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议论文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绛

杨绛,生于1911年,本名杨季康,中国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译作;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70多年,2014年还

在公演;92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感动了无数人;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2016年5月25日逝世,享年105岁。

人物点睛:淡定而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尾声

对很多人来说,杨绛是女神无疑。她有完美的爱情,幸福的家庭,杰出的成就,而她整个人自始至终都是从容优雅的代名词。作为一代名人,她的人生并不顺风顺水,如何走过战争与动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是杨绛身上最大的谜。

也许答案,就在她自己的阐述里: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从 1994 年开始,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生病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 80 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 1997 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 " 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呢。”钱钟书这才溘然长逝,杨绛内心之沉稳、强大,令人肃然起敬。“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

近 90 岁时,她翻译了《斐多》,借以惕厉修养自己;在人生边上,她淡定而郑重地写下她自己的尾声.一一 92 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 96 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103 岁,出版《洗澡之后》。

以上著作皆风靡海内外。此外她整理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手稿和中外文笔记,出版《钱钟书手稿集》;向清华大学捐出钱钟书和自己的著作版税千万元,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如此巨量工作,完成于女儿和丈夫离去后、一个人生活的18年里!105岁的杨绛先生,将丈夫和女儿留下的“现场”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己也稳稳当当地走个人的收场结束得如此漂亮,世间少见,也让人钦佩。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结束一生的行修,终成正果的杨绛先生,是这个喧嚣躁动时代的一个温润的慰藉。

【解读与活用】

常规角度:家的安稳,在于她的坚忍和付出。

杨先生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生前身后名,用一人之力成就了“我们仨”

活用示范:当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这位百岁老人时,她有时也会哺喃自语:“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但从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起,杨绛就把这间寓所称为“人生的客栈”,欢乐与伤悲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以扰乱她平静的心灵。杨绛开始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钱钟书的学术遗物—她把这叫作“打扫现场”,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在她身上,人们往往会忘掉时间的残酷105年无情而漫长,而这位女性一如既往—柔韧、乐观、独

立,充满力量。

核心角度:面对时间,她如堂吉诃德般愈战愈勇

时间、价值,总被我们用来检测生命的意义但在杨绛先生这里,对时间、生命、价值的叩问,已然显得滥俗。送走女儿和丈夫之后,面对时间这位严厉的判官,她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愈战愈勇,以百岁之躯,完成了巨量工作。

活用示范;“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钱钟书逝世后,已近90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2003年,《我们仨》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人。96岁高龄的杨绛又推出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96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走到人生的边上,她愈战愈勇,唯愿“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手稿和中外文笔记,杨绛却整理得井井有条。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人叹服!

创新角度:时代喧嚣,她自静好

不爱车马喧,她说她“甘当一个零”,正是这种自白,她得以静守家园、静坐书斋,笔耕不辍,“打扫现场”,尽她应尽的责任。她是这个喧嚣时代的一个温润的慰藉。活用示范:晚年的时候,杨绛已把一切身外之物放下,她的境界愈发冲淡平和。她曾翻译过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一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首诗,一直被杨绛钟爱多年。大概是因为兰德的诗照见了杨绛的心,仿佛是她今生今世的注脚。所谓“隔世知音”,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岁月轮回,静水流深,她这一生,如同明灭之中划过的根火柴,用幽幽微光照亮着茫茫苍穹。

人物深读:⑴杨绛的“慢”功夫

1970年,杨绛和同事叶口十廷芳等其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同事们,被下放到河南的干校改造。繁重的劳动结束后大家就拿出随身带的外文书籍进行翻译、学习。

一次,大家聊起翻译问题,互相询问一天能译多少字。年轻人的一般回答都是2000字左右。作为令大家钦佩不已的前辈,杨绛却回答说:“我想平均起来每天也不过500字左右吧。”大家听后根本不信,觉得她在开玩笑。她见大家愣在那里,又补充说:“我翻译其实是很慢的,我首先要把每段话的原意弄清楚,然后把每个原文句子统统拆散,再按照我们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句子把整段话的原意表达出来。”

叶廷芳将杨绛这段话记在心里。多年后,了解到翻译《堂吉诃德》全过程,他才更深刻地理解了杨绛的“慢”功夫

1957年,杨绛接受翻译任务后,决心从西班牙文直译《堂吉诃德》,此前她根本不懂西班牙文。那年她已46岁,这样的年纪再开始学习一门外语困难可想而知。为翻译一本书而决心学会门语言,古今中外,实属罕见。杨绛谈起这段翻译经历时说:“我这个人特别认真,既然把任务接下来,我自己便摸索着学,无师自通。每天读呀,背呀,到底也搞不清学的是西班牙语还是东班牙语。”诙谐幽默的言语中透出的是轻松。

21年后,1978年,《堂吉诃德》终于出版。1984年,73岁高龄的杨绛又将《堂吉诃德》这部巨著重新校订了一遍。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