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传动与控制
精品课件-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课件-气动系统设计
![精品课件-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课件-气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cd8bf6eefdc8d377ee32ae.png)
含义:通过元件内部的可动部件的动作改变气流方向来实现一 定逻辑功能的气动控制元件。
特点:抗污染能力强,0.2~ 0.8MPa)
按工作压力分 低压元件(工作压力0.02~ 0.2MPa)
件 微压以或元下门件)元(工作压力0.02MPa
按逻辑功能分 与门元件 非门元件
气—液联动速度控制回路 在气—液联动速度控制回路中,采用气—液联动目的,使气 缸得到平稳的运动速度。 常用两种方式:气—液阻尼缸的回路;用气—液转换器的回 路。
气—液阻尼缸调速回路 慢进快退回路
在气—液阻尼缸中, 气缸是动力缸,油缸 是阻尼缸,气缸与阻 尼缸串联联接
变速回路 气液缸串联调速回路 通过单向节流阀,利用液压油不可压缩的特点,实现气缸
连续往复运动回路 操作手动阀通过两个行程阀交 替控制换向阀换向使气缸活塞 连续往复运动
高低压选择回路 高低压选择回路
由多个减压阀控制,实现 多个压力同时输出。
用于系统同时需要高 低压力的场合。 高低压切换回路
利用换向阀和减压阀 实高低压切换输出。
用于系统分别需要高 低压力的场合
方向控制回路 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利用电磁换向阀通断电 将压缩空气间歇送入气 缸的无杆腔,与弹簧一 起推动活塞往复运动。 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分别将控制信号到气控换向阀的K1、K2 的控制腔, 使换向阀的换向,从而控制压缩空气实现使气缸的 活塞往复运动。
禁门元件 截止式元双件稳元件 按结构形式分
滑阀式元件 膜片式元件
是门元件
原理:p为气源输入口, a为控制信号 口,s为
输出口。当a 有信号 输入时,气源气流 从S输出;当a无输入 信号时,S与排气口相通元件处于无输出状态 。显示活塞3 用以显示元件的输出状态。手动按钮1用于手动发讯。 逻辑表达式 :S=a 逻辑符号:c)图 应用:信号波形的整形、隔容和信号的放大 。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22ff8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c.png)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理解流体力学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各种流体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功能,能正确选用流体元件进行简单系统的设计。
3. 让学生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进行传动与控制系统计算、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流体元件搭建简单的传动与控制系统。
3.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实一体化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损失。
2. 流体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阀门、液压油缸、气压元件等结构、原理及功能。
3.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基本回路、液压系统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气压传动与控制:气压传动原理、气压元件、气压系统设计及应用。
5. 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仿真:利用现代设计软件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6. 实践教学:搭建简单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进行实验操作与分析。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流体力学基础(2课时)2. 流体元件(2课时)3. 液压系统设计(3课时)4. 气压传动与控制(2课时)5. 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仿真(3课时)6. 实践教学(4课时)教学内容与课本章节相对应,涵盖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元件、设计方法、仿真及实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相关知识。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b97c7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9.png)
药品注册受理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主题(线上)宣讲会药品注册受理是指将药品注册申请提交给药监部门,经过相关程序的审核和评价,最终决定是否批准该药品上市销售的过程。
药品注册受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册申请资料的准备:申请人应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包括相关申请表格、药品技术要求、临床试验资料、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资料等。
所有资料都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
2. 药品质量的可核查性:药品注册申请资料中应提供药品质量的可核查性证明,包括药品原料的采购来源、药品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
药监部门需要核实申请人所提交的药品质量数据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临床试验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药品注册申请需要提供临床试验的数据和结果,以证明药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表现。
临床试验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具备足够的样本数量和试验设计的科学性。
4. 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药品注册申请应明确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包括适应症的描述、使用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药监部门需要核实申请人所提供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 药品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药品注册申请需要提供药品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资料,以证明药品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特性。
评价资料应满足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
常见问题主题涉及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申请材料的准备、问题处理方式等方面。
以下为常见问题主题的相关参考内容:1. 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申请人可以详细了解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包括递交申请、资料审核、技术评审、临床试验评价、专家评审等环节。
确保按照流程进行申请,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2. 资料准备的注意事项:申请人应了解申请药品注册所需的资料清单和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注意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核查性,确保不缺漏重要信息。
3. 问题处理方式:在药品注册受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大学试卷《流体传动与控制》及答案
![大学试卷《流体传动与控制》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62a51fe4733687e21aafd.png)
流体传动与控制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液压缸活塞的有效面积固定,故压力取决于 ______ 。
2. 双作用液压缸包括 ______ 、 ______ 和摆动缸这三种。
3. 密封装置按照密封的作用原理分,可分为 ______ 密封和 ______ 密封。
4. 通过对液体的压力、流量、方向的控制,来实现对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方向、作用力等的控制的元件,用以实现过载保护、程序控制的元件称做______ 。
5. 在某些工作循环过程中,由于不同工况的特殊要求,常常需要由一种速度到另一种速度,这时就要采用 ______ 。
6.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 ______ 的一次方成正比,与 ______ 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 ______ 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7. 静压力大小取决于 ______ 的大小。
8. 叶片泵的叶片常 ______ (前倾/后倾/径向)或 ______ (前倾/后倾/径向)安装而叶片马达中的叶片则需 ______ (前倾/后倾/径向)安装。
9. 电液比例控制阀根据其用途可分为:电液比例 ______ 阀、电液比例______ 阀、电液比例 ______ 阀、电液比例 ______ 阀。
10. ______ (单作用/双作用)叶片泵运转时,存在不平衡的径向力; ______ (单作用/双作用)叶片泵运转时,不平衡径向力相抵消,受力情况较好。
11. 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是 ______ 和 ______ 。
12.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功率损失主要由 ______ 和 ______ 组成13. 困油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14. 缸筒的长度一般最好不要超过其直径的 ______ 倍。
15. 减压阀由先导阀和主阀组成,先导阀负责 ______ ,主阀负责 ______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1. 保压回路2. 流体传动3. 容积调速回路4. 困油现象5. 液压冲击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已知某液压泵的转速为950r/min,排量为VP=168mL/r,在额定压力29.5MPa 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0.87,求:(1)液压泵的理论流量qt;(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ηv;(3)液压泵的机械效率ηm;(4)在额定工况下,驱动液压泵的电动机功率Pi;(5)驱动泵的转矩T。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实训报告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f1243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3.png)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实训报告心得体会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实训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之外的实践操作技能。
这次实训让我对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让我深刻意识到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实训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各种流体传动元件。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气缸、液压泵、液压阀等流体传动元件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刚开始接触这些设备时,我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操作它们。
但是通过实操,我逐渐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技巧,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让我意识到,对于技术类专业而言,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其次,这次实训培养了我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按照要求仔细组装流体传动元件,并注意每个细节的处理。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流体传动系统的故障。
因此,我在实训中变得更加细致认真,不敢有丝毫马虎。
我学会了认真读懂图纸和说明书,仔细分析每个环节,确保每一个元件的装配位置和方向都正确无误。
这样的工作态度让我从根本上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另外,这次实训不仅让我掌握了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一些任务。
例如,我们需要分组进行流体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搭建。
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需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并协调合作,才能最终完成目标。
通过这样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并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这次实训让我领悟到,团队合作是事半功倍的重要手段。
最后,这次实训也让我体会到了实践带来的成就感。
在实训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完成了实际的项目。
当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流体传动系统或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时,内心的满足感是难以言表的。
这让我更加自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实践。
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
总而言之,这次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实训让我收获颇多。
流体传动与控制
![流体传动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d6b1c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6.png)
V1 — 皮囊被压缩后相应于时旳气体体积 p2 — 系统最低工作压力,即蓄能器向系统供油结束时旳压力
V2 — 气体膨胀后相应于时旳气体体积
17
(2) 用来吸收冲击用时旳容量计算
当蓄能器用于吸收冲击时,一般按经验公式计算缓冲 最大冲击力时所需要旳蓄能器最小容量,即
V0
0.004qp1 (0.0164 L p1 p2
14~32 32
21
(MPa)
精度d(m)
100 25~50
25
10
5
21
过滤器旳安装位置 液压系统中过滤器几种可能旳安装位置
6.4 油箱
油箱旳作用 油箱旳作用:储油、散热、沉淀杂质、逸出空气。
油箱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液压系统中大多数 采用开式油箱。
油箱旳构造
开式油箱大部分是以钢板 焊接而成
焊接式管接头
1-接头体;2-接管;3-螺帽; 4-密封圈;5-组合密封圈
38
(2) 软管接头 扣压式胶管接头
39
• 迅速接头:能实现管路迅速连通或断开。
1-左半体;2、15-卡环;3、14-弹簧座;4、8、13-弹簧;5-左阀芯; 6-锁紧套;7-密封;9-钢球;10-卡键;11-右半体;12-右阀芯
t)
式中:
p1 — 允许旳最大冲击(MPa) p2 — 阀口关闭前管内压力(MPa)
V0 — 用于冲击旳蓄能器旳最小容量(L)
L — 发生冲击旳管长,即压力油源到阀口旳管道长度(m)
t — 阀口关闭旳时间( s ),忽然关闭时取t=0
18
6.3 过滤器
• 液压油污染引起旳系统故障75%。 • 过滤器能够对污染旳油液净化。 • 过滤精度是衡量过滤器旳主要性能指标。 • 过滤精度:过滤掉旳杂质颗粒旳公称尺寸
全套课件 《流体传动与控制》
![全套课件 《流体传动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d5933beaf1ffc4fff47ac33.png)
。当液面上只有大气压力作用时,则A点处 静压力为
(2)静止液体内的压力沿深度呈直线规 律分布。
(3)离液面深度相同处各点的压力都相 等。压力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面叫做等压 面。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的等压面是 一个水平面。
三、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液体压力通常有绝对压力、相对压力(表压力)两
• 3. 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
• 三、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 1.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 优点: • (1)能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大。 • (2)运动传递平稳、均匀。 • (3)易于获得很大的力和力矩。 • (4)单位功率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反映灵敏。
• (5)易于实现自动化。 • (6)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工作可靠。
• 轻工业:缝纫机械加工自动线、自行车加工、造 纸工业、钟表工业、皮革工业等等。
• 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 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渗透到各个工业领域 中去。当前液压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 低噪音、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 辅助测试、计算机直接控制、计算机适时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仿真和优化设计技术、可靠 性技术、以及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 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的要求,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 使成本增加。
• (6)液压设备故障原因不易查找。
• 第一章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 第一节 液压油 • 一、液压油的物理性质值。
• 对于均质液体
• 重度:液体中某点处微小重量与其体积之比的极限 值。
• 在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其受力情况如图1-4 所示,如要求得液体内任意点A的压力,可从自由液 面向下取一微小圆柱体,其高度为h,底面积为ΔA, 这微小圆柱体在重力及周围压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 态,于是有
哈工大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认识
![哈工大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7c4743f9fab069dc50220129.png)
哈工大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认识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的发展历史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始建于1955年,原名水力机械,下设水轮机,水泵和液压传动三个专门化方向,是仿照原苏联高校的办学模式在国内首先创办的。
由原苏联莫斯科鲍曼工学院(现改名为莫斯科鲍曼科技大学)派专家帮助培训师资和筹建实验室。
1977年原来的水利机械专业正式分为流体机械专业和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其中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涵盖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和液力传动等专业方向。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1984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9年,根据发展需要将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科学技术学院流体传动及控制教研室的液压、气动部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机床液压研究室合并,归入机电工程学院,设立流体传动及控制自动化系,也称为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
目前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坐落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2F栋,使用面积达4000m2。
总体实力处于国内高校同学科的前列,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专业概况流体传动与控制包括液压传动与控制和气压传动与控制两部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压力能传递动力,具有易于实现直线运动、功率与质量之比大、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舰船、武器装备、工程机械、冶金机械、运动模拟器、试验设备、机床、农林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气压传动则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清洁、成本低,并具有防火、防爆、防电磁干扰等优点,在轻工、食品、饮料、包装、化工、电子和自动生产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今天,流体动力传动技术与传感、微电子和控制技术密切结合,已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是工业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发展现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可靠性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应用,使传统的液压技术有了新的进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流体传动与控制综合实验PLC
![流体传动与控制综合实验PLC](https://img.taocdn.com/s3/m/c9beb5273169a4517723a3eb.png)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编码:Z5901X111实验指导书:自编面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实验项目名称:PLC控制技术与液压传动系统控制综合实验实验项目学时:1 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验证和巩固课本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达到理论和实践、实践和科研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3.通过PLC和数字液压元件、控制元件相结合,培养锻炼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明白新型液压元件结构与工作原理,PLC及液压系统结合控制原理,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4.通过实验设计和原理分析,了解现代液压控制系统回路组成。
5.通过实验,了解现代液压控制系统特性。
二、实验基本原理本实验是对现代数字液压元件及PLC等控制器件结构功能原理理解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液压控制系统回路综合设计与分析,主要包括液压回路自主设计、实验指导书回路对照分析、液压元器件(参数)选择、液压回路组装、液压实验现象观察、数据记录、液压回路拆卸、液压回路现象与原理分析。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可拆式多回路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包含液压元器件)、PLC、PC、煤油、棉纱、洗涤剂四、实验内容或步骤1.按照实验功能要求设计液压控制回路。
2.根据设计的回路与实验指导书回路比较。
3.将比较后,设计好的液压回路,交由实验指导教师审核。
4.选择液压元器件,在实验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液压回路连接。
5.连接完毕,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进行实验。
6.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或记录实验数据。
7.实验完毕后,拆卸所组装的液压回路,把液压元器件归到原位。
8.分析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与所设计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
五、思考题1.分析自己所设计的回路与指导书上给定回路的异同,说明各自实现功能要求的优缺点。
2.对所实验的液压回路功能、特性与实验结果及实验功能要求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思考。
机械类本科专业方向分流介绍——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
![机械类本科专业方向分流介绍——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6a3e14d048d7c1c709a14515.png)
本次讲解提纲
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简介 本学校发展及专业历史 专业基础及发展趋势 应用实例
➢ 机械传动——张占国、张学文
传动的方式 ➢ 电气传动——张志义
➢ 流体传动——张玉峰
现代自动化设备: 机械——机构组成——骨骼 液压——传动系统——血管、肌肉 电气——控制系统——神经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 2020年 10月2 4日星 期六9 时12分9 秒09: 12:09 24 October 2020
Hale Waihona Puke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9时1 2分9秒 上午9 时12分 09:12 :0920 .10.2 4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 0.242 0.10.2 409:1 209:1 2:090 9:12: 09Oct -20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4 09:12 :0909 :12Oc t-202 4-Oct- 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9 :12:0 909:1 2:090 9:12Saturda y, October 24,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 0.242 0.10.2 409:1 2:090 9:12: 09Oct ober 24, 20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 20年1 0月24 日星期 六9时1 2分9秒 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42020年 10月24 日星期 六9时 12分9 秒20.1 0.24
谢谢大家!
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分析
![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f4ab0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9.png)
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分析摘要:流体技术在多个领域被广泛运用,同时其技术发展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伴随传统及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此项技术渐渐和其余学科相关联,在相关领域的运用获得良好的成效。
因此,本篇文章针对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起源发展进行阐述,介绍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组成与特点,分析与探究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运用现况与发展方向。
以供参考。
关键词:流体传动;控制技术;分析伴随科技的逐渐发展,起初基于水作为介质的流体传动渐渐发展为综合性更强的学科。
在目前多个领域当中均对流体传动技术展开相应的运用,在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下,让流体传动技术显著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在相关人员对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展开分析后,此项技术发展当中也促使其和多个学科间的相互关联与交叉,并且在有关方面对此项技术展开运用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成效。
也是由于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才可以进一步使得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
一、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起源与发展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最初是通过帕斯卡原理提出的,通过众多专家认识的研究,通过多年来理论研究,在上世纪此项技术逐渐成熟化,进而在更多领域被广泛的运用。
伴随自动控制、微电子以及计算机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合理运用,此项技术具有全新的发展与重大突破。
不管是在交通、医疗、服务以及农业等领域均运用该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技术、人工智能以及GPS 等运用在流体传动和控制技术当中,让此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1]。
二、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构成与特点(一)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构成液压传动是由水、油等介质构成,将压力能量转变成动力能量,由此传输动力,如此就能够展开液压传动。
其主要特点就在于能够展开直线运动并且动态响应快速;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其主要特点,可以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
可是,流体传动节能成效并不理想,如此也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发展中,必须要对泄露状况进行有效解决,如此就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f52f8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4.png)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桂林电⼦科技⼤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节流调速性能试验机电⼯程学院机械电⼦⼯程专业10001602班第实验⼩组作者学号同作者实验时间年⽉⽇辅导员意见:辅导员成绩签名⼀、实验⽬的:1、分析⽐较采⽤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节流阀具有不同流通⾯积时的速度负载特性;2、分析⽐较采⽤节流阀的进、回、旁三种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3、分析⽐较节流阀、调速阀的速度性能。
4、通过亲⾃装拆,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组成及性能,绘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并进⾏⽐较5、通过该回路实验,加深理解Q=Ca△P m关系,式中△p、m分别由什决定,如何保证Q=const。
⼆、实验要求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液压与⽓动技术课程教材的相关内容;实验中仔细观察、全⾯了解实验系统;实验中对液压泵的性能参数进⾏测试,记录测试数据;深⼊理解液压泵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分析数据并绘制液压泵性能特性曲线图。
三、实验内容:1、分别测试采⽤节流阀的进、回、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2、测试采⽤调速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回路的要求,取出所要⽤的液压元件,检查型号是否正确;2、检查完毕,性能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板合理位置。
通过快换接头和液压软管按回路要求连接;3、根据计算机显⽰器界⾯中的电磁铁动作表输⼊框选择要求⽤⿏标“点接”电器控制的逻辑连接,通为“ON”,短为“OFF”。
4、安装完毕,定出两只⾏程开关之间距离,拧松溢流阀(Ⅰ)(Ⅱ),启动YBX-B25N,YB-A25C泵,调节溢流阀(Ⅰ)压⼒为3Mpa,溢流阀(Ⅱ)压⼒为0。
5Mpa,调节单向调速阀或单向节流阀开⼝。
5、按电磁铁动作表输⼊框的选定、按动“启动”按钮,即可实现动作。
在运⾏中读出显⽰器界⾯图表中的显⽰单向调速阀或单向节流阀进出⼝和负载缸进⼝压⼒,和油缸的运⾏显⽰时间。
6、根据回路记录表调节溢流阀压⼒(即调节负载压⼒),记录相应时间和压⼒,填⼊表中,绘制V——F曲线。
流体传动及控制
![流体传动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a2466c7aaea998fcd220ed8.png)
流体传动:
以流体(液体或压缩气体)为传动介质进行 能量传递与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它包括液体传 动和气体传动两种形式。
.
46
牛顿的液体内摩擦定律
动力粘度: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时单位面积 上产生的内摩擦力。(物理意义)
2)运动粘度
液体动力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即ν=η/ρ。习惯 上常用它来标志液体牌号。(无物理意义)
3)相对粘度
液体粘度在工程上的测定方法,它是按一定的
测量条件制定的。我国、德国等国采用恩氏粘
度。
.
47
.
35
实验台二
.
36
实验室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第二章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液压传动中的工作介质在液压传动中不 仅起传递能量和信号的作用,还起润滑、冷 却和防锈的作用。 工作介质性能的好坏,选择是否得当, 对液压系统能否可靠、有效地工作影响很大
据统计,液压系统的故障80%是因油液 污染引起的。
1)要有合适的粘度和较好的粘温特性。 2)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
49
5.工作介质的类型与选用
(1)工作介质的类型
.
50
(2)工作介质的选用 1)液压系统的环境条件。 2)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 3)液压油的性质。 4)经济性和供货情况。
.
51
第二节 液压油的污染及其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叫液体传动,包括液力传动和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是用密封的在系统中的液体为介质,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
只利用液体的压力能传动。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体具有两个重要特性:1.液体几乎不可压缩;2.密闭容器中静止液体压力以同样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
液压系统的工作特性:(1)液压传动是靠着运动着的液体压力能来传递力的;(2)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能量转换系统;(3)液压传动中的油液是在受调节控制的状态下进行工作的;(4)液压传动系统必须满足主机在力和速度等方面提出的要求;系统组成:1.传递介质 2.动力元件 3.执行元件 4.控制元件 5.辅助元件第二章液体流体力学基础名词解释:可压缩性、黏性、理想流体、实际流体、稳定流动和非稳定流动、层流和稳流、雷诺数 层流:液体中质点沿管道做直线运动而没有横向运动。
稳流:液体中质点除了沿管道轴线运动外,还有横向运动,成杂乱无章的状态。
工作液三大类:矿物油,浮化液,合成型液。
液压油液的黏度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它们又各用什么单位? 答:(1)动力黏度(绝对黏度):用μ表示,国际单位为:Pa •s (帕•秒);工程单位:P (泊)或cP (厘泊)。
(2)运动黏度: 用ν表示,法定单位为s m 2,工程制的单位为St (沲,s cm 2),cSt (厘沲)。
(3)相对黏度:中国、德国、前苏联等用恩氏黏度ºE ,美国采用赛氏黏度SSU ,英国采用雷氏黏度R ,单位均为秒。
黏度的定义:油液在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特性。
压力、温度对液体黏性的影响:对液压油而言,黏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压力对液体黏度影响小,在压力不高且变化不大时,这种影响可以忽略。
>=20MPa 变化较大,需要考虑液体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液压油四项基本功能:(1)传递运动和力;(2)润滑液压元件和运动元件;(3)散发热量;(4)密封液压元件对偶摩擦中的间隙。
三大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
空穴现象:气液分离形成气泡,混杂在油液中,使原来充满管道的或液压元件中的油液成为不连续状态的现象。
气蚀:空穴现象中的汽泡受高压破裂,引起局部的液压冲击,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而使金属剥落,表面粗糙或出现海绵状的小洞穴,并且发出强烈的噪声和震动的现象。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是将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为液压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体,又称液压的能源元件。
液压马达则是把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来驱动工作机构,实现旋转运动,属于液压的执行元件。
泵的分类:按结构分:(1)齿轮泵;(2)叶片泵;(3)柱塞泵。
按单位输出体积:1.定量泵;2.变量泵齿轮泵分为外齿轮和内齿轮;叶片泵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柱塞泵分为径向和轴向。
泵和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容积大小的变化来进行吸油和压油的。
泵和马达的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计算。
简述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齿轮泵——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生产、维护成本低,自吸性能好,对油污染不敏感;缺点:流量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变,磨损不易修复,互换性差;场合:对稳定性要求不高、定量等场合。
叶片泵——优点:结构紧凑,工作压力较高,流量脉动小,工作平稳,噪声小,寿命较长;缺点:吸油特性不太好,对油液的污染也比较敏感,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比较高;场合:稳定性要求高,压力不太大等场合。
柱塞泵——优点:柱塞泵的工艺性能好(主要零件均为圆柱形),配合精度高,密封性能好,工作压力较高,效率高;缺点:制造成本高;场合:高压、大流量、大功率的场合。
困油现象:齿轮啮合时,密封容积减小,被困在啮合之间的油液受到很大的挤压力,从零件面界河面间隙挤出,使齿轮和轴承受到很大的径向力,引起振动和噪声。
当继续旋转时,密封容积增大产生部分真空,外面油液不能进入,容易产生气蚀现象。
消除措施:在前后端面商各铣两个卸荷槽。
第四章液压缸差动连接缸活塞的伸出速度为:V=q/(A1-A2)=4q/πd2活塞推力:F=P(A1-A2)ηWηW为机械效率常取0.95常用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活塞式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摆动式液压缸。
其他液压缸:串联液压缸(增力缸)、增压液压缸、齿条液压缸。
缓冲装置分类:可调式和不可调式。
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活塞在接近缸盖时,在缓冲油腔内产生足够的缓冲压力,减低活塞的移动速度,避免撞击缸盖。
第五章液压阀液压阀的作用:用来控制或调节液压系统中液流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以满足机械各种运动和动力需要。
分类:按职能分:(1)方向控制阀例:单向阀、换向阀(2)压力控制阀例:溢流阀、减压阀(3)流量控制阀例:节流阀、调速阀、分流阀稳态液动力是阀芯位于某开口位置,液流流过阀口时因动量的变化而作用在阀芯上的力。
瞬态液动力是滑阀在移动过程,阀腔中因液流速度变化而产生对阀芯的作用。
卡紧现象:因加工装配不当,阀芯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黏性摩擦阻力增大,使阀芯重新移动十分费力的现象。
液压卡紧的原因:主要是滑阀阀芯与阀体间的几何形状误差所产生的径向不平衡力而造成的。
次要原因是赃物进入缝隙和由于阀芯与阀体间隙过小因热膨胀而卡死。
消除方法:使阀芯带有顺锥和开平衡槽。
单向阀的要求:工作灵敏可靠,压力损失小。
滑阀的中位机能:三位四通和三位五通换向滑阀。
滑阀在中位时各油口的连通方式。
第六章辅助装置液压系统的辅助装置:密封装置、油箱、油管、管接头、滤油器、蓄能器、冷却器和加热器蓄能器类型:1)活塞式蓄能器;2)弹簧式蓄能器;3)气瓶式蓄能器;4)气囊式蓄能器。
油箱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1)油箱应有足够的容量;(2)吸油管与回油管路应该隔离,吸油腔与回油腔用滤网隔开,过滤系统回油;(3)油箱应设置注油孔和通气孔,安装显示最低、最高液位的液位计;(4)油箱侧壁应设置清扫窗孔、以便于擦拭油箱内部;(5)油箱散热条件好,必要时可加散热器;(6)油箱密封性好;(7)油箱内壁涂耐油的防锈漆;(8)油箱应便于安装、吊运、维修、清洗。
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1)方向控制回路:用来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情况;(2)压力控制回路:用来控制系统或某支路的压力;(3)速度控制回路:执行元件用来控制的运动速度;(4)多缸工作回路:用来控制多缸运动;第八章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分析完整的液压系统一般由多个不同功能的基本回路组成,能完成各执行机构的动作顺序和工作要求。
阅读液压系统图步骤:(1)了解液压设备的工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2)初步浏览整个系统,了解系统中包含哪些元件,并以各执行元件中心,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3)对每一执行元件及与之有联系的阀泵等组成的子系统进行分析,搞清楚子系统由哪些基本回路组成。
然后根据动作循环表及电磁铁动作顺序表读懂这一子系统。
(4)根据液压设备中各执行元件间互锁、防干扰、同步等要求,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弄清系统是怎样实现这些要求的;(5)在读懂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整个系统有哪些特点、以加深对系统的理解。
第九章液压系统设计计算设计步骤:(1)明确液压系统的工作任务和设计要求;(2)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3)拟定液压系统的原理图;(4)设计或选择液压元件;(5)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6)液压系统设计;(7)绘制正式工作图及编写技术文件。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1.工作压力;2.主要结构参数3.最大流量液压装置的主要形式:集中式和分散式。
作业第一章:什么是流体传动?除传动介质外,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以流体为工作介质,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各种机械的能量转换、传递和自动控制的技术称为流体传动。
动力元件——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执行机构所需要的流体液压能。
包括液压泵、空压机。
执行元件——将由动力元件输入的流体液压能转换为负载所需的新的机械能。
包括液压气动缸和液压气动马达。
控制元件——对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
包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
辅助元件——流体传动系统中的各种辅助装置。
如油箱、过滤器、油雾器等。
第二章:液压油液的黏度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它们又各用什么单位?答:(1)动力黏度(绝对黏度):用μ表示,国际单位为:Pa •s (帕•秒);工程单位:P (泊)或cP (厘泊)。
(2)运动黏度: 用ν表示,法定单位为s m 2,工程制的单位为St (沲,s cm 2),cSt (厘沲)。
(3)相对黏度:中国、德国、前苏联等用恩氏黏度ºE ,美国采用赛氏黏度SSU ,英国采用雷氏黏度R ,单位均为秒。
2-13 解:设吸油管入口处截面为1-1截面,泵入口处的截面为2-2截面列1-1、2-2截面处的伯努利方程:ξρραρραP gh u P gh u P +++=++222221211122由1u A 1=2u A 2 ∵A 1>>A 2 所以1u <<2u ,1u 可忽略不计,且h w 忽略不计 ∴01=P ,0,011==h u ;)(943.0)min (59.56)1060(410160423322s m m d q u ==⨯⨯⨯==--ππ230012.16641034.01060943.0Re 43<=⨯⨯⨯==--v ud ∴该状态是层流状态,即221==αα)(10242a p P ⨯-=, s H h s m u ==22),(943.0)(08.2002)943.0(9005.02222a p u P =⨯⨯=⋅=ρξξ 代入伯努利方程:08.2008.99002)943.0(900210200024+⨯⨯+⨯⨯+⨯-=++s H )(15.28.990008.2002)943.0(900210224m H s =⨯-⨯⨯-⨯=∴液压泵的吸油高度s H为2.15m.第三章 3-3简述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齿轮泵——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生产、维护成本低,自吸性能好,对油污染不敏感;缺点:流量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变,磨损不易修复,互换性差;场合:对稳定性要求不高、定量等场合。
叶片泵——优点:结构紧凑,工作压力较高,流量脉动小,工作平稳,噪声小,寿命较长;缺点:吸油特性不太好,对油液的污染也比较敏感,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比较高;场合:稳定性要求高,压力不太大等场合。
柱塞泵——优点:柱塞泵的工艺性能好(主要零件均为圆柱形),配合精度高,密封性能好,工作压力较高,效率高;缺点:制造成本高;场合:高压、大流量、大功率的场合。
3-5 解:在图上标出D 点(2MPa ,20L/min ),过D 点作线段AB 的平行线,交q 轴于G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