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部门: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和经营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制定本办法的目的和依据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逐渐扩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对于保障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办法的制定旨在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程序、方法和要求,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效果,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公司各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制定。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和范围(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子公司、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涉及重大经济活动和资金使用的关键岗位人员。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一)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查被审计人员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包括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的核算、利润的形成等,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合法,评价财务收支的效益性。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核实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和计价的准确性,审查负债的真实性和偿还能力,确认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三)重大经济决策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审查被审计人员在重大投资、融资、资产处置、对外担保等经济决策方面的程序是否合规,决策依据是否充分,决策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检查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查找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
(五)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检查被审计人员及其所在单位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以及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定义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加强对经济责任的管理、规范经济活动、保证资产的安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目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企业或组织经济责任的管理,规范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保护企业或组织财产安全,提高企业或组织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角色和职责公司或组织应当制定明确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角色,以确保所有活动都有适当的监督和管理。
1.1 经济责任的范围经济责任的范围应当明确。
对于公司或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采购、销售、仓储和其他管理活动,都应该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管理制度。
1.2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部门公司或组织应当设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部门,负责经济责任管理和审计工作。
1.3 负责人每个具体的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经济责任管理和审计工作。
二、经济责任管理流程2.1 财务管理对于财务管理,应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包括:1.会计制度;2.费用管理制度;3.借贷管理制度;4.资产管理制度;5.税务管理制度等。
2.2 采购管理对于采购管理,应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包括:1.采购合同管理制度;2.采购审批制度;3.采购结算管理制度等。
2.3 销售管理对于销售管理,应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包括:1.销售合同管理制度;2.销售费用管理制度;3.售后服务管理制度;4.收款管理制度等。
2.4 仓储管理对于仓储管理,应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包括:1.进出库管理制度;2.库存管理制度;3.盘点管理制度等。
三、经济责任审计3.1 审计程序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应该明确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应该包括:1.拟定审计计划;2.抽样检查;3.按规定程序核对业务记录和核算账户信息;4.记录审计发现;5.核实发现的问题;6.书写审计报告等。
3.2 审计周期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应该明确审计周期。
一般情况下,例如对于财务审计,每年进行一次审计;而对于其他管理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审计周期。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一、制度目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证合规性和公正性,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涉及经济责任、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制度主体内容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委员会的职责公司设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委员会,成员由公司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组成,职责如下:•统筹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指导和协调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领导处理和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异议。
•审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2.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规划阶段:制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及材料清单。
•实施阶段:按照审计程序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可能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结论的企业财务数字进行测试,并进行编号记载。
•反馈阶段:编制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跟进阶段: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并进行复核,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实、准确、完整。
3.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编制•报告组成:包括封面、目录、概述、编制说明、审计结果和建议、经营活动综述、审计意见等,其中经济责任审计意见必须清晰明确。
•报告类型:分为年度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阶段性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特别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编制。
4.经济责任审计的保密与披露•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需要在内部交流使用,相应的归档、保管和备份工作也需要落实。
•对于涉及公司现金、资产、高管人员等重要信息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需要实际情况而定,遵循保密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报送,如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等。
5.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评价和完善•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提质增效。
•定期修订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和文件,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制度责任公司各部门应当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负责,按照规定要求,协同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一、审计目标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旨在确保公司内部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防范和控制经济风险,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率和效益。
二、审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及所有涉及经济活动的员工。
三、审计内容1.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检查被审计对象是否按照公司规定履行其经济责任,如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评估被审计对象是否严格执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控制度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3.经济风险防范情况:检查被审计对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经济风险,如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
4.廉洁自律情况:审查被审计对象在执行经济职责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舞弊等行为。
四、审计程序1.审计计划: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审计范围、审计人员等。
2.审计通知:提前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要求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现场审计:进行现场审计,收集相关证据,进行调查和核实。
4.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写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5.整改落实:监督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并进行后续跟踪审计。
五、审计方法和手段1.查阅资料:查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簿、凭证、报表等资料。
2.实地察看:对被审计单位的实物资产、生产经营场所等进行实地察看,了解实际情况。
3.询问交流: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其经济活动情况。
4.分析比较: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5.外部调查:根据需要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调查或取证。
六、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审计报告应当提出明确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被审计对象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3.审计报告应当按照公司规定报送相关领导和部门,并通知被审计对象。
4.被审计对象应当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整改并落实。
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范本(3篇)
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范本一、审计目标本次审计的目标是对教育系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估和审查。
主要目标包括:1.评估教育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经济责任能够得到合理的管理和控制;2.审计教育系统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3.评估教育系统的资产利用情况和经济效益;4.审查教育系统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5.评估教育系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二、审计内容1.审计对象:包括教育系统内的各级单位和机构,以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
2.审计内容:(1)内部控制评估:对教育系统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收入与支出的管理、资产的保护和利用、财务数据的记录与报告等方面的控制。
(2)财务管理评估:对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资金使用与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审核等方面。
(3)经济效益评估:对教育系统的资产利用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教育财产的管理和利用情况、教育服务的供给与效果等方面。
(4)财务报表审查:对教育系统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验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认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5)社会影响评估:评估教育系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对就业、人才培养、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
三、审计方法本次审计采用综合性的审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核教育系统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财务会计文件、预算编制文件、资产管理文件、财务报表文件等。
2.对教育系统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收入与支出管理、资产保护和利用、财务数据的记录与报告等方面。
3.对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资金使用与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审核等方面。
4.采用抽样和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验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3篇)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离任时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确保经济责任的清晰界定和监督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指在离任时对离职人员承担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适用于所有离职人员,包括因自愿离职、解雇、合同到期等原因离职人员。
第四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公平、公正地进行,确保权益受到保护。
第五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包括对离任人员的日常财务交易、经济责任承担情况的审计,并形成审计报告。
第六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独立的审计机构负责执行,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第七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遵守保密原则,确保审计工作的秘密性和安全。
第二章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流程第八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包括:申请审计、审计准备、审计执行、审计报告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离任人员应在离职前向所在单位提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申请,申请应包括离职人员个人信息和离任经济责任的情况说明。
第十条所在单位收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申请后,应尽快组织审计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审计的范围、时间和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
第十一条审计执行阶段,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计划开展审计工作,包括查阅相关资料、询问和调查相关人员、进行核实等。
第十二条审计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离任人员在工作期间的经济责任承担情况,包括资金管理、财务报表、采购合同、资产处置等内容。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阶段,所在单位应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需要对离任人员进行追责。
第三章责任与追责第十四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将作为离职人员申请办理相关手续的依据,对于经济责任承担不清的情况,应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离任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便利审计人员的工作。
第十六条离任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故意拖延、阻碍审计工作的,应负相应责任,并可能受到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处罚。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显得愈益重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对企业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合规性以及规范经营等方面进行的一项外部监督工作,旨在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维护企业自身形象和声誉。
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投资者信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概述1. 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工作,增强企业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透明、公开,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的工作。
3. 制度内容(1)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对象和范围,并确保计划的公开和透明;(2)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的全面、准确和独立性;(3)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发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4)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审计,评估风险控制效果;(5)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发现存在的违规行为并提出整改建议;(6)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评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7)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水平;(8)制定审计报告并反馈给企业领导层,确保报告的公开和透明。
三、制度实施1. 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的组建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由专门的审计人员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并明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 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
计划的制定应该考虑到审计对象、范围、时间和资源的要求。
审计计划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订,并及时向企业领导层和外部投资者公布。
3. 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制定审计部门应该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根据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明确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步骤。
程序应该包括资料搜集、分析和评价、问题发现和整改建议等。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的经济责任认真履行和监督管理的有效进行。
本制度订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各级管理岗位人员,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组织体系第三条审计委员会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由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等构成,负责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管理。
第四条审计部门企业设立审计部门,负责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资深审计师、财务人员构成。
审计部门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
第五条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企业审计委员会批准任命后,依法行使相应的审计职权。
第三章审计程序第六条审计计划审计部门应依据企业经济责任的实际情况,订立年度审计计划,经审计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审计计划应包含审计的时间、范围、方式等。
第七条审计通知审计部门在开始审计工作前,应向相关责任人发出审计通知,明确审计的目的、范围、时间等,并依法取得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八条资料审查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应认真审核企业的经济责任相关资料,包含财务报表、经营记录、合同协议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第九条实地检查审计部门可以依据工作需要进行实地检查,对企业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确保审计结果准确。
第十条数据分析审计部门应擅长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保审计结果科学可靠。
第十一条审计报告审计部门应依据审计工作的结果和发现,及时编写审计报告,认真说明企业的经济责任情况,并提出改进和整改的建议。
第十二条报告追踪审计部门应对审计报告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记录相关处理情况。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十三条绩效考核企业将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紧要指标之一,对履行优秀者予以表扬,对未能履行或履行不到位者进行相应惩罚。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1. 总则1.1 为加强对各分、子公司经理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正确评价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等法律和规章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经济责任审计是公司审计部门根据国家法规和公司规章,对公司所属分、子公司经理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
1.3 本制度所称任期经济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1.4 直接责任是指单位负责人对其任职期间的下列行为应当负有的责任:1.4.1 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1.4.2 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1.4.3 经营活动中的失职、渎职行为;1.4.4 其他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1.5 主管责任是指单位负责人对其所在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以外的管理和领导责任。
2.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和内容2.1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包括:2.1.1 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即对单位负责人在任期内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2.1.2 离任审计对单位负责人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因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原因离开经理岗位前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
2.1.3 重大事项经济责任审计分子公司破产清算、拍卖、转让及对外投资、担保等重大经济事项中,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
2.2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2.2.1 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集团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情况;2.2.2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及其执行效果;2.2.3 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2.2.4 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2.2.5 资产保值、增值情况;2.2.6 年度经营承包指标的完成情况;2.2.7 对外投资、担保、抵押情况;2.2.8 任期内企业经营决策是否准确、合法;2.2.9 是否存在潜亏等遗留问题;2.2.10 利润分配和上交情况;2.2.11 其他与经济责任相关的事项。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和管理经济责任审计活动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
该制度旨在确保经济责任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责任的履行和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架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审计机构的职权和责任。
2. 审计计划和任务:制定年度、季度或其他审计计划,确定审计任务和重点,确保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审计程序: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包括审计准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证据收集等环节。
4. 工作纪律: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工作纪律和行为准则,包括保密制度、禁止受贿制度、廉政风险防控等。
5. 事中监督: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机制,确保审计过程的公正、客观和独立。
6. 事后处理: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包括形成审计报告、追责问责、改善措施等。
7. 绩效评价: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对审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激励。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加强对经济责任的监管,提高经济责任的执行力和透明度,有效防控经济责任风险,维护组织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和组织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科学的审计管理的一系列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对经济责任的审计,
了解和评价企业和组织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提高其经济责任履行效果,
确保经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执行,促进经济责任的诚信和公正。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1.独立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经济责任管理部门,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和公正性。
2.全面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应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3.规范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审计准则,
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4.综合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应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和手段,确保
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四、责任分工和配套制度
1.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职责
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确保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
2.信息系统支持制度: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的信
息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制度完善和改进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应不断完善和改进,根据审计实践和经验总结,及时修订和更新,确保制度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和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促进经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经济责任的效率和效果,为企业和组织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一种评估和管理企业经济责任的机制,旨在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这一制度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
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定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指通过对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估、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
它旨在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
这一制度涵盖了各个层面的责任,包括管理层的决策、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以及基层员工的工作表现。
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管理效率: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和错误决策,加强管理人员对责任的意识和敬畏之心,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2. 促进经济效益增长:通过审计和监督经济责任,可以发现企业的经济漏洞和浪费现象,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3. 增强企业信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 推动法治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予以惩罚,从而推动社会法治建设的进步。
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过程1. 制定制度规范: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明确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范围以及评估和监督的具体程序。
2. 设定指标和目标:企业应根据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设定相应的经济责任指标和目标,并将其与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相结合。
3. 审计和监督执行:企业的内审部门或独立审计机构应负责对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汇报。
4. 纠正措施和改进:根据审计结果,企业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对不符合经济责任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并不断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本身。
学校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经济责任管理,规范学校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经济风险,保障学校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三条学校经济责任专项审计是指对学校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评价和监督的活动。
第二章审计范围与内容第四条审计范围:1. 学校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经济责任;2. 学校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3. 学校资产管理情况;4. 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5. 学校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第五条审计内容:1. 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2. 学校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3. 学校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的合规性;4. 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及完善情况;5. 学校经济活动的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
第三章审计程序第六条审计程序:1. 审计立项:根据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明确审计范围、内容、时间等;2. 审计准备:成立审计组,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方法;3. 审计实施:对学校财务、资产、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审查;4. 审计报告:审计组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审计报告;5. 审计反馈:将审计报告提交学校领导,并提出整改建议;6. 整改落实:学校根据审计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
第四章审计方法第七条审计方法:1. 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的审查;2. 审计抽样调查;3. 内部控制测试;4. 风险评估;5. 询问、访谈、座谈;6. 其他审计方法。
第五章审计责任第八条审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2. 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3. 具有审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九条审计人员应依法履行职责,对审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条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
县级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制度
县级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县级财政经济责任人的财务管理行为、财务决策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公正性进行审查监督的工作。
第三条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发现、揭露和纠正县级财政经济责任人违法违纪行为,防范风险,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县级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条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遵循公正、客观、独立的原则,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可信性。
第五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县级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依法开展,切实加强对县级财政经济责任人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和重点,科学选取审计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七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建立健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审计资料,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及时报告审计结果,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推动问题整改,防止问题反弹。
第九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主动接受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透明和规范。
第十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
第二章人员配置和管理第十一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确定审计人员的岗位设置和编制,科学配置审计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二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审计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保证审计人员的公正、履职。
第十三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四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防止审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第十五条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择优聘用外部专业人员参与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效益。
XX股份公司经理级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XX股份公司经理级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第一条目的为规范XX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客观评价公司经理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根据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经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
本制度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依据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经理人任职期间所在公司的战略制定和推进,执行有关法规及集团政策情况,重大投资活动,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审计活动。
第三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公司管控的需要,建立与完善公司经理人职责监督和审计认定制度,客观评价经理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为公司任用、考核和奖惩经理人提供客观依据,促进公司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障公司整体战略顺利实施。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经理人,包括公司总经理、副总以及财务总监。
第五条有以下情形时,应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公司经理人离任,包括调离、免职、辞退、退休等事项;2、公司经理人董事会任期届满;3、公司进行合并分立、兼并、关闭等重大资产变动行为;4、其他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
第六条经济责任审计按照“统一要求、分级实施”的原则组织实施。
1、公司经理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公司审计部组织实施。
2、公司分子公司以及代管企业的经理人经济责任审计,可由公司自行开展,审计报告报公司审计部备案。
第七条经济责任审计原则上以整个会计年度或半年度作为审计期间,并以此确定审计和评价财务数据的期初数和期末数,但对于重大经营决策、重大财务事项等责任界定,仍以经理人的实际任期为准。
第八条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一般涉及以下方面:1、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效果;2、对有关法规、集团政策的遵循情况;3、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权益的真实性、完整性;4、重大投资决策程序与实施效果;5、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运作状况;6、重要遗留或未结事项。
第九条对经理人任职期间的经营问题和失误,应当分清经理人本人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范本
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教育是国家的重要事业之一,而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是教育系统内部必须高度重视和监管的方面。
为了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合规、公平、有效,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教育系统需要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下面是一个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管,保证教育经费的使用合法、合规、公平、有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责任分工第二条教育系统各级单位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有经济责任,相关职责分工如下:1. 教育系统高层领导负有最终审批和决策的责任,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2.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具体规定,对教育系统各级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3. 学校、教育机构负责教育经费的具体使用和管理,在教育经费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与备案,并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章经济责任审计组织第三条教育系统各级单位应当建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组织,负责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审计。
第四条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应当独立、公正、客观地履行职责,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扰,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计。
第四章经济责任审计程序第五条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相关审计规范进行审计。
第六条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采取抽样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审计。
第七条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关注教育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否合理、经济、有效,是否存在浪费和滥用等问题。
第八条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应当形成审计报告,并将审计结果及时通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
审计报告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第五章工作要求第九条教育系统各级单位应当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xx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公司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促进公司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公司领导人员是指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经济责任是指公司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对其所在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集团公司及所属控股子公司审计管理,参股公司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
第五条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离任审计和任期内
审计。
(1)公司领导人员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
以及在公司进行重组、兼并、出售、拍
卖、破产的同时,由集团公司审计中心
进行的审计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2)集团公司总裁为考核公司领导人员任期内经营业绩,指派集团公司审计中心
进行的审计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
第六条集团公司各分管领导及控股子公司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由集团公司总裁下达审计指令,集团公司审计中心方可进行审计。
第三章经济责任审计程序
第七条集团公司审计中心派出审计组进行审计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并遵守审计回避的原则。
第八条实施公司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公司领导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不得拒绝、阻碍。
第九条审计中心在实施审计前,应向被审计
公司领导人员所在公司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被审计的公司领导人员。
第十条审计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公司应提供下列资料: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资料;
(2)公司领导人员的述职报告;
(3)相关的财务、会计、统计和业务的报表、账册、凭证和文件资料;
(4)经营责任书和有关计划、预算、总结资料;
(5)财产物资盘点表;
(6)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审计组实施公司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通过对其所在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分清公司领导人员本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公司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公司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情况;公司收益的分配;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及其执
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在审计的基础上,查清公司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与经营责任书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查清公司领导人员个人有无侵占公司资产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
第十二条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中心提交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报送审计中心前,应当征求被审计的公司领导人员所在公司及本人的意见。
第十三条审计中心审定审计报告后,对被审计公司领导人员所在公司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认为需要给予处分、处罚的,应向集团公司总裁提出处理建议,同时对公司领导人员本人任期内的经营责任做出客观评价。
第十四条审计报告应当作为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核心人力资源调任、免职、解聘的依据。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管理办法由集团公司审计中心拟定,审计中心解释。
第十六条本管理办法接受中国法律、法规以
及本公司章程的约束,本管理办法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或经合法程序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相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并立即修订,报总裁办公会审议通过。
第十七条本管理办法未尽事宜,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本管理办法经集团公司总裁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实施。
第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