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_一个新的研究主题_汤冬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Vol. 18, No. 4, 598–60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98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

汤冬玲 董 妍 俞国良 文书锋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2)

摘 要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 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各种社会心理功能。目前, 已经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压力应对等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此外, 有研究表明, 在不同文化中,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结构上略有差异, 在功能上相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 分类号 B848

1 引言

情绪状态标志着个体适应环境时的生物性动力状态, 每一种情绪都代表着某种适应动力(郭小艳, 王振宏, 2007)。鉴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不同社会心理功能, 我们需要强调主动进行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 通过调节情绪发挥积极情绪的正向功能, 减少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情绪调节是目前国内外情绪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认为它是社会胜任力和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人们逐渐认识到情绪调节在人类自身发展与变化中的作用, 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的作用(Ashby, Isen, & Turken, 1999)。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了情绪调节对注意、记忆、认知、动机等过程的影响(李静, 卢家楣, 2007), 同时, 大量研究发现情绪调节的失败会导致情绪与社会心理方面的机能障碍。例如, 许多临床障碍如物质滥用、广泛性焦虑障碍、复杂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蓄意自我伤害以及攻击行为等都是由于情绪调节功能减弱导致的(侯瑞鹤, 俞国良, 2006; 王力, 柳恒超, 李中权, 杜卫, 2007)。情绪调节理论一直致力于发现作用于情绪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Heuven, Bakker, Schaufeli, & Huisman, 2006)。意大利心理学家Gaprara (1999)和美国心

收稿日期:2009-07-07

* 教育部“十一五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EBA080302)。 通讯作者:董妍, E-mail: dong8958@

理学家Bandura (2003)分别发现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的差异取决于个体对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信念, 而这种信念会影响个体情绪调节的实际效果, 同时也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最近在这两位学者的推动下, 很多学者展开了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RESE)的研究。

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与分类

众所周知, 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Bandura 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 它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观自我感受(Bandura, 1995; 高申春, 2000), 是一种自我把握感和控制感, 而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改变都要通过自我效能感来实现。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发展, Bandura 又把自我效能感划分为一般效能感和具体效能感, 前者作为个体的一种稳定个性特征, 是个体应对、处理新问题或困难情境时的一种总体性自信程度, 它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不同任务领域的经验积累即具体效能感的形成, 而且一般效能感主要是通过具体效能感对行为产生间接作用, 所以要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效果, 须针对具体任务和具体情境的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陆昌勤, 凌文辁, 方俐洛, 2004)。根据这种分类方法,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属于一般效能感范畴。从1999年开始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 就对情绪调节自我

第18卷第4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 -599-

效能感进行了研究, 他发现个体在管理日常生活

情绪体验方面具有很大差异, 而导致这种差异的

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管理技巧上的差异, 还在于不

同个体对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感上有很大差异。

同样的, Bandura后来在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进行界定时也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状态的能力感,

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主要包括识别情绪状

态的能力感、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感及管理积极

和消极情绪表达的能力感, 据此, 他认为情绪调

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

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 Caprara, Barbaranelli, Gerbino, & Pastorelli, 2003), 而自信

实际上是自我效能高的一种表现。

西方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将Perceived self-efficacy for affect regulation, Affective self- regulatory efficacy,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positive Affect等混合使用, 用来指代情

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遵循情绪的传统分类法, 早

期的情绪调节效能一般分为两类:管理消极情绪

的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NEG)和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POS)。前者指当个体应对逆境或令人沮丧

事件时不会被生气、愤怒、失望、气馁等负面情

绪击倒, 即个体改善负面情绪状态时所具有的效

能信念。后者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性事件时, 积极体验或允许自己表达快乐、兴奋、自豪

等积极情绪的效能信念。Caprara等人(2008)又在

此基础上将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信念细分

成两个维度, 即管理生气/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

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anger/ irritation, ANG)和管理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

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despondency/distress, DES), 从而建构了一个二

阶因子模型, 并在意大利、美国和玻利维亚三国

进行了跨文化研究, 验证了该结构具有合理的信

度和效度。

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每种情绪都包含了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

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情绪既是个体的主观体验, 也是经常需要自身调节的对象, 因此作为自

我调节重要组成部分的情绪调节是个体主观性

动力过程(孟昭兰, 2007)。而自我效能感是自我信念体系之一, 是自我系统的一部分, 因此它是一种自我现象。个体情绪调节与自我效能感的双重自我主观性及情绪的不断变化性决定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有别于其它效能感的一种特殊自我效能感(比如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业成就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 而情绪调节则属于个体内在的过程), 而且这种自我主观性决定了它必然与个体内在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联系。

现有研究已经证实, 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种, 不仅直接影响行为而且还通过影响认知、动机、决策和情感而间接地作用于行为, 对个体的人格和行为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Caprara, Bandura, Gerbino等人的实证研究显示, 情绪对健康及行为的影响作用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它可以使个体有效应对压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提高主观幸福感, 还对抑郁、害羞、亲社会行为、犯罪行为、成瘾行为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3.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受心理学者的关注, 它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界定, 许多研究已证实主观幸福感包含两个独立维度:情感维度(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和认知维度。个体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 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 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 所以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丁新华, 王极盛, 2004)。在Caprara, Steca, Gerbino, Paciello和Vecchio (2006)的一项研究中, 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包括生活满意度、自尊和乐观, 并把积极思维(Positive Thinking)作为其潜在测量维度, 把幸福感(Happiness)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 指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情况下的主观体验。研究结果显示,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自我效能感共同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 而且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利于人际关系效能信念的提高, 因为个体越是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那么他就越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人际交往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