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总第95期)经济专论
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X
单晓娅;陈森良
(贵州财经学院统计系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即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很重视,并建立了较成熟的统计指标体系,但对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就更不成熟了。本文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的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文章编号:1003-6636(2001)06-0039-03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
/质量0一般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经济增长质量,属于工作质量范畴,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在实现产品(包括服务)总量增长的活动(工作)中,其过程、方式、途径、效果及所达到目标等方面的优劣程度。很显然,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社会经济范畴。具体来说,经济增长质量应包含经济效益提高、经济结构优化、科学技术进步、环境资源保护、竞争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经济运行稳定这7个方面的内容。以反映这7个方面的内容为出发点,我们依据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行性、精炼性的设计原则,设计了由7个二级指标体系、1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的统计指标体系。
一、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增长质量诸多内涵的中心。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是经济增长质量优劣的最集中的体现。经济效益问题是一个在各种生产方式下和不同范围中都普遍存在的经济范畴。不过本文所涉及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主要是就宏观经济层面而言,故所研究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全局性的特点。我们采用常用的投入)))产出构建思路设计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3个指标:
(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任何经济活动都会有劳动消耗,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反映活劳动消耗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即劳动生产率指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用一定时期的产出)))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的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这一指标的高低,受到科技水平、产业结构、规模效益、劳动者素质、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所不可缺少的。
(二)投资效果系数
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表现为劳动占用。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是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但资金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反映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应计算总资金产出率指标,但全社会资金占用总额的资料难以取得,目前有的文献中采用的推算方法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也有待探讨。故本文采用将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比的方法,计算投资效果系数(即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新增GD P)指标。这一指标从增量资金的角度出发反映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增固定资产的科技水平和投资结构优化的效果。
(三)单位能耗产出率
经济活动的投入中,还有物化劳动的消耗,如原材料、能源消耗等。我国是一个物质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水平较低但物耗水平却很高的国家,呈现出显著的高消耗经济的特征。我国单位GD P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 12种主要原材料的消耗水平高出发达国家数十倍。并且物质资料的利用率太低,未利用部分均以/废0物形式排入环境,一举两害。反映物质消耗的产出效益,用总产出与物耗总值对比更全面,但现行统计资料难以得到物耗总值。本文采用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总量对比,计
#
39
#
X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立项资助课题/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的统计研究0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01-09-05
作者简介:单晓娅(1964~),女,江西婺源人,贵州财经学院统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管理;陈森良(1948~),男,江苏镇江人,贵州财经学院统计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算单位能耗产出率指标,也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耗水平的高低。
二、经济结构指标体系
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较快增长而又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5/十五0计划纲要6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0中强调指出,/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0,并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据此,我们设计了以下3个指标:
(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最重要的内容。就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来自第三产业的增长,这是由于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及第三产业对整个经济影响作用的加大所致。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也已达50%,而我国仅为30%左右。中央把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6%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首要目标,因此本文也将这一指标作为评价经济结构的首选指标。
(二)城镇化水平
历史经验证明,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与现代化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主要目标和基础。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仅为3611%,远远落后于世界上与我国发展阶段大致相同的国家。5/十五0计划纲要6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重要内容并强调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0因此,将城镇化水平列入经济结构指标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工业产品销售率
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是否适应,是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志。考虑到现行统计资料的限制,我们采用具有一定替代性的指标)))工业产品销售率。虽然这一指标面上的综合性不够,但考虑到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能够取得分省、市、区资料,便于综合评价和对比,决定将其列入指标体系。
三、科技进步指标体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又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会推动经济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向前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设计了以下3个指标,分别从科技投入、高技术产业化程度和科技直接产出3个方面反映科技进步状况。
(一)R&D占G DP比例
科技投入是反映科技进步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反映,财力投入也可有多种口径,从而产生不同的指标,但R&D占GDP比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R&D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R&D占GD P比例成为目前国际上衡量科技投入水平高低的通用指标。据统计,世界上各发达国家这一指标的值都在2%以上,而我国仅为0184%。5/十五0计划纲要6提出的科技发展目标中,把2005年R&D占GD P比例提高到115%放在首位。因此,反映科技投入我们仅选择R&D占GD P比例进行评价。
(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
5/十五0计划纲要6指出,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国家/九五0科技发展目标也曾确定,到2000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 P的比重要达到30%。反映高技术产业化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 P的比重)既反映了科技进步的状况,而且还包含了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作用等诸多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容,故将其列入科技进步指标体系十分必要。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统计(现正抓紧建立),可从现实情况出发,按OECD高技术行业界定标准将我国与之相对应的行业确定为技术行业,从现行年报中取得资料,使这一指标的计算具有可行性。
(三)每万名科技人员科技论文数
为反映科技活动的直接产出强度,我们设计了/每万名科技人员科技论文数0这一指标。它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技创新的成果,又与科技投入的效果及科技人员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相联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还应说明,我们没有将/科技进步贡献率0列入科技进步指标体系。这是因为,/科技进步贡献率0,即广义的科技进步(扣除资本、劳动因素外的其余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来计算,但其中资本总量资料难以取得,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估计假定因素多,加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在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等指标体系中体现出来,所以不少专家、学者都主张不采用/科技进步贡献率0,而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对科技进步作综合评价,本文也按此思想进行指标体系设计。
四、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将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寻求长期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已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准则。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也就是说,当前的经济增长不应以损害后代所处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为代价。这既是人类长远利益的保证,也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
1993年SNA为克服单纯反映经济运行而忽视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缺陷,新设置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附属体系0(SEEA),但我国(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尚未建立起环境资源核算体系,环境保护方面的统计资料还不健全、完善。考虑到可行性的要求,我们设计了目前能够从5统计年鉴6中取得资料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0、/工业废气处理率0这3个指标组成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一)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