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三章归纳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铁的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铁的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f324c305a8102d276a22f52.png)
与还原剂反应
Fe2O3
还 原
FeO Fe3O4
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 成的坯经过焙烧后,就制 得红色砖瓦;若烘热后期 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就 能制得得青色砖瓦。
二、Fe的氢氧化物 的氢氧化物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加入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为什么白色的氢氧化铁会变成红褐色? 为什么白色的氢氧化铁会变成红褐色?
红色的油漆
Fe2O3用途:红色油漆和涂料
透明氧化铁颜料
用Fe2O3制成 的红棕色涂料
3、Fe3O4 、
黑色固体,具有磁性,故又名磁性氧化 物。Fe的化合价为+2,+3。
Fe3O4
Fe3O4 +8HCl =2FeCl3 +FeCl2+ 4H2O
二、铁的氧化物比较
比较内容 化学式 俗名 色、态 化合价 水溶性 类别 稳定性 与酸 HCl 反应
H2SO4
氧化亚铁 FeO
氧化铁 Fe2O3 铁红
四氧化三铁 Fe3O4 磁性氧化铁 黑色固体 +2、+3 、 难溶于水 稳定
黑色固体 +2 难溶于水 不稳定
红棕色粉末 +3 难溶于水 碱性氧化物 稳定
FeO+H2SO4=FeSO4 +H2O Fe3O4 +8HCl =2FeCl3 +FeCl2+ 4H2O Fe2O3 +3CO =2Fe +3CO2
铁的重要化合物
杜亚 2008210422
铁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为什么? 铁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为什么?
• 一、铁的氧化物
• 二、铁的氢氧化物
• 三、铁盐和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541a818011ca300a6c390e1.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https://img.taocdn.com/s3/m/54341f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d.png)
第三章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铁的氢氧化物 铁盐和亚铁盐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Fe(OH)2、Fe(OH)3的生成,Fe2+、 Fe3+的检验,Cu和FeCl3的反应等, 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Fe2+、 Fe3+的转化及检验
铁的氢氧化物
FeCl3溶液ຫໍສະໝຸດ FeSO4溶液Fe
强氧化剂:Cl2、HNO3、H2O2等
Fe2+
Fe3+
Fe、Zn(少量)
不同价态铁之间的转化实例
谢 谢!
既然Fe(OH)2 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那么在 制备Fe(OH)2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其被氧化?
【措施】 1.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2. 将NaOH溶液煮沸,减少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含量; 3. 将胶头滴管伸入到液面以下,减少带入空气中的氧气。
铁盐和亚铁盐之间的转化
构建“铁三角”
加入NaOH 溶液现象
产生红褐色沉淀
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 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离子 方程式
Fe3++3OH-=Fe(OH)3↓F4Fe2e+(O+2HO)2H+- O=2+=2FHe(2OOH=4)2F↓e(白(O色H))3
为什么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 变成灰绿色,过一段时间后还会生成红褐色物质呢?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612bf5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1.png)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3482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1.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4Na + O_{2}=2Na_{2}O,氧化钠为白色固体。
- 加热时:2Na+O_{2}{}{=!=!=}Na_{2}O_{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 铝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4Al + 3O_{2}=2Al_{2}O_{3}。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 + 2H_{2}O = 2NaOH+H_{2}↑。
- 现象:“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游(有气体生成)、响(反应剧烈)、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 铁与水蒸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3Fe + 4H_{2}O(g){高温}{=!=!=}Fe_{3}O_{4}+4H_{2}。
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2NaOH + 2H_{2}O=2NaAlO_{2}+3H_{2}↑。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氧化物-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Na_{2}O)- 属于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_{2}O + H_{2}O = 2NaOH;与酸反应:Na_{2}O+2HCl = 2NaCl + H_{2}O。
- 过氧化钠(Na_{2}O_{2})- 与水反应:2Na_{2}O_{2}+2H_{2}O = 4NaOH+O_{2}↑。
-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 氧化铝(Al_{2}O_{3})-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Al_{2}O_{3}+6HCl = 2AlCl_{3}+3H_{2}O,又能与碱反应: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考点总结(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考点总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1e017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a.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考点总结单选题1、探究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手段。
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图中三支试管口均放置浸有NaOH 溶液的棉花。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中淀粉KI试纸变蓝B.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C.一段时间后向③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未变色D.④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和漂白性答案:A分析:本题是一道验证氯气性质的实验题,由装置①制备氯气,并通过碘化钾证明氯气的氧化性,通过装置②中的硝酸银证明氯离子的存在,但要注意氯化氢的挥发,通过装置③证明氯气的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通过装置④证明氯水的性质,以此解题。
A.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A项正确;B.②中产生白色沉淀,有可能是挥发的氯化氢气体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B项错误;C.氯气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加入KSCN溶液,溶液红色,C项错误;D.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是由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强酸盐酸和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氯气不具有酸性和漂白性,D项错误;故选A。
2、Na2CO3和NaHCO3混合物27 .4 g,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小,得到残余固体21 .2 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比为A.1:1B.1:2C.3:2D.1:3 答案:B分析:加热时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HCO Δ2CO3+CO2↑+H2O,利用差量法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最后根据n=mM计算出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设混合物中含有NaHCO3的质量为m,则根据反应方程式2NaHCO Δ2CO3+CO2↑+H2O可知:每有2×84 g NaHCO3发生反应,反应后产生106 g Na2CO3固体,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62 g,现在固体质量减少了27 .4 g-21 .2 g=6 .2 g,故混合物中含有NaHCO3的质量m=6 .2g62g×(2×84)g=16 .8g,则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m(Na2CO3)=27 .4 g-16 .8 g=10 .6 g,n(Na2CO3)=10 .6g106g/mol =0 .1mol;n(NaHCO3)=16 .8g84g/mol=0 .2mol,因此原混合物中Na2CO3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0 .1 mol:0 .2 mol=1:2,故合理选项是B。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f444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b.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主要内容为化学反应及其基本形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本章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定义、分类以及基本形式,同时提供了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机理。
一、化学反应的定义及分类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本质是原子、分子之间的电子互相交换或共用,以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和合成反应等。
具体来说,化学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了另一种物质中。
其中,接受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而给出电子的物质则称为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类重要形式,常常发生在金属与酸、碱等物质的反应过程中。
2.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应。
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之间产生的反应产物通常是盐和水。
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的某种化学基团交换的化学反应。
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物质中的某些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交换,导致物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种反应方式通常应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等方面。
4.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物质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反应过程。
合成反应常常在合成有机调合物或者无机盐时用到。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下面为大家详细说明。
1.化学式化学式是指用化学符号表述物质组成及其原子、离子数量比例的表示方式。
化学式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的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由此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组成。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指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述化学反应情况的方式。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反应条件、产物和反应类型组成,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连接,反应物和产物直接的反应符号为“=>”。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中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6a48017cd184254b353589.png)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化学方程式总结1、钠及其化合物(1)Na4Na+O2=2Na2O2Na+O2△Na2O22Na+2HCl=2NaCl+H2↑2Na+2H+=2Na++H2↑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23 32NaOH+CO2=Na2CO3+H2O (CO2较少)2OH-+CO2=CO32-+H2O NaOH+CO2=NaHCO3(CO2较多)OH-+CO2=H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CO32-+Ca2+=CaCO3↓Na2CO3+H2O+CO2=2NaHCO3 CO32-+H2O+CO2=2HCO3-Na2CO3+2HCl=2NaCl+H2O+CO2↑CO32-+2H+=H2O+CO2↑2NaHCO3△2CO3+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 HCO3-+OH-=CO32-+H2O 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CO2↑(4)①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HCO3:Ca(OH)2+NaHCO3=CaCO3↓+NaOH+H2OCa2++OH-+HCO3-=CaCO3↓+H2O②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Ca2++2OH-+2HCO3-=CaCO3↓+CO32-+2H2O(1)Al4Al+3O2△2O32Al+6HCl=2AlCl3+3H2↑2Al+6H+=2A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2)Al2O3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3)Al(OH)3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3NH3·H2O = Al(OH)3↓+3NH4+性质:2Al(OH)3△Al2O3+3H2O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Al(OH)3+NaOH = NaAlO2+2H2O Al(OH)3+OH-= AlO2-+2H2O (4)NaAlO2(AlO2-)NaAlO2+HCl+H2O =Al(OH)3↓+NaCl AlO2-+H++H2O=Al(OH)3↓NaAlO2+2H2O+CO2=Al(OH)3↓+NaHCO3(CO2较多)AlO2-+2H2O+CO2=Al(OH)3↓+HCO3-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CO2较少)2AlO2-+3H2O+CO2=2Al(OH)3↓+CO32-(5)AlCl3(Al3+)AlCl3+3NaOH = Al(OH)3↓+3NaCl Al3++3OH-= Al(OH)3↓AlCl3+4NaOH = NaAlO2+3NaCl+2H2O Al3++4OH-= AlO2-+2H2O(1)Fe3Fe+2O2点燃Fe3O43Fe+4H2O(g)高温Fe3O4+4H2Fe+2HCl=FeCl2+H2↑Fe+2H+=Fe2++H2↑Fe+2FeCl3 = 3FeCl2 Fe+2Fe3+= 3Fe2+2Fe+3Cl2点燃2FeCl3(2)FeCl22FeCl2+Cl2 = 2FeCl32Fe2++Cl2 = 2Fe3++2Cl-FeCl2+2NaOH = Fe(OH)2↓+2NaCl Fe2++2OH-= Fe(OH)2↓(3)FeCl32FeCl3+Fe= 3FeCl2 Fe+2Fe3+= 3Fe2+2FeCl3+Cu= 2FeCl2+CuCl2 2 Fe3++Cu= 2 Fe2++Cu2+FeCl3+3NaOH = Fe(OH)3↓+3NaCl Fe3++3OH-= Fe(OH)3↓FeCl3+3KSCN = Fe(SCN)3+3KCl Fe3++3SCN-= Fe(SCN) 3(血红色)(4)Fe(OH)2Fe(OH)2+2HCl = FeCl2+2H2O Fe(OH)2+2H+= Fe2++2H2O4Fe(OH)2+O2+2H2O = 4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5)Fe(OH)3Fe(OH)3+3HCl = FeCl3+3H2O Fe(OH)3+3H+= Fe3++3H2O ⑿2Fe(OH)3△Fe2O3+3H2O⒀Fe2O3+6HCl = 2FeCl3+3H2O Fe2O3+6H+= 2Fe3++3H2O 氮的循环(1)氮气与氧气反应:N2 + O2 === 2NO(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3)二氧化氮溶于水:3NO2+H2O===2HNO3+NO(4)二氧化氮与氧气混合溶于水:4NO2 + O2 +2H2O == 4HNO3(5)一氧化氮与氧气混合溶于水:4NO + 3O2 + 2H2O == 4HNO3(6)氨的催化氧化:4NH3 + 5O24NO + 6H2O(7)氨气溶于水:NH3+H2O NH3·H2O、氨水呈弱碱性:NH3·H2O NH4++OH-(8)氨气与盐酸反应:NH3 + HCl === NH4Cl(9)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HCl↑(10)碳酸铵受热分解:(NH4)2CO32 NH3↑+H2O↑+CO2↑(1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12)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NH4Cl + NaOH=== NH3·H2O+ NaCl N H4+ + OH- ===NH3·H2O (13)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N H4)2S O4 + 2NaOH2NH3↑+ Na2SO4 + 2H2ON H4+ + OH-NH3↑+ H2O(14)实验室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5)工业制氨气:N2+3H22NH3(16)硝酸不稳定性:4HNO34NO2↑+ O2↑+2H2O (17)铜与浓硝酸反应:Cu + 4HNO3(浓) == C u(N O3)2 + 2NO2↑+ 2H2OCu + 2NO3- + 4H+== C u2+ + 2NO2↑+ 2H2O (18)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 8HNO3(稀) == 3C u(N O3)2 + 2NO↑+ 4H2O3Cu + 2NO3- + 8H+== 3C u2+ + 2NO2↑+ 4H2O (19)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硫及其化合物1、铁与硫反应:Fe + S△FeS2、铜与硫反应:2Cu+S△Cu2S3、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4、硫与氢气反应:S+H2△H2S5、SO2与水反应:SO2+H2O H2SO3光或热6、钙基固硫:SO2+CaO==CaSO3 2CaSO3+ O2==2CaSO47、SO2通入氯水中:SO2+Cl2+2H2O==H2SO4+2HClSO2+Cl2+2H2O== 4H++SO42-+2Cl-8、SO2通入卤水中: SO2+X2+2H2O==H2SO4+2HXSO2+X2+2H2O== 4H++SO42-+2X- (X=Cl、Br、I)9、SO2与H2S(气体、溶液均能反应):SO2+2H2S==3S↓+2H2O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1)10、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SO2+Ca(OH)2==CaSO3↓+H2O(鉴别SO2与CO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1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至过量SO2:SO2+Ca(OH)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12、少量SO2通入中NaOH 溶液中:SO2+2NaOH==Na2SO3+H2OSO2 + 2OH-==SO32-+H2O13、Na2SO3长期放置于空气中:2Na2SO3+O2==2Na2SO42SO3SO3 + H2O==H2SO4 14酸雨的形成:2SO2 + O2催化剂△SO2+ H2O H2SO3 2H2SO3+ O2==2H2SO43NO2 + H2O==2HNO3 + NO硅及其化合物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SiO2 + 2NaOH==Na2SiO3 + H2O(盛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须用橡胶塞)SiO2 + 2OH-== SiO32-+ H2O(SiO2 + 2C高温Si + 2CO↑(工业制粗硅)SiO2 + CaO高温CaSiO3 SiO2 + 4HF==SiF4↑+ 2H2O工业制玻璃:Na2CO3 +SiO2高温Na2SiO3 + CO2↑CaCO3 +SiO2高温CaSiO3 + CO2↑Na2SiO3 +2HCl==H2SiO3↓(白色)+ 2NaCl SiO32-+2H+== H2SiO3↓Na2SiO3 + CO2(少量)+ H2O ==H2SiO3↓+ Na2CO3(Na2SiO3水溶液久置空气中变浑浊)。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教师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deb1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6.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实验探究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酸0.1 mol·L-1盐酸0.1 mol·L-1醋酸pH较小较大导电能力较强较弱与镁条反应的现象产生无色气泡较快产生无色气泡较慢实验结论实验表明盐酸中c(H+)更大,说明盐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只有阴、阳离子既有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部分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实例①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②强酸,如HCl、H2SO4等;③强碱,如KOH、Ba(OH)2等①弱酸,如CH3COOH、HClO等;②弱碱,如NH3·H2O等;③水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电离过程就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
(2)建立过程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1)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般是 吸热 过程,升高温度使电离平衡向 电离 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2)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离子相互碰撞结合为分子的几率 越小 ,电离程度 越大 。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 减小 。
(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时,电离平衡向 电离 方向移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c969cfbd64783e08122b54.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 - 1 -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 5 -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 19 -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 29 -第一节电离平衡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实验探究酸 1.0 mol·L-1盐酸 1.0 mol·L-1醋酸pH大小小大导电能力强弱与镁反应现象剧烈反应,产生气体缓慢反应,产生气体结论Mg与盐酸反应速率大,表明盐酸中c(H+)较大,说明在水中盐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实验结论盐酸比醋酸电离程度大微点拨:①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无关。
某些难溶盐,虽然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仍属于强电解质。
有少数盐尽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如(CH3COO)2Pb等。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和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23681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5.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O)做处理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绿矾水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B.配制好的FeSO4溶液,为防止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C.每处理1mol Cr2O72-转移3mol电子D.向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沉淀会变成红褐色答案:CA.绿矾水溶液中含有的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Fe3+和SCN-反应溶液呈红色,故A正确;B.FeSO4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铁能和Fe3+反应生成Fe2+,所以为防止FeSO4溶液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故B正确;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Cr的化合价从反应前的+6价降低到反应后的+3价,则每处理 1mol Cr2O72−转移 6mol 电子,故C错误;D.向 FeSO4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Fe(OH)2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所以一段时间后,沉淀会变成红褐色,故D正确;故选C。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保存的抗氧化剂B.纳米Fe3O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C.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答案:A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抗氧化剂,故选A;B.Fe3O4具有磁性,所以纳米Fe3O4可用作铁磁性材料,与Fe3O4能与酸反应无关,故不选B;C.FeCl3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是因为Fe3+能把Cu氧化为Cu2+,故不选C;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不能消毒,故不选D;选A。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金属材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金属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441a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1.png)
,根据其化
学成分可分为
和
。不锈钢在空气中
比较稳定,不易生锈,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其合金元素
主要是
。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低 B .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 . 生铁的含碳量为0.03%~2% D . 碳素钢可根据含碳量不同,分为低碳钢、中碳钢 和高碳钢
A. 镁铝合金不易生锈 B. 镁铝合金导电性好
C. 镁铝合金密度小
D.镁铝合金强度高
课堂练习答案 1.钢、碳素钢、合金钢 、铬和镍
2. D 3.D 4.B
课堂小结
1. 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2. 铁合金的分类和性质
3. 铝和铝合金的性质
生铁 钢
铝单质及氧化铝 铝合金
与酸溶液反应 与碱溶液反应
地壳中的元素分布
二、铝和铝合金
(一)铝及其化合物 1. 与酸溶液反应 Al2O3 + 6HCl Al2O3 + 6H+ 2Al + 6HCl 2Al + 6H+
2AlCl3 + 3H2O 2Al3+ + 3H2O 2AlCl3 + 3H2 ↑
2Al3+ + 3H2 ↑
二、铝和铝合金
(一)铝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金属材料》
生 活 中 的 金 属 材 料
金属材料的发展 铜器
铁器
铝器
新型合金
尧舜禹时代
西周
19世纪末期
21世纪
【知识回顾】
金属材料
纯金属
合金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 (常用)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c23bbd312b3169a451a4f3.png)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 )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1 )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
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1 )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1 )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银,密度小于4.5g/cm3 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 )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b75e2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6.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学习高中化学要学会总结,最好一个章节一次总结,最后再来个大总结,那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c083dc8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1.png)
+
=10-13 mol·L-1。
-
溶液(OH )=
溶液 (+ )
-
=
-
-
mol·L-1
②碱溶液
溶液 ( - ) = 碱 (- ) + 水 (- )
溶液 ( +) = 水 ( +)
如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c水(OH-)=c水(H+)=c溶液(H+)
。
(2)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
(3)升高温度时,K将
(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下同),pH将
。
(4)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
倍。
答案:(1)3 (2)1×10-5 (3)增大 减小 (4)108
解析:(1)HA 电离出的 c(H+)=0.1 mol·L-1×1%=1×10-3 mol·L-1,
=10-13 mol·L-1。
酸性
③正盐溶液 碱性
溶液 ( +) = 水 ( +)
溶液 ( - ) < 水 (- )
溶液 ( - ) = 水 (- )
溶液 ( +) < 水 ( +)
中性:溶液 (+ ) = 水 ( +) =
溶液 ( - ) = 水 (- )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图像,pH=1.2时,H2A和HA-物质的量分数相
(人教版)武汉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人教版)武汉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345d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一、选择题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 2O 2与足量的CO 2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的O 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 .56 g 铁和71 g 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 .50 mL 12 mol ·L -1的浓盐酸与MnO 2反应,生成的Cl 2分子数小于0.15N AD .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A .Cu(s)2Cl Δ−−−−→CuCl 2(s)NaOH(aq)−−−−−→ Cu(OH)2(s) B .CaCl 2 (aq)2CO −−−→ CaCO 3(s)−−−→高温 CaO(s)C .NaHCO 3(s)−−−→加热Na 2CO 3(s) −−−−→饱和石灰水NaOH(aq)D .FeCl 2(aq)NaOH(aq)−−−−−→ Fe(OH)2(s)22OH O −−−→Fe(OH)3(s) 3.下列物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铝②氧化铝③氢氧化铝④氯化铝A .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全部4.制取纯净的氯化铜晶体(CuCl 2·2H 2O)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将含CuCl 2和少量FeCl 2的酸性(pH=2)废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提纯,已知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属阳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Fe 3+1.9 3.2 Cu 2+ 4.7 6.7A .氧化剂X 可以选用KMnO 4B .物质Y 可以选用Cu 2(OH)2CO 3C .沉淀Z 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OH)3D .将滤液直接蒸发可以获得纯净的CuCl 2·2H 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B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C .NaHCO 3溶液中含有Na 2SiO 3杂质,可通入少量CO 2后过滤D .SiO 2中含Al 2O 3杂质,可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物质的焰色试验中,火焰呈黄色,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有钾元素B .为除去FeCl 2中的FeCl 3杂质,可通过加入过量Fe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杂C .向某溶液滴入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 -D .向某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入KSCN 溶液,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7.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含FeBr 2、FeI 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 2:I -,Br -,Fe 2+B .在含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Zn :Fe 3+,Cu 2+、H +、Fe 2+C .在含Ba (OH )2、KOH 的溶液中通入CO 2:KOH ,Ba (OH )2,BaCO 3、K 2CO 3D .在含[Al(OH)4]-、OH -,CO 2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H)4]-、Al(OH)3、OH -、CO 23-8.在一定条件下,使CO 和O 2的混合气体60g 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 2O 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28g ,则原混合气体中O 2和CO 的质量比可能是 A .9:7 B .1:1 C .7:9 D .8:79.聚合氯化铝铁[AlFe(OH)n Cl 6-n ]m 用于生活给水及工业给水的净化处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重点问题专题复习侯氏制碱法(学案及训练)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重点问题专题复习侯氏制碱法(学案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6970f985fbfc77da269b1dc.png)
2019_2020学年 必修一 人教版 第三章 第二节重点问题专题复习侯氏制碱法一、路布兰制碱法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首先取得专利,以食盐为原料,制得了纯碱,称为路布兰制碱法。
1.制取原理与步骤(1)先使氯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2NaCl +H 2SO 4=====△Na 2SO 4+2HCl ↑。
(2)然后用焦炭还原硫酸钠得硫化钠:Na 2SO 4+4C=====高温Na 2S +4CO ↑。
(3)最后利用硫化钠与石灰石的反应生产碳酸钠:Na 2S +CaCO 3===Na 2CO 3+CaS 。
2.制取方法评价路布兰制取纯碱,主要生产过程在固相中进行,难以连续生产,又需硫酸作原料,设备腐蚀严重,产品质量不纯,原料利用不充分,价格较贵,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被淘汰。
二、索尔维制碱法1861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的纯碱制法,是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1.制取原理与步骤(1)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2)过滤、洗涤、煅烧碳酸氢钠晶体,得到纯碱产品: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循环使用。
(3)氯化铵滤液与石灰乳混合加热: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反应产生的氨气循环使用。
2.制取方法评价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原料食盐的利用率低,其次是产生大量的废渣氯化钙。
三、侯氏制碱法1943年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发明创建了联合制碱法,即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18cfa23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5.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2、氢氧化物3、盐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点精讲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篇二:化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方程式1.金属钠(1)是一种的固体.它的,钠很,,(2)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2.钠放置在空气中先,再变是因为氧化3反应,过氧化 4盖风化是化学变化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用1. 与CaCl2反应有无沉淀2.与酸反应剧烈程度3碱性强弱4稳定性2. 碳酸钠与盐酸互滴时中刚开始无现象,后有气泡3除杂: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适量NaOHNaHCO3溶液(Na2CO3)足量CO21.Al和OH互滴现象不同:OH滴到Al中先沉淀后澄清;Al3+到OH-中先澄清后沉淀---Al3++3 OH=Al(OH)3 ↓Al(OH)3 + OH = AlO2 +2 H2O3+--3+Al3++4OH-= AlO2-+2 H2O2. NaAlO2 和盐酸-互滴现象不同:盐酸滴到NaAlO2中先沉淀后澄清; NaAlO2 滴到盐酸中先澄清后沉淀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2.实验室制取Al(OH)3碱须用氨水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碱必须是强碱4.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 H2O,可做净水剂原因是Al3++ 3 H2O = Al(OH)3(胶体)+ 3H+ 5.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钠的焰色是黄色,钾的焰色是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实验中用盐酸洗铂丝;实验步骤:烧,蘸,烧,洗1制备Fe(OH)2注意:亚铁盐溶液必须新制,保证无氧氛围2铁盐可做净水剂原因是Fe3与水反应形成Fe(OH)胶体:Fe3++ 3 H2O = Fe(OH)3(胶体)+ 3H+ 3.合金的硬度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熔点一般低于各成分金属;铁合金可分为生铁和钢第三章化学反应归纳 1、钠在空气中燃烧 2Na + O2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2、2Na + 2H2O = 2 NaOH +H2 ↑2Na + 2H2O = 2Na++ 2OH-+H2 ↑3、2Na2O2 + 2H2O = 4NaOH +O2 ↑ 2Na2O2 + 2H2O = 4Na++4OH -+O2↑Na2O+H2O=2NaOH4、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CO32-+2H+= H2O+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Na2CO3 + HCl =NaHCO3 + NaClCO32-+ H+= HCO3-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H2O +CO2↑ 6、2NaHCO3△Na2CO3 + H2O +CO2 ↑7、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HCO3-+ OH -=H2O + CO32- 8.Na2CO3+H2O+CO2 = 2NaHCO39.2NaHCO3+Ca(OH)23 + 2H2O+Na2CO3NaHCO3+Ca(OH)23+H2O+NaOH10.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 + 3O2点燃2Al2O32. 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6H+=2Al3++3H2↑3.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2Al + 2OH -+2H2O = 2AlO2-+3H2↑4. Al2O3 + 2NaOH2NaAlO2 +H2OAl2O3 + 2OH -= 2AlO2-+ H2O5.Al2(SO4)3 +6NH3·H2O=2Al(OH)3↓+(NH4)2SO4 Al3++ 3 NH3·H2O =Al(OH)3↓+ 3NH4+6.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Al3++ 3H2O 7.Al(OH)3 + NaOHNaAlO2 +2 H2O Al(OH)3 + OH-= AlO2-+2 H2O8 2Al(OH)32O3+3H2O++9.Al3 + 3 H2O = Al(OH)3(胶体)+ 3H11.Al3++3 OH-=Al(OH)3 ↓ Al(OH)3 + OH-= AlO2-+2 H2OAl3++4OH-= AlO2-+2 H2O12.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13.2AlO2-+CO2+3H2O=2 Al(OH)3+ CO32-1.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3Fe + 4H2O(g)高温Fe3O4 + 4H22. 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H2↑ Fe + 2H+= Fe2++H2↑3. 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2O3 + 6HCl =2FeCl3 + 3H2OFe2O3 + 6H+= 2Fe3++ 3H2O 4.Fe3O4+8H+=Fe2++2Fe3++4H2O5.Fe2O3+3CO=2Fe+3CO26.FeCl3 + 3NaOH =Fe(OH)3 ↓+3NaClFe3++ 3OH -= Fe(OH)3 ↓ 7.FeCl2 + 2NaOH =Fe(OH)2 ↓+2NaClFe2++ 2OH -=Fe(OH)2 ↓ 8.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9.Fe(OH)2+2HCl=FeCl2+2H2O 10.Fe(OH)3+3HCl=FeCl3+3H2O11.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 + Cl2 = 2FeCl3 12.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 + Fe = 3FeCl213.2Fe3++ Cu= 2Fe2++ Cu2+14.3SCN- + Fe3+=Fe(SCN)32 Fe2++ Cl2 = 2 Fe3++ 2Cl- 2Fe3++ Fe =3Fe2+篇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 了解钠、铝、铁、铜与氧气、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了解金属共性,掌握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Fe 2+ + Cl2 = 2Fe 3+ + 2Cl-
4、Fe3+(氧化性)
还原剂
Fe、Cu、
Fe2+
2Fe3+ + Fe = 3Fe2+
达标检测
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 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 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 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 组是( )
3、钠、铝、铁的工业制法
金属氧化物
梳理:对氧化物进行分类
碱性氧化物 金 属 两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过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
氧
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氧化物
物
非金属 氧化物
Na2O 颜色状态 氧元素价态 生成条件 白色固体
Na2O2 淡黄色固体
-2
常温
-1
加热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FeO
颜色 Fe化合价 能否被氧化 到更高价
Fe3O4 黑色 + 2、 + 3
Fe2O3 红棕色 +3
黑色 +2
能
能
不能
氢氧化物 NaOH
Al(OH)3——两性
与酸
与碱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在化学实验室如何制备Al(OH)3 ?
Δ
△
白色 淡黄色
铝与氧气: 4Al + 3O2 = 2Al2O3
铁与氧气: 3Fe + 2O2 ==Fe3O4
点燃
黑色
(2)、金属与水反应
2NaOH + H2↑ 2 __Na +__H 2 2O =________________ Δ 2Al + 6H2O = 2Al(OH)3+ 3H2↑ 3Fe + 4H2O(g)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归纳与整理
学习目标
1、理解同类物质的共性,掌握每种物 质的特性; 2、体会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3、理解化学反应的多样性;
授之以渔
学习思路: 金属单质 金属 氧化物 化学性质 氢氧化物 盐
学习內容:
物理性质 学习方法: 制法 用途
分类法、 对比法
金属单质
活泼
两性
变价
一、金属的性质
Na2CO3 大 强 稳定 慢
NaHCO3 小 弱 不稳定 快 不反应 Na2CO3、H2O 不反应 NaHCO3
Na2CO3+H2O+CO2=2NaHCO3 不反应 NaOH 沉淀 CaCl2
CO2
相互转化
Na2CO3 去H:加碱、加热
加H:通CO2
★铝盐——KAl(SO4)2·12H2O
【思考】
Fe(OH)2 Fe的价态 颜色 相互转化 能否被氧化 到更高价
Fe(OH)3
在化学实验室如何制备Fe(OH)2 、Fe(OH)3 、?
Na、Al、Fe的盐
Na2CO3溶解度大、碱性强;
NaHCO3不稳定、与盐酸反应快 Al3+、Fe3+有净水作用
物质 溶解度 碱性强弱 热稳定性 酸 碱 盐 HCl
C
达标检测
4.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A.CO2 B.Fe2O3
B) A) C)
D.CO
C. Al2O3
达标检测
5、下列各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Fe3+ Fe2+变化 的是( )。 CD A、向稀硝酸中逐渐加入过量的铁屑 B、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版制作印刷电路板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氯气 D、过量的稀硫酸与铁屑反应
D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B、全部
D、①③④⑤⑥
达标检测
2、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 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CD ) A、稀H2SO4 B、NaOH溶液 C、CuSO4溶液 D、MgCl2溶液
达标检测
3、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 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 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1、如何检验其中的Al3+? 2 、如何检验其中的K+?
明矾
3、如何检验其中的SO42-?
★ 铁盐和亚铁盐
1、Fe3+(FeCl3)的检验 ①、用NaOH ②、用KSCN 2、Fe2+(FeCl2)的检验 ①、用NaOH ②、转化为Fe3+再用KSCN检验
3、Fe2+(还原性)
强氧化剂
Fe3+
Cl2、KMnO4等
金属铝具有两性
(5)、与盐溶液的反应
练习: 写出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 + CuSO4 + 2H2O = Na2SO4 + Cu(OH) 2 ↓+ H2 ↑
注意: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 应,然后与盐反应。 那么其他金属与盐如何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1、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
有金属光泽、易传热、易导电,有延展性、可塑性, 常温下除汞(液态)以外都是固体 。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特点: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2、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金属与非金属、水、酸、盐等反应
(1)、与氧气的反应
钠与氧气: 常温下: 4Na+O2 = 2Na2O 加热时: 2Na+O2 = Na2O2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规律:
金属活动顺序中,H以前的金属和稀酸反 应生成盐和氢气;H以后的金属不与盐酸、稀 硫酸反应。
(4)、与强碱的反应
铝的特性
2NaAlO2+3H2 ↑ 2 2O=_______________ 2 __Al+__NaOH+___H 2
Δ
Fe3O4 + 4H2
规律: 金属越活泼,越容易与水反应,反应条件越简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与冷水
与热水
反应
与水蒸气 反应
不与水 反应
反应
(3)、与强酸的反应
2Na + 2HCl = 2NaCl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Fe + 2HCl = FeCl2 + H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过 氧化物 ___
特 性
碱 性氧化物 ___
Al2O3 ——
两性
2AlCl3+3H2O 6 酸:Al2O3+__HCl =_________________;
2NaAlO2+H2O 碱:Al2O3+__NaOH =________________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