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611be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d.png)
托尔斯泰简介《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的心魂,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个为许多人所爱戴的真诚的朋友。
他的作品与他的生命紧紧联在一起,他的一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探索。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图拉省的贵族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
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不足两岁。
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
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
托尔斯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傅雷译为“卡赞”)。
这期间他的头脑处于狂热的境界中,他不断地试验各种人生观念和学说,矛盾对立的理论让他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各种幻想不时占据他的头脑。
在年轻混乱的心底,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绝对的真诚。
他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解剖,坦白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为,他后来还将自己年青不道德的生活记录拿给妻子看。
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这些内容在他的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里都有反映,小说中的涅赫留多夫是他自己的艺术写照。
1851年,托尔斯泰去高加索,随同当了军官的哥哥尼古拉服兵役。
高加索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了他的艺术天才,他的自传体作品《童年》(1852)、《少年》(1854)等都是这时期的产物。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托尔斯泰1854年到了塞瓦斯托波尔,在炮兵连服役。
他勇敢尽职,常处于危险之境。
在隆隆的炮声中,在生与死的激烈交锋中,他写作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对战争的残酷、俄罗斯士兵的爱国主义思想、对战争中表露出来的人们的复杂心理都作了真实的描绘。
1855年底,他回到彼得堡。
周旋于文人之间,托尔斯泰对他们非常憎恶、轻蔑,发现他们都是卑劣虚伪的。
1857年他去国外旅行,所见所闻让他对资产阶级的文明、博爱、民主十分失望。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https://img.taocdn.com/s3/m/03dc14c25fbfc77da269b13d.png)
• 2. 不以暴力抗恶 • 在托尔斯泰的心中,上帝和天国是在人的心中的,妨碍 人间天堂的仍旧是人的心中难以摆脱的魔鬼,而暴力革 命者认为,妨碍人间天堂之建立的原因不在人的内部, 而在人之外——在于他的社会状况,在于社会机制的不 完善。人与人本应努力创造的爱被改写成人们对社会机 制的恨。这样,革命就从本来意义上的建设性或创造性 的事业,变异成为消除和消灭障碍,也就是破坏。因此, 从对未来人类的巨大的爱中产生了对人的巨大的恨,建 立人间天堂的激情变成了破坏现实世界的激情。革命者 的破坏的心理动机和伴随物永远是恨。革命者认为他们 有恨的责任,恨在他们生活中起着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 伦理动机的作用。 那么,从这一方面来说,托尔斯泰 的不以暴力抗恶非但并不是所谓的反动说教,而相反是 对人性的关爱,对人的善良和怜悯的催化。
• 名人是孩子的榜样,他们有勤奋, 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 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 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要 学习他们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在 他们成才的启示里明确自己的人生 目标,并坚定地走下去。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 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 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 娜· 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 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 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 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 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 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 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 个小火车站上。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 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 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1851年,托尔 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 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 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 《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 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 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 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 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 快乐的。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名句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10a6e8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1.png)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名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罗斯作家、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现代文学和社会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揭示人类内心的悲剧和追求真理、正义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一些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名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1. "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的家庭都有其不幸的原因。
)这句名言出自托尔斯泰的经典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
他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家庭幸福的理解,认为在幸福的家庭里,人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相互尊重,而在不幸的家庭里,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
2. "Everyone thinks of changing the world, but no one thinks of changing himself."(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
)这句名言凸显了托尔斯泰的反思主义思想。
他认为,想要改变世界,首先需要改变自己。
只有通过内在的改变,我们才能真正影响并改变周围的环境和社会。
3. "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都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不幸。
)这句名言是对第一句名言的修正。
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他认为每个家庭的不幸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4. "If you want to be happy, be."(如果你想要幸福,那就去幸福吧。
)托尔斯泰在这句简短的名言中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态度和选择。
名人传对托尔斯泰的评价
![名人传对托尔斯泰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dec02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a.png)
名人传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名人对托尔斯泰的评价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引起了许多名人对他的关注和评价。
以下是一些名人对托尔斯泰的评价。
1. 贝多芬:托尔斯泰是一个天才的作家,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性和真实的情感。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令人难以忘怀。
2. 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是一个思想家,他的作品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道德的问题。
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特,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3. 弗洛伊德:托尔斯泰的作品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他对于心理学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化,展现出人类复杂的心理结构。
4. 毛泽东: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对于革命斗争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小说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揭露,激励了无数人为正义而奋斗。
5. 高尔基: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民作家,他的作品富有浓厚的社会意义。
他关注穷人和弱者的命运,用笔力挽狂澜,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改变社会现状。
6. 卡尔维诺: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幻觉,他的文学风格独特而富有艺术性。
他的小说中的情节错综复杂,令人沉浸其中,这种文学魅力令人难以抗拒。
7. 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流淌着真挚的情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逼真而生动,他的描写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8. 奥威尔:托尔斯泰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抗争精神。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勇敢而坚韧,他的笔触犀利而扎实,他的作品是社会正义的宣言。
9. 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作家,他的作品探索了人类灵魂的深处。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激烈的内心斗争,他的笔触刻画出了人类内心的黑暗面。
10. 陈寅恪:托尔斯泰是一个对于历史和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研究的作家。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历史和哲学的元素,展现出了他对于人类文化的独特见解。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93679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b.png)
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俄罗斯作家、思想家,被认为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融合了个人的思想探索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他的重要作品。
生平概述托尔斯泰于1828年9月9日出生在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
他在一个宽容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长大,早年的教育对他的后来的作家之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接受了传统的家庭教育,并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接受了更加正规的教育。
尽管托尔斯泰在大学里学习法学,但他的热情很快转向文学。
他开始写小说和短篇故事,并逐渐获得了一些成功。
然而,这个时期的托尔斯泰仍然是一个自我怀疑、思考和探索的个体,他渴望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真实性。
1851年,托尔斯泰参军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
这段经历对他的精神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他开始直面关于战争、人性和生命的基本问题。
从那时起,他的作品逐渐变得更加深思熟虑和关注社会问题。
托尔斯泰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个人的和精神的转变。
他试图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并在宗教和哲学的思考中找到答案。
他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了这些主题,但他的思想始终围绕着个人的责任和真理的追求。
重要作品《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不同角色的生活和命运。
通过对人性和战争的深入分析,托尔斯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并呼吁人们追求和平与宽容。
《复活》《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一部具有启示性的小说,探讨了个人责任、悔恨和绝望的主题。
它讲述了一个富有的青年起诉的故事,他在与一个在农村受苦的妓女重新相遇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这部小说深入思考了道德和人道主义的重要性,并对社会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
托尔斯泰的经典事例
![托尔斯泰的经典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b1ab4e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8.png)
托尔斯泰的经典事例嘿,说起托尔斯泰这位大佬,那可真是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故事啊,比咱村里那老槐树下乘凉的老头儿讲的还吸引人。
今儿个,咱们就聊聊他那些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事儿,保证你听了,心里头跟吃了蜜似的,甜滋滋的,还带点小感动。
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一听这名儿,就透着股子贵族气,但人家可不是那种光会享受生活的公子哥儿。
他啊,是个有着大心脏、大情怀的汉子。
他的故事,就像是那草原上奔腾的骏马,自由、狂野,又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深沉。
想当年,托尔斯泰还是个年轻小伙子的时候,就已经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
他的第一部小说《战争与和平》,哎呀,那简直就是一部史诗级的巨著!里面讲的啥?讲的就是拿破仑入侵那会儿,俄罗斯人民是怎么团结一心,跟侵略者斗智斗勇的。
读起来,就像是亲自上了战场,炮火连天,人心惶惶,但那份子爱国情怀,却比啥都来得热烈。
再来说说他的另一部大作《安娜·卡列尼娜》。
这部小说啊,简直就是情感大戏中的战斗机!安娜,一个美丽又悲情的贵妇,为了追求真爱,不惜一切代价,最后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托尔斯泰用他那细腻的笔触,把安娜内心的挣扎、痛苦、绝望,刻画得淋漓尽致。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被揪得紧紧的,就像是亲眼看着一朵娇艳的花儿,在风雨中慢慢凋零。
不过,别看托尔斯泰在文学上这么牛逼哄哄的,他私下里可是个挺接地气的人。
他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话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头一暖,感觉他就像是咱们隔壁老王,没事儿就喜欢跟你唠唠家常,讲讲人生哲理。
而且啊,托尔斯泰还是个超级大善人。
他晚年的时候,为了追寻内心的平静,直接就把自己的家产给分了,还跑到乡下去种地、养鸡,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事儿要是搁在现在,那绝对能上头条新闻,标题我都想好了:“文坛巨匠弃文从农,只为心中那份纯粹的追求!”总的来说,托尔斯泰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
托尔斯泰十句名言
![托尔斯泰十句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4097c9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d.png)
托尔斯泰十句名言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俄国作家,他的著名语录和名言充满了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以下是一些托尔斯泰的著名名言:
1. 快乐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快乐的家庭各不相同。
2. 一切大的幸福,都是靠小小的幸福组成的。
3.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快乐,就是为别人而活的快乐。
4. 生活的意义在于无私的奉献和无条件的爱。
5. 真正的伟大行为源于对人类的爱和对人类的同情心。
6. 只有通过内心的伟大和善良,我们才能真正发现自己。
7. 即使走的路很长,也要迈出第一步。
8. 一个人的生活,不应该只是为了活着,而应该为了别人的幸福而活着。
9. 人生是一个水滴,流进社会之河的无意义的水波。
10. 伟大的人生在于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和持续的奉献。
这些名言充满智慧,反映了托尔斯泰对人性和生活的深
刻思考。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对人生的见解。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b4c57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8.png)
托尔斯泰简介
俄国作家。
出身名门贵族。
自小酷爱文学和哲学。
在大学时代,他接触到平民出身的同学。
退学后,回到庄园,他企图改善农民的生活,为农民子弟兴办学。
1851年,赴高加索服军役。
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优秀品质。
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托尔斯泰退役后,到欧洲游历,这让他看透了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冷酷和虚伪,激起他很大的愤慨。
由此也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因此招致农奴主的歧视。
反对沙俄暴政,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同情革命者,因此引起沙俄政府的不满,并企图将他监禁和流放。
他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地从事体力劳动,广泛参加社会活动,深入了解城市贫民的生活,增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他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她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紧张,后来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在车站病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森林中,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界最美丽的坟墓”。
名人传中托尔斯泰的主要成就
![名人传中托尔斯泰的主要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ae78d2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e.png)
名人传中托尔斯泰的主要成就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及哲学家。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
文学创作:托尔斯泰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包括《战争与和平》(1859~1869)和《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
他还创作了《复活》(1899)和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以及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社会活动与思想:托尔斯泰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他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
个人生活与信仰:托尔斯泰经历了信仰危机,信奉和平主义,并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
他的个人生活并不如意,与妻子索菲亚的关系紧张而复杂。
托尔斯泰还对东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试图放弃自己的财产和贵族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托尔斯泰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去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哀悼和悼念,人们纷纷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托尔斯泰40句经典语录
![托尔斯泰40句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609ff8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a.png)
托尔斯泰40句经典语录1.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就像在生活中,快乐的人笑容都差不多,但难过的人却各有各的苦楚。
比如那些遭遇不同困境的人们。
2.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这不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毛病,就像苹果上那一点点瑕疵呀。
想想身边那些有点小缺点却很可爱的朋友们。
3.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可不是嘛,生活哪有那么轻松,就如同每天努力工作的我们一样。
4. “人性中可怕的存在着兽性,如果这种兽性没有袒露出来,而是深藏在所谓的诗意外表之下时,则更加可怕。
”这多像有些人表面和善,实际却心怀叵测啊。
看看那些虚伪的人吧。
5.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就好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想想那些为梦想拼搏的人。
6.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这不就像有的人学了一堆,却不懂生活的真谛。
瞧瞧那些书呆子。
7.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的他,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的。
”就如同我们要接受爱人的全部,好的坏的都爱。
想想那些相互包容的情侣。
8.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没有这些品质,怎么能成为伟大的人呢?就像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永远也伟大不起来。
9.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这多像我们给自己制定各种计划呀,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想想自己的那些小目标。
10. “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
”这不是很奇妙吗?就像有些人自以为谦虚,其实已经不是了。
看看周围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吧。
我觉得托尔斯泰的这些经典语录真的太深刻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和人性。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f7ed93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b.png)
案发生后,茶房和使女贿赂律师,把罪责全栽在玛 丝洛娃的身上。
托尔斯泰用人性论的观点解释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 化,他的恶的一面是由于受“动物的人”支配,善的 一面是由于受到“精神的人”的支配。他的道德的 “复活”是“精神的人”的胜利,聂赫留朵夫的形象 集中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的“不以暴力抗恶” 和“道德上自我完善”的思想。 这是托尔斯泰为主人公设定的出路,是典型的“托 尔斯泰主义”的解决方式。
玛丝洛娃被押回监狱,犯人们对玛丝洛娃都给以同 情的问候。当他们知道她已被判刑时,一个犯人说: “这年月,真理跑到狗那儿去啦。”
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作出了不公平的判决。他去找 律师法纳律,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同时,他 还去找检察官。承认自己曾勾引过玛丝洛娃,要求 去探狱,并准备和玛丝洛娃结婚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他宣称说,今后自己不再当陪审员了,因为法庭 “所有的审判不但没有益处,而且不道德”。
这个故事给托尔斯泰强烈的震动,于是他以这个故 事为蓝本,塑造了聂赫留朵夫这样一个人物。
《复活》是托尔斯泰几十年来对政治、经济、 哲学、宗教、道德、美学的探索总结。
《复活》借一个习见的题材——贵族公子引 诱下层女性——对现存的一切制度进行猛烈 的抨击,写得独特而新颖;
他还以一个不仅为自己而且为本阶级的罪孽 进行忏悔的贵族人物,表现了一种彻底根究 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的大无畏精神。
(犯人以及聂赫留朵夫对审判结果的反应和举动)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https://img.taocdn.com/s3/m/a8071492daef5ef7ba0d3cf0.png)
3.晚期作品 晚期(1881~1910)这时期总的倾向是:一方面揭露当 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另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新认识, 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创作是多方面的,有戏剧、中短篇 和长篇小说、民间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则是政论和论文。 托尔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写戏剧,其中《一个受传染的 家庭》(1862~1864)是反对“虚无主义者”即革命民主派 的。80年代起又对剧作发生兴趣。重要作品有:《黑暗的 势力》(1886)揭露金钱的罪恶,同时宣扬拯救灵魂的说教; 《教育的果实》(1891)以贵族和农民的不同生活方式为冲 突的基础,讽刺前者的游手好闲和精神空虚,表达后者因 缺乏土地而产生的强烈愤慨;《活尸》(1911)写一个觉醒 的贵族因社会制度不合理而离家出走,同时揭露贵族的自 私冷酷和他们的合法婚姻的虚伪性。经过长时间创作的 《光在黑暗中发亮》(1911)反映作者在世界观转变后同家 庭和社会的冲突,宣扬不抗恶,而剧情的发展又反驳了这 种说教的无力,是他最矛盾的作品之一。
聂赫留朵夫怀着复杂激动的心情按约去米西(被认为是他的未婚妻)家赴宴。本 来这里的豪华气派和高雅氛围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适。但今天他仿佛看透了每个 人的本质,觉得样样可厌:柯尔查庚将军粗鲁得意;米西急于嫁人;公爵夫人装 腔作势。他借故提前辞别。 回到家中他开始反省,进行“灵魂净化”,发现 他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又可耻,又可憎”。母亲生前的行为;他和贵族长妻子 的暖昧关系;他反对土地私有,却又继承母亲的田庄以供挥霍;这一切都是在对 卡秋莎犯下罪行以后发生的。他决定改变全部生活,第二天就向管家宣布:收拾 好东西,辞退仆役,搬出这座大房子。 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 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 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朵夫又去探 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这时卡秋莎发出了悲愤的指责:“你今世利 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后来聂赫留朵夫帮助她的男友,改 善她的处境,她也戒烟戒酒,努力学好。 聂赫留朵夫分散土地,奔走于彼得 堡上层,结果上诉仍被驳回,他只好向皇帝请愿,立即回莫斯科准备随卡秋莎去 西伯利亚。途中卡秋莎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谅了聂赫留道夫,为了他 的幸福,同意与尊重她体贴她的西蒙松结合。聂赫留朵夫也从《圣经》中得到 “人类应该相亲相爱,不可仇视”的启示。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 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社会制度的
托尔斯泰最经典十句话
![托尔斯泰最经典十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6f37475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5.png)
托尔斯泰最经典十句话
1.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明星和星辰。
2.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3.每一次不幸都是机会,而不是结束。
4.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
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5.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
6.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8.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利用知识去发展它却是一个陷阱。
9.假如你给我一个圆,我会回到起点去寻找另一个圆;假如我给你一个圆,你就永远找不到另一个圆了。
10.人生太短暂了,不要把它浪费在记恨一个人身上。
—— 1 —1 —。
托尔斯泰的资料简介
![托尔斯泰的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b2d31c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8.png)
托尔斯泰的资料简介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第一流作家,是举世闻名的一位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也是极多的,可以说每一本著作都获得了世界人民的重大的认可。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托尔斯泰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托尔斯泰的资料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
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托尔斯泰的生平简介托尔斯泰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
1844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但是从未取得学位。
1847年他中断学习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ЯснаяПоляна)晴园,希望经营晴园同时自行安排学业,他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但随后就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社交场所中,终于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共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可以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过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
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这段时间他继续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写成了《少年》和《青年》成为研究他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料。
名词解释托尔斯泰主义
![名词解释托尔斯泰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e2bd7f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2.png)
名词解释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 (Tolstoyism) 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所倡导的一种哲学思想和宗教情怀,包括对现实的残酷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同时也强调了道德自我完善和拯救灵魂的重要性。
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宗教博爱,即人类应该彼此相爱,包容和理解彼此,而不是互相对抗和斗争。
托尔斯泰认为,人类的问题主要源于欲望和贪婪,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禁欲和自我克制。
此外,托尔斯泰主义还强调勿以暴力抗恶和宽容谅解,认为只有通过爱和慈悲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幸福。
托尔斯泰主义不同于传统的宗教思想,它更加强调人类自身的努力和自我完善,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的自我克制和道德修行,才能拯救人类和社会。
托尔斯泰主义也受到了现代思潮的影响,如人类平等、社会正义和环境保护等,这些思想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
托尔斯泰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对俄国文化和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托尔斯泰本人的思想和实践,也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宗教和艺术等领域。
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
![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ef722f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4.png)
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托尔斯泰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著名文学家,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文学地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列夫·托尔斯泰性格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上有着一个贵族与平民的共同属性,因而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上有着十分复杂的个人性格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有着博爱精神的人,在很多的小说和著作之中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带有贵族气息的文学家,在很多事情上面都有着十分鲜明的贵族气息,面对着民众的疾苦,列夫·托尔斯泰心中是十分厌恶的,列夫·托尔斯泰认为民众应该觉醒,应该自己尽量地走出不幸中。
与此同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一个十分平凡朴实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文学创作的投入可以说是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列夫·托尔斯泰基本上是白天的时候都是投身于文学创作中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十分有容忍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在很多事情上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各人性格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面对着民生疾苦有着十分强烈的洞悉感,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晚年生活中,也能够看出,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民众生活有着十分敏锐的触摸感,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之后,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中也体现出了十分激进的特点。
托尔斯泰的故事有哪些托尔斯泰的感情故事,可以用不可褒贬来形容,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他的妻子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热爱,也表示十分的气愤的,因为列夫·托尔斯泰的爱只存在于黑夜之中,在白天的时候,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一心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可以说这样列夫·托尔斯泰与妻子之间有着十分大的鸿沟。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https://img.taocdn.com/s3/m/83fc8c20e2bd960590c6771b.png)
名人总是诞生于苦难之中, 他们孤独,不被理解,却用 独到尖锐的眼光敏锐的观察 着这个世界。 让我们向托尔斯泰,这 位伟大而孤独的伟人致敬!
1.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 幸福和高尚。
2.如果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会或 不愿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
3.信仰是人生的动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 快乐的事。
5.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犀利的眼睛,黑豹似的 目光,手指宽的眉毛、粗大的鼻子与 黝黑色的脸夹和一把白色的卷胡须。
他的那双眼睛在笑着,嘴巴却紧 闭着,而那双眼睛笑 着的时候,眼里 发出的光一定会像有几亿颗星星那坠 落在他眼里一样,非 常地光亮。
他看着别人的时候就像在 透视别人和窥伺别人的灵魂, 直击别人的要害让别人冷不丁 地想倒退一步,我想避开他那 黑豹似的目光, 可是却无法成 功。
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 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 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 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 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 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 最后,他于1910年10月28日从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秘 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阳历11月20日)在阿 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 亚· 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
全名: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 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 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天才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 象。 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 称 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 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俄国托尔斯泰的简介
![俄国托尔斯泰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43733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7.png)
俄国托尔斯泰的简介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
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
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
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一八五○年末,托尔斯泰到莫斯科,在那儿,一种不可言状的写作冲动产生了,他开始构思《茨冈人生活的故事》,没有等写完,他又着手另一部小说《昨天的故事》的创作。
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初尝试。
一八五二年,《童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继《童年》之后,作家还要创作《少年》、《青年》等。
一八六三年开始,他紧张地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托尔斯泰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写这部鸿篇巨著的。
他最早曾想叙述一个携家带眷回到俄国的十二月党人的故事。
可是,他在史料的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原来的创作意图。
托尔斯泰为使自己的创作忠实于历史,搜集和积累了与创作有关联的大量历史文献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历史研究。
不仅如此,他还专门访问了一八一二年战争的参加者,亲自巡视了当年鲍罗金诺的战场,并在那里草拟了该战役的写作计划。
尽管这样,托尔斯泰的创作仍然面临着难以驾驭的困难。
宏大的艺术构思与传统形式发生了严重的抵触。
他担心自己写出的东西不会符合任何一种文学形式。
作为艺术革新家的托尔斯泰,“经过长时间的折磨以后”,终于决定打消一切顾虑,去写非写不可的东西,而不去考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也不考虑给作品以什么名称。
托尔斯泰在创作的头一年差不多都用来探索小说的开头了。
他启己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开始了无数次,又放弃了无数次”。
在作家的档案库中保存了十五种小说开头的手稿。
在这部鸿篇巨著中,从家族的传说,到卫国战争的参加者、作家的父亲尼古位·伊里奇亲口讲述过的材料,都被作家所充分利用。
据传记作家记载:在老伯爵罗斯托夫形象身上反映了作家祖父的性格特点;而在保尔康斯基公爵身上则反映了托尔斯泰外祖父沃尔康斯基公爵的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列夫·托尔斯泰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2.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联系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赏析精彩语句,体会细节描写。
2.揣摩欲扬先抑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把握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
2.领会并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世界名著均出自他的笔下。
虽然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去探究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吧!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等。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而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等。
2.背景资料本文是茨威格的《三作家》中的一节。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适值列夫·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于是他拜谒了托尔斯泰墓,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表达了他真挚怀念、赞美之情。
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3.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的特征是:真实、生动。
人物传记的分类:可以按写作方式分类(亲笔自传、口述自传),可以按载体的不同分类(分为传记、画传和传记片<纪录片>),还可以按传主分类(一般多按传主个性、身份分为多类)。
(2)相关人物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1863年到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到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1879—1882),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
80年代创作了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短篇小说《舞会之后》,长篇小说《复活》。
其中,《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4.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胡髭.(zī) 长髯.(rán) 鬈.发(quán)黝.黑(yǒu) 藏污纳垢.(gòu) 滞.留(zhì)愚钝.(dùn) 禁锢.(gù) 正襟.危坐(jīn)轩.昂(xuān) 犀.利(xī) 侏儒.(rú)酒肆.(sì) 尴尬..(gān gà) 锃.亮(zèng) 甲胄.(zhòu) 粲.然(càn) 盎.然(àng)广袤.无垠(mào) ⎩⎪⎨⎪⎧宿.愿(sù)星宿.(xiù)三天两宿.(xiǔ) ⎩⎪⎨⎪⎧解.除(jiě)押解.(jiè)浑身解.数(xiè) (2)词语释义名门望族:指有声望、有地位的大家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滞.留:停留不动。
滞,不流通。
器宇:气概,风度。
平淡无奇:事物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和出奇的地方。
禁锢:束缚,限制。
蒙昧:没有文化,不懂事理。
郁郁寡欢:心里苦闷,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
形容谦卑恭顺。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锃亮:形容闪亮耀眼。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或比喻议论深刻。
文中形容目光的犀利。
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黯然失色:面容和眼神阴暗下来。
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吗?重点突出了哪个部分的外貌? 答案示例:外貌描写。
眼睛。
教师点拨:外貌描写,即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一般包括神态描写与肖像描写。
2.请用一句话概括他容貌的特点。
答案示例:长相平平,但目光犀利。
3.课文明显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请你划分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5):作者细致的刻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作者描述了列夫·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和他犀利的洞察力。
4.请说说第一部分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答案示例:第1段:写托尔斯泰多毛、须发浓密的特点。
第2段: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特征。
第3段:进一步描述托尔斯泰的面容、表情。
第4段:从多个角度写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第5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自然过渡到下文对其眼睛的描写。
5.请从课文第一部分中找出(可用横线画出来)运用夸张、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和鼻子的句子。
答案示例: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6.第二部分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呢?答案示例: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8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无穷威力。
第9段:赞美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
7.请从课文第二部分中找出(可用波浪线画出来)运用夸张、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和眼睛的句子。
答案示例: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眼睛:“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四、课堂小结外貌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
本文的外貌描写是非常成功的,让托尔斯泰平凡的相貌、犀利的眼光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这便于我们下节课进一步的学习。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1.根据拼音写字词。
胡zī( )长rán( )quán发( )藏污纳gòu( ) zhì留( ) 禁gù( ) 酒sì( ) gān gà( ) zèng亮( ) 甲zhòu(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粗制滥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藏污纳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鹤立鸡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照样子写一个关于外貌的句子。
例: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髭髯鬈垢滞锢肆尴尬锃胄 2.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示例:他那红嘟嘟的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的苹果一样。
二、新课导入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能看到他人的内心世界。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去看看作者是如何细致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怎样一个与其平凡相貌迥然不同的列夫·托尔斯泰。
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答案示例:一是相貌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二是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教师点拨: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外貌描写运用了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人物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
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这更加凸显托尔斯泰的形貌特征。
“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章主旨深刻,韵味无穷。
3.本文第一部分为什么作者要着力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和普通?答案示例: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和普通既是对他肖像的真实刻画,同时又揭示出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反衬了他灵魂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