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疗指南PPT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04 预防肺癌的措施
预防肺癌的措施
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烟草烟雾中含 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损伤人体的呼吸系统, 导致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形成肺癌。
戒烟
控制空气质量
减少空气污染
控制空气质量是预防肺癌的重要 措施,通过减少工业排放、减少 汽车尾气等方式,降低空气中的
有害物质含量。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汽车尾气等
风险因素
空气污染程度越高的地区,居民 患肺癌的概率相对较高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肺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某些基 因的突变可以增加个体患肺癌的风险。例如, 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女性患肺癌的
风险增加有关。
肺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了解肺癌的遗传因素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 和治疗方法。例如,对于携带肺癌易感基因的 人,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和高危环境暴露的避免
肺癌的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肺癌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因此,对 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物质 等,应该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肺癌的诊断标准
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 如果肺部肿瘤存在恶性特征,如细胞异型性、核分 裂像增多等,则可以确诊为肺癌。
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 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包括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
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 状,尤其是在活动或躺下时。
咳嗽
胸痛
呼吸困难
02
肺癌的病因和风 险因素
吸烟
肺癌的病因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之一,长期吸烟会增加患肺 癌的风险。
风险因素
吸烟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对周围人群造成二手烟 的危害,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肺癌诊疗规范PPT课件

肺癌诊疗规范PPT课件
20
(六)病理组织学检查
1.诊断标准 活检组织标本肺癌病理诊断主 要解决有无肿瘤及肿瘤类型。晚期不能手术 的患者,病理诊断应尽可能进行亚型分类, 对于形态学不典型的病例需结合免疫组化染 色。尽量避免使用非特殊类型(NSCLCNOS)的诊断。手术切除大标本肺癌组织学 类型应根据2015年WHO肺癌分类标准版本。 原位腺癌、微小浸润性腺癌和大细胞癌的病 理诊断不能在小活检标本、术中冰冻中完成, 需手术切除标本肿瘤全部或充分取材后方可 诊断。
6
诸多方面,原发肿瘤扩展引起肺泡面积减少、 中央型肺癌阻塞或转移淋巴结压迫大气道、 肺不张与阻塞性肺炎、肺内淋巴管播散、胸 腔积液与心包积液、肺炎等。④发热,肿瘤 组织坏死可以引起发热,肿瘤引起的继发性 肺炎也可引起发热。⑤喘鸣,如果肿瘤位于 大气道,特别是位于主支气管时,常可引起 局限性喘鸣症状。
2
二、筛查和诊断
• (一)肺癌的危险因素 • 1.吸烟和被动吸烟 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肺癌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 2.室内污染 室内污染主要包括室内燃料和 烹调油烟所致污染
• 3.室内氡暴露 氡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 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当人吸入体内后, 氡发生衰变的放射性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 统造成辐射损伤,引发肺癌。
22
三、肺癌的病理分型和分期
• 肺癌主要组织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约占全部原发性肺癌的80%左右。其他少 见类型原发性肺癌包括:腺鳞癌,大细胞 癌、神经内分泌癌(类癌、不典型类癌和 小细胞癌)、小涎腺来源的癌(腺样囊性 癌、黏液表皮样癌以及恶性多形性腺瘤) 等。
23
1.鳞状细胞癌 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近年来 呈下降趋势,约占肺癌的30%~40%,其中 2/3表现为中央型,1/3为周边型,可伴空洞形 成,位于中心时可呈息肉状突向支气管腔。 此种类型的癌一般认为起源于吸烟刺激后的 支气管上皮鳞状化生,根据癌巢角化细胞分 化程度,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鳞癌多 见淋巴道和血行转移,也可直接侵犯纵隔淋 巴结及支气管旁和纵隔软组织。术后局部复 发比其他类型肺癌常见。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03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针对早期肺癌、部分中期肺癌以及部分晚期肺癌的寡 转移病灶。
手术方式
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 术等。
术后辅助治疗
根据病理分期和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辅助治疗 方案。
放射治疗
放疗适应症
适用于各期肺癌,尤其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 患者。
放疗技术
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 疗等。
呼吸康复
针对肺癌患者常见的呼吸困难、咳嗽 等症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提高患 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 的运动康复方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 和体能。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膳 食指导和口服或肠外营养补充,改善 患者营养状况。
长期随访监测策略
01
02
03
早期筛查与诊断
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 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3
治疗手段与效果
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 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尤其是晚期患者。
指南制定背景与目的
临床需求
针对肺癌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需求,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23版)》。
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01
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
下观察和病理诊断,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细胞学检查
02 通过痰液、支气管灌洗液等样本的细胞学检查,可发
现癌细胞,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基因检测
03
针对肺癌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对靶向

肺癌ppt课件

肺癌ppt课件

肺癌的病理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类型
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占所 有肺癌的80%-85%。
如腺鳞癌、肉瘤样癌等,较为罕见。
小细胞肺癌
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 所有肺癌的15%-20%。
临床表现与分期
临床表现
早期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运动能力评估,了解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运动风险。
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有 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等。
开展呼吸功能训练
针对肺癌患者常见的呼吸问题,如呼吸困难、咳嗽等,开展呼吸功能 训练,如深呼吸、咳嗽训练、呼吸肌锻炼等。
06 肺癌的预后与随 访管理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01
02
03
04
肿瘤分期
早期肺癌预后较好,晚期肺癌 预后较差。
组织学类型
腺癌、鳞癌等组织学类型对预 后有影响。
分子特征
基因突变、表达异常等分子特 征对预后有预测价值。
治疗方式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 对预后有影响。
定期随访计划制定
随访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式制定随 访时间,一般术后2年内每3个月 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
分期
肺癌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一 般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其中I期为早期,IV期为晚期。不同分期的肺癌 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02 肺癌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02

肺癌治疗指南ppt课件

肺癌治疗指南ppt课件

理科等,多学科协作能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专业治疗。
优化治疗方案
02
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患者病情,有助于制定更全面、
精准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3
多学科协作能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疗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肺癌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THANK YOU
病理学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 刺等手段获取组织样本, 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以确诊肺癌类型。
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癌胚抗原(CEA)等, 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病情监 测。
肺癌的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
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 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 M)进行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 选择。
临床分期
次,之后每年至少随访1次。
02
随访项目
随访项目应包括体格检查、胸部CT、腹部超声、骨扫描等,以监测肿
瘤复发和转移。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肺功能、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03
注意事项
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议。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二手烟、保持健康饮食等,
以降低复发风险。
基因突变状态
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的存在与否,对肺癌 的预后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组织学类型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预后差异较大,如肺腺癌预后相对 较好,而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
体能状态和肺功能
患者的体能状态和肺功能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因素,较好 的体能和肺功能有助于承受治疗和维持生活质量。

肺癌诊疗指南PPT【24页】

肺癌诊疗指南PPT【24页】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针对肺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 使用特定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增强其 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化疗
使用化学药物对癌细胞进行杀灭 或抑制其生长。
放疗与化疗
放疗
使用高能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其细胞结构,达到缩小 或消除肿瘤的目的。
化疗
通过全身给药的方式,利用化学药物对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 进行杀灭或抑制。
肺癌诊疗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 肺癌概述 • 肺癌诊疗流程 • 肺癌治疗方法 • 肺癌诊疗效果评估 • 肺癌诊疗新进展
01
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 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类
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以上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基因突变情况 ,选择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晚期肺癌
以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为主,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手术介入。
03
肺癌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周围组织切除 ,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淋巴结清扫
在手术过程中,对淋巴结进行清扫 ,以降低癌细胞扩散的风险。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进行必要的护理和康复, 以促进患者恢复。
疗技术推广。
国际合作研究
03
多个国家共同开展肺癌研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提高全球肺
癌诊疗的整体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肺癌指南医学PPT课件

肺癌指南医学PPT课件

• (3)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当行解剖性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 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则行局限性切除:肺段切除(首选)或楔形切除,亦可选择VATS术式。
• (4)完全性切除手术(R0手术)除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外,应当常规进行肺门和纵隔各组淋巴结(N1和 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位置送病理学检查。最少对3个纵隔引流区(N2站)的淋巴结进行取样或行淋巴 结清除,尽量保证淋巴结整块切除。建议右胸清除范围为:2R、3a,3p、4R、7-9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 织;左胸清除范围为:4L、5-9组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
实验室检查
• 1.血液生化检查:对于原发性肺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肺癌患者血浆碱性 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浆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 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目前尚并无特异性肺癌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诊断,故不作为常 规检查项目,但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酌情进行如下检查,作为肺癌评估的参考: • (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 判断肺癌预后以及对治疗过程的监测。
体格检查
• 1.多数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 2.患者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 肺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静脉炎等。 • 3.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声带麻痹、上腔静脉梗阻综合 征、Horner征、Pancoast综合征等提示局部侵犯及转移的可能。 • 4.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肝肿大伴有结节、皮下结节、 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
概述

肺癌的诊治指南ppt课件

肺癌的诊治指南ppt课件

⑴在原发肿瘤所在的叶内出现癌性卫星结节定义为T4;
⑵在其他叶出现的癌性结节包括粟粒样病灶定义为M1;
⑶心包积液的定义原则等同于胸腔积液。
23
肺癌的病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6)
1997年非小细胞肺癌国际分期修订本中TNM的概念
项目


G 组织病理学分级
GX 分化程度不能评价
G1 高分化
G2 中分化
如果支气管肺泡癌表现为侵润性病变,但在影像学上或支气 管纤维镜上没有肿块或阻塞的证据,也可定为TX
T0 肺内没有原发性肿瘤的证据
临床T0指的是已经证明是肺癌,但肺内没有肿瘤的证据。 这种情况见于发现了转移病灶,并且确诊为来源于肺癌,但 肺内临床上却找不到原发癌的证据
Tis 原位癌
19
肺癌的病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2)
⑸按癌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好、
中度分化和分化差三级
10
肺癌的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
WHO肺癌组织学分类及临床病理特征
1981年分类 1999年分类
临床病理特征
⒉小细胞癌 ⒉小细胞癌、 ⑴主要发生在主支气管和叶
⑴燕麦细胞癌 变异型
支气管,约70%病例表现为
⑵中间细胞型 ⑴复合性小细 肺门周围肿块
21
⑶原发肿瘤同一叶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结节
肺癌的病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4)
1997年非小细胞肺癌国际分期修订本中TNM的概念
项目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 的直接侵犯。一般而言,临床上的N1,指的是叶支气管和纵隔胸膜反折 之间的淋巴结,右侧还包括在中间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影像学上,肺

肺癌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肺癌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肺部MRI平扫
弥散加权成像(DWI)
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对肺部病变 的显示效果优于CT。
可反映病变内部水分子扩散情况,有 助于判断病变良恶性。
增强MRI扫描
可进一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 确性。
PET-CT检查
PET-CT融合图像
01
可同时显示病灶的代谢和解剖信息,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SUV值测定
痰液肿瘤标志物
如端粒酶、突变型p53等,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组织/细胞学肿瘤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肿瘤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标志物,如TTF1、NapsinA等,用于肺癌的分型和鉴别诊断。
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
EGFR基因突变检测
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可 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进行靶向治疗。
ALK基因重排检测
ALK阳性的肺癌患者可接受ALK抑制 剂治疗,如克唑替尼等。
ROS1基因重排检测
ROS1阳性的肺癌患者可使用ROS1 抑制剂进行治疗。
其他基因突变检测
如KRAS、BRAF等基因突变,可为肺 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预后信 息。
免疫组化检测与应用
PD-L1表达检测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用于预测免疫 治疗的效果和选择合适的患者。
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但近 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明显高
于不吸烟者。
危险因素与预防
吸烟
职业暴露
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主动 吸烟和被动吸烟。预防肺癌的首要措施是 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
某些职业如矿工、石棉工人等长期接触致 癌物质,肺癌发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的 职业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
01
全球范围内,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成为威
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诊疗现状
02 尽管肺癌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但仍存在诊断不准确、
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影响患者预后。
面临的挑战
03
肺癌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差异大,给临床诊疗带来挑
战。
临床诊疗指南的意义
01
规范诊疗行为
临床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标准化 的诊疗流程,有助于规范医生行 为,提高医疗质量。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02023-11-28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诊断方法与进展 • 治疗策略及优化方向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药物研发动态及前沿进展分享 • 总结与展望:提升肺癌诊疗水平,改善
患者预后质量
01 引言
肺癌现状及挑战
病理分期
依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将肺癌 分为不同病理分期。
病理诊断技术
应用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技术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和分型水平。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
初步筛查肺部病变,但敏感度有限。
CT检查
可发现早期肺癌,评估病变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MRI检查
对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胸膜和胸壁侵犯等方面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全面、连贯的治疗。
患者教育
向患者普及肺癌相关知识,提高患者 对诊疗方案的依从性。
数据收集与评估
建立肺癌诊疗数据库,定期评估指南 实施效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持续更新,不断完善——未来版本修订方向预测
01
02
03
04

肺癌诊疗指南培训课件

肺癌诊疗指南培训课件

局限期
PS=0-2
化疗+放疗 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
卡铂
1、化疗+同步放疗 2、CR或PR的患者
预防性脑放疗
超过T1-2,N0
PS=3-4(由 SCLC所致)
化疗 ± 放疗
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 卡铂
PS=3-4(非 SCLC所致)
最佳支持治疗
CR或PR的患者 预防性脑放疗
案辅助化疗(2A类证据)
不适宜手术 患者
放射治疗(2A类证 据)
放疗后含铂双药化疗方案(2A类 证据)
同期化放疗(三维适行放疗、适形 调强放疗+化疗)(2A类证据)
肺癌诊疗指南
13
要点
•辅助化疗方案:
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顺铂/卡铂
肺癌诊疗指南
14
分期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临床 ⅢA期 NSCLC (经
肺癌诊疗指南
24
4 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 型的综合治疗
4.2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分期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T1-2,N0
PS=0-1、肺部 病变为非N2
且可完全性 切除
1、肺叶切除术+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 术
2、辅助化疗: 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卡铂 3、术后N1和N2的患者:推荐辅助放疗
预防性脑放疗
卡铂为基础的双药:
卡铂+吉西他滨;卡铂+多他赛铂;卡铂+紫杉醇; 卡铂+长春瑞滨
不适合铂类的选择非铂类双药方案
吉西他滨+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培美曲塞

肺癌治疗规范PPT课件

肺癌治疗规范PPT课件
可放宽到3分。鼓励患
者参加临床试验。
晚期NSCLC患者的药物治疗: (1)一线药物治疗。含铂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
案,在化疗基础上可联合血管内皮抑素;EGFR基因 敏感突变或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可以有针对性地 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 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目前同药维持治疗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药物有培 美曲塞(非鳞癌)和吉西他滨;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的换药维持治疗的药物有培美曲塞(非鳞癌),对于 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可以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 进行维持治疗。 (2)二线药物治疗。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 杉醇、培美曲塞和EGFR-TKI。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 患者,如果一线和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EGFR-TKI, 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用EGFR-TKI;对于EGFR基因敏 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 (3)三线药物治疗。可选择EGFR-TKI或参加临床试验。
内镜检查: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
病理学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巴 活检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一般性实验室检
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等)
X-ray:肺癌最基本检查方法
CT:能够显示许多在X线胸片上难以发现的
影像信息,可以有效地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 进一步验证病变所在的部位和累及范围,也 可鉴别其良、恶性,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 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 影像手段。引导穿刺活检、LDCT(高危筛 查)、薄层扫描、重建等。
适合肺癌疗效监测和评价:常选择2-3项敏感 指标。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 PPT课件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 PPT课件

技能培训
教授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如药物使用 方法、症状监测、康复训练等。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过程, 提供支持和监督,促进患者自我管理 能力的提升。
06
总结与展望:提高肺癌诊疗质量 和水平,降低疾病负担。
本次指南修订亮点回顾
倡导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肺癌防治工作, 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高肺癌防 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加强科普宣传与教育
支持科研与创新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与教育,提高公 众对肺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早诊早 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大对肺癌科研与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 开展多学科协作和转化医学研究,推动肺 癌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随访频率及方式改进建议
个体化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和康复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
多样化随访方式
采用电话随访、网络随访、家庭访视等多种方式进行随访,提高 随访效率。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和康复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随访计划和治 疗方案。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途径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课程、宣传资料等多种 形式,提高患者对肺癌的认知和自我 保健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修订指南,可以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提高肺癌的诊治 水平。
推动多学科协作
指南修订过程中,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有助于推动 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发展。
促进科研与临床转化
指南的修订基于对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有助于促进科研与 临床的转化和应用。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ⅠA期非小细胞不建议辅助化疗 • ⅠB期非小细胞一般不推荐辅助化疗 • 先进放疗技术 • 4;定位系统;;;
12
4 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 型的综合治疗
4.1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4.1 .2 ⅡA, ⅡB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分期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ⅡA, ⅡB期 期
适宜手术患 者
解剖性肺叶切除 (肺叶/全肺)+肺
据)
临床 ⅢA期 (经、
T3-4N1肺上沟瘤
新辅助放化疗+手术(2A类 根治性放化
证据)

或纵膈 镜进行
同一肺叶内T3或不同肺叶内T4
手术(2A类证据)+辅助化 疗(1类证据据)
临床N2
+辅助化疗(1类证据)
单站纵膈淋巴结非巨块型转移, +术后放疗(2B类证据)
预期可完全切除
(2A类证据)
非鳞癌
突变检测(1类证据) 融合免疫组化检测(1
类证据)
如果组织标本不足或难以获得,可利 用血浆游离 法检测突变(2B类证据)
或检测(1类证据) 1融合基因检测(2A类证据)
鳞癌
检测(2B类证据)
8
要点:
• 敏感突变融合分子检测 • a:所有含有腺癌成分的 • b:晚期或早期演变成四期 • 难以获取组织样本:外周血游离 • a: 血液检测:特异性97.2-100%, 50-81.8% • b: 血液检测:技术不成熟
手术治疗
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 放疗: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顺铂+紫杉醇 顺铂+长春瑞滨
门纵膈淋巴结清扫 术+含铂双药方案 辅助化疗(1类证
据)
微创技术下的解剖性肺叶切除+肺 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含铂双药方
案辅助化疗(2A类证据)
不适宜手术 患者
放射治疗(2A类证 据)
放疗后含铂双药化疗方案(2A类 证据)
同期化放疗(三维适行放疗、适形 调强放疗+化疗)(2A类证据)
13
要点
• 辅助化疗方案: • 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顺
ⅠA,ⅠB期
适宜手术患 者
解剖性肺叶切除+ 肺门纵膈淋巴结清 扫术(2A类证据)
微创技术下的解剖性肺叶切除+肺 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2B类证据)
参与手术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 临床试验(3类证据)
不适宜手术 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各种先进放疗技术实施立体定
患者
(2A类证据)
向放疗(2A类证据)
11
要点
3
1 影像及分期的判断
目的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筛查
低剂量的螺旋 (1类证据)
诊断
胸部增强(2A类证据)
(2A类证据)
影像分期
获取组织及细 胞学技术
胸部增强(2A类证据) 头部增强或增强(2A类证据) 上腹部增强或B超(2A类证据) 全身骨扫描
纤维支气管镜,经皮穿刺,淋巴结 或浅表肿物活检,体腔积液细胞学 检查
2
多学科团队讨论:
根治性放化疗
放疗:
三维适形调强/图像引导适形调强放疗: 选择性淋巴结区域放疗化疗:顺铂+依托
泊苷 顺铂+紫杉醇 顺铂+多西他赛 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
1、同期化疗+放疗 化疗:顺铂+紫杉醇 顺铂+长
春瑞滨
放疗:三维适形放疗
2、多学科团队讨论评价 诱导 治疗后降期患者手术的可能性, 如能做到完整性切除,可考 虑
中国临床肿瘤学 肺癌诊疗指南
证据级别
1A类证据:基于高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共识 1B类证据:基于高水平证据,专家组有小争议 2A类证据: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共识 2B类证据: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无统一共识,但争议不大 3类证据: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2
目录
• 影像及分期的判断 • 病理学诊断 • 分子分型 • 基于病例类型、分期和分子分型的综合治疗 • 随访
9
基因四种类型: 外显子19缺失突变 外显子21点突变 外显子18点突变 外显子20插入突变
阳性发生率:3-7%,腺癌阳性率5.1% 1分子亚型:克唑替尼
10
4 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 型的综合治疗
4.1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4.1 .1 ⅠA,ⅠB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分期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铂/卡铂
14
4 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 型的综合治疗
4.1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4.1 .3可手术 ⅢA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分期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T3-4N1、或T4N0非肺上沟瘤 (侵犯胸壁、主支气管或纵膈)
手术(2A类证据)+辅助化 疗(1类证据)
根治性放化疗(2A类证据)
诱导治疗+手 术(2B类证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1类证
据)
诱导治疗+手 术+辅助化疗 +术后放疗 (2B类证据)
15
分期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临床 ⅢA期 (经、 或纵膈 镜进行 淋巴结 分期)
临床N2 多站纵膈淋巴结转移、预期可
能完全切除
临床N2 预期无法根治性切除
诱导治疗+手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1类证 术+辅助化疗
据)
+术后放疗
(2B类证据)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1类证 据)
16
要点
• : ⅢA期包括:T3N14N0-11-3N2
17
4 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 型的综合治疗
4.1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4.1 .4不 可手术 ⅢA期、 ⅢB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分期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0-1
不可 手术 ⅢA期、 ⅢB期
(2A类证据) 胸腔镜,纵膈镜,
4
要点:
筛查: 研究名称: 人群:53454人,重度吸烟患者 评估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筛查肺癌的风险和获益
肺癌诊断和分期主要方法:胸部增强、上腹部(或B超), 头部增强(或增强)、全身骨扫描
5
2 病理学诊断
诊断手段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形态学 (常规染色)
组织形态学明确小细胞肺癌和非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需进一步明确鳞癌 和腺癌
细胞学检查制作细胞蜡块;依据 2015版肺癌组织学分类;
免疫组化(染色)形态学不明确的,手术标本使用 小细胞肺癌的标记物:56 -
一组抗体鉴别腺癌、鳞癌;
1 ; 67;
晚期活检病例,尽可能使用1, 腺癌、鳞癌鉴别标记物:1;
P40两个免疫组化指标鉴别腺癌 405/6(P63)
或鳞癌。
上述证据级别全部为2A类证据
6
要点:
• 细胞学标本病例分型不易过于细化,仅作为腺癌、 鳞癌、神经内分泌癌或等诊断
• 病理报告分型分为腺癌、鳞癌、 及其它类型, 不能应用“非鳞癌”。
• 及: • 腺鳞癌诊断:鳞癌、腺癌至少占比10%以上。
7
3 分子分型
分子分型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晚期组织学诊断后 需保留足够组织进 行分子检测,根据 分子分型指导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