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硕果-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第一次作业-老师批改版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施事主语:主语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是“主动者+动作”。例如:
02
鸟在水草边梳理 那晃眼的羽毛。
表情抓住了每个观众的视线。
注意:A 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又包括了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如例②。
05
B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施事主语句。这是汉语最常用的句式,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受事的成分。
01
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补语。
03
就、仅、单单、只等表示范围的,如:
05
才、就、好、大概、恰好等,如:
02
副词一般修饰谓词,有的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04
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
06
用了恰好50元。花了才五天。
2、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独成句。
2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3
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
4
他哪儿也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5
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如:
6
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不知道、不想说和说不出的)
7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明的对象)
8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列举不完全)
9
01
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浅析《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

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浅析《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

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浅析《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浅析《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浅析《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摘要:从结果补语的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结果补语语法以及对《汉语会话301句》中出现的结果补语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结果补语的呈现顺序应当与学习者习得顺序一致。

2.结果补语出现的复现率应有所提高。

关键词:结果补语;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复现率结果补语属于汉语补语中的一个类别,体现了汉语经济性的特点,对于初学者较难掌握。

而《汉语会话301句》是针对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学生所设计的教材,它的设计体现了功能法和结构法相结合的典型。

从结果补语本体及在《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进行研究。

一、结果补语本体研究结果补语属于汉语补语中的一种,汉语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向被认为是一个重难点,因为在其它语言中很难找出对应的语法知识。

而结果补语是体现汉语经济实惠的特点,它言简意赅地用单句表达了复句的含义。

结果补语结果补语的定义各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李德津认为“结果补语是在谓语动词后边补充表示动作结果的动词、形容词或介宾短语”,刘月华认为“结果补语主要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引起动作者或动作受事的状态发生变化”①,陆庆和认为“结果补语在语义上上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②,但以上的定义并不够简要明确地说明结果补语的定义,因此,采用黄廖版《现代汉语》中对结果补语的定义,即“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

” ③①②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534 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3 ③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9.第一页可充当结果补语的词类可充当结果补语的词类是谓词类词语,即动词、形容词等。

汉语语法1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汉语语法1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名词旳语法特征:
➢ 名词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有时还能 够放在另一名词前作定语。
(二)动词:
➢ 表达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判断、存在、 变化等旳词,可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类。
➢ 及物动词后可带受事宾语。
➢ 如:学习雷锋
热爱祖国 祈求帮助
动词旳分类:
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长、缩小、扩大、 发生。
形容词旳语法功能:
➢主要作定语、谓语有时也可作状语 和补语、主语。
(四)、数词
➢ 表达数目或顺序先后旳词。 ➢ 分类: ➢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 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
老三。 ➢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 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来 经过
有关
索性 砰
一.词语旳构造类型
并列式:领袖、是非、开关、发展/高大、正误 ①前后语素意义相同、相近、有关或相反;②词性相同 偏正式:粗心、红色、大战、高中/笔直、金黄 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修饰语+中心语 动宾式:求学、补课、打球、提水、走路、看书 后一语素是前面语素支配、关涉旳对象:动+宾 补充式:提升、走高、扩大、放大、缩小、变小 后一语素补充阐明前一语素:动+补 陈说式:地震、月亮、脸红、眼红、腰酸、背疼 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说与陈说旳关系:主+谓 附加式:老师、老虎、学者、老者/木头、砖头 即一种词缀+一种词根(中心语素) 重叠式:朝朝、暮暮、走走、说说/潇潇、皎皎/经常
➢ 磨刀霍霍向猪羊、关关雎鸠、砍砍伐檀、机机复 机机,无边落木萧萧下等来自古代书面语,使用 时间长了,形式定型,使人一看便知其意,属 “定型类”拟声词。

汉国教硕汉语语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全解PPT学习教案

汉国教硕汉语语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全解PPT学习教案
第13页/共69页
如何分词类:从源头说起
汉语 羊毛大衣 买羊毛 羊毛很贵
100年前,汉语语法学者在给汉语分词类的 时候,遇到的就是以上例子中“羊毛”是什么 类的问题。最初,唯一能借鉴的就是当时 已经很成熟的英文词类体系。
第14页/共69页
英语的词类
形态:名词、形容词、动词等
功能: 主语、宾语 | 名词
*桌子了 *饭碗了 *香烟了 *黑板了 *肥皂了
• • •
[+序列]
*小女孩了 *小姑娘了 *婴儿了
第35页/共69页
利用语义特征解释差异Ⅰ
“NP+了”
大姑娘了 部长了 老党员了 大学生了 星期四了 南京了
*桌子了 *饭碗了 *香烟了 *黑板了 *肥皂了
• • •
[+序列]
第21页/共69页
层次分析的几个基本概念
直接成分 切分:确定直接成分 定性:直接成分间语法关系 切分到词为止:逻辑上可以到语素(un believ able),但对于找到单
位间语法规则的目的而言,到词较好
他刚来
第22页/共69页
层次标记的方法
AB C
AB C
第23页/共69页
Examine the following words from Hua, a Trans-New Guinea langu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序列] [-序列首] *小女孩了 *小姑娘了 *婴儿了
第36页/共69页
利用语义特征解释差异Ⅰ
“NP+了”
大姑娘了 部长了 老党员了 大学生了 星期四了 南京了
*桌子了 *饭碗了 *香烟了 *黑板了 *肥皂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题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1、高名凯在1960年出版的《语法理论》中指出:语法也就是语言中的音义结构物各成分之间起着组织作用的结构关系或结构方式。

2、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律,也有人主张叫‘文法’。

3、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诞生,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汉语语法学史上的的第一座丰碑。

4、◆名词解释: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结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结构方式结构关系名词+动词主谓关系动词+名词述宾关系形容词+名词定中关系动词+形容词述补关系语法包含二大内容:词法和句法。

词法包括词的构成、分类、形态变化。

句法包括短语(词组)的构造、句子的构成成份、句子组合层次、复句的组合与层次。

5、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构成。

6、语法学就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以语法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科学。

7、纪年前第四世纪末班尼尼的《班尼尼语法》,影响最大,影响了公元前1世纪的地恩尼-特拉克斯的《希腊语法》。

8、语法简史:A、最早研究语法的民族:希腊和印度。

B、16、17世纪文艺复兴开始——19世纪产生历史比较语言学,初步运用历史观点。

现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瑞士德·索绪尔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

C、◆德·索绪尔语言性质的三原则:社会性与个别性、历时的和共时的、组合与聚合。

D、结构学派有二派:一是欧洲。

二是美国:创始人布龙菲尔德于1933年发表《语言论》。

E、1957年,乔姆斯基发表《句法结构》论文。

F、◆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G、我国古代语言研究偏重于训诂(词汇)、音韵(语音)、文字等语文学方面。

研究零散,是为解经服务。

H、《马氏文通》面世,语法学开始建立。

9、◆中国语法学经历:草创模仿期.....(1936---194.....(1898---1936)、探索革新期9)、振兴期...(1949——)。

现代汉语语法学辅导资料

现代汉语语法学辅导资料

《现代汉语语法学》辅导资料07汉语言文学(本)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同学们在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提高对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规律和语法特点的认识,多了解一些研究汉语语法的方法,并引导他们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去观察、探讨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现象,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见《教学进度表》。

学生应在面授的基础上认真按《自学进度表》安排自学,并完成布置的作业。

三、考核方式:考试(70%)+作业(30%)=100%四、教材:傅雨贤编著《现代汉语语法学》(增订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五、参考书目1.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3.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4.周国光、张林林编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和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教学要点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1.1什么是语法语法指一种语言用词造句的规则。

具体一些来说,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互相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我说我说吃饭吃饭名词+动词主谓关系动词+名词述宾关系(结构方式)(结构关系)(结构方式)(结构关系)“语法”这个名称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语grammatike,原意是“与书写的文字有关的艺术”。

印欧人沿袭此术语,英语音译为grammar,法语音译为grammaire,德语音译为grammatik,俄语音译为грамматиkа。

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语语法的书《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年)所讲的“葛郎玛”,也是吸取这个术语的。

古代外国学者的语法研究,事实上还涉及语音现象、词汇现象,甚至于文字现象,后来都各自分化为独立的学科了。

语法学传到中国后,多数人叫“语法”,也有人主张叫“文法”。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语法学》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一、名词解释1.向心结构: 一个句法结构s由a和b构成, 如果a或b的功能同s的整体功能相同, 那么a或b就叫做s的核心, 有核心的句法结构就叫做向心结构。

2.直接成分: 一个句法结构s, 如果由a和b两个成分直接构成,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或: 对一个句法结构s进行切分, 得到两个构成成分a和b,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3、狭义同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 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同模。

②相对应的成分的功能都相同。

那么它们狭义同构。

4.语义特征:一组词或一类词共有的, 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这组词或这类词的语义特征。

5.语义指向: 句法结构中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6、区别词: 属于实词中的饰词部分的词类, 只能充当定语修饰名词, 同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的词类。

7、变换: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也指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

8、异类同构: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满足如下条件: ①核心的功能相同;②它们的推导式有部分对应关系。

那么这些句法结构异类同构。

9、语义属性: 定中结构中的定语所表示的语义, 这是以名词为主体而确定的语义性质, 包括形态属性、质料属性、数量属性、来源属性等等。

10、语义格:以谓语动词为中心, 根据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同谓语动词的语义联系而确定的成分性质及其类别。

如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词组是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答:①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 词同句子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②词组是静态的结构单位, 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到比句子平面较为严格的制约, 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的区别。

现代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

现代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

现代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现代汉语语法基本参考书目一、现代汉语语法(含现代汉语教材中的语法部分)马真(1997)《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2003)《现代汉语》(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裕树主编(2000)《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2007)《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主编(2007)《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2003)《现代汉语》,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斌主编(2004)《简明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卢福波(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齐沪扬主编(200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孙德金(2002)《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杨德峰(2009)《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施春宏编著(2009)《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法部分] 三、对外汉语教学参考语法施春宏编著(2010)《国际汉语教学语法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待出。

供国际汉语教师和准教师使用;也可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招生考试的参考用书]房玉清(1992)《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李德津、程美珍(1988)《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刘月华、潘文娱、胡韡(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庆和(2006)《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宝林(2006)《汉语教学参考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

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

第三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的三种含义1、客观存在的用词造句规律2、语法学3、语法教材二、正确认识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1、现代——五四以来的时期2、白话文——用普通话写的文章3、典范——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即一般用例而不是个别用例。

三、如何学习语法1、掌握分析方法例如:我们+小组讨论——我们小组+讨论2、注意细微差别例如:他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打扫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学会综合运用例如:图书馆除了公布新书目之外,他们还根据读者要求介绍他们需要的书籍。

四月的杭州,繁花似锦,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第二节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划分词类的标准是功能而不是词义。

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

例如:打仗——战争刚才——刚刚偶然——偶尔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七类。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虚词。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特殊词类是叹词和象声词。

实词及其运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1、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受否定可受否定不受副词修饰可受副词修饰例如:*不桌子不休息*不下午不认真2、动词———形容词(1)能带宾语不能带宾语如:开汽车(2)能加“很”如:很努力(3)能带时间补语不能带时间补语如:休息一下3、特殊名词——方位词(1)单纯方位词:上、下、前、后、东、南、西、北、左、右、里、外、中、内、间、旁。

(2)合成方位词:A 、以、之+单纯方位词:以上、以下、之上、之下等。

B、单纯方位词对举:左右、内外、前后、上下等。

(3)方位词的特点方位词经常附着在其他词语后面,组成表时间、处所等词或短语。

如:家里、桌子上、长江以南、春节之前…(4)方位短语——定中短语如:长城()以北长城的北面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的特点(1)用作述语时,表示趋向的动作。

例如:屋里进来了一个人。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PPT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PPT

语法特点:1、连接分句得连词,常成对使用,或跟某些 词 配合使用。 如,尚且…何况… 只有…才… 2、连词只有关联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不作句子成分。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得连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 然没有详尽、具体得描写,但从 孔子与其它人得对话中,却生动 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得 形象。
单句得句子结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例如:(产生了深远影响 得) 这件事 对[于一般见异思


迁得人],对[ 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

无出路得人,]就是( 一个极好得值得反省) 得事件。



句子就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得语言单位,能表达一 个相对完整得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得交际任务,在 语音上有一定得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 叹得语气,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出 来。
语法功能: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与副,还可 代替短语与句子。可做得句子成分同所代得词。
请请把把下下面面文文字字中中得得代代词词找找出出来来。。
““就就是是谁谁??为为什什么么偏偏偏偏就就是是我我得得父父 亲亲??””多多少少次次我我问问自自己己。。
当当我我为为这这个个世世界界得得黑黑暗暗与与痛痛苦苦发发出第 一出声第哭一喊声时哭,父喊亲时就,父像亲山就那像边山每那一边天每升天腾得 那升轮腾红得红那亮轮亮红得红太亮阳亮,点得亮太了阳我,点得亮整了个我世界。 就得在整那个一世刻界,父。亲就把在自那己一铸刻成,父了亲我把永自恒己得向 往铸。成了我永恒得向往。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得词。包括:
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 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精选全文完整版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两大类,12小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方位词: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现代汉语语法》课程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课程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课程讲义(泰国函授班;丁崇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简述、离合词与量词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简述一、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形态不发达1.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是ABAB,如商量商量、照顾照顾;双音节形容词的生重叠方式一般是AABB,如干干净净、舒舒服服;也有例外,如雪白雪白、通红通红。

2.“们”可以表示复数,但不具普遍性。

如:他们是工人。

他们虽是复数,但却不能说成“他们是工人们”。

3.汉语的动词不随人称、性、数的变化而变化。

如“是”——“我是学生。

你是学生?你们是学生。

我们是学生!她们是学生”。

无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还是单数或复数,或是男性、女性,对动词“是”都有没有影响。

4.汉语的动词、代词等不随句中的位置变化而发生自身变化。

如“研究”——“研究汉语、注重研究、研究的方向、研究正在进行”等,无论“研究”在句中做主语、谓语、宾语,还是修饰限制词——都没有词形上的变化。

(二)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1.词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不同。

如“我喜欢他——他喜欢我,不很好——很不好”。

2.用不用虚词和用不同的虚词,意思也完全不同。

如“看书——看的书,我把他摔倒了——我被他摔倒了”。

(三)量词众多。

如“一头牛、两袋大米、去过一次、睡了两天”等等。

(四)补语庞杂。

如“气〈哭〉了”、“写得〈很漂亮〉”、“听〈到〉这个消息”等。

二、现代汉语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一)语素:语素是语言里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写出来是一个汉字,如民、桌、学、就等。

也有少数是多音节的,如:玻璃、葡萄、巧克力等。

(二)词:词是汉语里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大多数词是单音节、双音节的,如大、听、才、医生、应该、永远等。

也有少数是三音节以上的,如图书馆、现代化、科学工作者、暨南大学等。

从数量上看,双音节词最多。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1.小王在吗?——在。

2.谁来了?——老师。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语法的含义“语法“包含两个意思:1.指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通俗地讲,就是说话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

例如:1)三个学生做完了作业。

2)学生们做完了作业。

3)三个学生作业做完了。

4)三个学生们做完了作业。

5)三个学生做作业完了。

6)三个学生完了做作业。

7)做了完三个学生作业。

8)三作业个做完学生了。

这些句子,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

能说的是符合汉人讲话的规则,不能说的是没有遵守汉人讲话的规则。

即使能说的,各句间也有差别。

因为组合的成分虽然相同,但是所依照的规则不同,它表达的语法意义也有所不同。

这说明,话语的组织的确是有规则可循的。

正因为这样,才能互相听懂对方的话。

小孩学话,也是这样,人有一种推导的能力,话并不是一句一句地教会的。

2.“语法”的第二种意思是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这个术语的两种含义在话语中的表现如下,我们应该正确判断它们的含义:他对汉语语法完全无知,学了一些词也不能说话。

(指语法规则本身)他买了《汉语语法》。

(指语法学)讲到语法很容易联想到逻辑。

它们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但是,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界线,语法一定不是逻辑,不合语法的话当然是不通的,但是合乎语法的话不一定都是通的,合逻辑的。

如“把字句”:哥哥把自行车修好了。

弟弟把书借来了。

妹妹把杯子打碎了。

……这些句子都符合把字句的句法格式,我们可以用替换法造出无数个句子。

可是,“门把风吹开了”,虽然合语法,但显然是荒谬的,因为不合事实,不合逻辑。

合语法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是很多的。

如:1)休息什么!(不是疑问,而是“别休息”)好什么!(不是疑问,而是“不好”)2)救火。

(对比“救人”)3)吃大碗不吃小碗。

(吃饭的工具)4)恢复疲劳。

(对比“恢复体力”)上面这些字面上不合逻辑的话,只要大家都这样说,都能听懂,就要承认它们正确。

汉语语法课件

汉语语法课件

第一节
❖ 语音的基本概念
(三)声母、韵母、声调
1、声母21 个:
语音
b p mfdtnlgkhjqx
zh ch sh r z c s 2、韵母39个,其中: 单韵母10个
a 、 o 、 e 、 ê、 i 、 u 、 ü 、 -i (si)、 –i(shi) 、 er
复韵母13个 ai 、 ei 、 ao 、 ou 、 ia 、 ie 、 ua 、uo、 üe 、 iao iou 、 uai 、 uei 鼻韵母16个an 、 ian、 uan 、üan 、 en 、 in 、 uen 、ün、 ang 、 iang 、 uang 、 eng 、 ing 、 ueng 、 ong 、 iong 3、声调 :
❖ 4、、汉语言(专)必修课程教学切实要考虑 学员学习阶段的汉语基础,生活环境、文化 氛围和年龄特点等实际,制定适合开放教育 学员实际的教学媒体资源,本辅导从语音基 础知识开始,注重基础知识的补充,营造宽 松、和谐、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 为开放教 育双语学员提供优质的自学教学资源。
❖ 5、各门必修课程的学习宗旨主要以学习汉语语音、 词汇、语法知识,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等语言技能,培养汉语综合实用和应用能力。通过 各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汉语水平考试词汇 大纲》和《汉语水平考试语法大纲》中3—6级应掌 握的词汇和语法点。在教学中要求要以课文为中心, 以巩固、熟练运用学过的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点并 以掌握新知识为基本原则,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 获得汉语知识,获得在实际教学和交际过程中所需 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
第三节 词汇
一、单纯词与合成词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 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 中最基本的造句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作业次第第一次成绩96
学号20140159 姓名蒋硕果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1
1.语法是语言的(构词)以及(造句)的规则。

2.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着(横向组合)和(纵向聚合)两种基本关系,并都体现为一定的规律。

3.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组成(词组 )、词或词组组成( 句子 )、句子与句子组成(语段 )的规则等。

4.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语法单位。

5.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词组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
(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6.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与词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句子前后有较为明显的(停顿),并带有特定的(语调)。

7.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构成(句法结构),从句子、词组中逐层切分出来的语言成分就是(句法成分 )。

8.句法分析着眼于(词语和词语的语义关系)和(词语和词语的结构层次关系)两个方面,有利于看清句法结构的实质。

9.从语法角度看,汉字教学不能把汉字仅仅看作一般书写符号来教,而应把汉字作为语言单位即(语素)来教。

10.汉语是缺乏(严格意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序)和(虚词)是表示语法和语义关系的主要手段。

11.汉语的语言单位与语言单位的组合注重(意合<语义上的联系> ),所以相关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包含着较复杂的语义关系却基本上没有(形式标志)。

12.汉语语法的形式受到(句法)、(语义)、(语用)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语法分析必须将结构关系与语义关系结合起来?
答:句法分析着眼于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两个方面,有利于看清句法结构的实质。

例如“出租汽车”、“进口商品”等歧义结构,若通过层次和关系就可以分辨清楚了。

由于直接成分之间还有语义关系,理解句子还必须在句法的层次关系、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语义关系。

如“在车上/写字”、“这个人/谁都不认识”,句法层次和关系只有一种解说,语义关系却有两种。

间接成分之间虽然没有句法关系,但也存在着语义关系。

例如:
1、他/热热地/喝了一杯咖啡。

2、这孩子/歪歪斜斜地/写了一个字。

上述“热热地”跟“一杯咖啡”,“歪歪斜斜地”跟“一个字”并不是直接成分关系,却有语义关系。

这说明分析一个句法结构还必须将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的分析结合起来。

2.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与母语教学有什么不同?
答: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语法和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法具有共同性,即都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传授语法知识的,而不是将语法作为研究的对象。

但是汉语作为外语的语法教学与作为母语的语法教学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教学语
法具有实用性,对中国人来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母语水平,为了有更高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于外国人来说,首先是要解决理解和表达的问题,即先要能说、能写、听得懂、看得懂,然后才能谈提高的问题。

因此,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语法,要更加注意语法项目的选择以及语法点编教学中介绍语法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言语现象和运用相关的规则去完成语言交际任务,而不在于掌握语法知识本身。

因此,汉语作为外语的语法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实际能力为目标,建立起从表达出发,结合语义分析,体现到句法结构上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体系排的顺序,要先让学生学习最急需、最实用的语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语法的内容也有其独特性。

由于不是母语,有一些对中国学生来说很简单的语法,对于外国人来说就可能比较困难。

还有一些表达方式,如钟点的念法,数字的读法及处所词的语序排列等,中国学生是不需要特别学习的,但在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中,却必须提及。

因此,汉外语法对比和语法偏误分析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语法,更要强调其规范性。

因为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没有母语使用者那样的语感,很难自己判断语法的对错,必须依靠所学的语法规则来组词造句,帮助判断正误,所以对语法规则的陈述必须简明扼要,例句必须规范实用。

同时,在讲解和分析一些语法现象时,还必须注意到语言的通俗易懂。

3.下列各组句子,语序的变化带来了语义上的什么变化?-1
(1)她是不止一个孩子的母亲。

这个的意思是指:她不是一个孩子,是很多孩子的母亲。

她不止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这个的意思是指:她不但是孩子的母亲,可能还是孩子的朋友什么的
(2)我一会儿在这儿等你。

这个意思是指:我会过一段时间我会在这里等你
我在这儿等你一会儿。

这个意思是指:我会在这儿等你一段时间。

(3)他二十多岁才结了婚。

这个意思是指:他结婚有点晚。

才二十多岁他结了婚。

这个意思是指:她结婚有点早
(4)你为什么不去?
这个句子侧重点是指: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去
为什么你不去?
这个句子侧重点是指:你怎么不去,你应该去的。

4.下列各语言单位都可以有两种解释,请一一指出造成多义的原因。

-2
(1)招待好朋友
招待+好朋友(招待的对象是好朋友)层次结构的不同
招待好+朋友(要把朋友招待好)
(2)新教师宿舍
新+教师宿舍(教师宿舍是新的)层次结构的不同
新教师+宿舍(新来老师的宿舍)
(3)不适当地批评教育
1、可以指他受到了不适当的批评施和受的两种语义的歧义
2、可以指我不适当的批评了他缺乏显性语法形式
(4)这个人谁也不认识
可以指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人层次结构不同
可以指这个人,连一个人都不认识。

答:语序是就语言单位线形排列的次序而言,事实上语言单位的组合又是有层次的,有时会出现同一语序排列而组合层次以及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不尽相同的现象。

原因是汉语重意合,缺乏显性语法形式标志的特点密切相关。

评语:作业做得不错,希望以后的作业能够独立完成,错题注意看批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