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大事记

合集下载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历史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历史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历史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陶刻由来已久,元人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奈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五文字”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在紫砂器物上题刻词句的最早年代,但仅见诸记载,原物已佚,尚不知是刻于壶底还是壶身。

据考证最初的镌刻大多位于壶底和壶盖的边沿而很少见于壶身,其内容也仅仅记载着作者的名号而已。

稍后便有在砂壶身上题刻诗句的作品出现,绘画绝少。

明“供春壶”之前的紫砂陶刻是用竹尖刀制陶工具在坯体未干时刻制的,其刀刻痕与现代意义上的陶刻味有明显区别,后发展成用专门的铁制刻刀在坯将干未干时镌刻。

明清以降,宜兴紫砂名气大盛,紫砂壶以简括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和安逸恬静之态深受文人学士关注,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来宜兴定制紫砂壶和文房玩具者甚众,如赵宦光、董其昌、顾元庆、郑板桥、吴大徵、任伯年等定制的壶器均署室斋名以传世。

紫砂壶成为众多文人闲士品茗吟诗,风花雪月时的把玩物,其典雅、恬适、朴茂的风格正与文人澹泊、雅致、清丽的审美情趣相吻。

宜兴紫砂壶紫砂壶镌刻题辞的盛行,推进了文人直接参与创作。

有意识地将紫砂壶作为创作的载体者,当推清嘉庆年间的陈鸿寿字曼生。

陈曼生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不仅娴熟于金石书画,更是嗜壶成癖。

他和杨彭年合作设计的紫砂壶,其色含蓄,其质温润,其形典雅,亦书亦画的陶刻艺术“切茶、切水、切壶、切情”,可谓美妙绝伦。

由于陈曼生的倡导及一批金石书画家的参与,推动了紫砂陶刻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品位。

陈曼生留下的“曼生十八式”可称道艺结合的经典,后世奉为圭皋。

曼生之后“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成了文人和匠师合作时共同认可的审美标准。

与曼生同时代的梅调鼎,曾在一款称砣款式的“秦权”壶上题铭:“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其文回味十足,其字遒劲有力,方寸之间便构成壶、字、意、情皆佳的绝妙之作。

紫砂的历史故事

紫砂的历史故事

紫砂的历史故事50米高的蜀山,500米长的老街,20多米宽的蠡河,这里不仅是宜兴紫砂的发祥地,也是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的生产和销售中心。

山上是泥土与火焰的世界,山下商贾云集,烧成的紫砂器从蠡河码头启程,进入太湖后被运往全国各地……蜀山的热闹延续了近500年,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紫砂生产中心转移到丁山,蜀山才沉寂下来。

南京博物院考古队经过3年的考古勘探、发掘,渐渐揭开了埋藏在岁月长河里的紫砂故事……考古确认:紫砂起源于明中晚期宜兴紫砂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有唐、宋、明三种说法。

唐代说的根据是文献,唐僖宗时在唐朝做官的朝鲜人崔致远在《桂苑笔耕集》中有“坐演紫泥……掌陶钧而不晚”的记述,持此说的人认为“紫泥”就是指紫砂。

有人以北宋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等诗句,认为紫砂源于宋代。

更多的人倾向于明代说,考古队领队杭涛认为,中国茶文化有“唐煎宋点”说,唐代是煎煮茶叶片,宋代是冲点茶叶末,明代才有了我们现代喝的散茶(炒青)。

朱元璋第17子朱权所著《茶谱》是明代第一本茶书,上面记述的饮茶方式还是点茶,茶具为银、锡、铜之类。

此后近百年无茶书,明晚期突然出现一大批茶书,记述紫砂已经成为全国流行的茶具。

《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按“近百年”推算,紫砂被从陶土中挑选出来加以利用,当在明代中期。

据《阳羡茗壶系》记载的传说,紫砂壶的创始人叫供春,他是个书僮,明正德年间陪伴主人吴颐山到金沙寺读书,并学着寺中老和尚的样子做茶壶,金沙寺僧和供春同被列为紫砂壶的“开山鼻祖”。

目前能确认的最早紫砂壶出土于南京吴经太监墓,墓葬时间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

此次考古发掘在一个探方的最下层发现了一批特殊的紫砂壶陶片,其壶嘴的形制和“铆接”制法、高领带鋬罐的口沿形制等不仅与吴经墓紫砂壶如出一辙,而且与金坛明代中晚期井内出土的紫砂壶、罐造型上基本一致,这为紫砂起源于明代中晚期提供了可靠证据。

宜兴“紫砂史记”最全版

宜兴“紫砂史记”最全版

宜兴“紫砂史记”最全版1368 年:明太祖下诏废除龙团凤饼茶,无异就像解除了砂壶与散茶的戒严令般,直接刺激了茶的平民化与相关产业、器具的蓬勃发展。

1465 年: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载:约当成化~弘治年问(1465 ~1505 ),金沙寺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作成壶具,烧成传用。

1484 年:明代后期宜兴陶业的大发展和紫砂器的独树一帜,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分不开的。

明代前期的“匠户制”,已较元代松驰,并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93 年)起,实行了“轮班制”。

到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 年),终于废除了轮班制,改为征银制度,使相沿达两百年的工奴制宣告结束。

这些改革使手工业者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从而推进了包括陶瓷业在内的各种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明代后期紫砂器的快速发展,更与当时宜兴整个陶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1506 年:明代正德~嘉靖(1506 ~1566 )年间,制壶名师供春所制紫砂荼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所制“树瘿砂壶”为世所宝,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1506 年:紫砂生产始于北宋中叶,至明正德年间(1506 ~1521 年)开始兴盛,并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

其中供春,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成为最早的著名民间艺人。

1522 年: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 ~1622 年),宜兴窑场的产品已是“于四方利最薄,不径而走天下半”,紫砂陶的泥料,只有在大量生产日用陶的条件下才能取得,因为这种深藏于岩层下数百公尺深处的“甲泥”之中的紫砂泥料,必须从甲泥中分选出来,没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甲泥,紫砂泥也就无从取得。

1522 年:明万历时期,一方面紫砂壶的声名已远播宇内,另方面工夫茶俗已风靡闽南、广东等沿海地区,这两股茶与壶的风潮随着商贾、官吏的迁移,陆续在东南沿海融汇,相激相荡,并且迅速取代瓷壶、茶盏,以「世间茶具称为首」之姿,与工夫茶俗紧密结合。

1522 年:明代嘉靖~万历(1522 ~1619 )年间,继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艺人有董翰、赵梁、时朋、和元畅四人,并称“名壶四大家“。

紫砂文化历史

紫砂文化历史

紫砂文化历史中国陶瓷工艺是博大精深的典型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诸多门类的陶瓷品种深深地映衬着民族的风格和地域文化的特征,然其共同的生命支撑都具有强烈的不屈不挠的文化追求,由传统习惯形成的文化现象百变不离其宗地衍生和成长,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传达创造者的自信,使其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文化内涵,而且与其他文化现象相以借鉴和渗透,地域文化是发展这种文化的母体和催生剂,宜兴紫砂陶器文化即具有这种特征。

吴越地处太湖流域,孕育了中国灿烂的吴文化,其发达的农业和悠久的陶瓷业二者所产生的文化传播是它的主要成就。

地处太湖西岸的宜兴史前已很,发达,陶器制作和农业耕作形成了人性中最永恒的文化价值。

宜兴地理属天目山余脉,境内山峦起伏,沈溪纵横、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源,制陶史迄今已有7000余年。

其主要甲泥陶土得天独厚,尚无二家,自北宋发现并利用其中的紫砂陶土更显珍稀。

明代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泡茶的紫砂壶应运而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种类型。

茶在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之初,仅作为一种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对人类的健康提供帮助和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而出现的,它所具备的文化因素也仅局限于一种推崇人类生存的生活资料这一最原始的人文作用上,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种生活生产资料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成为文化要素的发展潜力,但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物质载体的却不多,然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一种文化的出现,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背景,茶文化也绝不例外。

茶文化最初的文化属性与陶文化的文化属性只有食用和使用的价值而已。

直至魏晋时期,这两种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才形成一种有形的载体,至唐代已十分成熟,这关键是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艺术体系的建立。

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同时蕴含了可贵的精神特征。

它是有许多相关的思想和文化或组成的一个聚合体,这可以是说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具体表现,完全是人为所至。

紫砂文化启蒙者是紫砂壶,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91年)泡茶开始流行,使唐代“煎茶法”和宋代的“点茶法”出现了质的改良和形式上的变革,把茶置于容器中,加入沸水冲泡,且以个人享用为主,紫砂壶成为当时饮茶器的主角。

宜兴紫砂大事年纪

宜兴紫砂大事年纪

宜兴紫砂大事年纪北宋。

早期紫砂时期。

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片。

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

明代中期。

据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创始》记载:金沙寺(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底,作成壶具。

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

据推测应比供春年代略早,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

据《宜兴县志》记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

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间珍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

当时较著名的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

明代后期。

紫砂名师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赞誉。

时大彬所制茗壶,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

万历时名工还有欧正春、邵文全、邵文银、蒋佰(草字头下一“夸”)、陈用卿、陈信卿、闽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后溪、陈仲美、沈君用、陈君等。

万历后的名工有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陈君盛、陈辰、徐令音、沈子澈、陈子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轩和郑子候等。

明末。

宜兴紫砂器由葡萄牙商人远涉重洋运至欧洲,被称为中国的"红色瓷器"、"朱砂瓷",成为欧洲市场的热销产品。

1650年荷兰人模仿鼎蜀壶,制造成茶用陶壶的最早样本。

1672年英国人模仿鼎蜀壶。

制造成第一批紫砂壶。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以紫砂名师陈鸣远最为著名,他所制的茗壶,善翻新样,雕镂都很擅长,技艺精湛,构思脱俗,配色奇妙。

瓜果、砂壶更是公认的绝作,而茶具、陈设品也有数十种不同类型。

宜兴紫砂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宜兴紫砂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1前言话说宜兴紫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陶朱公范蠡,从那时起就为宜兴的紫砂作了基础,二千多年的发展史,岁月的更迭和变化,让淳朴的紫砂增添了几许神秘。

2宜兴紫砂起源和发展变迁宜兴自古就有陶都美誉,上溯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制陶。

诗人卢仝,写下了“天子爱喝阳羡茶,百昌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

大文豪苏轼《菩萨蛮》一词中就曾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阳羡以“阳羡茶”、“金沙泉”、“紫砂壶”为人所称道,就足以说明当时的阳羡也就是宜兴,有着深厚的茶文化渊源,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一诗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北宋欧阳修的《和梅公仪茶》这首诗中也写道:“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紫泥、紫瓯等被后人认为是宋代生产紫砂壶的史料依据。

我们虽不能断定紫砂是否在宋代真的存在,但从众多的史料典籍中指出,紫砂壶的最早创始者,是明代正德年间供春的师傅金沙寺僧,1966年南京中华门外油坊桥发现的明嘉靖12年司礼太监吴经的墓中,曾出土了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早的紫砂提梁壶“吴经提梁”。

而早期宋代的窑址出土过的紫砂陶片,并不能称之为紫砂壶。

也就是说到了明朝紫砂正式以茶壶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一把供春壶的诞生,翻开了紫砂的历史篇章。

宜兴紫砂壶因其造型千姿百态,色泽丰富多彩,匠心独运的手工技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说道:“近百年来,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

陶曷取诸?取诸其制。

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也。

”紫砂文化包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内涵使得紫砂名扬海内外,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泡茶不走味,双气孔的结构,月宿不馊而成为世间茶具之首。

紫砂一代宗匠时大彬可谓是承供春之后的又一位开拓者,他将紫砂的技艺发展到新的高度。

不仅在泥料的配制、成形、器形的设计上都非常独道。

据《陶羡名陶录》中记载,“时大彬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王慧雯(宜兴214221),紫砂不是一下子就出名的,紫砂壶也是粗陶演变而来,从而使用紫砂这种特殊的稀有的泥料所制,由日用工艺品进而升华到艺术品的过程,兼日用品和观赏于一体。

紫砂简史

紫砂简史

紫砂陶简史各位来宾,非常高兴来到中国的繁华之都上海和各位分享紫砂艺术。

讲到紫砂,我先向各位介绍下宜兴的历史:宜兴最早在春秋时候叫做‘荆溪’,处于吴,楚,越的交界。

西周的时候属于吴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灭吴,改属越国,战国时,楚威王大败越国,改属楚国。

这也是近几年在宜兴出土了大量的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的原因。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荆溪先属会稽郡,后属吴郡。

以前称范蠡为陶朱公,把他敬为陶业始祖,其实宜兴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在烧制陶器,而且相当精美,这是07年南博考古队在宜兴的重大发现。

比春秋末年的范蠡要早4500多年。

但从出土的战国和汉代的陶罐看当时的器型,上釉,烧成却已经成熟了。

在秦汉之时荆溪郡已有城垣,西汉初年,荆令尹关常助汉高祖刘邦平叛有功封为阳羡侯,自此史书上“荆溪”,“阳羡”并用,到晋永兴时(304-306)城区扩大,城门移至今宜城南门外,自此宜兴城一直没有变化,直到改革开放后,现在的城区已经是原先的十多倍了,西晋末年因左将军周处守边立有大功,皇帝将荆溪郡封周处的儿子周玘,荆溪改为义兴郡,唐高祖二年至七年曾别名为鹅州。

到了宋代,宋太宗赵匡义继位,义字与他的名字相同,为避讳于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改为宜兴,清雍正三年,宜兴划分为荆溪和宜兴两县。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又从新合并为一个县,宜兴之名沿用至今。

各位紫砂爱好者会发现,从明代紫砂器上有落款开始,有用荆溪款的,有用阳羡款的,也有用宜兴款的,都是同一个地方的,是做壶人的不同爱好和当时的风尚。

紫砂始于宋,成于明,兴于清,旺于现代。

这次我带来了宜兴博物馆宋代紫砂碎片残件的复原图,也带来了宜兴出土的宋代紫砂器的完整体。

当时的成型手法还是手拉胚,但外部的装饰比汉唐细腻。

90年代我还看过珠海藏家周明立先生的一把方提梁,外表黄紫灰白相间,做工很好,缺盖。

曾和顾景舟大师一起讨论,顾大师说:疑是宋代作品,但未肯定。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从万历年间金沙寺僧手捏制壶到吴颐山书童供春学艺,到董翰。

紫砂史记------紫印演义(下)

紫砂史记------紫印演义(下)

紫砂史记------紫印演义(下)进入民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工业逐渐兴起,国内外市场对紫砂壶需求刺激着宜兴丁蜀窑厂的陶业生产,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联营模式”——以作坊、商号、工厂、公司等为代表。

相比于以前的个体手工作坊要更为先进,大批商业经营者入主宜兴紫砂壶的生产,他们在上海、宜兴、无锡、天津、杭州等地开设专门经营宜兴陶器的商店。

旧上海繁华的南京路,街道两边都是各种商铺这些陶器商号或公司在宜兴定制紫砂壶,而且每家商店都聘有制壶艺人,进行壶艺的加工或制作,此期紫砂壶的壶式多沿袭清代,新创的壶式并不多,当时所重是刻画装饰。

有的店主善于陶刻,亲自奏刀铭刻。

所以民国时期的紫砂壶上,一般会有制壶者名字和商号的名称。

壶上的刻款也署有两个名款:刻画者及商号。

商号款作为民国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款识形式,在紫印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文章篇幅有限,在此只能为大家介绍几个民国著名的紫砂商号。

葛德和陶器公司(1860-1954)原是由葛德和在丁山白宕创建的一所陶器行,清咸丰十年,规模扩大。

在清宣统二年(1910),葛氏后人葛翼云在上海老北门开设了“葛德和陶器店”,以盛产销售宜兴钧釉陶器闻名。

作为上海最早经营紫砂陶器的商号,葛德和陶器公司聘有大批陶工,且技术稳定,凭借在上海的影响力,将其产品远销海内外。

店号章“葛德和制”、“葛德和造”葛德和陶器公司所用店号茶壶印款为大方章阳文楷书“葛德和”,一般将店号章款钤于壶底,壶上并不见其制作者印款。

艺古斋/复兴窑(1905/1925)赵松亭是清末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和一位造诣很深的书画家。

不仅如此,他亦是善于经营的实业家。

1905年赵松亭创立了“艺古斋”,艺古斋以仿古为特点,正好响应了当时上海热心收藏的文人墨客好古之风。

艺古斋的砂壶多款,且大都由其以东溪款镌刻铭文(东溪即赵松亭字号)。

“艺古斋”民国13年(1924年),军阀混战,陶工疏散,紫砂陷入低谷,窑场呈停顿状态。

2024年浅谈宜兴紫砂壶器型发展史

2024年浅谈宜兴紫砂壶器型发展史

2024年浅谈宜兴紫砂壶器型发展史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器型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华民族物我两忘的哲学思想、手工技艺的精湛以及审美观念的变迁。

一、古朴纯真的初创期紫砂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当时的宜兴陶工在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制作这种具有特殊泥料和造型的陶器。

初创期的紫砂壶器型较为简单,以实用为主,如“石瓢”、“仿古”等经典器型便是在这一时期诞生。

这些壶型线条流畅,形态古朴,充满了原始的自然之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模仿。

二、文人雅趣的兴盛期到了明代,随着文人雅士对紫砂壶的青睐,紫砂壶的器型开始发生变化。

这一时期的壶型更加注重装饰和意趣,如“供春”、“时大彬”等名师的作品,将诗词书画融入壶身,形成了“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艺术特色。

壶型设计也开始多样化,如“莲子”、“梅桩”等,这些壶型既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陶工们的精湛技艺。

三、繁花似锦的创新期清代是紫砂壶器型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

这一时期,紫砂壶的制作技艺达到了巅峰,各种创新器型层出不穷。

如“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将松、竹、梅三种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陶工们高超的塑形能力。

同时,还有一些壶型如“南瓜壶”、“蟾蜍壶”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

四、兼容并蓄的繁荣期进入现代,紫砂壶的器型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现代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将西方艺术元素融入壶型设计中,如抽象线条、几何形状等,使得紫砂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貌。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紫砂壶的实用功能也得到了拓展,如茶具套装、电磁炉专用壶等,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五、总结宜兴紫砂壶器型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陶瓷艺术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变迁史。

从古朴纯真的初创期,到文人雅趣的兴盛期,再到繁花似锦的创新期和兼容并蓄的繁荣期,每一个阶段都凝聚了陶工们的智慧和汗水,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物我两忘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混乱的紫砂圈早该整顿了

混乱的紫砂圈早该整顿了

混乱的紫砂圈早该整顿了
江苏宜兴市检察院近日披露,该院已对紫砂行业“恶势力犯罪集团案”犯罪嫌疑人
邵洪群等人提起公诉。

检方指控,邵洪群等4名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在宜兴市紫砂行业
以“打假”为由,多次采用拘禁、殴打、威胁、驻守、围堵、上门滋扰等手段实施违法犯
罪活动,已涉嫌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

引人瞩目的是,与上述4人“恶势力集团”一
起涉案、被提起公诉的,还有制壶大师钱丽媛等3人。

这是宜兴首次高调在紫砂圈启动除恶行动。

一代制壶大师因涉恶而被公诉,也在当
地引发了不小震动。

多少年来,宜兴紫砂壶名闻中外,备受追捧,这不仅是玩壶人的雅事,也早已發育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近年来,围绕着紫砂壶,各种利益的博弈与争夺从未断绝。

而随着投资、炒作的资金纷纷进入,紫砂壶越来越抢手,特别是那些出自大师之手的
作品,基本上是“一壶难求”。

这也催生了层出不穷的“贴牌壶”。

今年3月,宜兴警方查处了一起以“打假”为名行敲诈之实的案件。

涉案人在宜兴
丁山一家茶壶店门口拉起横幅,派人驻守,称店主制作假壶。

据警方披露,店主本身确实
有过错,也曾支付了对方5万元,但对方不依不饶,后警方将该团伙11人全部抓获。


案情看,宜兴紫砂行业秩序混乱,造假、敲诈已不鲜见,必须重拳惩治。

也就是说,紫砂
圈早该整顿了。

说到底,除恶也是构建健康产业生态的必要保障,正如宜兴检察机关在回复网友留
言时所说的,将加大打击力度,保护“宜兴名片”不被玷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抗日时期宜兴紫砂业发展经历那些惨绝人袁的历程?(深度解读)

抗日时期宜兴紫砂业发展经历那些惨绝人袁的历程?(深度解读)

抗日时期宜兴紫砂业发展经历那些惨绝人袁的历程?(深度解
读)
抗日时期宜兴紫砂业发展经历那些惨绝人袁的历程?(深度
解读)
在1991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宜兴紫砂壶的发展一直较为顺利,整个行业局面发展一直较为顺利,整个行业局面繁荣。

作为中国的独特手工业品,宜兴紫砂壶曾在芝加哥博览会、巴拿巴博览会上多次多次获奖。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宜兴紫砂业陷入了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到1949年解放前夕,宜兴紫砂十条龙窑有七条被日寇和国民党军改筑碉堡,厂房全部被毁,许多老艺人在贫病交困中死去,从业人员只剩下二十余人,几乎到了人亡艺绝的地步。

自20世纪50年代起,宜兴紫砂业开始恢复和发展,但到了“文化大革命"时,茶具属于消费的高雅艺术品,受到冷漠,中高档茶具降价出售,部分转产工业陶,由当时的老艺人和艺徒运用设计和工艺的
才智,生产了用于做茶叶用的,化工用波纹板滤陶、墙面装饰等,只有少量茶器销往日本及香港地区。

这一时期虽然茶具上没有太多的创作,但是在陶瓷工艺和设计上却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粉碎四人帮后,紫砂外销市场不断恢复,紫砂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时机。

从1976—1981年紫砂壶的生产出现文革后新的艺术高峰,也是明清以来的一个新高峰,这一时期,恢复了对名人名作及精品的珍重和宣传。

顾景舟、徐汉棠等所制作品被轻功部及故宫博物院收藏。

从这开始直至现在,宜兴紫砂壶一直发展顺利,整个行业呈现欣欣相容的景像。

本文作者:茗源时代。

宜兴的历史典故

宜兴的历史典故

宜兴,这片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就以其秀美的山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多富有哲理的历史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展示了宜兴的文化底蕴,更教会了我们许多生活的道理。

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陶渊明与紫砂壶”的故事。

传说陶渊明在隐居时,一日偶然发现山间独特的紫砂泥,便用它制成了一把别致的紫砂壶。

这把壶不仅外观独特,而且泡出的茶香浓郁,深受陶渊明的喜爱。

自此,紫砂壶成为了宜兴的象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为宜兴赢得了“陶都”的美誉。

另一个典故则是“范蠡与文房四宝”。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重臣,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还是一位文人墨客。

传说他曾来到宜兴,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便定居于此。

他发现这里的山石、竹木、陶土等资源都是制作文房四宝的绝佳材料。

于是,他便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了独特的墨锭、毛笔、砚台和宣纸,为宜兴的文房四宝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梁祝与宜兴陶瓷”的故事。

梁祝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宜兴陶瓷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读书时,为了表达彼此的爱意,他们用宜兴的紫砂泥制作了一对陶瓷小像,上面刻有他们的名字和誓言。

这对陶瓷小像被埋在紫砂山下,成为了他们爱情的永恒印记。

这个典故不仅展现了宜兴陶瓷的魅力,更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些历史典故不仅是宜兴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们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宜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们的智慧和才华。

紫砂壶的故事

紫砂壶的故事

紫砂壶的故事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紫砂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一种珍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紫砂壶的故事,源远流长。

相传,在明代嘉靖年间,江苏宜兴的一位名叫陈珍的陶艺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紫砂泥的独特性,于是开始尝试制作茶壶。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终于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把紫砂壶。

这个故事成为了紫砂壶的传说,也让紫砂壶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紫砂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选用的紫砂泥质地细腻,质地坚硬,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这使得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渗透茶香,使得泡出的茶汤更加醇厚。

此外,紫砂壶还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可以将茶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一个适宜的状态,使得茶汤的口感更加醇厚。

除了实用功能外,紫砂壶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的造型多样,有的壶身线条流畅,有的则是雕刻精美,每一把紫砂壶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而且,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不使用任何模具,全凭师傅的手工技艺,因此每一把紫砂壶都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凝聚着制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在茶文化中,紫砂壶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茶具,更是一种生活的象征。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常常会选择一把自己喜爱的紫砂壶,将自己的情感和品味融入其中,使得品茶成为了一种愉悦的享受。

同时,紫砂壶也是茶道表演中的重要道具,它的独特性能和艺术价值,使得茶道表演更加精彩动人。

总的来说,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是一种艺术品,一种生活的象征。

在未来,相信紫砂壶将会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宜兴紫砂原料和烧成的变迁1

宜兴紫砂原料和烧成的变迁1

宜兴紫砂原料和烧成的变迁徐秀棠编者按:历史以来撰写文章是壶艺界的弱项,总结自身所见所为的只是述说论道。

所存文字往往靠文人代劳。

这就给紫砂学术造成了一个学术有误或给胡编乱撰者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间,他们可以任意乱说,而且认为他们写了什么,将来历史记述的就是什么,再往后的历史就会依附记述、抄记下去,现在壶艺界能写了,但各写各的,互相之间缺少学术方面的认真探讨,尤其是争论。

这一现象使关心、爱好紫砂文化、艺术的人一时间信以为真或无所适从,也易误入歧途。

比如说,紫砂原料历史以来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就很多记述,很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也有谬误处,如粉碎加工紫砂泥一节,外行人说是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经浸入水中漂洗、取上面砂浆制壶:到现在有些认真研究紫砂的人还在“一本正经”应用着,他连紫砂矿泥不能膨润都不懂,怎能分析紫砂泥质。

近期随着原料“金贵”现象,各种奇谈怪论,离奇离谱。

故必须真正的作一次正本清源,徐秀棠近期作了原料、烧成方面的调查,供有心者了解,古今史篇可有万变之说但不可以离开其“宗”。

凡我们所见到的紫砂茶壶,不论是好的差的、新的老的,它都要通过一个完整的生产工艺过程才能完成,即原料、制作及烧成这三个主要环节。

以往我们谈及紫砂壶时,往往偏重于制作环节的历史、艺术、工艺、功能及人文方面的研究,而忽视对泥原料、烧成二大环节作整体认识和考究,其实历史以来泥原料的地层分布、开采、粉碎加工、练制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及烧造茗壶的窑炉、窑具、燃料的沿革,对全面认识研究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特别是对紫砂历史作品的认定研究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下面对原料、烧成二个方面作了些自然变化方面的调查(即社会存在的记实),并未深入到科学、技术领域。

(未涉及地质结构、泥原料的化学成份,物理结构及烧成中化学变化等科学数据)。

紫砂原料的开采与加工早期紫砂矿泥的开采加工为了使大家容易理解我下面所要讲的,现先看几张图片:(一)这是黄龙山矿区大面积露天开采时所摄的照片。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

紫砂是江苏宜兴丁蜀镇生产的一种无釉陶器,它与一般 概念的陶器不同,质地细腻、含铁量高,颜色多为紫褐色、 赭红色或土黄色。由于它的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胎体的 物理性能也与一般陶器有所不同:它的密度介于一般陶器和 瓷器之间,加之不上釉,具有适当的透气性;而吸水率又比 一般陶器小。此外,紫砂陶的耐热性和隔热性强,冷热骤变 时不易炸裂。
宜兴紫砂壶的诗句
闲瑕品茗话紫砂,从土成器出奇葩。 壶里茗汤悠悠满,袭人茶香尽芳华。 紫砂自来天成就,成壶精美传天下。 笑观细赏多淫巧,方圆一身乾坤大。 蕴集上天星月露,天人合-达天下。 敢问茶客心几许,细品香若捧摩挲。
谢谢观赏!
返回
紫砂名家
時朋
时朋,又作时鹏,明代嘉靖、 隆庆间宜兴制陶名艺人,生卒 不详,时大彬父。《阳羡茗陶 录·家溯》:“时朋,一作鹏, 亦作朋”。擅制宜兴砂壶,以 古拙见长。与董翰、赵梁、元 畅,为“四大家”。也有人误 时朋为大彬之子。
時朋的紫砂名作
时朋水仙六瓣壶,高90毫米,口 径105毫米,壶底刻款:时鹏(楷 书)。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此 壶泥为冷金黄梨皮色。嘴仰略弯, 壶身腹下为六方造型,腹上渐收 敛而成六瓣筋纹圆口,壶盖亦为 水仙花六瓣圆条形纹饰,与壶身 筋纹相吻合,盖钮为六瓣圆条形 花蕾,流与把也以圆的线条作成, 与壶身浑然一体,线条挺阔,轮 廓分明,形制不侈不丽,典雅拙 朴。是明代早期紫砂壶筋纹器造 型的代表作品,也是比较罕见的 名家传器之一。
紫砂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紫砂 人的努力与创新,紫砂壶艺术是反 映时代风格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 品味,也规范其茶壶的造型及纹饰。 宜兴紫砂壶名家排名中的紫砂四大 家对后世紫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引导作用,也培养了下一代紫砂艺 人,路漫漫其修远兮,无数的紫砂 老艺术家必定会让紫砂发展的道路 变得更加开阔。

宜兴紫砂史话

宜兴紫砂史话

宜兴紫砂史话"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为"阳羡",晋时又改为"义兴",隋唐一直沿革"义兴"这个名称,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在太平兴国年间改"义兴"为"宜兴"。

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大量生产日用陶器。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

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

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

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

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

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

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 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1976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

东风化雨万壶春 宜兴紫砂解放壶的收藏与鉴赏

东风化雨万壶春 宜兴紫砂解放壶的收藏与鉴赏

东风化雨万壶春宜兴紫砂解放壶的收藏与鉴赏江苏宜兴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其特产紫砂壶造型丰富,技艺奇绝,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兼实用与审美为一身,是世界陶苑的一支奇葩。

上世纪的1949年初,经过八年的抗战与三年的内战,宜兴城内外破坏严重,紫砂产量锐减,制壶艺人只剩二十多人,紫砂壶艺人陷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10月,以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邵陆大、范正根、范祖德七位名师为首,组织了37位紫砂艺人成立了紫砂工厂,隶属宜兴汤渡生产合作社,承制中国美术家协会订购的高档名壶。

1955年―1956年,又以紫砂七老为首,带领蜀山、前墅等地的紫砂艺人组建了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出口中高档茶具。

1958年4月,宜兴蜀山,汤渡与中袁、潜洛28户手工艺人,加上合新陶器厂,共同成立了宜兴紫砂工艺厂(一厂),全厂有职工2000余人,艺徒300人,从此紫砂壶艺这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在党与政府的雨露阳光下,改天换地万象更新,枯木逢春欣欣向荣,走向了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

旧社会被人轻看的紫砂艺人们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从而调动了制壶创新的积极性。

他们以扎实的制壶功底,从建国至文革的15年间,制作了不少传统的壶艺产品,其中不乏名家高手之作。

笔者收藏紫砂壶20余年,除收藏民国壶、文革壶外,还收藏解放壶。

现将所藏8把解放壶分别加以介绍:1.双色高梅壶(图1),近现代制壶名家汪福庭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外销产品,壶高14厘米,口径5.5厘米,容量600毫升。

壶盖内钤阴文楷印“汪福庭”,壶底钤阳文篆印“中国宜兴”,三色泥料制作,色调高雅,赏心悦目。

高梅壶是紫砂花货中的经典器型,民国壶艺名家冯桂林、壶艺高手杨阿时常有制作。

这把双色高梅壶以花瓶为基型,绿色的五瓣梅花筋纹壶体似瓜若果,新颖别致,黄色的闲梅,笑傲寒冬,与红色的梅枝交相辉映。

树叉流、树枝钮、树桩把,弯曲有度,生机盎然。

此壶用泥独特,制工精良,梅花战严寒斗冰雪的高雅之气跃然壶上。

紫砂无双

紫砂无双

紫砂无双作者:子禾来源:《手工》2009年第07期在江苏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美女西施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

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陶朱公”。

千百年过去了,作为陶都的宜兴以独一无二的紫砂陶闻名于世。

而一把由现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制作的《景舟石瓢》紫砂壶,在上海一次拍卖会上拍得312万元高价,创下历史紫砂拍卖纪录之最。

在整个紫砂界轰动一时,成为紫砂爱好和收藏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何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紫砂工艺到底神奇在哪里?它为何能独秀于传统手工艺之林?徐门陶庄根据史载和遗址考证,宜兴紫砂制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一直传承至今。

紫砂陶品类众多,而尤以茗壶为代表。

清代学者李渔评价紫砂壶说:“壶之精者,莫过于阳羡,是人皆知矣。

”阳羡是宜兴古称,宜兴丁蜀镇就是紫砂的原产地。

199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在丁蜀镇建成占地30亩的长乐陶庄。

陶庄环境幽雅,将一整套紫砂传统手工工艺流程毕集其中,是丁蜀镇规模最大且具有文化特色的座紫砂陶艺工坊。

从传统的紫砂工具碾砣、盒钵陈列到还原的古陶作坊展示,从传统的紫砂茶具到现代化陶塑作品,陶庄俨然一座陶艺博物馆,浓缩了紫砂艺术的千年演变。

在这里,大师和弟子们都坚守着“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艺”,从选砂、和泥到制壶,讲究的都是亲力亲为,纯手工制作。

徐家是紫砂世家,在现今紫砂界1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徐汉棠徐秀棠两兄弟均占一席之地。

“徐家在民国时期就是标准的小手工作坊,后来兄弟7个,又有4个在做壶。

”徐秀棠说,祖父徐锦森人行制壶,父亲徐祖纯1915年在蜀山开设福康紫砂店号,印款“徐记福康”,所做的寿星壶在当时颇有点名气,生意到抗战期间才衰落下来。

外曾祖父邵云甫擅做紫砂烟具,在南洋有盛名,舅舅邵茂章、邵全章和母亲邵赛宝也都是当地紫砂好手。

到了他这一辈,三兄徐汉棠随顾景舟学艺,是顾氏门下大弟子,而自己则师从陶刻名家任淦庭。

紫砂的传说

紫砂的传说

紫砂的传说
伊华怡
【期刊名称】《农业考古》
【年(卷),期】1992()2
【摘要】“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凡土”。

这是人们对阳羡砂陶的赞誉。

宜兴古称阳羡,是我国主要的陶瓷产地之一,历来有“陶都”之称。

宜兴的紫砂茶壶,自古以来,是我国茶具中的珍品。

被当时称为“茶圣”的陆羽,更为爱不释手。

传说有一次,陆羽提着一只篮子,篮里盖了一块白布,从大户门口经过时,闻到一阵扑鼻的茶香,便向看门人讨茶,陆羽尝了以后,感到是新的品种。

心想,主人用的茶一定会更好,因此要求见主人。

主人卢仝,也是位对茶道颇有研究的人,他见陆羽不同凡俗,便拿出一节像玉带似的茶叶。

【总页数】1页(P104-104)
【关键词】紫砂;陆羽;传说;宜兴;看门人;陶瓷;茶具;珍品;白布;篮子
【作者】伊华怡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民间传说与紫砂造型之间的关系——看紫砂“鱼化龙壶”的制作 [J], 吴梅芬
2.论想象的延伸——浅述紫砂壶作品“美丽的传说”创作感悟 [J], 夏瑞娟
3.走进紫砂演绎的"鱼跃龙门"传说——浅析紫砂作品"鱼跃龙门"创作的完整性 [J], 周志和
4.妙手刻得仙韵生——论紫砂泡盘"葫芦"的陶刻题材和民间传说 [J], 甘惠琴
5.民间传说与紫砂造型之间的关系---看紫砂“鱼化龙壶”的制作 [J], 吴梅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兴紫砂大事记作者:[宜兴陶协] 来源:[宜兴陶协]明代篇北宋。

早期紫砂时期,1976年。

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

出土早期紫砂茶具残片,经考证。

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

这一发现证明: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明代中期。

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载:金沙寺(在宜兴湖父镇西南。

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

搏紫砂细土。

搜筑为胎,规而圆之。

刳使中空。

踵捏口、柄、盖、的,作成壶具。

附陶穴烧成。

人遂传用。

金沙寺僧确切年代,较难查考。

推断比供春年代略早,的在成化~弘治年问(1465~1505)。

明代正德一嘉靖间(1506一1566)。

据《宜兴县志》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供春。

所制紫砂荼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

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所宝,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明代嘉靖~万历间(1522~1619)。

著名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

明代后期。

紫砂名师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赞誉,时大彬所制茗壶。

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

万历时名工还有欧正春、邵文全、邵文银、蒋伯夸(草字头下一“夸”)、陈用卿、陈信卿、闽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后溪、陈仲美、陈君用陈君等。

万历后的名工有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陈君盛、陈辰、徐令音、沈子澈、陈于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轩和郑子候等。

明末,宜兴紫砂器由葡萄牙商人,远涉重洋运至欧洲,称为中国的“红色瓷器”、“朱砂瓷”,成为欧洲市场的热销产品。

1650年荷兰人模仿鼎蜀壶,制造成茶用陶壶的最早样本。

清代篇1672年英国人模仿鼎蜀壶。

制造成第一批茶壶。

清代康熙~雍正间(1662~1735),以紫砂名师陈鸣远为最著名,所制茗壶,善翻新样,雕镂兼长,技艺精湛,构思脱俗,配色奇妙。

瓜果、砂壶世推绝作。

所制茶具、陈设品有数十种不同类型。

清代雍正、乾隆间(1723一1795)陈汉文、杨季初、张怀仁,是当时著名高手。

王南林、杨继元、杨友兰、邵基祖、邵德馨和邵玉亭等,承制官廷御器,并善制彩釉砂壶。

清代乾隆时(1736~1795),有陈文柏、陈文居、“寄石山房”、“荆溪水石山人”等、所制紫砂盆,远销日本,陈觐候制“红砂雕花觚”、陈滋伟制“紫砂梅枝笔架”,均极精致。

清代乾隆、嘉庆间(1736一1820),名匠有惠逸公、范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吴月亭、华凤祥、贞祥、君德、吴阿昆和许龙文等。

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

有陈曼生、杨彭年兄妹等高手名师。

陈曼生是一位善书画、精纂刻的官吏。

曾任溧阳县宰。

相传他曾设计“壶样十八式”。

交由杨彭年等制作,由陈的幕僚江听香、郭频迦等镌刻书铭。

间有曼生自作。

世称“曼生壶”。

稍晚有一代名师邵大亨。

所创茗壶,独具一格。

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宜兴鼎山白宕窑户鲍氏,在上海开设“鲍生泰”陶器店。

是宜与第一家在沪开设专售本乡陶瓷器的商号。

清代咸丰十年(1860).鼎山白宕客户葛翼云。

在上海设“葛德和”陶器店主要销售宜兴陶瓷产品。

1600~1867年。

约始於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宜兴紫砂输人日本,惠孟臣、陈鸣远壶。

格外受到欢迎。

1867年。

日本东京南画家富冈铁齐,出版《铁齐茶谱》。

这是日本出版的最早一部紫砂茶具图谱。

1876年,日本奥兰田著《茗壶图录》出版。

详见“茗壶目录”。

清代光绪四年(1878,日本明治十二年),宜兴紫砂名师吴阿根、金士恒,应日本国常滑陶瓷名匠鲤江高须之邀。

东渡日本,传授紫砂制壶技艺、从学者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和伊奈长三人。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

宜兴鼎山白宕窑户鲍氏、陈氏合资,在新加坡开设“鼎生福”陶器店。

清代宣统二年(1910),宜兴阳羡陶业公司和宜兴物产会生产的“海竹顶紫砂壶”、“宝鼎壶”、“传炉壶”和“大柿壶”,获南京“南洋劝业会”金牌奖。

民国篇民国元年(1912).宜兴鼎山白宕窑户葛翼云。

和日本商人合资。

在日本国名古屋市,开设主销宜兴产品的陶器店。

民国二年(1913)。

宜兴蜀山兴办利用陶器公司,聘请紫砂名师范大生为技师。

民国初期,宜兴利用公司在蜀山创办“利用陶工传习所”,特建造龙窑一座招收学员多名,这是宜兴陶瓷有史以来建立培养紫砂人材的第一所学校。

民国三年(1914)一月十六日.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聘请樊均、葛翼云两人为参加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宜兴陶器公司名誉经理。

民国四年(1915)九月二日。

“葛得和陶器店”和“利用陶器公司”生产的紫砂器,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二等奖。

民国四年(1915).宜兴鼎蜀镇成立紫砂业公所、缸业(粗货业)公所、黑货业公所、砂贷业公所和溪货业行会、同时成立。

民国六年(1917)四月,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宜兴蜀山成立。

招聘陶瓷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器。

对紫砂泥质、泥色及造型等进行研究改进,当时有职员技工十七人。

徒工四十多人,年产茶具、花盆、文具、罐和鼎等十二万件。

民国七年(1918).宜兴蜀山创设江苏省立陶器工厂,专制紫砂陶器。

民国十年(1921)左右,宜兴鼎蜀镇紫砂生产,主要分布于蜀山、潜洛和上袁一带地区,烧造紫砂的龙窑有十座,年产达100多万件。

民国十五年(1926),宜兴紫砂大花瓶和多式荼具杯碟,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特等奖。

民国十九年(1930).宜兴紫砂茶壶,在比利时举行的“列日国际博览会”获银牌奖。

民国二十年(1931)。

美国芝加哥举行“世界工艺博览会”中国参展作品在上海预展。

朱可心作“紫砂竹节鼎”为宋庆龄定购。

现该鼎藏上海宋庆龄故居。

民国二十一年(1932),紫砂从业人员达六百多人,全年共烧紫砂器140 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42万元,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等国。

是年,为近百年宜兴紫砂生产特盛的一年。

民国二十一年(1932)。

紫砂名家朱可心、程寿珍、俞国良、吴云根和范福奎创作的“云龙紫砂鼎”、“掇球紫砂壶”、“仿古壶”和“传炉壶”等,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工艺博览会”展出,均获优秀奖。

民国二十三年(1934)。

紫砂、粗货(缸业)、黑货、溪货、黄货五个行业,合并组成陶业公会,民国二十四年(1935),紫砂名师范大生,创作的紫砂雕塑“鹰”,在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荣获金奖。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

八年抗战时期,七座紫砂窑,100 多间厂房被毁、技工流散。

整个蜀山窑场,全年烧造紫砂壶不足千把。

生产一片萧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十二月,宜兴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杜制作的紫砂壶在“江苏省第一届合作杜产品展览会”。

荣获特等奖。

解放篇1950年11月,成立紫砂产销联营处。

多次组织紫砂产品参加城乡物资交流会、展览会。

销路逐渐扩大年产8 万件。

产值1.2万元。

1954年。

成立紫砂生产工场,聘紫砂名师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吴纯耿等作技术辅导。

同时政府拨款改造旧设备。

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是年,紫砂产量增至28万件。

产值7.7万元。

1955年10月,紫砂生产工场,转为紫砂工艺合作社。

招收26名知识青年进厂学艺,指措派任淦庭、朱可心和吴云根等技术高超的老艺人负责培训,以充实技术力量。

1956年冬,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蒋蓉七名艺人,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员。

1957年7月,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1957年10月,宜兴县陶瓷公司和陶瓷专业联社,共同组团首次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个品种,销售总额27万多元。

自1957年起,紫砂产品恢复出口,年产量达106万件,产值28.1 万元。

1958年4月,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有职工2067名。

其中艺徒299名。

1959年。

紫砂名师任淦庭出席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

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工业特等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群英大会。

文革篇1968年12月28日,著名紫砂陶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岁。

1975年8月。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

开门办学,在宜兴鼎山省陶研所举办“全省陶瓷美术培训班”。

由杨永善、陈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执教,紫砂工艺厂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一年。

1976年7月、在宜兴鼎蜀镇蠡墅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

据考证,其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现代篇1977年2月。

紫砂名师裴石民因病逝世。

享年七十八岁。

1977年。

在美国纽约举办“宜兴紫砂陶艺展”,受到各界人士重视,尤其得到茶界人士的高度好评。

1979年。

紫砂名师何挺初、随中国陶瓷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并作示范表演。

1979午,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陶器。

获国家经委银质奖。

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79年。

紫砂名师徐汉棠制作、鲍仲梅嵌银丝。

十五头“四方藏圆紫砂咖啡具”和范盘冲设计制作“宝塔紫砂台灯”,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979年。

紫砂名师沈蘧华。

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子。

以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突出成就。

1980年5月6日.各国驻中国大使馆武官。

来宜兴鼎蜀镇紫砂工艺厂参观制作工艺。

198l年2月20日,宜兴周墅紫砂厂成立。

1984年5月l日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

1981年9月,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应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邀请。

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办“宜兴紫砂陶艺展”,举行“中国紫砂陶的历史发展与生产过程”专题讲座。

并作工艺示范表演,引起港、台茶界人士、对宜兴紫砂茗壶的狂热兴趣。

展览特刊在台湾销售好几版。

1982年5月。

日本名古屋电视台。

到宜与鼎蜀镇拍摄“紫砂陶器和龙窑窑址”电视片。

1982年5月。

国家轻工业部和全国陶瓷美术学会,在宜兴鼎蜀镇联合召开“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一”,紫砂工艺厂徐汉棠、徐秀棠、高海庚等创作设计的紫砂作品,二件获一等奖,九件获二等奖。

1982年9月。

陶觉公司经理胡兆根和紫砂工艺厂厂长高海庚,赴日本考察陶瓷生产工艺技术。

1982年9月。

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紫砂名人名作展览”。

1982年10月5日,七十五国驻中国使节团一行九十八人,由外文部副部长韩念龙等陪同,分两批来宜兴参观紫砂工艺厂、陶瓷陈列馆。

1983年6月。

台北故宫博物院邀请谢瑞华女士。

演讲“谈宜兴紫砂”。

之前,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也邀请谢瑞华女士举办了“宜兴紫砂”座谈,这是外地专家,第一次到台湾介绍宜兴紫砂壶艺。

1983年, 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方园牌高级紫砂茶具”,荣获国家经委金质奖;八件(套)紫砂陶,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大东坡紫砂壶”、“六件三友茶具”,获对外经贸部优质产品称号;高海庚、吕尧臣创作的,九头竹圈紫砂酒具”获中国国际旅游会议优秀旅游纪念品玉质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