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在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论
理★★★★T h e o r y R e s e a r c h
(责任编辑:姚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在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刘轶梅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良好的市民文明素质,市民的文明素质是考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提升市民素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普通市民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形成良性互动。
一、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推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保证,又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之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硬件设施可以通过最先进的设计和技术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相对而言,在短时期内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困难得多,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应更加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总体评价,包括软、硬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主要涉及可以用技术措施加以解决的问题。软件建设主要涉及提高效率、提高市民素质、弘扬城市精神等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硬件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市民的参与,软件建设更不能忽略了人的因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人,市民文明素质是文明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首要任务。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交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方面的表现会有明显改善,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促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二、提高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同,培养市民的家园意识和责任意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改善城市环境、形成优良秩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举措。在全社会掀起阐释和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热烈氛围,让市民感知和接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美好愿景,让市民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对提高生活水平,享受高品质服务的作用。加深对全国文明城市标准的认识,了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要求。不再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看做仅仅是政府的事,而应该从我做起,把自身的行为融入到创城中,全员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增强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对城市的依恋感、归属感,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城市形象,关心城市发展,形成合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
三、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市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积
极性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改善民生相结合。解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如:环境脏乱差、交通秩序混乱、公共服务缺失和低质等一系列关系市民生活质量的、市民切身感受到的问题。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备、管理有序的全国文明城市新局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把为市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提出做到通水、通电、通气、通暖、通信、通路“六通”,方便出行、方便就医、方便上学、方便购物“四方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等方面。公共教育主要是提高市民对文明认知水平,对照文明标准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公共文化主要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基处设施建设。公共卫生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加强公共卫生基处设施建设,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交通设施应更加人性化,优化交通质量,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市民将享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给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各种便利,享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积极主动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四、开展主题文明行动,在“创城”活动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调动社会一切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开展专项主题文明行动,可以是行业性的、区域性的、社会组织自发性的;可以在行业、
在街道、在社区、在单位、在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群体,老年人、未成年人、党员干部,促使全社会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提高各项主题文明行动的效果,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主题文明行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开展声势浩大的文明行动。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近几年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不达标的各项工作实际,特别是在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参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项主题活动。活动必须以市民的现实需要和可接受能力作为出发点,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效果和益处,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主题专项活动的实效。
作者系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