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治疗复杂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肢软组织缺损是四肢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自体皮瓣移植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且往往不能很好地修复软组织缺损,使患者面临着长期疼痛和功能障碍。
目前关于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研究相对较少,临床实践中对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的评价也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VSD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方面的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经验。
通过对受试者进行系统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探讨VSD技术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参考,进一步完善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VSD技术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最终旨在为提高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
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年,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在18-65岁之间。
治疗方法方面,我们采用了VSD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包括:清创、止血、缝合、VSD引流治疗等。
治疗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疗效评价方面,我们主要以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估VSD技术对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治疗效果。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摘要:一、引言VSD技术是一种利用负压吸引、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创面包裹在密闭的敷料系统中,形成负压环境,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水肿,加速创面愈合,降低感染风险。
在临床上VSD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创面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并结合实际的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采用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就诊于我院的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18-6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对象的相关标准,未患有其他严重疾病。
2.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VSD技术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进行创面清创和消毒处理,然后将VSD敷料系统贴合创面,建立负压环境,根据患者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密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愈合效果、并发症率等。
2.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
三、结果3.1 创面愈合时间所有病例均在VSD治疗下取得了较好的创面愈合效果,平均愈合时间为(4.6±0.8)周,明显短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愈合时间(7.2±1.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愈合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VSD技术治疗后,创面愈合效果良好,创面整体愈合、愈合后创面平整度、愈合后皮肤弹性均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并发症率在VSD治疗组中,仅有4例患者出现了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40例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实行常规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
观察组20例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大幅度的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明显,加强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及观察,持续有效的冲洗,是取得满意的疗效的关键。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术;四肢软组织损伤;护理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多是由于创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疾病,常合并有慢性的感染,导致伤口延迟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传统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是以往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1]。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采用持续冲洗并VSD的方法,利用流动的无菌液体不断的冲洗创面,同时负压吸引不断的清除渗出物和坏死组织,以达到加快创面愈合的目的。
我科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利用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对在近2年内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组织坏死及感染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中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8-52岁,平均(34.5±6.5)岁。
2组在年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和全身状况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方法对观察组20例患者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①认真清创,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脓液、渗液和异物。
②根据创面的大小设计修剪VSD 敷料,覆盖在受伤的创面上,使其覆盖严密,不留空隙,再把敷料与周围皮肤进行缝合固定。
③贴膜:采用“叠瓦法”覆盖生物半透明膜。
VSD膜在骨科皮肤缺损病人中的运用
VSD膜在骨科皮肤缺损病人中的应用一、什么是VSD?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以促进创面、腔隙内渗液、液化坏死组织排出体外,隔绝创面与外环境之间的感染机会)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二、VSD技术的原理①负压: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刺激组织新生。
超过了自身皮肤及软组织对机体的代谢作用。
不②封闭: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
③引流:全方位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避免二次打击所致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阻断病理反应链,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启动。
三、VSD具体操作步骤:①对缺损伤口的周围组织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脓液、渗液;②根据创面大小裁剪VSD敷料,填充伤口,接入引流管;③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④接通负压源.四、VSD优点:①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血液循环;②缩短病人住院治疗时间;③阻止外界细菌的进入;④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五、VSD的缺点:1、骨科创伤多发于四肢,创口四周深浅不规则,臵入材料时不易充分接触创面。
部分使用了外固定的病例,严密封闭困难。
2、对于骨外露的感染创面,VSD只是一个过渡手段,待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生长后还需应用其他方法来覆盖创面。
3、费用较贵,病人存在一定经济负担。
六、适应症①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各类皮肤撕脱伤、脱套伤、挤压综合症;②骨科: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或骨外露、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症。
七、禁忌症:①活动性出血;②癌性溃疡。
八、VSD技术的临床意义①VSD在处理创面时,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能透气;②减少了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降低了创伤的致死率;③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致残率;④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病人监护和管理方面,只需检查负压是否有效;⑤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VSD治疗期间病人无需换药;⑥避免了开放换药时院内感染的可能;⑦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了病床周转率。
VSD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VSD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VSD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总结其应用范围及效果。
方法对96例局部清创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治疗。
结果 96例患者应用VSD治疗后,炎症得到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结论 VSD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大面积褥疮、慢性骨髓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关键词:负压引流;软组织;缺损;游离植皮VSD即为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是指在由于软组织的缺损、感染或者坏死之后所形成的创伤表面,成为创伤表面与引流管之间的媒介,利用全方位的引流来取代传统点现状引流,利用生物半透明膜为材料,覆盖并封闭整个创伤表面的腔隙,同时连接负压源和引流管,使VSD教材在接触到创伤表面时处在一个全表面封闭的负压引流状态中,以便更好地促进创伤表面,腔隙内部的渗液,只有将坏死的组织及时的排除到体外,隔绝创伤表面与外界环境相接处,避免被感染的机会,才能加快创伤表面肉芽组织整齐均匀的生长,对VSD创伤表面材料下的毛细血管起到助长的好处,闭合创伤表面和腔隙。
负压:可以控制的全方位的一种负压方式,为引流的主动性提供了动力,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速度,刺激着组织结构的再生,大大超越了自身皮肤及软组织对于机体代谢的用处。
封闭:利用半透明的封闭模式阻隔了外部细菌进入创伤表面,维持创伤表面内和皮肤水蒸气的正常呼吸,将开放性的创伤表面变成封闭创伤表面。
引流:全方面到位的引流可以除去细菌的培养,创伤后受损组织毒性所分解出来的产物。
VSD(Vacuun sealing drainage)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骨科主要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游离植皮、大面积褥疮、慢性骨髓炎等。
自2011年6月至2015年4月,我科应用VSD治疗96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75例,女21例,年龄16~65例平均31.5岁。
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62例,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7例,慢性骨髓炎3例,大面积褥疮6例。
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方面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是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包括开放性骨折、组织缺损、肌腱损伤等。
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修复和换药敷料等,但存在术后创面愈合缓慢、感染风险高、患者复发率高等问题。
VSD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在创面上应用负压引流装置,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风险。
本研究旨在观察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2.1 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0-60岁。
2.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为:清创、缺损修复、VSD负压引流装置应用。
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感染情况、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2.3 评估指标: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创面愈合情况、感染情况、术后并发症等。
三、结果3.1 创面愈合情况:60例患者中,54例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良好,6例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一般。
其中术后1周创面愈合情况良好的患者占70%,术后2周达到90%。
3.2 感染情况:60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创面感染,发生率为6.7%。
3.3 术后并发症:在60例患者中,无出现VSD负压引流装置相关的术后并发症。
四、讨论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VSD负压引流技术具有较高的创面愈合率,较低的感染率,并且没有出现相关的术后并发症,说明该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VSD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0m 0 m m 内插 一条多孔 引流 管 , 引流 管为 5 m x5 m x9 m, 其
多 侧 孔 硬 质 硅 塑 引流 管 , 径 为 8rn 直 i。 a 12 生 物 半 透 性 薄 膜 : 种 为 英 国 S N 公 司 生 产 的 具 有 单 . 一 & 方 向透 气 功 能 的 透 明 薄 膜 , 要 成 份 为 聚 氨 酯 和 丙 烯 ,司生 产 的 3 透 明 薄 膜 。 0c 5a 一 M M
积 聚 , 鼓 起 则 为 密 封 不 好 及漏 气存 在 。 如 2 5 取 出半 透 膜 , 去 被 衬 纸 暴 露 粘 贴 面 。 从 没 有 引 流 管 . 除
11 医用泡沫 ( S . V D材 料 ) 多 侧 孔 引 流 管 : 用 泡 沫 成 份 与 医
为 聚 乙烯 ( 0 v y 1 h1 , 沫 微 孑 直 径 在 02~1m 有 pl i l c o) 泡 yn a0 L . m,
再用 7 %的医用酒精擦 洗 创周 健康皮 肤大 于 2a 5 m的范 围 ,
便 于粘贴半透膜 。
2 3 按 创面大小和形 状 设计 修剪 V D敷 料 , . S 并使 引流 管 的 端孔及所 有侧孔完全 被 V D敷 料包裹 。创 面较大 时可 以 串 S 联并合 , 引流管 出管的方向以方便 引流 管密封 为原则 。把设 计好 的 V D敷料加 以缝合 固定 , S 使敷 料完 全覆 盖创 面 , 如创 面较深 , 须将 V D敷料填充底部 , 留死腔 。 S 不 24 根 据需要 用 三 通管 将 所有 引流 管 最终 合 并 为一 个 出 .
【 关键词 】 V D 缺损 ; I 床应用 S; 临
封 闭式 负 压 引 流 ( au m san riae V D) 术 是 vcu el gda g , S 技 i n 由德 国 U M 大 学 附 属 创 伤 外 科 医 院 的 Fe cm n 于 2 L li h a n s 0 世纪 9 0年代 初 建 立 , 先 用 于 骨 科 领 域 治 疗 软 组 织 缺 损 和 最
VSD技术的临床应用
改善患者体验
VSD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 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对未来VSD技术发展的展望
1 2 3
创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VSD技术的敷 料和引流材料将更加先进,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 性和透气性。
VSD技术通过负压吸引能够有效地去 除细菌生物膜,从而降低细菌耐药性 和感染复发率。
VSD技术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 低耐药性的产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 的选择。
细菌生物膜是导致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之一,VSD技术能够破坏细菌生物膜的 形成,从而有效地治疗慢性感染。
改善局部微环境
VSD技术能够改善创面局部的 微环境,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 血管形成,加速创面愈合过程。
详细描述
感染性伤口由于细菌繁殖导致愈合困难 ,VSD技术通过负压吸引有效清除创面 分泌物和细菌,减轻感染症状,同时刺 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软组织缺损修复
总结词
VSD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详细描述
软组织缺损如肌肉、肌腱、脂肪等组织的缺损会影响功能和外观,VSD技术通过负压吸引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加速缺损部位的愈合,提高功能和外观的恢复。
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的研究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VSD技术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治 疗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06
结论
VSD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地位
促进伤口愈合
VSD技术通过持续负压吸引,有 效清除伤口渗出物和坏死组织, 为伤口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促 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加速伤
改良VSD在治疗四肢创伤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洗 7 4d平均 l d后行皮肤移植或皮瓣修 复 , 5 ~1 ( 0) 3 例创 面植皮覆盖 , 8 1 例合并肌腱或骨外 露患者行皮瓣移植 术。 结果
论
本组患者在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前使用 l 次( ~3 平均 1 次) 良V D . 改 6 S 治疗创面 , 2 5 例创 面 1 次手术植皮或
t e t ame to xr miiss i n o s u e e ta s c ae t r u fc i n Me h d F o Ma 0 9 t h e t n f te t k n a d s f t s ed f c s o i td wi ta ma i e to . t o s r e e t i h n r m y 2 0 o
t at u i o pe jr, e d c eru a net n aeadi S e e c lo otsriat u p i r tr ma t cm l i uyh l r u eh a m fc o t,n ’ bnf i r s ugclr ma ea e a wh xn pe t t i i r t i af p - a r r
a e o tuc in. ndr c nsr to
[ e od Mo ie au m saig riae Ta m ; o su eet K y rs w I df dvc u l ang ; ru a Sft se fc i e nd ti d
创 伤导 致 骨 折 的 同 时 常常 伴 有 皮肤 软 组 织 缺 损 ,
织 ,保 护 创 面 、减 少 感染 发生 从 而促 进创 面 愈合 。但 11 一般资料 自2 0 年 5 一 0 1 8 ,使用改 良 . 09 月 21年 月 在使 用过 程 中发现 存在 VS D敷料 孔 隙容易 堵塞 导致 引 VS  ̄负压引流 +持续 冲洗) D( 技术 治疗 四肢创 伤致骨 折 流不畅甚 至加重感染可 能性 、需要多 次更换 等 问题 。我 伴 皮肤 软组织缺损 5 例。男 3 例 ,女 1 例 ;年龄 1 3 6 7 7~
VSD负压密封引流技术在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Ku mig 6 0 3 , hn n n 5 0 1 C ia
【 bt c】 O jcv T v tao e li f to cnnos aum— ss dc sr v um— e i rng,S ) A s at r bet e onei tnt ic ee s f otuu vcu ast lue(a u s n d i eV D i i sg i h cn a f c i l ie o c l a g aa
一
w , H N N nJN Y u C E a ,I u—m iZ io—sn .IQn , I G Z og— u. h it f l t o i lfK n i dclClg , e,HUXa og i D N h n y n TeFr —a i e H s t u mn Mei ol e L g s f a d pa o i g a e
中心负压装置 。 13 方法 . 患者人 院后 先行 常规清创换 药 , 并取感 染创 面脓 性
皮 肤软组织感染创 面 1 例 。男 9 , 7 ; 6 例 女 例 年龄 2 ~ 0 , 1 7 岁 平 均 3. 。车祸 伤 5例 , 物砸 伤 4 , 尿病足 感染 3 , 55岁 重 例 糖 例 骨 折 后 自行 中草药包敷 感染 2例 , 痛风性关 节 炎感染 破溃 1 , 例 类 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激 素治疗 后足 背皮 肤坏死感 染 1 。创 面分 例
织鲜活平整 , 以直接 游离缝合 并配合植 皮 , 口封 闭 , 予 创 移植皮肤 基本 成 活。3例 感染 重皮肤软 组织缺损较 多者行 临近皮 瓣移植覆 盖
后配合常规换 药并成活。结论
V D能较好 清除创 面的分泌物和坏死 组织 , S 刺激 肉芽生长 , 助于控制创 面感染 , 有 明显缩短 皮肤软组
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一、引言VSD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力提高创面愈合速度的治疗手段。
它通过在创面周围加压覆盖一个密封的敷料,并利用外界负压泵连续抽吸创面分泌物,使创面处于负压状态,促进创面的愈合。
本文通过对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科门诊就诊的40例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60岁。
患者均行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对比患者就诊前后的创面情况、感染情况、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结果1. 创面情况:40例患者中,治疗前创面面积范围在5cm²至30cm²之间,平均面积为15cm²;治疗后创面面积有所减小,范围在3cm²至20cm²之间,平均面积为8cm²。
2. 愈合时间:40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
20例患者在6周内愈合,16例患者在8周内愈合,4例患者在10周内愈合。
3. 感染情况:40例患者中,治疗前有1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
而在治疗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创面感染。
4. 术后并发症:4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四、讨论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在本研究中,患者的创面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创面面积减小,愈合时间缩短,术后感染率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这表明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具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安全性高。
VSD负压引流技术通过对创面施加负压,促进了创面内组织的再生和愈合。
创面周围的组织也因为受到拉张刺激,促进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加快了创面愈合的速度。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1. 引言1.1 背景VSD技术通过建立负压环境,促进创面排泄物的引流,促进新生皮肤和组织的生长,从而加速创面愈合过程。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面干净、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证明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目前对于VSD技术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分析可能的并发症,并探讨术后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观察和比对,分析VSD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VSD技术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中的实用经验和参考,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尽力揭示VSD技术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中的长期效果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决策依据,推动我国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水平的提高,促进患者康复。
1.3 方法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部分,它将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在进行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效果研究时,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研究设计:我们采用了前瞻性对照研究设计,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对照观察研究。
2.研究对象:我们选取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保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数据收集:我们将通过临床观察、问卷调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收集和记录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如疗效评价、并发症情况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和严格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相信本研究将为VSD技术在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VSD治疗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VSD治疗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目的探讨VSD治疗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方法我院收治的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其分组原则随机。
所有患者均应用VSD治疗,一组VSD治疗的压力为-0.02~0.04Mpa,二组VSD治疗的压力为-0.06~0.08Mpa。
对两组患者新发感染率、出血率和堵管率、引流量、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评估。
结果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一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SD治疗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作用显著,但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一样,应用-0.06~0.08Mpa的负压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引流畅通,促进创面愈合,值得推广。
标签:VSD;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应用VSD即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其从1994年引入我国,在临床上作为创面治疗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其可对创面和腔隙分泌物以及坏死组织彻底去除,有利于创面伤口愈合,且应用操作简单,效果理想[1-3],基于此,我院探讨了VSD 治疗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复杂性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创伤面积均大于10cm*10cm其分组原则随机。
一组总例数50例,岁数6~55岁,平均岁数(38.67±4.23)岁;其中男女例数为24、26例。
就诊时间1h~3d,平均(8.67±1.79)h。
交通事故伤、高处坠伤和碾轧伤例数分别为37例、10例和3例。
二组总例数50例,岁数6~54岁,平均岁数(38.69±4.33)岁;其中男女例数为25、25例。
就诊时间最短2h~3d,平均(8.83±1.11)h。
交通事故伤、高处坠伤和碾轧伤例数分别为38、9例和3例。
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如岁数、男女比例、就诊时间、病因等方面,可比性高,差异不显著(P>0.05)。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VSD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先进行局部伤口清创和彻底清洁,然后在伤口表面放置VSD封闭负压引流系统,设置负压参数为-125mmHg,每天更换一次敷料。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伤口敷料更换和抗感染治疗。
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感染率、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
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
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
结果
VSD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VAS评分显示VSD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降低。
讨论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通过负压引流促进了
伤口愈合,减少了感染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功能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VSD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对患者的创面具有较好的容忍性,且不易引起疼痛。
VSD技术有望成为四肢
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的一种新型选择。
结论
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优于传统的伤口
敷料更换和抗感染治疗方法。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以验证上述结论。
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临床治
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VSD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VSD技术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VSD技术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VSD技术在创伤外科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
方法:对28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使用VSD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22例患者使用1次VSD后,二期治疗成功;5例患者使用2次VSD后,二期治疗成功;1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患者使用4次VSD后,二期治疗成功。
结论:VSD技术具有引流通畅、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的优点,对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伤 ; 病情【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5-0168-02The VSD techniq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Zhang Guoxing. Shangyu area Dongguan Hospital of Shaoxi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31235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VSD techniqu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rauma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skin and soft tissure trauma experience.Methods 28 cases of large area skin and soft tissure trauma patients with VSD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22 patients use 1 time after VSD, phase ii treatment success; Use 2 times 5 patients after VSD, phase ii treatment success; 1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skin and soft tissure degloving after VSD using 4 times, second phase of treatment success. Conclusions VSD technique has the drainage unobstructed, can keep clear of drainage area exudate and necrotic tissue, improve local microcirculation and promoting tissue edema, fade,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granulation tissue,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the advantages of curative effect of large area skin and soft tissure trauma patient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Large area skin and soft tissure trauma; The illness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致伤和机器绞砸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感染病例日益增多。
改良VSD护理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研究
改良VSD护理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中应用护理体会。
方法: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消毒、伤口缝合或者皮肤移植手术,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该组患者接受的是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对照组:共有病例为45例,经过治疗与护理一次性愈合的病例共有15例,经过植皮手术治疗得到愈合的病例有15例,一次性愈合率达到33%,总的愈合率为66.67%;观察组:共有病例为45例,经过治疗与护理一次性愈合的病例共有35例,经过植皮手术治疗得到愈合的病例有8例,一次性愈合率达到77.78%,总的愈合率为95.56%。
上述两组病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中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06-02前言四肢皮肤创伤、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性损伤,该种损伤的组织容易发生伤口遭受严重污染,对这种情况,不能够通过1期植皮和皮瓣修复来进行治疗,此时可以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来进行治疗,可以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更为理想的条件。
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外科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以及护理的措施。
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了我院收治的四肢受到创伤或者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90例。
其中,男性患者有60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范围在20-55岁,平均年龄为33岁左右;损伤的类型:发生皮肤缺损的病例共有28例,发生撕脱伤的病例共有20例,发生脱套伤的病例共有16例,发生肌腱外露的病例有16例,发生骨外露的病例共有10例;缺损面积范围平均为3*4-19*16cm,在对缺损部位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缺损部位流出大量的黄脓性分泌物。
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使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通过对VSD技术的原理进行介绍,分析了其在临床应用情况下的效果。
研究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总结了研究结果。
讨论部分探讨了VSD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机制。
结论指出VSD负压引流技术在该治疗中的疗效,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的结论总结了VSD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VSD技术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VSD负压引流技术、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临床应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通常由外伤、手术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这类缺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清创、切开引流、密闭式引流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治疗效果不佳、感染率高等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VSD负压引流技术逐渐成为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重要方法。
VSD负压引流技术可通过创造局部负压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缩短愈合时间,减少肢体缺损。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观察和分析,评估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其在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临床病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分析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VSD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与护理
VSD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与护理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VSD技术对17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并实施临床护理。
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16例创面植皮后愈合,1例瘢痕愈合。
结论:运用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过程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植皮的成功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预防伤口的感染。
标签:VSD;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该技术最先由Fleischmann博士于1992年首先提出,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
我科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经过细致入微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2~62岁,平均48岁;临床诊断:前臂毁损伤3例,下肢皮肤严重撕脱伤伴感染5例,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创面5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术后严重感染1例,重物砸伤3例;缺损面积:5cm×7cm~22cm×37cm,均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挫伤,创面污染重。
经2-4次负压引流治疗后予以植皮创面愈合。
17例患者随访3个月,全部创面愈合良好,均无局部并发症。
1.2方法:常规彻底清创,修复受损的血管、神经、肌腱等,将VSD敷料按创面大小修剪后覆盖创面,较大缺损可用“串联法”,敷料边缘与周围皮肤缝合固定,VSD敷料外覆盖半透膜,引流管接负压装置,负压调节在125mmHg-450mmHg之间,5~7天拆除VSD敷料,肉芽组织生长饱满,鲜红嫩活,随即植皮闭合创面,否则继续VSD引流,直至创面新鲜再行植皮手术,修复创面。
VSD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VSD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创面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行急诊彻底清创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治疗一周左右后行修剪直接缝合或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
结果:34例患者持续引流一周后创面修剪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8例患者经过二次植皮后创面愈合;6例患者因创伤重合并骨外露经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封闭创面,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车祸及机器碾压所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并不少见。
四肢损伤是主要的创伤部位,其特点为皮肤皮下组织撕脱,同时伴有严重的创面污染,以及骨与关节和神经血管损伤,血运破坏。
传统方法给予创面反复多次换药、放置引流,治疗不当易致严重感染及软组织、肢体坏死等并发症。
而本院创伤外科2009年10月以来,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1],持续负压吸引,彻底清除创面各种渗出物,确保创面清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9~67岁,平均43.2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机器压榨伤20例。
创伤范围,>1%体表面积20例,<1%体表面积28例,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肌腱外漏15例,骨折并骨外漏6例。
1.2材料(1)VSD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内含多孔引流管)。
(2)单向透明粘贴膜。
(3)三通接头及持续负压吸引装置。
1.3方法(1)彻底清创,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彻底清创止血处理伤口后,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的VSD材料型号。
(2)在无菌条件下敷贴VSD材料,必要时修剪,缝合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林 志青, 华. 空封 闭 负压 引流治 疗四肢 创伤 汤样 真 性 软组织缺损叨. 浙江临床 医学, 1, 1: 7~3 3 2 1 ) 32 17 . 0 1( 1
有效 办法 , 得 临床推 广应用 。 值 VS i h r ame t fc mpe xrmi ru o ised fcsO h l ia p l ain D ntete t n o lxe te t ta masf t u eet fteei c l pi t o y t s n a c o
常 ,N S B角较 小 , NB角 较大 , N A F A角 大于 3 。 0。 12 矫 治方 法 . 参 考文献 l 裘 华德 . 负压 封 闭 引流技 术[ .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 人
版 社 .0 3 1 3 1 5 2 0 :2 ~ 2 .
等 , V n ek即为 HederA t a r 治器 中的 而 aB e aga— cvt 矫 i o 种, 因其 制 作 简单 、 者 易 于摘 戴 , 而 V n e k 患 故 a B e
安徽卫生职业技 堂瞳堂
1 堑 鲞笙
・ 3・ 4
V ne 矫治器矫治青春期前高角 aBe k 型安氏Ⅱ 1 类 分类的 临床体会
王道 荣
【 中图分类号 】 R 8 【 7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 0 42 1)4 04 - 2 6 1 85 ( 20 - 0 3 0 0 【 摘 要 1 目的 : 探讨 v n ek 治器矫 治青春期前 高角型安 氏 Ⅱ类 1 aBe 矫 分类错铪畸形 中的矫治效果及 临床运 用。方法 : 该文对 1 以 下颌 后缩 为主 高角型安 氏 Ⅱ类 1分类错 胎畸 形 患者 ( 2例 年龄 l 岁 左右且 处 于生长发 育 高峰 前期 )应用 】
一
设 计 的头 帽肌激 动器 更 为流行 些 。对 于处 于生 长 发 育 高峰 前期 的低 角 型或均 角 型安 氏 Ⅱ类 1 类错 骀 分 畸 形 患 者 , c vtr T i— l k都 可 达 到 很好 的 A t a 或 w n Bo i o c
矫 治效 果 ,但对 于高 角型 安 氏 Ⅱ类 1分类 患 者 , 这
t s e d ma e I i wo h i o p o t t e c i ia p l c in o D. i u a g . t S r wh l t r moe h l c l p i t fVS s e n a a o
Ke od : ac m a ig riae Lmbi uy n ft se a g; l i l p l a o ( yW r s V cu s dn an g; i jr a dst i u mae Ci c pi t n/ e d n o s d n a a c i 编审: 毅) 郭
一
增 殖和发 挥 其功 能 , 进 了创 面 的愈 合 。与此 同时 , 促 负 压封 闭 引 流去 除 了细 菌 的 培养 基 『 4 】 织反 应 毒 和组 素 , 少 了机 体 对 毒 素 的重 吸收 , 效 地 避 免 了全 减 有 身炎 症及 毒性 反应 。 总 之 , D负压 封 闭 引流 技术 , VS 具有 操 作 简便 , 易 于 掌握 , 后 护 理 方 便 , 面 愈 合快 , 程 缩 短 , 术 创 疗 疗 效 显 著 , 一种 治 疗 复杂 四肢创 伤 软 组织 缺 损 的 是
T eS cn epes s i l f ua . u n2 7 o . n u h eo dP o l pt L " L " 3 O 8 A h i Ho a o n a
CA0 Ja jn DI h o c e g i ̄u . NG S a — h n
Abtat: be t e G v ru d r h et n r h o pe i nuya dsf t sed m g y s cs 0 jci : iego n s o et a r v f t r me to ecm lxLmbi r n o s a a eb f t j tiu
i to u i g t e me h d o sn D t c n q e h c a im f u i g t e t c n q e a d t i s c n i e e n r d c n h t o f u i g VS e h i u ,t e me h n s o sn h e h i u n h n o sd r d d r g c i i a p l a in M e h d : s mma ie t e f au e f l i a a p ia in o D y lo i g t r u h t e u i l c la p i t . i n c o to s u rz h e t r so i c l p l t fVS b o k n h o g h c n c o
了1 2例处 于 生长 发 育高 峰 前期 的高 角 型安 氏 Ⅱ类 1分 类 错 胎 畸 形 患 者 用 V n ek矫 治 器 进 行 矫 治 aBe
的治疗进 程都 取得 了满意 的效果 。 1 资料与 方法
社 交 产生 不 利 的影 响 l 】 1 。对处 于 生 长 发育 期 的该 类 患 者 , 能性 矫 治 器发 挥 着极 其 重要 的作 用 。功 能 功 性 矫 治 器 的临 床 运 用 已有 一 百 多 年 历 史 ,种 类 繁
【 关键词 】 V n e 矫 治器 aBc k
高角型安氏 Ⅱ类 1 分类 错 铪 青春期前
安 氏 Ⅱ类 1分类 错骀是错 胎 畸形 中发病 率 较 高
的一种 , 主要 表 现为磨 牙 远 中关 系 , 牙深覆 骀深覆 前 盖 。侧 面观 可 显 示 上 颌 前 突 或 下 颌 后 缩 或 两 者 兼
o h rame t o cu n VS Sa ay s f n f ciemeh d o raig c mpe i nu y a d sf n t et t n.C n lso : D i n e r 、aea d ef t t o ft t o lxl e i e v e n mb iir n o t
V n ek 治 器进 行 矫 治 。结 果 : 者侧 貌 改 善 明 显 , 线 头 影 测 量 显 示 S B 角增 加 , N 、 N 角 减 小 ,MA 角无 aB e 矫 患 x N A BSA F 明显改 变 结论 : aB e v n ek矫 治器对 高角型安 氏Ⅱ类 1分类错胳畸形效果明显 , 值得在临床推 广应用。
作者单位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2 1— 5 2 0 2 0 — 5收稿 ,0 2 0 — 2修 回 2 1— 7 0
20 1 3 0 1
血 管 扩 张 , 促 进 毛 细血 管床 的 开放 , 管 壁 的伸 并 血 展 刺 激 和 血 流 速 度 的增 大 可 使 血 管 内皮 细 胞 分 泌 些血 管 活性 因子 来进 一 步 扩张 微 血 管 , 织血 液 组 灌 注 的增 加 , 改善 了 氧供 , 利 于 各 种 修 复 细 胞 的 有
2 王 学文, 范小 涛, 李伟 , . 闭 负压 引流技 术 在 骨 等封 科 的 临床 应 用 『.中国骨 与 关节损 伤 杂 志,062 J 1 20 ,1 ( ) 8 ~ 8. 7 : 35 4 5
3 刘三凤 , 刘志 豪, 志 波. 戴 负压封 闭 引流技 术( S ) V D 对各 种复 杂创 面修 复 的临床研 究【. J 当代 医学, 0 , ] 2 9 0 2 ( ) 6- . 6: -7 6 6
ti ene sso et gl jr n o su a a ei u opt1R s h V D h sastfcoyef t h ̄ e ae f rai i i uya dsft s ed m g o r si . eu : S a ai at f c t n mb n ti n h a s r e
多 ,包 括 A t ao 、wn Bok H a ga— c vt c vt T i— lc 、 ed er A t ao i r i r
11 一 般 资料 本 组 1 均 为高 角型 安 氏 Ⅱ类 1 . 2例 分 类 错 胎 畸形 患 者 ,其 中男 8例 ,女 4例 ,年 龄 1~3岁 , 为混合 牙列 期或 恒牙列 早期 。 01 均 临床 表现 多 为 凸面 型 , 下颌 后 缩 , 牙和 尖牙 均 为 远 中关 系 , 磨 深覆 盖 6 1 . ~ 02 mm,平均 72 m,深 覆胎 Ⅱ ~ ,2 . a r 。 Ⅲ。1 例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开 唇 露齿 , 当患 者 下颌 前 伸 至正 常覆 盖 时 , 部正侧 貌关 系协 调 。 面 x线头影 测量 均显 示: 手腕 片显 示发育 处 于 F或 F G阶段 。 上颌骨 发育 正 常或 轻度 前 突 出 ,下 颌后 缩 明显 ,N S A角 基 本正
有 , 唇 短 而松 弛 , 唇 紧 张 , 上 下 开唇 露齿 等 。这 种 畸 形 严 重影 响 了患者 的美 观 和 功 能 ,从 而 对其 心 理 、
类 病 例 对 于 垂 直 向 的控 制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a — V n B c 治器 很好 的解 决 了这一难 题 。 文跟踪 观察 ek矫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