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6.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补充条约: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4.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
(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
(1)措施:在广州,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课 鸦片战争 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6
自主预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背景:_鸦__片____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过程:__1_8_3__9__年6月,在_林__则__徐___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 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3.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 反抗__外__来__侵__略___的坚强意志。
波、犯吴淞,占镇江,达__南__京____。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直趋天津
爆发: 1840年6月
查办林则徐,与英议和
攻陷浙江定海
封锁珠江口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爆发: 1840年6月
查办林则徐,与英议和 1841年初:英强占香港岛
新界
九龙半岛 香港岛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爆发: 1840年6月
查办林则徐,与英议和 1841年初:英强占香港岛
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自主预习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 爆发:__1__8_4_0__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2. 进程: 1840年封锁珠江口,攻陷_浙__江__定___海_,直趋天津。 1841-1842年:占香港岛,攻_虎__门___,占厦门、定海、宁
道光下诏对英作战
视频:清朝宣战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840年6月 1842年8月) 爆发: 1840年6月
逼近南京 进吴淞,占镇江 厦门、定海 宁波失守
查办林则徐,与英议和
1841年初:英强占香港岛 道光下诏对英作战
清战败,1842年8月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 (共31张PPT)

1、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 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英国 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 料,变中国为殖民地。
2、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 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 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战前
战后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 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 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 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不幸的 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研读
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 危机;人民负担加重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鸦片战争的爆发
•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他 们所谓的“正当利益” •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 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 ---1841年5月
封锁珠江口 陷定海 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 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 ---1842年8月
占香港、进攻虎门
南京
炮台、占四方炮台
占厦门、定海、宁 波、吴松、镇江到 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 兴的资本主义
具体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封建君主专制政治腐败; 武器落后;
——6月26日,定为
纽约·林则徐广场 国际禁毒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
赔款 五口通商 关税协商
危害 破坏领土主权 加剧人民的负担 破坏贸易主权 破坏关税主权
二、中英《南京条约》
4.影响 (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英国为 了开辟国外工业品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把 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中国
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
正常的中英贸易
英国
茶叶、生丝、瓷器 (很畅销)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2)在中英两国正当贸易中,英国国内许多白 银流入中国,于是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以牟 取暴利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 犹泄泄(放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 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林则徐
道光帝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3)鸦片输入加剧了中国的贫弱,给中华民族 带来深重灾难。道光皇帝同意林则徐的请求, 派他到广东禁烟
琦善与英国人谈判
关天培
二、中英《南京条约》
1.背景: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 广东海面沿海北上,不断进逼,清军节节失 利,被迫求和 2.签约时间:1842年
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
二、中英《南京条约》
3.内容 (1)割地(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 (2)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3)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 货物所缴税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1. 鸦片战争的背景。
- 国际背景。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迅速提高,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例如,英国的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大增,同时也需要为大量生产的工业品寻找倾销市场。
- 英国在亚洲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如印度,把印度作为进一步侵略亚洲其他国家的基地。
- 国内背景。
- 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政治腐败。
官员贪污成风,卖官鬻爵现象严重,如乾隆时期的和珅,聚敛了巨额财富,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 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这种经济形态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是用于交换,这使得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 军事上,军备废弛。
清军的武器装备陈旧落后,大多是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剑戟,虽然有少量的火器,但制作粗糙,性能远不如西方的枪炮。
而且军队缺乏训练,士兵吸食鸦片现象严重,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低下。
- 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统治者长期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侵略,但也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 鸦片走私的危害。
- 白银大量外流。
英国等西方列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中国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等国。
在19世纪上半期,中国外流的白银多达1亿两左右。
这使得中国国内的白银短缺,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底层民众的负担大大加重。
- 损害身心健康。
鸦片俗称“大烟”,吸食者极易上瘾,一旦成瘾,身体会变得极度虚弱,骨瘦如柴,精神萎靡不振。
而且鸦片的泛滥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许多人因为吸食鸦片而倾家荡产,家庭破裂。
- 吏治腐败加剧。
鸦片走私的过程中,许多官员收受贿赂,为鸦片走私提供便利,使得官场更加黑暗腐败。
- 林则徐禁烟。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2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2课第1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 鸦片走私。
英国当时可坏了呢,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这东西就像恶魔一样,在咱中国四处蔓延。
那些英国商人啊,把鸦片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就想着从咱中国人身上捞大钱。
鸦片对咱中国的危害可大了。
好多老百姓吸了鸦片之后,身体变得瘦弱不堪,就像被抽干了精气神一样。
而且,大量的白银也因为购买鸦片流向了国外,咱中国的钱就这么白白地进了英国人的口袋,国家也变得越来越穷了。
2. 林则徐禁烟。
这时候林则徐站了出来,他可是个大英雄。
他被道光帝派到广东禁烟。
林则徐到了广东之后,那是雷厉风行啊。
他先派人明察暗访,掌握了鸦片走私的情况,然后就果断采取行动。
最有名的就是虎门销烟啦。
1839年6月3日 25日,林则徐把收缴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一举动可真是大快人心,就像给了那些英国鸦片贩子重重的一拳。
虎门销烟也显示了咱们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 战争起因。
英国看到咱中国禁烟,他们可不甘心啊。
本来他们就想打开中国市场,这下子觉得有借口了。
他们就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其实啊,这就是英国想欺负咱们,找个理由来侵略咱们国家。
2. 战争过程。
英国那时候船坚炮利,他们的军队坐着军舰就打到中国来了。
咱们中国的军队虽然也很英勇抵抗,但是武器装备和他们比起来差太多了。
像在定海战役中,清军虽然奋力抵抗,但是还是被英国军队打败了。
英军一路北上,还打到了南京长江江面。
这时候清政府害怕了,就想着求和。
1. 条约内容。
赔款2100万银元,这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些地方就成了英国等列强倾销商品的地方。
还有协定关税,中国的海关主权也被破坏了,英国想让中国的关税怎么定就怎么定,这对咱中国的经济发展可太不利了。
2. 条约影响。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一课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第一课一、鸦片战争的爆发背景。
1. 国际形势。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英国的棉纺织品等大量工业产品堆积如山,需要寻找新的倾销地。
- 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在亚洲,印度已经成为它的殖民地,而中国这个庞大的封建国家,人口众多,在英国看来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
2. 国内形势(清朝)- 政治上,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官场腐败现象严重,各级官员贪污成风,卖官鬻爵现象屡见不鲜。
- 经济上,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 军事上,清朝军队装备陈旧,武器大多是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剑戟,战船也是老式的木船,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 对外政策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侵略,但也使中国与世隔绝,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无法及时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
二、英国鸦片走私及危害。
1. 鸦片走私情况。
- 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商品在英国很受欢迎,而英国的呢绒、布匹等工业产品在中国却滞销。
为了改变这种贸易逆差的局面,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 19世纪初,鸦片输入量每年约4000箱,到1839年猛增到40000箱。
鸦片走私主要通过武装走私船,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的一些偏僻港湾偷偷上岸。
2. 鸦片的危害。
- 对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吸食鸦片的人身体消瘦、精神萎靡,被称为“东亚病夫”。
许多人倾家荡产,为了购买鸦片,卖儿鬻女,家庭破裂。
- 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大量白银外流,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
1820 - 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左右。
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赋税负担加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鸦片战争

战前
战后
经济上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政治上
领土完整 主权完整 封建社会
通商 协定关税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割地
领土不完整
领事裁判权 主权不完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予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呢?
①落后就要挨打,落后时要积极反思,思变才能更加强大。 ②对外来文化要兼容并包,持开放态度,排斥外来事物只会更加
——《中国历史》八 年级上册
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 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灾难始
材料一 我建议,应该经过白河口向清国致送通牒,提出要求:林、邓两人 撤职惩办;……正式把舟山岛割让给英王陛下;并以充分而毫无保留的上谕,明 令准许帝国人民在那些岛上和一切沿海港口和我们做生意;等整个赔款付清,一 切其他条款都忠实履行了以后,然后才解除封锁。
2.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 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因 为( D ) A.清王朝内部满汉民族矛盾急剧恶化 B.民族意识已经普遍觉醒 C.农民起义规模空前 D.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瀛寰志略》是徐继畬撰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 1844年初稿介绍英国时用了2429字,其中使用了21个“夷”字; 而1848年最后出版时,作者用了7620字的篇幅介绍英国,通篇 未见一个“夷”字。这说明当时中国( C ) A.从仇视西方转向崇尚外洋 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八年级上册历史1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1课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历史1课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三皇五帝、夏朝、商朝、西周等历史事件。
以下是本课的知识点:
一、三皇五帝时期
在史前时期,中国出现了三皇五帝。
其中,三皇是伏羲皇、女娲皇和神农皇,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三皇五帝的传说是社会的萌芽和意识形态的形成,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时代奠定了基础。
二、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始于公元前21世纪,终于公元前16世纪,历时500多年。
夏朝最主要的贡献是初步形成了周天的天文系统,也正是因为夏朝的存在,才使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商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始于公元前16世纪,终于公元前11世纪,历时500多年。
商朝时期,商汤和武丁等皇帝领导下,中国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同时,商朝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始于公元前11世纪,终于公元前256年,历时800多年。
周朝最著名的是封建的分封制度和周礼制度,这些都为中国后来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五、古代社会的变革
在古代社会的变革过程中,毕氏、商鞅、韩非等人的思想和政治改革,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六、思考
通过学习八年级上册历史1课的内容,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
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以及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我们要时刻传承中华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它!。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⑵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 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 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⑶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 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 半封建是指在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 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C. 鸦片的输入 D.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看谁最利害
3. 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A.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
4. 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 通商口岸的是( )
A. 广州 B. 福州 C. 上海 D. 南京
5.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说明了林则徐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计较 人个得失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虎门销烟
❖ 1、时间: ❖ 2、地点: ❖ 3、人物: ❖ 4、措施: ❖ 5、意义:
1.缉拿烟贩 2.收缴鸦片 3.虎门销烟。
纽约·林则徐广场
一个多世纪后的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 首都召开部长级禁毒会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将 国际禁毒先驱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结束日— —1839年6月26日这一天,定为国际禁毒日。
进犯吴淞 攻占镇江 到达南京
清政府被迫派人 向英军求和。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枪支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1.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落后
2.主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武器先进。中国经济落后,武器装 备落后。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 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 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 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 1 课鸦片战争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和推销商品。
鸦片输入的危害:使许多白银外流;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政治腐败;经济萧条。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间:1840 年 6 月至 1842 年 8 月。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3. 《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1842 年 8 月。
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 年 10 月至 10 年 10 月。
2. 列强的罪行火烧圆明园:10 年 10 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 战争的影响: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金田起义: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 定都天京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全文

广州
*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鸦片战争
3、影响
政治:社会性质变化。 鸦片战 争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 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
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割让香港岛,破坏领 土和主权的完整。
“半殖民地协半定封关税建,社破 会”?
坏关税主权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 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国家 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 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 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是历史的沉沦
指形所式谓上半仍封是建封,建也统是治相和对自于然完经全济封占建主而协导言定地口的关通位。税商,,它实五是际 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 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 流 毒 于 天
奏 无,若下
折 可中犹,
节 选
以原泄则 充几泄为
阅读材料
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 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 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 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 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 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 鸦片战争。你如何认识
2)路线
第一阶段
鸦
广东——厦门——浙江 定海——天津白河口— —和谈(道光、琦善)
片 战 争 形
势
第二阶段
示
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等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2)通过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活动,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从而对戊戌变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奔走呼号,宣传变法,投身改革,要求维新变法。
应该学习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方法:运用多媒体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的活动入手,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
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方法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
法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理解变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分组学导,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渗透点:(1)用不同形式总结本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训练学生根据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教学设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卫星接收的教学资源,中央电教资源库资源。
(3)光盘。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小组内学生分工收集,处理有关资料。
(2)学生预习本课,做小报、结构图,分角色表演来总结本课。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自我教育。
二、新课讲授:出示图片《黄海激战》,出示视频《马关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3年9月1日
导学目标:
1、通过图文材料和相关史实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虎门销烟。
初步形成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识读《鸦片战争形势图》和《五口通商示意图》掌握识读历史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3、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探究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得出“封闭所以落后,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最致命的落后”的启示。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知识链接:
1、鸦片战争前世界与中国
世界层面
从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从各方面都增强了西方的力量,加快了西方扩张步伐,使整个世界也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至此,工业革命形势下的欧洲,促成了导致西方优势地位的全球格局。
——刘德斌著《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个人层面
材料一:“……各国相互交易,大家都得便宜,所以趁此时候得与中国大皇帝进献表贡,盼望得到好处。
”——《英女王至乾隆国书》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怜悯)。
——《乾隆皇帝赐英吉利国王敕书》
2、英国商人义律对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借口”,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
“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独立,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一、导入:联系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
二、预习检测:自主完成以下内容,并在书上标划,小组内交流
A林则徐虎门销烟
背景: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国家, 为了
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此英国向中国走私 ,给中华民族带来
了 ,林则徐上书请求严禁鸦片
经过:年月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鸦片在广州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是,显示了。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
B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年至年
导火线: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结果:中英签订了《》
内容:①开放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元;③割给英国;
④。
战争的影响
①。
②。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
1、阅读知识链接1后,请回答: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各是什么情况?中英两国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上各采取什么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2、阅读课文、《炮子谣》、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表等资料,请回答: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阅读知识链接2分析:有人说,鸦片战争史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引起的,你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会发动鸦片战争吗?
4、熟记《南京条约》内容,分析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5、从英国和中国两方面分析,自诩为天朝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了?
6、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达标检测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扩大市场
B.中英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C.虎门销烟取得重大胜利
D.清王朝日益腐败
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B.清朝的军备落后
C.没有发动群众
D.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力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D.封建地主剥削依然存在
5、近代中国领土丧失开始于()
A租借地的开辟 B香港岛的割让 C台湾的丢失 D列强瓜分中国
6、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手段有以下几种,他们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②廉价的工业品③大炮和军舰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五、感悟提升
材料1、《南京条约》签订前,道光说:“朕因亿万生命所系,实关天下大局… …借作一劳永逸之计。
”条约签定以后,道光称《南京条约》为“永杜后患”的《万年和约》。
思考:道光帝的话说明了什么?
材料2、郭嵩焘曾一再感慨:“通市二百余年,罢兵议款(南京条约)又二十年,始终无一人通知夷情,熟知其语言文字者。
”
——《略论鸦片战争后清廷内部“闭关锁国”思潮》
思考:郭嵩焘的话又说明了什么?
材料3、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中英关系为以后中外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中国成了几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为外国资本主义侵华打下了第一块基石,后来的侵略大厦就是由此逐渐构筑起来的。
——张振鹍《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思考:这段资料预示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将面临什么?
学习了本课内容,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