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温室气体Co2的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lutions?
关键词:co2 ,温室气体,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碳捕捉
温室气体指 的是大 气中能吸 收地面反射 的太阳辐射, 并重新发射辐射 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 表 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 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人类活动成因的、其中主要为工业释 放的 CO2 温室性气体已经导致大气中总碳荷载急剧增大。在过去的 42 万年中, 全球大气中 U( CO2 ) 平均只在小范围内变化( 180 @ 10- 6 ~ 280 @ 10- 6 )பைடு நூலகம்; 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U ( CO2 ) 已快速上升至 37 @ 10- 6 。尽管这种增加所 带来的长期影响仍在讨论之中, 但地球表层的温室性气体因吸收热量而导致全 球气温上升已得到了普遍认同。在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人类每年释放的 CO2 量约为 270 亿 t ,按这种发展趋势,到 2100 年, 全球的 CO2 年排放量将达到约 770 亿 t, 大气中 U ( CO2 ) 平均将达到约 750 @ 10- 6,全球温度将升高 1~ 3. 58bC。由此可能引起的严重全球环境问题,正成为全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密切 关注的研究课题。
CO2 存储方式分成4种 通过化学反应将CO2 转化成固体无机碳酸盐 工业 直接应用或作为多种含碳化学品的生产原料 注入海洋1000m 深处以下 注 入地下岩层 最后一种方式最具潜力 这个过程涉及许多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 制造业中研发和普遍应用的技术 如用泵向井下注入CO2 并通过在井底部的凿 孔或筛子使 CO2 进入岩层 此外CO 2 回注油田可以提高采油率 在煤层中注 入CO 2 可以回收煤层气 这个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采油 EOR 和强 化采煤层气 ECBM 5二氧化碳用于增产石油和煤层气开发 既能利用又可大 规模封存 是公认的近中期二氧化碳最重要封存方式。 “人造树” 的构想
全球气候变暖固然与石化燃料能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有直接关系, 但是引起 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多。大气污染物积累增多,致使大气成分发生改变;大气成分的 改变,引起大气幅射平衡, 从而引起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就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 增高而论, 还与绿色植物吸碳量减少, 改变碳循环自然规律有很大关系。据估计, 地球上每年有近百亿吨的碳被绿化植物的光合作用从大气固定下来。近几十年来, 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 植被的破坏, 绿色植物吸碳量大为减少,自然生态系统也 遭受破坏。因此,大搞植树造林, 绿化大地的目的就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吸收二 氧化碳、 调节气候, 而且能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 稳定整个生态系统, 还能提 供大量生物质能源和木材,经济效益也很高。由此可见, 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 环境, 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会沉入海底, 直到溶解。将 CO2 排入 3 000m 以下的深度, 可以在海底形成 一个永久存在的湖。然而现有的管道铺设技术还不能将 CO2 输送到如此的深度。 如果碳下沉的不够深, 那么 CO2 会不断的返回大气层。
地面储存 CO2 德国设想将 CO2 制成巨大的干冰球存放在地面,在废弃的露 天煤矿上用钢筋水泥建造直径 400m 的球体, 外面附以 2 m 厚的玻璃棉保温层, 将 CO2 制成干冰后装入球体内密封。每个球体能够容纳 5×108t CO2 。每年制造 两个干冰球即可储存德国 CO2 排放量的 10%。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消耗能量过 高, 固化一个发电厂的 CO2 需消耗该电厂发电量的一半。因此, 为社会提供 同样多电能发电厂的数目需增加一倍。其次, 贮存的 CO2 即使在封闭条件下也 会逐渐挥发, 800 年中会挥发掉一半, 4000 年中将挥发殆尽。
如果利用化学反应来吸收二氧化碳,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会想到用碱 性物质来吸收, 比如石灰、 烧碱和苏打。不要以为大家知道的东西就没有开发 价值,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环境科学家大卫·凯斯就利用大家知道的化学反 应发明了一台二氧化碳吸收机。这台吸收机的主体是一个 5 米高的竖塔, 其中 有一个气泵用来吸收空气。竖塔中的喷淋装置不断向泵入的空气喷洒烧碱(氢氧 化钠) 溶液的液滴, 它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在发生反应后,将产生碳酸钠溶 液。通过加入熟石灰 (氧化钙) , 氢氧化钠可以被置换出来再次利用。
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全球研究技术公司开发出一种薄膜滤气机, 他们 认为这个方案比凯斯的方案更有效。按照该公司总裁艾伦怀特的说法,一台 10 平方米的滤气机每年可吸收 1000 吨二氧化碳。照此规模, 100 万台这样的装 置每年就能吸收 10 亿吨的二氧化碳, 能够有效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而且该公司深信, 当他们大规模推广应用这种新装置时, 也会导致其价格下降。 这家公司采用的技术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克劳斯·莱克纳教授开发的。二氧化碳 滤气机也是一个塔状装置, 其主体是安装在一些金属板上的离子交换薄膜。被 吸入的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空气在通过滤气机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器时, 离子交换 膜捕捉到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分子,并将其吸附在薄膜上, 同时排出净化后 的二氧化碳含量低的空气。然后, 通过改变滤气机内空气湿度, 滤气机将二氧 化碳从薄膜上分离下来, 然后进入二氧化碳再生器,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用 于培育海藻或制造化肥。然而, 莱克纳的这项发明也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认为 这种机器造价太高; 也有人认为这些滤气机在吸收温室气体的同时也将消耗大 量的能源。
gases have a lot of kinds, but carbon dioxide is recognized as a leading cause global warming
culprit, around eliminate the gas solutions emerge in endlessly, what can be used as positive
对温室气体 Co2 的治理方式
化工院化学工程与工艺 12-7 班 雷海涛 学号:20121003717
摘要:今天,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巨大自然灾害
频繁, 气候变化异常, 该冷的时候不冷, 该热的时候不热。虽然导致温室效应的 气体有很多种,但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围绕消除这 种气体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究竟哪个可以作为正解?。
参考文献:【1】费维扬,艾宁,陈健.温室气体 CO2 的捕集和分离—分离技术面 临的挑战与机遇[ J].化工进展, 2005.24 ( 4) :1-4.
【2】李春鞠, 顾国维. 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控制 [ J] . 大气污染防 治, 2000, 98: 13-15.
【3】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 9(3): 21- 25.
Abstract: today, the global climate warming has affected our real life: huge frequent natural
calamities, climate change anomaly, this cold not cold, the heat without heat. Although greenhouse
CO2 可以贮存在深部海底地层和海水中。CO2 的性质使之非常适于海洋处置。 因为在水下 500 m 深处水温 10 bC 左右时, 压力约为 5 MPa, 此时 CO2 能变成液 态;在 3 000 m 以下, CO2 因密度大于海水而沉入海底, 从而相当安全地保存起 来。况且海洋贮存 CO2 的潜力很大, 据 IEA 预测海洋贮存 CO2 的潜力超过 32 000 亿 t。在深层海洋中,Q ( CO2 ) < 0. 1 kg / m3, 而其溶解度约为 40 kg/ m3。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 CCS)是指将大型发 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 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CCS 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 三个环节,它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 85%至 90%。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 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 e-combus t ion)、富氧燃烧(Oxy-fue l combustion) 和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无论哪种捕集方法,简而言之是将燃煤发电 厂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经过脱硫、氮氧化物等等制备后,将二氧化碳分离并收 集起来。
海底储存 CO2 深层海洋中的 CO2 含量< 0. 1 kg/m3, 而其溶解度约为 40 kg/m3。1990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估计海洋中可储存的无机碳总量为 3.8×1013t, 人类活动每年释放的 CO2 为 6×109t , 海底提供了贮存 CO2 的 无限空间。 在深度> 500 m 的深海中,温度约为 10℃, 压力约为 50 个大气 压, 在此条件下 CO2 为液态。在 3 000 m 深度时, CO2 的密度大于水, 因此
【4】张军, 李桂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及研究现状 [J ].能源与环境, 2007(2): 33- 35.
【5】董玉红,欧阳竹,李鹏,张磊.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 放的影响. 土壤通报,2007,38( 1) : 97-100.
【6】夏诗坂 1/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 01 包头环保, 2008 , 2 1
科学家预测, 今后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一倍, 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 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 3 倍左右。研究表明,从 地球上无数烟囱、 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二氧化碳约有 50%留在大气里,而二氧化 碳所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 63%, 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 长, 最长可达到 200 年。
拉科涅尔教授的这个想法早在 2003 年就产生了。他认为, 解决电站排放的 二氧化碳相对容易一些, 可以使用碳捕存( CCS) 等技术。 而解决来自汽车和飞
机等交通工具的尾气问题是一个现代技术文明的重要难题, 直接从大气中吸收 二氧化碳非常复杂。植物是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工具, 可以利用植物的原 理来回收二氧化碳。根据拉科涅尔的设计, 如果将 25 万个高 90 米的“人造树” 安置在地球上用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每年能消除 220 亿吨温室气体, 这 样可解决因二氧化碳剧增而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人造树” 的工作原理简 单, 很像植物的光合作用: 它利用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储存, 但 不能像植物那样释放氧气。 “人造树” 顶部设有众多二氧化碳捕集器, 单个捕 集器一年就能吸收约 25 吨二氧化碳, 捕集器中装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物质。 每过一段时间, 人们要通过化学反应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提取出来, 然后进行 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