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程计序设

合集下载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一、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一)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二)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三)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四)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二、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一)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
1、该轴选用φ 45钢棒料做为毛坯。
2、毛坯尺寸为φ 50mm×415mm。
五、工艺规程设计 1、选择合理的定位。
粗加工采用毛坯外圆定位,精加工采用两端中心孔定 位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该零件为回转体类零件,粗加工和半精加工采用车床 加工加工外径及各端面最合适,精加工采用磨削,键槽采 用铣床加工。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二、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 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以换向器中的传动轴为例 ,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如下图所示: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该轴属于阶梯轴。 2、主要加工的面有φ35 、φ40、φ46、M45×1.5外圆柱面, 10mm键槽、6mm止退槽以及各端面。 3、该轴属精密配合零件,大部分是IT6级。 4、热处理需要调质处理。 5、材质为45钢。 6、多处外径及台阶面有形位公差要求。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六、加工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七、该轴加工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谢谢!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设计师成长之路”
一、轴类零件的功能、结构特点及分类 功能---通常用于支撑传动件、传递扭矩或运动、支撑载 荷。 结构的点---大多为回转体类零件,长度大于直径,有圆 柱面、轴肩端面、键槽、螺纹及花键等表面组成。 分类---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异形轴(曲轴、凸轮轴 、偏心轴和花键轴等)。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

典型表面加工实验(轴类零件加工)一、实验目的1.掌握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2.学会用车床车削轴类零件的方法。

二、基本知识概述1. 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1)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1)基本加工路线外圆加工的方法很多,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对于一般常用材料,这是外圆表面加工采用的最主要的工艺路线。

②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零件需要淬硬时,其后续工序只能用磨削而采用的加工路线。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对于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通常不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因为有色金属一般比较软,容易堵塞沙粒间的空隙,因此其最终工序多用精车和金刚石车。

④ 粗车—半精—粗磨—精磨—光整加工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的淬硬零件,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常用此加工路线。

2)典型加工工艺路线轴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表面,也还有常见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针对各种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对普通精度的轴类零件加工,其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毛坯及其热处理—预加工—车削外圆—铣键槽—(花键槽、沟槽)—热处理—磨削—终检。

(1)轴类零件的预加工轴类零件的预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备工序,即车削外圆之前的工艺。

校直毛坯在制造、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为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及装夹可靠,一般冷态下在各种压力机或校值机上进行校值,(2)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1)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锥孔、螺纹表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

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它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2)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

轴加工

轴加工
轴 类 零 件 加 工 工 艺 流 程 设 计
一、轴类零件的分类、特点和技术要求:
1、轴类零件的分类: 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异形轴(曲轴、齿轮 轴、偏心轴、十字轴、凸轮轴、花键轴)等。
2、轴类零件的作用:
作用:起支承传动件和传递转矩。 形状:长度大于直径;加工表面为内外圆柱面、 圆锥面、螺纹、花键、沟槽等;
3)、热处理工序 :
毛坯在锻造或铸造后,一般须安排正火或退火处 理,以便消除应力,细化晶粒,改善切削性能。 淬火,表面淬火,渗碳和氮化等热处理,安排在 半精加工之后,精磨前。 对精度很高的长轴,在淬火后精磨前,安排低温 实效处理。
(3)长轴类零件的轴径表面常见工艺路线
渗碳轴类零件: 备料—锻造—正火—钻中心孔—粗车—半精车、精车—渗碳(或碳氮共渗)—淬 火、低温回火—粗磨—次要表面加工—精磨。 一般精密调质钢轴类零件: 备料—锻造—正火(退火)—钻中心孔—粗车—调质—半精车、精车—表面淬 火、回火—粗磨—次要表面加工—精磨。 精密氮化钢轴类零件: 备料—锻造—正火(退火)—钻中心孔—粗车—调质——半精车、精车—低温时 效—粗磨—氮化处理—次要表面加工—精磨—光磨。 整体淬火轴类零件: 备料—锻造—正火(退火)—钻中心孔—粗车—调质——半精车、精车—次要 表面加工—整体淬火—粗磨—低温时效—精磨。
(6)组合机床主轴轴端的结构
主轴内孔为圆柱孔,前端带有莫氏锥孔的刀具接杆可 安装在主轴孔中,平键传递扭矩,右端的圆螺母用来调整 刀具的轴向位置。
2、车床主轴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
(1)车床主轴的设计要求
车床主轴的功用:1)承受扭转力矩;2)承受弯曲力矩;3) 保证回转运动精度。 车床主轴的设计要求:1)扭转和弯曲刚度高;2)回转精度 高(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回转轴线稳定);3)制造 精度高:①结构尺寸及动态特性要好;②主轴本身及其轴承 精度高; ③轴承的结构和润滑; ④齿轮的布置; ⑤固定件 的平衡等。 主轴结构的设计要求:1)合理的结构设计;2) 足够的刚 度;3)有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 4))足够的耐磨性、抗振性及尺寸稳定性;5))足够的抗疲 劳强度。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实施方案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实施方案

目录摘要2绪论3一、选择本课题地目地及意义3二、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3(一)数控机床地应用与发展3(二)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4三、对课题任务地阐述4正文5一、零件图地加工工艺性分析5(一)对零件地分析及毛坯地选择5(二)设备地选择5(三)确定零件地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61.粗基准选择原则62.精基准选择原则63.定位基准7(四)装夹方式7(五)工艺过程71.工序与工步地划分72.工步地划分8(六)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81.零件加工必须遵守地安排原则82.进给路线9(七)选择刀具9(八)切削用量地选择101.背吃刀量地选择102.主轴转速地选择113.进给量地选取114.进给速度地选取11(九)编制工艺卡12编写程序13结论20参考文献21谢辞21附录22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地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地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地渗透形成地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地数字化装备,数控技术地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地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地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地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地扩大,对国计民生地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医疗、轻工等)地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地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要装备地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地大趋势.而数控加工技术是随着数控机床地产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地一种应用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人员长期从事数控加工时间地经验总结.数控加工技术就是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地方法.在数控加工中,利用工件地旋转运动和刀具地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地尺寸和形状,把毛坯加工成符合精度要求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是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地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地方法.车削适合加工回转类零件、内外圆锥面、端面、圆弧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地刀具主要是车刀.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地典型代表,在制造业地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如航天、汽车、精密机械等.总之,它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地全过程.已经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地加工手段.关键词:数控技术;车削加工;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一、选择本课题地目地及意义目地:通过这次设计可以使我们学会对相关学科中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使对本专业有较完整地、系统地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地目地,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以及培养科学地研究和创造能力.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用品地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生产效率也有相应地提高.数控机床地出现实现了广大人们地这一愿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地质量、保证零件地精度,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地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地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对高品质、高品种、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地技术保证.这不但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地目地,即实现了产品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更新速度快地要求,同时推动了企业地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地生产效率.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地装备军,而数控加工在机械行业占有领头羊地地位,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地生产技术水平和所取得地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行业和数控行业中所能提供地机械装备地技术性能、指令和可靠性.因此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地重要标志.数控工艺规程地编制是直接指导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地工艺文件,它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地分析,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给出了对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地方法,对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地意义.二、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一)数控机床地应用与发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地发展世界机床已经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地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其代表机床之一.数控机床是制造业地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地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地发展也越来越快,数控机床也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我国近几年数控机床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地差距,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差,外观质量差,产品开发周期长,应变能力差.为了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地差距,有关专家建议机床企业应在以下6个方面着力研究:1)加大力度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数控机床地无故障率;2)跟踪国际水平,使数控机床向高效高精方面发展;3)加大成套设计开发能力上求突破;4)发挥服务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5)多品种制造,满足不同层次地用户地需求;6)模块化设计,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数控机床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国内国际市场容量也越来越大,但竞争也会加剧,我们只有紧跟先进技术进步地大方向,并不断创新,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二)数控技术地应用与发展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地技术.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地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同时,社会经济地飞速发展,对数控装置和数控机械要求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迅速地发展和提高.三、对课题任务地阐述(一)零件图地加工工艺性分析;(二)确定装夹方案;(三)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四)选择刀具;(五)切削用量地选择;(六)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卡;(七)编写数控加工程序.正文一、零件图地加工工艺性分析(一)对零件地分析及毛坯地选择该零件表面由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螺纹面、沟槽及内孔等表面组成.该零件地几何元素之间地关系表达地很清楚完整,其中多个直径和内孔地尺寸精度有较严格地要求,零件地表面部分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例如:φ55002.0- 、φ002.051-、φ3502.0-地外圆面及φ30025.00+、φ20025.00+地内孔面、30±0.02、29±0.015地外圆面、圆弧面R1502.0-地精度,及它们地表面粗糙度也较高是umR a 6.1,φ55002.0-、φ002.051-、φ30025.00+、φ35002.0-地同轴度公差要求是φ0.02,零件地材料为45钢,调制处理26—36HRC ,材料地加工性能好.根据上述零件几何机构地分析及其技术分析,该零件应该选择地毛坯为φ58mm ×123mm ,在数控车床上按照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进行加工,粗加工时为保证精加工地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精度,给精加工留余量0.25mm进行加工,根据基准统一及基准重合原则,在精加工地时候,以φ3002.00+地内孔面为基准,加工出零件地外部轮廓,按照“基准先行”地原则,则要先加工出φ30025.00+地端面.因为工件有一定地硬度要求,在进行粗加工之前,要将工件进行调制处理,使工件地硬度得到保证,以便加工出符合要求地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为保证φ55002.0-、φ002.051-、φ30025.00+、φ35002.0-地同轴度为φ0.02,应该尽量减少零件地装夹次数,为保证加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加工中地错误,应该在加工过程中插装安排检测等辅助工具,保证零件加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错误,减少误操作时间,提高零件地加工效率.为了加工出合格地产品,就必须得认真地选择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c 、背吃刀量pa 、主轴转速n.(二)设备地选择据该零件地外形是轴类零件,比较适合在车床上加工,由于零件上既有切槽尺寸精度又有圆弧数值精度,在普通车床上是难以保证其技术要求.所以要想保证技术要求,只有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才能保证其加工地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机床我们选用CK6142车床,HNC数控系统.其参数如下表:表1 CK6142车床地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型号CK6142(三)确定零件地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1.粗基准选择原则(1)为了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地位置要求,应选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2)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地余量,应选择毛坯外圆作粗基准.(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4)选择粗基准地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2.精基准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加工表面地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2)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3.定位基准综合上述,粗、精基准选择原则,由于是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装夹定位,定位基准应选在零件地轴线上,以毛坯ф58mm地棒料地轴线和左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四)装夹方式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一样也要全里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应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地基准统一,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地效能.装夹应尽可能一次装夹加工出全部或最多地加工表面.由零件图可分析,应先装夹毛坯ф35mm地棒料地一端,夹紧其78mm地长度加工内孔.然后将棒料卸下,装夹ф55mm地圆柱表面,加工另一端地沟槽及圆弧.这样两次装夹即可完成零件地所有加工表面,且能保证其加工精度要求.(五)工艺过程1.工序与工步地划分工序划分有三种方法:()1按零件地装夹定位方式划分;()2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3按所用地刀具划分工序.由于零件需要调头加工,如果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在调头加工前后各有一次粗加工和精加工,显得比较繁琐,所以不可取;如果按所用地刀具划分工序,刀具有五把,虽然不多,但是在调头加工前后至少要重复使用三把刀,而同一把刀地两次粗、精加工分别在调头加工前后,加工内容不连续,所以也不合理,不易划分工序;只有按零件地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比较符合该零件地加工工序,且能保证两次装夹地位置精度,每一次装夹为一道工序.表2加工工序:工序号 工序内容 设备1 车左端面;打中心孔;钻底孔;精车内孔 车床2 车右端面;车外圆;切槽;车圆弧;切槽 车床2.工步地划分因为每一把刀在粗加工地背吃刀量一致,在精加工中背吃刀量相同,不易划分工歩;这里选用加工不同地表面来划分工序就比较容易:()1车内孔地工步为::90°外圆车刀平左端面−→−mm 4φ中心钻打中心孔−→−90°外圆车刀车外圆002.055-φ−→−002.051-φ−→−mm 18φ麻花钻钻18φ内孔−→−90°硬质合金内孔车刀车025.0020+φ内孔−→−025.0030φ内孔−→−93°外圆端面机夹刀精车轮廓.()2车削螺纹、圆弧、切槽地工步:90°外圆车刀平右端面−→−60°硬质合金刀粗精车g M 6230-⨯螺纹−→−90°外圆车刀车外圆mm 35⨯−→−切槽刀切槽5mm −→−90°外圆车刀车外圆5mm −→−90°外圆车刀车圆弧002.015-R −→−90°外圆车刀车外圆5mm −→−90°外圆车刀车外圆9mm −→−切槽刀切槽11.1mm −→−90°外圆车刀车外圆9mm −→−93°圆端面机夹刀精车轮廓.(六)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零件加工必须遵守地安排原则(1)基面先行 工面基准为后刀面地加工提供基准面,所以应该先平左端面作为基准面; (2)先主后次 所加工地表面均为重要表面所以按照从左到有地顺序; (3)先粗后精 削去大部分地金属余量再进行成型切削,保证零件地尺寸要求和质量要求;()4先面后孔 工零件左端面,再加工零件内孔综上所述,加工顺序为:平左端面−→−粗车外圆−→−加工内孔−→−精车轮廓−→−粗精车螺纹−→−粗车外圆−→−切槽−→−车削圆弧−→−切槽−→−精车轮廓 2.进给路线编程时,为了保证被加工零件地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能达到工件图样地要求,精加工地进给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图顺序进行.其确定原则为:在保证加工质量地前提下,使加工程序具有最短地进给路线,即最短地空行程路线和切削进给路线,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综上所诉确定该零件地进给路线有两步如下图所示:(走刀路线图见附录)(七)选择刀具选择φ18mm 地高速钢麻花钻钻φ20025.00+地底孔,及φ4mm 地钻头钻零件地中心孔,选择90°硬质合金内孔车刀进行孔地精加工,粗车及其平端面选用90°硬质合金右偏刀,精车零件轮廓时选用93°外圆端面机夹刀,车螺纹选用60°硬质合金螺纹车刀,取刀尖角59°30`,取刀尖圆弧半径为0.15—0.2mm.精车轮廓选用93度外圆端面机夹刀.所选刀具及其加工表面如下图所示.表三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产品名称或代号 典型数控车工艺实例零件名称 典型轴 零件图号 Axis-01 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尺寸1T010190度硬质合金右偏刀1粗车轮廓L=90~240h=10~50b=10~50h 1=10~502T020293度处圆端面机夹刀1精车处轮廓L=90~240h=10~50b=10~50h 1=10~503T030360度硬质合金处螺纹车刀1粗精车螺纹L=90~240h=10~50b=10~32h 1=10~504T040490度硬质合金内孔车刀1车φ025.0030 地内孔L=125~355 h=8~32b=8~32l=40~1605T0505切槽车刀2切11.1mm 和5mm 地两个槽L=90~240h=10~50 b=10~32h 1=10~506T0606φ18mm 地麻花钻2钻φ18地底孔螺旋角β=30度锋角2Kr=118度后角α=12度横刃斜角ψ=40~60度7T0707φ4mm 中心钻1钻φ4mm 中心孔螺旋角β=27度锋角2Kr=118度后角α=16度横刃斜角ψ=40~60度编制审核批准共1页第1页(八)切削用量地选择要遵循粗加工转速要低,精加工转速要高地基本原则.加工材料—45钢,σb =200Mpa 工件尺寸—坯件D=58mm,车削后d=55mm ,加工长度=118mm ,加工后地要求—车削后零件地便面粗糙度为Ra1.6μm 和Ra3.2μm ,同轴度为φ0.02μm.车床—ck6142,粗加工时用三爪卡盘自定心装夹,精加工用软爪.1. 背吃刀量地选择 选择背吃刀量pa :背吃刀量是根据粗、精加工要求、已知地加工余量及加工系统刚性和机床功率来确定.粗加工:为提高生产效率,在刀具强度、加工系统刚性允许条件下,尽量一次切除余量即:pa =A (A 为工件半径方向余量)若余量多,表面粗糙一平、有硬皮等,可将加工余量分二次切除即:p a1=(32~43)A ;pa 2=(31~41)A工件加工余量3mm ,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次走到粗加工余量取2.5mm ,由于加工余量只有2.5mm ,故可一次走到完成.精加工余量为pa =(55.5-55)/2=0.25mm,由表3查得选取刀杆尺寸B ×H=16mm ×25mm 刀片厚度为4.5mm.粗车毛坯,可以选择YT15硬质合金车刀.2.主轴转速地选择车直线和圆弧轮廓时查表取粗车地切削速度min /90m Vc ,精车地切削速度min /120m Vc .而主轴转速根据毛坯直径计算,并结合车床说明书选取:粗车时,取主轴转速min /500r n =;精车时,取主轴转速min /700r n =.车螺纹时取主轴转速min /320r n =,钻中心孔时,主轴转速min /800r n =;钻底孔时,主轴转速min /500r n =.3.进给量地选取在粗车碳素钢材料时根据附表9,刀杆地尺寸为16×25mm 、a p =2.5mm ,及工件地直径为55mm ,f=0.5mm-0.7mm/r .4.进给速度地选取粗车时,选择r mm f /5.0=,精车时,取r mm f /2.0=,计算得:粗车进给速度min /250mm vf =;精车进给速度min /140mm vf =.车螺纹地进给量等于螺纹螺距,即r mm f /2=.表五 切削用量表(九)编制工艺卡将个工序、工序内容、所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填入数控加工工序卡中,如下表所示.表六 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单位名称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典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实例典型轴 Axis-001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夹具名称 使用设备 车间 01 Latheprg-001 三爪卡盘与活顶尖 CK6142/1000数控中心 工步号工步内容刀具号 刀具规格/mm主轴转速/(r/min)进给速度/(mm/min)背吃刀量/mm备注1 平端面 T0101 25×25 500 手动2 钻中心孔 T0707 φ4 800 手动 3钻φ20025.00+底孔T0606φ18500手动4精车φ20025.00+内孔T040425×257001400.25自动5 粗车螺纹轮廓 T0101 25×25 500 250 3 自动6 粗精车螺纹 T0303 25×25 300 600 0.1 自动 7粗车轮廓T010125×255002503自动8 精车轮廓T0202 25×25 700 350 0.25 自动9 切槽T0505 25×25 300 600 3 自动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共1页第1页编写程序一、孔加工程序%001N010 G92 G90 X60 Z0 ;设立工件坐标系、定义对刀点地位置N020 M03 S500 ;主轴以500r/min正转N030 G00 X100 Z100 T0404;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4号刀、调4号刀补N040 G00 X0 Z0 ;精加工孔地起始点N050 G01 X30 Z10 ;精车φ30025.0+内孔N060 X20 Z18.66 ;精车内孔圆锥N070 X20 Z30 ;精车φ20025.0+内孔N080 G00 X100 Z100 T04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4号刀补N090 M05 ;主轴停转N100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二、螺纹加工程序%002N010 G92 G90 X60 Z0 ;设立工件坐标系、定义对刀点地位置N020 M03 S500 F250 ;主轴以500r/min正转,进给量250r/minN030 G00 X100 Z100 T04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4号刀补N040 M06 T0101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1号刀、调1号刀补N050 G00 X65 Z5 ;退刀,离开工件N060 G71 U3 R1.5 P070 Q090 X0.5 Z0.25;粗车螺纹廓循环,粗加工余量3mm,退刀量均为1.5mmN070 G00 X0 Z0 ;粗加工螺纹起始点N080 G01 X30 ;倒角1 ×45°N090 W15 ;粗加工φ30外圆N1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110 G00 X100 Z100 T01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1号刀补N120 M06 T0303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3号刀、调3号刀补N130 S300 F600 ;主轴以300r/min正转,进给量600r/minN140 G00 X35 Z5 ;精加工螺纹起始点N150 G82 X29.1 Z-14 F2 ;第一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9mmN160 X28.5 Z-14 F2 ;第二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6mmN170 X27.9 Z-14 F2 ;第三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6mmN180 X27.5 Z-14 F2 ;第四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4mmN190 X27.4 Z-14 F2 ;第五次循环切螺纹,切深0.1mmN200 G01 X65 ;退刀,离开工件N210 G00 X100 Z100 T03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3号刀补N220 M05 ;主轴停转N230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三、粗精车轮廓程序%003N010 G92 G90 X60 Z0 ;设立工件坐标系、定义对刀点地位置N020 M03 S500 F250 ;主轴以500r/min正转,进给量250r/minN030 G00 X100 Z100 T03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3号刀补N040 M06 T0101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1号刀、调1号刀补N050 G00 X65 Z5 ;粗车轮廓起始点N060 G71 U3 R1.5 P110 Q160 X0.5 Z0.25;粗车轮廓循环,粗加工余量3mm,退刀量均为1.5mmN070 G00 X100 Z100 T001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1号刀补N080 M06 T0202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换2号刀、调2号刀补N090 S700 F350 ;主轴以700r/min正转,进给量350r/minN100 G00 X65 Z5 ;精加工起始点N110 G01 X35 W5 ;精加工第一外圆φ35002.0-N120 G02 X35 W19 R15 ;精加工圆弧R15N130 G01 X35 W5 ;精加工第二外圆φ35002.0-N140 X55 W8.9 ;精加工第一外圆φ55002.0-N150 W9 ;精加工第二外圆φ55002.0-N160 G01 X51 W40 ;精加工外圆φ51002.0-N170 G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180 Z49 ;第二次切槽起始点N190 G01 X35 F10 ;切槽,进给10mm/minN200 G04 P2 ;槽底暂停2sN210 G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220 Z98 ;第二次切槽起始点N230 G01 X24 F10 ;切槽,进给10mm/minN240 G04 P2 ;槽底暂停2sN250 G00 X65 ;退刀,离开工件N260 X100 Z100 T0200 ;刀具快速移到换刀点,取消2号刀补N270 M05 ;主轴停转N280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四、数控仿真系统控制面板地切换车床零件测量放置零件坐标点测剖面图测量华中数控世纪星机床面板操作华中数控车床G指令表结论本文就典型轴类零件地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作了较详细地分析与阐述.此次设计主要涉及地技术问题有零件地加工工艺性分析、零件地装夹、工艺路线地制订、工序与工步地划分、刀具地选择、切削用量地确定以及车削加工程序地编写.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零件地同轴度误差Φ0.02、表面粗糙度Ra3.2如何保证,以及孔地加工方法地合理选择等技术难题.我们通过减少装夹次数,从左到右地加工方法有效保证了同轴度地精度要求,合理选择粗、精加工地切削用量参数,尽量减少进给量使得表面粗糙度得到了保证,采用先钻孔再扩孔地方法解决了孔加工地问题.但是,设计中仍然有不足地地方,例如编程误差地解决问题.编程阶段地误差是不可避免地,误差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近似计算误差、插补误差、尺寸圆整误差,直接影响加工尺寸精度,本次加工主要误差是计算误差与圆弧相切地切点坐标及未知交点坐标值.我们是经过笔算获得地数值,存在着较大地误差.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笔算误差,可以在AutoCAD上按其尺寸精度绘出零件图,再利用“工具” ─→“查询” ─→“点坐标”捕捉各圆弧切点坐标,其精度达到0.001级,这样能有效地将误差控制在(0.1~0.2)倍地零件公差值内.参考文献[1] 陆剑中、周志明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何伟主编.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冯志刚主编.数控编程疑难解答.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美)斯密德著,罗学科等译.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艾兴肖诗纲主编.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 王先奎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吴拓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刘光启赵海霞主编.机械制造算图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谢辞通过四周地毕业设计,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学以致用”.这段时间里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遇到问题一起分析,找出问题地关键所在,使我们有问题能及时提出来,找到解决问题地方法,如果实在不懂地就请教老师.在设计中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学到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地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组员地团队合作精神、学习钻研精神对顺利完成此设计地重要.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能够顺利完成本次设计,首先要感谢我地父母,是他们让我有了求学地机会,其次要感谢学校三年来对我地精心培养,使我能顺利完成学业.在此,特别要感谢我们地设计指导老师刘明生,他为我们地设计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本次设计是在我们设计小组地共同努力下完成地,在此向与我一起参与设计地其他同学表示感谢.在设计过程中还借鉴了其他学者、前辈地有关技术资料,学校地图书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地参考资料,同窗地学友、舍友也对我们地设计提出了许多宝贵地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谢.附录附表七断削槽宽度进给量f/mm×r 1背吃刀量a p/mm断削槽宽L b n低碳钢、中碳钢合金钢、工具钢0.3—0.5 0.3—0.5 0.3—0.6 1—32—53—63.2—3.53.5—4.04.5—5.02.8—3.03.0—3.23.2—3.5附表八硬质合金工件材料刀具材料楔角后角主偏角刃倾角副偏角副后角刀尖圆弧半径低碳钢(A3)YT5YT1520 —30° 5 —10°45—90°0—5° 6 —10°6—8°0.2—1°中碳钢45钢正火YT5YT1515 —20° 5 — 8°45—90°-5—5° 6 —10°4—6°0.2—1°中碳钢45钢调制YT15YT3010 —15° 5 — 8°45—90°-5—5° 6 —10°4—5°0.2—1°合金钢40Gr正火YT5YT1514 —20° 6 — 8°45—90°-5—0° 6 —10°4—5°0.2—1°合金钢40调制YT15YT3010 —14° 5 — 8°45—90°-5—0° 6 —10°4—5°0.2—1°钢锻件45钢40Gr YT5YT1510 —14° 5 —7°45—90°-5—0° 6 —10°4—6°1—1.5°不锈钢YG6YA615 —30° 6 —8°45—90°-5—0° 6 —10°6—7°0.2—1°淬火钢YT20YA6-5—-15°8—12°45—75°-5—-15°6—8°6—8°1—2附表九 (粗加工)硬质合金车刀粗车外圆地进给量工件材料车刀刀杆尺寸B×H/(mm×mm)工件尺寸d/mm背吃刀量a p/mm≤3 >3—5 >5—8 >8—12 12进给量f/(mm.×1r)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16×252040601004000.3—0.40.4—0.50.5—0.70.6—0.90.8—1.2—0.3—0.40.4—0.60.5—0.70.7—1.0——0.3—0.50.5—0.60.6—0.8———0.4—0.50.5—0.6—————20×3025×252040601006000.3—0.40.4—0.50.6—0.70.8—1.01.2—1.4—0.3—0.40.5—0.70.7—0.91.0—1.2——0.4—0.60.5—0.70.8—1.0———0.4—0.70.6—0.9————0.4—0.6注:1.加工断续表面及有冲击加工时,表内地进给量应该乘以系数k=0.75—0.85.2.加工耐热钢及其合金时,不采用大于1.0mm/r地进给量;3.加工淬硬钢时,表面进给量应乘以k=0.8(当材料硬度为44—56HRC时)及k=0.5(当材料硬度为57—62HRC时).附表十 (精加工)不同表面粗糙度和刀尖圆弧半径时地进给量f(单位:mm/r)0.4 —0.27 0.25 0.22 0.20 0.15 0.100.8 0.51 0.43 0.37 0.32 0.28 0.22 0.131.2 0.69 0.56 0.49 0.41 0.36 0.29 0.18 1.6 0.88 0.68 0.57 0.47 0.39 0.31 0.20附表十一按加工条件、加工材料刃倾角选用值应用范围精车钢,车细长轴精车有色金属粗车钢和灰铸铁粗车余量不均匀钢断续车削钢、灰铸铁带冲击切削淬硬钢大刃倾刀具薄切削λs值0°~+5°+5°~+10°0°~-5°-5°~-10°-10°~-15°-10°~-45°-45°~-75°附表十二硬质合金刀具加工不同材料前角γ0参考值工件材料碳钢σ b (Gpa) 正火40Cr调质40Cr不锈钢高锰钢高强度钢高温合金钛合金≤0.558 ≤0.784 ≤0.98前角γ015°~20°18°~15°10°13°~18°10°~15°12°~25°3°~-5°-4°~-6°5°~10°5°~15°附表十三不同材料车刀刀杆尺寸和圆弧半径地进给量加工材料车刀刀杆尺寸B × H(mm×mm)工件直径(mm)切削深度a p(mm×mm)≤3 >3~5 >5~8 >8~12 12以上进给量f(mm/r)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20 0.3~0.4 -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40 0.4~0.5 0.3~0.4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60 0.5~0.7 0.4~0.6 0.3~0.5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100 0.6~0.9 0.5~0.7 0.5~0.6 0.4~0.5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16×25 400 0.8~1.2 0.7~1.0 0.6~0.8 0.5~0.6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20 0.3~0.4 -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40 0.4~0.5 0.3~0.4 -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60 0.6~0.7 0.5~0.7 0.4~0.6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100 0.8~1.0 0.7~0.9 0.5~0.7 0.4~0.7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0×30 25×25 600 1.2~1.4 1.0~1.2 0.8~1.0 0.6~0.9 0.4~0.6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5×40 60 0.6~0.9 0.5~0.8 0.4~0.7 -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5×40 100 0.8~1.2 0.7~1.1 0.6~0.9 0.5~0.8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耐热钢25×40 1000 1.2~1.5 1.1~1.5 0.9~1.2 0.8~1.0 0.7~0.8。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要求(PPT 30)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要求(PPT 30)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1、
功的路 。20.11.1020.11.10Tuesday, November 10,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2、
。0 3:31:19 03:31:1 903:311 1/10/2 020 3:31:19 AM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二、工艺分析
1.加工技术要求分析
该零件在热处理前即有众多的精度要求:大端内孔钻孔直径 Ф24,大端内孔直径Ф 33,大端内孔倒角1.3X30°和1.1X45 ° , 大端内孔里外两环槽底径Ф 34.5,双联轴齿轮齿形退刀槽底径Ф 40.5,小齿轮上外环槽底径Ф 45.2,小齿轮齿顶外圆直径Ф 47.5,大齿轮齿顶外圆直径Ф 66,右侧外圆轴颈Ф 36.4和Ф 36.4,大齿轮左侧外圆轴颈右环槽底径Ф 32.5l和左环槽底径Ф 32,外圆锥小径及外圆轴颈Ф 32,圆锥角度5‘,小端轴径Ф17.4 及倒角4.5X15‘,倒角30 °及小端轴颈Ф 25,小端过渡圆弧R2,矩 形花键外圆轴颈Ф 36.4、小径Ф 26.2、键宽5.385,径向均 布孔3X Ф 2.5,小端外圆轴颈和矩形花键外圆对基准A一B径向 圆跳动0.04,右侧外圆轴颈Ф 36.4.对基准A—B径向圆跳动 0.03,大齿轮左、右端面对基准A—B端面圆跳动0.02,以及其 他各轴向尺寸、粗糙度要求等。上述技术要求决定了需加工的表 面及相应加工方案。
矩形花键 车削矩形花键外圆轴颈 Ф36.40— 36.30 —铣矩形花键
3xФ2.5孔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四) 形位公差的选用
(1) 一般形状公差应比位置公差小: 同一要素上给定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如同一平面上,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该平面对基准的 平行度公差值。
(2) 表面粗糙度与形状公差的大概的比例关系: 通常,表面粗糙度的Ra值可取为形状公差值的 (20%~25%)。
1.2 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
要求被测实际要素与基准要素同轴。
同轴度公差带
4. 圆 跳 动
圆跳动是指零件上被测回转 表面相对于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 理论回转面的偏离度。
5. 对称度

对称度常用在具有对称结构的 沟或槽处,例如轴系传动中的轴径 与轴上零件的配合。例如当齿轮、 蜗轮、皮带轮安装在轴上时,需要 靠键实现连接和传递扭矩。此时轴 上的键槽和轮毂孔内的键槽必须对 中心线对称,否则很难装配。
对于性质很软、塑性很高的低碳钢,加工时不易断屑、容易硬化。 往往采用正火的办法,提高其强度和硬度、降低韧性,从而改善其切削加 工性。 对于硬度很高的高碳工具钢,加工时刀具极易磨损。可以采用球化退火的 办法,降低其硬度,从而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2.改变加工条件 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也是改善材料切削加 工性的有效措施。


(1)加工精度
1)尺寸精度 轴类零件的尺寸精度主要指轴的直径尺 寸精度和轴长尺寸精 度。 按使用要求,主要轴颈直径尺寸精度通常为IT6-IT9 级,精密的轴颈也可达IT5级。

2)几何精度 轴类零件一般是用两个轴颈支撑在轴承上, 这两个轴颈称为支撑轴颈,也是轴的装配基 准。 对于一般精度的轴颈,几何形状误差应限制 在直径公差范围内,要求高时,应在零件图 样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值。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系别: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要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数控加工中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控加工及编程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抢手人才。

该课题针对平面凸轮轮廓的加工,通过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工艺方案,设计和选择夹具,及进行较为复杂的数学处理,初步确定了加工方法。

再根据工艺方案的选择来设计加工工序卡,确定走刀路线图,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课题针对平面凸轮的加工过程综合数控加工的各方面知识,使我们能够在毕业之前,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熟练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为我们将来更好的从事数控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题具有意义。

关键词:数控;轴;加工工艺目录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数控车床在国内的使用情况 (1)2、课题介绍 (1)第二章总体设计 (2)1、分析零件图 (2)2、轴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2).零件图纸分析 (2).确定加紧方案 (3).确定刀具并对刀 (3).制定加工方案 (3).确定切削用量 (3)3、工序卡的编制 (4)4、加工实体——用软件加工出的走刀路线轨迹及加工实体 (4)4.1.使用mastercam软件画出零件图 (4)4.2.仿真加工轨迹 (5)致谢..................................................... (9)参考文献................................................ (10)第一章绪论1、数控车床在国内的使用情况数控机床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数控车床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主要用于加工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好、轮廓形状复杂的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和套筒)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和套筒)
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25
1)主要表面及其精度要求 ①支承轴颈
是两个锥度为1:12的圆锥面,分别与两个双列 短圆锥轴承相配合。
支承轴颈是主轴部件的装配基准,其精度直接 影响主轴部件的回转精度,尺寸精度一般为IT5。
主轴两支承轴颈的圆度允差和对其公共轴线的 斜向圆跳动允差均为0.005 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 大于0.63µm。
21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结构尺寸不大的中碳钢普通轴类锻件,一般在切削加工 前进行调质热处理。
对于重要的轴类零件(如机床主轴),则:
一般在毛坯锻造后安排正火处理,达到消除锻造应 力,改善切削性能的目的;
粗加工后安排调质处理,以提高零件的综合力学性 能,并作为需要表面淬火或氮化处理的零件的预备热处 理;
5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1、轴类零件的常用毛坯:
①光轴、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常采用热轧或 冷拉的圆棒料;
②直径相差较大的阶梯轴和比较重要的轴大都 采用锻件。
③当轴的结构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时,也有采
用铸件的。
自由锻
中小批
毛坯锻造
模锻
大批大量
6
2、轴类零件的材料:
1)一般轴类零件:45钢应用最多,一般须经调
轴上有相对运动的轴颈和经常拆卸的表面,需要进
行表面淬火处理,安排在磨削前。或在粗磨后、精磨前
渗氮处理
22
四、 机床主轴加工工艺及其分析
23
24
(1)零件分析 对机床主轴的共同要求是必须满足机床
的工作性能:即回转精度、刚度、热变形、 抗振性、使用寿命等多方面的要求。
车床主轴是带有通孔的多阶台轴,普通 精度等级,材料为45钢。
9
顶尖的实施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4.3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4.3.1.1 采用两中心孔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
锥孔、螺纹表面的同轴度以及端面对主轴轴线的垂直度 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 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轴的中心线的具体具现是两端面 的中心孔,采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这一基本 定位原则, 再则,采用中心孔定位,能够最大限度地在 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完成多道工序的切 削加工,符合基准统一原则。所以,应尽可能采用中心 孔作为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面。
4.3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4.3.1.2 采用外圆表面 当加工较粗、较长的轴类零件 ,或为了在粗加工
阶段实现强力切削,则采用轴的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面,或是以外圆和中心孔同时作为定位基准面,其目的 是为了提高工件刚度和加工生产率。 4.3.1.3 采用锥堵或锥堵心轴
当工件为通孔轴类零件时,工艺上采用带有中心孔 的锥堵(闷头)或锥堵心轴定位,如图4-34所示。当轴 孔的锥度比较小时,(如某车床的主轴锥孔分别为1: 20和莫氏6号锥度),可使用锥堵;当锥孔的锥度较大 或圆柱孔时,则用带锥堵的锥堵心轴。
4.3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⑴ 用右、左偏刀(90º主偏角)车削端面 右偏刀适于车削带有台阶和端面的工件,如一般的 轴和直径较小的端面。通常情况下,偏刀由外向中心走 刀车端面时,是由副刀刃进行切削的,如果背吃刀量较 大,向里的切削力会使车刀扎入工件,而形成凹面,如 图4-36(a)所示。当然也可反向切削,从中心向外走 刀,利用主切削刃进行切削,则不易产生凹面,如图436(b)所示。切削余量较大时,可用如图4-36(c)所 示的端面车刀车削。 在精车端面时,一般用偏刀由外向中心进刀(背吃 刀量要很小),因为这时切屑是流向待加工表面的,故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进度计划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进度计划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进度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轴类零件作为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加工工艺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对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轴类零件工艺毕业设计及程序编制

轴类零件工艺毕业设计及程序编制

毕业设计(论文)2013 届课题名称: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系别:信息与工程系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12年1月目录1 概述 (2)2 绪论 (3)2.1 数控机床的特点 (3)2.2 数控车削加工 (4)2数控车床的加工程序编制 (6)2.4 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7)2.5 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8)3.设计任务 (8)3.1 设计的任务 (8)3.2 课题目的及关键问题 (9)4、简单的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加工 (9)5、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 (10)5.1 零件图工艺分析 (10)5.2 零件工艺处理 (11)5.3 数控刀具材料的选择 (12)5.4 切削用量的选择 (12)6、轴类零件粗精加工手工编程 (14)6.1 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14)7、轴类零件仿真操作注意事项 (19)8、设计小结 (19)9、参考文献 (20)1、概述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机械产品的性能,结构及形状不断改进,对零件加工质量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要求机床不仅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而且要求加工过程实现自动化。

因此,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机械制造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范围和加工精度等方面有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使用了小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以来,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已从开始阶段的小批量复杂性零件的加工,发展到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层面。

随着航空工业,汽车工业、轻工业等需求量快速增长,对机械零件精度要求更加精密,大规模的数控应用必将取代传统加工设备,数控机床是综合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和精密机械等高新及时的产物。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加工中的重要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中。

在数控车削加工前,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正确的加工方案,将车床的运动过程、零件的工艺过程、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和走刀路线等,按规定的代码格式编制成数控加工程序,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
下料
工序内容 圆钢下料
机床和刀具 锯床、铁锯
工序 简图
工序号 2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车端面见平,钻中心孔;粗车四个台阶;
粗车 掉头车端面保证总长,钻中心孔;粗车 一个台阶。
机床和刀具
车床 车刀、中心

工序 简图
工序号 3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半精车
半精车三个台阶;切槽三个,倒角三个; 调头半精车一个台阶;切槽一个,倒角 一个。
工种 工 序 内 容 划Ø32支承孔两端
钳 面线。
平口钳装夹工件;
7
铣 粗铣两个端面长
32㎜。
加工简图
设备
铣床
三面 刃 铣刀
工序号 工种 工 序 内 容
划Ø32支承孔的十
8

字线及圆孔线。
花盘-弯板装夹工
件,参照十字线钻
孔;
半精车两端面及支
9

承孔、倒角;
精车两端面及支承
孔。
10

检查
加工简图
设备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示例
一、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 1.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传动轴的材质为40Cr,生产数量500 件。
传动轴技术要求为:调质处理HB220— —240,如图所示。
传动轴工艺规程卡片
工工 序种
工序内容

加工简 图



1 料 圆钢ø60×265

车一端面见平;调
2 车 头,车另一端面保 证总长259。
7

工序内容 最终检查。
机床和刀具
工序 简图
二、盘套类零件的加工过程 1. 接盘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接盘材质为45钢,生产数量500件。 接盘技术要求为:调质处理HB220—— 240,如图所示。

第三讲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

第三讲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制造系 吴京霞
案例:轴类零件材料45钢,毛坯尺寸为Ф60mm×140mm,数量
50件,要求对该零件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3.1 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
工艺处理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确定加工议案、切削用
量选择及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1.1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1.对零件数控加工可行性和方便性的分析
2.选择装夹定位方案 对装夹定位的要求,尽量采用通用夹具。该零件毛坯为圆
柱形棒料,各回转表面的回转轴线均为中心轴线,故可采用 车床自带的三爪卡盘进行装夹和定位。
3.确定加工路线 该零件加工顺序按由粗车到精车顺序加工,工步顺 序按同一把车刀能加工的内容连续加工的原则确定。 该零件进给路线粗加工外轮廓采用“矩形”循环; 精加工路线基本上沿零件轮廓采用“由近到远”的顺序 加工。但在具体路线的确定过程中,应注意减少空行程, 正确选择刀具切入、切出工件的方向,保证最终轮廓一 次走刀完成。
3600.021 36.0105 0.0105(36.010 0.010)
3.1.2
1.选择大小,加工精度和表面质 量等技术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其规格和型号。
根据该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 材料性质等条件,选定CK6132经济型数控车床。
该 机 床 最 大 回 转 直径为 Ф320mm~Ф160mm;最大加工长度 750mm;主轴车速范围25~1600r/min;X轴的行程为200mm,Z 轴行程为800mm;定位精度:X向0.03mm,、Z向0.04;重复定 位精度: X向0.012mm,、Z向0.016;加工精度IT6~IT7级; 表面粗糙度Ra1.6μm;电动立式四工件刀架控制系统FANUC。
度 c 。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毕业论文题目: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摘要: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

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设计一、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零件图分析如图1.1所示该零件从结构上来看包括内﹑外表面:内表面主要是孔,外表面由圆柱、圆锥、顺圆弧、逆圆弧及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以及宽度尺寸有较严格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适合数控车削加工;球面Sφ48㎜的尺寸公差还兼有控制该球面形状(线轮廓)误差的作用;零件材料为45钢,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好的韧性﹑塑性;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图1.12.工艺分析(1)如图1.1所示内孔直径φ28,圆柱尺寸φ35﹑φ42和φ52,宽度尺寸4和3,取中值作为编程的尺寸依据。

其他尺寸皆取基本尺寸作为编程尺寸依据。

(2)φ52的圆柱与φ28的孔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加工时必须以同一个定位基准进行加工。

(3)φ28的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Ra为1.6,宜采用钻→扩→铰进行加工以保证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4)在轮廓曲线上,有三处为圆弧,其中两处为既过象限又改变进给方向的轮廓曲线,因此在加工时应进行机械间隙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

(5)零件中有比较大的圆弧需要进行加工,为了不使加工过程中出现过切现象选择较大副偏角的车刀进行加工。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一、轴类零件加工的准备工作:1. 根据图纸和要求,准备所需的原材料,一般为金属材料,如钢材、铜材等。

2.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符合要求,必要时进行修整。

3. 准备所需的加工设备和工具,如车床、铣床、钻床等,以及相关的切削刀具、测量工具等。

二、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步骤:1. 首先,将原材料固定在车床上,并调整好工件的位置和角度。

2. 使用车削刀具,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车刀,并进行装夹。

3. 开始车削操作,根据图纸上的尺寸要求和加工顺序,依次进行粗削、精削、修光等工序,以达到要求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4. 在加工过程中,时刻注意工件的状况和刀具的磨损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刀具。

三、轴类零件的铣削加工步骤:1. 将原材料固定在铣床上,并调整好工件的位置和角度。

2. 选择合适的铣削刀具,根据图纸上的要求进行装夹。

3. 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铣削方式,如平面铣削、立体铣削等。

并按照加工顺序进行铣削操作,保证加工尺寸和表面质量。

4. 在加工过程中,注意刀具的磨损情况和工件的夹持状态,及时调整和更换。

四、轴类零件的钻削加工步骤:1. 将原材料固定在钻床上,并调整好工件的位置和角度。

2. 选择合适的钻孔刀具,根据图纸要求进行装夹。

3. 根据图纸上的孔径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头,并进行设定,调整钻头的速度和进给量。

4. 开始钻削操作,根据图纸上的孔径位置进行钻孔,保证加工尺寸和孔壁的质量。

5. 在加工过程中,注意刀具的磨损情况和冷却液的使用,及时调整和更换。

五、轴类零件加工的后续工序:1. 进行工件的检验,包括尺寸测量、表面质量等,确保符合要求。

2. 进行必要的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以提高工件的性能和耐用度。

3. 进行最后的整理和打磨工作,使工件达到最终的要求。

4. 进行产品的包装和出库。

以上就是轴类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通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操作,可以确保加工出高质量的轴类零件。

加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工件的状况和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工艺效率。

数控车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数控车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2013 届毕业设计 系 别:信息与工程系专业名称: 数 控 技 术 姓 名:学 号: 20100204012 班 级: 10 数 控 技 术 指导教师:2012 年 12 月 20 日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数控车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

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轴类零件,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目录一引言 (1)二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2)(一)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2)(二)数控车床的概述 (3)(三)分析加工对象 (6)(四)夹具和刀具的选择 (7)三零件工艺过程卡设计 (8)(一)数控加工步骤、工艺特点及内容 (8)(二)加工工序的划分 (9)(三)编制工艺过程卡 (10)(四)切削用量的确定 (10)(五)编制加工工序卡 (11)四数控车削编程及仿真 (12)(一)刀具加工进给路线的确定 (12)(二)本零件加工所用刀具 (13)(三)编程基础 (14)(四)斯沃数控仿真 (21)结束语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附录 (34)数控车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李汪洋一、引言为了在激烈的巿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工业发达国家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并提出了各式各样全新的制造模式。

毕业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编程设计与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编程设计与工艺设计》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编程设计与工艺设计摘要数控车床是应用数控技术的车床,也就是装了数控系统的车床,是严格按照从外部输入加工程序来自动对被加工零件进行车削加工。

它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科技的产物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

数控技术的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

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加工编程设计,进一步了解与掌握数控原理的理解,零件的识图与合理加工工艺的设计,并且进一步加强对数控G代码编程的熟练应用。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编程 G代码The typical shaft parts CNC lathe programming design and process designAbstract CNC lathe application lathe CNC technology, lathe CNC system that is install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input from the external processing program to automatically turning machining parts to be machined.It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other high-tech products CNC technology is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flexible foundation for integrated production, left the CNC technolog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ecame a forest without trees. The extensive use of CNC technology to bring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mode of produ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structure, management style, and its associated benefits and the ability to radiate more difficult to estimate. NC and CNC equipment has become the country's strategy and reflects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level of basic industry, the level of core mark is a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modernization of a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has become manufactur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industry.This thesis through the typical shaft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programming designed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the CN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parts of the knowledge map and reasonable process design,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killed application of CNC G-code programming.Keywords CNC machining process programming G code目录引言 (3)第一章数控技术 (4)1.1 国内外数控发展概况 (4)1.2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5)1.2.1性能发展方向 (5)1.2.2 功能发展方向 (7)第二章零件图纸设计与分析 (11)2.1 零件图纸设计 (11)2.2 机床的选择 (11)第三章零件的夹具与刀具设计 (13)3.1 数控机床夹具 (13)3.1.1机床夹具的组成 (13)3.1.2机床夹具的作用 (15)3.1.3 零件的夹具设计 (16)3.2 数控机床的刀具 (16)3.2.1 数控刀具的分类 (16)3.2.2 数控刀具的选用 (17)3.3.3 零件的刀具选用 (22)第四章零件的加工工艺 (23)4.1 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内容 (23)4.2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分析 (23)4.2.3 零件的工艺步骤 (26)第五章零件切削用量的选定 (27)5.1 切削用量的选择 (27)5.2 切削用量的内容 (27)第六章零件主要操作步骤及程序的编制 (29)6.1加工顺序及路线 (29)6.2机床的操作步骤: (29)6.3零件的安装及装夹方式 (29)夹具是机床的一种附加装置,工件的装夹与数控车床一般使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装夹工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程计序设摘要4第一章图样的工艺分析31.1 零件的结构分析31.2零件的材料分析31.3零件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分析4第二章加工设备及相应工艺设备的选用42.1加工设备的选择42.2加工刀具的选择52.3夹具的选择62.4量具的选择62.5毛坯的选择7第三章工艺规程的设计83.1定位基准的选择8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83.3加工时期的划分93.4工序顺序的安排93.5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选择93.6热处理工序的安排11第四章切削用量的确定114.1 切削深度的选择114.2 进给量的选择124.3 切削速度的选择12第五章工艺文件的填写135.1数控加工刀具卡片135.2数控加工工艺卡片145.3数控加工工序卡15第六章编程尺寸的确定及数值运算226.1车螺纹时主轴转速的确定226.2编程坐标点数值的确定23第七章编制加工程序单237.1 数控加工程序单 24第八章设计心得与体会29参考文献32摘要本小主轴加工工艺设计是参考《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加工技术》等编写的。

对球头螺杆的工艺及加工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一个中等复杂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对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综合性,使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

小主轴是纺织机械中要紧的传动件,属于易损件,需要大批量加工,因此关于那个论题需要我试图找到一些既合适又能较高效率完成加工的方法,这正是我这次毕业设计力图解决的方法,由于自身专业水平的有限和自己阅历的不足,设计中难免有专门多不足之处,还期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指正之。

如此的论题就要求我们在熟练把握已学只是的基础上,更要有一种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还包括在自己知识面不及的地点,要求要有一种搜集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且同样,要求运用到整个设计的过程中。

这也正是学院安排毕业设计这一教学内容的初衷吧,而我在这篇小主轴的工艺设计中所体现的内容应该较完满地解决了这一咨询题。

关键词: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轴类零件工艺分析小主轴第一章图样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结构分析小主轴要紧使用于纺织机械当中,起支撑作用,以传递扭矩,属于易损件。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该零件属因此较典型的轴类零件。

第一,该零件轮廓是一个由外圆柱面、外三角形螺纹、球面以及内圆孔面等几何元素构成的外形较复杂的轴类零件。

Φ20的内孔加工精度要求较高,Φ32的外圆柱面和Φ20的内孔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均为Ra 1.6。

关于该轴类零件的加工程序的编制,需要先按照该零件图样运算各几何元素的坐标点。

因此,该零件不仅加工难度大,而且轨迹精度要求高,该零件既要求准确的加工精度,而且要求保证正确的几何精度。

而且,通常,长度与直径之比(长径比)小于4(L/D<4)的轴称为短轴。

明显,该轴类零件长径比为10,较细长,因此在加工中我采纳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进行车削加工。

1.2零件的材料分析材料是人类社会所能够同意的经济地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其中,又以工程材料的代表性尤为突出,现在它早已广泛用于现代工业、农业以及科学技术等部门。

而在工程材料中,又钢铁为代表,应用最为广泛。

钢铁材料按含碳量可分为钢和铸铁两大类。

钢的韧性、塑性较好,强度、硬度较高。

强度要求较高、形状较复杂的零件能够用钢来制造。

针对小主轴材料在纺织机械中的功能和要求,同时要求保证良好的加工性和较高的强度,因此,选用45钢。

1.3零件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分析机械加工精度是指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与零件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符合程度越高,机械加工精度越高;符合程度越低,则机械加工精度越低。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明显,按照该零件的零件图可知:在该零件的数控车削中,该零件的重要径向加工部位有:Φ32的圆柱段,Φ38的圆柱段,还有该零件的左支撑部位Φ35圆柱段,右支撑部位Φ40的圆柱段,SΦ45球体部,上述各部位的径向尺寸均有几何形位公差要求。

而该零件重要的轴向加工部位有:Φ38、Φ40的圆柱段的轴向长度为83 ,Φ40的圆柱段距球心间的轴向长度为68,零件。

该零件以两端的B型中心孔为定位基准。

第二章加工设备及相应工艺设备的选用2.1加工设备的选择车床要紧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柱表面、圆锥表面、回转曲面和端面等,有些车床还能加工螺纹面。

由于多数机器零件具有回转表面,车床的通用性较广泛。

卧式车床的工艺范畴专门广,能进行多种表面的加工,如各种轴类、套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如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环槽及回转曲面),端面,螺纹,还能够进行钻孔、扩孔、铰孔和滚花等工作。

数控机床又称数字操纵机床,是有关于模拟操纵而言的。

数控车床又称为CNC车床,即运算机数字操纵车床,是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

它具有广泛的加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

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用。

数控车床适合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轴类零件和由复杂曲线回转形成的模具内型腔。

明显,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更适合于在数控车床上加工。

2.2加工刀具的选择机械加工刀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是切削加工中阻碍生产率、加工质量与成本的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针对相应的零件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加工,是相当重要的。

表1刀具材料表表2选用的刀具表2.3夹具的选择在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夹具作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夹具的机械加工过程中起定位和夹紧的功用。

且机床夹具按其通用特性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和自动线夹具等。

良好的夹具关于以高效率、低成本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起着专门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该零件的加工中,我选用的是通用夹具。

利用FANUC 数控车床上的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双顶尖等有关装夹辅具以实现快速定位,提升该零件的精度。

2.4量具的选择在数控加工中我们通常会在零件粗加工或是半径加工后对零件的尺寸以及精度进行检测,为了更好的保证精加工的质量,使加工出的零件的精度更高质量越好。

因此,关于合理选用量具进行精度的检测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选择量具时应使量具的精度与工件加工精度相习惯,量具的量程与工件的被测尺寸大小相习惯,量具的类型与被测要素的性质(孔或外圆的尺寸值依旧形状位置误差值)和生产类型相习惯。

一样来讲,小批量生产广泛采纳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通用量具,大批量生产则采纳极限量规和高效专用量仪等。

按照以上选用量具的原则,关于该零件的加工过程,我选择如下量具进行测量:游标卡尺0~150mm,0.02mm0~300mm,0.02mm万能角度尺0~270°,2′外径千分尺0~25mm25~50mm内径千分尺5~30mm2.5毛坯的选择毛坯的确定,不仅阻碍毛坯制造的经济性,而且阻碍机械加工的经济性。

因此在选择毛坯时,既要考虑加工方面的因素,也要兼顾冷加工方面的要求,以便从确定毛坯这一环节中尽可能的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

按照该零件的加工要求,由于该零件为批量加工,因此,毛坯采纳铸造成形,工件轮廓外的切削余量不平均,在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变形。

因而要先进行粗车加工。

关于该小主轴的加工我选用毛坯尺寸为100X250mm,这点在下章的加工方法选择中有体现。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工艺规程是指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将比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确定下来填写或表格,并规定强制执行的一种工艺文件形式。

其中,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叫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而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又是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核心。

其要紧内容包括: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和其他工序等3.1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或面。

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零件表面间的位置要求和安排加工顺序都有专门大阻碍。

用夹具装夹时还会阻碍夹具的结构。

从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看,可把基准分为两大类,即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是零件尺寸的起始位置,而工艺基准是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所采纳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关于定位基准的选用,轴类零件应遵循的原则是,尽量以零件两端的中心孔为定位基准。

该小主轴零件的各外圆表面,外螺纹等表面的设计基准差不多上该零件的中心轴线,以保证工件的圆柱度和同轴度形位误差。

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零件差不多上由一些最差不多的几何表面构成的,因此选用合适的零件表面加工方法,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第一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零件上内孔:Ø16021.00 R a 1.6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精加工之后也可采纳磨削都能达到所需精度球 :S Ø45 R a 3.2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螺纹:M30x1.5-6h R a 3.2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也可采纳磨削都能达到所需精度外圆:Ø32,Ø35,Ø38,Ø40,Ø45 R a 1.6和R a 0.8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精加工之后也可采纳磨削都能达到所需精度以上选用的加工工序的划分,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以最经济的方法,是零件加工达到其技术要求。

3.3加工时期的划分当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时若将加工面从毛坯面开始到最终的精加工或周密加工都集中在一个工序中连续完成,则难以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或白费人力、物力资源。

划分加工时期的作用是:幸免毛坯内应力开释而阻碍加工精度:幸免粗加工时较大的夹紧力和切削力所引起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对精加工的阻碍;粗精加工时期分开,可较及时地发觉毛坯的内在缺陷;习惯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的需要按照该零件的要求达到的精度要求,我将该零件的加工时期划分如下:粗加工时期——要紧是切除较多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时期——为要紧表面的精加工做好预备;精加工时期——使各要紧表面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光整加工时期——对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进行最终加工。

3.4工序顺序的安排(1)“先基准后其他”原则,即基准先行的原则(2)“先主后次”原则。

(3)“先粗后精”原则。

3.5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选择该小主轴零件属典型轴类零件,针对踢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可有多种选择。

在此,我特选择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一种关于该零件最经济及适用的方法。

加工方案一:下料100X250mm夹30外圆30mm长一端,车端面,打中心孔,得到基准D调头,夹45外圆30mm长一端,取总长244mm,车端面,打中心孔,得到另一基准C粗车调质处理一夹一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