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生平事功与心学简介
无心自有光明月
无心自有光明月作者:雷红霞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2期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叶伟大的思想家。
他不仅在哲学、政治、军事方面有很大建树,在文学方面亦有不凡的成就。
尤其是他的诗词独抒胸臆,秀逸自然,不仅体现了他立志做圣人的理想抱负,而且体现了他光明磊落、忠国爱民、追求真理的人生境界,同时还体现了他与弟子之间真挚深厚的师生情谊。
关键词:王阳明诗词人生境界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星空中,有一颗耀眼的巨星,这就是明代中叶被世人尊为阳明先生的王守仁。
他是一位思想巨匠,提出“致良知”说,独倡“知行合一”,发展“心学”;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力挽狂澜,屡建战功;他是一位诗文英杰,文思似天风浩荡,文心如川流奔腾;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王阳明不仅在哲学、军事、政治方面有巨大的建树,在文学方面也有不凡的成就。
王阳明的文学创作,大多数是在为官和军旅之余,在偷闲外出游览,和门人交谈,以及途程中所作。
“如果从他11岁初露头角算起,46个春秋,有案可稽的就写了包括散文、诗歌、赋513篇(首),数量可观”。
[1]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王阳明的诗、赋有这样的评述:“他自成一体,独抒胸臆,形成秀逸自然的诗风。
”诗以言志,言为心声。
王阳明的诗词体现了他立志做圣人的理想抱负,体现了他坦荡磊落的胸怀,体现了他置个人荣辱得失于度外,忠国爱民、利济苍生、追求真理的人生情怀,同时还体现了他与弟子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一、立志做圣贤的理想人格追求王阳明从小就立下了“读书做圣人”的崇高志向。
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光耀门庭,而是要成为圣贤。
为此理想信念,他一生都在孜孜探求,甚至冒死以求。
这样的胸襟,在王阳明的诗词里有突出的表现。
王阳明11岁时,随祖父竹轩翁从家乡去北京,过金山寺,趁祖父与客人一起饮酒、吟诗的机会,也吟了一首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王阳明心学概述
悟道
34岁始收门人 与湛若水共倡圣学 35岁上疏获罪谪贵州龙场
37岁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阳明先生
实修
38岁主贵阳书院,始论知行合一 39岁-44岁从政讲学始录《传习录》
45-47岁 巡抚、剿匪、地方治理 48岁平宁王之变
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 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 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者, 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 孔门之学矣。
终成
50-55岁揭“致良知”之教,系统讲学 56岁复起总督两广、江西、湖广军务
57岁逝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何
为
心即理
阳 明
知行合一
心
致良知
学
叁
龙场悟道
阳明先生最重要的人生阶段 经历了什么?
吾圣 性人 自之 足道
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承继往圣之德 首倡“心学” 孔孟朱王四圣之一。 坚持讲学、教化百姓
立功
著名的军事家: 终明之世,文人用兵未有如守仁者也。 ----明史·王阳明传
立言
心学集大成者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入《明史》、《明儒学案》
阳明心学的影响
阳明心学的影响
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 典型代表:日本明治维新 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贰
阳
明先Βιβλιοθήκη 立志 勤学生 悟道 实修终成
的 一
生
立志
5岁始言诵诗
11岁随行做诗 12岁立志读书做圣贤
何为天下第一等事? 当读书做圣人耳。
古代王阳明简介
古代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明代思想家、文化名人,生于1472年,逝世于1529年。
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阳明心学”,以“致良知”为核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早年经历王阳明,字仲荣,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市一个书香世家。
少年时期便显露出天赋异禀、聪明机智的才华,父亲对他的教育也格外重视。
十七岁考取了进士,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务。
二、思想成长1.学习心学王阳明出生于一个儒家家庭,年少时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
后来他开始研究心学,受到了朱熹、陈宏治等先贤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心灵中有一种自然的道德感,这个道德感被称为“良知”。
2.“致良知”王阳明在研究心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心灵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正确思考,指引人们走向真理和正义。
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提升,人们就能够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良知”,并且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三、政治生涯1.地方政治和军事活动王阳明曾在江西和福建等地担任地方官员,他的政绩备受称赞。
同时,他还担任过抗击倭寇的军事指挥官,参加过多次战斗。
2.官场沉浮然而,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与当时的政治官僚体制不太相符,几度被贬谪。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对于社会的贡献,继续努力在学术上取得成就。
四、思想遗产1.弘扬“致良知”的思想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上发扬光大,成为了知识分子们追求真理和秉持正义的旗帜。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王阳明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文化名人。
他撰写过大量的散文、诗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受到了当时的文化名流和后来人的各种赞誉。
王阳明在思想、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致良知”思想,对于后来的人们依然有着启迪和指引的作用。
他的一生不仅是儒家思想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闪耀的一页。
王阳明心中有梦才能追求自由
王阳明心中有梦才能追求自由王阳明心中有梦才能追求自由王阳明,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一生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实践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深信,只有追寻内心的梦想,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自由。
本文将从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心性教育、治国方略等角度来探讨他对自由的追求。
一、王阳明的生平经历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阳明,江西南昌人。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家庭的关爱和教育。
年幼时的他就展现出了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他渴望人们不受束缚,能够自由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王阳明年少时游学于名师门下,广泛涉猎儒、释、道三家思想,加之他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反思,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观。
他主张自我反省,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认为只有通过对内心的深入思考和反思,才能找到追求自由的路径。
二、王阳明心性教育的重要性王阳明强调心性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心性即人的本质,所有的恶行都源自于人对内心道德规范的忽视。
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固有的良知,只有通过发掘和启发这种良知,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在王阳明看来,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反省,修正自身的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并将这种修炼贯彻到行为中去。
只有通过培养自己的心性,人们才能真正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实现自由的价值。
三、王阳明对社会自由的追求除了关注个人自由外,王阳明还极为关注社会自由的实现。
他认为,社会的自由必须建立在人们自觉尊重他人的基础之上,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都是对自由的侵犯。
因此,王阳明主张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幸福。
在治国方面,他提倡以德治国,强调以道德约束政治行为,指导统治者关注民众的利益,尊重并满足人民的需求。
只有建立一个公正、廉洁的政府,加强社会公正与法治建设,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社会自由的果实。
四、王阳明的自由思想对当代的启示王阳明心中有梦才能追求自由的思想给当代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王守仁(1472- 1529年)字伯安,浙江馀姚人。
因筑室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
有《王文成公全书》(一称《阳明全书》,以下简称《全书》)三十八卷传世。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刑、兵部主事。
因在反对宦官刘瑾的斗争中失势,廷杖四十、由赐二甲进士出身,兵部主事而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不久,刘瑾伏诛,王守仁得以复出。
后以原官改升南京鸿胪卿,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过农民起义,所谓破山中贼,后平定宸濠之乱,升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六年(1527年)兼左都御史,出征思田少数民族起义,第二年死于归途。
前面说过,王守仁生活的时代是政治、经济空前动荡的时代。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①王守仁认为,政治、经济的动荡是由于道德沦丧,而道德沦丧是由于学术不明,学术不明是由于朱学的流弊所造成的。
于是,他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为己任,从攻讦朱学入手,企图另辟蹊径,从思想谋略上解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为当时的社会探寻一条新的再生之路。
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王守仁潜心探索心学理论,最后完成了心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明儒学案》作者黄宗羲根据王畿的记载,叙述了王守仁学术的创立过程: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②按照这个意见,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是经过三次转变后形成的。
这种转变,一方面与他的政治命运相伴随,另一方面也与对朱熹思想的认识有关。
我们着重看后一方面。
王阳明早年就开始接受朱熹思想,他曾向吴与弼的弟子娄谅问学。
开始他遍读了朱熹的著作,后来发现朱熹思想的矛盾,即所谓物理、吾心终判为二,由此产发了在事事物物上穷理,如何能明吾心之明德的疑问。
《年谱?阳明集要》上说:过广信,谒娄一斋谅,语格物之学,先生甚喜。
从“吾心光明”到“此心光明”有多远?
从“吾⼼光明”到“此⼼光明”有多远?明代“⼼学”集⼤成者王阳明是“⽴德、⽴功、⽴⾔,皆居绝顶”的“明第⼀流⼈物”。
其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正堂中间⾼悬着⼀块“吾⼼光明"匾额。
据《王阳明故居》解说词说:此“吾⼼光明”四个字的来源于王阳明⼋字遗⾔,即“吾⼼光明,亦复何⾔”。
可是翻开《王阳明年谱》,⾥⾯明确记载着王阳明⼋字临终遗⾔应该为“此⼼光明,亦复何⾔”。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中《⽂成王阳明先⽣守仁》⼀章中也写道“⾄南安,门⼈周积侍疾,问遗⾔,先⽣⽈:‘此⼼光明,亦复何⾔?’顷之⽽逝,七年戊⼦⼗⼀⽉⼆⼗九⽇也,年五⼗七”。
可见,《王阳明故居》解说词有误,“吾⼼光明”并⾮出⾃王阳明⼋字遗⾔。
王阳明⼋字临终遗⾔中的“此⼼光明”与“吾⼼光明"是有区别的,乃王阳明 “⼼学”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吾⼼光明”的真正出典在什么地⽅呢?遍查《王阳明年谱》,乃知“吾⼼光明”典出王阳明先⽣在明正德⾟巳年(公元1521年)曾写过的⼀⾸题为《中秋》的诗。
诗中写道:“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发相侵寻。
吾⼼⾃有光明⽉,千古团圆永⽆缺。
⼭河⼤地拥情辉,赏⼼何必中秋节”。
这⾥的“吾⼼” 是指忠⼼耿耿的“⼼”、没有任何私⼼私欲的“⼼”,⼀此中“⼼”指“本⼼”。
⼼为国家、为百姓的“⼼”。
此中正德元年(1506),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替戴铣洗冤⽽批评时政,得罪明武宗、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县)驿丞。
在龙场⼏年间,王阳明“居夷处困,动⼼忍性之余,恍若有悟”,始知圣⼈之道,“吾性⾃⾜”,即不是舍⼼求事物之理,⽽是求事物之理于⼼中,这就是⼼即理之说。
正德四年(1509)末,王阳明从贵阳回归途中在湖南⾠州教⼈静坐功夫。
正德五年(1510)三⽉,他升江西庐陵县知县,主张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为本,注重功夫,试图以静坐⾃悟性体。
同年⼗⼆⽉,王阳明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论实践之功。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哲学史中关于王阳明的知识点
王阳明(1472-1529)是我国明代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出身于山东省济南市,是明朝末年思想家的代表。
他的思想深受道家、佛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强调“良知”是人的本性,通过“发挥良知”,可以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实现。
他的思想对我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哲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关于王阳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一、王阳明的生平王阳明诞辰在山东省济南市,他自幼聪慧过人,精通儒学、道教和佛教等各种思想。
后来,他考入国子监学习,成为一名儒生。
在官场上,他曾担任过许多要职,颇得皇帝信任。
但他并不以权势为念,而是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思想的探讨中。
他的一生饱受内心痛苦的折磨,在精神层面上历经了一场苦难的探索之旅。
1529年,王阳明去世,享年57岁。
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阳明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心学”中。
他提出了"致良知"的观念,认为良知即理,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智慧。
人人都有良知,只是有的人找到了良知,有的人迷失了良知。
他主张通过“反省”、“悟道”和“行”三个步骤,可以顿悟“良知”,实现内心的清净和伦理的完善。
他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所知即所行,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验到人生的真谛。
三、王阳明与其他哲学家的关系王阳明的学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产物。
在他的思想中,可以看到佛家的禅宗思想,尤其是禅宗对于“悟道”、“觉悟”和“本性”的强调,他还受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反省内观”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方面,他对“理”、“道”、“仁”、“义”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有所贡献的。
他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如朱熹、王夫之等后来的儒家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四、王阳明的影响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我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打破了传统儒家“格物致知”观念,强调了内在的自我开发和精神的追求。
他的“致良知”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启发作用,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阳明及心学简介
王阳明其人
41岁,正德七年,与徐爱舟中论学,载今《传习录》, 诸生从游渐众。 45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举 荐王守仁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时,江西南部 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變。谢志山据 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据浰头,皆称王,与大庾陈 曰能、乐昌高快马、郴州龚福全等进攻府县。而福建大 帽山詹师富等又发生暴乱。前任巡抚文森托病离任。谢 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 主簿战死。守仁到任后,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盗贼的 耳目,于是抓捕了年老而狡黠的仆役,仆役浑身哆嗦不 敢隐瞒,如实坦白。守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侦 探叛军的情报,守仁因此掌握了盗贼的动静。随后他传 檄福建、广东会兵一处,首先讨伐大帽山的盗贼。
王阳明其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 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 俘获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小,无法命令将 士。王琼上奏,给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从事。七月, 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 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 讨伐浰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 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47岁,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 (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守 仁抵达江西蒞任。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 的民變。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 准招安。明廷遂賜以節度地方军政,准其便宜行事。十月, 王守仁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 山军寨,并会师于左溪。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十一月, 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
中秋诗会 吾心自有光明月
中秋诗会吾心自有光明月
在中秋诗会中,吾心自有光明月是一个常见的诗歌主题。
这个主题通常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明月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自我感悟。
吾心自有光明月,这句话出自明代王守仁的《中秋》诗。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在这个诗中,王守仁通过描述中秋明月,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中秋明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它代表着团圆、和谐和美好。
然而,在王守仁的诗中,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中秋明月的表面描述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人与明月之间的关系。
吾心自有光明月,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光明的月亮。
这个月亮代表着人的本心,是永恒的、不灭的。
王守仁认为,人们应该去发现这个内心的光明月,去领悟生命的真谛。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世俗的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澈。
在王守仁的诗中,他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中秋明月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并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人们应该像中秋明月一样,保持内心的光亮和清澈,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污染。
总之,吾心自有光明月是一个富有哲理的主题。
它提醒人们去发现内心的光明月,去领悟生命的真谛。
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欣赏明亮的月光,感受内心的平静和清澈。
王阳明的心学哲学
王阳明的心学哲学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一代奇才、一代才子、一代豪杰、一代国士”,他在哲学界的影响至今仍然广泛,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巨擘。
尤其是他开创的“心学”哲学,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瑰宝。
本文将从王阳明的生平、心学的基本概念、心学哲学的核心思想以及现代意义等方面,为您介绍王阳明的心学哲学。
一、王阳明的生平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履吾,号阳明,一字松年,山东济南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官宦家庭。
他年少时聪明好学,曾经师从许多名师,学习经书和文学,逐渐成为兵法专家和文化巨匠。
他曾经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官职,如建阳守、揭阳知府、南宁知府、兵部右侍郎等。
他还曾经率兵参加过对倭寇的镇压,取得了显著的战绩。
但是,最终他因为坚持自己的理论而被贬谪到云南地区,不幸逝世。
二、心学的基本概念心学是王阳明晚年创立的哲学体系,其核心概念是“致良知”。
所谓“良知”,指的是人们内在的本性、本能和悟性,人们应该依据自己的良知来认识、判断和行动。
而“致”则是指使良知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和功能,即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探究世界和发挥个人能力,最终达到个人境界的升华和人类价值的实现。
所以,心学强调道德、智慧和人性三者的统一,是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体系。
三、心学哲学的核心思想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即人的心灵中含有全部的真理,人们应该依靠自己的内在天赋和悟性,去认识事物、判断是非、把握人生。
他提出:“神道合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曲直中道”等观点。
良知为本: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是内在的准则和指引,是人们认识和实践道德的根本,良知不受外在因素和主宰的影响,人们应该以之为道德行为的标准和动力。
他强调不断“自知、自爱、自觉、自省、自强”,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解放。
心物一体:王阳明认为心与物不分离,心是物,物也是心,心物是统一的整体。
人们的良知、情感,通过心物的互动和反应,达到相互协调和发展的状态,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生。
王阳明:吾心深处是光明
王阳明:吾心深处是光明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的经历很传奇,充满了个性,也许正是他的志存高远、特立独行和深邃思想,才让他在顺境中不骄傲自满、逆境中不自暴自弃,上下求索,用一生追寻心中的光明、终究成就辉煌的自己。
有志的少年王阳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属于典型的“高富帅”,他自幼喜读书,却不好功名。
1483年,11岁的王阳明在北京上私塾。
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个问题相当于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这样问过,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严肃地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他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
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
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
这件事情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阴影。
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15岁时,他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
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已有经略四方之志。
几乎所有成功均源于有目标,这也是成为思想者的先决条件。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思想,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思想志向。
他们认为思想不能当饭吃,不能转化为利益,便放弃对思想的追求。
更糟的是,这些人不仅放弃思想,还非常不屑于那些爱思考的人。
一个人的志向就是意志和方向。
立何志,为何人,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下,意志坚定、少走弯路,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个性的青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当朝有名的状元,大概聪明是可以靠基因遗传,王阳明虽然从小就一心向圣贤,不愿科举,但好歹给父亲一个面子,临时抱佛脚考上了举人,分配去了工部,有了一个安逸令人艳羡的铁饭碗。
可是王阳明心里并不爽,他想追求圣贤之道,觉得按部就班的生活太无趣,便开始发扬他问道的好习惯,热衷于四处登山,去庙里找和尚道士聊天,想得到人生启示。
吾心自有光明月——阳明良知学简论
吾心自有光明月——阳明良知学简论良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源于《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良知指的是人类内在的道德本能和良知智慧,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
而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则将良知发扬光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阳明良知学。
阳明良知学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通过发掘人类内在的良知本能,实现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
阳明认为,人类本来就是具有良知的存在,只是因为外界的干扰和自身的偏差而失去了良知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因此,致良知的过程就是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内在的本性,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阳明良知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来认识自身的本性和内在的良知。
阳明认为,人类的良知本能是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只有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发掘出自己内在的良知本性。
因此,阳明提倡人们要不断地进行“格物致知”的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道德修养。
阳明良知学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即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认知和理论,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认知和理论,才能真正达到认知和行为的一致性,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目的。
阳明良知学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明良知学的思想对儒家传统思想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和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阳明良知学的思想也对人们的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阳明良知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体系,它强调人类内在的良知本能和道德智慧,通过致良知、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来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
阳明良知学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参考。
中秋王阳明古诗
《中秋》王阳明赏析《中秋》明·王守仁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译文:去年中秋节先是阴云密布,但最终天晴见月,今年中秋却始终阴云满天。
人的一生,本来中秋圆月的美景就看不到多少次,更何况一个人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
不过我的心中自有一轮光明的圆月,千古常在,永不缺独。
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这等快乐,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去年和今年中秋天气变化的观察,以及他对团圆的深深感慨。
诗中的“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呈现出时间流转与天气变化的对照,而“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这里的“白发相侵寻”寓意着岁月的痕迹,诗人的年龄增长,也暗指了生命的短暂。
然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这两句诗,诗人的内心犹如明月般光明,而心中的团圆更是千古永无缺。
这反映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特点,尽管世事无常,但内心却充满希望和期待。
对于诗人来说,团圆并非只存在于中秋节这一天,而是一种永恒的情感。
最后,“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这两句话,所有大自然的美景都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之中,而人们只要有值得欣赏的,就都能得到快乐,不必非是那古怪、新奇、美丽的。
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他强调欣赏自然之美无需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场景。
王阳明生平简介
王阳明生平简介王守仁(王阳明)是一位屡次平定战乱的保国功臣,更是一位历经仕途坎坷的“心学”宗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王阳明生平简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王阳明生平简介: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
正如梁启超对王阳明的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
”但他的一生,又坎坷波折,历经贬谪、受诬、辞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
足智多谋屡立奇功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以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他兴趣广泛,不仅诗文出众,还热衷于骑射兵法。
15岁时,他开始随父亲游历黄河南北、大江上下,了解风土民情,熟悉边塞形势。
弘治十二年(1499年),27岁的王阳明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王阳明在做官时,非常注意观察人的内心世界。
正德初年,王阳明因冒言直谏触犯权贵,被贬至贵州龙场。
到任不久,捕获了一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头目。
此人平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审讯时还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说:“我犯的是死罪,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微微一笑,说:“那好吧,今天就不审了。
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
”强盗头目说:“脱外衣还可以松松绑,脱就脱吧。
”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头目也说:“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阳明接着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强盗头目马上紧张起来,连忙说道:“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道德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强盗头目点头称是,便把罪行从实交待。
正德五年(1510年)大宦官刘瑾倒台后,王阳明受到同僚推荐,又开始担任一些重要职务。
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处处中秋此月明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充满亲情的节日。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圆。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人相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
亲情之乐,是普世共有的情感,与年老的父母聊天,看父母欣慰的笑容;给小孩子讲个故事,看儿女欢笑雀跃于膝下,从中获得的欣喜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王阳明认为,“爱亲”是人的良知良能。
他30岁时在阳明洞修炼道术,曾经产生“离世远去”的念头,但是始终难以割舍对祖母、父亲的思念之情(母亲在他13岁时去世,祖父在他19岁时去世)。
最终他悟到“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认识到对亲人的爱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在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
在超脱尘世与拥抱亲情之间,王阳明选择了后者,也从此认为佛道抛弃亲情人伦是不对的。
1506年,35岁的王阳明由于上书言事得罪了太监刘瑾,被打了四十廷杖,入狱释放后,又被贬往贵州龙场做驿丞,到蛮荒之地做个不入流的小官。
发配的路途经过南京,当时他的父亲在南京做官,又正好赶上中秋节,父子得以团聚。
看着白发苍苍的父亲,王阳明一阵内疚,流着眼泪痛骂自己鲁莽,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更让年老的父亲担忧。
父亲说的却全是宽慰之词:“只要人平安回来就好啊,你所做的事情也是出于正义,不必太自责!”父子喝酒庆祝之外,父亲还特意请来南京城一个有名的耍杂技戏法的人,在家宴上表演戴着头盔翻跟头。
这个戏法非常精彩,可以连翻十几个跟头而头盔掉不下来,王阳明惊叹地问,是如何做到的?耍戏法的人的回答说,翻跟头的时候,脚跟要站定,牙齿咬紧,让太阳穴膨胀,然后头盔就戴住了,翻跟头的时候就不会掉下来。
王阳明心中一阵暖流涌动,他明白是父亲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要立定脚跟,咬紧牙关。
正是经过了这一个中秋节,在亲情中汲取了无限力量的王阳明,毅然奔向贵州龙场,于是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精彩人生。
王阳明:心有光明月,千古永无缺
王阳明:心有光明月,千古永无缺【1】1524年中秋,王阳明在他的伯爵府天泉桥上做下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其中有一句叫“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1529年,他在从广西回浙江途经江西赣州的路上离开人间,去世前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大字,这八个字和他的龙场悟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相互辉映,构成了心学宗师的完美自画像。
如果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是王阳明的高度自信,那么,“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其高度自信后的果,而“心有光明月,千古永无缺”则是因。
【2】人类看月亮,必有阴晴圆缺,这是因为视角的不同,导致所看到的事物就会不同。
有人设想,月亮是客观存在的,根本没有圆缺的变化,只要我们转变视角,就能发现,月亮就是那个月亮。
若干年前,嫦娥抛弃丈夫,定居月球,她看到的月亮是永无缺的,但这个永无缺的月亮,却并未给她带来圆满的欢乐,而是郁郁寡欢的凄凉。
这使我们意识到,永无缺的月亮只能存在我们的心里,绝对不能在我们心外。
即使地球上一个人每天都能看到中秋又大又圆的月亮,可月亮不在他心里,他同样不会有团圆、圆满的快乐。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不过如是。
凡是物,必须要在心里,它才能给你带来利润。
否则,它只是个我们心不在焉之物。
【3】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后,心中始终有一轮光明月,这轮明月由高尚的道德和精准的判断力构成,简单而言,是由他的良知构成。
他时刻保持着良知的光明,那轮月亮自然也光明,在他有生之年,这轮明月始终不曾缺损,也正是这轮始终驻足在他心中的明月,帮他创建了夺目的事功,洒下良知的种子。
王阳明由此也成为中华人的良知,中华人的明月。
【4】心有光明月,就是心存良知,若想光明月不被遮蔽,千古永无缺,我们能做的就是他这首诗歌的最后一句: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月。
不是每天都有圆月,我们不可能每天都能赏到圆月,但我们可以赏心中的那轮光明月,它如果在你心里,万古长存,何必中秋月,何必有月!。
吾心自有光明月须有恩威化梗顽(上)——记王阳明从“天泉证道”到“广西成道”
吾心自有光明月须有恩威化梗顽(上)——记王阳明从“天泉证道”到“广西成道”吾心自有光明月须有恩威化梗顽(上)——记王阳明从“天泉证道”到“广西成道”吴孝斌王阳明出生于浙江,成名于北京,悟道于贵州,事功于江西,成道于广西。
自“天泉证道”证道之后,王阳明在广西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使命,并将阳明心学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阳明心学在广西得到了集大成,其在广西的军事思想、理政方略等,都是其“良知之道”运用到极致的体现,广西是他的实践之地、事功之地,更是他的成道之地。
一.“天泉证道”诠四句“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王阳明对先贤圣学(经典)的学习体悟也是一个渐进而顿悟的过程。
从贵州龙场开始悟得“心即理”,进而“知行合一”、“致良知”。
嘉靖元年(1522年),王守仁回乡守制。
此后近六年的时间里,他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居乡讲学,宣讲“王学”,其心学思想日渐成熟。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观念,“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只要遵从我们的内心良知,人人有做圣人的潜能。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知”和“行”合一的过程,所以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嘉靖六年(1527),广西田州岑猛作乱,后又有卢苏、王受构众煽乱,攻陷思恩。
五月,王阳明被任命提督两广及江西湖广军务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征思恩、田州,平定暴乱。
六月,先生上疏请辞,未被允许。
九月,起程赴广,起程前夕,先生在天泉桥(浙江会稽阳明宅院的一座小桥)上与学生钱德洪、王畿上讨论阳明“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史称为“天泉证道”。
天泉证道图(网络图片)“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王阳明以儒家为主体,又充分消化吸收了佛道两家文化的精髓。
“四句教”总结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个人的认识和群体之间人性本质的变化。
心学之思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心学之思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心有明月,砖塔有缝。
不乏一部分人,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座石塔,高耸入云、坚不可破、密不透风,以为那就是生命的意义。
但是这座石塔筑起的过程,好比人生路,行走的分外艰难。
苏东坡与石塔禅师见面,二人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苏东坡说:“在这里草草地看了一看,可惜连一座石塔也没有见到!”石塔禅师说:“这里不是有一座砖塔吗?”苏东坡说:“是座有缝的塔!”石塔禅师说:“若没有缝,又怎么让人间的蝼蚁在里面安身立足呢?”人心如塔,砖塔有许多缝隙,没有石塔那样壮观,但是它能容下像蝼蚁一样的小生命。
做人如果做得密不透风、滴水不漏,是不是失去了做人的本旨和乐趣呢?王阳明说:“致良知则心得其宜。
”所谓“心得其宜”,就是砖塔有缝,有缝才能宽严有度,达观处世;有缝才能透进光亮,人生也就有了诗意。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一旦目标确定下来,它将会喷薄出无限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不肯为之努力的话,那又怎么可能期待生命的辉煌?在各种路途中,如果你只专注于你的目标,比如选择远处的一个广告牌,然后眼睛和内心只冲着目标,眼神直线、坚定,用不快不慢的速度走过去,不要怕撞到人和其他东西。
渐渐的就会越走越快,会产生一种感觉,路上的人和物都在给你让路。
其实,人生就是与世界上的其他人、事物,进行博弈的一个过程,你更专注于目标,比别人更有底气和信心,那么其他的人和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热爱比付出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自助者天助,当一个人真的渴望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帮他实现梦想。
王阳明说:“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就算全天下人都来指责我,我还是依然听从自己内心良知的声音,独自前行。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别人,一直随大流,那个自我就会被深深掩埋。
学会这个世界上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规则,在“做自己”和“取悦他人”之间找到平衡,融入人群才不显得寂寞,附和众人才不显得孤独。
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华民族在对宇宙的认识中比较重视月亮,早在《礼记》中,就记载秋日的傍晚,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文人骚客,更是留下了千古传唱的名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月圆月缺,本是一种天象。
数千年来,中国人对月亮倾注了无限温情。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故乡、乡思与相思,满月则象征了圆满、团圆。
不过,在心学宗师王阳明看来,“月”却别有内涵。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王阳明一生写过很多关于月亮的诗,有两首比较有意思。
第一首是十一岁写的。
有一次他的父亲跟朋友喝酒吟诗。
有一个人吟着吟着,只吟成了两句,旁边这个十一岁的小孩接着把下两句完成了。
父亲的朋友们很惊奇,说“这个孩子会作诗啊?”王阳明说:“我随便作作啦!”大家说:“你会作诗,那好,我们出个题目,你作作看。
”抬头看见月亮从山巅升起,说,你就作山月之诗吧。
王阳明随口就作了一首诗: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这句话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看问题,往往会被它的表面所欺骗。
而且,我们的视觉,直觉,听觉等,都会欺骗你。
很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视野开阔了,思想开放了,那么自然而然的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会被它的表面所欺骗了。
因为从高处看低处是容易的,清楚的。
使用你的思想如果能在一切之上,你就可以轻易的看穿一切。
天上之月长缺,心中之月长圆第二首诗是一年中秋节写的。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王阳明认为,天上的月阴晴圆缺,没有定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的生平事功与心学简介吴光王阳明的思想学说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而对儒学的理论贡献尤其卓著。
其学远承孟子,近继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
下文谨对阳明学的理论结构、根本精神以及阳明学的当代意义作一概述。
(一)阳明学的理论结构什么是阳明学?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阳明学,就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而兴盛于明代末叶、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
这个良知之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
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良知学。
我们可以把阳明心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
阳明良知学的理论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良知本体论。
孟子心学可以说是“仁心”本体论,但他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叫仁学。
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又说:“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到了陆九渊心学是理学之“心即理”派,是“心”本体论。
阳明心学则是“良知”本体论。
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主体。
如他所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第二,“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但主要是指道德心。
如他所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同上。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
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以从兄便是弟……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这里所谓“是非”、“好恶”、“真诚”、“恻怛”也即孟子的“四端”之心,在根本上是一个“仁心”(道德心),这“仁心”便是“良知”,这“良知”便是“天理”。
二是致良知的方法论。
他对《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一语,作了与朱熹很不相同的解释。
他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又如王阳明送给门人的几首《咏良知》诗所表达的:“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
如果我们将其中“万化根源总在心”一句改为“万化根源在良知”,也许更能揭示阳明心学的本质特色吧!三是知行合一的工夫论。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
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
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第二,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就本质而言,王阳明所说的“知”只是“吾心之良知”,或曰“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只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
最后一个是关于阳明“四句教”的问题。
这引起了弟子后学的许多纷争。
刘宗周和黄宗羲对四句教提出了一些批评。
也有不少人认为,四句教反映了王阳明思想的成熟。
我觉得四句教应该说是王阳明的精神所在,是王阳明对致知与格物、本体与工夫关系的疏解。
(二)阳明学的根本精神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到底在哪里?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我认为,明代理学的精神在阳明,而阳明的根本精神在“良知”。
这个“良知”精神表现在如下四点:第一是道德理想主义。
前述王阳明诗中所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些都是概括王阳明道德理想主义根本精神的话语。
所以“良知”是心之本体,是进入圣门的秘诀,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
这正是阳明学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
第二是人文精神。
阳明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哪里?我觉得主要表现在王阳明对《大学古本》的修订。
因为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王阳明就根据《大学古本》把“在新民”改为“在亲民”。
这个“亲民”就像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亲之即仁之,就是孔子所说的“安百姓”。
这么一种重民生的精神,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人文精神。
这种精神也贯彻在他的儒学实践中。
古往今来,王阳明确实是一个“真三不朽”的大儒。
孔子主要是讲学,他的学说统治者不接受,他也无从发挥。
朱熹也是以讲学为主,一旦实践人家把他当作伪学。
王阳明文治武功,社会实践显著。
比如说,平定宁王朱宸濠之叛,平定少数民族之乱。
王阳明平乱之后,他向朝廷申请,在江西、福建设几个县。
贵州龙场是蛮荒之地,王阳明去那里办教育,所以当今贵州学人一直在大力弘扬王阳明的丰功伟绩。
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
王阳明虽然与朱陆有差异,他也想折衷朱陆,会通佛老。
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东西。
我曾经在陈鼓应先生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上发表一篇文章,探讨王阳明与道家文化的关系。
也有学者研究王畿,说其“四无”说很大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响。
我觉得很有道理。
尽管王阳明折衷朱陆、会通佛老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我觉得这种折衷会通的精神却是应当发扬的。
它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第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可把“致良知”概括为“行良知”,因为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
黄宗羲对这种力行实践的精神解说得更明确,说“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写了一封关于黄宗羲思想的信,信中写道:“我喜欢读黄宗羲的著作,因为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具有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
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
我应谨记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
”这是一种亲民的精神,力行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发扬。
(三)阳明学的当代意义我们可以从阳明学的根本精神体会其当代意义:第一,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王阳明致良知的现代意义,重新加以解说。
有人批评中国是重商主义,我看多少有点道理。
比如,某些地方政府无限量发放汽车和发展房地产业,作为他们的政绩,而不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的后果。
政府官员们却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一味地追求高速发展。
这就是重商主义的表现。
还有就是以GDP作为衡量我们发展的唯一标准,而不顾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弊端丛生,这也是重商主义的表现。
如果说,在80年代中国落后的情况下“发展是硬道理”是正确口号,那么在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就应该强调“适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才是硬道理”了。
其实当前社会发展的更重要问题是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
我们现在要多提倡一点“含文量”,而不是含金量,因为一提含金量就是GDP多高。
GDP不是不要,但更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
重商主义冲击自然经济,是进步的。
可是在现代社会而言,可能就会产生很多弊病。
因此我们对重商主义要辩证全面地看,在一定条件下要抵制重商主义。
我们要提倡有节制地适度发展,提倡“多元和谐”发展观,提倡“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与发展观。
尤其是当今人欲横流、良知被障蔽的社会现状下,作为弘道之士,更有责任去彰显人人自具的良知,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以求澄清吏治,净化风俗。
第二,阳明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当下尤其显得重要。
我曾经接受香港《亚洲周刊》一位记者关于温家宝总理论黄宗羲思想的一封信的访问,我请他把标题定为“中国现代民主的建设——从民本走向民主”。
后来我策划了“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研讨会”,我主编的论文集题目也是《从民本走向民主》。
我们应当承认,民主是普世价值。
儒学的传统历来强调以民为本,从民本走向民主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王阳明“心外无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论高扬主体性,启发了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潮。
黄宗羲的“君为民害”论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命题既批判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性,同时确立了“民为主宰(主体),君为客卿(客体)”的民主启蒙思想。
我们这个时代实际上还处在后启蒙时代,需要强调人性解放与思想解放,需要高扬人民的主体作用,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就是从民本走向民主的道路。
毫无疑问,王阳明、黄宗羲的“亲民”、“民主”思想对于现代中国走向仁政爱民、发展民主的政治改革也是有借鉴作用的。
我在当代儒学创新问题上提出了新体新用的“民主仁学”论,主张建立“以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的新体用论,其思想的源头之一就是从孔孟的仁学仁政、王阳明的“致良知”、黄宗羲的“行良知”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而来的。
第三,阳明学折衷朱陆、会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体现了一种多元和谐的文化取向,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沟通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现在我们学术界比较活跃,有主张全盘西化,引进自由主义的学说;也有主张全盘东化的,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我是既反对“全盘西化”论的自由主义主张,也反对“中国世纪”论的民粹主义主张的。
我们不要人家压倒我们,为什么我们要压倒人家呢?我们求得一个多元和谐就可以了。
西方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东方文化和它交流,沟通互补,共存并进,不是很好吗?我提出“多元和谐”文化观,也是从孔子的“和而不同”、王阳明的“折衷朱陆、会通佛老”的思想方法受到启示的。
第四,阳明学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
现在我们有些官员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与“行”完全脱节,其结果是失去民众信任,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