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宜宾市长宁县王玲
当我品读完《野百合也有春天——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这本书时,心理沉甸甸的,无数个案例鲜活的浮现在脑海,迫使我不得不再次反思我们的教育。
我们高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子,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竭尽所能培养着高分数的人才。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当然不是,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各个学校争奇斗艳,在狠抓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特长课,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让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搞得颇有成效。可是,我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身体在发育,情感在发展。小学阶段的发展对儿童今后的人生有重要的根本性影响。小学生活环境与教育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不适当的环境影响与教育作用会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产生。因此,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大中城市学校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中小学也要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此,各学校都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殊不知,这只是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并没有实际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就心理辅导而言,有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和心理测量等。但目前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机械的设定目标任务,设计完美的课堂过程,用灌输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识记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原理。这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心理教育,不仅不利于维护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变相的加大了其学习负担,增加其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针对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片面认识和错误的操作方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效,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教师是小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该是心理辅导员,都应该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野百合也有春天—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位导师。另一方面,应使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教合一”,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摒弃课程化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在人性化中健康成长。
学校心理辅导从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发展性辅导和适应性辅导。小学发展性辅导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小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包含以下四点内容: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信、自立和自强。2、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3、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是积极乐观和较强的自控能力。4、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小学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把它列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这样才符合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做好小学生的“心灵鸡汤”,共同掀开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