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八件事便是好校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八件事便是好校长

校长究竟是干什么的?校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该附带做,什么可缓做,什么可以让别人做,如何做好自己必须做的……

赵彬渊,河南省辉县市原城内初中校长,被誉为“原生态教育家”。他没有过多的华丽理论,教育思想简单、平实却深刻;他每到一所学校,都能快速重塑教育生产关系,解放教育生产力,使学校发生转型性变革……

他认为,校长最主要的事有八件,做好这八件事,就是好校长,就是成为教育家的重要条件。

改革校内体制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改革校内体制是校长的头等大事。原因是什么?

赵彬渊:我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校内体制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方法。

目前中国一些学校有比较明显的行政化色彩,学生服从教师,教师服从校长。各个年级的教学,全由校长甚至更高一级的“部门”当家,教育被逐出了学校,剩下的只是工作化的教学。

如果学校体制完全行政化,却有这种“经验”、那种“经验”,是经不起推敲的。要做好的教育,必须有科学的校内体制。

第二,校内体制决定了教师是否得到发展。

不科学的校内体制,决定性地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校长连读书都要管,规定教师从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读哪本书,仅此就足以解释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教师是否读书,表面看是习惯的好坏,实则是由教育的正误决定的。解决了体制问题,教师自然会读起书来。当然,开始时校长要用适当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可常用,激起教师的读书热情就应当停止。

校长是真正的读书人,是做真正教育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教育需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与学问去做,而不只是单纯地教教材。因此,教师的学习是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知识应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知识的30倍、50倍……教材在教师眼里,只是一个薄薄的小册子。

第三,校内体制决定了教师是否团结。

教师团结与否是由学校体制和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的,而不是教师的认识或品德问题。人要达到一定高度,需要的是执着而非勤快。教育,靠的是教师的智慧。教育不但要靠个人奋斗,而且要靠密切合作,对于教师或学生都是如此。如果中国人在学生时期都是各自为战,等步入社会后能团结奋斗吗?

中国教师报:您是如何改革校内体制的?

赵彬渊:要搞正确的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校内体制。正确的校内体制,既不是触目皆是的行政体制,也不是所谓的打着“民主”旗号的体制,而是教育家做主的体制。这才是学校应有的体制。唯有这种体制,才能使教师既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又密切合作。

要搞正确的教育,唯有着力于教师的发展,让教师做教育的主人。学校体制变了,不怕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不变。我做校长时,一个年级的教师,有负责班主任研究的,有负责教师或学生读书研究的,有负责学科教学研究的……所有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做的,校长不能越俎代庖。这种情况下,教研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教研的形式主义也自然消失。

当然,校长也得负责一些行政工作,比如对后勤人员的管理、学校财产的管理、教师的任用等,除此以外,不允许有行政的影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个性化地做教育,个性化地谋

发展。

许多教育局领导一味地要“调动教师积极性”。这种专制口吻,绝不会有真正的积极性。教研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建设教师团队

中国教师报:您为何把教师团结看得如此重要?

赵彬渊:教师团结不团结,是教育性质的反映。教师不团结,证明了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错误。价值取向的错误导致教育方法的错误。只有改变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才能解决教师的团结问题。

教育,不是给校长和教师“挣分数”的,而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只有他们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只有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才是实施了真教育。这是真假教育的试金石,是真假校长的分水岭。

教师不团结,对学校和教育没感情,证明了学校体制、制度和教育的错误,解决了后者,也就解决了前者。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只有教师团结,才能吸引学生团结。这种吸引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团结是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校长必须要在教师团结上下决心、用智慧。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教师团结的障碍主要有哪些?

赵彬渊:教师团结不团结,是由体制和有关制度决定的。如果学校实行的是单纯的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体制,教师就不容易团结起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教学成绩”作为成文或不成文的刚性制度,教师“教学成绩”的高低,区分得十分明显。甚至,这种价值取向也异化为教师人格的高低。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若能团结起来,岂非怪事?

教师若不能团结,便没有教育,起码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至于有的学校平均分数很高,那是不是好教育?我要说,这个分数若是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和有益的活动为代价换来的,则不是教育,而且是反教育的具体体现。

要真正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要在学校资金上做文章。尽最大努力在经费上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使教师感到心理平衡。要建设一个人情味浓厚的环境,使教师一心一意地致力于自己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只有教师团结起来,才会有真教育。很久以来,我们用力用错了。什么“专家报告”、“作优质课”、“优质课大赛”,以及这种“课题研究”、那种“教学论文”,应有尽有,实际上远离了教育的本质,真正有价值者很少。

唯有真正的教育,才能使教师真正团结起来。因为教师若不团结,便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要做这样的教育,校长必须要重建学校内部体制。这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设学校文化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当下很多学校没文化。您是怎么看的?您如何理解学校文化?

赵彬渊:现在,全国各地的“校风”、“校训”等大同小异。有的学校标语的内容互相矛盾。这种现象一言以蔽之:学校没文化。

许多学校都有成册、成本、成摞的制度,这是学校没有文化的证明。学校没文化的实质是学校没教育。

学校不是行政部门。学校不应事事都搞“下级服从上级”那一套,校长不能事事指挥,应该让教育者既各自奋斗又团结一致朝着一个目标前进。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学校不是民主单位。有的学校,领导成员近30个,每次开会开好几个小时,讲者晕晕,听者蒙蒙,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大民主,其实是专制的一种形式。这样的学校绝对没有好的教育,何谈学校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