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的格式与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f7201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2.png)
书法作品章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作品的章法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设定作品的布局和格式,还能够反映出书法家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书法作品的章法。
首先,书法作品的章法要注重整体性。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整体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采用太极图案或者三段式布局来体现整体感。
其中,太极图案是指一组圆形连成的形状,它有两个半黑半白的组成,代表着阴阳相合,万物归一的道理。
而三段式布局则是将作品划分成三部分,分别安排标题、正文和尾声,这种布局方式简洁明了,让作品更加清晰明了。
在章法的整体性上,关键是要注重尺度感和平衡感,使整篇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的效果。
其次,书法作品的章法要突出主题。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能够突出主题和思想内涵,使读者在阅读时有所感悟。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通过采用较为简单而明显的排列方式,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主题。
比如,可以在作品主体上设置比较精致的布局,实现主次分明,突出主题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章法上设置比较有层次感的排列方式,让作品更加符合主题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最后,书法作品的章法要具备创新性。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也不应该停留在古老的范式中。
书法作品的章法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来呈现,比如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书写风格、线条形态等等。
在章法的创新性上,关键是要拥抱当代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让书法作品更加接地气、生动活泼。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书法作品的章法对于整个作品的质量和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书写章法时,需要注重整体性、突出主题和具备创新性,这样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任何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都应该注重和研究章法的设计,以便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硬笔书法作品的正确格式
![硬笔书法作品的正确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a35cc5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a.png)
硬笔书法作品的正确格式
1、注意章法安排:
字距、行距的大小,行线的曲直,天头、地坎是否齐平等情况,尤其是正文的字体和款式,安排都应适当。
2、注意字形的正确和风格的统一:
既可以写规范简体字,也可写繁体字,但切不可繁简体混杂使用,因为繁简混杂被认为是创作者文化艺术素养不高的表现。
3、关于标点符:
可以不用标点符号,也不采用起首低头、空格和提段的书写规范;
若采用打标点符号的格式,则所用标点符号既要正确又要以不损害幅面的完整、美观为原则。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https://img.taocdn.com/s3/m/a20a476bf46527d3250ce000.png)
册页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有单 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数十页 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玩赏保 存。
匾额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 牌子,形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 认醒目,浑厚凝重。在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 装饰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经济,富有时 代感。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 庄重严肃。
纪月方式月令别称:
七月:孟秋、初秋、新秋、上秋、兰秋、肇秋、 首秋、早秋、瓜时、凉月、兰月、瓜月、巧月。 八月:仲秋、中秋、正秋、桂秋、桂月、爽月、 壮月、大清明、仲商。 九月:季秋、晚秋、暮秋、杪秋、菊秋、凉秋、 三秋、菊月、咏月、朽月、玄月、季商、暮商、霜 序。 十月:孟冬、初冬、上冬、开冬、良月、吉月、 阳月、小春月。 十一月:仲月、中冬、仲冬、畅月、子月、雪月、 寒月、龙潜月。 十二月:季冬、严冬、残冬、末冬、穷冬、暮冬、 杪冬、腊月、冰月、除月、严月、暮岁、暮节、穷 捻、穷纪、嘉平。
纵式
横式
行列布白方法
1、纵有行 横有列
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 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 整齐美。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 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 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 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初学分布的人, 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
(二)落款的种类
1、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 上正文 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写在正文左侧,也称“下款”。 2、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右侧上方; 下款则为单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 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 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 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yǎ shǔ] 、惠存” 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 念”等等; 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 等。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如果作品所剩空 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书法章法
![书法章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62fe3ecfc789eb172dc872.png)
提款的种类
1、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 右侧上方;下款则为单款。 2、单款:是以正文出处、书写者姓名、 书写时间地点为主要内容。写在正文左侧, 也称“下款”。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
1、双款
(一)上款:一般内容和格式为: 姓名 + 称呼 + 谦词 如:晓华同学惠存、永明贤弟雅属 (二)下款: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 时间 + 地点 + 姓名+ 谦词 如:甲午年初冬于画苑晓晴敬书(奉书)。
(三)印章的盖法
先将印章蘸上书画专用印泥,确定印章 的位置,然后稳重盖印。 1、在纸下放一硬皮垫或一本书,比较简 单。 2、先用湿毛巾将盖印之处潮湿后,再盖 印。 3、使用印规将盖印处定位,按着印规盖 印。
本次课内容
临摹曹全碑,注意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 间的关系,章法横排式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第四部分:书法章法
章 法
章法,主要是一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以及
提款、印章之间,整个布局的组织和安排。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提款、印章 三部分构成,章法则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
一、正文(隶书为例,字间、行间关系)
字间的关系对比,主要包括大小对比、 长短对比、正斜对比、纵横对比。 行间的关系对比,一种是强调行间的距 离,另外是强调纵间的距离。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948126a08a1284ac9504348.png)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书法作品格式大全作者:肇之书法作品格式大全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842a83d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1.png)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书法中的章法布局技巧【范本模板】
![书法中的章法布局技巧【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e5a1bdc580216fc710afdc7.png)
书法中的章法布局技巧什么叫章法,章法就是布局和谋篇。
给你一篇文字,给你一张纸,请你把它写出来,要想写成一幅书法作品,你就必须要好好构思一番。
有的人只知道写字,但不知道究竟如何去布局和谋篇,这是很不够的。
如何理解书法中的章法,应该是一个全局性的大概念,它所涉及的面是很广的,如作品的款式、笔法的运用、字群的排列、线条和墨色、行间留白、上下款文措辞以及如何用印等,方方面面,都要事先考虑到.我国著名书法家张新明先生说,艺术给人以美感,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也要给人以美的感受。
如此众多的内容,要想一下子在章法的概念里,安排得十全十美恐怕难以做到。
事实上,章法如同兵法一样,不同的战役有不同的打法。
不同款式的书法作品,有不同的章法要求,我们大不可以偏盖全。
我们一定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把握好这个全局性的大概念。
下面,就从不同的作品款式出发,并以实例来作一些具体的探索。
一、关于“对联”的章法技巧据传,在古代《诗经》中就有无数语句相对、平仄和韵的对联。
在唐宋以前的律诗中,第二句与第三句都是两两相对的。
然而,对联用于书法则是在明代晚期,直到清代以后,对联才得以盛行。
对联强调对称美,开始的时候很工整,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清代以后才发展到诸体都能入对联。
对联的内容一般有“山水情怀、寄写心志、讽喻社稷及生活读书”等。
对联的字数不等,常见的有“四言对、五言对、七言对"等,后来还出现了“数十字、上百字”的长联。
在款识方面,对联开始只落单款,到后来也落上下款。
在用途上,对联也从雅士清玩发展到亭台楼阁、高堂庙宇。
现列举若干对联款式如下:1、上下款一行式。
对联的上款,在一般情况下,总是要题上受书人的称谓、姓名和字号的。
但是,本幅作品的上款并没有找到位置。
因为他在上联已经题上了“甲子五月端阳前一日”,而且所题的位置比较低,如果再题受书人的姓名的话,自觉不妥。
于是,作者把受书人的姓名题在了下联的上方,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下方,以示对受书人的尊敬。
书法作品章法与格式
![书法作品章法与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8101be0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a.png)
书法作品章法与格式格式与章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作品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关键。
格式与章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后期第一次出现了比较纯粹的赏玩意识,是在书法历经实用、雅玩(宋代手卷是其典型的反映)、赏玩过程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
书法格式与文体有关,受载体形状所限,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已被固定。
章法与格式有关,但不等于格式。
一定的格式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书体书写,所表现的章法会各不一样。
章法通常也在进行创作之前被确定,却常常又在瞬息的运动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一、书法作品的格式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书法篇幅的规格形式。
书法作品的格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卷、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条幅条幅指长方形的幅式作品,其长与宽悬殊比例比较大,亦称直幅或者立轴,通常将宣纸竖向对裁或将宣纸裁成长条形,装裱之后就成了“立轴”。
(二)屏条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
除独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
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立的,但字体、风格需要统一。
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
常见的有:四幅、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
(三)对联对联即因为书写中国独有的楹联文体而形成的特殊格式。
普遍运用于春联的书写和传统建筑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画的两边。
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文字音律上平仄相对,书写时左右应有呼应之感。
如果字数较多的长联,可以分行书写,上联自右向左排行、下联自左向右排行,这种长联称做龙门对。
(四)横披横披指横幅作品,横长竖短。
这种格式可以写少数字,自右而左写一行,也可以横式直写形成多行书长篇字。
横披大的可用于建筑物上、大厅会议室中悬挂,小的可用于斋室居所布置。
(五)中堂因悬挂于厅堂正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一般为一比二。
常见的有长四尺、五尺、六尺等整张宣纸写成。
内容可以写长诗或短文,或只写几个大字,甚至只写一个大字。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92e957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2.png)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包括结构、节奏和形态。
1. 结构:书法作品的结构是指字形和字间关系的布局和组合。
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美感和凝练程度。
在书法作品中,结构要注意字形的平衡、对称和比例,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关系。
一个良好的结构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整齐、有序和统一。
2. 节奏:书法作品的节奏是指字形和笔画之间的连续性和韵律感。
在写字的过程中,要控制笔画的长短、粗细和厚薄,以形成诗意的节奏感。
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动感和流动感,使字迹有生命力。
3. 形态:书法作品的形态是指字形及其全部笔画的形状和特点。
形态要注意字形的纵横比例、曲直度、骨骼形态和笔画的变化。
一个好的形态可以使作品看起来匀称、自然和美观。
形态的运用需要讲究笔、墨、纸的配合,注重笔画的起伏和力度,以及适时的转折和变化,使字迹呈现出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8feb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b.png)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有三种:
1. 横竖都对齐,即纵有行,横有列。
虽然横竖对齐,也切勿把每个字都写得一样大小,特别是打了格子的,千万不要把格子都写满,上下左右都要留白。
还要根据字形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字是纵向的,就写得瘦长一些,字是横向的,就写的宽扁一些。
一般来说,用这种章法的比较少,因为是比较规整的章法布局,会显得缺少艺术性,大多在佛经或一些正式公文上使用这种布局。
2. 纵有行,横无列,就是竖向是对齐的,但横向不对刘,左右之间的字参差不齐,从而打破了横向格子的束缚,显得比较灵活。
这种布局方式是小楷书法中采用最多的章法技巧。
采用这种章法时要注意左右的字之间的关系不可过于单一,要适时变化,左边的字可以对着右边的空白,形成一种补气的效果。
但又不可完全这样,那就会陷入另一种刻板单调之中,有时可以通过字距或行距的伸缩来进行巧妙的处理。
3. 纵无行,横无列,很明显就是横竖都不对齐,全篇横竖形成一种参差不齐的状态。
典型的作品就是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
这种章法布局完全打破了乌丝栏的约束,彻底解放了横竖之间的束缚,但也就因为太过自由而导致难以驾驭,所以一般是高手才敢采用此种章法技巧。
虽然这种章法看似横竖都不对齐,但也要在不对齐中形成另一种意义的对齐,也就是在曲中求直,其中
必须如交响乐一般有一个主旋律在里面,听从指挥的灵活调遣,否则就会乱成一团,毫无章法可言。
总的来说,小楷书法作品的章法需要灵活运用以上三种方式,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要注意行与列的关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距与字距的布局以及整体的艺术美感等方面的问题。
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dca6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5.png)
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楷书作为我国书法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章法布局是一项关键的技艺。
合理的章法布局可以使字体更加协调美观,凸显书法作品的艺术感和气势。
本文将介绍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楷书章法。
一、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1. 一字一格原则楷书一字一格是指每一个字的字形都应在一个规定的格子中书写。
这是楷书章法布局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字体整齐划一的重要手段。
2. 上下对称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上下对称原则是指每一行字的上下两边应该保持左右对称,营造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上下对称可以通过字形的对称,如左右部分、上下部分的结构对称来实现。
3. 左右平衡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左右平衡原则是指每一行字的左右两边应该保持平衡,字形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要相对和谐一致。
左右平衡可以通过调整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来实现,使得整体的布局更加美观。
4. 空白分隔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空白分隔原则是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使整体的布局更加舒适自然。
过于紧凑的字体排列会使文字显得拥挤,影响字体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感。
5. 主次分明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主次分明原则是指要合理区分字体的主次,突出重点。
在排列布局时,应将主要内容置于中央位置,次要内容放置于字体的边缘或次要位置。
这样能使整个作品更有层次感和主题感。
二、楷书章法布局的方法1. 中心对称法中心对称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的中心位置放置于整个作品的中央,左右两边对称分布。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常用于写作标题、做书法作品封面等。
2. 左右分布法左右分布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集中在左边或右边,使排列整齐、有序,给人以朴素、稳重的感觉。
这种布局方式常用于写作长文、文章开头等。
3. 上下分布法上下分布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分布在上方和下方,使整个作品具有动感和流动感,常用于做诗词书法作品、楹联等。
书法的章法结构
![书法的章法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5770f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e.png)
书法的章法结构
书法的章法结构是指书法作品中字、词、段、页、帖、卷等结构组合的方式。
在中国传统书法中,章法结构非常重要,它反映了书法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书法的章法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字:字是书法作品的最基本单元,一个字应该有整体性,笔画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和协调。
一个好的字应该具有韵律感和动感,给人以美感的享受。
2. 词:词是由若干个字组成的意义完整的单元,它需要保持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在书法中,多数词的构成都是左右对称或上下平衡的,这样可以使整个作品具有稳定的视觉效果。
3. 段:段是由若干个词组成的意义完整的段落,它需要保持整体的紧凑和流畅。
在书法中,段落之间的距离应该适当,要考虑到整个作品的平衡和协调。
4. 页:页是书法作品的一页内容,它需要保持整体的统一和协调。
在页面的设计上,应该注意到左右对称、上下平衡和整体的空白布局等因素。
5. 帖:帖是指一整页或多页内容相同或相关的书法作品。
在整个帖子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章法的变化和转移,使得整个帖子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
6. 卷:卷是由若干个帖子组成的意义完整的篇章,它需要保持整体的分寸和节奏。
在卷的设计上,需要注意到章法的转移和发展,
使得整个卷子具有完整的思想和艺术性。
总而言之,书法的章法结构是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5afef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0.png)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包括:
1. 节奏感:作品需要有节奏的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可以通过改变笔画的粗细、轻重、快慢等来营造节奏感。
2. 气韵生动:章法要求气韵生动,即整幅作品要给人一种气息流畅、生动活泼的感觉。
每个字、每个笔画都要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3. 布局合理:章法要求布局合理,即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要安排得当,错落有致。
同时,要避免过于拥挤或过于空旷。
4. 统一协调:章法要求统一协调,即作品的整体风格要一致,避免出现突兀或矛盾的地方。
字体的选择、笔墨的运用、风格的表现等都要协调一致。
以上就是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硬笔书法28字格式
![硬笔书法28字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e5ddb56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9.png)
硬笔书法28字格式
硬笔书法28字的格式通常是指一篇硬笔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包括字的大小、间距、行距等。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28字格式参考:
1. 字的大小:每个字的高度应该在2-3厘米之间,宽度可以根据字形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2. 字的间距: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一个字的间距为佳。
3. 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应该适中,不宜过密或过疏。
一般来说,行距应该是字高的倍左右。
4. 整体布局:整篇作品的布局应该整齐、美观,字与字之间要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在写硬笔书法作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书写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书写效果。
同时,要注意笔画规范、用笔准确、结构合理,这些都是写好硬笔书法的基本要求。
硬笔书法书写章法
![硬笔书法书写章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7348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a.png)
硬笔书法书写章法
硬笔书法作品的章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格式安排:根据字数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格式。
例如,60字可以书写
3首五言古诗,80字可以书写2首五言律诗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横写或
纵写的方式,其中横写是钢笔字原有的书法形式,而纵写则是参照毛笔书法格式书写。
2. 扇面设计:扇面大致可分为分折扇和团扇两种,其中分折扇多采用长短行相间的排列方式,使扇面的形式具有跳跃感,空间布局也得以平衡;团扇一般是左右两边的字相等、排列对称,看起来非常整齐。
3. 印章:印章一般是整幅作品写完后才加上去的,可以分为朱文章和白文章两种。
最基础的印章为某某某印,然后再加上一个名号章,如果没有名号章,可以盖上一个闲章,一般情况下,闲章是盖在开头前两个字中间的。
此外,硬笔书法的章法还包括斗方、卷轴等。
具体设计需根据个人喜好和作品内容来决定。
八年级美术上,14《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八年级美术上,14《如何欣赏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81cb1025901020206409c05.png)
草书:为了书写简 便在隶书基础上 演变出来的。
• 4、草书——简洁飞动的线条 猜一猜:以下草书对应的汉字。
特点: 书写速度快 笔画连绵省减 难以辨识 字形变化丰富
花
水
新
5、行书——实用灵活的书体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下面几个“龙”字,哪个是用行书所写?
楷书
行书
行书
草书
特点: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
——牵丝
三、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三、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王羲之
作品
汉字
笔画 (整体——局部) 结构
1、背景知识
• 时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 • 地点:浙江绍兴 兰亭 • 人物:王羲之、谢安、孙绰 等文人雅士 • 事件:行修禊之礼,享曲水流觞之乐
• 《兰亭序》主要内容: 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 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 神采意蕴:秀美飘逸、刚柔 兼备、庄重典雅。
2、西周《墙盘》赏析
• 用笔特点:基本由直线、 斜线、弧线组成,圆转 灵动。 • 章法结构:方整均匀, 穿插呼应,象形性减弱; 纵成行,横成列。
• 神采意蕴:灵动而端庄。
五、学习建议
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评述
查找相关资 料,用本课所学 的方法对《祭侄 文稿》进行欣赏 和评述,完成一 篇200字的欣赏 短文。
对联
(6)扇面。书法扇面作品分折扇和团扇两种。 折扇的书写要计算好字数,可使每行的长短相同, 也可使其错落有致,写成长短句。 团扇面近于正圆,可因形而安排章法,根据字数多少 因地制宜。 书法扇面作品的章法要求布局高雅,格调清新,最 好是设计的错落有致,书写美观大方。 书法扇面是书法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历来为人们 所喜闻乐见。
书法的格式要点
![书法的格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c6755602d276a201292ec9.png)
书法的格式要点
中堂
中堂,是竖 行书写的长 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 一张整宣纸 (分四尺、 五尺、六尺、 八尺等)。
书法的格式要点
屏条
屏条,是指成组的 条幅,也可称为 “条屏”。通常是 四幅为一组,构成 了四条屏。此外, 还有六条屏、八条 屏乃至更多条的, 书写形式与条幅类 似,可以每幅自成 格局,又可连成一 组。
书法的格式要点Biblioteka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六)落款的称呼 写给单位的作品,直接将受书单位写于上款位置。 写给长辈的书作,通常在名字后用老师、先生、
书法的格式要点
长卷
• 手卷是书画横幅中比较长的,因为不便于悬挂,只便于用手边展 开、边欣赏、边卷合,所以叫手卷;又因为“手卷”比较长,所 以被人们称为“长卷”。
• 手卷这种品式晋代就已经有了,它是由秦汉的“经卷”、“卷子 本”演化而来的,手卷的内容可以是:
• 1、完整的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 • 2、由多幅独立的字联结而成。如果是由独立的字、幅组成,字
一、书法作品的幅式 二、书法作品的内容 三、书法作品的布白
书法的格式要点
一、书法作品的幅式
书法作品的幅式: 条幅、横幅、对联、屏条、 中堂、斗方、镜心、匾额、 长卷、扇面、册页、报头、 题签等。
书法的格式要点
条幅
条幅,也叫 “直幅”,装裱 后称之为“立 轴”。是指直挂 的长条形作品。 条幅的长度与整 张宣纸相同,宽 度是整张宣纸的 对开或三分之二 开。可书写单行 大字或数行小字。
书法的格式要点
横幅
横幅,也叫“横披”。是指横向悬挂的形式,宽度大于 高度,宽度与整张宣纸相同,高度是整张宣纸的对开或 三分之二开。可书写单行大字或数行小字。
书法的格式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作品的格式与章法格式与章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作品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关键。
格式与章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后期第一次出现了比较纯粹的赏玩意识,是在书法历经实用、雅玩(宋代手卷是其典型的反映)、赏玩过程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
书法格式与文体有关,受载体形状所限,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已被固定。
章法与格式有关,但不等于格式。
一定的格式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书体书写,所表现的章法会各不一样。
章法通常也在进行创作之前被确定,却常常又在瞬息的运动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一、书法作品的格式-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书法篇幅的规格形式。
书法作品的格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卷、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条幅-条幅指长方形的幅式作品,其长与宽悬殊比例比较大,亦称直幅或者立轴,通常将宣纸竖向对裁或将宣纸裁成长条形,装裱之后就成了“立轴”。
-(二)屏条-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
除独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
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立的,但字体、风格需要统一。
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
常见的有:四幅、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
-(三)对联-对联即因为书写中国独有的楹联文体而形成的特殊格式。
普遍运用于春联的书写和传统建筑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画的两边。
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文字音律上平仄相对,书写时左右应有呼应之感。
如果字数较多的长联,可以分行书写,上联自右向左排行、下联自左向右排行,这种长联称做龙门对。
-(四)横披-横披指横幅作品,横长竖短。
这种格式可以写少数字,自右而左写一行,也可以横式直写形成多行书长篇字。
横披大的可用于建筑物上、大厅会议室中悬挂,小的可用于斋室居所布置。
-(五)中堂-因悬挂于厅堂正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一般为一比二。
常见的有长四尺、五尺、六尺等整张宣纸写成。
内容可以写长诗或短文,或只写几个大字,甚至只写一个大字。
-(六)斗方-可以将斗方视作中堂的特殊形式,它的长与宽相等,既可以将其装裱成中堂那样独立悬挂,也可以将其做成方形镜面,镶嵌在镜框之中。
-(七)匾额-大都悬挂在亭台楼阁、厅堂馆室的上面,一般匾额字体多为楷书、隶书和行书,也有古朴的篆书。
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庄重严肃。
独立悬挂或者配以对联。
-(八)手卷-是书法作品中左右展开较长的一种格式,因为其形成长度远远大于宽度,而且长度太长无法悬挂,只能用手边展开、边欣赏、边卷合,所以得名,也叫“长卷”。
其内容大多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一首(组)诗词。
手卷篇幅较短的有三、四米,长的可达十米以上,宽度一般为三十至五十厘米之间。
卷首外有“题签”,卷内开头有“引首”,后有“题跋”。
-(九)册页-是装订成册的尺寸较小的书法作品,八开、十二开、十六开不等,作品篇幅也不等,一般是折叠起来的,每页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象长卷那样写多篇诗文,若长江万里,一泻无余。
册页可以书画合册,大多的册页用于不同的作者创作,因为便于携带,常常是书法家题字创作的理想格式。
-(十)扇面-扇面指随扇形书写的作品。
扇面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接近椭圆或者就是团形的团扇,书写时要能充实饱满,也可以圆中取方,设方构图。
一种是折扇式,这种格式书写时,以折痕分行,呈圆心辐射状,上宽下窄,外大内小。
章法并非一律,可用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布局,适合扇形弧线式规律,一定得注意,不可过密,密则满;不可过松,松则散。
这种格式显得活泼优美,尤其是小幅作品点缀性强。
-二、书法作品的章法-章法又称布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对一幅作品如何进行整体安排,对每一个局部如何进行整体处理的方法。
它涉及到处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关系。
在书法创作中,一笔之误,一字之差,都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不仅对一个字的结构来说是如此,就是对整幅作品来说也是一样的。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为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
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可见章法的重要性。
-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也有结构。
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章法之要旨。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邓石如传》云:“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道出了对一幅书法作品的黑与白,虚与实的艺术处理方法。
如果不懂得处理“黑白”关系,不懂得“集众字而成篇”,即使单个字处理得很好,但通篇观之,也会杂乱无章,缺乏韵味。
-作为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钤印构成,三者合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具体的要求分述如下:- (一)正文-正文,是一幅书法作品的主体部分,也是章法处理的关键部分,即创作者对所选择的文字内容的书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按照一般的习惯,欣赏书法要读,这就要求书法创作过程的书写符合识读序列,于是行、列随之建立。
行列布白方法大致有三种形式:-有行有列法: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整齐美。
它几乎像阅兵式行进的方阵,前后左右都必须保持在纵横的直线上,步伐整齐,精神抖擞,书写时,每个字的中心要对正,不能偏高偏低,偏左偏右。
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
这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
初学分布的人,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
但在习作中要努力排除“匠气”,一刻也不放松自然法则的投入,以及情感、思绪的宣泄。
自然和严整在有行有列法则的布局中,不是矛盾地存在着,而是相依的整体,即严整要在自然的和谐中建立,自然的和谐要从严整的秩序中表现出来。
如果矛盾地、孤立地认识二者的关系,将导致“状如算子”,便不是书。
-有行无列法:简单地说,就是竖成行、横无列的布局形式。
这种分布注意的是行气的贯通而有活力。
书写时应遵循文字结构和运笔的规律,根据笔性自然地向中心左右偏离,使行的垂直中心左右偏离,在运动中求得重心的统一,构成这样的行气才是散列的行气应守的原则。
一篇数行,每行的波动不但要考虑本行的偃仰向背,而且要照顾与它行的关系,尤其注意与相邻行的错落,力求做到左右顾盼、避让有致。
有行无列法整齐而有变化,使人轻松愉快,适合各种书体,行、草书尤为多用。
这种分布是古今书法创作的主要形式。
-无行无列法:就是指作品的分间布白纵不成行,横不成列,上下左右,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这种形式主要出现于古代一些书法遗迹中,因为先秦以前的文字,其形态直接取材于自然,颇具天趣,尚没有注意到纵横的排列。
后来在草书的创作中,也有采用这种形式的。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无行无列是视觉的错觉,如果按照识读序列,或竖成行,或横成列,纵横关系呈现一片迷乱,神秘得令人难以捉摸,有如乱石铺街,字形大小参差错落,变化多姿,浑然一体。
这种形式不是事先可以用尺寸观念来度量,而是修养有素的人在即兴状态下来进行的。
书写时通常精神兴奋,甚至得意忘形,无拘无束,可以尽情挥洒,唯求自然的契合,所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只宜观赏,实用价值不大,初学者更是难以把握。
象郑板桥的许多作品都是这种分布,另外,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也是这种分布。
-(二)落款-落款是中国书画的一个特点,又称款识和题款。
最初为了实用的需要而产生,意在说明正文的出处、馈赠的对象,作者的姓名、籍贯,创作的地点、时间,以及抒发创作感受等等。
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书法作品艺术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整幅章法中起着补充、协调、映衬的作用。
落款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部分,但款识安排合宜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
古人谓之:“妙款一字抵千金。
”款字往往又能反映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所以在书法创作中,不仅讲究作品的正文布局,落款方面也要下工夫。
- 落款可分为单款、双款、穷款三种。
-“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上正文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双款”包括上下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惠存”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念”等等;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等。
-如只落姓名,则叫“穷款”,如果作品所剩空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一幅作品究竟是用单款、双款还是穷款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没有固定格式。
如创作对联时。
可落穷款,可落单款也可落双款;如是长联,应落双款,上下款应落于形成龙门式的上下联末行。
如果是条幅、中堂、斗方、扇面的上下款,一般都应落于正文之后,款字少应接在正文之下,款字多则另行落之,少则一行,多则数行。
这根据不同的幅式来选择落款的位置,可使整幅作品增色不少。
此外,落款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l.落款的字体必须与正文协调。
款字与正文字体书法可以完全一致,可以有所区别,也可以完全不同,需要根据正文字体来定。
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草不用楷。
传统的作法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动不挈静”、“今不越古”。
若以大小篆为正文,就用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落款;若以隶、魏、楷为正文,就用楷、行、草书落款;实际上,通常以行书落款较多,这样既易识别,又避免了呆板。
-2.落款的字体大小必须与正文协调。
一般情况下,款字应小于正文的字体。
具体落款的时候,款字还应该根据留白大小而定。
如果留白大而款字太小,则无法稳住作品重心;如果留白小而款字太大甚至大过正文,则轻重失调,喧宾夺主。
也有这种情况,即在正文写完以后仍然留有较大的空间,作者可以顺着正文的笔意就势而下,所落的款字与正文浑然一体,字体同等大小也是允许的。
-3.上款不能与正文齐头,一般应低于正文一字为宜,下款,与正文另起一行的单款(除-匾额),包括款后的印章,均不能与正文齐平,应留有一定的空白,否则,会给人以呆板及闷塞之感。
-4.如果作品末行的正文较少而后面的留白较多,则应增加款字填补余白;如作品本身正文较少而后面出现大块空白,款字可少则数字、数十字,多则上百字,但款文尺幅不得超过正文尺幅。
-5.落款与正文如果同行,二者之间应留有间隙,不得挤得太紧。
其间隙一般为一个款字左右。
-6.如果作品写的是现代诗词或现代文稿,则落款中的时间可用公元纪年法,这样会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也更有利于体现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