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源地的保护意义及措施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水源地的保护意义及措施初探
谭奇林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24
1 水资源现状
北京地处海河流域,共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及大清河五大水系横贯其间。其中仅北运河发源于本市,其余四水系发源于河北、山西、内蒙古三省区。五大水系年均径流总量21.6亿m3,年均入境水量16.5亿m3,其中永定河8.5亿m3,潮白河7.1亿m3,两河入境水量占入境水总量的94.5%。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剧增,导致永定河和潮白河的入境水量由50年代的近40亿m3,锐减至90年代的约8亿m3,呈现强烈的衰减趋势。水质亦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官厅水库上游的洋河宣化以下非汛期基本为超Ⅴ类水,近年来总氮、总磷含量一直较高,1997年后,水库已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仅用于工业、农业灌溉和城市河湖补水。密云水库上游来水水质也呈明显下降趋势,1995年后潮河戴营断面铁离子浓度常年为超Ⅴ类标准,水库水体也有富营养化的趋势。
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年均补给量约29.5亿m3,可采地下水资源量24.55亿m3,现状开采量25~27亿m3,总量基本采补平衡,但亦存在严重超采区和超采区。
北京市现状年供水约40亿m3,其中地表水约12.5亿m3,地下水约27.5亿m3,地表水供水主要来源于官厅和密云两水库,约占地表水供水总量的70%。据预测,到2005年,平水年全市可供水量约41亿m3,全市需水量49亿m3,缺口8亿m3;而到2010年,全市需水量将增至53亿m3,缺口达12亿m3;若遭遇贫水年,缺水将更为严重。
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m3,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30,属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 保护意义
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保护水源地为首都长期提供可靠水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目前,北京的经济发展速度全国领先,而经济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以用水量的增加为代价。据规划,到2010年,北京将建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届时北京的用水量势必大增;而在现有供水能力条件下,缺口很大,如果不注意上游水源地保护,供水能力势必进一步下降,供水水质也可能进一步恶化,城乡供水的水量和水质将难以得到保证,这与北京作为国际一流大都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即使在南水北调引水入京的条件下,北京上游水源地的保护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上游地区不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可能使下游某些河段河道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或是季节性断流,从而破坏河段影响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或恶化,对影响区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上游地区不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进行必要的保护,将破坏流域原有的水文平衡,从而造成流域水土流失加剧。这不仅是水土资源的流失和土壤趋于贫瘠化,同时也会造成水库泥沙淤积加重,水库库容减小,甚至造成水库报废,对水库的供水、发电、灌溉、防洪等功能的发挥不利。目前官厅水库泥沙淤积量6.3亿m3,并在妫水河口形成“拦门沙槛”,淤堵妫水河库区库容2.75亿m3,严重影响了水库的正常利用,而且可能造成河道冲淤变化剧烈,更易发生灾害性洪水等。此外,如果上游地区不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进行必要的保护,而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不进行水质保护,必将导致河库水质下降抑或恶化,对整个流域的水生生境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对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严重的威胁。因此,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保护上游水源地都是至关重要的。
3 保护措施
3.1 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措施是上游地区水源地保护的根本性措施,也是保护水源的长久之计,必须下决心
做好。为保护入河水质,应制定上游地区各河流的水域功能区划,以区分水源保护级别。在河北的张家口、怀来、宣化等地区,还应制定地方性的污水排放标准(根据需要可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并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适当增建污水(二级)处理厂,控制入河的悬浮物、有机物含量,适当降低氮、磷含量,控制入河水质,并逐步减轻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为保证北京的入境水水质,避免污染水源和造成水土流失,应关闭各流域上游地区的小矿厂,取而代之以生态农业工程。在上游水源地保护区,严禁开山采石、新建小矿厂、陡坡耕作、开荒种地、乱砍滥伐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水质破坏的各种行为。在此前提下,在水源地重点保护区和陡坡耕作区还应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并根据“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适当营造部分经济林,力争用较短的时间从根本上改善上游地区的入河、入库水质。
3.2 节约用水
上游地区节约用水,不但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北京地区提供更多的可用水资源,而且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从而减轻二次污染,因此亦是一项重要的水源保护措施。
上游地区用水主要是农业灌溉,约占用水总量的70%,而农业用水的利用系数很低,浪费严重。因此,在上游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的灌溉渠系均应采取措施减少渗漏损失;根据各地区的土壤、气候、物候等条件,在试种适宜品种的条件下,适时适地发展灌水次数少、灌水定额小的节水农业新技术,当是上游地区减少农业用水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并考虑种植作物的种类,在经济技术比较的基础上,可适当发展微喷、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对种植玉米、小麦等经济效益不高的作物,可考虑发展覆膜灌溉、微畦灌等比传统大水漫灌节水的灌溉技术。特别是覆膜灌溉新技术,不但可以节约灌溉用水量,而且具有保肥、保墒、促使作物提早成熟及提高作物产量等许多优点,更为重要的是,该技术操作简单,易于为农民朋友掌握,投资省,易于推广。
虽然上游地区工业用水比例不高,但绝对量不小,且该部分用水的循环率仅在30%左右,因此仍有节水的必要性。工业用水的节水技术主要是推广节水工艺和节水设备,并采取措施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3.3 实行流域管理
由于目前实行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对横贯北京的五大水系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利用,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度,更难以对水源地进行合理的保护和适度开发,因此为保护北京的水源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大水系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以便进行整个流域的统一规划,统一分区保护,并对各流域上、中、下游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流域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3.4 执行合理的水价
不合理的水价体系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都被当作一种无偿资源使用,水价体系受计划经济影响,执行的是国家定价,造成用水单位和个人缺乏节水意识,浪费严重,而供水企业却又赔本运行,不利于改善供水质量,从而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永续利用。因此,考虑到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缺水现实,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应重新制定合理的水价体系,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水源保护结合起来,促进节约用水,在全社会形成节水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