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常见沉积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常见沉积相、岩相古地理及岩相古地理图
一、大陆环境沉积
1、山麓及山间盆地沉积类型
特征:形成于山间和山前地带。地势起伏悬殊,高差和坡度大,以快速堆积为特征。
如:洪积扇或冲积扇堆积,以粗砾为主,多呈棱角状,分选和磨圆极差,砾径大小混杂2、河流相分为河床、堤岸、河漫及牛轭湖亚相。
1)河床:可分为河床滞留、心滩或边滩微相。
河床滞留——砾石沉积,与下伏岩层呈冲刷侵蚀接触
心滩——辫状河沉积,可见砾石;
边滩——曲流河沉积,环流侧向加积。
2)堤岸亚相:主要细砂、粉砂和泥互层
3)河漫:垂向加积。发育层面构造和水平层理。
河漫滩(发育粉砂岩、泥岩)河漫湖(发育泥岩)河漫沼泽(泥炭沉积发育)4)牛轭湖:河流截弯取直留下废弃河道,发育粉砂和富含有机质粘土沉积,有化石
河流沉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河床沉积(下);河漫滩沉积(上)。呈现间断正韵律,韵律底部常有冲刷面。
3、湖泊相湖水深度分为:滨湖、浅湖和深湖。
特点:水体封闭,沉沉积相分布基本上呈环带状分布。
3、沼泽相:发育在潮湿区,水体滞留。低能环境,暗色泥岩为主,夹煤层或煤线。
4、冰川沉积:寒冷地区,冰碛物多为棱角状,混杂堆积,砾石表面具擦痕。
二、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相
以三角洲环境为典型代表。
沉积体由相互连接的三部分组成。
1)、三角洲平原(顶积层):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陆生生物化石丰富;
2)、三角洲前缘(前积层)
3)、前三角洲(底积层):海(湖)生生物化石增多
由于三角洲沉积体不断向海(湖)方向推近,这时则以侧向加积为主,形成反旋回序列
反旋回序列:在剖面上,沉积物自下而上呈现出由细到粗,是三角洲沉积的一个主要识别标志。
(三)海洋环境沉积分为滨海(潮汐带)、浅海(陆棚或陆架)、半深海(大陆斜坡)、深海(大洋盆地)
1、滨海沉积相类型:也称滨岸沉积环境。受潮汐和海浪的影响最为强烈
a有障壁的海岸:潮坪环境(有沉积作用),无沉积作用的称为潮浦。以潮汐作用为主。
潮坪可划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亚浅海),0—50m 三个带。
2、浅海沉积相
滨外陆棚:发育粘土岩、粉砂岩和细砂岩,有大量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
3、半深海和深海沉积
半深海沉积:浅海陆棚坡折外侧的大陆斜坡。沉积物主要是泥,次为浮游生物。发育海底扇。
4、深海沉积:
浊流沉积特征浊:积岩由浅水的陆源碎屑沉积与深水页岩或泥灰岩组成韵律结构。每一韵律底部常为具递变层理的砂岩(有的为砾岩),向上颗粒变细,层理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组成了著名的鲍马序列。
二、岩相古地理及岩相古地理图
岩相古地理:研究某一地区某一地质时期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相类型,推测地史时期的沉积环境,恢复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
古地理图:用简明的图例把岩相古地理研究结果按比例尺绘制在一张地理底图上。
岩相古地理图:将沉积相类型添加在古地理图上
作用:了解沉积环境和沉积类型的空间分布,推测地史时期的沉积区、剥蚀区、古地理、古气候和矿产的分布规律。
第四章历史构造分析及大地构造学简介
第一节历史大地构造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历史构造分析:地层综合研究——确定构造发展状态——划分构造演化阶段和大地构造分区——恢复块体之间相互关系和演化过程。
(1固定论:地壳以升降为主
(2活动论:地壳以水平运动为主
历史构造分析,需要了解构造单元活动性,基底的固结时间,活动与稳定转换时间。
研究内容:
1、沉积建造、岩相和地层厚度及其变化;
2、地层接触关系、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特点。研究方法:
一、沉积建造分析法
沉积建造: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内形成,能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背景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
沉积建造分类:稳定型、过渡型和活动型。
1、活动类型的沉积建造和特征
大陆:强烈上升山系和巨大的陆缘火山活动,产物为山麓山间粗碎屑组合和火山喷发碎屑组合
海洋:岛弧、深海沟、非补偿的边缘海和远洋海盆,产物火山岩沉积组合,砂泥质复理石,蛇绿岩组合。
活动类型岩石组合:
1硬砂岩组合:硬砂岩、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含有不稳定矿物,快速堆积产物;
2火山岩组合:a蛇绿岩套—洋壳火山岩建造b中酸性熔岩和侵入岩-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
3混杂岩与变质岩组合: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块构成构造砾岩。蓝闪石片岩(高压低温),蓝晶石片岩(低压高温)—活动大陆边缘
4复理石组合:活动深海环境形成的砂泥质浊积岩
5磨拉石组合:砾、砂、泥等碎屑物质堆积—褶皱成山期间山间盆地或山前凹陷
2、稳定类型的沉积建造
1湖泊碎屑组合—准平原上游移盆地湖泊2砂泥质组合—内陆盆地河湖;
3含煤碎屑组合—近海盆地4滨浅海碎屑或碳酸盐组合—广阔的陆表海、陆棚海环境3、过渡类型沉积建造
1碳质、硅质组合—非补偿边缘海2泥质碳酸盐组合—活动陆棚
3近海盆地碎屑泥质组合和海陆交互相碎屑泥质沉积组合
二、岩相及沉积厚度分析法
原因:沉积厚度与沉积基底的下降幅度和速度有关,可以了解地壳的活动程度。
1补偿沉积:沉积基盘下降速度=沉积物堆积的速度,水体深度不变,地层岩相类型保持稳定,沉积厚度=沉降幅度,这种沉积就是补偿沉积,一直保持补偿状态的沉积盆地称为补偿盆地。
2非补偿沉积:基盘下降速度>沉积速度,水体由浅变深,岩相类型也发生了变化,滨海相
砂岩变成浅海泥岩,还勤过程。沉积厚度<沉降幅度。这种沉积就是非补偿沉积,长期处于非补偿状态的盆地,可以称为非补偿盆地。
3超补偿盆地:基盘下降速度<沉积速度,水体由深变浅,岩相类型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沉积厚度>沉降幅度。这种沉积就是超补偿,属于补偿盆地的一种特殊类型。
三、沉积盆地类型分析法
特征: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决定盆地类型和特征,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的沉积相及时空组合不同。通过了解盆地沉积物的组分、沉积相、沉积体系及其时空关系,可以恢复盆地的性质和类型,进而确定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四、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分析法
一)构造运动
1、构造运动通过地层的变形程度来表现,稳定的构造环境地层的变形程度较小。
2、不整合和构造间断面(不整合面)则直接记录了构造(地壳)运动
二)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岩浆岩多,变质作用强,构造运动强烈。
第二节板块构造学简介
1、板块构造简介:板块构造是在60年代后期建立起来的一种全球构造学说,它建立在以往大陆漂移和近年古地磁、海底扩张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板块构造强调岩石圈和软流圈之间的对立。
板块:由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和活动褶皱带分割成刚性的薄板状块体,。
地球岩石圈划分为:欧亚板块、南美洲、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洋板块。
海底扩张概念:新的洋壳沿离散型便捷不断增生,使两侧老洋壳相应向外推进(赫斯提出)东太平洋洋中脊特征:扩张、离散型边界、洋壳增生
A、太平洋东西两侧的海沟带:发生地震、洋壳俯冲和消减,称为毕鸟夫(Binioff)带,称B式俯冲,聚合型边界
例:1亚洲大陆东缘:海沟—火山岛弧—弧后盆地(边缘海)构造格局,也可称为沟-弧-盆体系。
2南美大陆西缘仅见海沟——火山山弧(安第斯山脉)构造格局,未见弧后盆地或边缘海。两种都属于主动大陆边缘类型。
B、A式俯冲:现代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中,古洋壳板块已全部俯冲消失,两个大陆板块直接碰撞,继续俯冲的陆壳板块内部产生一系列逆冲断层,并导致硅铝壳明显增厚。由于这种陆壳内的逆冲现象最早由德国人安菲雷尔(O. Amferer)提出。
B大西洋洋中脊:海底扩张带或离散型板块边界。
被动大陆边缘类型:大西洋东西两侧仅见大陆斜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存在,也未出现地壳俯冲和消减现象。
B式俯冲:a西太平洋型:海沟——火山岛弧——弧后盆地b安第斯型:海沟——火山山弧A式俯冲:阿尔卑斯型:大陆板块直接碰撞
二、板块构造旋回与构造阶段
概念:岩石圈板块的构造演化具有明显规律性的旋回现象;全球性的构造旋回现象称为板块构造旋回。发生不同的构造旋回的地质阶段称为构造阶段,其在尺度上大致与地质年代表的代相当
一)板块构造旋回(威尔逊构造旋回)
洋壳盆地经过了开裂、扩张、收缩和闭合的发展过程。加拿大地质学家
1胚胎期-陆内裂谷阶段(A) :因地幔物质上涌,大陆拉张开裂形成的大裂谷,但尚未出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