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叶圣陶
叶圣陶生平简介[3篇]
叶圣陶生平简介[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叶圣陶生平简介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叶圣陶生平简介(一)生平简介:叶圣陶(1894-1988),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
新中华成立后,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突出成就: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
“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地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名言佳句:理想是事业之母。
双龙洞: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洞前村附近,海拔约520米,由内外两个大洞及一个耳洞组成。
外洞洞厅高达7~10米,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高敞轩旷,可容千人,气温常年保持在15℃左右,是炎夏游人休息乘凉的最佳之处。
外洞与内洞相距仅5米,有一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内洞比外洞更大,有效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
洞内地下河由冰壶洞至双龙洞的通道而下,沿内洞北侧的洞底蜿蜒流出。
在由北往南高出地下河水面5~10米的堆积平台上,钟乳纵横,千姿百态。
叶圣陶生平简介(二)叶圣陶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1894年10月28日生。
1907年进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学习,1911年开始担任了十年乡镇小学教员。
1914年起,在《礼拜六》《小说丛报》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了《穷愁》《终南捷径》等十余篇文言小说。
1919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在《新潮》《小说月报》《晨报副刊》《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新诗、散文、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
1921年,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下作者简介
叶圣陶
生平简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及出版人。
代表作:
《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
艺术成就:
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
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匋、圣陶、桂山等。
江苏苏州人。
1907年进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
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峻的艺术格调。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
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
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中学和大学任教。
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局、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
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者叶圣陶资料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
江苏省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
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
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
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作者简介)叶圣陶
叶圣陶简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
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
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笔记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笔记
《驱遣我们的想象》是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文艺论文,以下是具体的课堂笔记:
一、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题目解读
“驱遣”指驱使;“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驱遣我们的想象”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技巧来激发和引导我们的想象力。
三、主要内容
1. 文艺和文字的关系: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
2. 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作者通过文字传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读者通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 阅读文艺作品的方法:通过驱遣想象,读者才能深入理解文艺作品。
四、重点段落分析
1. 第8 自然段:作者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的理解和感受不同,强调文艺作品的鉴赏需要通过想象来实现。
2. 第13 自然段:作者以王维的诗句为例,说明文艺作品的鉴赏需要通过想象来补充和完善。
五、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阐述文艺和文字、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指出阅读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六、艺术特色
1. 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 语言平易朴实,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有关叶圣陶的资料和作品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
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
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
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
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
作为一名记者,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
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曾作了10多年的教师的缘故。
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秉臣,现代作家、文学出版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语言艺术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叶圣陶生平简介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动乱的年代1894。
当正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战败之时,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
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
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
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
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平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席卷封闭的中国,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
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
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
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
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这位老先生循循善诱,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众不同。
叶圣陶长期从事语言文学探究,充沛的经验让他精通擅长教师的教学工作。
叶圣陶的在写作教育中有一条心法,是一切灵感源于生活积累。
他十分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儿时曾随做账房先生的父亲走街串巷为地主收费。
每次出门他都细细观察,收费的对象,生活状况等等。
小小年纪就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了然于胸,这位以后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叶圣陶精品课件
2、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 究对称。(句中红色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两个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 用词非常准确。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的结构
大处 讲究
总说(完美的图画) ——分说 (第2段)
细部 注意
布局(第3段) 配合(第4段) 映衬(第5段) 层次(第6段)
每个角落(第7段) 门窗图案(第8段) 色彩(第9段)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苏州园林绝不讲 究对称,好像故意避 免似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池沼或河道的 边沿很少砌齐整 的石岸,总是高 低屈曲任其自然。
叶圣陶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 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新版5
石钟乳和石笋
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7
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 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 双龙,为什么?
jgyj
18
一路游玩过来,哪几处见到泉水? 我们就是沿着溪流参观双龙洞的。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请大家回味一 下我们的游览路线怎样? 学完课文后,我们知道作者是用什么 顺序组织全文的?
jgyj 2
双龙洞简介: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 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 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 在内洞,故名“双龙洞”。外洞宽敞高广,面积约 为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会。常年洞温保持在 17℃左右,冬暖夏凉。特别是在炎炎炎夏日,金华 人和游客到洞中纳凉已成千古风俗,比起天然空调, 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 入洞一身凉”。“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 溪”,进入内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龙宫了。
孔隙小
jgyj
14
请读“我还着好奇的心情· · · · · · 这就到了内 洞”一段,说说进入内洞的过程和感受。
jgyj
15
请读课文 “游内洞”的部 (第六、七自然段) 分。 想想: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jgyj
16
黑 奇
漆黑一片 什么也看不见 洞顶的双龙 名字的由来
jgyj
10
请读课文 “游洞口和外洞”的部分。
(第四自然段)
想想: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
它们有什么特点?
jgyj
11
山 洞口
相当高,突兀阴森,很有气势 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
仿佛到了一个大礼堂,周围是石壁, 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 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 挤
叶圣陶资料
叶圣陶资料叶圣陶资料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
1914年开始文言小说创作,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
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1915年,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怡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1923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
作品收集在《叶圣陶集》里。
叶圣陶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他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战争,之后国家经历了百日维新,但很快又被列强割据。
他早年的生活对他有很重要的影响,使他变得爱国,并致力投身于新闻及教育的工作上,藉以改善国家将来的命运。
肖复兴资料肖复兴(即萧复兴),1947年生,著名当代作家,原籍河北沧县人,现居北京。
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
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
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
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叶圣陶
叶圣陶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年生,江苏苏州人。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后改现名叶圣陶。
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
1919年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发表小说、新诗、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
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他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最有成绩的作家,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
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
推荐作品——《倪焕之》现代长篇小说的真正开端主人公倪焕之,是个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
同辛亥革命失败后不少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最初把救国的“一切的希望悬于教育”,真诚地期待着用自己的“理想教育”来洗涤尽社会的黑暗污浊。
他还憧憬着一种建立在共同事业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婚姻关系,爱慕和追求一个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
然而,严酷的现实生活,破灭了倪焕之的许多不切实际的空想。
不但在教育事业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远违初衷。
婚后的金佩璋,沉没有琐细的家庭事务中,对于前途、理想、教育、书本都不再有兴趣,这使倪焕之深深感到“有了一个妻子,但失去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的寂寞和痛苦。
五四运动到来,大批倪焕之式的知识青年被卷入革命浪潮里。
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影响下,作品主人公开始把视线从一个学校解脱出来,放眼“看社会大众”,投身于社会改造活动。
“五卅”和大革命高激期间,倪焕之更进而参加了紧纱的革命工作。
由最初改良主义性质的“教育救国”到后来转向革命,倪焕之所经历的这一道路在当时进步青年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然而人物的这种转变毕竟只是初步的。
他被时代浪潮推涌着前进,却还没有使自己化为浪潮中的一滴水,一旦革命形热逆转,也便容易干涸。
[叶圣陶简介资料]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简介资料]叶圣陶的简介叶圣陶的简介一:叶圣陶童话内容简介《叶圣陶童话》相信很多朋友的了解,但是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朋友们又知不知道呢作品简介叶圣陶童话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叶圣陶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作者简介叶圣陶(.28~19882.16)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
江苏苏州人。
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叶圣陶的简介二:叶圣陶《小小的船》文学常识叶圣陶《小小的船》原文叶圣陶词胡汉娟曲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叶圣陶《小小的船》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2]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3]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的简介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被誉为“优秀语言艺术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叶圣陶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圣陶的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的文学特点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教育小说”的基调。
他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
与此同时,他对作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与审视。
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绍钧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的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又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 稻草人的作者是什么人
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稻草人的作者是什么人【1988年2月16日】3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的作者叶圣陶逝世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失业的小学教师】1894年10月28日,叶圣陶出生于今江苏苏州。
父亲给当地地主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师。
1914年,他被排挤出学校而失业,全心投入到文言文小说的创作。
1915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尚公学校任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5年,进行教育改革,编新的教科书,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活。
1918年,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五四运动首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稻草人的童话故事】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同年,发表中国的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该故事曾入选教材,影响很广。
后来又写了另一部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
192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这是中国的早期白话小说,述说了一个抱有理想青年,在寻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的许多事情,包括爱情,但最后梦想破灭,他也死了。
倪焕之的身上有叶圣陶的影子,此后他再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
【抗日的教育家】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作为始创者,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后,担任了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他编辑了很多著名的杂志和报纸,大力提倡使用白话文。
叶圣陶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伯乐。
他教育和发掘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
(苏州五老:顾颉刚,王伯祥,叶圣陶,章元善,俞平伯)【民进中央的副主席】1949年,到达北平,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位。
高中素材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简介
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简介叶圣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叶圣陶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叶圣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1894年10月28日诞生于江苏苏州一清贫的市民家庭,1988年2月16日病逝于北京。
原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笔名有叶匋、允倩、斯提、郢、郢生等。
1911年中学毕业,因家庭生活困窘无力升学,1912年至1923年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任教,对教育界状况和知识分子情态了解甚深,为此后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青少年时期即酷爱文艺,曾为诗社“放社”盟主。
1911年开始发表诗歌及文言小说等。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其创作一发不可收。
1921年参予发起新文学第一个社团“文学研究会”,作品数量之多、体裁之广、知识分子形象刻划之真切,颇为新文学文坛所瞩目。
小说《隔膜》、《火灾》、《线下》、《城中》诸集,在关注妇女命运、憧憬人生的“美”与“爱”、思考知识分子道路的同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卑琐的人生。
”(茅盾语),成为新文学作品中放射异彩的独特篇章。
同期,开创了现代童话创作这一新型文学体裁,童话集《稻草人》和此后出版的《古代英雄的石像》,文字优美、清新,想象丰富、诗意盎然,寓善恶、美丑的评判于浅易的故事之中,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散文合集《剑鞘》、新诗合集《雪朝》中的作者诸篇,笔致诚朴、淡雅、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作家的人生评价和创作才华。
1922年与朱自清等创办新文学第一个诗刊——《诗月刊》。
1923年至1937年先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予编辑文学研究会刊物《小说月服》、《文学旬刊》和《中学生》、《文学》等杂志。
此期短篇小说、童话多收入《未厌集》、《四三集》,散文多收入《脚步集》、《未厌居习作》。
面对内敌外侮的种种行径,叶圣陶的创作风格也由沉稳、冷隽转而为热烈与愤激。
有“扛鼎”之作称谓的长篇《倪焕之》于1928年出版,成为现代知识分子在“五四”前后十余年时代壮潮激荡下,艰难探索,走向集体主义的真实记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汇总一、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他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故事背景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
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
《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三、理解词义1.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2.败笔: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文中指影响苏州园林作为一幅完美图画的设计。
3.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4.嶙峋:枯瘦的样子。
5.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6.明艳:鲜明艳丽,明丽。
7.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8.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9.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10.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11.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②):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特点。
第二部分(③-⑨):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
第三部分(⑩):写苏州园林还有不少其他特点。
五、问题归纳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语文知识点】稻草人的作者及主要内容简介
【语文知识点】稻草人的作者及主要内容简介《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稻草人》讲述了有一个老妇人,这个妇人非常可怜。
她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她看守稻田。
可是,蛾子在叶子上面下了子。
老妇人没看到叶子卷起来了。
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妇人警告,可老妇人无法知道稻草人的警告,一直期望着有个好收成。
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
《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叶圣陶的简介(共9篇)
叶圣陶的简介(共9篇)叶圣陶的简介(一): 介绍叶圣陶的作文,450字,介绍作家叶圣陶于1894年10月2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出生.他的父亲帮当地一个地主做帐房,家境清苦.他六岁(1899年)时,进入当地的私塾就读,其后跟随父亲工作.在工作里,他有机会走遍苏州城,体会到低下阶层的生活.1907年,叶圣陶进入当地的草桥中学(即后来的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就读.中学时期,不知疲倦的叶圣陶开始接触外国小说及当时的文艺新潮.他不单喜爱阅读这些外国小说及新文学,更与同学组织诗会《放社》.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在当地一家初等学校任教,并试验当时的新式教学法.1914年,他因被排挤出学校而失业.在他失业期间,他全心投入文言文小说的创作.这些小说都寄到《礼拜六》杂志发表.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的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其中《藕与莼菜》编入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八课.作品收集在《叶圣陶集》里.叶圣陶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他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战争,之后国家经历了百日维新,但很快又被列强割据.他早年的生活对他有很重要的影响,使他变得爱国,并致力投身于新闻及教育的工作上,藉以改善国家将来的命运.【叶圣陶的简介】叶圣陶的简介(二): 叶圣陶苏州园林中每段的说明方法1.作比较:苏州园林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打比方、作...叶圣陶的简介(三): 苏州园林叶圣陶说明顺序用图表表示逻辑顺序,叶圣陶的简介(四): 叶圣陶的牵牛花1.概括第一段中“瓦盆”和“泥”所说明的牵牛花的生长条件2.“这是今年的新计划”中的“新计划”指的是什么3.第4段中不到一个月的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就要齐墙头了说明了什么本句中齐字作用是什么4.第六段“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的含义是什么1.生存环境的艰苦,瓦盆代表的狭隘的生存空间,泥土代表了匮乏营养物质的生活.2.“新计划”指的是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3.很快爬到齐墙头,这空间位置的变化,包含着牵牛花多少的努力啊,其旺盛的生长力真使人惊叹!作者由此理解了生命力的顽强,并以此歌颂了人类奋发向上的力量.本句中“齐”解释为达到同样的高度,意思是牵牛花的高度和墙头的高度一样.4.作者仿佛忘记自己,找到知音,不禁感叹牵牛花顽强的生命力,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叶圣陶的简介(五):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理念概述一、大赛宗旨弘扬叶圣陶教育思想,积极配合新课程改革,倡导中学生健康写作,发现与培养文学新苗.二、大赛基本理念生活化内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三、大赛主导思想倡导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和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审美意识,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大事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等等作为作文的素材;鼓励同学们客观反映校园生活,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还原千姿百态的生活,还原与众不同的梦想;我们强调写什么,关注什么,如何写出新意,强调作文对生活、对生命、对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四、倡导关注的六类题材 1.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2.校园生活;3.家庭生活;4.社会生活;5.文化生活;6.内心世界.五、评稿七项标准1.选材好:视野开阔,题材多元,还原生活,注重体验,虚构合理;2.取角新:视角求新,独具慧眼,善于聚焦,善于求异,善于转换;3.情感真:真挚情感,真切见解,出自内心,立意正确,积极向上;4 构思巧:讲究章法,清晰连贯,巧妙布局,跳出模式,勇于尝试;5.手法活:自由表达,多种方式,多种修辞,多种手法,灵活创新;6.语言美:遵循规范,自然流畅,合意得体,准确生动,个性鲜明;7.文风实:健康活泼,多姿多彩,贵在朴实,力戒浮华,反对颓废.征稿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大赛主导思想及“生活化内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的基本理念,题材、文体、风格不限.每篇字数:初中600至1000字(诗歌每首20~40行),高中800至1500字(诗歌每首30~50行).必须是原创新作,不得一稿两投.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严禁抄袭或套用现成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为鼓励小小说等叙事类作品、哲理性散文及新诗创作,复评、终评时将对这几类作品重点倾斜.)家庭生活家,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我看来,家只不过是一幢房子,是家人归宿的地方.然而“家庭”却不同,“家庭”它是与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组成的一个集体.我家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着.我们家人虽多,日子却过的简单,平淡,并不象别的家庭一样,充满欢声笑语.以前,每天早上,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照顾我的起居饮食,除了晚饭,我几乎每天都在学校食堂吃,爷爷.奶奶知道后,就特意从老家搬过来,每天为我准备好饭菜,使我一回家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爷爷.奶奶来了之后,两手可不闲着,每天为我们擦地洗衣等,妈妈怕两位老人累着,就早早把该干的活儿都干完了,可他两总能找出什么活儿来干.妈妈常劝他们说:“爸.妈,你们就别干了,这些活我来干就行了.”可爷爷.奶奶却说:“你们俩每天上班这么累了,回来还要干这些活,怎么忙的来,我闲着是闲着,能干多少是多少吧!” 不过,爸爸.妈妈还是蛮孝顺的,每月都为爷爷.奶奶添几件新一什么的,使我都有点羡慕了.每天晚上,我们很少聚在一起聊天.爸爸总在书房里弄他的文件,奶奶与妈妈则在一起为我们补些衣物什么的.爷爷则在那看报纸或找邻家老大爷下象棋.我则在看我的电视.虽然我们都在各干各的事,但我们耳边常传来一声声关心的话语,比如:奶奶常常对我说:“看电视时别吃太多零食,容易积食或别看太久电视,对眼睛不好等.” 爸爸.妈妈常会对爷爷.奶奶说:“ 爸,妈你们别熬那么晚,快去睡吧.”…… 我的家庭生活虽然平淡,却从这平淡之中突出了和谐与幸福,这就是我的家庭,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叶圣陶的简介(六):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叶圣陶先生说过:“标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