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课件
《公共管理学》全套课件(144页国家级精品课程PPT)
![《公共管理学》全套课件(144页国家级精品课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b3fa3ba76e58fafab00375.png)
两种研究途径的区别:
对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类似还是不同 对研究焦点的不同认识 :战略、组织,还是项目、绩效 对公共管理过程的不同认识 :执行研究,还是组织设计、人事管理、预 算等传统主题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 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其目的是促使公共管理组织 尤其是政府组织公平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逐渐汇合,经济学在 其研究途径的融合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规范与实证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法约尔:
将行政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并称之为管理的五要 素。组织是法约尔行政管理五要素的核心内容之一。 提出了以职能分工、统一指挥和14项管理原则为核心的管理理论。
泰勒和法约尔所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恰恰迎合了政治行政二分下行政管理 科学化和技术化的要求。
1926年,美国行政学家怀特出版了《行政学导论》一书,这是全美第一本行政学 教科书,这一著作使行政管理最终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并标志着行政科学 的最终形成。 威罗毕和费富勒分别于1927年、1930年出版《公共行政管理》和《行政学》,运 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行政现象,促成了行政学理论的系统化。 古立克在其《组织理论简论》中,以 POSDCORB这一缩合词形式所概括出的行政管 理七项职责(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仍然是现代公 共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 143页)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 1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9ae8216b6c175f0e7cd137da.png)
5.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一个新公共管理 运动,公共管理学科开始成形。从其直接的来源 来看,它一方面从政策科学转变而来,另一方面 吸取了企业管理的经验。其中前者被概括为P途 径(the policy approach),后者概括为B途径 (business approach)。
P途径 vs B途径
子来说明,主流经济学所注重的是应当生产多少 针,并且其价格是多少。而交易成本经济学所关 注的是这制针活动里所包括的“18种不同的操作” 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2. 交易成本为核心概念
Coase: transaction costs 指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阿罗把这一定义扩大,把交易成本定义为“运行
4.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公共行政学往两个方向 发展:一个是向政治学回归,即注重一些价值方 面的讨论,比如社会平等、民主价值、多元主义、 公民参与、社会正义;另一个是向政策科学或政 策分析发展,它可以追溯至1951年H. Lasswell 主编的《政策科学》,偏重技术方面。
H. G. Frederickson对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论述
国和法国学习。
2.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 二分法。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 国家意志的执行。
3.直到上个世纪前半叶,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主要 致力于行政原则的研究。Luther Gulick提出了这 样的问题:What is the work of the chief
强调公共部门的独特性
强调公共部门相对于外部 事务的处理
注重政策分析
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 的相同性
注重对组织的内部过程
擅长组织管理
这两种研究途径虽然有区别,但都使用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这一概念,因此也同被视 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组成部分。两者逐渐合流, 最终形成了公共管理这一门单独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公共管理学课件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公共管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b8a1e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8.png)
设计),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 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 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 味着一种新治理。
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 途径
一、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当时行政学者古利克主张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 标相结合。在英国,1968年的富尔顿报告也表达 了同样的观点。具体来说,导致公共管理学产生 的主要原因,既有学科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现 实的背景。
二、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 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 分的管理自主权。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 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 要特征。而私营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 最大化的追求者。
四、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 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 禁止即自由。
十一、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 变革的问题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认识到,人类 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全球的、复杂的和非 线性的。管理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改变传 统的机械的管理思维方式,发展一种有机 的、整体的、生态的管理方式。
十二、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
公共管理,不仅关乎专业技术,也重 视公共服务的道德追求。社会学家涂尔干 曾言:假如没有目标的话,即使我们大步 迈向前去,亦将无所寸进。面对21世纪, 我们的确面临着道德秩序重建的挑战。
公共管理学全ppt课件
![公共管理学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56a0b19b6648d7c0c74659.png)
量的关系
门)与政治国家的 体系
关系
关系的特征 行为假设
政策方案
掌舵与划桨 理性的、自利的
自治与认同
相互依存
利他的、人道主义 具有反思理性的
的
“复杂人”
私有化;工商业的 授权社团和公民; 建构公共服务供给
管理手段
自我管理和自我服 的合作网络
务
48
精选课件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学原理
分析的角度
44
精选课件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学原理
• 3.组织变革趋势
• 一是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特征及 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
• 二是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 一是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
45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学原理
第 3 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
46
精选课件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学原理
• 权力的来源可分为纵向权力来源与横向权 力来源。
• 纵向权力体现了组织来源的特征,因而权 力来源因所处职位高低而不同。
• 高层管理者 中层领导 低层成员 33
精选课件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学原理
• 2.权力的运行 • 权力可划分为自上而下的权力、自
下而上的权力和横向权力。
• 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的目的是控制 下属。
容性利益的组织更有可能实现组织集 体目标。
41
理
2.4 公共组织环境
• 2.4.1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 2.4.2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
• 1.政治环境 • 2.经济环境 • 3.文化环境 • 4.技术环境
42
精选课件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学课件
![公共管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b9466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f.png)
第一讲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第二讲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三讲公共管理的主体第四讲公共管理职能第五讲公共管理的过程第六讲公共管理的绩效1目录第七讲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第八讲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九讲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第十讲公共物品管理第十一讲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十二讲公共管理的新策略2第一讲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习要点: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公共管理学的内涵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3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和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4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5(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7(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课件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473322783e0912a2162ab1.png)
门.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1研1究..【谢美旭】译查.尔北斯京·沃:尔中夫国.发市展场出或版政社府,:1权99衡4。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 • 12.汪玉凯.公共管理基础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1(11)。 • 13.王乐夫.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互动.管理世界.2002(12):
•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政协编译组/东方编 译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美】拉塞尔·M·林登著:《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汪大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版澳社】,欧20文07·。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
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 1991。
• 黄荣护主编:《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
•
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7。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公共管理学
汪大海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章 导论
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导 论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 对象与研究途径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的理论演进 公共管理的实践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围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 作为最古老的职业、最年轻的专业和学科,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西方提出的概念,是在继承了公共行政理论尤其是1968年后产生 的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了企业管理的许多做法,引入市场机制 后形成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及其 不断增进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课件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27c4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b.png)
解决方案三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年轻化的 人才梯队,优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 结构。
04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政策议程的建立
将政策问题纳入政 府议程,并确定政 策的优先级。
政策决策的作出
在综合评估后选择 最优的政策方案进 行实施。
政策问题的确认
通过收集和分析信 息,明确公共政策 需要解决的问题。
决策差异
公共管理决策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需考虑公平、公正和民主原则, 而私营管理决策主要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
02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理论
总结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部门效率和服务质量。
详细描述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以结果为导向,重视绩效评估和目标管理,提倡私人部门 的管理方法和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公共部门网络化治理模式
通过跨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和数字化技术, 实现公共服务的协同和创新。
公共部门改革与治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改革阻力、利益冲突、资源限制、技术 难题等。
VS
解决方案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共识、优化资源配置 、引进先进技术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为了实现其组织目标, 依法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获取、使用、开发、激 励和保障等管理活动的过程。
它包括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选拔、培训、考 核、激励等方面的管理活动,旨在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 素质和能力,促进公共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公共管理学(第三版)课件
![公共管理学(第三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c58fb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3.png)
4.1.1系统与开放系统(2)
n 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系统都是开放系统。所谓的开放系统,是相对于封闭系统而言的,是指系统通过不同形 式的能量交换,同环境发生相互的作用,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己的存在。根据学者卡茨和卡恩的 分析,一个开放的系统,至少具有九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能量的输入; ➢转换过程; ➢输出物; ➢事件循环系统; ➢负熵;
9
整体系统的组织管理模式
10
4.1.3作为开放系统的公共管理体系
n 公共管理体系意味着公共管理乃是存在于特定环境下的、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内在部分构成的、有特定结构 和功能的、实现特定目标的体系。这一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n 公共管理体系的社会设计性和建构性 n 公共管理体系的开放性 n 公共管理体系的生态适应性 n 公共管理体系的整体性 n 公共管理体系的动态平衡性 n 共管理体系的殊途同归性
n 公共管理体系的边界(boundary)确立着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和作用的领域(domain),也决定着 公共管理功能所必须具有的各种转换过程和方式。在现实中,公共管理体系的边界具有高度的弹性, 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动视公共管理的目标、战略、功能和活动而定。
n 我们是从广泛意义上来界定公共管理体系的环境的,即将公共管理体系的环境视为影响一国公共管理 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在因素或者力量, 如图。
n 公共管理环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公共管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共管理环境的差异性; 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性。
13
公共管理体系的环境
14
4.2.2公共管理环境的维度
n 对于公共管理的环境,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划分,对于理解环境的 性质以及对公共组织的影响是有意义的。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课件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473322783e0912a2162ab1.png)
• 黄健荣:《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时代性及其它》,载《公共管理学报》,第二卷第三期,2005年8月 • 朱月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2期,2004年3
•
张康之、程倩:《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服务行政:现实诉求、理论定位及研究取向》,载《学习论坛》, 2006年5月15日
•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政协编译组/东方编 译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美】拉塞尔·M·林登著:《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汪大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版澳社】,欧20文07·。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
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 1991。
• 黄荣护主编:《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
•
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7。
• 齐明山著:《行政学导论》,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 陈(1振)明。:《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
•
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载《中国社 会科学》,2007(3)。
• 薛与澜前、瞻彭》宗,超载、《张管强理:世《界公》共 ,管20理02与(中2)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公共管理学
汪大海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件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45a0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9.png)
公共管理与私营管理的比较
目标差异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目标,而私营管理 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资源来源
公共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税收和其他公共资源,而私营管 理的资源主要来自市场和投资者。
决策机制
公共管理决策需考虑公众利益和社会影响,需经过民主程 序和多方参与,而私营管理决策主要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 利益。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 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国际组 织等,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 公共利益和社会目标。
它涵盖了公共部门管理、公共政策制 定与执行、公共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 容,旨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公共管理学的特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公共管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政治学 、经济学、社会学等,旨在从多角度研究 公共组织的管理问题。
预算调整与监督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需经过严 格的审批程序,同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
公共财政的审计与监督
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进 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计和监督。
审计内容
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项目建设情 况等,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审计结果运用
将审计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依据,发现 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07
公共服务与公共项
目的管理
公共服务的特点与分类
总结词
理解特点与分类
公共服务的特点
无偿性、广泛性、基础性、公益性
公共服务的分类
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混合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质量管理
总结词
提升质量水平
公共管理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 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公共组织提供有效 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公共管理学课件
![公共管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d03ee989eb172dec63b72c.png)
第1章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含义?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4.如何认识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意义? 5.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6.为什么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第2章关键术语
政府职能; 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社会化; 政府职能转变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4.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1.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2.是促进社会协调进步发展的需要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4.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1.4.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实践抽象法 4.实体分析法
1.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从微观经济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3.从市场参与者向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转变 4.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转变
第2章练习与思考题
1.何谓政府职能? 2.阐述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阶段。 3.政府职能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政府职能社会化的理论依据如何? 5.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试述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趋势。
第4章 公共管理主体间关系
4.1 政府组织及其职权 4.1.1 中央政府及其职权
1.中央政府的法律地位 2. 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 3.中央政府的职权
(1)立法权; (2)提案权;(3)领导权; (4)监督权; (5)人事权;(6)其他权力
4.1.2 地方政府及职权
1.地方各级政府的法律地位 2.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 3.地方政府的职权
2.行政组织的特性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权威性 (4)系统性
《公共管理学教案》课件
![《公共管理学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35e7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e.png)
《公共管理学教案》课件第一章: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学科体系1.1 课程简介介绍公共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和意义阐述公共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2 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概念解释公共管理、公共部门、公共政策等基本概念探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1.3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分析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历程介绍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2.1 公共管理的主体探讨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职责和能力要求分析公共管理者的权力来源和组织结构2.2 公共管理的客体阐述公共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探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特点和管理方法第三章:公共管理的过程与方法3.1 公共管理的过程介绍公共管理的基本流程和阶段分析公共决策、执行和评估的关键环节3.2 公共管理的方法探讨公共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讲解公共管理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第四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4.1 公共政策的概念与类型解释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分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4.2 公共政策的过程与机制介绍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流程探讨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和政策周期4.3 政策分析的方法与技术讲解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探讨定量和定性政策分析的技术和应用第五章:公共组织与管理5.1 公共组织的类型与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公共组织及其特点分析公共组织的层级结构和权力关系5.2 公共组织的管理与领导探讨公共组织管理的原理和原则讲解公共组织领导者的角色、能力和素质要求5.3 公共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分析公共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公共组织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第六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6.1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概述阐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介绍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6.2 公共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探讨公共人力资源招聘的策略和流程讲解公共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和原则6.3 公共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分析公共人力资源培训的需求和目标介绍公共人力资源培训的方法和体系建设第七章:公共财务管理与预算7.1 公共财务管理概述阐述公共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作用介绍公共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7.2 公共预算管理探讨公共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过程讲解公共预算管理的方法和工具7.3 公共财务管理的风险与控制分析公共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介绍公共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应对策略第八章:公共项目管理8.1 公共项目管理概述阐述公共项目管理的定义、特点和意义介绍公共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和阶段8.2 公共项目的策划与评估探讨公共项目的目标设定和策划方法讲解公共项目的评估标准和工具8.3 公共项目的实施与监控分析公共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风险介绍公共项目的监控方法和绩效评估体系第九章:公共关系与公共沟通9.1 公共关系概述阐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介绍公共关系的定义和基本原则9.2 公共沟通与协调探讨公共沟通的目标和途径讲解公共协调的方法和技巧9.3 危机管理与公共关系分析危机管理中公共关系的作用和策略介绍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流程和技巧第十章:公共管理与伦理10.1 公共管理与伦理概述阐述公共管理与伦理的关系介绍公共管理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10.2 公共管理伦理的原则与规范探讨公共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讲解公共管理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挑战10.3 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与完善分析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介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路径和措施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与法治11.1 公共管理与法治的关系阐述法治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公共管理与法治之间的互动关系11.2 公共管理中的法律规范与制度分析公共管理领域的法律体系和规范讲解公共管理中的关键法律制度和政策11.3 公共管理法治化的实践与挑战探讨公共管理法治化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析公共管理法治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十二章:公共管理与信息技术12.1 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介绍公共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工具12.2 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创新探讨电子政务的定义、特点和意义讲解电子政务在公共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和实践12.3 公共管理信息化的挑战与对策分析公共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介绍应对公共管理信息化挑战的策略和方法第十三章:公共管理与绩效评估13.1 公共绩效评估的概念与意义阐述公共绩效评估的目标和作用介绍公共绩效评估的定义和基本原则13.2 公共绩效评估的方法与工具探讨公共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讲解公共绩效评估的工具和指标体系13.3 公共绩效评估的实践与挑战分析公共绩效评估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探讨公共绩效评估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十四章: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14.1 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关系阐述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互动关系探讨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分析方法和作用14.2 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讲解定量与定性政策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介绍政策评估和政策监控的技术和流程14.3 政策分析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政策分析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探讨政策分析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第十五章: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5.1 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公共管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探讨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15.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可持续发展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和挑战15.3 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讲解公共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手段探讨实现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
公共管理学完整课件
![公共管理学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a8554365ce0508773213c0.png)
• 3.关于公共行政的研究,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宪政主义的取向,它秉承政 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等价值,强调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另一种是 管理主义取向,它秉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传统,关注效率问题,强调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 请你分别列举两种不同研究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并加以分析评价。
的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1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 2.1.1公共行政理论的初创
19世纪末20世 纪初,资本主 义已进入了上 升阶段,随着 经济和社会的 快速发展,社 会公共事务日 益增多,政府 的职能不断扩 大,而且更加 复杂、更加困 难
威尔逊认为, 当时的美国仅 就文官制度进 行改革是不够 的
•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和更广阔的学科发展平台。
•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其服务的对象。
• 公共管理学研究既遵循学术规范,研究和探讨各种公共管理现象、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同时又服务于公 共管理的实践活动。
• 因此,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 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 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提供公共物品和提高公共管理绩效。
• 当代公共管 理的一个显 著特点就是 引入了工商 企业管理的 一些经验、 方法和理论。 二者差别主 要表现在:
1.管理性质不同
5.管理的广 泛性、复杂 性的程度不
同
2.使命不同
4.责任的性质、 范围不同
3.效率意识 的强弱不同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学ppt
![公共管理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756b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f.png)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多采用法理式或旧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并 以政府组织结构或官僚体系作为主要研究 对象;
坚持政治与行政二分论;只强调行政本身的 原理性研究;忽视政治过程或政策过程的作 用;
强调以"效率"为核心
15
传统公共行政学批判
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 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 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
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绝然 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
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 若干原理或原则;
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分推崇价值因素以及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被忽视
16
新公共行政学在60年代末 70年代初的兴起; 标志着公共行政学范式主导地位的终结以 及政府管理研究新范式的出现
17
新公共行政学特点
研究方法: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 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
研究内容:抛弃了政治与行政二分论;把政治或政 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的过程; 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
价值取向:由仅仅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 公平 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28
方式篇
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决 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统治到治理:管 理模式的转换;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绩 效管理;新技术对管理方式的影响等
29
思考题
请对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分别用实际案 例展开讨论
30
理论基础:由政治学转向经济学;其中公共 选择理论的兴起是一个典型代表
20
新公共管理学New Public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