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 共46页
最新口腔局部解剖 PPT课件PPT课件
![最新口腔局部解剖 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e04109b84ae45c3a358c5b.png)
分期
• 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为: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恢 复期:发病2周至半年。后遗症期:发病 半年以上。
27
• 据有关资料显示及个人临床多年的体会, 中风的最佳恢复期为6个月以内,德国耶 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中风病人发 病后的半年内是患者大脑功能恢复的关键 时期。据德新社和《明镜》周刊报道,耶 拿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奥托·维特领导的研究 小组发现,发生中风后不久,患者脑内γ- 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成分发生了改 变。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神 经递质之一,约一半神经突触的神经递质 为GABA。
•唇
•颊
• 牙龈 牙龈无粘膜下层,固有膜直接与骨
膜相连,坚
韧而不能移动。
• 腭(一)硬腭 (二)软腭
• 1、舌下腺
舌下区
• 2、下颌下腺管
• 3、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伴行静脉
• 4、舌下动脉
舌 • 1、丝状乳头 • 2、菌状乳头 • 3、轮廓乳头 • 4、叶状乳头
• 舌系带
下面
咽
17
中风恢复期临证体会
24
复发率高
• 据统计,中风发病后经抢救治疗存 活者中,复发率高达40%~60%, 而在1年内复发的最多。如果忽视了 高血压的控制、心脏病的治疗、动 脉硬化的治疗以及防止其它诱发因 素等,则中风复发的可能性更大。 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25
并发症多
• 因中风后遗症患者身体抵抗力低下, 易于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尿路 感染、褥疮等,随时都威胁患者的生 命。
29
• 中风一病,病机较为复杂,但不外内因、 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其发病的基础,主 要是由于年老体弱,心、肝、肾三脏阴 阳失调,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生成 不足。外因是其诱发因素,主要是情志 所伤,如忧思恼怒,思虑烦劳过度,五 志过极;或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肥甘, 饥饱失宜;或房室劳累等诱因。两者之 间相互影响,同时为患。
【口腔医学】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2PPT课件
![【口腔医学】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569f766c85ec3a87c2c5e7.png)
志;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偏后或药量过多, 可将后方腭中后神经麻醉,引起患者恶性、呕吐
(八)面神经与腮腺
• 与腮腺关系:主干→腮腺内→腮 腺边缘(5大支)
• 显露标志:主干(5)→顺行法 分支(5)→逆行法
• 临床意义:腮腺切除术中,应注 意显露、分离并保护面神经及其 分支,否则会导致术后面瘫
• 口腔面黏膜: • 为咀嚼黏膜 • 硬腭中央部分由于
黏膜薄而缺乏弹性, 称为上颌硬区
• 口腔面黏膜下层: • 前部——脂肪区,无腺体
后部——腭腺区 故腭腺肿瘤发生于硬腭后部 • 黏膜+黏膜下层+骨膜→紧密 附着在一起→粘骨膜 • 腭部手术可视为一层切开
• 硬腭骨板: • 上颌骨腭突(前3/4) • 腭骨水平板(后1/4)
第二节 口腔生理功能
一、吮吸 二、吞咽 三、呕吐
四、言语 五、表情 六、呼吸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重要解剖结构与外科手术 二、解剖形态异常 三、功能异常
一、重要解剖结构 与外科手术
(一)腮腺管
• 体表投影:耳屏至鼻翼与口角中点 连线中1/3段
• 导管口:上颌第二磨牙牙冠颊面对 应的颊粘膜
• 临床意义: • 寻找面神经上、下颊支的解剖标志 • 腮腺炎症查体部位之一 • 腮腺造影和冲洗的入口
部向两侧形成前后两条弓形皱 襞,前者向下移行于舌,称腭舌 弓;后方者移于咽侧壁,称腭咽弓
• 扁桃体窝:腭舌弓与腭咽 弓之间的三角形凹陷称扁 桃体窝,容纳腭扁桃体
• 咽口(咽门):腭帆、两 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 的缩窄部分称为咽门或咽 峡,是口腔与咽部的分界
(二)区域解剖特点——硬腭
口腔局部解剖(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局部解剖(口腔解剖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3fe39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6.png)
前界为上、下唇 后界为咽门 两侧为颊 上界为腭 下界为舌下区
口腔分部
口腔前庭(牙列的唇颊侧部分) 固有口腔(牙列的舌侧部分)
口腔表面解剖标志
❖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 上、下唇系带 ❖ 颊系带 ❖ 腮腺乳头 ❖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 ❖ 翼下颌皱襞 ❖ 颊脂垫尖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管乳头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前庭沟粘膜下松软 是局麻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有一对乳 头状的突起。腮腺导管口开口于此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软组织) 深面有翼下颌韧带 平下颌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点
唇
境界
上界为鼻底 下界为颏唇沟 两侧界为唇面沟 中部由口裂将唇分为上、下唇
翼外肌浅面有翼丛、上颌 动脉;翼外肌深面是下颌 神经及其分支
(3)下颌神经与翼外肌
1)翼外肌上缘穿出颞深 前、后神经、咬肌神经
2)翼外肌两头之间有上 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3)翼外肌下缘有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出生年初
上有咬颞,颊上两头,下有舌下。 翼外肌 可视为面侧深区的钥匙或者说是主要结 构
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
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 神经(颈内动、静脉和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上述结构称之 腮腺床。无面神经,无颈外动脉
对腮腺床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IX-XⅡ对脑神经
B.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与第IX-XⅡ对脑神经
C.颈外动脉、颈内动
脉、颈内静脉与第IX ~XⅡ对脑神经
表面解剖标志
口角 唇红、唇红缘 唇弓、人中切迹、 唇峰、唇珠 人中、人中嵴
口角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ade9b72a45177232e60a214.png)
也由迷走神经的分支支配。
3. 舌的运动由舌下神经支配。
4. 上、下唇的运动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
5. 下颌运动由三叉神经的分支支配。
五、表情
表情是人类特有的表现喜、怒、哀、乐的特殊功能
六、呼吸
正常鼻呼吸时,气流由鼻经鼻咽、口咽、喉咽入喉,通 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口腔提供了气体通道的另一 个出入口。
辅音由肺部产生的气流顺利通过声门,在口腔或咽腔内受阻,
通过与发音器官接触或通过发音器官间的狭小间隙而产生
音节
言语的神经控制
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
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下回1/3处,称Broca回,该区域的兴奋波 与相关运动神经核相联,并产生神经纤维冲动下传至相关肌肉。
视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主管非口头言语功能,如: 书写、绘画等。
2.下颌下腺管及舌神经:
下颌下腺管位于舌下腺之 内侧,由后向前,由深至
浅,贯穿舌下间隙,开口
于舌下肉阜。
舌神经在舌骨舌肌前
缘处绕下颌下腺导管外下 至其内侧向舌侧行进。
3.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 伴行静脉:舌下神经越过 舌骨舌肌浅面,发出分支 布于舌外诸肌,至舌骨舌 肌前缘即深入舌内,布于 舌内诸肌。 4.舌下动脉:行于舌下 腺与颏舌肌、颏舌骨肌 之间,分支至舌下腺。
口腔局部解剖 第二节 舌的局部解剖
(一)上面:称舌背,“∧” 界沟区分为前2/3与后 1/3两部分。 舌前2/3位于口腔内, 称舌的口部,即舌体, 为活动较大的部分; 舌后1/3参与咽前壁 的构成,称舌的咽部, 即舌根。
舌背黏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
舌后1/3黏膜无乳头,但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
口腔局部解剖讲课文档
![口腔局部解剖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4a9b0f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5.png)
3.颊筋膜
皮下组织深面,覆盖于颊 肌表面,向后被覆于咽肌表面 者称咽筋膜。颊咽筋膜在上述 二肌间增厚,形成翼下颌韧带 (颊咽肌缝),张于翼钩与下颌 骨的下颌舌骨线后端之间(内斜 线后端),该韧带是翼内肌前缘 的标志。
现在二十页,总共四十八页。
4.颊肌:起自翼下颌韧带及其上、下颌骨的毗邻部分, 肌纤维向前参入口轮匝肌中,该肌为腮腺导管所穿过。 5.粘膜下层:含有粘液腺。 6.粘膜:有腮腺导管口。
现在十八页,总共四十八页。
(二)层次
外→内分六层: 1. 皮肤 2. 皮下组织
①较面部其他部位发达,在颊肌表面和颊、咬二肌 之间,有一团菲薄筋膜包被的脂肪,称颊脂垫。
②神经血管: 横行组:面神经颧支、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 下颊支和下颌缘支; 斜行组为面动脉、面静脉。
③颊及颌上淋巴结
现在十九页,总共四十八页。
六、腭
又名口盖,分隔口腔和鼻腔,参与 发音、言语及吞咽等活动。又分前2/3 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四十八页。
(一)硬腭
1.表面解剖标志 穹隆状,有牙弓 围绕。可见到或触到:
(1)腭缝:为硬腭中线上纵行的粘膜隆起。 (2)切牙乳头:又称腭乳头,为一粘膜隆起,位于腭中缝 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间之腭侧,深面为切牙孔,鼻腭 神经、血管经此孔穿出,向两侧布于硬腭前1/3。切牙 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表面标志,麻醉时,从切牙 乳头之侧缘刺入粘膜。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四十八页。
腭肌与咽肌协调运动,控制腭咽闭合,对呼吸、吞 咽、言语等功能起重要作用。先天性腭裂却破坏了腭咽 闭合,影响上述生理功能。腭帆张肌、腭舌肌和腭咽肌, 对腭裂患者之软腭张力很大,因此,在腭裂修复术时, 为了使腭的软组织瓣能移向中线和后推,应:
《口腔解剖和生理》课件
![《口腔解剖和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52f8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a.png)
口腔在人体中的位置
总结词
口腔位于面部中央,与呼吸道、消化道相通,周围有多个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详细描述
口腔位于面部中央,与呼吸道和消化道相通。呼吸道通过喉部与口腔相连,消化道通过咽部与口腔相连。口腔 周围有多个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包括三叉神经、下牙槽神经等,这些神经和血管对口腔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起着 重要作用。同时,口腔周围还有多个淋巴结和淋巴管,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口腔解剖
牙齿解剖
牙齿的组成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构成,分别 承担着保护、支持和感觉功能。
牙齿的分类
根据形态和功能,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 前臼齿和臼齿,每种牙齿在咀嚼过程中承担 不同的作用。
牙齿的位置
牙齿在口腔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咬 合关系,有助于咀嚼和发音。
牙周组织解剖
01
02
早期口腔癌可进行手术治疗,晚期口 腔癌需要进行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综 合治疗。
其他口腔疾病的防治
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不良习惯,定期 口腔检查等。
其他口腔疾病的治疗
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口腔溃疡可使用局部药物进行治疗 。
05
口腔保健与护理
日常口腔保健
牙线
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特别是后 牙的牙间隙,以预防邻面龋的发 生。
牙齿感觉
牙齿内有神经末梢,对疼 痛、温度和触觉等刺激敏 感。
牙周组织生理
牙周膜
牙周膜是一种结缔组织,连接牙齿和牙槽骨,具有缓冲和固定作 用。
牙龈
牙龈是围绕牙齿的软组织,提供保护和支持。健康的牙龈可以防 止细菌侵入,维护口腔卫生。
牙槽骨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928db8ef4a7302768f993959.png)
❖ 重力性皱纹线:
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松弛, 骨萎缩,皮肤松弛下垂所致 —— 眼袋、肿眼泡
❖ Langer皮肤裂线
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的缝状裂线,走向与真皮内 胶原纤维 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出生后走向不再改变。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6:27:33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舌系带延长术注意
内容及排列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颌下腺管及舌N-舌下N及伴行V-舌下A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
前-舌下腺 后-下颌下腺深部 外侧-舌下腺窝 内侧-颏舌肌
下颌下腺管及舌N
❖ 舌下腺内侧-后前-深-浅-穿舌下间隙-开口舌下肉阜 ❖ 舌N在舌骨舌肌前缘-钩绕关系-下7舌侧下方
舌下N及伴行V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6**May-2116- May-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unday, May 16,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621.5.16** May 16,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21.5.16
口腔解剖生理a46页PPT
![口腔解剖生理a4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021af9f524ccbff121847c.png)
谢谢!
牙体:三硬一软
4.牙周组织结构
牙龈(gun of gingiva)
牙龈
牙周膜(periodontal
牙周膜
membrane) 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槽骨
深覆
开
正畸治疗
舌(tongue)
三、乳牙与恒牙 乳牙(deciduous teeth)
牙数=月数-6
AB CD
恒牙(permanent teeth)
前牙——切割食物 后牙——研磨食物 尖牙——撕裂食物
2.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单根
5321 1235 54321 12345
双根 三根 变异较大
44 76 67 76 67
88 88
3.牙的组织结构
牙釉质
牙髓
牙本质
牙骨质
牙釉质(enamel) 牙本质(dentin) 牙骨质(cementum) 牙髓(pulp)
环形组 淋巴组织
纵形组
腮腺淋巴结 颌上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颈浅淋巴结 颈深淋巴结
六、神经
神经
感觉神经 三叉神经 运动神经 面神经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面神经 (facia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rve)
七、唾液腺 (Salivary glands)
八、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一、表面形态标志与协调关系
二、颌骨
上颌骨(maxilla)
下颌骨(mandible)
三、肌肉
咀嚼肌
闭口肌群 开口肌群
表情肌
四、血管
动脉:颈外A分支 特点:血供丰富,伤后出血多,压 迫近心端。
口腔全景解剖PPT
![口腔全景解剖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2559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3.png)
功能
传递口腔感觉信息,如疼痛、 温度、压力等。
损伤表现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剧烈的电击 样疼痛,可因口腔操作、牙齿
疾牙槽神经是口腔内最粗大的运动神经,主 要支配下颌骨及下颌牙齿的运动。
功能
控制下颌骨及牙齿的运动,参与咀嚼、言语 等功能。
分布
下牙槽神经起自脑干,经下颌孔入下颌管, 分支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
全景影像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 ,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同 时,全景影像还可以用于术后复查,评
估治疗效果。
。
全景影像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牙齿移动的范围和方向,制定个性化的正 畸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与口腔全景解剖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涉及范围广泛,包括 颌面部肿瘤切除、颌面部创伤修复等。
口腔全景解剖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具 有重要作用。通过全景影像,医生可以 全面了解患者的颌面部结构、病变范围
等,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在治疗过程中,全景影像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精准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 症。
正畸学与口腔全景解剖
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排列不齐、畸形等的 诊断与治疗。
口腔全景解剖在正畸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全景影像,医生可以 全面了解患者的牙齿排列、颌骨形态等,为制定正畸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腭骨与鼻骨
腭骨
分隔鼻腔与口腔的骨骼,分为水 平板和垂直板。
鼻骨
支撑鼻子的骨骼,位于鼻根与上颌 骨之间。
腭骨与鼻骨的功能
共同参与发音、语言交流和鼻腔的 通气功能。
05
口腔神经系统与血管
三叉神经
概述
三叉神经是口腔的主要感觉神 经,负责口腔及面部的感觉功
能。
口腔解剖讲解讲课文档
![口腔解剖讲解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9e2ea3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f.png)
– 作用:牵引颏部向后下,参 与开口活动
现在四十一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 下颌舌骨肌
– 起自下颌舌骨线 – 两侧肌束在中线汇合 – 后份纤维止于舌骨体前面 – 作用:构成肌性口隔,参与
口底构成,收缩时抬高口底
舌骨上肌
下颌舌骨肌
现在四十二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髁状突
–颞骨关节面
–关节盘 –关节囊
–关节韧带
颞下颌关节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髁状突
• 髁状突:
– 略呈椭圆形,内外径长,前后径 短,向内突多,向外突少
• 关节结节-关节面的 突部,后斜面为功能 面,负重区,与髁状 突前斜面共同构成关 节的功能区
现在三十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 关节盘
– 前带较厚
• 颞前附着:止于关节结节前斜 面
• 下颌前附着:止于髁状突 前斜面
• 翼外肌上头肌腱 – 中间带最薄,穿孔好发
– 后带最厚 – 双板区
颧支: 分布于上下眼轮匝肌 、颧肌及上唇方肌
现在四十八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血管
静脉
• 口腔颌面部浅静脉
– 面前静脉 – 颞浅静脉
• 口腔颌面部深静脉
– 翼丛 – 颌内静脉 – 面后静脉 – 面总静脉
现在四十九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第十二章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1——口解课件PPT
![第十二章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1——口解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a5f77f4028915f814dc258.png)
• 口腔的分部: • 以上下牙列、牙龈、牙槽黏膜为界 • 口腔前庭:唇、颊与牙列、牙龈及
牙槽黏膜之间的马蹄形的潜在腔隙 • 固有口腔: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
与咽门、颊之间的腔隙
口腔常用表面解剖标志
• 口腔前庭沟:又称唇颊龈沟,口 腔前庭上下界,为唇颊黏膜移行 于牙槽黏膜的沟槽;口腔局麻穿 刺及有关手术切口的部位
• 颊垫:大张口时,平对上下 后牙合面间颊粘膜上的三角 形隆起;颊垫深面为颊脂垫
• 颊垫尖:颊垫的尖,相当于 下颌孔平面,为下牙槽神经 阻滞麻醉的进针标志
一、唇
(一)境界
• 上界:鼻底 • 下界:颏唇沟 • 两侧:唇面沟 • 中部以口裂分
为上、下唇
(二)表面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志
• 口角:口裂两端,相当 于尖牙与第一前磨牙间
• 人中嵴:人中两 侧自鼻孔底延伸 至唇峰的皮肤嵴
(三)区域解剖特点
1.组织层次(外→内) ①皮肤:较厚,富含毛囊 皮脂腺和汗腺 ②皮下(浅筋膜):疏松 ③肌层:主要为口轮匝肌 ④黏膜下层:内含上下唇 动脉环及黏液腺 ⑤黏膜:有黏液腺开口
2.血液供应 • 血供主要来自面动脉
的分支上、下唇动脉 • 静脉血经面静脉(缺
第十二章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
口腔基础教研室 刘伟伟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唇、颊、舌、 腭、咽、喉的局部解剖
• 第二节 口腔生理功能 •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第一节 唇、颊、舌、腭、咽、 喉的局部解剖
一、唇 二、颊 三、舌 四、舌下区
五、腭 六、咽 七、喉
概述
• 口腔的境界: • 前界:唇 • 后界:咽门 • 上界:腭 • 下界:舌下区 • 两侧界:颊
2.血液供应 • 面动脉、眶下动脉、
口腔局部解剖ppt课件
![口腔局部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a238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2.png)
呼吸功能
表情与社交功能
口腔是呼吸的通道之一,通过软腭和鼻腔 的协同作用,调节吸入和呼出的气流。
口腔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部位之一,通 过微笑、惊讶等面部表情,以及亲吻等社 交行为,传递情感和信息。
口腔的解剖结构
01
02
03
04
唇与颊
唇和颊是口腔的入口和出口, 具有保护口腔内部结构的作用
。
齿与牙槽
牙齿是咀嚼食物的主要工具, 牙槽则是牙齿的支架,固定和
牙周膜
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结缔组织, 具有固定牙齿、缓冲咀嚼压力 的作用。
牙周组织结构
01
02
03
牙龈
围绕牙齿颈部的软组织, 具有保护牙齿、固定牙齿 的作用。
牙槽骨
固定牙齿的骨骼,具有支 撑和保护牙齿的作用。
牙周膜
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结缔 组织,具有固定牙齿、缓 冲咀嚼压力的作用。
03 牙列与牙弓
牙列的分类与特点
详细描述
唇部由皮肤、口轮匝肌和黏膜组成,可分为上唇和下唇。上 唇中间有一条纵形浅沟称为人中,人中两侧有凹入的区域称 为人中凹。下唇中间有一条深沟称为颏唇沟,两侧有皮肤皱 褶称为唇颊沟。
颊部解剖结构
总结词
颊部位于口腔两侧,具有咀嚼、吸吮、语言等功能。
详细描述
颊部由皮肤、皮下组织、颊肌和黏膜组成。颊肌是口腔的主要咀嚼肌之一,位于 咬肌和颞肌之间,起自颧弓下缘和下颌骨冠突,止于上颌骨牙槽突。颊黏膜上有 腮腺导管开口,腮腺是最大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
牙齿缺失
部分牙齿缺失或全部缺失,影响咀嚼和面部 美观,需要进行修复或种植等处理。
04 口腔颌面解剖
颌骨的解剖结构
下颌骨
下颌骨是口腔颌面部最重要的骨结构,具有支撑面部形态、咀嚼、言语和表情 等功能。下颌骨由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组成,下颌体可区分为牙槽突、下颌 舌骨线、下颌角等部分。
口腔解剖学: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
![口腔解剖学: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3b35c4ca172ded630a1cb611.png)
(二)区域解剖特点
3. 唇的淋巴回流
上唇及下唇外侧部的淋巴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上唇的淋巴管有时可注入耳前淋巴结或颈深上淋巴结
下唇中部的淋巴管注入颏下淋巴结
下唇中线或近中线的淋巴管有时交叉至对侧的下颌下淋
巴结
下唇外1/3的淋巴管还可通过颏孔进入下颌骨
唇的淋巴回流
4. 唇的神经分布和支配 唇的感觉神经来自上、下颌神经的分支
上唇的感觉由通过眶下孔的眶下神经管理
下唇的感觉通过颏孔的颏神经管理
唇的运动主要由面神经的上下颊支支配
二、颊
(一)颊部的境界
颊部(cheeks)的上界为颧骨下缘 下界为下颌骨下缘
前界为唇面沟
后界为咬肌前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颊部区域无明显的表面解剖标志
(二)区域解剖特点
1. 组织层次 颊由外向内分为6层,即皮肤、皮下组织、颊筋膜、颊肌、黏膜下层和 黏膜。
在建牙 合内外动力平衡中,舌又是内侧动力的提供者
舌还是中医观察全身某些疾病的重要窗口
(一)解剖标志——舌背
(一)解剖标志——舌腹
(二)舌的区域解剖特点
组织层次。 自上而下为舌背黏膜层、舌肌、舌腹黏膜下层以及舌
腹黏膜层。
舌的组织层次——舌背黏膜层
舌背黏膜粗糙与舌肌紧
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 头。
侧面与颏舌肌之间有下颌下腺导管 、舌神经、舌下神经及舌下动脉等结构。 2)下颌下腺导管及舌神经 下颌下腺导管(submandibular duct)位于舌下腺之内侧,由后向前, 由深至浅,贯穿舌下间隙,开口于舌下阜。舌神经(lingual nerve)在舌骨舌 肌前缘处,绕下颌下腺管外下至其内侧向舌侧行进。舌神经与下颌下腺导 管交叉的部位多位 于下颌第二磨牙舌侧的下方,有时位置可稍向后移。
第十二章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
![第十二章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da88e663c1ec5da50e270d6.png)
第十二章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提要本章在详细描述唇、颊、舌、腭、咽、喉等器官的组织层次、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以及淋巴回流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这些器官在吮吸、吞咽、言语、表情等口颌面功能,以及与口腔密切相关的呕吐与呼吸功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治疗意义。
第一节唇、颊、舌、腭、咽、喉的局部解剖口腔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参与消化过程,具有一般和特殊的感觉功能,并辅助呼吸。
口腔内许多解剖结构是构音的重要器官,完成构音,协助发音。
口腔的前挡为唇,经上、下唇间的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由腭垂、腭舌弓和舌根共同组成的咽口通向口咽部,两侧壁为颊,上顶和下底分别为腭及舌下区域。
以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为界,将口腔分为前外侧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的固有口腔。
在口腔前庭内可见数个有临床意义的表面解剖标志(图12-1):口腔前庭沟(口腔前庭的上下界,为唇、颊黏膜移行于牙槽黏膜的沟槽)、上唇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管乳头、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和颊脂垫尖等。
图12-1 口腔(右侧腭黏膜部分切除)(引自皮昕主编《口腔解剖生理学》第6版图11-1)一、唇(一)表面解剖标志唇(lips)的上界为鼻底,下界为颏唇沟,外界为两侧的唇面沟,横行的口裂将唇分为上唇和下唇(图12-2)。
上、下唇解剖标志包括人中、人中点(人中切迹)、人中嵴、红唇缘、唇珠、唇峰、口角、干性红唇、湿性红唇。
1.口角口角是上、下唇的红唇缘交汇点,两侧口角点决定了口裂的大小。
静止状态下口角点的位置在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
2.红唇指上、下唇的游离缘,属皮肤和黏膜的移行区,皮肤和唇红的交接处称为红唇缘。
上唇的红唇缘整体呈M形,也称唇弓。
白唇是指上唇的红唇缘以上的唇部皮肤,两者间的颜色变化是由皮下毛细血管距皮肤的距离决定。
红唇还分为干性红唇和湿性红唇,前者的皮肤角化层稍厚,后者受唾液滋润。
红唇的形态学标志包括红唇缘、干性红唇、湿性红唇、唇珠、唇峰和人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肌层
横纹肌
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舌上纵 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及舌垂直肌。 肌纤维纵横交织,收缩时改变舌的 形态。
口腔局部解剖 第二节
舌的局部解剖
(一)上面:称舌背,“∧” 界沟区分为前2/3与后 1/3两部分。
舌前2/3位于口腔内, 称舌的口部,即舌体, 为活动较大的部分;
舌后1/3参与咽前壁 的构成,称舌的咽部, 即舌根。
舌背黏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
舌后1/3黏膜无乳头,但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 舌扁桃体 。
呕吐过程
深呼吸,继而舌骨和喉抬高,使食管环行括约肌开放, 同时声门关闭,软腭抬起,关闭鼻咽腔。
其次,膈肌强烈地向下收缩,同时伴有腹部全部肌肉的 收缩,从上、前两方面挤压胃,使胃内压升高。
贲门括约肌舒张,使胃内容物向上通过食管,经口腔而 被吐出。
呕吐的生理病理意义
保护性防御反射 颅高压等伴随症状 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 营养障碍 吸入性肺炎
四、舌下区(口底)
舌下区是指下颌舌骨 肌及舌骨舌肌之上, 舌根之前,下颌体的 前、侧方之内的区域, 上方有黏膜覆盖。
(二)表面解剖标志
舌下肉阜:舌向上方翘起时,舌系 带两侧的口底粘膜上各有一小突起, 为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的共同 开口。
舌下襞:舌下肉阜两侧各有一条向 后外斜行的舌下襞,为舌下腺小管 的开口部位,也是下颌下腺管的表 面标志。
3. 吞咽时,口腔、咽腔和鼻腔交通隔绝,口腔经常产生的暂 时性负压可刺激硬腭下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有助于鼻腔 发育。
三、呕吐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是食团沿吞咽相反的方向 依次从胃、食道、口腔至外界的动作过程。
呕吐的反射控制
任何机械或化学因素使舌、软腭、咽、食道、胃及肠道 处的黏膜感受到异常刺激,便可引起有关神经冲动,经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以及迷走神经等脑神经传 入纤维至延髓内相应的感觉神经核,与呕吐中枢发生联 系或其他原因兴奋了呕吐中枢,再经网状结构的下行纤 维传至有关肌肉及效应器官,都能产生呕吐活动。
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
神经:
舌前2/3
一般感觉:舌神经(三叉神经下颌神经分 支)
感觉
舌后1/3
味觉:鼓索(面神经的鼓索加入舌神经中)
一般感觉 味觉
舌咽神经支配(舌后1/3的中部则由 迷走神经支配)
舌后1/3的粘膜感觉较敏锐,在检查咽部用压舌板时, 应压于舌体部。
运动
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咽支→腭舌肌。
A 口腔阶段 B 咽腔阶段 C.D 食管阶段
(三)吞咽对牙合 、骨从内外 侧施力,使得牙弓及颌骨生长压力趋于平衡,促进牙弓及 颌面部正常生长发育。
2. 吞咽时,升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 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的生长发育。
舌外肌:起自下颌骨、舌骨、茎 突及软腭而止于舌,分别称为颏舌 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及腭舌肌,收缩时依肌纤维方向 变换舌的位置。
舌内、外肌协同收缩,使舌能进行复杂而又灵活的运动。
(四)舌的血管及神经
舌的血管
动脉:来自舌动脉,舌后1/3有咽升动脉的分 支。
静脉:舌动脉伴行静脉、舌下神经伴行静脉, 二者向后均注入舌静脉。
四、言语
言语(speech)在狭义上也称语音(phonetic)需要发 音(voice)和构音(articulation)共同完成。
(三)内容及其排列
口底粘膜深面,从两侧向中线排 列有下列重要结构:
1.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舌 下腺由蜂窝组织鞘包绕,腺前端与 对侧舌下腺相接,后端与下颌下腺 深部相邻,外侧为下颌骨的舌下腺 窝。舌下腺内侧面与颏舌肌之间有 下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神经 及舌下动脉等。
2.下颌下腺管及舌神经: 下颌下腺管位于舌下腺之 内侧,由后向前,由深至 浅,贯穿舌下间隙,开口 于舌下肉阜。
舌神经在舌骨舌肌前 缘处绕下颌下腺导管外下 至其内侧向舌侧行进。
3.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 伴行静脉:舌下神经越过 舌骨舌肌浅面,发出分支 布于舌外诸肌,至舌骨舌 肌前缘即深入舌内,布于 舌内诸肌。
4.舌下动脉:行于舌下 腺与颏舌肌、颏舌骨肌 之间,分支至舌下腺。
第二节 口腔生理功能
吸吮 吞咽 呕吐
舌的淋巴回流
淋巴:极为丰富,主要起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 全部淋巴管最终汇入在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骨 肌之间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上淋巴结
舌的淋巴管引流可分为四组 1.舌尖淋巴管 2.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 3.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 4.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
舌尖淋巴管:大部→颏下淋巴结 另一部→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1.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
2.菌状乳头:较少,色红,分 散于丝状乳头之间而稍大,有 味蕾,司味觉。
3.轮廓乳头:7~9个,体积 最大,排列于界沟前方,乳头 周围有深沟环绕,沟内有味蕾, 司味觉。
4.叶状乳头:5~8条并列的 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 蕾,司味觉。
(二)下面
又称舌腹,粘膜薄而平滑, 返折与舌下区的粘膜相延续, 并在中线形成舌系带。
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
一部分→下颌下淋巴结
另一部分淋巴管→颈深上淋巴结(特别是颈总动脉分叉处的淋 巴结)。
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颏舌肌之间下行→ 向左右汇入→颈深上淋巴结(多注入颈二腹肌淋巴结及颈肩 胛舌骨肌淋巴结)
亦有穿过下颌舌骨肌→下颌下淋巴结。靠近正中面的淋巴 管,部分交叉至对侧。
一、吸吮
1. 吸吮反射的发育 2. 吸吮活动的过程 3. 参与吸吮活动的肌肉
口轮匝肌 舌骨上肌群 咬肌 颞肌等
二、吞咽
吞咽是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 杂过程,为吞咽中枢所控制。
(一)吞咽的反射控制
(二)吞咽过程
吞咽活动为一连续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可根据食团所经过的解剖 部位分为口腔阶段、咽腔阶段和食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