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案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525d9d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0.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及其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o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o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结果。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分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过程。
o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o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结果,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解释。
三、教学准备•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资料。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动画或图示。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讲述孟德尔的故事和他对遗传学的贡献,引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o提问学生:什么是基因的自由组合?为什么基因会自由组合?2.新课讲解o介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过程。
o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o通过动画或图示展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和规律。
3.活动与探究o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并尝试解释实验结果。
o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性。
4.巩固与提高o通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o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进行交流和讨论。
5.总结与反思o总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和意义,强调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o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o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概念与实质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2. 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二、孟德尔遗传实验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 实验结果: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三、基因自由组合过程1.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分离2. 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四、应用与意义1. 预测遗传现象2. 遗传学研究和应用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2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d94097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e.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质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产生背景。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产生背景。
2. 新课导入: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要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遗传学基础知识。
2. 课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3. 案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实际案例。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通过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82c2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8.png)
2.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遗传定律的核心要点,明确学习目标。
3.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医学、农业等,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
4.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逐步理解遗传定律的本质。
3.加强对遗传概率计算和基因图谱分析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遗传现象,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遗传病传递规律、农作物杂交育种等,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3.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b.对于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拓展学科视野,提高应用能力:
a.介绍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让学生认识到遗传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b.结合实际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遗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6.评价与反馈: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0b00d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6.png)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我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如生物多样性的实例、遗传变异现象等,将抽象的基因组合定律具体化、形象化。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如“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的眼睛颜色?”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高中生物学科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章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在生物体中的组合规律,为深入探究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兴趣,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一遗传学基本原理。本案例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实用性为导向,让学生在探究中感悟科学的力量,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在生物体中的组合规律。
2.学会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释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现象。
3.掌握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基因分离和组合规律进行遗传推断。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生物学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情。
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1a78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1.png)
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原理。
2.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3.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回顾前期所学的基础遗传学知识,引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和重要性。
2.理论讲解(30分钟)首先,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重组的机制,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对其联合遗传的影响。
进一步,介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和证据。
3.经典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经典案例进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分析。
选取经典的果蝇实验,利用显性遗传基因的特点,进行交配实验,观察后代基因型的组合情况,进一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适合的模式生物,设计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利用近交和自交等育种方法,观察并记录后代基因型组合情况。
收集数据后,学生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不同基因型的出现频率,并绘制柱状图或表格,通过对比不同基因型的比例,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5.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汇总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展示实验进展和结果,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工具1.讲台和黑板。
2.PPT演示。
3.经典案例材料。
4.实验器材和模式生物。
五、教学评价1.学生实验报告和数据处理的完成情况。
2.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在讨论和总结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的遗传学原理和定律。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遗传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和竞赛,拓宽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fa36b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2.png)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解组合法,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组合和遗传规律。
1.2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
掌握分解组合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
能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分解组合法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2.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殖过程中,基因的组合是随机的,相互独立的。
2.2 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则讲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则,即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每个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独立的,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2.3 基因型的组合方式介绍基因型的组合方式,包括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和异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
第三章:分解组合法的基本步骤3.1 确定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确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遗传问题。
3.2 构建基因型树讲解如何构建基因型树,展示不同基因型的可能性。
3.3 应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运用孟德尔遗传规律,分析基因型的组合和分离情况。
3.4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解释遗传现象。
第四章:分解组合法的应用案例4.1 案例一:植物杂交育种分析植物杂交育种中的基因自由组合问题,运用分解组合法解决具体问题。
4.2 案例二:动物遗传疾病探讨动物遗传疾病的基因自由组合问题,运用分解组合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分解组合法的理解。
5.2 学生评估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六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6.1 遗传育种概述介绍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包括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等方法。
6.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如杂交水稻、抗病小麦等。
中学生物教案自由组合定律
![中学生物教案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4af8a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e.png)
中学生物教案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2.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和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基因分离定律:回顾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强调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提问: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哪些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讲解1.提问:什么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举例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二对等位基因AaBb为例,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和计算方法。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AaBABaBbAbab(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方法:计算A、a基因的分离概率:1/2计算B、b基因的分离概率:1/2计算AB、Ab、aB、ab基因的组合概率:1/44.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预测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
2.案例二: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
四、课堂小结1.回顾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计算方法。
2.强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父本:AaBb母本:AaBb2.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程度。
2.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49a0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e.png)
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学会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现象;(3)能够设计遗传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3)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遗传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人类健康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2. 教学难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推理过程;(2)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1. 教材:《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相关章节;2. 实验材料:豌豆、果蝇等遗传实验材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孟德尔的遗传定律;(2)引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学生分析实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3. 课堂讲解:(1)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推理过程;(2)通过实例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2)学生设计遗传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问答;(2)课后作业;(3)遗传实验设计及分析。
2. 评价内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2)遗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能力;(3)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反馈与改进:根据教学评价结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1)通过分析具体遗传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培养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9d69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0.png)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定义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者和时间。
2. 解释基因和遗传信息的概念。
3. 讲解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过程。
教学活动:1. 播放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背景的视频。
2. 进行基因遗传的小游戏,让学生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
第二章: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原理。
2.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结果。
3. 讲解基因分离和组合的实验方法。
教学活动:1. 进行基因分离和组合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理。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第三章: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述。
2. 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教学内容:1. 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述。
2. 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活动:1. 使用教具和图示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表述。
2. 进行例题解析,让学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
第四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 让学生学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案例。
2. 讲解如何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问题。
教学活动:1. 分析遗传育种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2. 进行遗传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让学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2. 让学生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2.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进行知识回顾和巩固的测试。
2. 展示自由组合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
第六章:遗传交叉与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交叉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影响。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44afca58da0116c174937.png)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案【篇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纳雍四中李能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识记:(1)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理解:(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解决方法(1)强调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2)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4)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解决方法(1)运用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重组而自由组合的情况。
(2)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3)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师用直观教学、与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推理相结合。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我们伟大的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通过苦苦8年的碗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遗传两个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大定律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优生优育,现在培养出了高产的水稻、玉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福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57f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6.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篇1一、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解决方法(1)强调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2)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4)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5)通过正反实例来说明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难点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
2、解决方法运用标有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磁性教具,演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重组而自由组合的情况。
三、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疑点(1)自由组合为什么要强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何遗传?(2)两对以上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何遗传?2、解决方法(1)画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状况。
强调它们之间由于在一条染色体上,往往连在一起遗传。
(2)通过一对到几对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过程,分析配子、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孟德尔通过研究豌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但任何生物都不是只有一种性状,而是具有多种性状。
如豌豆花的颜色有红花,有白花;在种子的颜色上有黄色、有绿色;在种子的形状上有圆形,有皱缩。
如果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同时遗传时,又是遵循怎样的遗传定律呢?孟德尔通过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又揭示了遗传的第二个基本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c2923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03.png)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原理及适用条件;掌握自由组合定律在解决遗传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原理及在解决遗传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如何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复杂的遗传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出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提问学生: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除了分离定律外,孟德尔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1. 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自由的。
强调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条件是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独立。
2. 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
利用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说明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强调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各对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问题。
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首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然后写出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最后写出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三)巩固练习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解答。
通过小组汇报和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原理、适用条件及应用方法。
同时,提醒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审题、理清思路、规范书写等要求。
(五)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000e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f.png)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遗传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这些练习,希望能够提高你们对遗传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期待你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将会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提供反馈,帮助你们不断提升。
4.能够运用遗传图谱分析基因组合关系,培养学生对遗传学实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设计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遗传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基因组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作用。
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3.案例分析,突破难点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遗传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遗传图谱分析基因组合与连锁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突破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基因自由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自由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03e7c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f.png)
高中生物基因自由定律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自由定律的概念,理解基因自由定律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区别,培养学生对于遗传规律的理解能力。
时长:1节课
教学步骤:
1. 开场(5分钟)
-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如何决定我们的性状的?为什么孩子会继承父母的性状?
2. 导入(10分钟)
- 结合实例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颜色等位基因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的基因遗传规律。
-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外,是否还有其它遗传规律存在?
3. 讲解(15分钟)
- 介绍基因自由定律的概念: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分离现象,并说明其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不同之处。
- 通过实例解释基因自由定律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定律如何适用于遗传规律。
4. 案例分析(15分钟)
-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兔子毛色遗传的案例:假设有一只母兔和一只公兔,母兔为黑色,而公兔为棕色,请分析它们后代的毛色可能情况。
- 引导学生运用基因自由定律进行遗传规律推理,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5分钟)
- 结合案例让学生总结基因自由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以及其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不同之处。
- 强调学习遗传规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基因自由定律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对比表格,并选择一例案例进行分析。
- 强调作业完成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按时交作业。
教学反馈:
- 教师在课后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掌握基因自由定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并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必要的反馈和辅导。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4a686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9.png)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复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 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3. 能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发现过程和实质;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复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2. 讲解: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发现过程和实质;3. 案例分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讨论:分组讨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际意义,分享讨论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推导和复杂遗传现象的分析。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的课件;2. 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遗传案例材料;3. 讨论话题:设定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讨论话题。
八、教学过程1. 回顾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背景;2. 讲解实质:详细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通过图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3. 案例分析:呈现遗传案例,引导学生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九、互动环节1.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疑问;2. 小组竞赛:设置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好地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中的心得体会和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设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92821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3.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科学家在探索遗传规律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体会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引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提问:如果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否仍然适用?(二)讲授新课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展示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 全为黄色圆粒,F1 自交得到 F2,F2 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分别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且比例约为 9:3:3:1。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 F2 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它们之间的比例为什么是 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假说内容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 F1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分别是 YR、Yr、yR、yr,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1:1:1:1。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通过绘制遗传图解,详细解释 F1 自交产生 F2 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测交实验(1)实验设计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2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5cdf0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5.png)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让学生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方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3.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步骤: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一代的表型比例,进行自交或测交,观察子二代的表型比例。
4.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如基因的自由组合、连锁遗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实验材料(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亲本和子代植物)。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意义、实验方法和步骤。
3. 演示: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由组合定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强调其在遗传学中的地位。
6.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正确解释实验方法和步骤。
2. 练习题评估:通过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检查他们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组合定律在现代遗传学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遗传疾病等。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c9bd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6.png)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为什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学和育种中有广泛应用。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2.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2.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机制。
2.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图解通过图解展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模式。
第三章:基因型的确定3.1 基因型的表示方法介绍基因型的表示方法和符号。
3.2 基因型的确定方法讲解如何根据父母基因型确定子代基因型。
3.3 基因型的概率计算讲解如何计算不同基因型的概率。
第四章:分解组合法的应用4.1 分解组合法的基本概念解释分解组合法的定义和原理。
4.2 分解组合法的应用步骤讲解分解组合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步骤。
4.3 分解组合法的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分解组合法解决问题。
第五章:练习与讨论5.1 练习题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5.2 讨论题提供一些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第六章:实际案例分析(一)6.1 案例介绍介绍一个实际的遗传育种案例,例如农作物的抗病育种。
6.2 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讲解如何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6.3 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第七章:实际案例分析(二)7.1 案例介绍介绍另一个实际的遗传育种案例,例如家畜的生长速率改良。
7.2 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讲解如何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7.3 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第八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咨询中的应用8.1 遗传咨询的基本概念解释遗传咨询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eebb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9.png)
教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分解组合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 学会运用分解组合法进行基因型的推断和遗传概率的计算3. 能够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遗传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解组合法的步骤与方法2. 教学难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际遗传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教案、PPT、实例及相关的遗传图解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讲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其实质3. 分解组合法的步骤与方法:介绍分解组合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基因型的推断、遗传概率的计算等4. 实例分析:给出一个具体的遗传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解组合法进行解决,并解释结果5.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讨论和解答五、教学反思与评价1. 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分解组合法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实际遗传问题中的应用能力评价方法:课堂提问、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六、教学扩展与深化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不同遗传模式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不同遗传模式(如独立遗传、连锁遗传)中的应用。
2. 分解组合法的灵活运用:讲解如何根据不同遗传问题灵活运用分解组合法,包括解决复杂遗传问题和多因素遗传问题。
七、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 农业应用:分析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作物品种的选育和遗传病害的防治。
2. 医学应用:探讨医学领域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遗传疾病诊断和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
八、小组讨论与探究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遗传问题,分享各自的思路和方法。
2. 探究项目:布置一个探究项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设计等方法,深入研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某一领域的应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课时》教案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课时》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6609470ed630b1c59eeb5ec.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对遗传现象的分析和训练,掌握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遗传现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推理精神。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遗传学中的概率计算、遗传育种、家族遗传病分析等遗传学问题。
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3)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遗传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1.化繁为简: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能用分离定律解答的尽量用分离定律解答;2.定点突破:要抓住隐性性状实施突破;3.掌握规律:熟悉各种比例关系,并整理归类,能进行比例的变换,如某个体占3/8,可直接变换为3∶3∶1∶1的比例关系。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
(2)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和解释,来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3)加强对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相关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春学期阜宁中学高一年级生物教学案05
编写:何海霞审核:管明星
班级:学号:姓名:
[课题]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目标]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重点]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难点]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课堂导学]
一、2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及解释
(以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为例)
1.实验结果
(1)在选择的亲本中,2对相对性状分别为、。
F表现型:。
(2)
1
F中表现型有种,分别为、、、,数量比接(3)
2
近。
F中有2种亲本类型,为和,另2种为重组类型,即黄色皱粒(4)
2
和。
F统计结果的解释
2.孟德尔对
2
(1)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关系:,即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可以,即非等位基因间可以;1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和不同相对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彼此是。
F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各有4种,它们是,其数量比接近。
(2)
1
(3)雌雄配子形成受精卵的组合数:。
二、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推断的验证实验
1.测交实验:若以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植株的杂交实验为例,测交时两亲本的类型分别是
和(隐性纯合子)。
2.实验结果
预期结果: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绿色皱粒=。
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相同。
3.测交实验结果证明:位于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
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场所,对象及内容
的。
四、孟德尔关于豌豆3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亲本类型:具有3对相对性状的亲本。
F的性状表现:都表现为。
2.
1
F的性状表现:发生了,数量比是,即表现型有8种,3.
2
基因型有种。
[知识归类]
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问题
1.适用条件: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细胞核的遗传。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以两对等位基因为例)
3.个体产生配了各种类的计算方法
例如: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CCDdEeff,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此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分析:(1)先确定是自由组合问题;
(2)再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分析,最后连乘即可
能产生16种类型的配子。
即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为2n,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4.子代基因型种类的计算方法
例如:AaBbCcDD与AaBbCcdd杂交,后代基因型有多少种?(不同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 a×A 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DD×dd→后代有1种基因型 (Dd)
得出的数值相乘即可:3×3×3×1=27
F(AaBb)产生配子的类型
5.
1
可能产生配子实际产生配子
一个精原细胞4种(AB和ab或Ab和aB)2种
一个卵原细胞4种(AB或ab或Ab和aB)1种
一个雄性个体4种(AB、ab、aB、Ab)4种
一个雌性个体4种(AB、ab、aB、Ab)4种
[典型例题]
例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
F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
1
请回答:
F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
1
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F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
1
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颜色这2对性状,请写出2F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亲本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 ,基因型
为 。
[达标训练]
1.在孟德尔的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2F 中杂合的黄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 ( )
16 2 4 8
2.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
按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 )
×YYRr ×YyRr ×YyRr ×YyRr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
A.杂种后代性状自由组合
B.杂种后代性状比例为9:3:3:1
C.杂种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种产生的配子自由组合
4.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2F 中出现的性状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 )
8 8或5/8 8 16
5.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a 、B 和b )所控制,显性基因A 和B 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 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 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
6.某种植物的两个开白花的品系AAbb 和aaBB 杂交,1F 自交的2F 中有紫花和白花,且比例为9:
7.则1F 的表现型为 ( )
A.全部为紫花
B.全部为白花
C.紫花与白花之比为3:1
D. 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 7.豌豆中高茎(T )对矮茎(t )是显性,绿豆荚(G )对黄豆荚(g )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 与TtGg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 )
和3 和4 和6 和4
8.基因A 、a 和基因B 、b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 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 和Aabb ,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
9.向日葵种子粒大(B )对粒小(b )是显性,含油少(S )对含油多(s )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子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
(1)2F 表现型有哪几种?其比例如何? 。
(2)如获得2F 种子544粒,按理论计算,双显性纯种有 粒,双隐性纯种有 粒,性状为粒
大油多的有 粒。
(3)怎样才能培育出粒大油多,又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