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数控机床与机械结构

适用范围:XXXX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时(周数):

学分:

开课单位:

编制执笔人:

审定人(单位):

修订人:

修订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数控机床与机械结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实践课程。学生通过数控机床与机械结构的学习,能够复习和综合运用已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熟悉数控机床结构与特点,同时为学生能够获得数控机床维护维修及改造提供学习平台,为学生最终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General target)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并利用软件绘制数控机床零件图及装配图,通过学习,全面了解数控机床内外部结构。并能使用熟练使用UG软件及其它三维软件,能够分析零件缺陷原因并制订改善方案。(二)能力目标(Concrete ability target)

1.能够根据图纸了解机床具体结构;

2.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绘制三维结构图;

3.能够根据三维空间图形或者实物图能够绘制二维图;

4.能够规范使用三维软件及相关工具;

5.能够对机床的结构性问题做出识别;

6.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维护和维修;

7.能够分析零件成本和品质,分析缺陷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三)知识目标(Knowledge target)

1.掌握机床的各部分结构;

2.熟悉机床各部分组件的运动关系;

3.掌握数控机床各部分的运行机理;

4.理解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区别;

5.掌握常用检测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6.了解数控方面英文专业词汇和应用文写作;

7.了解数控机床原理,数控机床简单的维护、维修。

(四)素质拓展目标(The character expands target)

1.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科学严谨、文明生产

的工作态度;

2.通过加工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爱惜数控机床及其相关工艺装备,规范、安全操作数控机床和及其工艺装备的意识;

3.通过制订数控加工方案和数控加工程序的训练,培养学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理论结合实际的意识;

4.通过方案结果的反复修改,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抗挫折能力,通过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通过汇报、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能力;

6.通过检验产品,培养学生遵守产品国家标准和尊重客户要求的意识;

7.通过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脏的精神;

8.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课程设计思想

以职业分析和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构建由实践情境构成,工作过程为中心,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各环节的评价和调控;以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课程设计原则

《数控机床与机械结构》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编排遵循了三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人本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涉及事实、概念和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必须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情境性原则是指课程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获取自我建构的主观知识,即涉及经验和策略的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人本性原则是指学生从科学性原则和情境性原则交叉领域获得的理论和经验双重知识经过“获取—反思—内化—实践”,转化为个体能力,它是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的保证,在课程开发中具有最高层次。

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营造“真实的虚拟”情境,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以任务驱动设计工作过程环节,并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

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一体化。

课程既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即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使用加工中心进行零件加工的技术;又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即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框架

整个课程采用项目化结构,按照加工方式构建9个学习情景(如下表)。

每个教学项目选取来自具体机床结构的项目,适当经过教学改造,以任务驱动设置若干教学单元。以实训任务作为载体,在完成每一个实训环节中帮助学生获取经验性知识,并渗透理论知识的讲授,在完成数个任务的基础上,再拓展相关技术理论知识,以技术理论知识指导各项目的完成。在综合加工项目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技能施展舞台,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在组织方式上:

(1)每个项目均以实际机床结构入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通过VUG仿真软件进行基本三维造型的操作,在训练过程中渗透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待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到计算机实训中心进行现场虚拟造型及装配;在技能操作的过程中引入5S管理,培养学生营造规范化操作的工作素养。

(2)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分组进行“大循环”,由仿真加工和真实加工相结合,交叉完成各项目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均有充足的实践训练时间。

四、课程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

(强调操作技能,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加强过程考核)

1.考核目的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改进教学,抓好“以任务为驱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中主要环节,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和过程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2.考核原则

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综合考核的原则;突出能力评价优先地位的原则;重点过程评价原则;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原则;学生自评与其他评价结合的原则等。本课程的评价主要考虑课堂教学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实践操作情况、报告书情况等综合考评。

3.考核途径

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根据日常课堂纪录、完成作业情况、实际读图能力、ug造型能力等,主要由教师进行评定。

4.考核标准

包括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方面。

5.考核方法

本课程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研究性习题,辅助以学习态度考核、阶段性考核、期末综合性考核等多种形式组合。

操作技能考核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各技能操作点,进行实际加工考核。

课程总成绩(各项目成绩权重)

考核最后总成绩为:=∑⨯

各项目成绩(过程考核评价0综合素质评价0)

∑⨯⨯

=7%+3%

项目完成评定成绩构成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