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术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紫砂壶艺术美

摘要:据我国第一部关于紫砂的专著《阳羡茗壶系》的记载,就分为三类:壶与茶具、紫砂雕塑和文房雅玩。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用越久,壶体越发光润,是注茶品茗的佳品。

关键词:紫砂艺术;泥料;实用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44-01

从明清至今,宜兴紫砂壶在中国陶艺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从紫砂的发展来看,它的艺术形式的形成是依附于中国茶文化之上的,它是随着宋、明、清的中国茶叶形制的改变以及众多文人士大夫对品饮文化所追求的审美情趣的演进而产生。宜兴紫砂代代延续,留下了许多名工巧匠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经受了历史的检验,闪耀着思想的和艺术的光芒。

紫砂始于明朝中期,兴于明清,在这漫漫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先人为此奉献的他们的一生。从供春至近代的已故大师顾景洲他们都为此付出了他们的全部。明朝太监吴径的墓中,出土的一把提梁紫砂壶,这时中国出土的最早的紫砂壶。《阳羡茗壶系》的“创始”一节及《宜兴旧县志》的“艺术”一节中这样记载: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志,习与陶缸翁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激练,捏筑为胎,规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又如《阳羡茗壶系》的《正始》云:“……供春于给役之瑕,窃仿老僧心匠,亦陶细土抟胚,茶匙

穴中,指掠内外,指螺纹隐起可按,故腹半上现节奏,视以辩证。……”金沙寺僧与供春是紫砂历史上极重要的两个人物,都是历史上开创性的人物,时大彬——紫砂工艺的创新者和奠基人,他开创了拍身筒与镶身筒的成型手法,沿用至今。时大彬一生阅八十多岁,所制作品数以千计,流传极广。有诗为证: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

宜兴紫砂壶在海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早在15世纪,日本人曾远渡重洋到宜兴学习做紫砂壶,至今他们把紫砂壶称为壶中珍品,誉为“名器名陶,天下无类”。20世纪初,紫砂陶曾参加巴拿马赛会、巴黎博览会,并在百年一度的芝加哥博览会(1932年)、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1935年)上获得奖章,使之在国际陶瓷界大放异彩,而今天紫砂陶几乎风靡东南亚、日本、欧美,因此,她是当之无愧的“陶艺奇葩”、“国之瑰宝”。

紫砂陶的品类,在草创期,就呈现出令人兴趣盎然的丰富性,据我国第一部关于紫砂的专著《阳羡茗壶系》的记载,就分为三类:壶与茶具、紫砂雕塑和文房雅玩。

但茶壶是紫砂器的主要品种,采用含铁量较高的紫砂泥为原料,经手工制作成器,用1150℃左右的高温焙烧而成,茶壶内外不施釉,色呈褐、蔡黄、墨绿、天青、淡墨、末青等,其吸水率少于4%,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用越久,壶体越发光润,是注茶品茗的佳品。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享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从器形上总的分为花货、光货、筋纹货,历经数百年,千锤百

炼,历代工匠的奇思妙想,精心雕琢,从工艺造型、结构到功能的不断完善,已形成一枝技术奇葩立于美术之林。

紫砂壶不同于其它艺术品,既要美观又必须实用,要在握拿时手感舒适,壶嘴出水通畅,器型大小要适合不同地域及饮茶方式的习惯,按茶理论,器型高者则壶口盖必稍敛,宜于沏泡红茶,因红茶是在焙制中经过发酵的,故而高壶沏泡更香浓蕴籍;器型矮者,壶口盖稍敞,适宜于沏泡绿茶,绿茶是未经发酵,沏泡时不宜久闷,故扁形壶沏泡绿茶倾出时澄碧新鲜,更具色香味。不同泥料沏泡不同茶叶,泥质是紫砂壶第一要素,同时影响茶叶的沏泡。紫砂泥是赤铁矿、云母、高岭土、石英等多种矿物的聚合体,是粘土、石英、云母系天生矿物原料,经提炼烧制后生成了双重气孔,使紫砂茶具有较高的气孔密度。正是这种特殊性使茶壶具有保持茶香、茶气、茶味、不易变质变馊的性能,使品茶者在味觉、嗅觉、视觉等各方面得到完美的享受。另外,由于紫砂坯脚内含钻量较高,玻璃相对含量较少,有一定的气孔,足以克服冷热急变所产生的开裂。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富饶的宜兴大地孕育了神奇的紫砂矿产,勤劳的陶都艺人创造了陶艺中的一朵奇葩——紫砂壶。紫砂壶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陶瓷艺术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辉。

然而艺术是没有止境,更没有顶峰的,要想在紫砂艺术的行列中创造一番成就,只有靠自身不懈的努力,因为紫砂作品从设计到成品,这个过程相当复杂,操作性又强,工作量多,尤其在造型上

要不断修改,不断制作,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毛泽东《实践论》中“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这一过程应用于紫砂的新品创作中,就是紫砂壶创作过程中从设计到选泥到制作到烧制,不断修改,不断制作,反反复复,才能制出较好的作品。

作为一名紫砂艺海中的新人、学子,不敢妄言对紫砂的理解,只是对紫砂艺术学习的一点心得,深深地体会到对紫砂艺术继承与发扬的责任与意义。所以,我一定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营养,不断探索来丰富自己的紫砂工艺表现,使自己的作品能使人们赏乐无限,为弘扬和发掘紫砂陶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参考文献:

[1]何继主编.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台湾奇园艺术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