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模型的复制与解救
休克模型的复制与解救
休克模型的复制与解救王龙刚*,雷婷*,张凯,吴东荣,张嘉峻,蔡燕君(潍坊医学院2009级临床9班,山东潍坊 261053)[摘要]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2.了解休克的发生机制3. 熟悉休克的主要表现及抢救措施4.掌握气管、动脉的手术操作方法,血压测量方法方法:通过对家兔股动脉放血模拟失血性休克,再从静脉回输放出的血对家兔进行解救。
结果:在对家兔进行股动脉放血时,血压剧烈下降;停止放血时,血压较开始时有所升高;抢救后血压接近正常。
结论:由于对家兔进行股动脉放血,成功的建立了失血性休克模型,家兔表现出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加快。
对家兔进行抢救后后,血压恢复正常。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微循环;抢救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如不及时救治,常危及生命。
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见于外伤出血、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产后大出血等。
休克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的速度:一般15~20min内失血少于全身总血量的10%~15%时,机体可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基本正常;若短时间内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出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失血超过总血量的45%~50%,往往迅速导致死亡[1]。
本实验通过家兔股动脉放血方法来构建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出休克的主要表现。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家兔(潍坊医学院病生实验室)2 药品 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3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BL-420E机能实验系统、气管、动脉插管4 实验步骤:4.1 称重、麻醉、固定——耳缘静脉注射25%氨基甲酸乙酯(4ml/kg)4.2颈部手术——气插管、分离左侧颈总动脉4.3股动脉分离——腹股沟内1/3 与外2/3交点处摸到股动脉。
4.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5% 肝素生理盐水(3ml/kg)4.5 插管——颈总动脉、股动脉4.6 休克模型制备——股动脉放血(15ml/kg) ,停止放血。
家兔失血性休克
•注意事项: (1)避免手术出血、及凝血 (2)传感器及输液装置避免气泡 (2)严密监测血压,降至40 mmHg即开始抢救
规范操作
• • • • • 使用正确工具进行血管的分离 双线(生理盐水浸润) 使用正确工具进行血管下及输尿管下穿线 腹部切口不要过大,并适当保护 防止体液的丢失
(一)生理指标的观测 1. 失血性休克
家兔失血性休克
李娜
•实验目的 •实验动物: 家兔2.5 Kg •实验药品: 1% 盐酸普鲁卡因 1 ml… •实验方法:
1. 颈部手术: 局麻下,颈正中切开,分离出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穿线备用。 2.腹部手术: 局麻下,下腹正中切口,分离结扎膀胱颈(避开输尿管 避开输尿管),荷包缝合,插入膀 避开输尿管 胱漏斗导管,连接记尿装置,收紧。 3. 失血休克模型复制与解救 (1) 耳缘静脉 iv 5 ml 0.4% 肝素 (2)左颈总动脉插管,接(4%)肝素化 肝素化的三通管:置压、测压,联肝素化 肝素化的50ml 注射器。 肝素化 肝素化 (3)记录心电图、及各项生理指标。 (4)放血15分钟一次,10ml/次,共40-50ml,至血压40mmHg。(缓慢放血 缓慢放血) 缓慢放血 (5)右侧颈外静脉插入导管,ivgtt肝素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 (6) 60分钟后停止放血,快速(5分钟)输回原血及等量生理盐水。 分钟
生理指标
放血 时间(分钟)
实验记录
血压 肛温 呼吸 心率 尿量
皮肤粘膜 颜色
0 15 30 45 60
2. 失血性休克的解救 (5分钟内静脉输回原血??ml + ??ml 生理盐水)
生理指标
解救后 时间(分钟)Βιβλιοθήκη 皮肤粘膜 颜色血压
肛温
呼吸
创伤休克家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创伤休克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掌握创伤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 观察创伤休克时家兔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
4. 研究创伤休克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二、实验原理创伤休克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病理过程,主要由创伤导致的失血、疼痛、感染等因素引起。
创伤休克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如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等。
本实验通过复制创伤休克家兔模型,观察其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创伤休克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家兔6只,体重2.5-3.0kg。
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血压计、呼吸传感器、离心机、显微镜等。
3. 实验药品: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等。
四、实验方法1. 家兔麻醉:采用耳缘静脉注射25%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进行麻醉。
2. 创伤休克模型的复制:将家兔仰卧固定,消毒后,采用手术显微镜在腹股沟部位切开皮肤,暴露股动脉,结扎股动脉,剪断动脉,造成失血。
待家兔失血量为体重5%时,观察其临床表现。
3. 观察指标:(1)血压:采用血压计连续监测家兔血压变化。
(2)心率:采用心电图记录家兔心率变化。
(3)呼吸:采用呼吸传感器记录家兔呼吸频率和幅度。
(4)血液指标: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家兔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5)微循环:采用显微镜观察家兔微循环变化。
4. 治疗方法:在创伤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家兔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五、实验结果1. 创伤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家兔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微循环障碍等症状。
2. 经过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家兔血压逐渐升高,心率逐渐减慢,呼吸逐渐平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逐渐降低,微循环逐渐改善。
六、实验讨论1. 创伤休克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变化。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篇一:休克实验报告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人员5人第2组班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少量失血和大量失血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机制。
2.用颈外静脉输血和输液的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观察抢救过程中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器械:兔手术台,常规手术器械,注射器,动脉夹,动脉插管,电刺激连线,血压换能器,三通管,铁架台,棉线,纱布实验仪器:电脑,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实验药品: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0.1ml/10g三、实验对象家兔1只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四、实验步骤1、仪器调试:首先打开电脑,选择med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从第1、2、3通道中选择1个通道,记录动脉血压(记录平均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
其次将血压换能器连接线与相应的通道相连,检查换能器是否正常,加肝素溶液排除空泡,先清零,血压0mmh2、家兔称重、麻醉和固定取家兔一只,称重:2.8Kg,用20%氨基甲酸乙酯以5ml/Kg (体重),耳缘静脉缓慢注射麻醉,共注射14ml,至呼吸深而慢、反射迟钝(角膜反射、夹肢反射)为止。
把兔子以背位固定法固定。
3、麻醉起效后手术颈部手术——左颈总动脉、右颈外静脉、右颈总动脉插管(1)颈部备皮,作颈部,正中3~5cm切口,左右颈总动脉分离,穿线标记,备用。
(2)左颈总动脉插管术---测血压动脉插管及换能器肝素化,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动脉前壁倒“V”切口动脉插管插入,结扎固定。
放开动脉夹记录正常动脉血压(平均血压、脉压差、心率)。
(3)右颈外静脉插管术—输血输液排掉输液管中的空气。
右颈静脉近心端动脉夹夹闭,远心端结扎,静脉前壁倒“V”切口,输液管插入,固定。
缓慢输液,保持通畅。
(4).右颈总动脉插管术——失血造模用肝素抗凝剂排掉50ml注射器(其中保留少许肝素液)和动脉插管中空气,右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动脉前壁倒“V”切口动脉插管插入,结扎固定。
休克模型的复制与解救
休克模型的复制与解救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E-mail: blshl@
实验目的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了解休克的发生机制 熟悉休克的主方法
实验器材
仪器与材料
兔手术台、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 BL-420E机能实验系统、气管、动脉插管。
为什么先不处理 骨折,而急于给 伤员输血?
休克的补液 原则是什么 ?
药品
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动物 家兔
实验方法
1. 称重、麻醉、固定——耳缘静脉注射25%氨 基甲酸乙酯(4ml/kg) 2.颈部手术——气插管、分离左侧颈总动脉 3.股动脉分离——腹股沟内1/3 与外2/3交点处摸到股动脉。 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5% 肝素生理盐水(3ml/kg)
5. 插管——颈总动脉、股动脉
6. 休克模型制备——股动脉放血 (15ml/kg) ,停止放血。 7.抢救——5分钟内回输放出的血
注 意 事 项
麻醉要深浅适度 减少手术性出血 插管内要充盈生理盐水
• 观察各项生理指标: • 皮肤粘膜颜色、呼吸、心率、血压 • 并作记录
思考题
诊断休克的依据 是什么? 为什么停止 放血后血压 回升?
家兔失血性休克(95)
机能实验: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此作业得分95分仅供参考)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过程中家兔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并探讨发生机制。
二、实验原理失血会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的常见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是强调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和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
除此之外,可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必要时可给予抗炎等治疗。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kg以上)。
2.器材与药品:兔手术台,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动脉导管,静脉导管,三通管,气管插管,输液装置,丝线,体温计,木夹,压力换能器等。
25%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手术操作1.称重、麻醉、固定:取家兔一只,称重后按5ml/kg的剂量自耳缘静脉20%的乌拉坦溶液麻醉。
麻醉完成后将家兔固定于手术台上。
2.分离气管、血管并插管:切开颈部正中皮肤4-5cm,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游离气管,然后作一倒T形切口,插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换能器,描记呼吸曲线;游离左侧颈总动脉,插入颈动脉导管,连接压力换能器,描记血压曲线;游离右侧颈外静脉,插入静脉导管,连接压力换能器,描记中心静脉压曲线。
3.心电的描记:分别将白色、红色、黑色心电电极放置在动物的左后肢、右前肢和右后肢皮下,描记心电波形。
4.预先按1ml/kg的剂量,经颈外静脉输入肝素钠对家兔给予肝素化处理。
(二)休克模型复制1.打开三通开关,使血液从颈总动脉流入含少量肝素抗凝的注射器内。
先缓慢放血20ml,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再次放血10ml,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直至平均动脉压降低至约40mmHg。
然后观察一段时间,若血压回升至45mmHg以上,则再次抽血,直至平均动脉压可维持在40mmHg达10min以上。
实验十三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
实验十三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实验十三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实验目的】1.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观察失血性休克发生前后动物症状体征变化。
3.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熟悉休克的治疗措施。
【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病理过程。
休克的病因有许多种,本实验采用股动脉放血的方法,直接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复制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
由于放血一定程度后可使循环血量不足,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组织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失血性休克。
通过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使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抢救休克。
【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家兔。
2.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呼吸流量换能器。
3.实验药品20%乌拉坦,1%肝素,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1.取家兔1只,称重,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进行麻醉,将家兔仰卧位固定于兔台上,用剪刀剪去颈部及下腹部的被毛,注意勿伤及皮肤。
2.做颈部手术,分离气管并插管,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记录呼吸曲线。
右侧颈外静脉分离并插管用于输液。
再做颈总动脉插管,用于描记动脉血压。
3.分离股动脉进行插管,放血的途径。
4.肝素化从耳缘静脉注射1%肝素2ml/kg。
5.松开动脉夹,从股动脉处缓慢放血,速度小于2ml/min,放血量约为全血的1/10,家兔的全血量按70~80ml/kg来计算,边放血,边观察血压的变化。
继续放血,当放血量约为全血量1/5~1/4,血压稳定在30~40mmHg之间,维持10~15min,观察动物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变。
6.根据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按休克发病学的防治原则进行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防治细胞损伤等治疗,自行设计抢救方案,观察并比较各项救治措施后血压和微循环的变化。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结扎动脉远心端,将另一套线拨 向远心端后于近心端上动脉夹;剪开动 脉一小切口,将动脉插管插入并结扎好。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6. BL系统心电导线连接 (了解一下,这步可不做) 将导针插入四肢皮下:右前肢——红色,左前肢——黄色,左下肢——绿
色,右后肢——黑色。 7. BL系统操作: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休克的防治:
一、积极预防休克的发生
二、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
1. 补充循环血量〔扩容〕
补液原那么是“需多少,补多少〞
2.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3.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 保护细胞的药物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内容总结
失血性休克。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肝素〔0.5ml/100g〕。将动脉插管接入 压力换能器并用肝素生理盐水将气体排出。7. 放血〔思考:两次放血分别模拟休克哪期 。8.回输血〔思考:输血原那么。因此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大于后阻力。4. 保护细胞的 药物
2. 固定兔子于手术板
3. 气管插管:正中线剪开皮肤,钝性别离胸 骨锁骨肌中部,暴露气管,套单线,剪切 气管〔倒T字口〕进行插管,结扎固定。
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肝素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5. 右颈总动脉插管
钳夹胸骨锁骨肌右半侧外拉,另 一止血钳钝性纵向别离深部组织,找出 右劲总动脉,并别离开与之伴行的迷走 神经,于动脉下方穿2条线。
第二次放血:15min内放血使BP缓慢降至35~45mmHg,记 录BP、RR。继续放血使BP维持在35~45mmHg 30min, 记 录BP、RR。
8.回输血〔思考:输血原那么?〕
回输血所放血液,5min后记录BP、RR。
失血性休克
南京大学医学院机能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二题目失血性休克及抢救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2.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理。
3.分析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二、实验材料及药品材料:家兔,动物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粗剪、组织剪、眼科剪、止血钳),动脉夹,动脉插管,血压换能器,HX200型呼吸流量换能器,气管插管,铁支架,玻璃分针,结扎线,注射器,烧杯,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药品:生理盐水,20%乌拉坦,1%利多卡因,125U/ml肝素,地塞米松,7.5%氯化钠,低分子右旋糖酐。
三、实验方法及现象1.打开电脑实验软件,调节仪器参数。
2.将血压换能器固定于铁架台,并连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3.从动物房取家兔一只,称重。
本实验家兔体重为1.982kg。
4.用20%乌拉坦对家兔于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观察动物结膜反射、瞳孔大小、呼吸心跳等。
5.将家兔固定于手术台,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8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及颈部肌肉。
暴露气管、颈总动脉、颈静脉和迷走神经。
过程中,有轻微出血,可用棉球擦净。
分离两侧颈总动脉、颈静脉,气管。
各穿一线备用。
6.腹侧剪毛,观察肠系膜血管。
做气管插管、颈动脉插管、静脉插管。
7.记录一段正常血压、呼吸心电图波动曲线。
从颈总动脉放血(约40ml),直至血压降低并维持在40mmHg,观察并记录上述指标的变化。
8.做血气检查。
9.抢救药品及顺序如下:药品剂量(ml)高渗液 6全血 15右旋糖酐 15地塞米松 1四、实验结果(一)血压分析图1,为实验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所有血压变化图图1由图1,我们可以大体看出家兔血压变化。
给家兔放血后,家兔血压快速下降,在抢救前,家兔血压有一定代偿性升高。
注射高渗液后,家兔血压明显上升。
注入全血、右旋糖酐、地塞米松后,家兔血液维持在正常水平。
以上是从图中直接反应出来的,下面进行统计分析通道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压差心率号(mmHg) (mmHg) (mmHg) (mmHg) (次/分)正常114.25 86.82 98.63 27.42 321抽血后65.33 34.76 47.01 30.57 282高渗后102.02 71.61 83.09 30.41 236全血111.68 80.36 94.61 31.31 275 右旋糖酐109.53 78.07 91.84 31.46 282地塞米松114 80.12 95.74 31.88 290表1动脉血压图2由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家兔失血后,血压降低。
实验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gyx
实验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目的】1. 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 观察失血性休克时机体的一般状态及呼吸、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微循环改变,了解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原则和抢救方法。
【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机体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由于血容量减少,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降低,从而使机体重要脏器血液灌流减少,而微血管的持续收缩与痉挛又加重了器官的缺血,使器官功能进一步障碍。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时,极易导致急性循环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不足,即休克的发生。
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或DIC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快慢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本实验采用颈总动脉放血方法,造成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复制失血性休克。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失血性休克时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加深对失血性休克的认识。
由于微循环障碍是失血性休克的基础,治疗的主要措施就是改善微循环灌流,因此,实验中采用回输血液及输入生理盐水方法来改善微循环灌流状态,对失血性休克进行抢救。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学时】4学时【器械与药品】常规手术器械,气管插管,动脉套管,动脉夹,婴儿秤,兔固定台,5ml、20ml、50ml 注射器,输液装置,水检压计,二道生理记录仪,滤纸,烧杯,丝线,粗棉线。
20%乌拉坦,1%肝素,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
【步骤与方法】1. 麻醉和固定家兔称重后,自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bw)进行全身麻醉,动物仰卧固定,剪去手术部位被毛。
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机能学实验报告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摘要:【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人为地从动脉抽取血液的方法来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将抽出的血液从静脉输回家兔的方法进行急救。
【结果】:短时间内的少量的失血是可以恢复;大量失血是不可恢复的;自身回输血液可使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恢复。
【结论】:短时间少量失血机体是处于代偿期的,较长时间的大量失血机体已处于失代偿期,而该种休克通过输血、输液是可以恢复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言: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原因。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家兔;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3实验仪器:铁架台,婴儿秤,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2、实验步骤2.1.系统连接和参数设定将血压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2通道。
启动RM6240系统,关闭其他通道,2通道模式为血压,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00ml/s;采样频率800Hz。
2.2. 麻醉手术家兔称重,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200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行气管插管手术,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股动脉。
输液瓶充满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插管接输液装置,调节输液量至5~10滴/min。
股动脉插管的导管连接已肝素化的50ml注射器。
2.3. 颈部手术2.3.1. 备皮:左手绷紧颈部皮肤,用粗剪刀紧贴皮肤,将手术部位及其周围的被毛剪去(不可用手提被毛,以免剪破皮肤)2.3.2. 切开皮肤:术前先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颈部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手术刀,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长度约5-7cm。
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复制及抗休克药物作用观察
失血性休克
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以急性微 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 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 的全身危重的病理过程。
休克的致病因素-急性失血、严重创伤及感染 休克的本质-微循环障碍 休克的后果-重要生命器官机能及代谢障碍
2. 气管插管,
右颈总动脉插管(血压);左颈总动脉插管(取血)
颈外静脉(给药)
心电:白(右上),红(左下),黑(右下)
Copyright© Dept. of Pathophysiology, N. Bethune College of Medicine 3
失血性休克
3. 动物稳定10min,描记正常血压,心率,呼吸幅度、频率 4. 打开左颈总动脉插管的三通,缓慢放血5ml,离心
颈外静脉插管
Copyright© Dept. of Pathophysiology, N. Bethune College of Medicine 10
颈总动脉放血
缓慢放血 放血量=BW(kg)±40%±70ml, MBP维持在45 mmHg, 5 min内不再回升。
注:可以用注射器抽血。 如果手术过程失血较多,放血至60-70 mmHg
Copyright© Dept. of Pathophysiology, N. Bethune College of Medicine 9
观察指标
ECG BP Heart rate Respiration rate Respiration depth Normal
Shock
0 min
30 min
60 min
120 min
180 min
休克模型复制与解救
休克模型的复制与解救张军朝*,王晓明*,王珊,张冬雪,刘丽娟,李凤楼(潍坊医学院2009级临床9班,山东潍坊 261053)[摘要]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2.了解休克的发生机制3. 熟悉休克的主要表现及抢救措施4.掌握气管、动脉的手术操作方法,血压测量方法方法:通过对家兔股动脉放血模拟失血性休克,再从静脉回输放出的血对家兔进行解救。
结果:在对家兔进行股动脉放血时,血压剧烈下降;停止放血时,血压较开始时有所升高;抢救后血压接近正常。
结论:在规定时间内对家兔股动脉放血及抢救等方法成功建立了可模仿失血性休克发展规律的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失血性休克的变化规律,探讨有效救治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休克模型;微循环;解救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其中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如不及时救治,常危及生命。
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见于外伤出血、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产后大出血等。
休克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的速度:一般15~20min内失血少于全身总血量的10%~15%时,机体可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基本正常;若短时间内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出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失血超过总血量的45%~50%,往往迅速导致死亡。
尽管临床已形成一些治疗规范,但成功率还不能令人满意,仍有不少顽固性休克发展至多器官功能不全而死亡[1]。
本研究建立失血性休克与解救模型,观察出休克的主要表现。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家兔(潍坊医学院病生实验室)2 药品 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3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BL-420E机能实验系统、气管、动脉插管4 实验步骤:4.1 称重、麻醉、固定——耳缘静脉注射25%氨基甲酸乙酯(4ml/kg)4.2颈部手术——气插管、分离左侧颈总动脉4.3股动脉分离——腹股沟内1/3 与外2/3交点处摸到股动脉。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解救
(二)微循环状态改变的机制
(三)微循环状态改变的代偿意义 (四)临床表现
(一) 微循环状态改变
微循环内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流态 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毛细血管前阻力显著增加:小动脉、微 开放的毛细血管减少,毛细血管血 由线流变为粒线流,甚至粒流,出 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 流限于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开 现齿轮状运动。 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 放,组织灌流量减少 变小,微血管运动增强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 解救
微循环 microcirculation
微循环 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 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 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微动脉、微静脉、 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 微A经毛细血管网到微V的血液循环。 1、组成和血流通路
• • • • • •
• 三、休克Ⅲ期(休克晚期、微循 环衰竭期、DIC期、难治期、不 可逆期)
(一) 微循环状态的改变
• 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麻痹性扩张
• 毛细血管血流停滞,无复流现象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不灌不流
特点
1.微血管反应性↓↓:呈麻痹性扩张状态,血液凝 固性↑
2. DIC形成
血液凝固性↑微循环通路受阻,
实验性抢救
根据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按休克的防治原则进行纠酸、扩容、应 用血管活性药物及防治细胞损伤等治疗, 自行设计抢救方案,观察并比较各项救 治措施后血压和微循环的变化。
实验性抢救
• 1)生理盐水,输液量(自行确定)。 • 2)去甲肾上腺素:2mg溶于25ml生理盐中, 静脉滴注(30min输完),与放血前所测得的 收缩压高度作比较。 • 3)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菪碱(654 - 2):2mg溶于25ml生 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min输完)。 • 4)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输入。 • 5)输血。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烦躁 不安
实验内容
一、术前准备 称重,麻醉,固定 手术野备皮:颈部,腹部,左侧腹股沟,剑突处 二、颈部手术 颈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分离气管(可以不插)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记录血压,右侧颈外静脉插管建立输液通道 剑突处连张力换能器记录呼吸曲线 三、股部手术:股动脉插管 四、腹部手术:膀胱插管
休克分期
1. 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 2. 休克进展期:淤血性缺氧期 3. 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
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心率↑
腹腔内脏、皮 汗腺
心肌收缩力↑ 肤小血管收缩 分泌↑
外周阻力↑ 肾缺血 皮肤缺血
中枢神 经系统
兴奋
BP (–) 脉搏细速 脉压差↓
少尿 面色苍白 出冷汗 四肢冰冷
新实验操作1:
记录尿滴:膀胱插管
新实验操作2:
颈外静脉插管:建立输液通道
[观察指标] 实验结果
平均动脉压
(mmHg)
心率 呼吸 尿量 耳朵口唇 体温
(次/分) (次/分) (滴/分) 颜色
实验前 少量失血 大量失血 输血 输血后5分钟 输血后15分钟
少量失血(少于10%, 约10ml) 快速大量失血(20%-30%, BP30-40mmHg),维持20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注意]:
1. 动静脉插管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是本 次实验的关键。插管不要堵塞,不能滑脱! 固定要结实!
2. 耳缘静脉要保护好,多次注射
[思考]:
1. 休克模型是否复制成功?根据是什么? 2.少量失血家兔是否发生休克? 3.判断本实验组家兔处于哪一个期。为什么?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实验目的]:
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 观察分析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家兔主要体 征和血压的变化
失血性休克
4.待血压相对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5.密切注意血压变化,防治动物血压过低死亡。
【思考讨论题】
1. 放血对血压有何影响,为什么?
2. 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回输血液三种治 疗有何利弊? 3. 失血性休克应该如何治疗,为什么?
血压先略升高后降低然后急剧下降,四肢厥 冷,皮肤苍白,微循环颜色暗红,管径小, 紫绀,惊厥。
【实验动物】
【实验步骤】
一、手术操作
※家兔称重、全身麻醉(1.5%戊巴比妥钠2ml/kg) ※气管插管 ※颈总动脉插管(接两个三通管),描记正常血压 ※颈外静脉插管,缓慢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耳缘静脉注射1%肝素(1ml/kg),全身肝素化
【实验步骤】
二、复制模型
从三通管处放血(三通管接50ml注射器抽血,注 意掌握好三通管开闭方向) ※少量放血,放血量为总血量(70ml/kg)的10%, 观察血压等指标变化。 ※大量放血,少量放血10min后开始进行,放血量 达到总血量的20-25%(包括少量放血量),血压 降至40mmHg,稳定20分钟后,观察呼吸、心率、皮 肤黏膜颜色、温度、微循环等的变化,记录血压变
实
验
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与解救
【实验目的】
1.掌握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熟悉失血性休克后家兔的一般表现,动脉血压等生 理指标的变化,加深对休克各期的主要临床变化及 其发生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3. 了解各种治疗的不同效果。
【实 验 原 理】
采用颈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低血容量性休克。
【实 验 原 理】
休克失代偿期
(大量放血,放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25%)
休克治疗的原则: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 药物、防治细胞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模型的复制与解救
王龙刚*,雷婷*,张凯,吴东荣,张嘉峻,蔡燕君
(潍坊医学院2009级临床9班,山东潍坊 261053)[摘要]
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2.了解休克的发生机制
3. 熟悉休克的主要表现及抢救措施
4.掌握气管、动脉的手术操作方法,血压测量方法
方法:通过对家兔股动脉放血模拟失血性休克,再从静脉回输放出的血对家兔进行解救。
结果:在对家兔进行股动脉放血时,血压剧烈下降;停止放血时,血压较开始时有所升高;抢救后血压接近正常。
结论:由于对家兔进行股动脉放血,成功的建立了失血性休克模型,家兔表现出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加快。
对家兔进行抢救后后,血压恢复正常。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微循环;抢救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如不及时救治,常危及生命。
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见于外伤出血、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产后大出血等。
休克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的速度:一般15~20min内失血少于全身总血量的10%~15%时,机体可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基本正常;若短时间内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出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失血超过总血量的45%~50%,往往迅速导致死亡[1]。
本实验通过家兔股动脉放血方法来构建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出休克的主要表现。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家兔(潍坊医学院病生实验室)
2 药品 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3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BL-420E机能实验系统、气管、动脉插管
4 实验步骤:
4.1 称重、麻醉、固定——耳缘静脉注射25%氨基甲酸乙酯(4ml/kg)
4.2颈部手术——气插管、分离左侧颈总动脉
4.3股动脉分离——腹股沟内1/3 与外2/3交点处摸到股动脉。
4.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5% 肝素生理盐水(3ml/kg)
4.5 插管——颈总动脉、股动脉
4.6 休克模型制备——股动脉放血(15ml/kg) ,停止放血。
4.7抢救——5分钟内回输放出的血
结果
图1 正常心电图
图2 放血后血压降低
图3 放血后10分钟血压有所回升
图4 抢救后血压接近正常
皮肤粘膜颜色呼吸频率(min)心率(min)血压(mmHg)正常正常 50 196 54.39
放血后苍白 69 267 15.68
放血后10分钟发绀 60 288 28.70
抢救后正常 55 241 46.80
讨论
机体短时间内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出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失血性休克。
本实验采用对家兔进行股动脉放血的方式,来建立失血性休克的模型,根据不同时期家兔的失血和代偿机制,观察并推测家兔的皮肤粘膜颜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性变化,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失血性休克的机制及其主要表现。
经实验观察可见在刚进行放血时家兔的血压发生骤降,呼吸频率有所升高,而由于机体的代偿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家兔的血压未能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皮肤黏膜由于在失血开始时外周血管放射性的收缩,引起除心脑以外的大部分组织和器官的缺血缺氧,使得家兔的皮肤黏膜表现出苍白的症状;在家兔放血后10 分钟时,由于机体失去大量的血液,并通过代偿机制使家兔血压不至于下降的太大,同时家兔的呼吸频率也有所趋于正常,家兔的皮肤黏膜则由于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微循环血流减少进一步加重了组织
的缺氧程度,使组织表现出发绀的症状;由于本实验过程中使家兔流失了一部分的血液,所以在对家兔回输血液后,血压和呼吸频率都接近正常水平,但尚未完全与正常时相符,同时家兔的皮肤黏膜也趋于正常。
休克早期小血管持续收缩或痉挛,尤其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更强烈,使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真毛细血管网血流量减少,血流减慢,血液通过直捷通路和开放的动静脉吻合支回流,微循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现缺血、缺氧状态[2]。
少量放血后,微循环血量减少,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也减少,因此动脉血压下降,接着减压神经被抑制,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既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持续痉挛收缩,又刺激β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使器官循环血液灌流锐减。
同时可增加回心血流,促进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间接的增加回心血流量,还可以增加心收缩能力,增加心输出量,增高外周阻力,减轻血压下降的程度。
持续大量放血后,家兔缺血缺氧导致组织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发生松弛、舒张。
持续缺血缺氧造成局部扩血管物质增多,如组胺、腺苷,这些物质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同时造成局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升高。
机体可能还略有存在失血代偿反应,使机体血压缓慢略有升高。
血液回输后,微循环血量增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也增加,因此动脉血压升高,并且使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回归生理状态[3]。
文献考参
[1] 金惠铭,王建枝.2008 .病理生理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56~199
[2]石增力, 张建龙.2010 .病理生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08~117
[3] 陆源,林国华,杨午鸣. 机能实验学教程(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