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教学反思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3篇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3篇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6dd0d2bcd126fff6050bd7.png)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3篇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摘要:儿童诗两首由《我想》和《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关儿童诗两首教学你有什么感想和反思呢?是编整理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欢迎!,因《儿童诗两首》教学我摒弃了原提出问题问题等研讨式教学通创设情境、桌、组、展示、评析等方式鼓励学生出己独特感受领悟诗歌音律和和谐美,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还看了童年水墨画教学反思学五年语教学随笔</儿童诗两首由《我想》和《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关儿童诗两首教学你有什么感想和反思呢?是编整理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欢迎!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节课由《我想》和《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首充满了儿童神奇丰富想象表达了孩子连串美妙想具有非常浓郁儿童诗特而二首诗则摄取了童年生活三组画面生动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快乐教学这课课知识借助拼音或工具准课出现生丫汲掌握词语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通有感情地朗诵想象感受儿童丰富想象力尝试着写写儿童诗诗教学特别是现代诗教学我觉得还是要让学生多感悟以引想以引说由这是儿童诗和孩子们生活很贴近所以让他们说都有话可说连平游离课堂外坚坚也不停地举手发言还勇敢地起示朗看着他们高举手想平日有些课堂沉闷看问题还是出现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这里只有当孩子们喜欢这样课堂才是有成就感有效课堂!有些孩子下课兴致勃勃地拿着他刚改写诗迫不及待地念给我听看着他那认真模样真是欣慰!课不足处不够细致,把握是不够太另外忘记了《童年水墨画》这部分板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二课由《我想》和《童年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首诗充满了儿童神奇丰富想象表达了孩子连串美妙幻想具有非常浓郁儿童诗特而二首诗则摄取了童年生活三组画面生动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快乐这节课重是通有感情地朗诵想象感受儿童丰富想象力尝试着写写儿童诗古人说熟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诗、写诗必须学会赏诗、品诗因《儿童诗两首》教学我摒弃了原提出问题问题等研讨式教学通创设情境、桌、组、展示、评析等方式鼓励学生出己独特感受领悟诗歌音律和和谐美以组合作形式比赛朗己喜欢诗歌积极准备比赛朗环节每组各显其能出了己特色!由这是儿童诗和孩子们生活很贴近所以让他们学着课写法模仿写节学生们都兴奋异常不长有学生就已写我着看候感到很高兴有写得很然让学生起说就连平淘气吕子涵都举起了手而且写很有诗很有想象力看着他们高举手想平日有些课堂沉闷看问题还是出现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这里只有当孩子们喜欢这样课堂才是有成就感有效课堂!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三今天我们上了九课《儿童诗两首》学生对诗歌非常感兴趣我先让孩子从整体上比较两首诗不说不错比如首是分节写全只有标题而二首诗有三标题体会押韵引导下孩子们也能发现诗韵脚接着我们描绘了诗带给我们画面和感受学生说不错尤其是说《童年水墨画》《溪边》有孩子从颜色上理思说前三句都是写绿色而到了四句就写到了红蜻蜓真是万绿从红呀!我当就肯定了她感受想非常细致!以组合作形式比赛朗己喜欢诗歌积极准备比赛朗环节每组各显其能出了己特色!评价组朗效我采用了建议方式比如朗声音要响亮要把身体直这样声音才能更地传出我建议下二组吸取了组教训但感情又不够我继续建议如你想让别人陶醉不仅声音要响亮己先要入情入境能有这样你才能打动别人三组终按照要朗诵了出让听得如痴如醉我评价你们几人朗诵就像首和谐交响乐各尽其职如入天籁音!也许这评价有些言其实但孩子们朝着目标努力着真是高兴!晚上布置了改写《溪边》庭作业有很多孩子能把那种美境表达出看"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还看了童年水墨画教学反思学五年语教学随笔。
《童年的问号》教学反思
![《童年的问号》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50998b312b3169a551a45e.png)
《童年的问号》教学反思《童年的问号》教学反思范文《童年的问号》是长春版语文第三册第七板块的第二课。
我力求“使语文教育真正走入人的心灵,体验语文学习历程与生命是同生共建的。
”通过学生的朗读,体会词语的意思,进行字词句的练习。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收获: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广泛参与。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在每节课上都有所提高。
例如在这节课上,好学生的回答,我引导鼓励他说得更完整,更丰富;而对于稍差一些的学生也同样关注他们的参与,有的同学平时就平翘舌不分,但在课堂上,我还是鼓励他发言,帮他们纠正,让他们更有自信。
二、重视语文教学中朗读的示范作用,注重预设和生成。
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学生入境,使他们能沉浸在老师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体会文中的意思,学会有感情的朗读。
在讲第二段牛顿的故事时,我的预设是:让孩子们看图说出牛顿的表情,然后引导读出思考和疑问的语气。
由于我在平时看图说话方面训练的还很少,所以上课时孩子没有把图意说到位。
当时我临时想起,增加了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做一做牛顿的动作,双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样子,再读一读这句话。
这时候学生们模仿牛顿的样子,老师的样子一起读这句话,读得很棒,很有感情,我由衷的说了一句:“又一个小牛顿诞生了!希望你们也像牛顿那样善于思考。
”这样的生成,让我欣喜。
回顾本课也有许多遗憾之处:一、教学形式单一。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
如:在教学第四段时,学生众说纷纭,我应该趁机让学生讨论一下,再读一读,体会之后再回答问题就更好了。
朗读方面,还可以更多形式。
二、关键之处缺乏画龙点睛的指导。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还是缺乏一些有效的引导。
;以上是我对《童年的问号》一课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恳请各位同仁在预设和生成的技巧方面,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方面给予我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谢谢!。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最新15篇)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最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a8d20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6.png)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最新15篇)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篇一这篇课文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
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由于和平离孩子们真的较远,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对战争,对灾难都来源于媒体,要他们谈感受,真的有些是牵强。
课前虽布置他们收集资料,但由于对学生指导不够,有些同学甚至连自己的资料都没读通,更别说情感的上升了。
这不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我老师的问题。
如果我事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想收集的资料,并认真读一读,适当的写一下感受,那样在课中情感的调动变容易多了。
于是整节课下来,只听见我一个人在那动情的说:是啊,看着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画面,听着一串串惊人的数字,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震惊,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创伤,尤其是儿童,在战火弥漫的地方,痛苦的是儿童,失学的是儿童。
郁闷呀!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篇二本课程由《我想》和《水墨画》两首童诗组成。
第一首诗充满了儿童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一系列儿童的美好思想,具有很强的儿童诗歌特色。
第二首诗捕捉了三组童年生活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儿童童年生活的欢乐。
本课程的知识点为:1、在拼音或参考书的帮助下,阅读生词;是;并掌握这些单词;花蕾、柔软、柳絮、噪音、敷料、虎牙、水墨画。
2、经过感性的阅读、想象,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努力写出儿童诗歌。
诗歌的教学就是现代诗歌的教学。
我认为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书,在阅读中感受,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说话。
因为这是一首儿童诗,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当他们在阅读后被要求发言时,每个人都有话要说。
就连平时不在教室的简健也不停地举手发言,勇敢地站起来示范阅读。
看着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联想在工作日上了一些无聊的课。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3篇)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39d01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6.png)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3篇)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3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篇1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本组综合性学习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本节课的活动内容有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和尝试写诗两个内容。
1、首先是导入:“夜深了,星星都疲倦地眨着眼睛,只有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路灯下一个人也没有,你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正香,突然,传来一阵这样的声音——(课件播放“呼噜声”)再引导学生说出理由,指导感情朗读。
“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老师再作引导:“你瞧,诗人的生活其实跟我们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和一对非凡的耳朵,能够从令人烦燥的事情中看到有意思的地方,能够从不那么动听的声音里听到值得回味的内容。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双眼睛和这样的一对儿耳朵呢?咱们不妨来测试一下!然后引导学生试着编写诗歌,同时告诉学生写诗歌的一些方法: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假设,运用夸张。
儿童诗教学反思(3篇)
![儿童诗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5662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0.png)
儿童诗教学反思(3篇)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篇一一、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掌握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二、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时,我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主要分为:1.情境引入,发现数学现象;2.提出数学问题,引入乘法;3.教学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4.体会乘法与生活的联系;5.学生练习反馈这五部分来进行。
三、本节课的优点在于:教学过程总体流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练习反馈情况良好。
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1.在针对2+2+2+2=8这个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对乘法算式中各数所表达的意义进行讲解时所花费的时间过多,没把重心放在乘法算式各数字与问题的联系上。
2.鼓励语言较少,以至于到后半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3.教学过程单一,应有些变化。
五、改进的方法:1.通过激励的语言或方法,维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比如:比一比哪一组最积极举手发言,课后可以得到小红花等等。
2.在进行乘法算式讲解时,多运用儿童化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3.可以把“一共有多少人划船?”与“一共有多少人在椅子上休息?”这两道题作为学生的反馈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来做,并请学生讲解给学生听,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篇二《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儿童诗两首》之一《我想》简短的语言贴合学生朗读口味,生动的画面迎合学生本身的想法,所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告诉教师: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最美的愿望,说出最喜欢的画面。
有的说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比放感觉更轻,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用了拟人,仿佛看到小手牵着阳光的手;有的说“悠”看出悠闲地荡着秋千,一边还唱着春天的歌。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934c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5.png)
儿童诗教学反思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14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儿童诗教学反思篇1今天,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了《儿童诗两首》,一首是《我想》,这首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另一首诗是《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达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两首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胆,语言简炼,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进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本节课,我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解,没有课件演示,我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脑海中浮现出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愿望,最喜欢哪个画面,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让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有自己的补充和拓展。
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体会之后再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乐中。
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我觉得这才是美妙的课堂教学,这才是审美阅读,这才应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可能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了,可能过于注重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缘故,教学中常常不自觉地、按图索骥式地带着孩子机械阅读文本,并不恰当地以实物或某些媒体漂亮的画面,来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对课文的阅读感受、想象、体验和理解。
殊不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标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那些文学性较高的叙事类、抒情类文章,应该十分重视和引导孩子展开个性化的审美阅读,通过反复诵读,启发他们在学文识字、感悟积累语言的同时,设身处地与作品里的人物进行对话,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启发他们寄情于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对号入座”式的解读作品,或机械地以所谓的“直观”的图画、景物等来影响、干扰或替代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悦读”。
《儿童诗》教学反思
![《儿童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24f1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8.png)
《儿童诗》教学反思《儿童诗》教学反思(14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儿童诗》教学反思篇1在本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们有趣的表演,倾听学生们大声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学生们由衷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力、释放智力的平台,充分发挥了自主参与式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快乐中学习。
我对以下两点感到满意:首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入教材,勇于创新,为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表达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如果你是一个小英雄,你会对你的父母说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给予引导和引导,使学生积极进取,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创造了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活动和表演的伙伴,完全抛弃了“教师的尊严”。
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在枝繁叶茂的《梧桐,一个的童话》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变得积极和个性,我们必须从学生为主体开始,在课堂上为他们种植一棵绿叶茂盛的梧桐树,为他们创造一个爱的花园,并在课堂上实现“我喜欢学习”。
同时,它也让我感觉到情境教学对学生来说就像是一股“美的春天”,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在培养情感、启发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值得思考的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拓展教材,全面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儿童诗》教学反思篇2《儿童诗两首》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两首儿童诗组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的幻想,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儿童诗教学反思
![儿童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3bbe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8.png)
儿童诗教学反思儿童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对儿童诗教学的几点反思。
首先,儿童诗的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生动有趣的诗歌更感兴趣,而对于那些语言晦涩、内容抽象的诗歌则兴趣缺缺。
因此,在选择儿童诗的教材时,应该尽量选择那些语言简洁、内容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诗歌,让孩子们能够在阅读中找到共鸣。
其次,儿童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诗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孩子们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可能难以完全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比如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或者通过引导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逐渐理解诗歌的内涵。
再次,儿童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表现能力。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形式,它要求作者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创作诗歌,通过创作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会,让孩子们有机会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诗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此外,儿童诗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一种美的表达,它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诗歌的美,比如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或者展示一些美丽的画作,来激发孩子们的审美情感。
最后,儿童诗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诗歌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创作诗歌。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小班语言交流课活动教案:儿歌你问我答反思
![小班语言交流课活动教案:儿歌你问我答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eb7432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9.png)
小班语言交流课活动教案:儿歌你问我答反思《小班语言交流课活动教案:儿歌你问我答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目标]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
3、巩固有关的知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1、游戏《小蜂窝》。
问:是谁飞走了?答:蜜蜂。
瞧!蜜蜂又飞来了。
2、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
出示四种飞虫的图片,引导幼儿按语言节奏说出:x x飞来了,欢迎x x的句子。
3、创设情景,理解诗歌内容。
请小朋友说说都有谁?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和特点通过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四这种昆虫的本领。
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我们说的对不对。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按照飞虫不同的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
教师示范读,教师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空中。
教学反思:教具准备充分,教师语言简洁大方,大多幼儿能听懂老师的意思,调动了大部分幼儿的积极性,特别是游戏那个环节,我让幼儿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充分调动了他们发问的兴趣。
大胆的表现了自己,但是在活动中还有少部分没达到理想的效果,我觉得我应该再多设置几种情境,让幼儿多次练习,巩固使用人称代词和方位词。
小班语言交流课活动教案:儿歌你问我答反思这篇文章共2211字。
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f88b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6.png)
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教学反思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反思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这节群文阅读课《童诗中的问与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师语言亲切,教态大方。
教学思路清晰,课的流程环节合理顺畅,让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每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让人感觉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飞溅。
我们采用了“一篇带多篇”、“先分后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群文阅读的理念,通过几篇有趣的儿童诗,体会其中的趣味。
细读每一个文本,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价值,比如《我底下有什么》中那个优美的画面感,《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对大自然的好奇,《童话》中梦幻的故事情节,但在这堂课中我们没有引导孩子去细细品味,原因有二:刚进入中段的孩子,感悟能力还需慢慢培养;本堂课的议题更具针对性地指向“问、答”,于是我们大胆取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听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1.《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因此我们在选文的时候认真考虑,这几首诗内容浅显,都是问答式,学生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高效群文阅读的前提。
我们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巧妙利用文本组成群,通过巧组材料,精准议题,活用策略,让学于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兴趣浓厚,很快领悟大意,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因此我认为我们这个议题和选文切合实际。
2.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有三个:(1)体会儿童诗中问答的趣味。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独特体验。
(3)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热爱。
我们为了达成这三个目标,在诗歌呈现的方式上做了处理。
比如:《我底下有什么》我们先呈现诗歌前面部分,引出问题,让学生读后展开想象,我底下到底有什么?此时学生思维天马行空,有的说我底下有椅子,有的说我底下有大地,岩浆…….答案精彩纷呈.我们最后才出示诗歌的原文,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想象与原文截然不同,出乎意料.瞬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童诗的兴趣。
2023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
![2023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0ac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1.png)
2023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1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因为__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开课之前,我说:“同学们,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学生沉思了片刻,开始说话了:“我希望爸爸妈妈永远健康长寿。
”“我希望我们家里经常充满幸福。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踊跃发言。
读《童年的水墨画》时,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迟迟不敢举手。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告诉老师: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说出最喜欢的画面。
有的说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比放感觉更轻,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用了拟人,仿佛看到小手牵着阳光的手;有的说“悠”看出悠闲地荡着秋千,一边还唱着春天的歌。
当学完整首诗时,我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学着也尝试创造自己的诗,按照每一小节的格式和内容,把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想象进去写,也可以写自己看到的某一个画面,下节课交上来检查。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2在《儿童诗两首》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燃的表演,听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欢乐。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式、参与式的教学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满意之处有以下两点:一、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于创新,为学生创造了思维、想象、表达的宽松环境。
如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小主人公,你会对父母说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予以点拨、诱导,使学生进取主动参与,发挥想象。
二、在教学活动中,我创设情境以伙伴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活动、表演,完全舍弃了“师道尊严”。
《儿童诗》教学反思
![《儿童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ad58d3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9.png)
《儿童诗》教学反思《儿童诗教学反思》儿童诗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以简洁、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儿童情感、思想和生活的诗歌形式。
儿童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儿童诗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儿童诗教学的现状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儿童诗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诗歌,或者让学生背诵诗歌,而没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单一 在儿童诗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是简单地讲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不科学 在儿童诗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只是简单地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儿童诗教学的反思明确教学目标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四季》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或者让学生模仿诗歌的形式进行诗歌创作。
科学教学评价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该科学教学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儿童诗》教学反思精选
![《儿童诗》教学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27c55d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75.png)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本节课要完成两首诗的讲解。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梦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较好的完成了课程目标,即: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并尝试课下自己写一首小诗。
结合课前导读及?同步训练?,可以说比拟全面。
美中缺乏是,引导读还是做的不好,学生读的时候没有激情,课堂上老师讲得太多,放给同学们的时间太少。
再就是在体会作者写作目的也即思想感情方面不是很深刻,这个需要在习题讲解的时候重点强调一下。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学会以学生为中心,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思考和讨论。
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一定要靠自己,老师有时候只是一个辅助的左右,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而不是全权负责学生的思考。
所以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根底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就语言进行交流,可以就感受到的童年生活的'快乐进行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如“读?我想?,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读?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等,结合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悟。
对?我想?一诗的朗读,要读出梦想的意味,边读边想象,才能入境;对?童年的水墨画?一诗,要读出诗的意境。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ecf0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a.png)
《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精选12篇《儿童诗》教学反思篇一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读《我想》时,问:“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较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诵读较神往的愿望,想象画面。
”读《童年的水墨画》时,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3.拓展延伸:你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仿照第一首诗续写几句。
遗憾:有些同学还是没有读出诗的意境来,还要加强朗读。
《儿童诗》教学反思篇二(1)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其中《我想》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读小诗,**: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较美的愿望,哪一个较令你神往?说出较喜欢的画面。
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春天的阳光是那样地柔和,那样地舒服,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与阳光共舞;有的说“长”看出春天万物生长,草木葱翠,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讲到蓝天是我的课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课堂上可能有些什么?学生联系诗歌,发挥想象,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他们说小鸟是我的同桌,白云是我课桌,太阳是我的老师……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然后我让学生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感受意境,并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的?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当学完整首诗时,我给学生**展示的空间,让有兴趣的同学也学着模仿《我想》的写法创作一首儿童诗。
(2)《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问银河儿童诗教学反思(五篇)
![问银河儿童诗教学反思(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ddf30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a.png)
问银河儿童诗教学反思新课改中的语文课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在语文课中,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这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机动,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问银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录象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只心弦地提出:“他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于是开展了“给银河写一封信”的活动,孩子们个个兴趣昂然,跃跃欲试。
“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在《问银河》的教学设计中,我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在这平台中展示自己,通过三个小星星的阅读提示,逐层深入,环环紧口。
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他们愿学、会学、乐学。
在新课改中,我感受到了教学的快乐,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虽然在课改前进的道路上还布满了荆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新的语文教学一定能点燃起孩子们心灵的火花,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问银河儿童诗教学反思(二)一、在初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朗读各同桌互动听读结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错,不倒,读得准确,在朗读过程中识读生字,初悟诗文的美。
二、在生字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运用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生字。
但是由于这个环节占用的时间太多,致使教学朗读部分过于仓促,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儿童诗教学反思
![儿童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327df2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9.png)
儿童诗教学反思儿童诗教学反思1《儿童诗两首》是充满了想象力和童真的两首儿童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有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很高的积极性。
优点:个别学生朗诵的非常到位,读出了那种快乐与童真。
不足之处:有的学生朗诵的不到位,有个别学生朗诵的低沉,没有活力。
还有个别学生没有体会到作者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力,体现在,在仿写的环节,很多学生写的句子想象力不丰富,很多都不合格;在理解绿色的蓬帐处,不能体会我的默默付出,经过教师点拨后能简单的了解。
改进措施:这节课主要还是朗诵的不足,教师的`范读也不到位,所以在理解上出现了问题,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己的朗诵,通过教师的启迪,让学生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最终达到可以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与文章一样美的诗句。
儿童诗教学反思2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因为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开课之前,我说:“同学们,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学生沉思了片刻,开始说话了:“我希望爸爸妈妈永远健康长寿。
”“我希望我们家里经常充满幸福。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踊跃发言。
读《童年的水墨画》时,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迟迟不敢举手。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告诉老师: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说出最喜欢的画面。
有的说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比放感觉更轻,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用了拟人,仿佛看到小手牵着阳光的手;有的说“悠”看出悠闲地荡着秋千,一边还唱着春天的歌。
当学完整首诗时,我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学着也尝试创造自己的诗,按照每一小节的格式和内容,把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想象进去写,也可以写自己看到的某一个画面,下节课交上来检查。
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问答歌》含反思.doc
![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问答歌》含反思.doc](https://img.taocdn.com/s3/m/d7b1f3b3ed630b1c59eeb5fc.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问答歌》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诗歌,感知问答歌一问一答的格式特点。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多种形式念诵诗歌。
3.乐意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1.与诗歌相匹配的图片、与诗歌相匹配的表格、背景图。
2.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瞧!这里好看吗?就好像来到了画里面一样,说说看画里面都有些什么?什么样的宝塔?除了尖尖的还有什么特点?谁能用更好听的话来说说?师:告诉你们哦,这么美丽的地方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里住着一群聪明善良的壮族人民,瞧!就是他们!咦!他们张着嘴巴好像在干吗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想来听听看嘛?二、教师完整示范《问答歌》,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问答的特点。
1.教师第一次完整示范诗歌,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师:好听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那你注意到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们再来听一听吧!2.教师第二次完整师范诗歌,幼儿感知诗歌问答的特点。
师小结:好像是个问题,对吗?好像一个人在问一个人在干吗?(回答),一问一答,壮族人们叫它问答歌。
三、出示表格,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特征进行匹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表格,初步感知诗歌的结构。
师:那么这首诗歌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告诉你们哦,就藏在这个大大的表格里?2.学习诗歌第一段,感知诗歌一问一答的特点。
师:(教师揭开第一段问题部分)猜猜是什么意思?咦!什么尖尖尖上天,什么尖尖在水边呢?答案就藏在这幅美丽的画里面,赶快来找找看!为什么你觉得是宝塔?你能用好听的话来回答吗?我们是看看是不是宝塔河菱角好吗?(教师揭开第一段回答部分)对了吗?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和他来完整说一说?3.引导幼儿猜测创编第二段问的部分,学习诗歌第二段。
师:(教师揭开第二段问题部分)换成什么图形了?猜猜这是什么意思?那什么圆圆圆上天?什么圆圆在水边呢?(幼儿根据猜测将相应的图片放到回答部分的空格中)那你能用好听的话说出来吗?我们一起和他来说一说!4.引导幼儿猜测诗歌第三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
《童诗中的问与答》反思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这节群文阅读课《童诗中的问与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师语言亲切,教态大方。
教学思路清晰,课的流程环节合理顺畅,让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每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让人感觉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飞溅。
我们采用了“一篇带多篇”、“先分后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群文阅读的理念,通过几篇有趣的儿童诗,体会其中的趣味。
细读每一个文本,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价值,比如《我底下有什么》中那个优美的画面感,《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对大自然的好奇,《童话》中梦幻的故事情节,但在这堂课中我们没有引导孩子去细细品味,原因有二:刚进入中段的孩子,感悟能力还需慢慢培养;本堂课的议题更具针对性地指向“问、答”,于是我们大胆取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听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1.《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因此我们在选文的时候认真考虑,这几首诗内容浅显,都是问答式,学生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高效群文阅读的前提。
我们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巧妙利用文本组成群,通过巧组材料,精准议题,活用策
略,让学于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兴趣浓厚,很快领悟大意,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因此我认为我们这个议题和选文切合实际。
2.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有三个:(1)体会儿童诗中问答的趣味。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独特体验。
(3)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热爱。
我们为了达成这三个目标,在诗歌呈现的方式上做了处理。
比如:《我底下有什么》我们先呈现诗歌前面部分,引出问题,让学生读后展开想象,我底下到底有什么?此时学生思维天马行空,有的说我底下有椅子,有的说我底下有大地,岩浆…….答案精彩纷呈.我们最后才出示诗歌的原文,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想象与原文截然不同,出乎意料.瞬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童诗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在《开满鲜花的头》中,我们引导学生读后想象头上长满是什么景象,边读边联想身边的人,并体会花和人物性格的相似性,有个孩子就说出了“妈妈头上长满了荷花,感觉又奇怪,又美丽的独特感受”。
再通过填白,让学生体会到作诗的乐趣,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其实写诗也不难,自己也能成为诗人,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
这些教学方法,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也成了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3.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关注课堂,注重生成。
以生为本,突出主体。
我们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系学生实际,架设生活与文本的桥梁,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儿童诗的有趣。
从自主朗读到小组合作学习,再到分享独特体验,老师都很关注课堂生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在教学《开满鲜花的头》中,让学生去想象除了文中的玫瑰花,紫罗兰,大荨麻,还有什么花,这些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