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全球化对大学教育的影响英文
Discuss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University EducationAccording to Held (1999), as cited by RuiYang(2003), globaliz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popular word in the late 1900s. There have bee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different views which have created a huge academic and popular literature on globalization and related topics. According to data collected by Busch (1997), the amount of articles with “globalization/global〞in the title have increased almost three tim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occupy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academic field, higher education has begun to integrate into the global community to fulfill the global requirement and even adjust to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Some people assert that globalization brings a lot of benefits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it will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whole world. However, although globalization brings opportunities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argue that it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highe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would discuss both views on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university education.Globalization has critical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institutions and their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n order to keep correspondence with rapid developed globalization, university education even becomes an industry which aims to boost economy. According to Postiglione and Jiang(1999), as summarized by RuiYang(2003), in September 1999, the number of matriculat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creased almost50%, from 1.08in 1998 to 1.53 million students in 1999. This expansion aimed to promote the economy, sinc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lieved that parents in China were willing to spen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money on their child’s higher education (Postiglione and Jiang 1999). As the result of the ascendancy of economics over educational strategies, globalization i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dangerous signal to higher education.Many people argue that globalization is not a new phenomenon. As cited by RuiYang(2003), it is a remarkable change in various field such as labor, production,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which might collectively be crucial to the society (Miyoshi 1998: 248), and require are thinking of social theory and politic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s a response to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community and culture (Kellner 1998: 39). This means globalization is a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society. It also brings chances and positive change to the whole world community.One of the benefits that globalization bring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academic resources sharing. Take Ted. as an example, Ted is one of the largest online opening course resources which are widely adapted by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It is a website that universities all around the world share their professional courses online so that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other counties can also have access to courses given by professors in certain field such as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math. Besides, globalization facilitates universitie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to cooperate with eachother.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and issues remained to be settled by world citizens. The coop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ntegrates human being’s intelligent and wisdom to dispose puzzles and put forward novel thoughts. This will largely contribute the society and help the world civilization move forward.Moreo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global education also came into being. According to Altbach(2004), the appearance of a global education market show itself in the form of a variety of multinational universities. Higher institutes try to set up branch campuse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y link programs or academic researches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Globalization provides students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o choose their favorite university. For those students who com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y could have access to higher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globalization. Some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even offer special scholarshi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However, with regard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which aims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societ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exceed positive ones. To satisfy the globalization requirem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likely to lose its original academic meaning. One of the specialized characters of globalization is economic booming. According to Currie (1998),as summarized by RuiYang(2003), to survive and succeed in a rapidly developing world, university leaders believe that they must posse the market and transfer themselves to customer-oriented companies (Currie 1998: 15). Someuniversities have to set students-oriented educational policy so that they could recruit more students. The most direct reflection is that universities take economic standards as benchmark of higher education.According to Miyoshi (1998: 264), as cited by RuiYang(2003),when Robert C. Dynes, vice-chancellor for Academic Affair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was designated to assume chancellorship in April 1996, he put forward seven goals for UCSD on the situation. All of these, two of them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students, one with the university staff, one with the campus community, one with the regional community, and two with partnerships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business locally,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1 April 1996). He emphasizes the so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s. Only when universities have the chance to cooperate with the economic trend and follow the society requirement, can they compete with other competitors. As a result, universities fail to pursue academic outcomes and less likely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ommunity.Moreover, globalization makes university education largely rely on modern technology to delivery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electronic equipment such as computer, projector are the most necessary facil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out this kind of device, teachers are not likely to give a normal lecture. According to Birkerts(1994), , as cited by Rui Yang(2003), many people decry 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learning fromscreen-information or long-distance knowledge. (Birkerts 1994: 27). High-tech teaching equipment has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working on their project though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t seems that globalization provide the university staff and students with occasion to operate modern technology. Consequently, universities lost traditional sense as academic center and turned to high-technology equipment land.Global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culture, economy, policy, trade and education. It is undisputed that globalization enhances the world community and integrates worldwide diversity. Universities all around the world are greatly encouraged by globalization and move toward modern and international direction. However,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education cannot be neglected. What has been argued in this paper is that globalization is a process which transforms higher education in a negative way. While it is true tha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globalization, future university education faces a challenge to maintain its traditional meaning of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Wh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do to save themselves from the rapid development world is significant for the future path of world university education.ReferencesAltbach, P. G. (2004). Globalis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Myths and realities in an unequalworld.Tertiary Education & Management,10(1), 3-25.Yang, R. (2003). Globalis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 critical analysi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49(3-4), 269-291.。
英语全球化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
习阶 段 的 需求 而定 制 。 因而 . 提 高 英 语 教 师 的 专业 素 质 和 技 能 , 并 严 格 化 英语 教 师 资 格 认 定 标 准 就 成 为 了 中 国英 语 教 育 领 域
中重 点 关 注 的 问题
、
英 语 全 球化 对 中 国英 语 教 育 的 响 层 面 在 英 语 重 点 普 及 的 同 时 . 学 英 语 热 潮 却 也 同 时 带 来 了 困扰 换 个 角 度 讲 . 在 语 言 维 护方 面 . 英
1 . 在现如今 的中国. 英 语 仍 然 是 大 部 分 高 校 的 必 修 课 然
而. 很 多 非英 语 专 业 大 学 生 反 映 在 英 语 上 花 的时 间有 时 甚 至 比
专 业课 都 多 。 近年来 。 英 语 不 仅 占据 大 部 分 大学 课 堂 . 而 且还 走 进 了小 学课 堂 。资料 显 示 : 2 0 0 1年 1 O月 。 全 国所 有 城 市 小 学从 三 年 级 开 始 学 习英 语 . 并将 其指定为必修课 . 甚 至 在 条 件 状 况 好的城市 . 英 语 学 习 提前 到 了一 年 级 2 . 功 能 主义 对 教 学 法 的 影 响 很深 从 上世 纪 七 十 年 代 末 引 进后 , 交 际 法 在 功 能课 标 的 指 导 下 , 经 过 三 阶段 的发 展 . 最 终 在 中 国 英 语 教 学领 域 中 占据 了主 导 地 位 。全 身 反 应 法 、 语 法 翻 译 法 、直 接 法 和 听说 法 等 教 学 理 论 遭 到 了专 家 们 的一 致 否定 . 而 交 际 法 却 得 到 普 遍认 可 和倡 导 , 大受 欢 迎 。 然而 . 在 交 际法 的影
色 的语 言 。C r y s t a l 研 究认 为英 语 的角 色 得 到 了 全球 的公 认 由 于 其 在 全球 应 用 的广 泛 程 度 , C r y s t a l 得 出 结 论 :即 英 语 在 外 语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English language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Englishlanguage全球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全球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涵盖了语言的使用、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语言的使用全球化使得英语成为了全球交流的共同语言。
无论是商务交流、科技合作还是文化交流,英语都成为了沟通的桥梁。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学习和使用英语,以便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英语的广泛使用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然而,全球化对英语语言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英语成为了全球化的象征,导致一些非英语国家的本土语言面临边缘化的风险。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英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流利地掌握英语。
这给那些非英语母语的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教育领域全球化对英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纳入到教育体系中。
这使得英语教育成为了全球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化也促进了英语教育的国际化,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教学资源。
然而,全球化对英语教育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英语教育市场变得竞争激烈,学生们面临着选择合适的英语学习机构和教材的难题。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英语教育的标准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教育标准存在差异,这给英语教育的国际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文化交流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全球化也促进了英语文化的传播,使得英语文学、电影、音乐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然而,全球化对英语文化的传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英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同化了其他文化,导致了一些文化多样性的流失。
英语全球化和大学英语教学应对策略
英语全球化和大学英语教学应对策略摘要: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已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世界各国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更加紧密。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国际通用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英语全球化),一方面便利了世界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促进了各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使小语种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影响,甚至有消亡的危险。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应对英语全球化的带来的冲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全球化;英语全球化利弊;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对策略一、英语全球化英语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7世纪英帝国的航海殖民扩张,形成了北美洲和大洋洲的说英语的地区[1];第二阶段,18-19世纪,欧美国家在亚非的殖民扩张,将英语移植到亚非地区[2];第三阶段,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全球化势不可挡,使英语成为了世界通用语[3]。
目前,世界超过2/3 的科学家都用英语写作; 全球3/4的电子邮件都是英语书写; 货币金融业、新闻媒介、旅游业、广告业、网络业、社会信用和国际救援等领域,大多使用英语[4]。
这一现状促使很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不断调整外语政策,强化英语教育。
例如,2000 年,韩国将义务教育段英语学习者的年龄从13 岁降到9 岁; 中国台湾将开设英语课程的起点从五年级降到一年级[5] 。
此外,因特网的普及和大批赴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和移民也促使了全球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人数不断扩大。
到2010 ~2015 年间,学习英语的人数将达到20 亿人,占全球总人口数量的1/3。
[6]二、英语全球化利弊英语全球化消除了各国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文化的逐渐趋同有利于消除世界不同族群间的语言障碍和“巴列塔”[7],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贡献巨大。
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 25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宁夏大学/何雪宁【摘要】英语全球化的过程亦是本土化的过程,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英语本土化有其深厚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原因。
中国英语是英语全球化过程中,英语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
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大背景既是中国英语发展的机遇又是挑战。
中国的英语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摒弃唯“标准英语”马首是瞻的态度,接受并肯定中国英语的地位,真正使英语为本国人所用。
【关键词】英语全球化 本土化 中国英语一、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已成为一门世界通用语。
据统计,全球有5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一语言,人口约4.5亿;67个国家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人口约为3.5亿;而在一些延伸圈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以英语为外语并具有相当水平的人达12至15亿。
因此不难看出,以英语为外语的人数远远超过以英语为第一和第二语言的人数。
英语全球化伴随政治,经济全球化而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因此英语的国际地位不是语言本身所赋予的,而是它所依附的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决定的。
英语全球化发展的同时,英语的本土化也相继而生。
英语本土化即英语在传入到其他国家时,受当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的影响,形成的带有当地特色的,能够反映当地人需求的英语。
中国英语就是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用来表达中国社会与文化,满足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需求的英语。
中国英语的概念最早由葛传规先生提出,并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肯定,其中以汪榕培,姜亚军,贾冠杰,杜瑞清,李文中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英语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规范的,合理的使用型变体。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有必要使自己的语言具备话语权。
显然,目前全球只有英语一门通用语,这里的英语既包括标准英语,又包括各种可理解的英语变体。
英语全球化论文中国英语教学论文:英语全球化、本土化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英语全球化论文中国英语教学论文:英语全球化\本土化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的全球化引起其广泛的本土化,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英语不断产生和发展,各种英语变体纷纷“独立”。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英语的全球化及本土化既给中国英语带来了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也给中国的英语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英语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适应这个大形势,及时转变思路,主动理解和接受英语全球化及本土化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改变对待所谓“标准英语”和各种英语变体的态度英语全球化进程使英语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SE)这一概念的内涵随之也发生变化。
比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Received Pronunciation,曾被认为是标准的,甚至是至高无上的或唯一可以接受的。
当时,美国英语被认为是不标准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因而总逃不脱被人嗤笑的厄运。
据麦克阿瑟(NcArthur,1998)统计,自18世纪以来,对sE的定义就有64种之多。
当然,其中的很多解释都有时代局限性。
Crystal(1995)认为,标准英语有以下五个特点:(1)SE是英语的一个变体;(2)SE的语言特征主要是语法、词汇和正字法(orthography);(3)SE是一个国家中地位最高的英语变体;(4)SE是一个国家的主要机构,如政府、法院和传媒使用的标准语言;(5)听得懂sE的人很多,但是说sE的人并不太多。
显然,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认可的SE,如标准英国英语、标准美国英语、标准澳大利亚英语、标准加拿大英语等等。
坚持英语的多元标准就是尊重文化现实,坚持文化平等原则。
英语本土化之后形成的各种英语变体是英语与当地文化接触、融合的结果。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现实,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对各种英语变体是接受还是排斥,实际上就是对它们反映或代表的文化是接受还是排斥。
英语全球化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
英语全球化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作者:李亚平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9期摘要:众所周知,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语言,不管是从信息传递还是地域角度看,英语已然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这不可避免地对世界各地的英语教学政策和实践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全球化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语言,英语又被称为世界语言,永不褪色的语言。
Crystal研究认为英语的角色得到了全球的公认。
由于其在全球应用的广泛程度,Crystal得出结论:即英语在外语教学中很有优势。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将英语作为官方语和外语的国家和地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增长,所以,在这种大趋势下,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地传播将成为必然。
据不完全统计,英语已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被用作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并在其中20多个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英语全球化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影响随着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中国加入WTO,英语在中国的地位愈加显著,其影响也愈加明显。
同时,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逐渐加强,因而,中国紧缺的是大批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和杰出的翻译工作者。
因此,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是这样一个任务:在极短时间内培训出更多的会说标准、地道英语的人。
以这个全球化目标为出发点,中国英语教育实践有下列特征。
1.在现如今的中国,英语仍然是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
然而,很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反映在英语上花的时间有时甚至比专业课都多。
近年来。
英语不仅占据大部分大学课堂,而且还走进了小学课堂。
资料显示:2001年10月,全国所有城市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并将其指定为必修课,甚至在条件状况好的城市,英语学习提前到了一年级。
2.功能主义对教学法的影响很深。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后,交际法在功能课标的指导下,经过三阶段的发展,最终在中国英语教学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全身反应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和听说法等教学理论遭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否定,而交际法却得到普遍认可和倡导,大受欢迎。
英语的全球化及其影响-教育文档
英语的全球化及其影响英语在20世纪初确定了其在世界的地位,20世纪后期得到了巩固与发展,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性语言,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普及。
据戴维?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1997)统计,全世界有5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一语言,人口约为3.37 亿;6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人口大约为2.35亿;而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延伸圈国家(expending countries),如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尼、巴西等,以英语为外语且有相当水平的人口达12至15亿。
英语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和快速传播,并与各国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融合,使其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
早在20世纪60年代,韩礼德(Halliday)和格林伯格(Greenberg)等人就指出,英语不再为英语为本族语的国家所独有,英语的各种带有地方色彩的变体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一、英语的全球化发展英国XX公司(The English Company Ltd.)曾根据恩科(engco)预测模式对全球几种主要的“全球影响力”指数做了统计。
它可以显示出世界语言的状况,并以人口总数、人口发展以及经济数据为基础,统计出不同语言在全球的影响力指数。
该模式统计结果如下:表1 主要语言的“全球影响力指数表”(指数100反映了英语在1995年的状况)由此模式可以看出,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英语已成为通用的语言使得无论在上海工作的韩国主管,在布鲁塞尔制定法律的欧盟的德国籍官员,还是在瑞典开会的巴西生物学家都可能讲英语。
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是用英语出版和发布的,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
论英语全球化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4、创造新的文化现象
电视谈话节目可以创造新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人 们对于新事物和新现象的度不断提高。电视谈话节目可以通过讨论各种社会热 点和事件来引领社会的文化思潮,创造新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可以 吸引更多的观众,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特点和兴盛原因充分体现了其价值和意义。通过满 足观众需求、增强社会互动性、提高媒体影响力和创造新的文化现象,电视谈 话节目成为了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来,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电视谈话节目将会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人们提 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4、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 有身临其境之感
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场感是其一大特点。通过现场的氛围和嘉宾的表现,观众能 够更好地感受到节目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同时,现场的互动环节也可以让观 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
1、满足观众需求
电视谈话节目能够满足观众对信息和观点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 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和事件的度不断提高。电视谈话节目通过提供最新的信息和 深入的分析,满足了观众对于信息和观点的需求。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学、词汇量大、语法结构相对简单。 此外,英语还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概念、事物和 现象。这些特点使得英语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首选的学习语言。
3、技术支持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英语全球化传播提供 了强有力的支持。互联网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和分享信息,而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准确地处理和分析语言信息。这些技术的应用 为英语教育、翻译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推动了英语的全球化传播。
论英语全球化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 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应变革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 教育 国际化的趋势 已经形成 . 它对我 国英语 教学提出更高、 更进一步的要求。我国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需要 相应的变革, 以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的挑 战。 2 . 1 重新 审视 “ 标准英语” . 让学生接触多种英语变体 长期 以来 . 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是 以英 国英语和美 国英语为 准则的。 英国英语 和美 国英语被认为是“ 标 准英语” 而全面推 广, 来自 英 美 国家 的外教大受欢迎。 大多数 的英语测试 旨在考察学生们对英美英 语掌握 的熟练度。 甚至 于大多数学生 自己也愿意选择这两种英语作 为 自己的学习 目 标 。无法否认 .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以及英语 的世界化 和本 土化趋势的加强 . 标准英语这一概念的内涵在逐渐变化 。 因此 , 再 继续 死板的坚持某一种单一标准显然是不现实 的. 我们应对各种英语变体 及其文化采取宽容、 认 可、 接受 的态度。 虽然 在教学 中我们应以英式英 语或美式英语为 主. 但可 以适当让学生们 了解各 种变体的存在 。 应该 给学生们提供更广泛 的材料 。正如 r k p a t r i c k 所说, 我们让学生们接 触到 的材料, 应该包括某些地 方性 的英语变体, 一 些正在发展 、 能够代 表 当地的文化和语用标准 的英语变体。此外 , 对 于学生们 的错误 也应 合理纠正 . 把正确与流利 、 操练与交 际几方 面结合起 来, 找 回英语 教学 的活力与乐趣, 建立一个 清新 自 然、 灵活宽松的语 言环境 。 英语的全球 化趋势促使我们的教学重 心做 出调整 . 鼓励学习者有更 多的机会使用 语言交流而不是过多强调纯正发音等语言规则。 2 . 2 深入理解跨文化交 际的内涵 . 培养跨文化交 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 中. 我们不 仅应该强调学 习语 言代码 的重要性 , 而且 还应该让学生明 白成功 的交际应置于文化背景中 . 社会语言能力和语 言准确性 同样重要 然而 . 文化交 际能力不仅是对 目标语 国家 的文化 的知识点 的知识上的积累 如果对于 目标语国家的了解 只停 留在片面 或肤浅 的层次 . 是不能达到真正 的跨文化交际的。 因此 . 培养学生跨文 化交 际能力 . 应注重其交 流的层次和交 流的深度 . 帮助他们再 基于对 目 标 国家与人民的综合 了解 . 充分联系实际 . 实现真正的成功交 际。 同 时. 在世界 全球化的趋势下 . 仅仅局 限于对英语 目 标语 国家的 了解也 是 远远不 够的 . 我们 应该 培养学生对世 界基本知识 的了解 , 另外还要 培养他们具备 国际的交际能力 . 只有从培养 “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p e r s o n ” 的角 度 出发 . 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地 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2 . 3 认 清语 言学习本质, 正 确处 理英语和母 语 的关 系, 加强对 中 国传 统 文化 的认同感 英语虽是 我们 的学习对 象, 但 不是归宿 。英语教学 的目标应该是 把 学生培养成具有跨文化意识 的、 能够 以中国人 的身份用英语得体有 效地 同其他 国家人民交流与合 作的高 素质 的人才 。 而不是把学生 培养 成英美等 主流英语语言被动的模仿者 、 追 随者或使用者 。 然而, 我们 时 下 的英语 教学 中 . 文化教学主要是对英 语国家 的物质 文化 、 制度 习俗 等各个层 面的精神文化 内容进行介绍 . 而对作为交 际主体 的一方 的文 化背景—— 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 . 却采取忽视或漠视 的状态 。最直 接 的表现就是介绍 中国文化 的材料在英语教科 书里所 占的比例 非常 小 从而 出现 了我们 教学 中普遍 存在 的一个 问题——“ 中国文化失 语” 现象 . 这就使学生根本不能就 中国文化 的相关话题进行顺 畅的英 语 表达 , 也很难达到跨文化 自由交流的实效 , 既不懂 ( 下转第 2 9 8页)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讲座心得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讲座心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大的方面来说,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为了更好的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已成为我们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对于多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就业、求职还是大学生活的一个必须目标,四六级都貌似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感谢这一次的四六级交流会,让我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英语学习,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四六级的考试规则,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首先,词汇是一切的基础,但词汇并不会阻碍你的过级之路。
经常在课堂外听到有同学抱怨:“眼看快考试了,自己的单词才刚看完几个单元,这次考试肯定挂……”乍一听很合理,其实仔细分析未必如此。
单词是所有考试都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考试难度越高,对词汇量的要求也就越大,如果连基础的词汇都无法认识,对于阅读、听力、写作等核心题型必然会束手无策。
然而,对于四级考试而言,词汇量的要求也只有4500左右,对于一个正常高考通过,正常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而言,这个词汇量是相当基础的。
换句话说,在我们的四级考试中,60%以上的英语单词考生是应该认识的。
那剩下的单词我们必须要认识么?仅从阅读的角度来分析,一篇文章只有五道题,全部对应的是每段的主旨、首末句、转折句等关键成分,也就是,只要5个题目对应的5个线索句中的单词我们认识,文章其他句子中的生词并不是必然的都要认识。
因此,对于词汇部分的复习,我们认为平均周期可以在2个月左右,并且可以与听力部分重合,互相强化。
其次,听力和口语才是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
很多人背了无数单词,结果由于忽略了单词的读音问题,导致在考试中听力分数与词汇量不成正比。
如果说整个四级考试只有一个部分最难——短期——提高的话,可能这个“殊荣”就要归于听力了。
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一定不要忽略平日对听力的积累练习,平均周期应该至少在3个月以上,很多经典的听力材料仍然是不错的资源。
世界英语理论探讨及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世界英语理论探讨及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摘要]随着英语的不断国际化与本土化,英语的世界性问题也引起了语言学界和教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世界英语理论进行探讨,阐明了当前学习世界英语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世界英语观的几种重要途径。
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特色英语和文化,从而提高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世界英语;英语教学;启示1前言随着世界各地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断高涨,毋庸置疑,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通用语(1ingua franca)。
据英国著名学者David Crystal 2001年统计,世界上超过1/3的人掌握了英语,其中5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一语言,人口约4.5亿;6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人口约3.5亿。
57如果说世界成了“地球村”,那么英语就是“地球村”居民的“身份证”。
英语的全球化必然带来英语的本土化,本土化又必然导致各种各样富于地域色彩的英语变体纷纷出现,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马来西亚英语、尼日利亚英语等。
从而,在英语语法中一直被用作不可数名词的English也逐渐地被复数化,出现了World Englishes这一说法。
2世界英语理论的相关介绍2.1概念的提出。
世界英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Braj.Kaehru提出的,主要指的是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由于使用者所处的地域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其在发音、词汇、修辞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多样性。
2.2世界英语出现的原因。
2.2.1英国殖民主义的产物。
15、16世纪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英语也被带到这些国家和地区,从而使英语突破了民族性和地域性,在这些国家生根发芽、自由生长,成为当地的官方语言,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
2.2.2美国国力膨胀的产物。
1607年英国人在美洲建立起第一个殖民地——詹姆士城,英语从此被带到美洲。
这种古老的语言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变化,最终有了自己的变体:美国英语。
英语全球化的意义和启示
英语全球化的意义和启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英语全球化的意义和启示。
一、意义1.沟通交流:英语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使用相同的语言进行交流。
这为国际商务、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人们能够更容易地分享知识、经验和文化,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2.经济发展:英语作为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掌握英语的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与全球市场接轨,开展跨国贸易和合作。
英语的普及还促进了全球化企业的发展,为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3.教育提升:英语全球化使得学习英语成为许多人的必备技能。
掌握英语不仅有助于个人提升,还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
通过学习英语,人们可以更广泛地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成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文化传播:英语作为一种全球语言,成为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和传播的桥梁。
通过英语,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
这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二、启示1.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尽管英语全球化的趋势不可忽视,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
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它们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因此,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本土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英语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语言教育变得更加重要。
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英语教育,提供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和教育机会,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其他语言,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文化自信的培养:英语全球化的趋势对于本土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文化自信,保持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只有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对话和交流。
4.互相学习与交流:英语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更容易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国际化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精选文档
国际化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当今世界,国际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在全球化的一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77 年恢复高考以后,国家领导人在体会到西方社会知识的先进和发达后,把英语的教育提到一个很高、很重要的位置上,英语成为大学的必修课,英语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开始受到全国学生的重视。
随着西方教育学思想越来越深入中国,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把孩子送往国外接受教育,希望孩子在受教育后能有良好的前景。
教育的国际化也将外语教育摆在了重要地位。
、我国外语教育的概况教育部目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的专职教师人数已达到1064.01 万人,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高达749 万人。
目前,全国所有的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和大学都要求开设英语课,仅就在校学生来讲,我国已经有超过1 亿人在学习英语。
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其对外语教育的多元化及外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素养和智力开发方面也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1.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外语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
因此,我们从教材编写方面,就要谨慎选取篇章、话题,采用语言结构学习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语言的实用价值,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交际的能力,重视外语中听、说、读、写四种基础能力的练习。
在过去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轻视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国内的外语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重视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逐步把学生从旧式填鸭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修正过去刻苦背单词、辛苦记语法和痛苦学课文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从课堂中受益,得到在社会中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能力和经验。
2.形成积极研究教法和学法的局面近年来,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理念,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了大量的教育交流活动。
在全国高校内部,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和测评,以及集体布置作业,等等,都使得教学行为得到了规范,加强了教师间的总结和交流。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和教育挑战和机遇
首先,MOOCs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广泛的机遇。一方面,MOOCs突破了地域和时 间的限制,使得全球各地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无疑为高等教 育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教育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MOOCs的教 学方式灵活多样,
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地点和学习节奏 下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加高效、自主。此外,MOOCs的出现也推动了教师角色 的转变,他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教学工具和技术,同时需要更高的创新 能力和应变能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和教育挑 战和机遇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学习和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次演示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和教育挑战和机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 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政 治、文化等领域的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然而,全球化也给英语学习和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如英语霸权、文化冲 突、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2、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并为学生提供更有效 的指导。
3、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机会。 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学生交换、海外实习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 多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随着数字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医 疗技术的兴起,为药师提供了更加准确、便捷的临床用药指导工具,同时也对药 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演示将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 探讨数字医疗背景下药师的未来发展。
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
第33卷 第3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Vol.33 No.3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May.2006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李文中(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英语的全球化及本土化是英语运用趋同和变异两种力量交互的结果。
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既指中国英语变体的形成,也意味着中国本土文化对英语语言的移入。
他们不必因为学习和使用英语而改变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价值观念,甚至不必改变自己的思维及行为方式。
学习和使用英语只是有助于他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开阔的视野参与国际交流,英语学习者无须内化英语本族人的文化标准。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本国文化或其他文化学习来促进英语的运用能力。
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能够促进英汉“界面”的进一步发展,而英汉两种语言的互动将会互相丰富而不是污染。
英语的全球化及在中国的本土化对中国英语学习和运用者的文化身份、英汉两种语言界面互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和教学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关键词:英语全球化;本土化;中国英语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6)0320131204 20世纪下半叶,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
全球化也为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提供了充分展示及交流的平台。
而英语的全球化正是这种全球化趋势中的一个主要结果,即英语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为越来越多的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学习和使用。
布洛克认为,英语愈来愈成为一个跨文化跨语言的界面[1]。
英语的全球化实际上代表了英语在世界上趋同趋势,是一种单语言的扩张和延伸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英语全球化的态度形成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是以克里斯特尔[2]、麦克科拉姆、科兰以及麦克尼尔[3]为代表的赞美派,认为英语以其本身的民主性以及重要人物的使用在全球传播。
英语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摘要: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英语在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新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的教学也应重新审视一系列标准及目标,采取正确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全球化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英语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性语言。
据MacAmmr1998年的统计,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一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达到3.8亿人;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57个,人口大约有2.5亿;以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和地区有139个,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大约有10亿人在学英语,其中的17个国家和地区英语事实上相当于第二语言。
此外,全世界还有20亿人接触英语。
无可争议,无论从国际化的角度还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它都早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是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英语全球化给英语自身及各国语言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对各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一、英语全球化对英语传播以及发展的影响(一)英语本土化、各种英语变体的涌现一些人认为,世界英语应该是一种统一的语言。
但在实际上,世界英语是变异的语言,是允许被改变并能够接受的语言。
出于新的多元文化生活环境的需要,英语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理解来使用英语,从而使英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各种新的英语地域变体,表现出特有的价值。
如今,据统计,英语为非母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二者的比例为3:1。
英语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受到当地的语言、文化、习俗等的影响,逐渐变化发展,形成了独具本地特色的各种英语变体(varietiesofEnglish),如南非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这些变体既保持了标准英语的特点又增添了有别于标准英语的某些特征。
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Kachru对于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出了英语的三个同心圈理论(threeconcentriccirclesofEnglish),即英语的世界性传播可以用三个同心圈来表示,它们显示了它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环境中的传播形式,获得模式和功能领域。
英语全球化对中国教学实践的影响
随着英语在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无论是在地域上或在信息传递方面,英语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
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的凸现,对全球各地的英语教学政策和实践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在中国,经过建国后近四五十年的发展,英语教学领域的全球化痕迹越来越重,矛盾也日益突出。
一.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被称为“世界语言”,“全球语言”,“一种永不褪色的语言”的英语的全球化地位,是缘于“它的角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Crystal, 2001:2)。
这暗示着英语可以从三种途径达到全球化地位。
第一,英语作为全球大多数人的本族语,比如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
第二,英语作为某些国家的官方语言而得到世界的公认,因而它能被广泛使用到政府,法庭,媒体和教育等领域中。
有时,它又被称为“二语”——对某人母语或一语的一种补充,如同当今的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
第三,英语在外语教学中作为“最具优势的外语”。
因此,随着把英语作为一语,官方语和外语的人数的增多,英语自然得到了广泛传播。
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如同Crystal (2001:5) 所言“英语已经完全达到了全球化的地位。
”英语在世界60多个国家被用作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在其中20多个国家占据着主要地位。
在所有的六大洲中,英语的地位都是主宰性的(Crystal, 2002:360)。
英语作为贸易语言,辅助语言和国际语言在全世界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在商务,技术,科学,因特网,大众娱乐和体育等方面,还是在医学大会,合同签定中,英语都成为了首选语言。
最近几年,英语在报刊杂志中被频繁使用,成为不可争辩的一种科技语言。
根据Swale(1987:41-68)在1987年的统计,当年全球就有50%的学术论文使用的英语,此后,该比率还在年年递增。
十年后,Graddle(1997:18)统计到, 98%的德国物理学家宣称英语为他们的工作语言, 83%的化学家, 81%的生物学家, 81%的心理学家都完全遵从这项决定。
全球一体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全球一体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王俊菊(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本文首先讨论了全球一体化给语言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语言的资本化、英语的帝国化和英语的多元化等,然后探讨了这些影响和变化对将来外语教育的挑战与启示,指出外语教育要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就要实现从语言教学到语言教育的转变,语言能力培养和文化能力培养并重,工具性学科和社会性学科的特点兼备。
关键词:全球化;外语教学;影响与启示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39(2003)04-0141-04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WANG Jun-ju(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P.R.China)Abstract: With language education as its focu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hanges that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to the field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include the capitalization, imper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n it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such changes have posed to and the insights we have gained from them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learners as individuals.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should be delivered as part of education by making it more closely rela ted to the learners’ life and future career,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should be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by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both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as the media for educating individuals.Key Words: globaliz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fluence and implication全球一体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不断深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摘要: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英语在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新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重新审视一系列标准及目标,采取正确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全球化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英语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性语言。
据MacAmmr1998年的统计,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一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达到3.8亿人;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57个,人口大约有2.5亿;以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和地区有139个,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大约有10亿人在学英语,其中的17个国家和地区英语事实上相当于第二语言。
此外,全世界还有20亿人接触英语。
无可争议,无论从国际化的角度还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它都早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是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英语全球化给英语自身及各国语言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对各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一、英语全球化对英语传播以及发展的影响(一)英语本土化、各种英语变体的涌现一些人认为,世界英语应该是一种统一的语言。
但在实际上,世界英语是变异的语言,是允许被改变并能够接受的语言。
出于新的多元文化生活环境的需要,英语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理解来使用英语,从而使英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各种新的英语地域变体,表现出特有的价值。
如今,据统计,英语为非母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二者的比例为3:1。
英语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受到当地的语言、文化、习俗等的影响,逐渐变化发展,形成了独具本地特色的各种英语变体(varietiesofEnglish),如南非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这些变体既保持了标准英语的特点又增添了有别于标准英语的某些特征。
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Kachru对于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出了英语的三个同心圈理论(threeconcentriccirclesofEnglish),即英语的世界性传播可以用三个同心圈来表示,它们显示了它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环境中的传播形式,获得模式和功能领域。
这三个同心圈是:内圈(theInnerCircle),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外圈(theOuterCircle),指英语虽不是母语,但是第二语言或官方语言的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扩展圈(theExtendingCircle),指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如德国、中国、日本、韩国等。
可以说英语已经不再仅仅是英国和美国等内圈国家的独有的语言了,它也是外圈国家和扩展圈国家的语言,这些国家的英语语言行为应该而事实上它们中有一些已经被世界所接受,因此,英语出现了许多新的术语、新的语法特点以及新的表达方法,使得英语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跨文化能力成为英语水平核心评价标准传统观念认为,盎格鲁-撒克逊英语是全球交往的基本语言工具,处于世界诸多英语变体的中心地位。
这种观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Kachru以及他提出的英语三大同轴圈理论。
Kachru认为,居于内圈的国家所使用的英语处于中心地位,应成为英语使用和学习的标准;而那些处于外圈和扩展圈中的人们所操的英语则是不准确的。
凡是不符合内圈表达习惯的英语都应被摒弃或纠正。
但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Kachru所依据的实际情况正在被改变。
针对Kachru英语三大同轴圈理论在英语作为世界语言这一条件面前的不足,Modiano于2000年前后提出了国际英语向心圆理论。
处于内圈的是能有效使用英语进行全球跨文化交际的人;第二圈包括以英语的某种方言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由于口音过重而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以及那些不能有效用于国际交际中的“克里奥”英语变体的使用者;第三圈包括正在学习英语的人。
Modiano的分类标准是根据能否有效地使用英语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国际交流,而不是根据文化中心论的观点进行地域上的分类。
他把英语的熟练使用者置于内圈,这些人并不一定将英语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
相反,那些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使用者,如果由于他们的英语方言或口音过重而不能运用于全球跨文化交际,就不属于内圈。
这一理论的另一特点是体现了动态的特征。
由于国际交际需要,第二圈和外圈的英语使用者为了进行成功的国际交际,不得不调整和改变自身的语言而进入中心圈,成为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国际交际的人。
从英语三大同轴圈理论到国际英语向心圆理论的提出表明: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后,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的适用性成了判断世界英语的标准。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应变革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它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更高、更进一步的要求。
我国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需要相应的变革,以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一)重新审视“标准英语”,让学生接触多种英语变体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为准则的,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被认为是“标准英语”而全面推广,来自英美国家的外教大受欢迎,大多数的英语测试旨在考察学生们对英美英语掌握的熟练度,甚至于大多数学生自己也愿意选择这两种英语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无法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英语的世界化和本土化趋势的加强,标准英语这一概念的内涵在逐渐变化。
因此,再继续死板的坚持某一种单一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应对各种英语变体及其文化采取宽容、认可、接受的态度。
虽然在教学中我们应以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为主,但可以适当让学生们了解各种变体的存在,应该给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材料。
正如Kirkpatrick所说,我们让学生们接触到的材料,应该包括某些地方性的英语变体,一些正在发展、能够代表当地的文化和语用标准的英语变体。
此外,对于学生们的错误也应合理纠正,把正确与流利、操练与交际几方面结合起来,找回英语教学的活力与乐趣,建立一个清新自然、灵活宽松的语言环境。
英语的全球化趋势促使我们的教学重心做出调整,鼓励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语言交流而不是过多强调纯正发音等语言规则。
(二)深入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强调学习语言代码的重要性,而且还应该让学生明白成功的交际应置于文化背景中,社会语言能力和语言准确性同样重要。
然而,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的知识点的知识上的积累。
如果对于目标语国家的了解只停留在片面或肤浅的层次,是不能达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的。
因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注重其交流的层次和交流的深度,帮助他们再基于对目标国家与人民的综合了解,充分联系实际,实现真正的成功交际。
同时,在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仅仅局限于对英语目标语国家的了解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世界基本知识的了解,另外还要培养他们具备国际的交际能力,只有从培养“internationalperson”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地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认清语言学习本质,正确处理英语和母语的关系,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英语虽是我们的学习对象,但不是归宿。
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跨文化意识的、能够以中国人的身份用英语得体有效地同其他国家人民交流与合作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英美等主流英语语言被动的模仿者、追随者或使用者。
然而,我们时下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主要是对英语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等各个层面的精神文化内容进行介绍,而对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却采取忽视或漠视的状态。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介绍中国文化的材料在英语教科书里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从而出现了我们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就使学生根本不能就中国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顺畅的英语表达,也很难达到跨文化自由交流的实效,既不懂如何用汉语表达英美文化,也不懂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因此,在英语变体多元化的大情境下,教师应当消除英美文化在教学中占绝统治地位,必须以更为宽广的全球化的视角来思考英语文和语言。
在教学中不仅应有目的地把世界文化融入到课堂和教材中,而且还要加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补充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语言材料,以祛除母语文化失忆。
更要立足于自己是中国人,引导学生从中国文化特有的视角去审视西方文化,进行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比较“异同”,而不是评价“优劣”,以培养学生批评性语言文化意识和博大宽阔的怀和视野。
三、结论综上所述,随着英语使用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应正确认识和认真研究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摆脱“标准英语”的束缚,树立“世界英语”的理念,将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进行教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正确认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真正地实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注释:本文中盎格鲁-撒克逊英语(AngloaxonEnglish)通指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美使用的作为母语的语言变体。
参考文献1Kachru.B.English in the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Kirkpatrick. A.Englishes in Asia:Communication,identity,power and education[M].Melbourne:Language Australia L td.3Modiano,M.Ideology and the ELT practition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59-173.4高辅卿世界英语形成与中国英语教学[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6)5胡骑兵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文学2010,(10)6钱建成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2)7田振江全球化与世界英语的发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0)8查叶娟,洪一鸣英语使用全球化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6)Vol.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