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美国城市体系的发展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资料链接——美国的城市带分布
美国现有三个巨大城市带: 1、美国东北郊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 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为中心,北起波士 顿,南至华盛顿,又称“波士华士 (Boswash)”巨大城市带;占全国总人口 的20%,由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超大型城市 群。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0%,城市之间形成 紧密分工。
6
工业城市化时期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5、相关产业和附属产业的螺旋式增长产生了额外的 增长效应:扩大就业---人口增长---需求增长---更多高 级服务和活动人口 6、地方税收上升,为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了可能。所 有这一切又进一步强化了集聚经济,吸引了新一轮投 资。 这种自行推进的螺旋式增长也被称为累计因果 (cumulative causation)过程。 对其他城市产生负面效果:人口与资本外流,当地发 展速度降低,更加快了流入城市和地区的增长。这些 负面结果被称为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s)或极 化效应。
税收减少
基础设施和 生活质量恶化
去工业化和经济衰退的螺旋式下降
19
经济重构和“信息城市”的出现(1983年至 今)
三项意义重大的技术: 1、生产过程技术:如电控生产线、自动化机床、机器人技术等。 使企业可以更轻易地节省土地和劳动力成本。 2、交易技术:基于电脑技术的实时库存控制系统等。增加了企业 区位弹性,消除大量库存储备。 3、流通技术:通讯卫星、光纤、e-mail、宽体喷气式客机等。减 少了流通的时间成本。 对于美国经济重组的影响: 1、公司资本与工人之间关系的转变:传统制造业衰落,工会转为 弱势;城市劳动力市场重构:新手更多的妇女和新移民。 2、州政府和公共部门出现新职能:从“集体消费”变为公私合作, 解除管制,支持高科技研发,安全开支增加。 3、新国际劳动分工和大都市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变化。基于“空间 流”的城市体系要优于“空间相对区位”的城市体系。
14
美國城市間的居民流動2007年出現大幅減少,房地產泡沫的破裂迫使更多的
美國人暫緩搬家計劃。
15
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区合并 (1945-1972)
3、美国商业的重组即造成了经济体系的区域扩散,也造 成了一定数量的大都市区合并。表现在企业控制中心 (control center)和研发中心(R&D)日益地方化。 至1970年,世界最大的工业、金融、商业、物流、公共工 程等企业有25%将总部设在纽约;这种优势地位反应了 “相对较好的可达性,相对更有效的企业家精神相互累计 和加强的过程。” 研发机构作为另一种高收入、高增长的经济活动,传统上 被分散布局,其分布模式依赖于母产业的布局。而在发达 资本主义时期,许多远程的研发活动被吸引到集团公司的 中央实验室。
17
8%
7%
6% 5% 4% 3% 2% 1% 0% -1%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65-1995年美国制造业生产力变化
18
地方集聚不经济
地方产业 市场饱和
来自于低成本 地方的竞争
地方主导产业 岗位减少 地方建筑、服务 行业岗位减少 附属产业 岗位减少
16
70年代经济危机和新福特主义的城市重构(1972-1983)
wenku.baidu.com
70年代的经济危机:能源价格突然上涨;日、欧企业渗 透;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低成本竞争;基于新技术 和需要开发新能源的新产业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危机对城市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决定作出努 力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10年的企业重组和重新布局加 速了工作岗位从老中心城市的工业区中分离出来,进一 步刺激了拥有更便宜土地、劳动力和更低地方赋税的阳 光地带城市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管理放弃凯恩斯主义(Keynesian)。 循环累计因果的反面效应:
非均衡发展(uneven development):工业资 本主义城市体系中最重要和特殊的特点。 表现:富足的制造业带“核心”(高度城市化、 高度工业化)与全国其他“边缘”地区存在明 显的对比差异。 这种非均衡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coreperiphery pattern)在微观的尺度上表现更为明 显。在核心地区内部:大都市带与小城镇存在 强烈反差;在边缘地区内部:存在更大差异。
21
资料链接——美国的城市带分布
2、五大湖沿岸巨大城市带。以芝加哥为中心, 包括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布法罗等,城 市总数35个,集中了美国70%以上的制造业,南 绕五大湖呈半月形,简称“芝匹兹(Chippits)” 巨大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水平最高、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 3、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巨大城市带。以洛杉 矶、旧金山两大都市区为主体,从北方的萨克拉 门 托向南一直延伸到圣地亚哥,简称“圣•圣 (Sansan)”巨大城市带。呈扁担挑物形,中间 是一条狭长的城市带,两头则分别是一组城市群。
美国城市体系的发展(二)
1
二战之前的美国城市体系发展
1、边疆城市化时期 2、商业城市化时期(1790--1840) 3、早期工业发展与城市体系重组时期(1840-1870) 4、工业城市化时期(1870-1920) 5、早期福特主义、汽车时代、郊区化和大萧 条时期(1920-1945)
5
工业城市化时期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集聚经济的作用:乘数效应和累计因果效应 1、后相关联(backward linkages):新公司为工业 发展提供组件、原料、专业服务或设施。 2、前相关联(fordward linkages):新公司将工业 制成品作为原材料,进行装配加工包装销售。 3、这些相关产业的存在形成了一个具有专业技能的 能够吸引更多公司的劳动力市场。 4、所有这些产业间的联系有助于推动专业人员和技 术人员的交互作用,维持研发机构等,从而增加了新 的发明与创新的机会,并进一步刺激增长。 以上四点组成了地方经济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
11
美国全国公路网 (National Highway System) 长度已达630多万公里,是铁路运营里程的65倍。
12
匹兹堡 辛辛那提
圣迭戈
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 (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长度达88500多公里。
13
1956年开始此计划,连接了所有人口超过50000以上的城市。
2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城市体系的演变
概述:非均衡发展 1、1945-1972年,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 区合并时期,和二战后的经济复苏时期相一致。 2、1972-1983年,经济危机和新福特主义的城市 重构。 3、1983年至今,高科技经济和新的通讯技术占 据主导位置。
3
工业城市化时期开始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7
非均衡发展带来的社会极化和社会空间极化
社会空间极化与社会空间隔离是针对西方工业化国家 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所面对的城市贫困和社会排斥现 象而提出来的。 社会极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底部和顶部的增长,即低技 能、低收入家庭和高技能、高收入家庭的数量增长。 社会空间的极化和隔离是指由于城市规划和住房市场 影响到城市社会空间的变化,在空间上引起穷人居住 区的隔离(residential segregation)以及富人居住区 的集中。 研究指出:城市化过程中的住房市场导致了贫困家庭 在空间上的集中,而相对富有的家庭从这类地区大规 模迁出,这就加剧一种明显的社会极化现象。
22
23
24
纽约
25
中央公园
26
巴尔的摩
27
丹佛
28
费城
29
芝加哥
8
社会空间的极化和隔离的原因: 1、城市公共空间的私有化 2、维护地方政府利益的城市发展逻辑 3、市场的偏好 社会空间的极化和隔离是一个再生产过程
9
对集聚效应的改进和补充
1、扩撒(或涓滴)效应(spread or trickle-down effect): 核心的高等级需求可以带来边缘城市的经济增长。 2、边缘城市可以通过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过程 来发展经济力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企业的创新能 力。 3、城市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带来集聚不经济 (agglomeration diseconomies): 厂商:土地成本增加、交通堵塞、垃圾处理、更高的税收 等。城市居民:接受更多的直接负面影响。 4、技术创新和交通通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产业和区位机遇。 5、一旦工资级差足够大,核心城市就会发生投资缩减,从 而导致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形成所谓“资本 投资的秋千运动”。
10
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区合并(1945-1972)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强烈地影响了经济发展, 国家经济结构转向与福特主义的大批量生产相关 的发达资本主义(advanced capitalism)。 城市体系发展特点: 1、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建立,远途和次远途大运量 喷气式客机航空网发展。便利的网络系统从交通 和就业两方面改变了城市体系的结构,产生了一 个矛盾统一的结果:区域扩散(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和大都市合并(metropolitan consolidation)。
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区合并 (1945-1972)
2、一批新技术和高增长部门(原子能、电子、航天、石化、生 物制药)促使西部和南部“阳光带(Sunbelt) ”城市群出现(亚特 兰大、休斯顿)。早期制造业带的集聚不经济已超过其先发优势 (initial advantage)和累计因果效应。战后联邦政府巨额军事和 研究发展经费的支出,不仅推动了阳光带基础工业的发展, 而且刺激了该地区高科技工业的兴起,成为它蓬勃发展的坚 强后盾。 二次大战前,南部阳光带基本为北部的资本投资场所、原料 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城市化水平远不及东北部和中西部。 1920年,南部只有洛杉矶跨入全国十大城市之列;但1980年 的全国十大城市中,已有五个位于阳光带,即洛杉矶、休斯 顿、达拉斯、凤凰城和圣迭戈。作为衡量城市化综合指标的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1940-1980年,全国平均数由 52.6%上升到74.8%,南部由36.7%上升到66.9%,西南部则 由58.8%上升到83.9%。从中看出西南部城市化水平已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南部则基本与中西部和东北部持平。 70年代, 北部都市区就业人数增长率为12.4%,南部则达到40%。
4
工业城市化时期开始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原因: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conomies)。 分类: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单个企业因 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而使生产规模增加而产生的经济利益。 地方化经济或区域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是指一 定产业内的企业因在城市特定区域中整个产业的扩大而产生的 成本节约。 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是指因整个城市地 区产出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
资料链接——美国的城市带分布
美国现有三个巨大城市带: 1、美国东北郊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 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为中心,北起波士 顿,南至华盛顿,又称“波士华士 (Boswash)”巨大城市带;占全国总人口 的20%,由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超大型城市 群。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0%,城市之间形成 紧密分工。
6
工业城市化时期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5、相关产业和附属产业的螺旋式增长产生了额外的 增长效应:扩大就业---人口增长---需求增长---更多高 级服务和活动人口 6、地方税收上升,为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了可能。所 有这一切又进一步强化了集聚经济,吸引了新一轮投 资。 这种自行推进的螺旋式增长也被称为累计因果 (cumulative causation)过程。 对其他城市产生负面效果:人口与资本外流,当地发 展速度降低,更加快了流入城市和地区的增长。这些 负面结果被称为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s)或极 化效应。
税收减少
基础设施和 生活质量恶化
去工业化和经济衰退的螺旋式下降
19
经济重构和“信息城市”的出现(1983年至 今)
三项意义重大的技术: 1、生产过程技术:如电控生产线、自动化机床、机器人技术等。 使企业可以更轻易地节省土地和劳动力成本。 2、交易技术:基于电脑技术的实时库存控制系统等。增加了企业 区位弹性,消除大量库存储备。 3、流通技术:通讯卫星、光纤、e-mail、宽体喷气式客机等。减 少了流通的时间成本。 对于美国经济重组的影响: 1、公司资本与工人之间关系的转变:传统制造业衰落,工会转为 弱势;城市劳动力市场重构:新手更多的妇女和新移民。 2、州政府和公共部门出现新职能:从“集体消费”变为公私合作, 解除管制,支持高科技研发,安全开支增加。 3、新国际劳动分工和大都市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变化。基于“空间 流”的城市体系要优于“空间相对区位”的城市体系。
14
美國城市間的居民流動2007年出現大幅減少,房地產泡沫的破裂迫使更多的
美國人暫緩搬家計劃。
15
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区合并 (1945-1972)
3、美国商业的重组即造成了经济体系的区域扩散,也造 成了一定数量的大都市区合并。表现在企业控制中心 (control center)和研发中心(R&D)日益地方化。 至1970年,世界最大的工业、金融、商业、物流、公共工 程等企业有25%将总部设在纽约;这种优势地位反应了 “相对较好的可达性,相对更有效的企业家精神相互累计 和加强的过程。” 研发机构作为另一种高收入、高增长的经济活动,传统上 被分散布局,其分布模式依赖于母产业的布局。而在发达 资本主义时期,许多远程的研发活动被吸引到集团公司的 中央实验室。
17
8%
7%
6% 5% 4% 3% 2% 1% 0% -1%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65-1995年美国制造业生产力变化
18
地方集聚不经济
地方产业 市场饱和
来自于低成本 地方的竞争
地方主导产业 岗位减少 地方建筑、服务 行业岗位减少 附属产业 岗位减少
16
70年代经济危机和新福特主义的城市重构(1972-1983)
wenku.baidu.com
70年代的经济危机:能源价格突然上涨;日、欧企业渗 透;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低成本竞争;基于新技术 和需要开发新能源的新产业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危机对城市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决定作出努 力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10年的企业重组和重新布局加 速了工作岗位从老中心城市的工业区中分离出来,进一 步刺激了拥有更便宜土地、劳动力和更低地方赋税的阳 光地带城市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管理放弃凯恩斯主义(Keynesian)。 循环累计因果的反面效应:
非均衡发展(uneven development):工业资 本主义城市体系中最重要和特殊的特点。 表现:富足的制造业带“核心”(高度城市化、 高度工业化)与全国其他“边缘”地区存在明 显的对比差异。 这种非均衡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coreperiphery pattern)在微观的尺度上表现更为明 显。在核心地区内部:大都市带与小城镇存在 强烈反差;在边缘地区内部:存在更大差异。
21
资料链接——美国的城市带分布
2、五大湖沿岸巨大城市带。以芝加哥为中心, 包括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布法罗等,城 市总数35个,集中了美国70%以上的制造业,南 绕五大湖呈半月形,简称“芝匹兹(Chippits)” 巨大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水平最高、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 3、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巨大城市带。以洛杉 矶、旧金山两大都市区为主体,从北方的萨克拉 门 托向南一直延伸到圣地亚哥,简称“圣•圣 (Sansan)”巨大城市带。呈扁担挑物形,中间 是一条狭长的城市带,两头则分别是一组城市群。
美国城市体系的发展(二)
1
二战之前的美国城市体系发展
1、边疆城市化时期 2、商业城市化时期(1790--1840) 3、早期工业发展与城市体系重组时期(1840-1870) 4、工业城市化时期(1870-1920) 5、早期福特主义、汽车时代、郊区化和大萧 条时期(1920-1945)
5
工业城市化时期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集聚经济的作用:乘数效应和累计因果效应 1、后相关联(backward linkages):新公司为工业 发展提供组件、原料、专业服务或设施。 2、前相关联(fordward linkages):新公司将工业 制成品作为原材料,进行装配加工包装销售。 3、这些相关产业的存在形成了一个具有专业技能的 能够吸引更多公司的劳动力市场。 4、所有这些产业间的联系有助于推动专业人员和技 术人员的交互作用,维持研发机构等,从而增加了新 的发明与创新的机会,并进一步刺激增长。 以上四点组成了地方经济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
11
美国全国公路网 (National Highway System) 长度已达630多万公里,是铁路运营里程的65倍。
12
匹兹堡 辛辛那提
圣迭戈
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 (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长度达88500多公里。
13
1956年开始此计划,连接了所有人口超过50000以上的城市。
2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城市体系的演变
概述:非均衡发展 1、1945-1972年,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 区合并时期,和二战后的经济复苏时期相一致。 2、1972-1983年,经济危机和新福特主义的城市 重构。 3、1983年至今,高科技经济和新的通讯技术占 据主导位置。
3
工业城市化时期开始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7
非均衡发展带来的社会极化和社会空间极化
社会空间极化与社会空间隔离是针对西方工业化国家 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所面对的城市贫困和社会排斥现 象而提出来的。 社会极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底部和顶部的增长,即低技 能、低收入家庭和高技能、高收入家庭的数量增长。 社会空间的极化和隔离是指由于城市规划和住房市场 影响到城市社会空间的变化,在空间上引起穷人居住 区的隔离(residential segregation)以及富人居住区 的集中。 研究指出:城市化过程中的住房市场导致了贫困家庭 在空间上的集中,而相对富有的家庭从这类地区大规 模迁出,这就加剧一种明显的社会极化现象。
22
23
24
纽约
25
中央公园
26
巴尔的摩
27
丹佛
28
费城
29
芝加哥
8
社会空间的极化和隔离的原因: 1、城市公共空间的私有化 2、维护地方政府利益的城市发展逻辑 3、市场的偏好 社会空间的极化和隔离是一个再生产过程
9
对集聚效应的改进和补充
1、扩撒(或涓滴)效应(spread or trickle-down effect): 核心的高等级需求可以带来边缘城市的经济增长。 2、边缘城市可以通过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过程 来发展经济力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企业的创新能 力。 3、城市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带来集聚不经济 (agglomeration diseconomies): 厂商:土地成本增加、交通堵塞、垃圾处理、更高的税收 等。城市居民:接受更多的直接负面影响。 4、技术创新和交通通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产业和区位机遇。 5、一旦工资级差足够大,核心城市就会发生投资缩减,从 而导致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形成所谓“资本 投资的秋千运动”。
10
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区合并(1945-1972)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强烈地影响了经济发展, 国家经济结构转向与福特主义的大批量生产相关 的发达资本主义(advanced capitalism)。 城市体系发展特点: 1、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建立,远途和次远途大运量 喷气式客机航空网发展。便利的网络系统从交通 和就业两方面改变了城市体系的结构,产生了一 个矛盾统一的结果:区域扩散(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和大都市合并(metropolitan consolidation)。
高速公路、区域扩散和大都市区合并 (1945-1972)
2、一批新技术和高增长部门(原子能、电子、航天、石化、生 物制药)促使西部和南部“阳光带(Sunbelt) ”城市群出现(亚特 兰大、休斯顿)。早期制造业带的集聚不经济已超过其先发优势 (initial advantage)和累计因果效应。战后联邦政府巨额军事和 研究发展经费的支出,不仅推动了阳光带基础工业的发展, 而且刺激了该地区高科技工业的兴起,成为它蓬勃发展的坚 强后盾。 二次大战前,南部阳光带基本为北部的资本投资场所、原料 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城市化水平远不及东北部和中西部。 1920年,南部只有洛杉矶跨入全国十大城市之列;但1980年 的全国十大城市中,已有五个位于阳光带,即洛杉矶、休斯 顿、达拉斯、凤凰城和圣迭戈。作为衡量城市化综合指标的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1940-1980年,全国平均数由 52.6%上升到74.8%,南部由36.7%上升到66.9%,西南部则 由58.8%上升到83.9%。从中看出西南部城市化水平已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南部则基本与中西部和东北部持平。 70年代, 北部都市区就业人数增长率为12.4%,南部则达到40%。
4
工业城市化时期开始出现的非均衡发展
原因: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conomies)。 分类: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单个企业因 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而使生产规模增加而产生的经济利益。 地方化经济或区域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是指一 定产业内的企业因在城市特定区域中整个产业的扩大而产生的 成本节约。 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是指因整个城市地 区产出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