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2b99fa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f.png)
行业曲线 industry
影响力
真实度
行业关联度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
太阳作为地球最稳固的热源,其散发的太阳能具有储量大、无害、 使用长久、清洁等特点,被国际公认为是未来最具竞争性的能源之一。 地热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洁净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 单位成本低等特点。两种清洁能源的结合如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 统,是当今建筑节能领域的关键。
城市的热效应
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比普通空调的能耗低,这样 可以降低城市的热效应,减缓城市热岛,而且对于改善局部 的气候也有帮助,甚至可以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的常见问题
对于太阳能系统,最重要的是太阳能的集热器,和发电 系统,而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会出现两三个月的梅雨 季节,太阳辐射水平低,普通太阳能系统收集不到太多的太 阳能,而且存在普遍的价格昂贵问题。应着力对该系统的研 究工作加强。该系统最重要的还有储热技术,对于太阳能系 统,可以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保温材料,可以增加水箱的个 数,提高热水容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长期使用地源热泵 系统造成地下冷热源的不均匀,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效能降低, 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要保证冷热源之间的协调平衡。对于 现在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还没有一个最佳的耦合方 式,而且初期成本高,和设备安装等问题都有待解决。而且, 未来如何让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有能力享受到这份绿色资 源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弥补单独采用太阳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运行的不利条 件。在高海拔、低气压的高原地区,往往会出现土壤温度场 的不均衡的问题,这对于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有着很大 的影响,同时也会破坏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但将地源热泵 与太阳能进行合适的耦合后,在采暖季运行时土壤温度场的 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温度场比较均衡。这使得热泵机组装置 本身效率更高,太阳能对机组的效率提升也会大有帮助。
新型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制冷系统
![新型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制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8d1e92eccbff121dd368384.png)
。
这 两大缺 点
此外
,
地源 热泵在长
,
将会 使土 壤 温 度场 得 不 到 及 时恢 复
,
蒸
。
1
1
.
太 阳 能 与地 源 热 泵 联 合 运 行 新 系统 设 计
1
发 温 度 及 冷 凝 温 度波 动 较 大 因此
,
热泵机组 运 行效 率较低
设 计思 路
目前
,
针 对 各 自的 不 足
一
,
国 内外 的学 者 开 始 将 太 阳能
2
5
. .
上 海 2 00090
吸收式制冷 / 热泵技术的研 究还 处 于 理 论 探讨阶段
集 美 大 学机 械 工 程 学 院
工
福建 厦 门
,
3 6 102 1
;
实 际 的 工 程项 目不 多 常成熟
,
。
而 地源 热泵技术在 国外 已经 非
。
华 东理
大 学机 械 与 动 力 工 程 学 院
上 海 2 0 02 3 7 )
温度相 对较低 。通过输 入少量 的高 品位 电能 ,就 可以 将 室内的低 品位热量 “ ”出,释放 到地能 中去 ,进而 取 使 室 内产 生 良好 的制冷 效果 。同时 ,随 着太 阳辐 射强 度 的逐 渐增强 ,大气温 度不断升 高 ,建 筑物对 冷量的
需求 也越来越 大 。这样我 们可以 充分利 用太阳能 辐射
是
一
种广泛 采 用 的供热空调 系统
在美国 地
,
源 热 泵 已 占整 个 供 暖 空 调 系 统 的 2 0 %; 在 欧 洲 据 1 9 9 9
,
年 的 统 计 地 源 热 泵 在 家 用 供 热 装 置 中所 占的 比 例 : 瑞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地暖”组合系统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地暖”组合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ea0f03eeefdc8d376ee3295.png)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地暖”组合系统在建筑能耗中,使用能耗约为建造能耗的15倍左右,而在使用能耗中又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最高,特别在北方寒冷地区,供暖能耗几乎占总使用能耗的35%。
因此,供暖系统的节能是建筑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如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太阳能热水以及空气源热泵技术,并取得了可观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空气源热泵技术可以不受地面环境和地质条件的限制。
在我国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许多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项技术在冬季可提供50℃左右的低温热水。
空气源热泵节能性体现在,它可从室外空气中获取大量大自然的免费能源,并通过电能将其转移到室内。
它的节能原理是,使用1份电能,可以同时从室外空气中获取2份以上免费的空气能,能产生3份以上的热能。
空气源热泵技术在国内的最新进展是:采用高压腔直流变速压缩机或喷气增焓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采用可使低温启动更佳,使运行范围扩大到-20℃,根据室外气温自动调节,可使舒适性和节能性最大化。
2008年空气源热泵也和太阳能一样被欧盟指定为可再生能源。
进入2000年,随着热泵技术的成熟,在欧洲形成了将热泵技术应用于低温辐射式地板采暖的热潮,至今已经销售几十万套。
欧洲EN14511标准就是出台于这种情况下。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技术的最新进展是:散热效率提高,热媒水温可低于50℃,进回水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升温响应时间快,可控性高。
如预制沟槽薄型地面辐射采暖,其进水温度35℃;回水温度31.12℃.在空气基准温度20℃的条件下,实验室检测散热量值,可达每平方米100瓦。
通过缩小加热管管径,增大加热管网敷设密度。
以大流量、小温差、低水温进行辐射供暖。
测试数据表明“散热末端温度越低,系统热效率越高,热损失越小。
因此,用该技术与空气源热泵组成采暖系统,是确保该采暖技术节能能效比高的关键技术之一。
太阳能热水技术在国内外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热效率更高。
太阳能、地能热泵采暖供热系统原理图
![太阳能、地能热泵采暖供热系统原理图](https://img.taocdn.com/s3/m/c4a18dc5bb4cf7ec4afed096.png)
太阳能、地能热泵采暖供热系统原理图太阳能、地能热泵采暖供热系统原理图采暖供热原理:如图一所示,热泵主要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组成制冷回路,在制冷回路内充注制冷剂。
制冷压缩机通入三相交流电高速旋转,将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吸入压缩机,经压缩后变成高压高温气体,该高温高压气体经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变成中压中温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节流减压后送入蒸发器,由于蒸发器连接在压缩机的吸气口上,压缩机不停的吸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气体,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大量制冷剂压力减低,制冷剂进一步大量蒸发。
由于蒸发器另一侧与地下水中水泵连接,所以当地下水大量流过蒸发器时,被蒸发的制冷剂带走大量的地下水中的热量(因为制冷剂蒸发过程,也就是制冷剂吸热的过程)。
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地球浅层土壤低温热量,这些低温热量通过地下水媒介被蒸发器中蒸发的制冷剂吸收提取变成制冷剂热量,被源源不断地吸入制冷压缩机。
经压缩机压缩之后,又变成为80-90℃ 的高温气体,这个高温气体在被冷凝器冷却的过程中,将大量的高温热量传给了冷凝器另一侧的采暖系统,80-90℃ 高温制冷剂气体被冷却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将这些高温热量传递给冷却系统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采暖系统的加热过程,维持采暖系统水温在50-60℃, 通过风机盘管或暖气片负荷向空调房间供热。
综上所述,热泵机组是将电能通入压缩机,压缩机将电能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机械能又通过压缩机将机械能变成为热能,压缩机输出的总热能=压缩机电功率+压缩机向地下水吸收的热能,而向井水中吸取的热能远远大于压缩机的电功率。
一般从井水中提取的热能是压缩机电功率产生热能的 4-5倍,所以热泵机组的能效比=输出热能(kw)/输入电功率 (kw)≈4.5左右。
而电锅炉的能效比=输出热能(kw)/输入功率(kw)≈0.9~0.98左右,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热泵机组是节能环保设备,与电锅炉相比也同样是电采暖设备,只不过热泵比电锅炉更节省运行费用,理应得到电力部门大力推广的设备,最终受益的首先是电力部门,然后是用户,对环保、对电力部门、对全社会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事。
太阳能热泵与地源热泵技术联合应用
![太阳能热泵与地源热泵技术联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132bd0a58da0116c174943.png)
摘
要: 文章介 绍 了“ 阳能 一 源联 合 热泵 ” 太 地 系统 的 实 际应 用方案 及 系统 的特 点 , 同时 还指 出太 阳能 可 以降低 常规 能 源
的 消耗 , 具有显 著 的环保 效 益。
关 键 词 : 阳能 一 源联 合 热 泵 ; 太 地 节能 ; 保 环 中图 分 类 号 : 6 54 ¥2 .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0 6 8 3 ( 0 0 l - 0 0 0 10 — 9 7 2 1 ) 7 0 4 — 3
能源 供 应 的 日趋 紧 张 与 节 能环 保 观念 的 日益 增 强 , 能源 的需 求 因化 石 燃 料 E渐 耗尽 而 增 加 。太 阳能 和地 热 t
图 如图 1 所示 。在此 要 说 明 的是 本 图只 是作 为 说 明 问题
的最 终 采用 方 案 。
引发人们去探索新能源的开发 与利用。人类对于再生性 的参考流程, 且只是热泵工程的方案之一 , 并不代表工程 能的利用是个源源不绝 的绝佳能源替代 方案 。太阳能是 地球上能源的最主要的来源 , 它是无公害 的洁净能源 , 也
再 生 能源 法 》 规定 的被鼓 励 开 发利 用 的 可再 生 能 源之 一 , 在 我 国能源 发 展 战略 中居 重 要地 位 地 热 能又 分 为 浅层 I 。 能是 指 蕴 藏在 地 表 以下 一 定 深度 ( 般 为 2 0 范 同 内 一 0 m)
低温 (2 < 5℃) 地热能与深层 ( 5 地热 能。 ≥2 ℃) 浅层地热 地源热 能 与太 阳能集热 能 , 度升 高 , D阀 回到蒸 发器 , 温 由
第2 第 1 9卷 7期
V0 .9 No 1 12 .7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结合讲义
![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结合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ee1551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0.png)
N
•循环泵关闭
循环泵关闭>2小时?
Y
•电加热开启
T热水箱<60C?
Y
N
> T集热器-T地源换热器出水 3C?
Y N
< T地源换热器出水 20C?
Y
•集热器切换到地源换热器 •循环泵运行
7C
高热泵效率. 水路的切换基于水温控
制.
EVAP COND
热泵机组
板 换
地埋管系统
报价部分
70 C
生活热水箱
地源热泵和太阳能集成系统项目说明盘管 (回风和新风), 地板加热器
– 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水水箱 及换热器
• 对建筑的要求:
– 需要25平方米的机房,用以 安装热泵主机,水泵和其他 辅助设备.机房最好在底层 或地下室.
EVAP COND
22 C
27 C
板
换
地埋管系统
报价部分
生活热水箱
风机盘管
40 C 45 C
地源热泵和太阳能集成系统-冬季运行
•热泵机组提供45C的热水给末端设备
如风机盘管和地板加热器,用于采暖。
•热泵机组的热源来自于地埋管和太阳
能集热器。
•在满足冬季生活热水的前提下, 太阳
12 C
能集热器还用来加热地埋管水, 以提
地源热泵和太阳能集成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夏季 – 生活热水主要来自太阳能集热 系统, 阳光不足时,电加热辅助. – 热泵系统吸收房间的热量,使房 间温度降低, 并将热量释放到 土壤中.
• 冬季 – 生活热水主要来自太阳能集热 系统, 阳光不足时,电加热辅助. – 热泵系统从土壤和太阳能中汲 取热量, 供房间采暖的需求.
附加说明: • 阳光不足时电加热辅助是出于成本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TRNSYS模拟与研究共3篇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TRNSYS模拟与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5f82e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7.png)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TRNSYS模拟与研究共3篇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TRNSYS模拟与研究1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TRNSYS模拟与研究随着能源环境的改变,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与使用正越来越高。
太阳能成为了当代最主要的一种绿色能源之一,也成为了很多科技公司、研究院所等单位的研究焦点。
太阳能的应用已经从传统的发电领域扩展到了其他诸多领域,其中太阳能供热领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太阳能供热领域中,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TRNSYS模拟与研究。
一、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介绍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储罐、地源热泵、水泵、换热器等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将能量转化为热能,通过管道将热能输送到热水储罐中进行储存。
当太阳能集热器收到的太阳辐射不足时,地源热泵会自动开启进行补充供热,并将所供的热量输送到热水储罐中,以保证供热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与传统的热水系统相比有以下优势:(1)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供能来源,节能环保;(2)可以自动检测太阳辐射,自适应调节;(3)能够进行热能的储存,随时调用热能。
二、TRNSYS模拟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TRNSYS是一个专业的建筑能源分析软件,主要用来进行建筑能耗计算、系统设计和分析等。
在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TRNSYS的应用可以对系统参数和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优化和改进。
在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的TRNSYS模拟中,需要对系统各个部分进行建模。
首先需要对太阳能集热器进行建模,计算集热板面积、箱体材料、传热管道参数等。
然后需要进行热水储罐的建模,计算罐体的材料、容积、热损失等。
接下来需要进行地源热泵的建模,包括压缩机、膨胀阀、换热器、管道等参数的计算。
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供热
![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供热](https://img.taocdn.com/s3/m/fda06284852458fb760b563a.png)
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供热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供热的原则是;以地源热泵系统为主,太阳能系统为辅助热源,但在运行控制上要优先采用太阳能,并加以充分利用。
在供热运行模式下,北区试验区域采用的散热器采暖系统与办公区域采用的地面辐射采暖系统串联运行,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一)太阳集热系统北区采用140m2平板型太阳集热器,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使太阳集热器与建筑完美结合。
本示范工程将太阳集热器设置在建筑的南立面上,与玻璃幕墙融为一体,这样既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效果,又起到了利用太阳能的作用。
北区冬季热负荷大于夏季冷负荷,可以采用太阳能辅助供热,解决地下的热量不平衡问题,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北区,太阳能除冬季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供热外,其它季节,在不供热时,采用季节性蓄热技术将热量储存在蓄热水池中,供冬季采暖使用。
(二)联合供热方案比较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供热的方式有两种:并联和串联方式。
并联方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I型换热器图1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并联供热方式串联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并联运行模式与串联运行模式相比,存在以下弊端:(1)当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同时运行时,系统的循环水量为两者之和,太阳能系统能否直接供热,直接影响系统的循环水量,进而影响热泵机组的可靠性。
(2)在并联运行模式下,当T g温度低于50 C时,太阳能不能被直接利用,只能去加热土壤,提高热泵机组蒸发器侧的温度。
而在串联模式下,当T g温度低于50C,而高于40C时,可以与地源热泵机组串联运行,充分提高地源热泵机组的COP值。
基于串联运行模式的优点,本示范工程采用串联运行模式。
其运行策略为:在供暖初始时,由于采用了季节性蓄热的技术,同时,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采暖负荷较小,此时, 经过太阳能加热后的供水温度T g较高,若温度高于50C,则利用太阳能直接采暖;若供水温度低于48C,并且高于40C,则太阳能采暖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串联运行, 即经过太阳能加热后的水再经过地源热泵系统提升(达到 50C )后,供给末端。
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设计与优化
![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a1da5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2.png)
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设计与优化太阳能和地热能是两种可再生能源,正在被广泛应用于供热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
本文旨在探讨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优势以及优化策略,并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设计原理太阳能是指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能源,而地热能则是指通过地热泵等设备将地下地热能转化为热能的能源。
太阳能和地热能在提供热能方面具有互补性,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提供稳定的热能供应。
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和布置: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应考虑到它的太阳能转换效率、耐用性和成本,合理布置电池板在设计空间范围内以最大化对太阳光的接收。
2. 地热能利用系统的设计:地热能利用系统主要包括地热泵、地下换热器和管道等设备,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地下热能的获取方式和传输方式,并合理利用地下热能资源。
3. 热能储存系统的设计:在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中,热能储存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利用水箱或石油气象和热能储存装置等方式储存多余的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备不时之需。
二、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的技术优势1. 能源可再生性:太阳能和地热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不受地域和季节的限制。
2. 抗风险性: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由于利用了两种能源的互补特性,可以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热能供应,减少了单一能源系统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供热故障风险。
3. 经济性: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在初期投资上可能会较高,但其后续运行成本较低,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应用的推广,其经济性还将进一步提高。
三、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的优化策略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供热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能源互补配置策略:在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能利用设备,并合理配置多能源互补模式,以最大化能源的利用效率。
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补热系统
![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补热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abbc7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f.png)
专利名称: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补热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王国良,刘兵,刘泽康
申请号:CN202121965665.8
申请日:20210820
公开号:CN215637464U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补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地源热泵机组和散热单元,太阳能集热单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蓄热水箱,二者连接成循环的闭合回路。
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地源热泵和埋设在地下的地埋管换热器,蓄热水箱、地源热泵和地埋管换热器连接成循环的闭合回路,于蓄热水箱和地源热泵相连的蓄热水箱回水管和地埋管换热器的供水管间并联有一根带控制阀一的转换管。
散热单元与地源热泵连接接成循环的闭合回路。
其中蓄热水箱呈上下的分体式结构。
该系统连接简单,可实现春、夏、秋跨季节对地下补热,实现地下土壤的热平衡,保证地源热泵机组在冬季采暖时运行稳定。
将箱体上下分离后,便于对蓄热水箱进行清洗。
申请人:河北博纳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052260 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纺织工业园
国籍:CN
代理机构: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赵俊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新农居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可行性方案
![新农居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可行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4caf50fab069dc502201c8.png)
新农居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可行性方案一、项目概况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提出,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了解决新农居的供暖及制冷及生活热水要求,特进行农居利用新能源进行供暖制冷的示范。
本工程为房山区新农村农居太阳能+热泵供暖制冷及生活热水示范项目,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采用太阳能+热泵的形式供暖制冷及提供生活热水。
二、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太阳能热泵供暖制冷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太阳能集热器采购安装;2、地源热泵机组米购安装;3、热泵室外换热系统安装;4、系统所需水箱的制安;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整体建设,最终实现新农居利用新能源实现供暖制冷并提供生活热水的。
洗浴热水全部由太阳能系统提供,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屋顶。
当太阳能系统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冬季由电加热作为辅助热源,春夏秋由热泵作为辅助能源来满足使用需求,以达到全天24小时供应生活热水的目的。
太阳能工程系统运行方案设计一、设计思路及原则北京XX实业公司秉承优先利用太阳能源、保证系统全天候供水的原则,多年来对公司太阳能工程系统及控制思路进行了最优化的整体设计,达到了较高的人性化管理。
通过数百个大中型全天候太阳热水系统工程实践的检验,其合理性及先进性均得到了行业及用户的肯定。
二、设计理念及关键技术在九阳全天候太阳热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下理念:(1)保证全天候24小时供应热水;(2)最低限度使用常规能源,运行费用达到最低;(3)优先利用太阳能(环保);(4)全面利用太阳能(不浪费);(5)北方地区应保证设备和系统永远不冻;(6)全自动运行、无人值守;(7)少维护、寿命长、安全可靠;(8)与建筑物易结合,整体效果协调、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经过多年探索,在系统设计安装中我们采用了如下关键+24+1123456782.2.1AqA —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mQw—日均用水量,kgq—集热器在晴好天气日均产水量,L/ m 2(1)采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按春夏秋晴好天气每平米日均产80平米;(2) 采用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按春夏秋晴好天气每平米日均产取80平米2.2太阳能蓄能水箱的设计对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太阳能集热系统不可能全天24小时满足设计小时用水量(q rh )的要求。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6f2726c1ed9ad51f01df2ca.png)
Mi et Z ag i y C e aj Z ag a no W a hn a i hn i i hn Y n Jn T n
fC l g f o d S in e h n h i s ei sUn v ri ,S a g a 0 0 0 o l eo F o ce c ,S a g a h r i e t e Fi e s y h n h i 0 9 ,Ch n : Co lg f e h n c n i e r g,Jme 2 ia l eo M c a ia E g n e i e i n i i
T cn lg ,S ag a 2 0 3 ,C ia eh oo y h h i 02 7 hn) n
[ s at I re l n t tesoto n s fh o vnin l oa- ru dS uc a P mp ac m ie n ry Abt c] r nod roemia h r mig ecn et a S l G o n o re t i eh c ot o r Het u , o bn deeg
维普资讯
2 0
制冷 与空调
20 0 7年第 1 期
一
种新型 的太 阳能与地源热泵联 合运行 系统
秘文涛’ 张建一 陈天及 张艳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00 601 东理工大学机械 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3) 027
s se i e in d b s do h ef n a n a o c mp t l n io me t e o ea ay igt e r e p t et c n c l d a t g a d y t m sd sg e a e nt u d me t l f o a i ee vr n n b f r n l zn h i s e i e h ia v a e n b r c v a n s e it g p o lms f rt e s l n r y a d g o n o re h tp mp Th n t ewo k n d s a d e o o c a a y i o h e x s i r b e o o a e eg r u d s u c e u . e r i g mo e c n mi l ss ft e n w n h r n a h n n s se a e i u t t d F n l sp may e s ig p o lmsa ep i td o t d t ed v l p n r s e t s lo e a o ae . y tm r lsr e . i al i r r x t r b e o n e u e eo ig p o p c s l b r td l a yt i i n r n a h ia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耦合运行方式研究进展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耦合运行方式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ede4b1a55270722192ef7ec.png)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c o u p l i n g o pe r a t i o n mo d e o f s o l a r - g r o u nd s o u r c e he a t p u mp s y s t e m
Vo I . 2 1 No . 5
Oe t .2 0 1 3
太 阳能 一地 源 热 泵 系统 耦 合 运行 方式 研 究进 展
王 俊 , 郭方棚 , 王海涛
(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 )
摘
要: 介绍 了太 阳能 一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 s o l a r -g r o u n d s o u r c e h e a t p u mp s y s t e m) , 一种新 型节能 、 环
第2 1 卷 第 5期
2 0 1 3 年 1 O月
安 徽建 筑. 7 - 业 学 院 学报 ( 自 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An h u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e& . I n d u s t r y
n e r s h a v e c e r t a i n k n o wl e d g e o f t h i s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 c o u p l i n g o p e r a t i o n;s o l a r e n e r g y;g r o u n d s o u r c e ; h e a t p u mp
地 源热 泵 的概 念 最早 出现 在 1 9 1 2年瑞 士 的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系统设计初探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系统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4427160f46527d3240ce0c1.png)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系统设计初探内容提要太阳能、地源热泵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主要形式,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应用有着其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耦合设计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两种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势,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同时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过热地源热泵系统系统耦合1 问题的提出目前可再生能源系统在建筑中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一种是热泵系统,在热泵系统中,尤以地源热泵系统为多。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和太阳空调系统,太阳能热利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负荷需求很小,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很多,系统不可避免的出现过热问题,系统出现过热情况,会引起太阳能集热器效率降低,严重时会导致太阳能集热系统损坏,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而地源热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系统向土壤释热量和取热量不匹配,会导致土壤出现冷堆积或热堆积,引起系统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机组停机。
2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工作特点2.1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工作特点分析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根据负荷不同分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
太阳能热利用需要配置满足负荷要求的辅助能源,以满足在没有太阳能辐照时的用能需求。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节能效果与其负荷密切相关,负荷大,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便可以充分利用,负荷小,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就会出现过热,出现过热情况,不仅是浪费能源,同时也会引起太阳能集热器的损坏。
过热时,集热器会处于空晒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空晒可以引起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急剧下降,图1为出现过热时,集热器的损坏情况[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到的热量预(加)热生活热水,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生活热水负荷都发生在下午和晚上,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在白天有太阳能辐照时收集热量并蓄存在贮热水箱中供晚上生活热水用热,如果连续几天太阳能辐照较好而没有生活热水用热,会导致太阳能集热系统出现过热,过热会导致太阳能集热器加速老化,集热性能下降,严重时回导致集热器破坏,同样会导致生活热水温度过高,存在烫伤的可能。
农村户用光伏带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简析介绍
![农村户用光伏带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简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866bb0c52d380eb62946d2e.png)
农村户用光伏带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简析目前在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采暖问题迫切需要改善。
解决农村的采暖问题应是新农村建设中能源问题的重要方向。
在目前节能减排不允许建设燃煤锅炉的大背景下,地源热泵技术因其绿色环保、节能清洁、控制设备简单等优点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带动地源热泵工作,可以实现一次性安装,“零”运行费用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简析可以考虑采用太阳能光伏带动土壤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带动空气源热泵系统两个技术方案。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目前已经是成熟的发电技术,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配套逆变器即可在晴天产生220V/380V电流,再配套蓄能装置可以实现夜间和阴雨天气的供电。
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目前也是成熟稳定的技术,所以从技术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屋顶光伏照片户用地源热泵示意图户用地源热泵照片二、投资和占地面积简析以100m2农户为例,终端冷负荷100w/ m2,热负荷80 w/ m2。
1)太阳能光伏带动土壤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的COP值大约为4,需要一台功率2.5kW土壤源热泵。
太阳能光伏系统单千瓦造价大约10000-11000元(咨询保定英利,含组件、支架、电缆、逆变器等),1kW发电需要4块250w光伏板(单晶硅),每块光伏板的尺寸为1650mm*990mm。
2.5kW总造价约2.5万元,光伏板面积大约16.3 m2。
地源热泵系统单平米投资大约250-300元,100 m2大约需要2.5万元。
需要打2口120米深地热竖井,占地面积大约12 m2。
具体计算如下:1)计算地埋管换热器的最大换热量地埋管换热量分别是指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和冬季从土壤中吸收的热量。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土壤性换热器的换热量Q1’= Q1 ×(1+1/COP1)Q2’= Q2 ×(1-1/COP2)其中:Q1’: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kWQ1 :夏季设计总冷负荷,kWQ2’:冬季向土壤吸取的热量,kWQ2 :冬季设计总热负荷,kWCOP1:设计工况下地源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COP2:设计工况下地源热泵机组的供热系数本方案总冷负荷为10kW,总热负荷为8kW;地源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COP1取5.5,供热系数COP2为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文涛∗ 张建一 陈天及 张艳
(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0090;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华 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的技术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常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 行系统的缺陷,构思出了一套以生态理念构建的复合式新型能源系统。进而论述了该新型能源系 统的工作方式,并阐述了该新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最后指出研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 应用前景。
【Abstract】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onventional Solar-Ground Source Heat Pump, a combined energy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of compatible environment before analyzing their respective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or the solar energy and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Then the working modes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new system are illustrated. Finally its primary existing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developing prospect is also elaborated. 【Key words】 Solar energy;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Heating and cooling;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高 效节能环保型能源利用技术。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 位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 移。冬季它可代替锅炉把地能中的低品位能“取” 出,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则把室内的
热量“取”出,释放到地能中去[1]。但是地源热泵 长期运行将会使土壤温度场得不到有效恢复,蒸发 温度及冷凝温度波动较大,热泵机组运行效率较 低。
太 阳 能 集 热 器
热
生活
辅助
水
用热
加热
箱
水箱
系统
吸收式制冷系统
发
冷冷
生
凝却
器
器水
冷 却
吸
水
收
器
分水器
膨胀阀
蒸 发 器
膨胀阀
系统 分/集 水系
统
地热换热器 集水器
冷凝器 夏季 蒸发器 冬季
压缩机 热泵系统
蒸发器 夏季 冷凝器 冬季
室内 供热 制冷 系统
图 1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制冷系统原理图
1 引言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 源。在太阳辐射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以太阳能作为 蒸发器热源的热泵系统可以获得比空气源热泵更 高的蒸发温度,其系统的供热性能系数(COP)可 达 4 以上。此外,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以 太阳能为驱动热源,不仅可以减小常规能源的消 耗。而且还可以减轻由于采用氟利昂等人工合成工 质而引发的地球温室效应和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但是太阳能有两个严重不足:一是能流密度低;二 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这两大 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占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24%~26%[10],因此采用太阳 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可以大大的节省地热换热 器和机组的投资。同时,采用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 源供热时,机组的蒸发温度提高,使得热泵压缩机 的耗电量减少,节省了运行费用。
对于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制冷模式,目前国 内外还没有相关的学者对该联合运行模式进行研 究,但对各自单独运行的研究较多。文献[11]采用 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小型的太阳能辅助的单效溴化 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作了系统的 分析,结果表明该小型制冷系统比常规压缩式制冷 系统节能20%~27%;文献[12]的研究表明:太阳能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COP值约为0.43。虽 然其COP值较低,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 费用只是采用辅助热源和水泵等所消耗的电能,因 此节能效果明显。地源热泵系统在全年的使用过程 中能效比在3.3~4.5之间,也就是说每1kWh的热量 输出,只需要0.22~0.30kWh电量,这比空气热源 泵高出40%,其运行成本仅是中央空调系统的50%~ 60%[13]。因此,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制冷可以为 用户节省电费30%~50%。
壤温度相对较低。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电能,就 可以将室内的低品位热量“取”出,释放到地能中 去,进而使室内产生良好的制冷效果。同时,随着 太阳辐射强度的逐渐增强,大气温度不断升高,建 筑物对冷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样我们可以充分 利用太阳能辐射强的特性,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 阳能蓄积起来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的驱动热源,故 夏季采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 其流程图如图 2 所示,由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式制 冷系统、地热换热器、热泵机组和室内供冷系统组 成。
【关键词】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制冷;吸收式制冷
A Novelty System Combined Solar Energy with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Mi Wentao Zhang Jianyi Chen Tianji Zhang Yan
( College of Food Science,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0,China;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0,China;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2)控制策略问题。本文设计成夏季太阳能 与地源热泵联合供冷模式。但是控制策略不同,运 行效果及经济性也必然不同。因此,夏季联合供冷 和单独采用地源热泵供冷两种方案的优劣,必须针 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做出相应的研究,找 出最佳的控制方案。
太
阳
能 集
热
热 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
箱
水循环
地
热
冷
换
凝
热
器
器 水循环
生活 用热 水箱
压缩机
吸收 式制 冷系 统
水循环
系统 分/集 水系
统
制冷剂循环
蒸 发 器
水循环
膨胀阀 热泵系统
室内 供冷 系统
图 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联合制冷流程图
3 新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3.1 夏季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 在夏季,土壤经过冬季的蓄冷,地表浅层的土
因此,如果能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构建在一 起,“取长补短,合理补给”,设计出一套复合式 新型供热制冷系统,那么该新型的能源供给系统不 仅将具有各自所特有经济、环保的特性,还将具有 明显的节能潜力。
2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新系统设计
2.1 设计思路 目前,常规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
多设计成夏季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制冷,冬季采用太 阳能热泵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但是在我国的南方 地区,建筑物夏季所需冷负荷要远大于冬季所需热 负荷,而热泵机组又往往都是制热量大于制冷量
图 3 太阳能热泵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系统流程图
该联合运行供热系统包含四套循环:a)太阳能 热水循环。太阳能集热器中的水将太阳能吸收,升 高到一定温度后存储在热水箱里,作为蒸发器的热 源使用。b)地热换热器水循环。水通过在地热换热 器中的循环,将地热能吸收,在蒸发器中将热量传 递给制冷剂。c)制冷剂循环。热泵中的制冷剂在蒸 发器中将太阳能和地热能吸收,将热量传递给冷凝 器。d)室内水循环。通过水的循环将热量传递到室 内,供采暖使用。经过以上四套循环系统,达到供 热目的。
文献[5]通过实验证明:当地源热泵连续运行 时,其制冷系数将随着制冷天数的增加而下降,最 终在相对较低的数值下趋于稳定。因此,在夏季优 先采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这样可减少地源热泵的 运行时间,使土壤温度场得到及时恢复,从而提高 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 3.2 冬季太阳能热泵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
在冬季,太阳辐射强度逐渐降低,集热器的集 热量和集热效率较低,而建筑物热负荷需求较大。 如果单独采用太阳能热泵供热,所能提供的热量不 能满足建筑物的热负荷需求;若单独采用地源热泵 供热,地热换热器经过长期的运行,土壤温度场得 不到有效恢复,地温会随之不断降低,热泵机组的 制热系数会不断下降。因此,可以将太阳能热泵与 地源热泵联合运行,这样就可实现地热换热器的间 歇运行,地温波动较小,保证了热泵机组的平稳运 行。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流程图如图 3 所示 [6],由太阳能集热器、地热换热器、热泵机组和室 内供热系统组成。
(通常热泵机组的制热量是制冷量的 1.1~1.3 倍)。因此在机组选择时,如果按夏季冷负荷标准 选择机组,会导致机组的制热能力大大超出建筑物 的热负荷需求。而若按照冬季热负荷标准选择,则 会出现夏季制冷量不够。因此,地源热泵机组可按 照冬季热负荷进行选择,夏季冷负荷不足部分以太 阳能吸收式制冷作补充。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地降低 地热换热器的初投资,而且还可以使地热换热器间 歇运行,土壤温度场得到及时恢复。
此外,可充分利用夏天太阳能在制冷和供暖的 同时提供生活热水,为用户节省购买空调和热水器 的费用,同时还减少电费的支出。因此,太阳能与 地源热泵联合供热制冷具有较高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