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能产生多重效益,启迪人的心智,提高人的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产业是一个较新的、宏观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
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公认的界定。普遍的观点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包括的行业主要有:
1、文化艺术业:包括艺术创作与表演、文艺表演场馆、图书馆(档案馆)、文物和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文化活动(包括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文化中心、文化俱乐部)、文化艺术经纪代理及艺术品市场等。
2、新闻出版业:包括新闻业,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各类图片的出版、印刷(复制)业等。
3、广播电影电视业: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的制作、发行、播映等。
4、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包括卫星传输、互联网等各种文化传播。
5、文化娱乐业:包括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游乐园等。
6、文化旅游业:包括以文化艺术和文物为对象的旅游参观、旅游纪念品生产经营等。
7、体育业:包括竞技体育和休闲健身服务。
8、博彩业:包括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
9、广告业:包括广告制作、宣传等。
二、发展文化产业是与时俱进的要求
1、发展文化产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文化与其他产品一样,由政府组织生产、流通和消费。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因此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比其他物质产品滞后,从而制约了文化行业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化进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2、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文化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充分地享有文化成果,这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产业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从国际上成功经验来看,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是主要途径之一。
3、发展文化产业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是高新技术与文化紧密结合约产物,先进的印刷复制、录音录像、网络传输、数手化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文化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及快速方便地销售,从而力又・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已经成为提供知识;教育、审美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
4、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国际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从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们对文化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加入WT0,外国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激荡更加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力图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播优势,将大量精神文化产品、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输入我国,并力图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对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提高文
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泉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人泉州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
1、经济实力优势。泉州是市场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泉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泉州在经济建设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做法,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资源优势。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历史遗存众多,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泉州又是优秀旅游城市,山清水秀,民俗独特;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形成较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条件。
3、文化品牌优势。泉州的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南戏、南音、南少林,石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石雕、瓷雕、花灯等民间工艺美术品,历史悠久,艺术精湛。这些传统文化品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
4、市场机制优势。泉州人市场意识强,市场机制灵活,其优势已经在发展物质商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如能应用于发展文化产业,定能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有力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泉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娱乐业是泉州改革开放以来成长最为迅速的文化产业。上个世纪末,全市文化娱乐经营单位共有2183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遵循“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全市娱乐行业逐步从杂乱无章的膨胀过渡到繁荣有序的蓬勃发展阶
段。目前,全市共有综合娱乐场所68个家,歌舞厅47家,舞厅32家,卡拉0K厅125家,餐厅卡拉OKl56家:网吧!36家,拥有60万互联网用户,有近7万宽带用户,电子游戏厅(室)150
家,台球厅75家,旱冰场48家,保龄球馆12家,音像制品批发6家,音像制品零售463家.录像放映厅42家,电影发行部门4个,电影影剧院19家,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多投资主体的文化娱乐市场。
2.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依靠雄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泉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市新一轮创业的一个亮点,通过南音、南戏、南建筑、南少林、南小吃、南国服装、南国风光等独特魅力,依托以众多文物古迹为主要场所的旅游景点景区,一个集游
乐观赏,吃住购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服务系统产业正在形成。在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泉州把文化旅游当作重头戏来抓;推出了海丝文化游、宗教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等多达十条的文化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提升文化旅游理念,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积极、快速地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酒店46家,旅行社53家。2001年接待境内外游客675.76万人次,创汇2.57亿美元,旅游总收入64.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总量的5.4%。旅游从业人员近3万人。
3、文化事业单位运用产业手段谋求生存与发展。泉州的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在文化建设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市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在与市场接轨,与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单位的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目前全市有固定演出场所28个,国办艺术表演单位15个,有泉州市演出公司、明星演出公司两个演出经纪公司。2002年有国内外63个演出团体来泉演出。戏曲艺术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龙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领导下。我市通过了《市直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意见》。确立了“分类指导、核定收支、定项补劲、业绩挂钩、逐年递增”的财务预算体制,在改变剧团福利型经营模式,走产业化的观代化经营道路上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改革过程中,各剧团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的被动模式,进一步树立了市场意识,泉州的演出市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2002年市直五大专业剧团共演出了10场。在群众文化方面,2002年,全市有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142个,民间职业剧团168个,农村电影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