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合集下载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转变全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转变全
分心 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 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 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 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如,中小学课本的插图过多
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 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 效果均不好。如,唠叨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 二、态度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 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就是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境
可信
差距
信念
意图
畏惧
人格
这一模型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专栏2-12 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
个体把自己当成是另一个人时,会按照扮演角 色的态度和行为生活。长期导致态度和行为模 式固定,从而态度转变。行为矫正可用。
如、追星模仿、学习榜样;演员入戏太深、印 象整饰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 目前还难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 测量。态度测量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个体的态度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价值。当个
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
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态度对象的价值,不应忽视其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
予它的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一般、稳定持久;价值观不像态
有无目标的态度;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 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

四、态度形成与改变

四、态度形成与改变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方法
• (一)提供榜样法 • (二)说服性沟通法 • (三)角色扮演法
(一)提供榜样法
• 在学校情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目中有 关榜样的特点,按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page107)来选择榜样、设计榜样、示 范榜样的行为,以及运用有关的奖惩,引 导学生学习某种合乎要求的态度。
2、认知失调
• 主要源于四种情况:
• 逻辑上不一致 • 与社会风气不一致 • 个人一贯行为倾向与其特殊的行为 不一致 • 新事物与个体的旧经验不一致
3、有形成或改变态度的意向
• 意向是一种习惯性倾向,有着 持久而执着的影响。 •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 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即 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 我意向犹如电脑程序,直接影 响这个机制运作的结果。
4、对教育者的信任度
•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是人形成或改 变态度的主要影响源。 • 教育者的信任度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 者的“为师之道”与“授业之道”的 信任程度。
客观条件
• 1、所传达信息的可信度 • 2、榜样人物的选择 • 3、外部强化
外部强化
• 直接强化(奖励或惩罚) • 间接强化(潜移默化的方式)
四、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 五、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方法
郑斯敏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 • • • 1、对态度对象的认识 2、认知失调 3、有形成或改变态度的意向 4、对教育者的信任度
1、对态度对象的认识
• 在进行态度教学前,学生的认知 结构中首先要有关于新态度对象 的观念或认识,其次还要有一套 关于行为与其相应情境的关系的 观念。
态度
(二)说服性沟通法
• 1、选择证据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态度形成与改变一个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个人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本章将分别论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除新生儿之外,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旧态度的改变导致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第一节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因而,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态度形成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自出生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具有一系列的特点:第一,是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只让个体了解或接触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第二,是一种持久的影响,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第三,是一种多元化的影响,即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因素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往往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第四,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对人们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对个体态度形成的要求和约束也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

(二)家庭的影响对于个体最初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及其今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

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长幼关系之外,还包括了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较融洽,则互相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也易趋于相近或相同;此外,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显著影响,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用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三章 态度的形成

第三章 态度的形成
• 人道主义态度束 • 国家主义态度束 • …………P67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 (一)态度的功能 • 1.适应功能
不同的态度适应不同的人群及场景(以对待父母的态度去对待和朋友, 往往会很不适应)
• 2.自我防御功能
可以帮助人们在受到贬抑时保护自己(知识分子对商人)
• 3.价值表现功能
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观(宗教徒和无神论者)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 经验的情绪后果
某些导致心灵创伤的经验,即使只有一次,也可以形成十 分稳固的态度(一朝被蛇咬,儿时老师的当众羞辱)
• 需要的满足
人们对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易产生积极的态度
• 知识
知识可以使人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巫术的信任与改变)
• 家庭
父母亲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儿童态度的形成(对政党和 宗教的态度)
(二)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 态度的心理成分: • 单因素说:感情 (瑟斯顿、赖茨曼)
认为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 双因素说:感情、认知(罗森伯格)
认为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 三因素说:感情、认知、行为(瓦格纳)
认为态度包括感情、行为和认知三种因素,故也称作态度 的ABC模式。
态度的分类
• 就态度的表现形式: • 与情绪、感情联系的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 一、什么是态度
• (一)定义与特征 • 定义: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 应时所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 特征: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它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态 度可以而且一般都会表现于外,这称作态度行为或表态。
•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

美国社会⼼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 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

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

②经验的分化。

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

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是仅仅⼀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

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的学习。

从发展的⾓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②对某⼀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

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从⽽产⽣的服从⾏为。

②同化。

态度不再是表⾯的改变,也不是被迫,⽽是⾃愿地接受他⼈的观点、信念、⾏为或新的信息,这⼀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③内化。

内⼼发⽣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了⾃⼰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态度体系中的⼀部分,⽐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到了这⼀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

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态度的变化 ⼴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态度发⽣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向发⽣变化。

态度变化的⽅向按照施加影响的社会或他⼈所期待的⽅向发⽣变化的,称肯定性态度变化;按所作⽤的他⼈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向变化的,称否定性态度变化。

社会⼼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

出发点是⼈们在⼼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致的需要,当⼈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

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按对⼀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

心理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PPT课件

心理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PPT课件

1. 预先警告 2. 分心
1. 对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自我卷入程度) 2. 预防注射 3. 人格因素(自尊,智力,性别)
人们对一致性的偏向程度,可以通过“一致性 偏好量表”的项目来测量。请阅读下面的每道 题目,然后用下列数字表示自己对此的态度。
1=强烈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些不同意 4=有点不同意 5=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6=有点同意 7=有些同意 8=同意 9=强烈同意
基本观点:当个体的信念或态度与其他观 点或自身行为发生矛盾或不相一致时,人 之元素之间的冲突便会导致心理失调,进 而产生紧张、不适等负面情绪体验。随之 而起的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个体进行自我 调整,或改变原有信念、原有态度,或否 定其他观点和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 的相符或一致。
主要有两种学说: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 论。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 过程。
有两种学说:预期价值理论和认知反应理 论
态度是个人为自己的得失而深谋远虑的结果 预期:人们对某一客体具有特定属性或某一行
为达成特定目标概率的主观判断 价值:人们对客体所具有的属性或行为结果在
多达成多上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主观判断。 U=E ×V 评述:过于夸大了人的理性,与现实情况多有
实验:木板上拧螺丝钉——20美元 VS 1美元 当以金钱或其他外在诱因激励个体去做其原本就喜
欢做的事情时,个体的内在动机就会因此而受损。 评述: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儒家反省法
1. 一般说服模型 2. 可能性模型 3. 启发系统模型 4. 态度改变的协同模型
外部刺激
信息源 传播 情景
目标靶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 厌恶的情感体验
知态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 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态度形成与转变

态度形成与转变
理论假设: 1)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2)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
压力;
3)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 数。
第三十页,课件共有55页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见解或观念。
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
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关 系:
第二十六页,课件共有55页
eg: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 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不平衡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4)向中度。即某种态度在其整个态度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程度 。
(5)外显度。即某种态度在其行为方式和行为方向上的外露程度

第十页,课件共有55页
四、 态度的形成
凯尔曼(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 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 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第三十一页,课件共有55页
失调的后果: 失调→心理上不舒适感→个体去减少失调、达到协 调; 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 进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
减少失调的方式: 改变认知结构中关于行为的认知要素。 改变关于环境的认知要素。这同样也是观念的改 造,即认知结构的重建。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 素。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一、态度及其形成(一)态度的含义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特征有:(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

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

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

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

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1.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态度及其改变
第五章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精选ppt
1
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
1.定义:态度是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 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 意向三个成是有一定对象的。 第二,态度是比较稳定的,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 而不改变。 第三,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它存在于个 体自身内部。 第四,态度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
效应、过度理由效应) 4、角色扮演与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 5、自我防御回避原则与渐进策略
精选ppt
10
逆反心理: 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作出
反应的现象。
超限逆反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 禁果逆反
精选ppt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二)认知平衡理论(海德,1958)人类普遍有一种
平衡、和谐的需要,不喜欢不平衡状态。一旦在认知 上有了不平衡,就会从心理上产生紧张和忧虑,从而 促使主体按照“费力最小原则”将认知结构向平衡和 和谐的方向转变。 (三)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凯尔曼,1958) (1)服从(2)认同(3)内化
精选ppt
精选ppt
3
二、态度的功能
金盛华: (1)态度对社会理解的影响 (2)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 (3)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4)态度的激励作用 卡茨(态度的功能主义观点): (1)利益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精选ppt
4
二、态度的形成
(一)学习因素: 人们可以像获得知识那样获得态度态度。
6
精选ppt
7
一、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精选ppt
8
四、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般是属于同一个方向的,即平衡状态。
•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和对单元内两个对象 所持的态度趋于相反方向时,其认知体系 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将 会引起个体心理的紧张而产生不满情绪。
• 解除心理紧张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 程。
7
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强调一个人(P)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 常受他人(O)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
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 。 关系认知:人们的认识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件
及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 合为一个整体。
单元关系:指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类似、接近、 相属 )。
感情关系(sentiment):是指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 喜恶、赞成或反对的情感与评价倾向。
6
主要观点 • 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
• 1.沟通者 沟通者是信息的来源。 • 2.沟通过程
⑴沟通者以及沟通信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⑵信息的内容要以对象惯用的言语来传达。 ⑶沟通者要了解对象的需要与动机。 • 3.沟通对象 接受者是否了解信息,其个性特征 (如自尊心、灵活性和刻板性等)是否适应于接 受这些信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协调: 不协调 不相关:
11
解除或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12
(三)参与改变理论
参与改变态度:改变态度的方 法,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 值。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 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
两种方式: 主动参与 被动参与
13
影响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因素:
平衡结构
O
O
O
O
+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环境的特性
1、社会满意度 2、组织目标
B
3、事件发生的地点
他人的知觉
知觉者的特性
1、自我接受程度
2、知觉的结构
C
3、反馈的显著性
4、个人的经验
精品资料网
A:1、年龄、性别、种族、体重、身高、 衣着 2、语言的准确性、语调、语气—— 表明生气、喜厌 3、身体各部位语言 4、前面三种特性在初次知觉中被重 视
组织行为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 人事学院 许玉林
精品资料网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中 的个体行为
精品资料网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中个体行为
第四章:知觉、社会知觉与认知判断 第五章:态度及其行为的改变 第六章:动机与需求的管理 第七章:个性的管理分析
精品资料网
第四章:知觉、社会知觉与 认知判断
第一节:知觉与社会知觉
一、知觉的特性
知觉是人对客体整体属性的反映,知 觉具有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精品资料网
– 知觉对象的特点: – 形状大小:对身材、高矮的判断 – 强度的变化:衣着、肤色、能力的强度大小等 – 对比的变化:强度是对比的结果 – 动与静的变化:活跃性 – 重复性:习惯性行为 – 新异性:独特的品质
– 主体的特点: – 兴趣、需要和动机 – 个性、知识和经验
– 改变个人的人格因素 – 人格的改变是认知改变的根本,一个人能力提高
了,站在一个高层次上,因此认知就改变了
精品资料网
第五章:态度及其行为的改变
第一节:态度的特性与机能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
久而又一致的心理或行为的倾向。态度 的形成和改变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和生 活方式,以及行为的表现。 态度--》动作--》行为 态度-精品-资料》网语言--》意见表述

态度形成和改变

态度形成和改变
11
2.行为意向模型(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model)基本观点:(公式)
B BI W1 AB W2 SN
B表示行为 BI表示行为意向 AB表示对行为B的态度 SN表示主观规范 W1表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权重 W2表示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权重
SN ( NB j )(MC j )
消费者的态度及其形成与改变
消费者在接触和消费企业所提供的 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会对这些产品 和服务及其提供者形成某种态度,这 种态度不仅决定着消费者如何看待企 业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
第九章:消费者的态度及其形成与改变
消费者在接触和消费企业所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会 对这些产品和服务及其提供者形 成某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决定 着消费者如何看待企业及其提供 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主观规范 购买动机 购买能力 情境因素 测度上的问题 态度测量与行动之间的延滞
7
第二节:态度测量及态度模型
一、态度的测量
1.等距量表法(瑟斯顿L.L.Thurstone&蔡夫 F.J.Chave ) 等距量表的设计过程
S50% 50 Pb L i Pw
S50%——量表值,实际上是次数分布的中数 L——中数所在间距的下限值 ∑Pb——中数下降一个间距以上的累积次数分布百分数 Pw——中数下降一个间距的次数分布百分数 i——间距幅度
5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 态度影响行为(不是决定) 消费者的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态度将影响其对产品、商标的判断与评价 态度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进而影响购买行 为 • 行为影响态度 • 态度与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试论态度的形成过程摘要态度是一种内在反应倾向,通常进行研究的态度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体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

态度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诸如喜爱,讨厌都是态度的表现。

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要素组成。

而这三种要素越协调,所产生的态度就越趋于稳定。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和社会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人的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化进程的结果。

【关键词】态度形成转变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逐渐发育成为社会人,具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

如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诸如喜欢、满意、热爱等,都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态度到复杂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

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个人社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

1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态度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态度的运动遵循的是这样一个轨迹,旧态度的改变必然带来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总是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因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态度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态度的形成人从出生开始,必不具有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可以说,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后形成的。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个体对凡是能满足欲望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会产生喜好的态度。

相反地,对阻挠其目标实现或引起挫折的对象,就会发展出一种厌恶的态度。

比如,增加部分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制度出台的时候,很多餐饮等服务部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对态度。

个体与团体的相互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个体难免与的其他个体产生作用,个体的很多态度都可能与其它个体的态度相一致,这样就组成了团体。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演示教学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演示教学

OX+-代代代-表表表与消积X两极极者的的O相关关关系系+的某X一事物O或人+ X O
X -
20
海德的平衡理论关系图
PO代代P表表个与体P有关系的P 另一个体
P
P
X+代表+与两者相- 关的某-一事物或+ 人 - - +
O+代表积X极的O关系 X O
XO
X
-代+表消极的关系 +
-
-
P
--
O
X
-
P
-+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 的不协调关系。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取向与 回避动机的角度,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 的强度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逆反心理
14
三、态度的维度
⒈方向(态度指向:肯定/否定态度对象) ⒉强度(态度方向的程度) ⒊深度(对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⒋向中度(态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⒌外显度(方向和行为的外露程度)15四来自态度的形成顺从 (依从)
认同
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 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 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孩子对长辈的态度、宠物的态度)
O
X
+
P
P
+ - ++
O
XO
X
+
-
21
(二)认知失调理论
•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ppt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ppt
三、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学习目标:
➢ 掌握态度的构成成分 ➢ 了解态度的特征 ➢ 讨论态度改变的策略 ➢ 阐述霍夫兰的说服模式的主要内容
▪ 罗曼•V•皮尔
▪ 在美国最畅销书排行 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时 间
▪ 著作在全世界的总销 量累计超过2亿册
▪ 把心理学和《圣经》 结合在一起
▪ 人生态度 ▪ 工作态度 ▪ 生活态度 ▪ 服务态度 ▪ 学习态度
3.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态度的构成
举例:校园禁烟
▪ 支持者:
➢ 吸烟危害健康、浪费金 钱;
➢ 不喜欢吸烟,也不喜欢 别人吸烟;
➢ 支持禁烟运动。
▪ 不支持者:
➢ 吸烟是个人自由,吸烟 有一定的好处;
➢ 喜欢吸烟,还喜欢与大 家一起分享;
➢ 不支持禁烟。
态度的构成
态度的特征
1.各成分间的一致性 ➢ 态度的三个组成成 分倾向于一致。这 意味着某个成分的 认知成分 变化将导致其他成 (信念) 分的相应变化。
霍夫兰、可靠性)
受欢迎性
(外表、可爱、相似)
说服信息 与原态度间的差距 信息的呈现方式
新颖与重复
被说服者 人格 心情
免疫情况 卷入程度
态度改变
情境因素 预先警告 分散注意
活动: 角色扮演
➢ 肺病患者 ➢ 护士 ➢ 医生 ➢ 家属
小结
➢ 态度的构成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 ➢ 态度的特征:各成分间的一致性、中心性和强度; ➢ 态度改变的策略包括:情感技术(恐惧唤起、好心情
Motivation is to maximize rewards and minimize punishments
▪ 认知功能( Knowledge )

7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7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心理学教程》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力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概念 七、态度的转变
二、态度的构成 三、态度的维度 四、态度与行为 五、态度的功能
八、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九、改变态度的方法 十、态度的测查
六、态度的形成 十一、思考题
《社会心理学教程》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 力
遗漏下列两种情形: P
P
(平衡) —
(不平衡)
+
++
O
X

O

《社会心理学教程》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 力
X
34
纽科姆的A—B—X模式
T.M.Newcomb,1961,1968
▪ A、B对X看法不一致导致紧张状态
▪ 紧张度正比于: 1 A喜欢B的程度; 2 X对A、B的重要性; 3 A、B的交往频度; 4 A、B对X的态度差异程度; 5 A或B的自信程度。
▪ 适应工具
• 把态度作为谋求利益的工具。
▪ 自我防御
• (被动)保护自我、减少焦虑。
▪ 价值表现
• (主动)表现自我、展现价值。
▪ 认知功能
• 态度赋予事物以意义,引导认知,增进认识 或理解。
《社会心理学教程》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 力
22
六、态度的形成
▪ [美]凯尔曼(Kellman)的三阶段论,1958
11
4 态度的向中度
▪ 定义:一种态度接近个人核心价值观及根本态度 的(距离)程度。
▪ 操作指标:一种态度同个人根本信念的关联水平, 或与价值系统中心的关系。
▪ 一种态度与一个人的根本信念关联越密切,越是 接近价值系统的中心,向中度也越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引言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1.1 态度的定义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1.2.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第一篇: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一)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教师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可以用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来解释。

社会学习可分为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直接学习)。

观察学习也被称为替代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3)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成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学习子过程。

他详细分析了观察学习的这四个子过程。

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生成过程4)动机过程(4)观察学习的效应第一,习得效应。

第二,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

第三,反应促进效应。

第四,刺激指向效应。

第五,情绪唤醒功能。

2.亲历学习亲历学习也称为直接学习(角色扮演学习);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亲历学习可被看作是观察学习的一个特例,只是观察对象从他人的行为转化成自己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二)态度的改变过程(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年提出态度形成要经过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顺从——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上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2.认同——是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更深一层。

认同不受外在压力影响;内化——在思想和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一)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的教养方式2、榜样的作用3、强化与惩罚4、社会的风气5、同伴集体的影响(二)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个人的信念1)亲身经历。

2)替代经验。

3)社会评价。

4)逻辑推理。

2、认知失调3、道德认知发展第二篇: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判断题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2.态度由认知成分(知)、情感成分(情)和行为成分(行)所构成。

第9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9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 测量信念评价(例)
–“七喜不含咖啡因,你认为 怎样?”
很差 –3 –2 –1 0 1 2 3 很好
–“七喜完全由天然成分制成, 你觉得怎样?”
很差 –3 –2 –1 0 1 2 3 很好
• 信念评价依赖于相关方法——目 的链中的终极目的对于个体的重 要性。如七喜的柠檬味。
运用费希宾模型量化总体态度
Caffeine free-----------High in caffeine
Distinctive in taste----imilar in taste to
most
(注:虚线部分分成7个分段档次)
李克特表
1 2 3 4 5
1、I like the taste of Diet Coke
2、Diet Coke is overpriced 3、Caffeine is bad for your health
(1)态度与信念
费希本多属性模型 信念与态度无关的情况 产品是享乐性产品时容易偏离 信念可能与消费者决定无关:麦当劳
(2)态度与行为
费希本行为意向模型 对费希本多属性模型的改进 更重要更科学的测度:衡量对购买行为的态度,而不仅仅 是对产品本身的态度 基于如果使用该品牌来评价:修正了对信念的界定,认为 信念不是某品牌被感知的属性,而是某行动被感知的结果 做人们希望我们做的事情:引进了主观规范的信念和遵从 主观规范的动机两个社会因素
态度及其要素的量化
• 识别显著信念(或重要属性) • 运用李克特量表测量信念强度和信念评价 • 运用费希宾模型量化总体态度
运用李克特量表测量信念强度和信念评价
• 测量信念强度(例) –“七喜不含咖啡因,您认为可
能吗?” –很不可能 -3 -2 -1 0 1 2 3 非常可能 –“七喜完全由天然原料生产, 您认为可能吗?” –很不可能 –3 -2 -1 0 1 2 3 非常可能 –建立在亲身经历基础上的信念更 易被激活并且对态度产生更大的影 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引言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1.1 态度的定义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1.2.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

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

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

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2.1 态度的社会性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

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

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即一种状态或观念。

由于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关系的反映,所以态度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客体,总是与态度对象相联系,因此,态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总是针对着某一事物的 [1]。

2.3 态度的稳定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其中情感的成分占有重要位置,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它使得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正是由于态度具有这种稳定性和持久性,才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1]。

2.5 态度的动力性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1]。

3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3.1 双重态度模型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 Greenwald 和 Ba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性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

在此基础上,Wilson和 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3]。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其测量方式和态度改变技术等方面研究结果的反思,这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1)对相同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

(2)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较多的动机和心理能量从记忆中去检索,而且只有当检索到外显态度的强度能超越和抑制内隐态度时,个体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否则报告的只是内隐态度。

(3)即便外显态度已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影响个体的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或并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

(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

(5)在面临一种有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即双重态度并不引起主观的冲突状态或矛盾心理。

(6)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评价系统相互独立,前者以内隐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后者则影响人的外显反应。

(7)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的内隐的消极和积极的评价,即内隐态度本身如同外显态度一样存在着矛盾现象[4][5]。

4 态度的形成4.1 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形成理论认为,某种态度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以及同化和内化的机理作用的结果。

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态度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一段相当时间的孕育过程。

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研究,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

同化是指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和判断等行为方式吸收过来,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自我认知,是态度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1]。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形成后,个体便具有了种种特有的内在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使个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倾向性。

如果形成的态度是正确的,它会促使个体与外界保持平衡。

反之,则会阻碍个体在社会上的适应性。

个体总是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从而对外界的影响表现为吸收或拒绝。

4.2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4.2.1 期望态度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期望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验证明,凡是能够满足个人期望,或能帮助个人达到目标的对象,都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

相反,对于那些阻碍目标,或使期望受到挫折的对象,都会使人产生厌恶的态度。

这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替学习的过程,它说明期望的满足总是与良好的态度相联系。

有人曾对某种种族偏见(态度)的发展进行过研究,认为这种偏见具有满足某些个人期望的功能。

例如有些人需要借蔑视其他种族,以发泄自己在生活中压抑已久的敌意与或冲动行为。

这说明态度中的情感和意向成分与期望的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4.2.2 知识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与一个人的知识密切相关。

个体对某些对象态度的形成,受他对该对象所获得的知识的影响。

但是,并不是说态度的形成,单纯受知识的影响。

心理学家进行过有趣的调查,他们把调查对象分成两种态度组,即有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特征是:态度分明、无意成分少,情绪色彩低)与无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

结果发现前者能够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后者则只接受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

4.2.3 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一个人的经验往往与其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态度的形成是认知不断积累的过程,在遇到相似或相关情况时,人们通常会反思过去的经历,聚焦到过去的态度上,以往类似经验就会对个人对待新的情境产生情绪反应,影响在新的情境下采取何种态度、行为[6]。

4.2.4 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是具有群体归属感的人,个人为了实现社会化,并从其认同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身份感,就会自觉地融入社会群体,接受群体所公认的看法#观念等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的规范!因此,反过来,群体的约束或规范就会对个体产生制约的作用,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6]。

5 态度的改变5.1 态度改变的过程态度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形成的,因此要改变态度的强度,或以新的态度取代原来的态度(即改变态度的方向),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在它一旦形成之后,便构成了个性的一部分,进而影响整个行为方式。

因此,态度的改变和取代,并不象一般的学习那么简单。

学习活动只能改变一个人态度中的思想和信念成分,而不能改变一个人态度中的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学习活动对态度的改变只是暂时的,时间一过又会回到原来的态度。

态度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度的方向,二是态度的强度。

以一种新的态度取代原有的态度,这就是方向的改变。

只是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不变,这就是强度的改变。

同时,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也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这本身既包含方向上的转变,又是强度上的变化[7]。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Kelmen)于1961年提出了态度形成或改变的模式,他认为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经历了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1]。

1.顺从阶段顺从又叫服从,是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这是态度形成或改变的第一个阶段。

在生活中,个体一方面不知不觉地在模仿着他所崇拜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受一定外部压力或权威的压力而被迫接受一定的观点,但内心不一定接受该观点,这是形成或改变态度的开端。

2.同化阶段同化又叫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他人的影响。

这个阶段比顺应阶段进了一步,即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了,也不是被迫的了,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动或新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