区的中段位置,包含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域,在中山二块内出现了沟谷雨林、季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这三种典型林分类型。

本区域在山脉南侧所属区域面积较大,北侧所占的面积较小,同时本块有两处出现沟谷雨林成片分布,面积较大且较为集中,第一处位于中山二块的中心区域,是海洋暖湿气流所带来的水汽溢出的主要通道;第二处在中山一块和中山二块交界处地有一条防城区扶隆镇通往上思县南屏乡的道路,保护区的核心区也因为道路没有连成片。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徐道炜;刘金福;洪伟【摘要】依据突变级数法建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德化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厦门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The index system of ecosystem services was constructed by the method of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and the ecosystem services of natural reserves and forest parks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the tot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 of natural reserves and forest parks was as follows: Wuyishan natural reserve > Meihuashan nature reserve >Longxishan nature reserve > Tianbaoyan nature reserve > Shiniu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Dehua >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Lianhua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Xiamen > Castanopsis kawakamii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Sanming > Fuzhou national forest park.【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40)003【总页数】4页(P276-279)【关键词】突变理论;突变级数法;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作者】徐道炜;刘金福;洪伟【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7.3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形成的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重要自然景观要素之一,在维护自然景观和旅游环境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持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量评估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4].本文利用突变模型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突变理论主要是由结构稳定的拓扑概念发展而来的,用来描述、评价、预测自然现象与社会活动中事物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由突变理论中突变模型衍生出来的突变级数法被广泛应用于多准则决策问题.尖点突变模型、燕尾突变模型、蝴蝶突变模型是3种常见的突变模型,各种模型的内容及特点见表1.表1中f(x)为突变系统势函数,x为状态变量,a、b、c、d为状态变量的控制变量.将各模型主要控制变量、次要控制变量进行排序.若1个指标分解为2个子指标、3个子指标或者4个子指标,则该系统可分别视为尖点突变系统、燕尾突变系统、蝴蝶突变系统.依据突变理论,联立f'(x)=0和f″(x)=0得到突变系统分歧点集方程.当诸控制变量满足此方程时,系统会发生突变.通过分解形式的分歧点集方程导出归一公式,并利用归一公式对系统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可求出表征系统状态特征的系统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归一公式使用的条件是:x及各个控制变量为突变级数,即在0-1内取值.初始突变级数的绝对值必须按照越大越好的原则投入模型,各控制变量的初始突变级数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取得.本文中越大越优型指标和越小越优型指标的隶属函数分别为式(1)和式(2):式中,a2、a1为函数上下界.在定量指标最大、最小值的基础上增减本身的10%,以此作为该定量指标的上下界.若同一对象控制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相互关联,该对象各控制变量为互补型,对应状态变量按平均值法取得;否则各控制变量为非互补型,状态变量按大中取小的原则取得.借鉴Constanza et al提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分别从生态功能、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突变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分解,重要指标在前,次要指标在后,采用Delphi专家打分法最终确定各指标重要性的排序,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第3级指标自左向右分别为燕尾突变型、蝴蝶突变型、蝴蝶突变型、尖点突变型;第2级指标为蝴蝶突变型;第1级指标为总评价指标.常规的等级标准是将生态服务功能由低到高依次分为4个等级[5],即很差(Ⅰ级)、一般(Ⅱ级)、较好(Ⅲ级)、优良(Ⅳ级),对应的分级标准见表2.由于采用突变级数法算出的评价值一般较高,需对照绝对意义下的常规等级标准制定出适应自身特点的等级标准,这使得突变级数法更具实用价值[6].根据归一公式特点,底层各指标4 个等级相对隶属度分别取[0,0.25)、[0.25,0.5)、[0.5,0.75)、[0.75,1],则当底层指标隶属度均为x(x=0,0.25,0.5,0.75,1)时,生态服务功能各层等级指标隶属度及总隶属度的标准如表2所示.根据游云飞[7]的方法,以福建省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保护区、梅花山保护区、龙栖山保护区、天宝岩保护区)和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福州森林公园、三明格氏栲森林公园、德化石牛山森林公园、厦门莲花山森林公园、旗山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原始资料,利用越大越优型指标的隶属函数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第3级评价指标的初始隶属度矩阵(表3).由初始隶属度矩阵可得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总隶属度和二级隶属度(表4).从表4的A指标可知,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与森林公园的相差悬殊,两极分化严重.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双遗产”保留地的保护区,资源环境优美,生态体系完整,科研水平先进,社区经济发达,生态旅游规范,其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达到Ⅳ(优良)级标准,4项功能也都达到Ⅳ(优良)级水平,充分显示其在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生境条件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区系复杂,具有很高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达到Ⅱ级标准,4项功能都达到Ⅱ级水平,在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和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接近Ⅱ级标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有近4000 hm2原始森林,是我国独特的天然植物园,因此其调节功能达到Ⅱ级标准,但生态、供给、文化功能都只有Ⅰ级水平,或接近Ⅱ级水平.天宝岩自然保护区较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稍差,4项功能都只有Ⅰ级水平.5个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都是Ⅰ级水平,4项功能也都只达到Ⅰ级水平.福建省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比自然保护区差,主要原因是森林公园面积较小.例如,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只有859.33 hm2;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527.4 hm2,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65.7倍.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德化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厦门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相关文献】[1]余新晓,秦永胜,陈丽华,等.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5):783-786.[2]杨锋伟,鲁绍伟,王兵.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林业科学,2008,44(11):101-110.[3]刘炳钻,魏远竹.香蕉果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5):34491 -494.[4]冉圣宏,吕昌河,王茜.生态退耕对安塞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11-116.[5]李锋,王如松.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规划与预测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3,23(9):1929-1936.[6]魏婷,朱晓东,李杨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厦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08,28(12):6312-6320.[7]游云飞.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J].林业经济,2007(7):62-65.。

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鲁小波;陈晓颖【期刊名称】《西部林业科学》【年(卷),期】2011(040)001【摘要】在对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其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保护区特征、自然景观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4个方向和14个评价因子,进一步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从而建立其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位于辽宁省范围之内的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综合价值最高的是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评价得分为82.14分,其他依次分别为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44分)、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8.13分)、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5.52分)、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6分)、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2.83分).%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6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in Liaoning province ,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target nature reserves were evaluated by 4 aspects and 14 indicators.These 4 aspects ar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e reserve, natural landscape value, scientific value, society and economics value.The weight of all estimating indicators were calculated and identified,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aishilaz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pertained the highest composite score of 82.14, the rank of other 5 nature reserves were Laotudingz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80.44), YiwulushanNational Nature Reserve (78.13), Xianrend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75.52) , Nuluer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73.60) and Haita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72.83).【总页数】5页(P21-25)【作者】鲁小波;陈晓颖【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S759.9【相关文献】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持续利用模式研究——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杨主泉;曾锐2.对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 [J], 任广仁3.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以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郭彦丹;张玉钧4.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 [J], 李海涛;哈登龙;张照喜;杜化堂5.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效益 [J], 宋飞;周树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水文分析的动物通道选址——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基于水文分析的动物通道选址——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192
西北林学院学报
35卷
evaluation model$andthehaJitatsuitaJilityofthestudyarea wasevaluated [asedontheevaluation$the hydrologicalanalysismoduleofArcGIS wasusedtosimulatetheactivepathsofanimalsandsuperimpose withtheroadtodeterminetheappropriateanimalchannelposition Theresultsshowedthattheareaswith higher HSI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highaltitude areas and gentle slope areas in the middle ofthe nature reserve ThevegetationsintheseareasweremainlynaturalJroad-leavedforestswiththecharacteristicsof oldage$widecoveragearea$highdegreeofcloseness$whichcouldmeettheneedsoflargeandmedium-sized Jeastsfortheirforaging$concealingandJreeding ComJined withtheZuantifiedanimalactivitypath$the deallocationsoftwoanimalpassagewayswerefound However$theroutesweretheoreticalresultsofthe simulationfromtheHSImodelwithmaximumproJaJility$practicaltestshouldJeconductedaftertheproposed channel constructionwas completed ContinuousmonitoringofwildlifethatwouldusethepassagewaystoJeestaJlishedshouldJecarriedouttoassesstheefectivenessofthepassageways$fromwhichfurtherimprovementand modification couldJe madetoachievesatisfactoryresults Thesimulated wildlife passagewayscannotonlyprovidereferencesforthesiteselectionofwildlifecorridorJutalsoprovideascientificJasisforanimalmigrationcorridormodificationandforestselectivecuting 6/>?+=@;'wildlifecorridor&hydrology&haJitatsuitaJility&forestroad

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朱磊;李燕楠;胡静;周葆华;贾垚焱【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年(卷),期】2022(45)2【摘要】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以1994、2004年和2019年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系统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旨在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布局优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结果表明:(1)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大致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川渝交界和湘赣交界地区为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地区,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

(2)国家森林公园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分形结构较为复杂。

(3)国家森林公园省际间分布差异明显,三大地带间呈现东西少、中部多的“凸字形”分异规律,八大分区间呈现“由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向东北和黄河中游地区递减”。

(4)国家森林公园热点区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其中黑龙江、江苏和浙江发展较为活跃,持续保持在热点区域,而新疆、西藏和四川等地基本上都处于冷点区域,森林公园发展较为缓慢。

(5)地形、降水量、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12页(P389-400)【作者】朱磊;李燕楠;胡静;周葆华;贾垚焱【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相关文献】1.临汾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基于百度指数的天猫双十一关注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3.晋城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4.城市近郊村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徐州市为例5.喀斯特地区桥梁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年第31卷总目次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年第31卷总目次

雷 公藤 总 D A提取方 法 的研究 ……… …… … 范文洁 ,洪 伟 ,李 N
模拟氮沉降对温郁金叶丛期叶面积形成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海 ,洪
伟 ,吴承 祯 ,范海 兰 ,李
键 ,陈

2・







第 3 卷 1
第 2期
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养分现存量动态 ……………………………… 吴锡麟,叶功富,张立华 (7 9) 2 种杉木人工林密度与立木生物量的研究 …………… 黄贤松, 吴承祯 , 洪 伟 , 李周坤 , 程周平 (0 ) 12
柳 杉 人工林 经济 成熟 的研 究 …… …… …… …… …… … …… … 刘 标 ,江 希钿 ,黄 娘增 ,李小铃 (0 16) 静 ,徐 同波 ,覃德 文 ( 1 ) 10
郑 宇 , 天 友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2 ) 何 16
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培养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凌艳, 郑 宇,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3 ) 11 .
绿竹与毛竹纤维素合成酶( e ) Cs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A
… … … … … … … … … … … … … … … … … …
邓小波 , 尚连 , 颖, 胡 曹 卢学琴, 任 鹏, 段 宁 (4 8)
原料组 成对 竹纤 维一 水 泥复合 材料 性 能的影 响 …… …… …… …… ……… 余 妙春 ,童雀 菊 ,谢拥 群 (1 9)

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 : s 7 1 8 . 5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4 8 8 ( 2 0 1 5 ) 0 7— 0 0 2 8—0 9
Sp a t i a l Pp i n t Pa t t e r n s a n d As s o c i a t i o ns o f Fo r e s t La nd s c a p e s i n
b e c o me a h o t s p o t i n l a n d s c a p e e c o l o g y . T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i s p a p e r wa s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a n d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o f t h e ma i n f o r e s t l a n ds c a p e s i n Da x i n g’a n Mo u n t a i n s,wh i c h c a n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c l a r i f y t h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me c h a n i s m o f f o r e s t l a n d s c a p e s i n t h i s a r e a a n d a l s o c a n p r o v i d e s o me i n s i g h t s f o r h e a l t h y ma n a g e me n t o f t h e

三明市将乐县6个最出名的旅游景点_排行榜

三明市将乐县6个最出名的旅游景点_排行榜

三明市将乐县6个最出名的旅游景点_排行榜6、将乐常青旅游区5、将乐县图书馆将乐县图书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滨河北路36号,将乐县图书馆设有综合借阅室、文学借阅室、少儿室、亲子阅览室、盲人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地方文献特藏室、信息共享空间、多媒体演播室等对外服务窗口。

截止到目前,全县馆藏量21万册。

图书馆也获得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成为福建省图书馆签约分馆之一,为一级图书馆。

4、岩仔洞遗址3、福建将乐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将乐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玉华洞顶,总面积939公顷,山体峰峦连绵,沟谷纵横,岭脊尖锐,峰顶群出。

园内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品种繁多,草木争荣,季相鲜明,极为俊秀,可谓山水有情,木石结缘,竹木相映,构成千变万化的景观。

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玉华洞山顶,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玉华洞游记》中言及此山“苦为草树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和“透露处有层层削玉裁云之态”等。

可见,天阶山曾含而不露地遗世孤独千百年。

2、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将乐县西南部,距县城56公里。

这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6371公顷,全区平均海拔800米,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凉爽无酷暑,冬有霜雪少严寒。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华南虎、金钱豹、云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它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以及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资源及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1、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玉华洞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南7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

玉华洞在将乐县城东南5公里的天阶山下,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较大的石灰岩溶洞。

全洞总长约6公里,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小阴河组成。

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保护对策

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保护对策

作者简介杨光(1984—),男,安徽淮南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2023-09-05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保护对策杨光(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合肥230001)摘要本文采用样方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湿地公园范围内有陆生维管束植物216种,隶属于73科177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

脊椎动物资源共有75科200种,基本涵盖了皖中地区各种典型生境的物种。

本文通过对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动植物资源;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S759.9;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4-0068-04龙栖地湿地公园位于安徽合肥市肥东县撮镇镇,总面积573.71hm 2,其中湿地面积454.4hm 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9.2%。

龙栖地湿地公园拥有发育良好的水生植被及较多的湿地动物,其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本文采用样方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龙栖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植物多样性调查为综合反映湿地内植被的分布及生长情况,野外样方调查数据类型主要为草地、农田以及库塘,选取能代表湿地植被状况的样方进行测定[1]。

调查样方设置原则:尽可能选择可以代表整个区域的植被生长状况的样方,在考虑交通可达性的同时,样方尽可能设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上,以充分反映不同地势、地形条件下植被生长状况。

针对不同生境的样方进行补充调查,设置10m ×10m 乔木样方,4m ×4m 灌木样方,1m ×1m 草本样方,调查并记录每个样方内的植物种类、盖度、频度和高度,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定位。

同时,参考相关文献对物种名录进行分类和整理[2]。

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价值分析

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价值分析
科 、 6 属 、 7 3 ( 亚种 、 88 1 6种 含 变种 和 变型 ) 其 中苔 藓 。
1 2 种 、 它无 脊椎 动 物 l 6 。 81 其 l 种 国家 重 点保 护 动 物 有 2 种 , 中国 家 1 保 护 动 物有 华 南 虎 、 钱 豹 、 1 其 级 金 云 豹 、 腹 角雉 、 黄 白颈 长 尾雉 、 麂 、 蛇 等 7 , 黑 蟒 种 国 家 Ⅱ级 保 护动 物有 猕 猴 、 尾 猴 、 山 甲、 熊 、 短 穿 黑 小 灵 猫 、 门 羚 、 头 鹃 隼 、 腹 鹰 、 雕 、 鹇 、 鸺 苏 凤 赤 林 白 领 鸥、 褐林 鹗 、 拉步 甲 、 纹 蛙 等 1 种 , 虎 4 国家 保 护 的 有 益 的 或者 有重 要经 济 、 学研 究 价值 的陆 生野 生 动 科
构 和 生态 生 理 分 布 , 照 《 国植 被 》 按 中 的分 类 系统 ,
深 山 峡谷 之 中 。 由于 金 溪 地 处 闽江 上 游 , 因而 保 护
区也 是 闽江 上 游 的一 个 重 要 的 江河 源 头 和水 源 涵
中图分 类号 : 7 9 9 文献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4 7 3 2 0 ) 1 0 6 4 ¥5. B 1 0 —7 4 ( 0 2 0 —0 5 —0
1 2 1 动物 种类 . .
1 保 护 区资 源现 状
保 护 区 内野 生 动物 资 源 也相 当丰 富 。 已初 步 现
福 建 龙 栖 山 自然 保 护 区 的综 合 价 值 分 析
池 新 钦 黄 传 忠 ( 建省 林 业调 查规 划 院 福 建福 州 3 0 0 ) 福 5 0 3 摘要 : 过 对 福建 龙 栖 山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的 资源 、 通 自然 生态 质量 、 护价 值 等 方 面 的综 合评 价 , 保 提 出加 快 龙栖 保 护 区建 设 的重 要 意义 。 关键 词 : 栖 山; 龙 自然 保 护 区 ; 生态环 境

福建龙栖山自然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福建龙栖山自然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福建龙栖山自然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章新华
【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阐述了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基本概况、景观特色、自然公园开发及保护等,并提出了在公园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保护问题,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龙栖山宝贵的景观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章新华
【作者单位】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533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r主要景观斑块大小分布规律研究 [J], 池新钦
2.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价值分析 [J], 池新钦;黄传忠
3.福建省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次生林结构特征研究 [J], 黄芳
4.保护与生产并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福建省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经验 [J], 谢积芬;胡可喜;章新华
5.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类型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J], 贺金生;陈伟烈;谢宗强;胡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森林环境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森林环境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森林环境学期末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森林环境除了具有环境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特点:整体性 、 多样性 、 时空性 、有限性 、可塑性 、公益性 等。

2、森林环境要素中物理环境包括了森林的 大气环境 、 土壤环境 、 水环境 等;生物环境部分包括了森林的 植物环境 、 动物环境 。

3、森林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森林资源锐减 。

4、大气污染的年轮研究主要通过 树木生长量 和 年轮污染物含量 两方面进行的。

5、截止至2004年10月,福建省共有 7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 虎伯寮自然保护区 、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 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写出四个)6、林业可续持发展的特性: 生态可持续性 、 社会可持续性 和 经济可持续性 。

7、填图:8、保护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最小存活理论 、 景观生态学理 论 。

9、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可分为 干扰性生态监测 、 污染性生态监测 、 治理性生态监测 。

10、进行环境污染的生态监测有以下方法: 指示生物法 、 生物样品的生态监测法 、 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的生态监测法 。

11、比较理想的森林生态效能监测方法是 遥感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 。

12、森林风景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森林风景质量评价 、森林风景敏感性评价 、 森林风景阈值评价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翻译1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指森林生态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环境条件和效用,它不仅包括了各种提供给人类的物质产品,也包括各种非实物形态的服务。

2、ecological monitoring生态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

龙熹山组团景观及山顶公园设计

龙熹山组团景观及山顶公园设计

龙熹山组团景观及山顶公园设计
张茜仪
【期刊名称】《建筑与设备》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一、项目概况1.楼盘整体概况:汇景新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部。


天河体育中心约4km。

西边紧靠宽60m华南快速干线,南边有宽60m广园东路,北靠广深高速公路,地铁三号线从小区西边通过。

其西、南面毗邻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多间高等学府和省农科院等多问科研机构;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张茜仪
【作者单位】侨鑫集团设计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2
【相关文献】
1.厦门万石山沿线铁路带状公园设计思考——结合厦门废弃铁路探讨如何利用使其成为城市新景观的功能
2.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r主要景观斑块大小分布规律研究
3.洛阳万安山山顶公园设计手法解析
4.基于IPA分析法的龙架山森林公园科普景
观规划设计评价5.基于IPA分析法的龙架山森林公园科普景观规划设计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t ni n fh v om n i Lnxhnnta p t tn r s h uh e e v tao d h c di e ee p et ogi a u l re i e ,tDg e i ei tn n e o t ot d l o n s a r o co a a I t d p n sgi a h
为 内涵 ,构成了清幽、秀丽 、神奇的大 自然神秘画面 ,形成 了奇妙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
1龙栖 山保护 区生态旅 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开发规划原 则
11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指导思想 .
自 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 ,坚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 、资源 保护并重 ,即满足当代人 的需求 ,又不危及子孙后代 的享用 ,强调经济 、社会 、环境 、效益 的统一…。 以市场为导向,研究生态旅游市场信息 ,以市场需求决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培育和开拓保护区生态旅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 6 期 20 年 4 O6 月出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 双月刊)
P o l mso oe ty E o o c r b e fF rsr c n mis
V0 _ 6 l2 № 2 Ap i 2 0 r 06 l
龙栖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珍稀动 、植物丰富性和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的典型性 而著名 ,获得 “ 鸟的天堂” 动物的王国” 物种基因库” 天然繁育场”等盛誉。境内以多姿多彩的 、“ 、“ 、“
天然常绿阔叶林景观为肤体 ,以秀丽迷人的溪瀑流泉景观为脉络 ,以奇趣罕见 的森林动 、植物景观为猎 奇 ,以形态各异的峰石景观为骨架 ,以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为点缀 ,以悠久独特 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

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动物
龙栖山河蟹 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世界动物地理分布位于东洋区北部,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中 印亚界的华中区东部丘陵亚区。现已初步查明,野生动物共计13纲、58目、289科、1452属、2129种,有1新属、 73新种。其中兽纲46种、鸟纲82种、爬行纲22种、两栖纲11种、鱼纲31种、昆虫纲1821种、其它无脊椎动物116 种。境内已定名的昆虫有21目187科1821种,其它无脊椎动物116种。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地貌
龙栖山脉呈北东走向,属武夷山脉东南延伸的支脉,基本与西邻的武夷山脉和东邻的戴云山脉平行。区内群 峰林立,最高主峰海拔1620.4米,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余座。保护区位于上扬子古陆东南滨浅海与浙闽古陆的 边缘,区内地层发育较全,计有前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 系、白垩系、第三系等11个系的地层出露。分布面积以侏罗系上统的兜岭群地层最广,在保护区西南部,为上第 三系的佛昙群。
按岩性分,地层中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以紫、红、灰、黄色厚层砂砾岩和熔岩为主;下段以深灰 色玄武岩为主,新鲜致密、坚硬,强烈球形风化;上段以黄褐色砂砾岩为主,砾石多为玄武岩,宜风化而疏松。 矿产主要有煤、铁、云母、银等。
气候
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大陆气候特征,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境内 多山,海拔较高,因此云雾多,湿度大,风力小,季节明显。夏日凉爽无酷暑,冬有霜雪无严寒。年平均气温在 16℃,1月平均气温 6.2℃,7月平均气温 25.3℃,绝对最低气温-8.3℃,绝对最高气温 32℃,年平均降水雨 量1797mm,雨季主要在春夏,秋冬降雨量较少。年平均相对湿度84%,年平均气压996.7mp,年日照时数1701.5h。 无霜期长297d,霜期约68d。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其次为西南风。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旅游潜力分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旅游潜力分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旅游潜力分析付励强;宗诚;孔石;马建章【期刊名称】《野生动物》【年(卷),期】2015(036)002【摘要】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比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并以全国135个主要城市为参照,探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在城市近郊、远郊的数量分布规律及相对高速公路和国道的距离.结果显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地理集中指数分别为20.93和22.85,在各省份的集中程度均较高;二者基尼系数分别为0.95和0.94,在八大经济区域内的分布也相对集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与城市更接近,48%的风景名胜区分布在城市近郊和远郊,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6.54%,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比,风景名胜区与高速公路和国道的相对距离更近,70%以上在高速公路90 km和国道40 km内分布,具有更大的生态旅游潜力,尤其作为自驾游目的地最为合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有所差异,在生态旅游开发时应发挥各自优势,注重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总页数】6页(P218-223)【作者】付励强;宗诚;孔石;马建章【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6【相关文献】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黄晓凤;顾署生;李勇;钱卫民;廖为明2.生态旅游项目生态现状评价与影响分析——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为例 [J], 张苏;田松岩;刁云飞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旅游潜力分析 [J], 付励强;宗诚;孔石;马建章;4.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评价 [J], 张海;王丽冰;卢学理;袁喜才;张春兰5.山地景区生态旅游适宜性分析及功能区划——以黑竹沟风景名胜区为例 [J], 闫丽丽; 杨青林; 黄中奕; 彭培好; 王佑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天台山风景游憩林空间结构分析与美景度评价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天台山风景游憩林空间结构分析与美景度评价
俞 晓 凌 廖 邦 洪
( .1J 农 业 大 学林 学 院 1  ̄t l
王道 模 陈东 立
都 江堰 6 3 ) 1 80 1
雅 安 6 5 1 2  ̄Jl 业 大 学 城 乡 建 设 学 院 20 4; .1 l 农

要 : 首 先 从 空 间 结 构 出发 , 角 尺 度 、 小 比数 、 种 分 隔 程 度 的 空 间 测 度 指 数 3个 参 数 来 表 述 四 J 省 龙 门 用 大 树 I I
关 键 词 : 风 景 游 憩 林 ;空 间结 构 ; 景 度 ; 门 山 美 龙 中 圈分 类 号 i 7 1 3 ¥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8 (0 1 0 0 5 0 10 — 4 8 2 1 )7— 0 0— 7
S ta t u t e a e c Be ut tm a i n o c n c Re r a i n lFo e t pa i lS r c ur nd Sc ni a y Es i to fS e i . c e to a r ss o he Ti nt iM o nt i n n m e s a to a e p r S c a f t a a u a n i Lo g n h n Na i n lG o a k, ihu n
Yu Xi o i g a ln La n h n i o Ba g o g ’ W a g Da mo n o Ch n Do g i‘ e n l
( .C lg oer , w u nA r utrlU i rt Y ’n6 5 1 1 oeeo F rsy S h a gi l a nv sy aa 20 4; l f t c u ei
山 国家 地 质 公 园 内天 台 山风 景 游 憩 林 的 空 间结 构 ; 后 从 美 学 角 度 出 发 , 美 景 度 评 判 法 评 价 该 处 的 森 林 景 观 质 然 用 量 , 提 出 把 空 间 结 构 参 数 引 入 森 林 景 观 评 价 模 型 中 , 析 空 间 结 构 与美 景度 的 相 互关 系 。 分 析 结果 表 明 : 本 研 并 分 在 究 区域 内 , 间 结 构 的 大 小 比数 和 角 尺 度 2个 参 数 对 美 景 度 都 有 显 著 影 响 。研 究 结 果 从 生 态 与 美 学 角 度 为 科 学 经 空 营 森 林 提 供 建 议 与理 论 依 据 。

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邢韶华;张芳玲;承勇;刘云强;王红梅【期刊名称】《自然保护地》【年(卷),期】2022(2)3【摘要】通过厘清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促进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整合,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9类59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究。

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地在地理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格局,东南密,西北疏。

辽东半岛—环渤海区域、长白山区域、张广才岭区域、大黑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密度区域。

2)东北地区大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分布于低海拔地区。

在海拔300 m以下范围内分布的自然保护地有291处,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49.07%。

在研究区域涉及的15个二级流域中,沿黄渤海诸河流域、浑太河流域、鸭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地分布最密集;在涉及的20个三级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中,辽东半岛落叶阔叶林与湿地区、龙岗山针阔混交林区和燕山落叶阔叶林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自然保护地类型多样。

3)在研究区域中70%的区域都能在2 h内抵达一个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地交通可达性总体较高,尤其是研究区域的东南部和中部区域相对更好,而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可达性相对较差。

这也表明自然保护地的聚集区域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也是迫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国土空间优化的地区。

【总页数】14页(P106-119)【作者】邢韶华;张芳玲;承勇;刘云强;王红梅【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浙江华东林业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林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42【相关文献】1.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垂直分布特征分析2.渝东北地区暴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3.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特征分析4.基于国家级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的国家公园选址研究——以福建省为例5.中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数量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00—1 21 2—2 1 修 回 日期 :0 1— 3—1 21 0 3
基 金项 目: 福建省 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o 90O 3 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 师基金资助项 目( 00 1 ) 2 0 J54 ); 2 10 9 。 作者简介 : 胡欣欣( 9 2 , , 18 一) 女 实验师, 博士, 从事计算机技术在林业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Ab t a t h o e t a d c p a tr fL n qs a t n l N t r e e v s a ay e y u i g l d c p n ie ,s c s s r c :T e f r s l s a e p t n o o g ih Nai a a u R s r e wa n e n o e n lz d b sn a s a e i d c s u h a n p th a e ,p t hp r tr n mb ro a c fa t i n in, e a ain i d x o n n e i d x,a d S n h c e ac - ac r a ac e mee , u e p th, r ca d me s i f l o s p rt n e ,d mia c e o n n O o ,w h w r c lu i e ltd u d rt e ln s a t c u u n i t e s f a e h e r s lss o e h tb a —e v d,p n d b mb o w r i a d ae n e h a d c p s u t r q a t ai ot r .T u t h w d t a r d l a e e r e t v w e e ie a a o e man l n - n e s a e sye f h ee e h y as e e l d t e d s i u in o e a a ,t ep r tr ,a d t e n mb r fp th w r e n - c p tl so e rs r .T e lor v ae h it b t f h r s h e mee s n h u e ac e v r u e t v r o t e i o e y v r y n d p e e td t a eb o d la e d c p a h s o l ae n d t a sfa me tt n d g e d p th s p r - e l ,a r s n e h t h r a — v d l s a e W t e mo t mpi td,a h ti r g na i e r e a ac e a a i t e n a s c c t o n t n d ge e e f r o e ,b t o - o d l d c p d e o o c ln s a e w r ih r i e re w r a l l w r u n w o a s a a c n mi a d c p e e h g e .Me w i ,t e n iae h t h — o i y n n e n n a hl e h y id c td t a e r t e s r e h d a h g r d mia c e a ih p o n e,u e e a d c p it b t n a d a l w dv r i n t e w o e v e n n v n l n s a d s u i o i est o h h l . e i r o n y
H U n x n Xi . i
( o eeo o p t n n r t nS i c , uinA r u u n o s yU i r t, uhu F j n30 0 , h a C l g f m u r dIf mao c ne Fj g cl r adFr t n esy F zo , ui 5 02 C i ) l C ea o i e a i te er v i a n
绿阔叶林。植物分布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与热带植物区过渡带。该保护区海拔 80 1 0 0 — 0m为毛竹林 , 0— 0 9 0 11 0 m为常绿阔叶林 , 00— 0 0 1 0 1 0m为针阔混交林 , 10 1 0 2 1 0 — 0m为针叶林 , 30m以上为草甸层。 3 1 0
Ke r s:n t r s re; o s l d c p ;ln s a at r ;L n q s a y wo d au r e e e v fr t a sa e n e adcp pt n og i n e e h
景观是不 同斑块镶嵌而成 , 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理实体 , 具有特定结构、 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生态系 统 。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称为景观格局 , 】 其变化是 自然、 社会和生物要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 。森林景 J 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 , 也包括森林在景观整体格局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类 型的景观 , 具有系统性、 空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 强调 的是空间异质性、 等级结构和时空尺度 。森林景 J 观格局研究 旨在似乎 由无序 的斑块镶嵌而成的景观上 , 发现其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 , 并通过发现森林景观 内的各种梯度分布 , 从而揭示基本规律和掌握调控手段 , 同时采用科学 的规划设计对景观实现生态保护、 恢复、 建设和管理 J 。 龙栖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珍稀动、 植物丰富性和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的典型性而 著称 , 是一个理想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众多学者 从各角度对保护区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 但对整体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甚少。笔者从景观生态学角度 , 分析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 各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和周 长等, 揭示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规律和掌握调控手段, 为保护区实现生态保护、 恢复、 建设和管
第 2期
胡欣欣 : 龙栖 山国家级 自然保 护区森林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1 7・ 3
子古陆东南滨浅海与浙闽古陆的边缘; 气候具有大陆气候特征 , 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色,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 土壤母岩主要由花岗岩、 变质岩、 砂砾岩、 石英岩、 云母片岩等组成 ; 森林覆盖率达 9.% , 65 植物区系组织 复杂, 属于北极植物区、 中国一 日 本森林植物亚区、 亚热带植物区系; 植物资源丰富, 地带性植被为典型的常
12 森林 景观 分类 .
在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的基础上 , 以龙栖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植被图、 地形图等为
基本分析图 , 以景观尺度 、 景观嵌块体的特征、 基质的形状 和大小以及色调等 , 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和树种组 成等群落特征及当地林业工作者的生产实践 、 研究成果为依据 , 将森林景观划分为: 松林景观、 阔叶林景 观、 竹林景 观 、 杉林景 观 、 经济林 景观 、 木林地 景 观 、 灌 疏林 地 景观 、 非林地 景 观和无 立木林 地景 观 ( 1 。 表 )
(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福建 福州 300 ) 502
摘要 : 运用景观结构定量分析软件计算景观指 数 , 采用景观总体特征、 斑块 面积 、 斑块周长 、 斑块数 、 分维数 、 破碎化和均匀
度等景 观指 数分 析龙栖 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 局。结 果表 明, 叶林 、 阔 松林 和竹林是保护 区主要景 观 ; 各类
表 1 景观 类型 划分
Ta l Clsi cto fln sa etp s be 1 a s ain o d cp y e i f a
景观类型 松林景观 ( ) 阔叶林景观 ( )
界定标准 包括优势树种为马尾松、 黄山松 等常绿针 叶林 的斑块
包括优势树种为槠类、 栲类、 栎类 等其它 阔叶林来源于龙栖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文本资料(05— 05年) 龙栖 山国家级 自 20 2 1 、 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文本资料、0 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20 森林植被分布图( :0oo 和地 1 1 o ) 形 图(:0 o ) 1 1 o 。在 Ac I o r S中以 3 3 G 0m× 0m的网格大 小数字化森林植被分布 图和地形 图, 并转化成 Gi 格式 , r d 用景观结构定量分析软件 Fas t33 栅格版) r t s .( ga 计算景观指数。在景观空间分析方面 , 近年来 已提出不少指标 [ , 】 本研究选取景观斑块面积、 ¨ 周长 、 平均斑块形状指数、 平均斑块伸长指数、 分维数 、 分 离度 、 破碎化、 多样性指数、 优势度以及均匀度等景观指数来反映研究区域 的空间格局特征。
景观的面积 、 、 周长 斑块数分布极不均衡 ; 阔叶林景观 的斑块 形状最为 复杂 , 碎化程 度和斑块分 离度水平都 较低 , 破 而非林 地景观 、 经济林景观 的破碎化程度较高; 区各景观分布不均匀 , 保护 总体多样性水平较低 , 但森林景观整体优势度较高。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 森林景观 ; 景观空 间格局 ; 龙栖 山
福建林学 院学报
2 1 ,1 2 :3 0 13 ( ) 16—19 3
第3 1卷 第 2期
2 1 年 4月 01
Junl f ui o eeo F r t ora o j nC l g f oe r F a l sy
龙栖 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森林景观空 间格局分析
胡 欣欣
疏林地景观 ( )
灌木林地景观 ( )
无立木林地景观 ( )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 采伐 迹地 、 火烧迹地 、 宜林沙荒地 、 可封育成林荒 山荒地 、 中林缘空地和哲未利用荒 山荒地 林 非林地景观 ( ) 林地外的其它陆地 , 包括农地 、 牧地 、 滩涂地 、 未利用地 、 其它用地
包括优势树种为毛竹的斑 块 包括优势树种为杉木、 柳杉等常绿针 叶林 的斑块
竹林景观 ( ) 杉林景观 ( )
经 济林景观 ( )
包括优势树种茶、 杜仲、 柑橘、 名梨等经济林 的斑块 01 .≤郁闭度 < . 02的林地 覆盖度 3 %以上 , 防护功能 的林地 0 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