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纲要第一单元:人在社区中生活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三要素二、社 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功能政治(选举)、经济(买卖)、文化(文体娱卫)和管理(治安、人口、纠纷)功能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乡村聚落: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种植业)、牧村(畜牧业)、林场(林业)和渔村(渔业)。

(1)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2)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平顶尖顶);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云南傣族竹楼等)。

二、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北京拥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住宅区。

(1)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主要差异:地区乡村城市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小,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大,人文景观建筑物矮,稀疏高,密集公共设施类型少,数量不多,不够便利类型多,数量多,便利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从事农林牧渔数量多,密度大,从事工商业,服务业3、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具体某特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贸易)、文化(文艺演出)、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教)等各个方面。

(结合例子去记)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等高线地形图: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③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④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⑤特点: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⑥口诀: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对现在的事情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 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同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指向标定方向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300N00 (赤道)300S300W 00 30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W ES图例和注记2、社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2018-2018学年度初一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 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文字式。

数字式。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计算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C.图例和注记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2、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见书P10 表格划分标准和举例②社区的差异: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③社区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①常见地图:政区图、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海拔、坡度、线路)、旅游图、中国铁路干线图P15第二单元复习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P202、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P2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

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

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

P214、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

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

2018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归纳word版本 (7页)

2018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归纳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归纳七年级上册的历史课本就快学习完了,可是书上的那么多的知识你都掌握了吗?我们要在期末考试来临之前将学过的知识点巩固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第1课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已经使用天然火。

群居生活 (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氏族生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5.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又哪些进步?北京人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进入氏族时期。

第2课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

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

产生了贫富分化。

大汶口的黑陶、白陶。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

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

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

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

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精品word)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精品word)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七(5)班:蒋笑艳11、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P4512、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P47 13、中国地形图P50(图册26-27页)14、中国气候类型图P53 1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P5316、黄河P56 17、长江P5818、秦岭――淮河分界图P62 19、西部地区范围示意图P6520、澳大利亚牧业分布图P89 21、坎儿井剖面图P96 22、波斯湾沿岸国家图P97 23、波斯湾石油运输路线图P9824、世界政治地图、世界地形图(书本最后一页或图册P12、P16)29、世界五大地形直观图(图册11页)30、世界主要平原的分布(图册38-39页)31、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册40-41页) 32、世界主要河流分布(图册42-43页)33、世界主要沙漠的分布(图册46页)◆,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容易使我们记错的几个简称:山西省-晋-太原;安徽省-皖-合肥;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广州;贵州省-贵或黔-贵阳;云南省-云或滇-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西安;◆,我国的重要的几条地理分界线:中,国的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P50):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风底斯山一线;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沿北纬32度线,从西向东,我们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P49◆,造成中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中国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24、丝绸之路P10225、年代尺P105 古人类进化尺P112 早期文明尺P115 近、现代世界的历程尺P12226、开辟新航线路线示意图P11827、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P12128、中国朝代年表P13329第五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1、区域的变化区域地理位置区域变化的特点区域变化的三种类型变化的原因深圳广东南部,与香港相对从边陲小镇到繁华大都市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的变化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人的活动是造成变化的重要原因)古楼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从繁荣兴盛到神秘消失从无到有的变化死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锡尔弗普卢姆从开发到被废弃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元明清)从古至今,不断延续(古老而年轻,传统又现代) 新旧交融的变化2、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公元前、 公元后 公元纪年法 把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

(完整版)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 70 万年至 20 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 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 7000 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⑤生活技术: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 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 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第 3 课远古的传说1.四五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说明。

(熟悉P6页图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线绿色区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7、交通方式的优劣: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受水文和气象等自然因素影响大。

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造价高,不适合短途运输。

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投资大。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适合短途运输运费不便宜。

丘陵盆地低于500米不一定起伏小,坡度和缓(低中间低,四周高缓)注:判读规律:①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7月温度高为北半球,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②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以“温”定“带”,主要看最冷月温度。

热带>15℃;亚热带0℃-15℃之间;温带<0℃;寒带最热月<5℃。

③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④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A.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同:全年各月均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异:降水量多少不同: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有渐变现象。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异: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一、家住平原1、平原:平坦起伏小,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有的一马平川,有的水网密布,有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2、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比较:湄公河平原(传统农业) 美国中部大平原(商品性农业)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3)地形和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水文:水网密布,湄公河自北向南穿过平原,灌溉发达。

(1)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中部。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七年级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

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

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黄河流域的代表。

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彩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7、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8、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9、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0、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

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度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的。

11、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1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3、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史称“盘庚迁殷”。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1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15、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早500年。

16、西周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分封制。

在王位继承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学问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气温带气候类型主要特征分布主要地区典型动植物留意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omicron;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很潮湿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大象、猩猩不同类型气候的差异主要表表此时此刻气温柔降水的不同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热带雨林两侧长颈鹿、斑马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甘蔗、橡胶、油棕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燥热,很少下雨,非常枯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区骆驼、鸵鸟亚热带(大致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和,夏季经常下雨,冬季比拟枯燥我国南方、南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天燥热枯燥,冬季温柔多雨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温带(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海洋气候夏天比拟凉快,冬天不冷,全年降雨较多,比拟潮湿西欧、北美和南美洲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和,冬天较冷我国东北、华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半岛梅花鹿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我国西北地区、蒙古、西伯利亚寒带(南北极圈、极地旁边)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溶化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内陆地区驯鹿、北极熊、南极企鹅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高原高山气候气候寒冷,许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我国青藏高寒地区牦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学问点(二)季风气候类型方向中国季风源地季风方向性质(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夏季风海洋rarr;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偏南风暖和潮湿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冬季风大陆rarr;海洋蒙古和西伯利亚偏北风寒冷枯燥季风气候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功绩(利) 气候潮湿,适应人类生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丰沛的雨水补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供应了珍贵的水资源。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纲要第一单元:人在社区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三要素二、社区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乡村聚落: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种植业)、牧村(畜牧业)、林场(林业)和渔村(渔业)。

(1)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2)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平顶尖顶);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云南傣族竹楼等)。

二、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北京拥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住宅区。

(1)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主要差异:地区乡村城市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小,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大,人文景观建筑物矮,稀疏高,密集公共设施类型少,数量不多,不够便利类型多,数量多,便利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从事农林牧渔数量多,密度大,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三、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具体某特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贸易)、文化(文艺演出)、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教)等各个方面。

(结合例子去记)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等高线地形图: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③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④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⑤特点: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⑥口诀: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河流发源地)。

鞍部,两山顶,下凹处,两曲线中间。

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叠处,锯齿状。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通用的颜色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如下:
1. 原始社会:人类进入农耕文明的起点,拥有简陋的生产工具和简单的社会组织,主
要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2. 奴隶社会: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劳动分工更加明确,形成了奴隶制社会,奴隶被视
为财产,主要有汉谟拉比法典、阿克巴的宗教改革等。

3. 封建社会:中世纪的欧洲迅速崩溃成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中农民受到地主的剥削和
压迫,主要有欧洲的封建社会、日本的幕府和中国的封建社会等。

4. 中国古代文明:包括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时期的分封制度,还有长城、秦始皇的统一中国等。

5. 亚洲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亚洲的道教和印度教等。

6. 欧洲中世纪:主要包括罗马帝国的衰落、封建制度的建立和欧洲的宗教改革等。

7. 伊斯兰文明:指阿拉伯世界在7至13世纪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高峰时期,主要有伊斯兰教的创立、苏非主义的兴起和阿拉伯数字的发明等。

8. 美洲古代文明:主要包括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等。

9. 中世纪的亚洲和非洲:主要包括中国的宋代、蒙古帝国的兴起和非洲的非洲帝国等。

10.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主要指15至18世纪欧洲国家进行的探险和殖民。

以上就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整理汇编

新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主要知识点整理汇编

七年级上册社会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1、地图的三要素也称为“地图的语言”分别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的判定方法有: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

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4、在同一图幅的前提下,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越详细和精确;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越不详细和精确。

5、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6、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7、村落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渔业、畜牧业等。

8、城市聚落从乡村聚落发展而来,居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

城市景观以人造景观为主。

9、城市的功能区主要有高科技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等。

10、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会在物产、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11、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差相等。

12、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比较大;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比较小。

13、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断崖)。

14、等高线向数值低的地方凸起是山脊,等高线向数值高的地方凸起是山谷;河流流经的地方必定是山谷。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15、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占29%。

16、世界上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17、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8、世界上有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9、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

20、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其中山地、丘陵和高原被统称为山区。

21、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纲要第一单元:人在社区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三要素二、社区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乡村聚落: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种植业)、牧村(畜牧业)、林场(林业)和渔村(渔业)。

(1)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2)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平顶尖顶);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云南傣族竹楼等)。

二、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北京拥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住宅区。

(1)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主要差异:地区乡村城市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小,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大,人文景观建筑物矮,稀疏高,密集公共设施类型少,数量不多,不够便利类型多,数量多,便利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从事农林牧渔数量多,密度大,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三、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具体某特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贸易)、文化(文艺演出)、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教)等各个方面。

(结合例子去记)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等高线地形图: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③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④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⑤特点: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⑥口诀: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河流发源地)。

鞍部,两山顶,下凹处,两曲线中间。

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叠处,锯齿状。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通用的颜色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海陆分布地球总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概念陆地分为大陆和岛屿。

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

岛屿四面环海面积较小。

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七大洲、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洲间的分界线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洲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运河、海峡、山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重要的海峡重要海峡地理位置沟通的海洋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太平洋和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欧、非之间地中海和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南美洲最南端太平洋和大西洋岛屿之最最大的岛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第二课自然环境一、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P32亚洲地形图要掌握)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P3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要掌握)温馨提醒①:判断气候类型:一判断南北半球:7月温度高为北半球,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二看最冷月的气温(以温定带);三看降水(以水定型)。

温馨提醒②:季风气候的一大特点:雨热同期。

三、众多的河湖(P37世界主要河流图和亚洲主要河湖图要掌握)①世界上主要的河流②世界上主要的湖泊③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而且河流水源不足,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时令河)。

④河湖的作用: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还具有灌溉、航运、发电、防洪、养殖和旅游等方面的便利。

四、风光迥异①形成原因:地形和气候的不同。

②七个地区:A北极:寒带气候,终年严寒。

B西西伯利亚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C内蒙古草原: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E 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气候。

F非洲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

G南极地区:寒带气候,冰雪高原。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一、世界人种的分布(P43世界人种分布图要掌握)二、语言和宗教(书P45世界语言分布图和图册P32宗教分布图要掌握)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二、纬度带和热量带三、中国的地理位置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一、稻作文化的印记/用机械种庄稼(P56图3-2、P59图3-11要掌握)第二课与山为邻第三课傍水而居四、草原人家(一)逐水草而居——非洲热带草原1、分布: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马达加斯加西部,地跨赤道,南部半球大致对称分布。

2、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3、地形:以高原为主。

4、马赛人的家园:肯尼亚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地理位置:非洲东部、热带、低纬度、东非高原)5、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原因: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之内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这是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主要原因。

同时,由于南北半球的干湿季时间正好相反,这为马赛人“逐水草而居”提供了可能。

6、马赛人独特的生活方式:(1)衣:穿红色的披风,是为了驱赶野生动物,可以防身并保护牛群;披风是为了防晒和防止水分蒸发。

(2)食:牛是主要的食物来源(肉、奶、血);(3)住:茅草房;(4)行:步行;(5)风俗:牛的数量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养育牛群的草原是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不捕杀和吃野生动物;擅长立定跳高。

(二)现代化的牧场——澳大利亚牧场1、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

2、地形: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上总体较平坦。

3、水文:墨累河、北艾尔湖,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4、澳大利亚的气候:气候比较干热,年降水量线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从北、东、南三面向西部沿海和内陆减少。

(结合书本P34记忆主要气候类型)5、澳大利亚牧羊带与气候的关系:牧羊带与降水带基本吻合,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主要畜种是美利奴羊。

6、澳大利亚的牧业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牧场规模很大。

7、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羊比人多”。

8、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及原因:①机械化程度高。

原因: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牧场规模大;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其他特点:②规模大③定居生活④羊比人多五、干旱的宝地(一)石油宝库——波斯湾地区1、波斯湾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称。

(2)地形:波斯湾地区地形主要为高原,也有部分平原,沙漠广布。

(3)气候: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稀少、炎热干燥。

(4)水文:西北边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石油之产(1)波斯湾地区的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和阿曼8个国家(2)波斯湾地区的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等。

(3)波斯湾的石油资源特点:储量丰、油质好、开采易、运输便、产量巨、出口大。

波斯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储量最大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石油的宝库”。

3、石油之销波斯湾地区国家的石油主要输出路线:①东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南海)——东亚(日本);②南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③西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美国、西欧④西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美国、西欧。

4、石油之利:人均国民收入高,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利用石油财富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的工农业,建设沙漠城市。

5、石油之忧: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旅游业和商业。

(二)沙漠绿洲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南角;北半球和东半球,中纬度和北温带。

(2)气候: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以色列降水北多南少。

(3)地形:以色列地形多样,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4)水文:主要河流——约旦河,境内河流较少,水资源短缺。

(5)自然资源:以色列水资源缺乏,耕地面积有限,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近2/3,使得农业发展受到缺水、土地贫瘠、降水少但蒸发量大等因素的限制。

2、以色列的绿洲农业(1)以色列人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措施: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免受污染;②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如北水南调;③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

④将海水淡化后作为生活用水。

⑤科技兴农,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⑥政府监管:实行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

(2)以色列人对作物品种的选择策略:①尽量避免种植高耗水作物,努力开发节水作物,如大量种植耐旱、耐热、耐碱,且果实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有“沙漠面包”之称的枣椰树;②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水果、蔬菜、花卉)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3)其他干旱地区可借鉴的举措:①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科技兴农;②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③完善并落实水资源使用制度;④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择种植合适的农作物。

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一)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南非位于22°S—35°S;17°E—32°E之间,位于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属于南温带。

2、相对位置:(1)大洲、大洋位置: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2)地理位置地位:南端的好望角临近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海上必经之地。

(二)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2、水文:有自西往东流的林波波河、自东向西的奥兰治河。

3、气候特征: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和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4、自然资源特征:(1)南非的生物资源(动植物)丰富,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

(2)南非的矿产资源丰富,黄金等储量最大,有“黄金宝石之国”之称。

(三)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1、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

2、是有多重官方语言的国家。

3、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国家4、是一个有深刻殖民烙印的国家,也是实行过种族隔离政策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