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 日照充足强烈干燥
![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 日照充足强烈干燥](https://img.taocdn.com/s3/m/175f69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4.png)
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日照充足强烈干燥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日照充足,气候干燥。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宁夏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地理特征、农业、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阐述宁夏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当地的影响。
一、地理特征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沙漠环绕其大部分区域,尤其是海西蒙古沙漠、贺兰山沙漠和洪水河沙漠。
这使得宁夏面临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
加之海拔较高,地势相对较低,山地较少,水源稀缺,使得干旱气候在宁夏地区得以进一步加剧。
二、农业宁夏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农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由于缺乏充足的水资源,农作物种植面临很大的挑战。
传统的农业模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然而,宁夏人民积极探索适应干旱气候的农业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利用滴灌、节水灌溉等水利技术,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适应性强的农作物、耐旱性较强的植物得到了广泛种植。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宁夏干旱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三、人居环境干旱气候对宁夏的人居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缺水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宁夏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供水条件。
特别是利用地下水资源,建设了大量的水井和水塔,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宁夏注重城市绿化、建设公园和植树造林,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的舒适度。
四、生态环境干旱气候对宁夏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宁夏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沙尘暴频发。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宁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进行荒漠化治理,加强沙漠边缘的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暴的频发。
同时,在资源利用方面,宁夏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大力推广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之,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这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然而,宁夏人民勇于探索、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渐在适应干旱气候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宁夏将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895b2e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5.png)
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农业是宁夏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宁夏的经济增长和农民群众的收入增加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高,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探讨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现状宁夏特色农业产业主要包括高原特色农业、沙漠特色农业、养殖特色农业等。
高原特色农业以地理优势为基础,发展了以苹果、油菜、小麦等作物为主的农业产业链。
沙漠特色农业则以沙漠到绿洲的转换为特色,发展了以枸杞、大枣、草原牧业等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农业产业链。
养殖特色农业则以禽畜养殖为主,包括羊、牛、鸡等。
目前,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利用不平衡,某些地区资源过度利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其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户缺乏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再次,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营销渠道不畅,品牌影响力不强。
面对这些问题,未来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走特色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三、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1. 特色化特色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发展一些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例如,宁夏可以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枸杞、大枣等农产品,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来增加销量和利润。
2. 高效化高效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对农田进行精准施肥、喷洒农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智能化智能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引进智能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
4. 绿色化绿色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宁夏特色农业产业需要逐渐向绿色发展。
宁夏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宁夏农作物的种植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97b29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f.png)
宁夏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宁夏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其种植结构非常重要。
宁夏农作物种植结构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野菜等,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宁夏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一、粮食作物宁夏是中国的一座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其中,小麦是宁夏主要的粮食作物,得益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土地资源,宁夏产小麦的优质品种,并以此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
此外,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量也较高,是宁夏重要的粮油作物。
二、经济作物宁夏的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植物油、烟草、糖料作物等。
宁夏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国的沙漠地区,雨水资源有限,因此农业出口作物的种类相对较少。
但是,宁夏种植的植物油及糖料作物在其生产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而烟草也是宁夏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烟草的生产供应不仅可以提高宁夏地区的经济利益,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三、蔬菜野菜宁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所以蔬菜野菜也是宁夏农作物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于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宁夏的农业结构也呈现出比较多样的特征。
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宁夏种植了大量的蔬菜和野菜,以满足市民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而且宁夏生产的蔬菜野菜也很多样化,包括了青菜、豆角、辣椒等等。
同时,还有适楼水蜜桃、沙漠枣、龙氏山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和蔬菜。
总的来说,宁夏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多样化,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野菜等都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经济价值。
这充分体现了宁夏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并为长期以来提供了可靠的支柱。
近年来,宁夏也始终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实施高水平耕作、科技创新、规模经营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促进宁夏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让宁夏的农业产业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论述宁夏农业区位影响因素
![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论述宁夏农业区位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d23ea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5.png)
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论述宁夏农业区位影响因素宁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在宁夏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谈论宁夏农业区位影响因素时,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自然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
首先,宁夏位于中国的内陆干旱地区,气候干燥且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这种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限制了宁夏农作物的选择和生长周期。
鉴于此,宁夏的农业主要以干旱作物为主,如黄花菜、苜蓿和酥梨等。
其次,宁夏的土壤多为黄土和荒漠土壤,贫瘠且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宁夏农业发展注重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如施加有机肥料、合理轮作和植树造林等。
此外,宁夏的水资源相对较为紧缺,尤其是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大,导致水土流失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农业区位的选择上需要考虑水源的可用性和合理利用,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和农产品加工等。
首先,宁夏的农业区位选择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农产品销售的机会。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宁夏与沿海地区的交通和物流运输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因此,宁夏的农业发展应该注重与周边省市的市场联系,发展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色农产品,并积极开拓内地市场。
其次,交通的便利程度对农业区位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
宁夏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时间和条件。
因此,宁夏的农业发展需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宁夏还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加工工序提高价值链,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综上所述,宁夏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
在自然方面,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因素对宁夏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经济方面,市场需求、交通和农产品加工等因素也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为了实现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宁夏农业情况
![宁夏农业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41123cc69ec3d5bbfd0a741d.png)
宁夏农业发展情况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是传统的农业省区。
农业人口412万,占总人口的70%,回族人口206.5万,占总人口的35%,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个自然生态区域,山川面积、人口基本各占一半。
北部川区包括引黄灌区13个县(市、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沟渠如织,自秦汉开始就有着悠久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的历史,久享黄河之利,旱涝无虞,农业发展水平很高,是西北地区农业的精华之地,素有“西部粮仓”“塞上江南”之誉。
南部山区8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和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是国家确定的扶贫攻坚重点地区之一。
一、农业资源情况宁夏农业资源条件优越,特别是引黄灌区,为西部地区与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和伊犁河谷并称的西部“五大粮仓”,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单产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水稻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麦套玉米亩产1000公斤)。
被中外经济学家誉为“大有发展潜力的灌区”、“发展农业不可多得的地区”。
(一)土地资源充裕。
全区耕地面积1655万亩,人均耕地近3亩,居全国第4位。
尚有宜农荒地近1000万亩,是全国8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区之一,有宜渔荒滩200多万亩。
近年来,引黄灌区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扩大老灌区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中部干旱地区实施扬黄扩灌工程,先后兴建了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和“1236”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南部山区开展了高标准旱作水平梯田建设。
(二)草场资源广袤多样。
全区草原总面积3665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53.7%,自南而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等,其中以荒漠草原面积最大。
作为全区自然植被主体的草原植被,植被覆盖度一般为30-60%,每亩鲜草产量180-300kg。
200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区境内实施封山禁牧,是全国第一个全区禁牧的省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b565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7.png)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展首先,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之一、宁夏地处内陆干旱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宁夏以小麦、玉米、薯类、棉花等粮食作物为主,这些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国内外市场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宁夏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实现了农作物的高产、高效、高质量的生产。
其次,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畜牧业发展较为突出。
宁夏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适宜畜牧业的生产发展。
宁夏的畜牧业主要以养殖牛羊为主,年产肉牛约100万头,羊约5000万只,年产奶牛1400多头,年产奶5.5亿公斤以上,使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中国主要的肉牛、奶牛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畜牧业还具有休闲观光、生态种养结合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次,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了独特的经济林果业。
宁夏以柿子、马铃薯、苹果、葡萄、六月黄等经济林果为主要产业,形成了独特的特色优势。
宁夏的特色经济林果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加工技术先进等特点,不仅满足内外销需求,而且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宁夏回族自治区还发展了农业种植与养殖的一体化产业链。
宁夏通过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比如,宁夏发展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将农作物种植与家禽、牲畜养殖相结合,实现了养分循环利用、农牧产品互补的增效益。
这种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还增加了宁夏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总体来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融合等手段,宁夏农业在保持传统农业优势的同时,不断发展新的特色产业,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全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宁夏五大市种植分布报告
![宁夏五大市种植分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d43482f78a6529647d53bd.png)
宁夏五大市种植分布报告银川: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兴庆区:掌政镇、大新镇、月牙湖乡掌政镇、大新镇以及月牙湖乡(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等。
)金凤区:良田镇、丰登镇良田镇(主要种植红薯,吊瓜,土豆,西红柿,辣椒,黄瓜,以及各种蔬菜等,而且良田镇着力发展红梅杏。
)丰登镇(主要种植水稻、西葫芦、番茄、长茄、黄瓜等蔬菜。
)西夏区:兴泾镇、镇北堡镇兴泾镇、镇北堡镇(主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4495亩。
)贺兰县:金贵镇、立岗镇、洪广镇、习岗镇金贵镇(截止目前,全镇共发展了以银河、通昌、金贵、汉佐四个行政村为主的二代温棚示范区8个,共建设二代温棚9万余间。
以银河、汉佐为主的移动棚园区两个,面积1200余亩,种植螺丝菜2.5万亩,冷棚韭菜1900亩,同时引进以生产酱菜加工为主的食用油、粮食生产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二十余家。
全镇基本形成了以银河、通昌、金贵、汉佐的二代温棚,汉佐的大白菜,保南、银光的螺丝菜,银河、保南的冷棚韭菜,红星、潘昶、雄英的露地菜为主的蔬菜生产格局。
)立岗镇(宁夏贺兰县立岗镇种植水稻面积达10万余亩,种植面积大,西红柿1万余亩,全镇共种植盘菜1万余亩,平均每亩七千斤左右。
还包括绿豆芽、西蓝花、菊苣、小青南瓜、洋芋等。
)洪广镇(主要农产品有玉米、梨子,杏子,南美梨,干梅子,橙子等;金山村每年种植金山西瓜2000亩;金山村连片种植金山脆枣200亩;贺兰山紫蘑菇是贺兰山特有的一种名贵野生大型食用真菌资源。
)习岗镇(温棚种植着草莓、甜瓜、西红柿等十几个品种的瓜果蔬菜。
然而,今年全县有8万亩的冬麦种植。
永宁县:望远镇、闽宁镇、李俊镇、望洪镇、杨和镇望远镇(主要农产品:西兰花,杨桃,无花果,美洲南瓜、小麦、水稻、玉米,兼产蔬菜、水果等。
)闵宁镇(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2.909万亩,其中小麦1.02万亩、玉米1.28万亩、露地蔬菜0.1855万亩,全镇发展优质葡萄480亩,发展以枸杞、大枣为主的600亩。
宁夏经济发展现状
![宁夏经济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6364c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0.png)
宁夏经济发展现状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的经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宁夏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宁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
宁夏的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同时也发展了特色农产品,如枸杞、苹果等。
这些优质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为宁夏的农业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
其次,宁夏的工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宁夏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开采和煤炭化工是宁夏工业的支柱产业。
此外,宁夏还发展了多个特色产业,如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
宁夏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为宁夏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宁夏的旅游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宁夏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沙漠、草原、古建筑等。
宁夏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宁夏还举办了多个特色的旅游活动,如枸杞节、南海祭典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宁夏的独特魅力。
最后,宁夏的金融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宁夏积极发展金融业,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进入宁夏,如银行、证券公司等。
宁夏的金融业不仅为宁夏的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还为宁夏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宁夏的金融业对于宁夏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的来说,宁夏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工业、旅游业和金融业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宁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宁夏广大人民的辛勤努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宁夏的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有理由相信,宁夏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宁夏肉牛养殖产业
![宁夏肉牛养殖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7ccaa0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e.png)
宁夏肉牛养殖产业宁夏肉牛养殖产业是宁夏自治区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
宁夏地处中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独特,适合肉牛的养殖。
该地区的肉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宁夏肉牛养殖业受益于宽广的草原资源。
宁夏拥有辽阔的草原,草场面积广阔,适宜肉牛的放牧和饲养。
草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肉牛可以在草场上自由觅食,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生长得更加健康强壮。
宁夏的气候条件适宜肉牛的生长发育。
宁夏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条件对肉牛的生长十分有利。
夏季的高温可以促进肉牛的食欲,增加食物摄入量,有利于生长发育;冬季的寒冷可以促使肉牛增加脂肪储备,增加肉质的鲜嫩度和口感。
宁夏政府在肉牛养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技术培训、兽医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措施,鼓励农民积极投身肉牛养殖产业。
这些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民养殖肉牛的积极性,推动了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宁夏肉牛养殖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宁夏肉牛养殖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问题。
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市场上肉牛的供给量逐渐增加,导致肉牛价格下降,农民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宁夏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肉牛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肉牛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市场调控,合理规划肉牛养殖规模,避免市场供需失衡,保障农民的利益。
宁夏肉牛养殖产业在宽广的草原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政府的支持下蓬勃发展。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并加强市场调控,才能进一步推动宁夏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宁夏农业概况
![宁夏农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3eae942767f5acfa0c7cd0c.png)
宁夏农业概况宁夏发展农业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全区现有耕地1650万亩,人均2.8亩,宜农荒地1000多万亩,宜渔湿地200多万亩,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
天然草原3411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
农业灌溉条件便利: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自流灌区之一。
光热资源充足:宁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昼夜温差大。
全区80%的耕地面积、85%的畜禽养殖规模、76%的养殖水面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非常适合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特色鲜明:宁夏的枸杞,有“枸杞甲天下”之说,产销量占全国60%以上。
清真牛羊肉、乳制品和毛皮制品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
“宁夏滩羊”是我国特有的种质资源,肉质鲜美。
宁夏南部山区的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属天然的绿色食品。
贺兰山东麓是酿酒葡萄种植的最佳适宜区,所产葡萄酒品质优良。
宁夏中卫的硒砂瓜富含多种维生素,产品销往全国。
清真品牌优势独特: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独特的伊斯兰民族风情,悠久的清真饮食文化,面向全世界1/6的伊斯兰人口,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清真”品牌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农业农村经济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40亿元,粮食生产连续七年获得大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位居全国第四位,是全国5个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的省区之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5元,在西北五省区中位居第一位。
自治区确定的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优质粮食、淡水渔、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苹果、中药材、小杂粮等地方性特色农产品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全区设施农业目前已达105万亩,产品70%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并成功进入香港、俄罗斯、蒙古、中亚等地区和国家。
宁夏种植作物的优势条件
![宁夏种植作物的优势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6f8c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c.png)
宁夏种植作物的优势条件
宁夏种植作物的优势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
1. 土地资源优越。
宁夏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但耕地面积却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2%。
宁夏地形复杂,有山区、沙漠、草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可以适应多种作物的生长。
2. 水资源丰富。
宁夏拥有中部干旱带中最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年平均径流量达到
3.8亿立方米,另外还有沙漠中的天然井、泉眼等深层地下水资源,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
3. 气候条件适宜。
宁夏气候属于典型的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风,气温变化大。
这种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黄河谷地的少雨多雾、高温多风、日照充足的作物生长,如小麦、玉米、葵花、马铃薯等。
总之,宁夏种植作物的优势条件是丰富的土地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这些条件为宁夏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区域功能定位
![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区域功能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f6c03319f18583d048645905.png)
越, 特别是 引黄灌 区 , 为西部地 区与成都平原 、 中平原 、 关 河西
走 廊 和伊 犁河谷 并称 的西部 “ 大粮仓 ” 五 之一 , 更是 西北地 区 重要 的商 品粮基地 , 粮食 单产水平在全 国名 列前茅 ( 水稻平 均
夏是 中国的 “ 枸杞之乡” “ 、滩羊之乡” “ 、长枣之 乡” “ 、硒砂瓜之
乡”“ 、马铃薯之乡” ⑤清真食 品的优势独特 。 。 宁夏是全 国唯一 的回族 自治区 , 独特的伊斯兰民族风情 , 悠久 的清真饮食 文化 ,
为特色农 产品及清真食 品品牌 的开发提供 了广 阔的市场前景 。 ⑥劳动力 资源 丰富 , 培训转移力 度加大。全区乡村有从事农业 的劳动力 2 9 0. 9万人 , 剩余 劳动力近百万人 。
02 %, .3 具有 中专文化程度 的 占 11%, .8 具有 高中文 化程 度的 占 70 %, 有初 中文化 程度 的 占 5 %, . 0 具 8 具有小 学文化 程度 的 占 3 .2 文盲半文盲 占 35 %。同时农村各类教育 资源整合 不 0 %, 0 . 7 够, 教育内容和方 法与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 际联 系不够紧 密, 对农村职 业教育与成人教 育重视不够 , 农村实用 技术教育 和培训发展缓慢 ,农 村职业教 育与普通 教育的 比例不协调 , 难
2 74 g 农业 总产值 1 2 . 。宁夏单个 农业劳 动力经 3 .4k , 89 16元
候类 型 , 降水 量 35m 年 日 时数 3 0 年 0 m; 照 0h以上 , 阳总 0 太 辐射 6 4k/ , 2 J m2年平均气温 5 0℃。 c ~1 ④农产 品特色鲜 明。宁
宁夏五大市种植分布报告
![宁夏五大市种植分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a3861f69dc5022abea000d.png)
宁夏五大市种植分布报告: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兴庆区:掌政镇、大新镇、月牙湖乡掌政镇、大新镇以及月牙湖乡(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等。
)金凤区:良田镇、丰登镇良田镇(主要种植红薯,吊瓜,土豆,西红柿,辣椒,黄瓜,以及各种蔬菜等,而且良田镇着力发展红梅杏。
)丰登镇(主要种植水稻、西葫芦、番茄、长茄、黄瓜等蔬菜。
)西夏区:兴泾镇、镇北堡镇兴泾镇、镇北堡镇(主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4495亩。
)贺兰县:金贵镇、立岗镇、洪广镇、习岗镇金贵镇(截止目前,全镇共发展了以银河、通昌、金贵、汉佐四个行政村为主的二代温棚示范区8个,共建设二代温棚9万余间。
以银河、汉佐为主的移动棚园区两个,面积1200余亩,种植螺丝菜2.5万亩,冷棚韭菜1900亩,同时引进以生产酱菜加工为主的食用油、粮食生产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二十余家。
全镇基本形成了以银河、通昌、金贵、汉佐的二代温棚,汉佐的大白菜,保南、银光的螺丝菜,银河、保南的冷棚韭菜,红星、潘昶、雄英的露地菜为主的蔬菜生产格局。
)立岗镇(宁夏贺兰县立岗镇种植水稻面积达10万余亩,种植面积大,西红柿1万余亩,全镇共种植盘菜1万余亩,平均每亩七千斤左右。
还包括绿豆芽、西蓝花、菊苣、小青南瓜、洋芋等。
)洪广镇(主要农产品有玉米、梨子,杏子,南美梨,干梅子,橙子等;金山村每年种植金山西瓜2000亩;金山村连片种植金山脆枣200亩;贺兰山紫蘑菇是贺兰山特有的一种名贵野生大型食用真菌资源。
)习岗镇(温棚种植着草莓、甜瓜、西红柿等十几个品种的瓜果蔬菜。
然而,今年全县有8万亩的冬麦种植。
永宁县:望远镇、闽宁镇、李俊镇、望洪镇、杨和镇望远镇(主要农产品:西兰花,杨桃,无花果,美洲南瓜、小麦、水稻、玉米,兼产蔬菜、水果等。
)闵宁镇(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2.909万亩,其中小麦1.02万亩、玉米1.28万亩、露地蔬菜0.1855万亩,全镇发展优质葡萄480亩,发展以枸杞、大枣为主的600亩。
宁夏五大支柱产业
![宁夏五大支柱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fd1a20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宁夏五大支柱产业1. 能源产业宁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宁夏的煤炭储量居全国前列,煤炭产业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宁夏还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能源产业不仅为宁夏提供了丰富的能源供应,也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推动力。
2. 农业产业宁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以果蔬种植和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发达。
宁夏拥有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种植业以苹果、葡萄、灵芝和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为主。
畜牧业以羊肉和奶制品生产为主导,宁夏的羊肉产量和质量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农业产业为宁夏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3. 旅游产业宁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这使得旅游产业成为宁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的旅游资源包括西夏王陵、沙坡头、贺兰山和黄河风情带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宁夏还以举办多种文化节庆和民俗活动而闻名,如贺兰山千佛山庙会和宁夏桃花源文化旅游节等。
旅游产业为宁夏带来了不少的旅游收入,并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 科技产业宁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科技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宁夏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宁夏还建设了一批科技园区和孵化基地,为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科技产业带动了宁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和创新人才。
5. 环保产业宁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宁夏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处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宁夏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环保产品。
环保产业为宁夏提供了环境保护服务和环保设备,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宁夏的五大支柱产业包括能源产业、农业产业、旅游产业、科技产业和环保产业。
宁夏灌区作物种类
![宁夏灌区作物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48a6c7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e.png)
宁夏灌区作物种类1. 概述宁夏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拥有丰富的灌溉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因此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宁夏的灌区作物种类繁多,包括谷物、油料、蔬菜、水果等多个品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宁夏灌区主要的作物种类和其特点。
2. 主要作物种类2.1 谷物类宁夏的灌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高粱等谷物。
这些作物是宁夏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宁夏农业的重要支柱。
小麦是宁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品质优良。
玉米和高粱则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生产。
2.2 油料类宁夏的灌区也种植了大豆、花生和油菜等油料作物。
这些作物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食用油,还可以提取植物蛋白和工业原料。
其中,大豆是宁夏灌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宁夏的大豆产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3 蔬菜类宁夏的灌区适宜蔬菜的种植,因此蔬菜也是宁夏灌区的重要作物之一。
宁夏的灌区种植了大量的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品种。
这些蔬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其他地区。
2.4 水果类宁夏的灌区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的生长,种植了大量的葡萄、苹果、石榴、樱桃等水果品种。
其中,宁夏的葡萄种植面积最大,葡萄产业在宁夏具有重要地位,宁夏的葡萄以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而闻名。
2.5 其他作物类除了上述主要作物外,宁夏的灌区还种植了一些其他作物,如棉花、甜菜、土豆等。
这些作物在宁夏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满足了不同需求。
3. 作物种植特点3.1 适应性强宁夏的灌区作物种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适应干旱、寒冷和高海拔等多种环境条件。
这得益于宁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宁夏的灌区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3.2 品质优良由于宁夏的灌区作物种植条件优越,作物品质较高。
例如,宁夏的小麦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黄河谷地的黄金麦田”。
宁夏的葡萄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3 高效节水宁夏的灌区作物种植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实现了高效节水。
宁夏种植区域分布
![宁夏种植区域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05af29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6.png)
宁夏种植区域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狭长地区从北到南横跨西宁市、银川市、固原市三座城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拥有大片可耕种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宁夏地区种植业相对发达。
首先,宁夏回族自治区拥有大片农业区域,其中最主要的种植区域是银川市。
银川市位于宁夏中部,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
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阳光资源,适合种植大麦、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
此外,银川市还以果树种植业著称,种植的水果有枸杞、苹果、葡萄等,产业发展比较成熟。
其次,固原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农业种植区域之一。
固原市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半干旱气候。
固原市拥有较多的山地和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这里的主要种植作物有全粮作物、瓜果蔬菜、草果等。
固原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粮食种植基地之一,也是宁夏重要的棉花和烟草种植区域。
除了银川市和固原市之外,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种植分布还包括西宁市和其他县区。
西宁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气候属于寒温带半干旱气候和高寒山地气候。
这里的主要种植作物有大麦、小麦、大豆和油料作物。
另外,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其他县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种植,但相对来说较为分散,主要以种植谷物、蔬菜和水果等作物为主。
总体来说,宁夏回族自治区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且多样化,主要集中在银川市和固原市,并在西宁市和其他县区也有相应的种植业发展。
由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加之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种植业得以蓬勃发展。
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宁夏自治区农业地方标准
![宁夏自治区农业地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91c7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9.png)
宁夏自治区农业地方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宁夏的农业地方标准主要包括土壤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农
业生产标准等方面。
首先,土壤质量标准对于农业至关重要。
宁夏自治区根据当地
土壤的特点和农作物的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壤质量标准,包括
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这些标
准的制定有助于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选择作物种植,保障农产
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农产品质量标准也是宁夏农业的重要部分。
针对不同的
农产品,宁夏自治区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
这些标准涉及到农产品的外观、营养成分、农
药残留等方面,旨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此外,宁夏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标准,包括种植标准、
养殖标准等。
这些标准涉及到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技术要求、环境保护等方面,旨在规范农业生产行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
量。
总的来说,宁夏自治区的农业地方标准涵盖了土壤质量、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也为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希望这些标准的实施能够为宁夏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71d8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c.png)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宁夏积极发展灌溉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壤水分调控等技术手段,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供应。
同时,宁夏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质治理,提高农田水利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二、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发展。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边缘,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特色农产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注重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如红枣、葡萄、枸杞、小米等。
在种植技术、品种选择、质量管理等方面,宁夏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打造品牌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推进。
宁夏回族自治区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的能力和水平。
宁夏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利,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模化和智能化水平。
宁夏还加强农民培训,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品牌。
宁夏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五、农业合作社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宁夏鼓励和支持农民自愿组建农业合作社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还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联合体,加强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衔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合作社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农业概况农业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4°10 '至107°39',北纬35°14'至39°23'之间。
境域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黄土丘陵,中部是台地、山地和山间平原,北部是黄土平原,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耸立于南北两端。
一、土地资源(一)地形地貌宁夏是个山地和丘陵较多的省区,土地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81.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8%;山地大都分布于自治区中部和南部。
丘陵面积196.8万公顷,占38%,主要分布在银南、固原两地区,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
台地面积91.2万公顷,占17.6%,主要分布于灵武、盐池两县,属于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
平原面积139万公顷,占26.8%,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中、北部。
沙漠面积9.2万公顷,占1.8%,主要分布中卫县西北部,属于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
宁南山区以水蚀黄土高原地貌为主,中、北部地区以干旱、风蚀地貌为主。
(二)土壤类型宁夏土壤面积494.9万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95.6%,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10个土类,分别是黑垆土32.8万公顷、灰钙土131.8万公顷、黄绵土120.5万公顷、新积土37.1万公顷、风沙土59.8万公顷、粗骨土21.2万公顷、石质土7.1万公顷、潮土13.1万公顷、盐土13.7万公顷、灌淤土27.9万公顷和灰褐土27万公顷。
二、水资源宁夏水资源贫乏,量少且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季多冬春少,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
(一)水资源总量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57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平均陆地蒸发总量148亿立方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毫米),天然地表水资源量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5.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3.7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10.5亿立方米,加上每年国家分配给宁夏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为50.5亿立方米。
(二)可利用水资源量在宁夏水资源中,扣除高矿化度水量和泥沙及年径流量小于5毫米的水量,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P=50%)为5.6亿立方米。
另外,在宁夏平原有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1.15亿立方米(绝大部分为引黄灌区渠系、田间渗水量),若按60%计算可开采量,即13.2亿立方米,综合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58.8亿立方米。
(三)水能资源宁夏水能理论蕴藏量21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0.2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2.6%。
宁夏水能资源由黄河干流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202.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85.7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7.7万千瓦)、黄河支流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4.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1万千瓦,已开发利用4671千瓦)、引黄灌区引水干渠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4.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3.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
三、气候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温带(中温带至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气候。
由于深居内陆地势较高,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宁夏气候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较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降水时空变率大等特点。
由于光热降水资源匹配很不协调,造成宁夏气候“南寒北暖、南湿北干”。
(一)光能资源宁夏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936--6119兆焦,由南向北,平均每10公里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米递减50兆焦。
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总辐射相同,南部小于中部和北部地区。
宁夏年日照时数为2194.9--3082.2小时,日照百分率50%--69%,由北向南递减。
(二)热能资源宁夏年平均气温较低(5-9℃)、平均年较差和平均日较差较大(22-33.5℃和10.9-12.4℃)、平均有效积温较少(≥10℃积温2000-3300℃)、无霜期短(日最低气温≥2℃表示的无霜期为113-161天),均呈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中、北部灌溉区,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4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10℃积温3200-3500℃,平均无霜期150-195天,是我国光能资源高值地区之一;南部山区,年太阳辐射总量118-128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200-2700小时;≥10℃积温1900-2400℃,平均无霜期127-155天。
(三)降水资源宁夏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8-680毫米,南多北少。
南部固原地区多在400毫米以上,中部为300毫米左右,北部宁夏平原在200毫米上下,贺兰山、六盘山是宁夏南北两个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分别为421.9毫米和680.3毫米。
(四)风能资源宁夏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风速一般为每秒2-3米,银南地区、固原地区北部为每秒3米左右,贺兰山、六盘山年平均风速每秒高达7.3米和6.5米,宁夏的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40亿千瓦时。
四、资源利用情况据统计部门1998年调查,宁夏耕地面积127.5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4.6%。
其中,旱地占耕地面积占84.7%,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旱地中的水浇地占17.8%,主要分布在山区川道及引黄新灌区。
全区水田19.5万公顷,为耕地面积15.3%,主要分布在宁夏平原引黄灌区。
林地面积3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9%;园地面积2.7万公顷,草地面积260万公顷。
淡水面积5万公顷,可养殖面积2.3万公顷,已养殖1.2万公顷,占可养殖面积的52.3%。
宁夏宜农荒地资源有限,但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全区现有宜农荒地828万亩,宜渔荒地200万亩,宜牧荒地180万亩。
宜农荒地大部分分布在光热条件较好并可引(扬)黄河水灌溉的中北部,多数集中连片;引黄灌区有257万亩的中低产田,中部有大面积可发展灌溉的旱耕地,这些土地增产潜力都很大。
农业结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能资源和大面积的引黄灌区,使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宁夏农业历来以种植业为主,随着粮食自给有余,产业结构的调整,林牧渔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按1998年现行价格计算,宁夏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为68.6:1.2:28.2:1.9。
一、种植业宁夏栽培的农作物有80多种,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作物为主。
在粮食作物中以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占主要地位。
1998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50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占81%,产量达到29亿公斤。
在粮食作物中,小麦475万亩,占38.8%,产量达到9.5亿公斤;水稻近100万亩,占8.2%,产量达到6.2亿公斤;玉米214.8万亩,占17.7%,产量10亿公斤;马铃薯146万亩,占12.1%,产量2亿公斤;糜、谷、荞、豆等小杂粮290万亩,占23.7%,产量1.7亿公斤。
在经济作物中,油料166.5万亩,产量8234.6万公斤;蔬菜50万亩,产量83万吨。
二、林业宁夏林产品除少量的木材及核桃、花椒等外,处于优势地位的是果品。
果品树种达到12种以上,主要以苹果、梨、红枣、酿酒葡萄、枸杞、桃、李、杏、仁用杏为主。
其中苹果以金冠、红富士为主;梨以酥梨、锦丰为主;葡萄以大青为主;枣以中宁枣、灵武长枣为主。
1998年,果品面积为99万亩,总产量达20万吨。
其中,苹果16万吨,占81%;梨0.7万吨,占4.5%;枣0.3万吨,占1.9%;葡萄0.6万吨,占3.8%。
三、畜牧业宁夏畜牧业主要以猪、牛、羊、禽肉、羊毛等大宗产品生产为主。
1998年全区牛存栏数88万头,其中奶牛6.1万头;生猪存栏数121.1万头;羊只存栏数358.9万头;肉类总产量15.6万吨;禽蛋6.5万吨;蜂蜜652吨。
四、渔业宁夏水产品种类较多,有土著鱼类20多种,加上引进鱼类总数达到30多种。
另外还有螺、虾、蟹、水禽等数十种。
1998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2.6万吨,养殖水面达20.7万亩。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工业品的大量使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标志。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水平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1998年全区农业机械动力达到316.2万千瓦,比1978年的66.3万千瓦增长4.8倍;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13.6万台,比1978年的1.7万台增长8倍;农用运输机械514辆,比1978年的552辆增长93.3倍;机械排灌动力15.5万千瓦,比1978年的11.4万千瓦增长11.9%;机耕面积55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8%;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0.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4%;其中机电排灌面积8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
1998年全区农村用电达到73474.1万千瓦小时,比1978年增长6.9倍。
1997年全区通电的行政村达到2542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8.1%。
1998年全区使用化肥实物总量达到74.5万吨,比1978年增长3.3倍;平均每亩化肥施用量为39公斤,比1978年增长2.3倍。
农用薄膜使用量1998年为449万吨,比1990年增长2倍。
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1998年达到42%。
农业发展20年成就农业是宁夏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
改革开放20年来,宁夏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领导全区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1998年宁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达到78.7亿元,比1978年的4.8亿元增加16.4倍;其中农业产值54亿元,比1978年的3.8亿元增加14.2倍;林业产值1.0亿元,比1978年的0.2亿元增加5倍;牧业产值22.2亿元,比1978年的0.9亿元增加24.7倍;渔产值15492万元,比1978年的21.6万元增加了717倍。
199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6元,比1978年增长15倍。
引黄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灌区已有三分之二的村基本实现小康;南部山区贫困面大幅度下降,贫困面由71%下降为13.2%。
一、种植业粮食:实现了由调入省区至调出省区的历史性转变。
粮食总产连续跨上150万吨、200万吨、250万吨三个台阶,由1978年的117万吨,提高到1998年的294.6万吨,人均占有量556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五位。
全区粮食自给自余,年调出量超过百万吨,结束了粮食靠调入,吃粮靠返销的历史。
油料:1998年油料产量达到8.6万吨,比1978年增长3.3倍,满足了本区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蔬菜:1998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2.5万亩,比1978年扩大了2.6倍,总产量突破110万吨。
特别是以日光温室为主要形式的设施蔬菜栽培从无到有发展到了3万余亩,蔬菜种植品种由过去的十几个发展到了目前的50多个,基本形成了周年生产、花色品种丰富、淡旺季均衡上市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