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脓毒性休克
儿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ppt课件

• 脓毒症的诊断要结合感染部位的诊断,不同部位感染引起的脓毒症预 后是有差异的,如血流感染最重,腹膜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 软组织感染
• 不明原因的感染时诊断脓毒症引起重视--查找病因
PPT学习交流
7
病理生理
• 修订后脓毒性休克定义为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和心血管功能障碍。 • 特别强调了病理生理特点,即脓毒症导致的组织低灌注。脓毒症的炎症
4. 呼吸:平均呼吸频率>同年龄正常值+2SD或者急性 期机械通气(与神经肌肉疾病及全身麻醉无关)
PPT学习交流
5
SIRS
PPT学习交流
6
诊断脓毒症的意义
• 提示感染引起了全身性炎症反应-多系统的启动激活-CRP及其他炎症介 质在判断是否引起全身反应有一定的意义(局部感染不高)
• 提示感染的严重性(重症感染)--如肺炎合并脓毒症提示肺炎严重
反应造成内皮细胞损害和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液体和 低分子蛋白渗漏,致全身有效循环容量不足,致组织灌注不足、氧输送 降低,随之出现休克、MODS。
PPT学习交流
8
病理生理
• 在“指南”中成人脓毒性休克定义为:脓毒症在给予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 正的持续低血压。
• 儿童脓毒性休克不能以血压为衡量标准,以低灌注组织状态更能早期识 别,即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周围脉搏减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S、 皮肤花纹、肢端发冷、尿量减少等就考虑休克的存在,而低血压是休克 晚期和失代偿的表现。
脓毒性休克诊断
PPT学习交流
11
脓毒性休克诊断
表1(2012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国际指南有关儿童的指标)
PPT学习交流
12
脓毒性休克诊断
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解读

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代偿期(早期):
3、外周动脉搏动细弱,心率、脉搏增快; 4、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3秒(除外环境温度影 响); 5、尿量 <1 ml / (kg . h) ; 6、代谢性酸中毒(除外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 素)。
诊疗推荐方案简介---概念
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
一、定义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 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脓毒症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称感染性休克 或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诊疗推荐方案简介---概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至少出现下列四项标准的两项,其中一项为体温或白细胞计数异 常: 中心温度> 38.5℃ 或 < 36.0 ℃。 心动过速,平均心率> 同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无外界刺 激、慢性药物或疼痛刺激),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增快超过0.5~ 4 h; 或< 1岁出现心动过缓,平均心率< 同年龄组值第10百分位以下 (无外部迷走神经刺激及先天性心脏病,亦未使用β阻滞剂药物), 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减慢超过0.5小时。 平均呼吸频率> 各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因急性病程需 机械通气(无神经肌肉疾病也与全身麻醉无关)。 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下降(非继发于化疗的白细胞减少症),或未 成熟嗜中性粒细胞>10%。
诊疗推荐方案---治疗
纠正凝血障碍: 早期可给予小剂量肝素 5-10 IU/kg 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注意 肝素钠不能皮下注射),每6 h 1次。若 已明确有DIC,则应按DIC常规治疗。
诊疗推荐方案---治疗
其他治疗: 1)保证氧供及通气,充分发挥呼吸代偿作用。 应用NCPAP,小婴儿更需积极气管插管及 机械通气。儿童肺保护策略与成人相似。 2)注意各脏器功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 3)保证能量营养供给,注意监测血糖、血电解 质。
护理实践:脓毒性休克的处理

护理实践:脓毒性休克的处理1. 脓毒性休克简介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它会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的处理需要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和紧急治疗。
2. 护理干预策略2.1 快速识别和评估护理人员应迅速识别脓毒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检查血压和心率等。
通过及时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2 提供有效的液体复苏脓毒性休克患者常常存在低血容量和循环血量不足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血压和尿量等指标,制定合理的液体复苏方案。
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可以通过静脉输液途径进行补充。
2.3 控制感染源和使用抗生素脓毒性休克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控制感染源。
这包括清创、引流感染灶、正确使用抗生素等。
护理人员应遵循感染控制的相关指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4 支持器官功能脓毒性休克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应积极监测和支持患者的器官功能。
这包括监测呼吸功能、维持氧合、支持心脏功能、维持肾功能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5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脓毒性休克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次严重的生命威胁,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这包括解释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过程,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病情和治疗。
3. 结论脓毒性休克的处理需要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和紧急治疗。
护理人员应快速识别和评估,提供有效的液体复苏,控制感染源和使用抗生素,支持器官功能,并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这些护理干预策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预后和生存率。
儿童脓毒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

概念
❖ SIRS是机体对各种严重损伤,包括感染、创伤、 烧伤、缺氧和再灌注等引起的全身反响〔失控 的非特异/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响〕
❖不是一种疾病,是对感染、炎症和危重症发生、 开展机制提出的新概念
❖1992年 胸科医生协会〔ACCP〕和危重急救医 学会〔SCCM〕,芝加哥联合会议
❖ 1996 年 荷 兰 鹿 特 丹 世 界 第 二 届 儿 科 ICU 大 会 , Hayden,儿科诊断标准
。 工 作 年 对 儿 科
2015
学 研 究 生 班 。
年
月 就 读 于 武 汉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学 院 〔 原 湖 北 医 学
岁 副 主 任 医 师
1991
疫的 常年大从院
系 统 疾
临 床 经
见 、 多
调 入 光
学 医 学
事 儿 科
〕 儿 科
年 毕
全身炎症反响综合症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小儿脓毒症 〔Sepsis〕
定义
脓毒症〔Sepsis〕 是指感染〔可疑或证实〕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响综合 征〔SIRS〕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 是指脓毒症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是指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和心血管功能障碍.
传统概念-淘汰
全身炎症反响综合征、感染、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定义 〔2015专家共识〕
全身炎症反响综合征〔 SIRS〕 至少出现以下四项标准的两项,其中一项必须包括体温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中心温度> 38.5℃或< 36℃ ·心动过速,平均心率>同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无外界刺激、慢性药 物或疼痛刺激〕 ;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增快超过0.5~4.0 h。 或< 1岁出现心动过缓,平均心率<同年龄组正常值第10百分位以下〔无外部 迷走神经刺激及先天性心脏病亦未使用β阻滞剂药物〕 ;或不可解释的持续 性减慢超过0.5 h。 ·平均呼吸频率>各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因急性病程需机械通气 〔无神经肌肉疾病也与全身麻醉无关〕 ·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下降〔非继发于化疗的白细胞减少症〕 ;或未成熟嗜中性 粒细胞> 10%
2024年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教学标准课件.

2024年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教学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根据我国护理教学大纲,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十二章“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脓毒性休克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药物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1. 熟悉脓毒性休克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2. 掌握小儿脓毒性休克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3. 解药物治疗及并发症预防;4. 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脓毒性休克病理生理、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小儿脓毒性休克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药物治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资料;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出小儿脓毒性休克概念,激发学生兴趣;2. 理论讲解:a. 讲解脓毒性休克定义、病因、病理生理;b. 详细介绍小儿脓毒性休克临床表现;c. 分析护理评估重点和难点;d. 详细阐述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预防;3. 实践操作:a. 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进行护理评估;b. 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份护理措施方案;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2. 内容:a. 定义、病因、病理生理;b. 临床表现;c. 护理评估;d. 护理措施;e. 药物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小儿脓毒性休克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b. 列举小儿脓毒性休克临床表现;c. 论述护理评估重点和难点;d. 描述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预防。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解国内外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最新进展;b. 探讨小儿脓毒性休克预防和健康教育;c. 深入学习相关疾病护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2020/8/3
阳光融和医院儿科 邹辉
49
三、治疗
• 2.循环支持: • 通过液体复苏达到最佳心脏容量负荷,应
用正性肌力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或应用 血管舒缩药物以调节适宜的心脏压力负荷, 最终达到改善循环和维持足够的氧输送。
刺激、慢性药物或疼痛刺激),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增快超过 0.5—4h;或< 1岁出现心动过缓,平均心率<同年龄组值第10百 分位以下(无外部迷走神经刺激及先天性心脏病,亦未使用β阻 滞剂药物),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减慢超过0.5h。 3、平均呼吸频率>各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因急性病程 需机械通气(无神经肌肉疾病也与全身麻醉无关)。 4、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下降(非继发于化疗的白细胞减少症),或 未成熟嗜酸性粒细胞>10%。
(CRT: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2020/8/3
阳光融和医院儿科 邹辉
31
二、诊断
• 脓毒症诊断: 发热(肛温>38.5 ℃)或低体温(肛温<35 ℃)、 心动过速(低体温者可以无心动过速),伴以 下至少一个脏器功能异常:意识改变、低 氧血症、血清乳酸增高或洪脉
• 严重脓毒症诊断: 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或器官功能障碍
2020/8/3
阳光融和医院儿科 邹辉
28
二、诊断
• 炎性指标 白细胞增多(>12×109/L),白细胞减少 (<4×109/L),白细胞计数正常,未成熟白细胞 >10% 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 血浆前降钙素水平超过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
• 血流动力学指标 低血压:低于正常年龄相关值的2个标准差a
脓毒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常见于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它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导致体内产生大量毒素,并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脓毒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但也可能由真菌、寄生虫或其他病原体引起。
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常见的包括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
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细菌或病原体引起的毒素释放和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有关。
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高热、寒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
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感染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此外,脓毒性休克还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例如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和肝功能衰竭等,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对于患有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早期诊断和适时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其次,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例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等,以确定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一些病例中,医生可能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或超声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来源和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目标是迅速控制感染,并支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治疗的具体措施包括给予抗生素治疗、液体复苏、抗炎药物和支持性治疗等。
抗生素治疗应该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来选择,并且需要在感染被确认后尽早给予。
液体复苏是通过静脉输液来纠正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的情况。
抗炎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症状和改善预后。
支持性治疗则包括监测和支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和血压等。
在一些情况下,脓毒性休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来控制感染源。
手术可能包括引流脓液、清创和切除坏死组织等。
手术的目的是尽早控制感染和清除病灶。
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继续接受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性治疗来促进康复。
脓毒性休克的预后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的及时性。
儿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ppt课件

治疗
如仍无效或存在毛细血管渗漏或低蛋白血症可给予等量5%白蛋白。接 近成人体重的患儿液体复苏量为:每次等渗晶体液500—1000ml或5% 白蛋白300—500ml,30min内输入。
治疗
液体复苏期间严密监测患儿对容量的反应性,如出现肝大和肺部啰音( 容量负荷过度)则停止液体复苏并利尿。如有条件可同时监测CVP数值 的动态变化,当液体复苏后CVP升高不超过2mmHg时,提示心脏对容量 的反应性良好,可以继续快速输液治疗;反之,机体不能耐受快速补 液。也可采用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患儿的容量反应。第1小时液体复苏不 用含糖液,若有低血糖可用葡萄糖0.5~1g/kg纠正。
CRT延长(≥3s)或花斑
脓毒症诊断:发热(肛温>38.5℃)或低体温(肛温<35℃)、心动过速(低体温者可以无心动过
速),伴以下至少一个脏器功能异常:意识改变、低氧血症、血清乳酸增高或洪脉
严重脓毒症诊断: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或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诊断
表3(不同年龄儿童低血压标准 )
年龄
收缩压(mmHg)
国内指南
脓毒症:指感染(可疑或证实)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严重脓毒症:指脓毒症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 脓毒性休克:指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和心血管功能障碍;
SIR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符合以下四项标准中至少二项,其中一项必须是体温异常或白细胞计
数异常
病理生理
在“指南”中成人脓毒性休克定义为:脓毒症在给予液体复苏后仍无 法纠正的持续低血压。
儿童脓毒性休克不能以血压为衡量标准,以低灌注组织状态更能早期 识别,即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周围脉搏减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S、皮肤花纹、肢端发冷、尿量减少等就考虑休克的存在,而低血压是 休克晚期和失代偿的表现。
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教学课件.

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教学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四章第三节“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护理措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2. 学会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护理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
难点:如何判断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案例资料、护理操作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小儿脓毒性休克的病例,引发学生对这一课题的兴趣和关注。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
(2)分析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急促等。
(3)讲解小儿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方法,如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等。
3. 护理措施讲解:(1)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状况等。
(2)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抗感染治疗等。
4.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典型的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护理措施,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护理操作视频观看:观看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操作视频,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1. 定义、病因2. 临床表现3. 诊断方法4. 护理评估5. 护理措施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列举小儿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方法。
3. 描述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评估内容和护理措施。
答案:1. 小儿脓毒性休克是指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伴有休克表现的一种严重疾病。
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教学精品课件.

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十二章“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具体包括: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2. 学会针对小儿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措施。
3. 掌握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重点和难点,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护理重点和护理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
2. 学具:护理评估表、护理计划单、护理记录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则临床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
2. 理论讲解:(1)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2)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列举一个典型的小儿脓毒性休克病例,分析其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2)根据病例,展示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记录。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给定病例进行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措施。
(2)教师点评,指出各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5.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段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操作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指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小儿脓毒性休克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2. 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护理注意事项。
3. 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操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2)针对一个病例,进行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措施。
2. 答案:(1)小儿脓毒性休克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循环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病状。
(2)护理评估:①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等;②了解患儿的病因、病程、治疗经过等。
儿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ppt课件

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接种疫苗等 措施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减少 感染的发生。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疑似脓毒症休克的患儿应尽早进 行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PART 03
儿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 治疗
早期识别与诊断
早期识别
关注患儿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以及局部 感染病灶,如皮肤化脓性病灶、肺炎 等。
能性,为脓毒症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制
深入研究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细胞生物学过程 。
微生物学研究
对引起脓毒症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了解 其致病机制和耐药性,为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3
免疫学研究
研究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和免疫应答,了解免 疫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液体复苏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液体复苏
通过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的组织灌注和氧合。
血管活性药物
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 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改善组织灌注。
监测指标
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等 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支持治疗与器官功能保护
01
02
03
04
呼吸支持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儿,给予机 械通气辅助呼吸。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寒战、呼 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此外,还可能出现意识障 碍、少尿、皮肤湿冷、四肢厥冷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 准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脓毒症休克名词解释

脓毒症休克1. 什么是脓毒症休克?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症,常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并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它是一种危急病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2. 脓毒症休克的病因脓毒症休克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也可以由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来源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血液感染。
细菌感染会导致身体的免疫系统释放一系列的化学物质,例如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这些化学物质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和组织器官衰竭。
3. 脓毒症休克的表现脓毒症休克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感染期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感染病症相似,难以确诊脓毒症。
然而,如果发热持续并伴随明显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需要尽早就诊。
阶段二:炎症反应期在感染进行到更严重的阶段时,患者可能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血糖升高以及意识混乱等症状。
此时,炎症产生的化学物质开始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继续升级。
阶段三:脓毒症休克期在脓毒症休克期,患者的病情恶化至最严重的阶段。
此时,患者的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意识丧失、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肾衰竭等症状。
4. 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脓毒症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血液、尿液和呼吸道样本的检验。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或CT扫描。
治疗脓毒症休克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积极处理感染源。
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以治疗感染并预防进一步蔓延。
此外,支持性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静脉补液、血管加压药物和氧疗等。
5. 脓毒症休克的并发症和预后脓毒症休克是一种危险的病情,并且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衰竭、肝功能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
小儿脓毒性休克

时如果血压正常则诊断脓毒性休克代偿期
• 2.失代偿期 代偿期灌注不足表现加重伴血压下降,则
进展为失代偿期
脓毒性休克诊断
• 不同年龄低血压标准参考
休克分型
• 1.冷休克 低排高阻或低排低阻型休克,除意识改变、 尿量减少外,表现为皮肤苍白或花斑纹,四肢凉,外周脉 搏快、细弱,CRT延长。休克代偿期血压可正常,失代偿 期血压降低
和心血管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主要为分布异常性休克,在儿童常同 时伴低血容量性休克。儿童脓毒性休克早期可以表现为血压正常,休 克晚期呈难治性低血压。
诊断
•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机体在感染后出现的 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变化的动态过程, 其实质是全身炎症反应不断加剧、持续恶化的结果
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 治专家共识(2015版)
背景
• 2005年首次公布的国际儿科脓毒症相关概念和定义的专家共识,得到 全世界儿科界广泛认可
• 2006年我国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制定了“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 诊疗推荐方案,对国内儿科医师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 2012年“拯救脓毒症战役”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国际指南加入 了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器官功能不全等量化指标,使脓毒症、严 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更具客观性
• (4)意识改变 早期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淡漠。晚期意识 模糊,甚至昏迷、惊厥
• (5)液体复苏后尿量仍<0.5 ml/(kg·h),持续至少2 h • (6)乳酸性酸中毒(除外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素等),动脉
血乳酸>2 mmol/L。
脓毒性休克分期
• 1.代偿期 儿童脓毒性休克的诊断与成人不同之处在于
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 教学PPT课件

护理措施
脓毒性休克
• 呼吸管理
- 高流量鼻导管 - 保持气道通畅
• 体温管理 • 病情观察
脓毒性休克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组织灌注改变 - 与微循环障碍、循环血量有关
• 气体交换受损 - 与肺萎缩、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IC有关
脓毒性休克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体温过高
- 与细菌毒素吸收、感染有关
• 潜在并发症
- 多脏器功能障碍、DIC等
脓毒性休克
护理措施
• 循环管理
- 休克卧位 - 建立静脉双通道 - 根据心肺功能及血压等调整输液速
脓毒性休克
发病机制
• 免疫炎症反应失控 - 促炎-抗炎失调导致SIRS、CARS
• 神经-内分泌-体液因子机制 - 应激激素分泌增加
• 分子生物学机制 - 细胞凋亡、损伤
脓毒性休克
临床表现
• 休克代偿期 - 组织低灌注表现
• 休克失代偿期 - 代偿期灌注不足表现加重伴血压下降
脓毒性休克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血 气分析等
• 影像学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等
脓毒性休克
治疗要点
• 初期复苏 • 呼吸及循环支持 • 血管活性药物 • 抗感染治疗
脓毒性休克
治疗要点
• 控制血糖 • 抗凝治疗 • 其他:糖皮质激素、体外膜肺氧合、镇静镇痛、血液净化、
营养治疗等
小儿脓毒性休克护理
脓毒性休克( septic shock )
概念
脓毒症诱导出现组织低灌注及心血管功能障碍 主要为分布异常性休克 可分为暖休克与冷休克
脓毒性休克的综合护理策略

脓毒性休克的综合护理策略1. 脓毒性休克的定义和病因脓毒性休克是指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循环衰竭。
感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
病因包括肺炎、胆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等。
2. 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 体温过高或过低- 心动过速- 呼吸急促- 低血压- 意识障碍- 皮肤湿冷、苍白或发绀- 全身肌肉疼痛- 尿量减少3. 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和评估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和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 详细的患者病史和体检- 感染灶的定位和病原学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炎症标志物、肾功能、电解质等-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超声等- 心电图和血气分析4. 脓毒性休克的综合护理策略脓毒性休克的综合护理策略应包括以下方面:4.1 支持性护理- 确保患者充分休息和舒适- 维持体温,给予适当的保暖或降温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治疗- 维持循环稳定,给予适当的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4.2 感染控制- 及时引流感染灶,给予抗生素治疗- 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确保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合适- 监测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4.3 炎症反应的调节- 使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监测炎症标志物,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4.4 器官功能支持- 监测和维持肾功能,给予适当的液体和电解质管理- 监测呼吸功能,给予吸氧治疗和支持性呼吸治疗- 监测和维持凝血功能,给予适当的抗凝或止血治疗- 监测和维持营养状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4.5 心理支持和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情感支持5. 结论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需要综合的护理策略来控制感染、调节炎症反应、支持器官功能和支持患者心理。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和调整综合护理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和高死亡率。
及时准确地诊断脓毒性休克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感染灶、循环功能、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
首先,对于感染灶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脓毒性休克的发生通常与明确的感染灶相关,如肺部感染、腹膜炎、泌尿道感染等。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确定感染的部位和病原微生物,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其次,循环功能的评估也是诊断脓毒性休克的重要内容。
患者常常表现为低血压、快速心率、低心排出量等循环功能障碍的表现。
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血流动力学支持是评估循环功能的主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此外,脓毒性休克的诊断还需要考虑炎症反应的指标。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炎症状态,指导抗感染治疗的调整和炎症的控制。
最后,脓毒性休克的诊断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
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呼吸功能等多个器官的功能状态对于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全面的器官功能评估是诊断脓毒性休克的关键之一。
综上所述,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涉及感染灶、循环功能、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等多个方面。
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地诊断脓毒性休克,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在诊断脓毒性休克时有所帮助。
小儿脓毒性休克课件

欢迎来到小儿脓毒性休克课件。通过本课件,您将深入了解这一疾病,包括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小儿脓毒性休克简介
小儿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常见于儿童。它由细菌感染引起, 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因和流行病学
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它 在季节性流行中更常见,并且易于在儿童之间传播。
临床表现和诊断
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寒战、心率增加、血压下降等。临床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感染灶的确认。
治疗和护理原则
治疗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关键是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治疗包括给予抗生素、 静脉液体补充和对症支持治疗。护理原则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等。
并发症和预后
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并发症包括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死亡。预后取决于早 期治疗的及时性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小儿脓毒性休克的发生,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保持良 好的个人卫生和注意感染控制等。
结论和要点
小儿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早期识别和 积极干预是关键,治疗包括抗生素、补液和对症支持治疗。
小儿危重症的处理-脓毒性休克-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微循环障碍
●①休克代偿期:在细菌内毒素等作用下,内源性儿茶 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大量增加,使微血 管代偿性收缩,血液经过动静脉间交通支直接流入静 脉而不经过毛细血管,形成短路,组织缺血缺氧,血 压大致正常,此为休克代偿期。
●②休克失代偿期:血中乳酸生成过多而致酸中毒,毛 细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因缺氧而释放组胺,大量血浆外 渗,有效循环量锐减,失代偿期。
●③休克难治期:组织持续低灌注和液体不断向组织间 隙漏出,血液浓缩,血液黏滞度增加,促使红细胞聚 集和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释放促凝物质,启动内 外凝血系统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使肺、 心、肝、脑、肠、肾等重要器官微血管血流阻塞而发 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酸中毒和缺氧可使溶酶体酶 释放,使细胞自溶,致使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损 伤,成为难治性休克。
(2)发病机制
●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理极为复杂,认为是外因和 内因作用构成致病网络,机体在全身炎症反应综 合征、严重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过程 中的一个阶段,表现为组织低灌注和/或低血压, 心血管功能障碍。
●1)免疫炎性介质的作释放一系列促炎和抗感染介质,由于促炎 和抗感染平衡失调,产生全身
第十六章小儿危重症的处理
第二节脓毒性休克
目录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调护】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可疑或证实)引起的全身炎 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是指 脓毒症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脓毒性 休克(septicshock)是指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和 心血管功能障碍。表现为体循环、微循环功能障碍 和心肺为主的多个脏器功能受损改变。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详解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详解脓毒症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中西医学都对脓毒症休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脓毒症休克的中西医学观点,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对脓毒症休克的认识。
中医认为,脓毒症休克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一种寒邪疾病,其病因主要是受寒、湿气侵袭,导致体内寒湿凝滞,从而影响气血运行。
中医将脓毒症休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中期和晚期。
初期症状包括寒战、发热、头疼等;中期症状包括发热不退、体温升高、烦躁不安;晚期则出现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严重情况。
中医治疗脓毒症休克主要依靠辨证施治,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疏散外邪,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西医对脓毒症休克的认识。
西医将脓毒症休克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病因主要是感染导致细菌内毒素的释放,触发机体的炎症反应。
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困难等。
西医将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类,即SIRS标准和脓毒症休克标准。
治疗方面,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补液、升压药物等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等支持疗法。
中医和西医对脓毒症休克的认识虽然有所差异,但在治疗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比如,在对症治疗中,两者都强调了液体复苏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饮食中的适量温热汤羹能够帮助排解寒湿,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西医则推崇积极的补液治疗,以维持循环血量,保持组织器官的灌注。
此外,中西医在预防脓毒症休克方面也存在一些相似的观点。
两者都认为,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寒受湿,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是预防脓毒症休克的基本方法。
此外,中医还强调调理心态、保持情绪稳定,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脓毒症休克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都在尝试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脓毒性休克
一、定义:为脓毒症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sepsis+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属于重症脓毒症的范畴。
二、脓毒症时循环功能障碍的标准应该具备低灌注(伴或不伴血压降低)或低血压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以下就是据此提出的一些参考指标:
(1)意识改变,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
(2)皮肤改变,面色苍白发灰、肢端紫绀,皮肤花纹、四肢凉(暖休克可有面潮红、肢暖、干燥);
(3)心率、脉搏,外周动脉搏动细弱、心率增快;
(4)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
(5)尿量减少,<1 ml/(kg•h);
(6)中心与外周温差>3℃;
(7)代谢性酸中毒或动脉血乳酸增加(除外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素);
(8)血压下降,且<该年龄组第5百分位或收缩压<该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下。
上述项目当中1~7项实际是低灌注的指标,以上8项中,符合第8项即可明确诊断;符合前6项中3项以上+第7项也可诊断;符合前6项中3项以上为早期休克。
其中若仅有第7项则应考虑为隐性低灌注,也应给予改善脏器灌注的干预治疗并作为休克前的一个征兆,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休克一经诊断就为重症,只是病程早、晚期之分,有时轻症转瞬即变为重症,因此建议不对休克分轻重。
因为脓毒性休克的预后关键取决于早期治疗,一旦到了晚期或休克持续时间过长,则现有的治疗手段很难逆转休克,病死率很高,
三、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治疗
一旦诊断脓毒性休克,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恢复脏器灌注和维持血压正常,在最短时间内逆转休克,并开始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防治,
1.扩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中心静脉为佳),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是逆转脓毒性休克,降低病死率的最关键措施,尤其头 1 h的液体复苏与预后关系密切。
(1)头1 h的液体复苏常用生理盐水、林格液等晶体液,也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明胶、5%白蛋白等胶体液。
首剂20 ml/kg,于10~20 min内输入,然后根据血流动力学(脉搏、心率、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尿量、中心静脉压等)评价决定是否继续补液,若循环状况无明显改善,可再予第2剂、第3剂,每次10~20 ml/kg,10~20 min内输入,头1 h最大量可达60 ml/kg(个别甚至更多),头1 h补液既要注意补液不足,又要注意心肺功能情况,条件允许应做中心静脉压监测。
证据表明大量输液不会增加脑水肿及ARDS的发生率。
(2)继续补液与维持输液由于毛细血管的持续渗漏等,脓毒性休克的液体需要量增加可能持续数天。
因此要继续补液和维持补液。
继续补液可用1/2~1/3张
液体或根据电解质测定结果调整,6~8 h内输液速度5~10 ml/(kg•h)。
维持输液用1/4张液体,24 h内输液速度2~4 ml/(kg•h)。
继续输液、维持输液阶段可根据血气结果给予5%碳酸氢钠,也可适当补充胶体液,一般不输血,若红细胞比容<30%,应酌情输血使Hb>100g/L以上。
继续及维持补液阶段也要动态观察循环状态,估计液体入量是否充足,随时调整补液方案。
2.心血管活性药物在充分扩容基础上(1 h内40~60 ml/kg),仍有明显休克表现或血压仍低(液体抵抗性休克),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提高血压、改善脏器灌注,当然若血压降低特别明显甚至测不出,则根据情况在补液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
可选用多巴胺,5μg/(kg•m in)静点,根据血压调整增加剂量至10μg/(kg•min),若仍效果不显著,则要考虑为多巴胺抵抗性休克,可继续增加剂量[<20μg/(kg•min)]或改用去甲肾上腺素0•05~2μg/(kg•min)或肾上腺素0•05~2μg/(kg•min)持续静点,效果不显著考虑儿茶酚胺抵抗性休克。
应注意对儿茶酚胺反应的个体差异很大,用药时也要遵循个体化原则。
儿童脓毒性休克常有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在疗效不佳时,应考虑使用正性肌力药,儿科可选多巴酚丁胺5~20μg/(kg•min),持续静点,也可肾上腺素持续静点,若存在儿茶酚胺抵抗,可选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安力农、米力农持续静点,米力农首先用25~75μg/kg静脉推注,然后0•25~0•75μg/(kg•min)持续静点。
对心功能障碍严重而又存在高外周阻力患儿,在给予正性肌力药同时,亦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扩张血管,减轻后负荷。
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也可应用654-2(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灌注。
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情况经常处于变化当中,应经常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适时调整心血管活性药方案,使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理想范围,应注意液体抵抗性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可能持续数天,一般情况下不要突然停药。
3.控制感染和病灶清除因为绝大多数脓毒性休克是细菌或真菌感染或混合性感染所致,因此控制感染对脓毒性休克尤为重要,恰当的抗生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
脓毒性休克适用“降阶梯治疗”或“重拳出击”的原则,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多主张联合用药,尤其在病原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兼顾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并考虑到耐药菌的可能。
同时应明确病灶,如化脓性阑尾炎、腹膜炎、胆囊炎、脓胸等,应及时手术,去除病灶或引流。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休克尤高度可疑肾上腺皮质低功时(如流脑)、长期使用激素或出现儿茶酚胺抵抗性休克时主张使用,目前一般不推荐大剂量、短疗程,而主张小剂量中疗程,氢化可的松3~5 mg/(kg•d),甲泼尼龙2~3 mg/(kg•d),可用至7 d。
5.凝血障碍的治疗凝血障碍存在于脓毒性休克的整个过程,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而不要到了明显的DIC时方开始治疗,早期可给予小剂量肝素5~10 U/kg皮下或静注,每6小时1次。
若已明确有DIC时,则按DIC常规治疗。
6.综合支持疗法保证氧供给,必要时及时插管机械通气,对ARDS可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注意心、脑、肺、肝、肾功能的支持维护及纠正内环境紊乱,可采用血浆置换、连续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炎症介质。
保证能量营养供给,维持血糖、血钙在正常范围。
可酌情使用纳洛酮及自由基清除剂与钙通道阻滞剂等。
国外对顽固性休克患儿采用体外膜肺方法挽救了部分患儿的生命,但国内尚未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