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显示材料PPT讲稿
合集下载
光电显示产业结构课件
总结词:持续增长
详细描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光电显示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光电显示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OLED、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地区差异明显
总结词
全球光电显示产业市场规模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亚洲地区由于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电子产业基础,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电显示产品消费地。北美和欧洲地区则以高端市场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点,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光电显示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外众多企业涉足光电显示产业,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光电显示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新兴应用领域涌现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光电显示技术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总结词
技术革新与融合
详细描述
光电显示技术将不断革新,新型显示技术如OLED、QLED、Micro LED等将逐渐普及,提升显示效果和降低成本。同时,显示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推动光电显示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VS
竞争加剧与整合
详细描述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发展,光电显示产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各大厂商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产业整合将加速,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实现规模效应和技术互补,提高市场集中度。
阴极射线管技术(CRT)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CRT技术是主流显示技术,其优点是亮度高、色彩鲜艳,但体积大、重量重。
液晶显示技术(LCD)
LCD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问世,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LCD逐渐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其优点是薄、轻、功耗低,但视角较小。
第四章光电显示材料(ppt)
sub-field address sustain
Separating the address period and sustain period of each sub-field
等离子体发光材料
等离子体气体材料主要是惰性气体,特别是以氖气
为主,另外掺杂一些其它气体。
➢ Ne + He、Ne + Ar: 橙红色光
等离子体发光原理图
(a) 电子同正离子复合; (b)正负离子复合
等离子体显示(Plasma Display Panel,PDP)
等离子体显示主要是利用电极加电压,惰性气体游离产生的紫 外光激发荧光粉发光制成的显示屏。
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与一般日光灯原理相似,它在显示平 面上安装数以十万计的等离子管作为发光体(象素)。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
ON
Y2
Y1
OFF
X1 X2
X3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
ON
Y2
Y1
OFF
X1 X2
X3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
ON
Y2
Y1
OFF
X1 X2
X3
A 单色等离子体显示基本结构
Ne-Ar混合气体在一定电压下产生气体放电, 发射出582nm橙色光。
AC-PDP
DC-PDP
➢ He + Xe:
紫外光
PDP用三基色荧光粉应满足如下条件:
• 在真空紫外区高效吸收; • 在同一放电电流时,通过三基色荧光粉发光混合获得白光; • 具有鲜明的色彩度; • 稳定性好; • 涂粉和热处理工艺具有稳定性; • 余辉时间短。
PDP三基色氧化物荧光粉
有机光电材料.课件
02
有机光电材料的特性
光学性质
吸收光谱
有机光电材料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表现 出不同的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有机光电材料在受激发后能发射荧光,荧光 光谱是其重要特性之一。
发光效率
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光效率高,能够在较低的 驱动电流下实现较高的亮度。
稳定性
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稳定性较好,不易因光照 而分解或变色。
05
有机光电材料的挑战与前 景
面临的挑战
稳定性问题
效率提升
有机光电材料在光照、氧气和湿度等环境 因素下容易发生降解,导致性能下降。
目前有机光电材料的效率相较于无机材料 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光伏和LED等领域。
大规模生产
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实现有机光电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需要解决工艺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跨学科交叉研究
结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拓展有机光电材料在生物 医学、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工艺优化和成本降低
优化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工艺,降低成本,推动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
06
有机光电材料的实际应用 案例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总结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是利用有机光电 材料制成的显示技术,具有轻薄、可弯 曲、低功耗等优点。
详细描述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系数和较短的响 应时间,能够实现高速、高效的光信号处理。在光通信 中,可以利用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解调、倍频等功能,提高通信容量和传输速度。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在电子书中的应用
总结词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利用有机光电材料 制成的电子器件,具有高开关比、低噪声等 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书等便携式电子产 品中。
有机光电材料.课件
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策略
材料优化
研发新型有机材料,提高发光效率、稳定性和寿命,降低 成本,推动OLED技术的广泛应用。
器件结构优化
通过改进器件结构,如采用多层结构、微腔效应等,提高 OLED的光电性能和色彩表现。
制造工艺改进
优化制造工艺,如提高薄膜制备质量、降低界面电阻等, 提高OLED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01
介绍国内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科研
团队、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国外研究现状
02 概述国外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动态,关注国际
前沿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03
预测有机光电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可能的研究
方向和挑战。
02
有机光电材料基础知识
有机光电材料分类
低成本
有机光电材料制备工艺相 对简单,成本较低,有利 于大规模生产。
有机光电材料应用领域
显示技术
OLED显示器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轻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 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
光伏技术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可弯曲折叠等特点,适用于便携式 设备和特殊应用场景。
光探测技术
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等特点,可用于图像传感 、光通信等领域。
溅射镀膜
利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材,使材料溅射出来并沉积在基底上。
分子束外延
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精确控制分子束流,实现高质量薄膜的外延 生长。
其他制备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
通过气态反应物在基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所需材料薄膜。
电化学沉积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基底上沉积材料,实现薄膜制备。
《光电材料》PPT课件
28
精选课件ppt
光吸收结果: ➢光导电 ➢光致发光
29
精选课件ppt
3 光导电
本征半导体的光吸收和发光,一般说来都源于电子跨 越能隙的跃迁,即直接跃迁。价带中的电子吸收一定波 长的可见光或近红外光可以相互脱离而自行漂移,并参 与导电。即产生所谓光导电现象。
30
精选课件ppt
光电流:光辐射激发产生的载流子,一方面在复合中 心消失掉,另一方面在电场作用下可以移动一段距离 后,这种载流子的迁移产生的电流,称为光电流。
27
精选课件ppt
2. 非本征半导体的光吸收
光电性质:施主和受主杂质将会使 半导体的光吸收增强,导电性增加。
发光性质:只有当激发态电子越过 能隙与空穴复合时,才会发生半导体 的发光。
光辐射
导带
杂质能级
价带
n型半导体可以向导带提供足够的电子,但在价带中如果没 有空穴,因此不会发光。同样,p型半导体价带中有空穴, 但其如果导带中却没有电子,因此也不会发光。
9
精选课件ppt
7.1.2 陶瓷材料的光吸收
陶瓷材料的禁带宽度较大, 一 般 为 3-10 电 子 伏 特 , 相 当 于 紫 外光区的能量。因此,当可见光 光辐体晶体时,如此的能量不足 以使其电子越过能隙,由价带跃 迁至导带。所以,晶体不会被激 发,也不会发生光的吸收,陶瓷 晶体在可见光区内都应该是透明 的。
光层扫描曝光,受光照区域的电阻率下降(光导电),在 感光层上形成由静电荷分布构成的潜像(电荷图象)。
41
精选课件ppt
3. 静电成像 对应图中3的位置,用含有炭精粉粒的显像剂与感光层接
触,在静电场的作用下,炭精粉粒附在感光层的曝光区域上, 形成可见的炭精粉图象,这过程也称显像过程。
光电功能材料--光纤材料 ppt课件
3 波导散射 是由波导的结构缺陷产生的,如波导芯的直径有起伏,界面粗 糙,凹凸不平,就会引起传导模的附加损耗
波导 :waveguide,能限定和引导电磁波在长度方向上传 播的管道
光纤传输信息具有许多优点:
●载频为3×1014Hz,约为电视通信所用超高频 的100000倍,从而使信息载带容量或带宽激增;
氟化铍 在红外区的本征损失为石英的l/6,可拉制透射2 µm波段的光纤。该种光纤有可能将光信号无中继传输数百甚 至上千公里。
氟化锆 理论损耗达0.001dB/km(2.55µm)(比 最好的石英光纤低两个数量级),透过率可达氧 化物玻璃的100倍,且受高能辐照不易黑化。氟 化锆基玻璃的主成分为氟化锆(60~70mol%),并 以氟化钡(20~30mol%)为改性剂(降低熔点), 以 少量其它氟化物作稳定剂(如AlF3、LaF3、PbF2 作结晶化抑制剂)和指数改性剂(如PbF2),借以获 得合适的纤芯和包层组分。这种玻璃光纤的透射
B 硫属玻璃光纤
砷、锗、锑与硫属元素硫、硒构成的玻璃叫 硫属玻璃,光学损耗高,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能。 目前己拉出在CO和CO2激光波长下损耗为数百dB 的纤维。在一根光纤上能传输数瓦的能量,这对 拓宽CO2和CO大功率激光器的应用领域有重要意 义。
C 重金属氧化物光纤
对此类纤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GeO2系统。 抽成丝后最小损耗约为4dB/km(2µm)。可用作红 外光纤、非线性光学光纤,尤其是可用来实现光 信号放大,有可能用于超长距离光学传输系统。
波长范围从7~8 µm的红外区一直延伸到0.2~0.3 µm的近紫外区。
拉出的Zr(锆)-Ba-La-Al-Li-Pb(纤 芯)/Zr-Ba-La-Al-Li (包层)氟化物光 纤,在2.55 µm下的最低损耗为6.8dB/km, 纤维的“实用”强度高达3800MPa。估计 氟化物玻璃光纤接近0.001dB/km的最低理 论损耗,从而实现横跨大洋的通信。
波导 :waveguide,能限定和引导电磁波在长度方向上传 播的管道
光纤传输信息具有许多优点:
●载频为3×1014Hz,约为电视通信所用超高频 的100000倍,从而使信息载带容量或带宽激增;
氟化铍 在红外区的本征损失为石英的l/6,可拉制透射2 µm波段的光纤。该种光纤有可能将光信号无中继传输数百甚 至上千公里。
氟化锆 理论损耗达0.001dB/km(2.55µm)(比 最好的石英光纤低两个数量级),透过率可达氧 化物玻璃的100倍,且受高能辐照不易黑化。氟 化锆基玻璃的主成分为氟化锆(60~70mol%),并 以氟化钡(20~30mol%)为改性剂(降低熔点), 以 少量其它氟化物作稳定剂(如AlF3、LaF3、PbF2 作结晶化抑制剂)和指数改性剂(如PbF2),借以获 得合适的纤芯和包层组分。这种玻璃光纤的透射
B 硫属玻璃光纤
砷、锗、锑与硫属元素硫、硒构成的玻璃叫 硫属玻璃,光学损耗高,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能。 目前己拉出在CO和CO2激光波长下损耗为数百dB 的纤维。在一根光纤上能传输数瓦的能量,这对 拓宽CO2和CO大功率激光器的应用领域有重要意 义。
C 重金属氧化物光纤
对此类纤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GeO2系统。 抽成丝后最小损耗约为4dB/km(2µm)。可用作红 外光纤、非线性光学光纤,尤其是可用来实现光 信号放大,有可能用于超长距离光学传输系统。
波长范围从7~8 µm的红外区一直延伸到0.2~0.3 µm的近紫外区。
拉出的Zr(锆)-Ba-La-Al-Li-Pb(纤 芯)/Zr-Ba-La-Al-Li (包层)氟化物光 纤,在2.55 µm下的最低损耗为6.8dB/km, 纤维的“实用”强度高达3800MPa。估计 氟化物玻璃光纤接近0.001dB/km的最低理 论损耗,从而实现横跨大洋的通信。
光电子发光与显示技术 第一章 阴极射线管显示PPT课件
❖ 进入90年代后期,我国彩电业无论是生产技术、产销量、企业管理等已全面 进入成熟期,彩电市场已形成综合性品牌竞争。1998年市场占有率前10名的 彩电品牌,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 在技术创新方面,这一时期的CRT电视品种已彻底告别黑白电视进入彩色世 界,并由模拟向数字化迈进,显示器由球面转向平面,以至于大屏幕等离子、 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大量涌现,创新的步伐越走越快。
▪ 荧光粉层完成显像管内的光电转换功能,黑白显像管要求在电子 轰击下荧光粉发白光,一般采用颜色互补的两种荧光粉混合起来 发白光。如将发蓝光的ZnS[Ag]与发黄光的ZnS、CdS[Ag]以55: 45的比例混合制得P4荧光粉,或直接采用单一白色荧光粉。荧光 粉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余辉时间,余辉时间定义为亮度减少到 1/10时所用的时间,余辉时间长于0.1秒的叫长余辉荧光粉,介于 0.1~0.001秒的称为中余辉荧光粉,短于0.001秒的称为短余辉荧 光粉。余辉太长运动画面会有拖影,余辉太短平均亮度降低,电 视采用中余辉荧光粉,示波器等则采用长余辉荧光粉。
一束发散角不大的带电粒子束,当它们在磁场B的方向上具有大致相同的速度分量时, 它们有相同的螺距。经过一个周期它们将重新会聚在另一点,这种发散粒子束会聚到一 点的现象与透镜将光束聚焦现象十分相似,因此叫磁聚焦。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3.静电偏转
偏转角度在30度和53度两种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4.磁偏转
飞出聚焦系统的电子束立即进入偏转区,在偏转磁场作用下发生偏转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对穿过其间的电子束产生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在屏幕上产生左右偏转。为得到比较 均匀的磁场,通过计算,线圈匝按余弦规律分布。因行输出管的输出功率较大,需 要较大的电流流过行偏转线圈,在偏转线圈外部套有铁氧体磁环,使磁力线通过磁 环形成闭合回路,可使内部磁场强度提高,磁环同时起屏蔽作用。为减小漏磁场线 匝形状做成马鞍形
❖ 在技术创新方面,这一时期的CRT电视品种已彻底告别黑白电视进入彩色世 界,并由模拟向数字化迈进,显示器由球面转向平面,以至于大屏幕等离子、 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大量涌现,创新的步伐越走越快。
▪ 荧光粉层完成显像管内的光电转换功能,黑白显像管要求在电子 轰击下荧光粉发白光,一般采用颜色互补的两种荧光粉混合起来 发白光。如将发蓝光的ZnS[Ag]与发黄光的ZnS、CdS[Ag]以55: 45的比例混合制得P4荧光粉,或直接采用单一白色荧光粉。荧光 粉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余辉时间,余辉时间定义为亮度减少到 1/10时所用的时间,余辉时间长于0.1秒的叫长余辉荧光粉,介于 0.1~0.001秒的称为中余辉荧光粉,短于0.001秒的称为短余辉荧 光粉。余辉太长运动画面会有拖影,余辉太短平均亮度降低,电 视采用中余辉荧光粉,示波器等则采用长余辉荧光粉。
一束发散角不大的带电粒子束,当它们在磁场B的方向上具有大致相同的速度分量时, 它们有相同的螺距。经过一个周期它们将重新会聚在另一点,这种发散粒子束会聚到一 点的现象与透镜将光束聚焦现象十分相似,因此叫磁聚焦。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3.静电偏转
偏转角度在30度和53度两种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4.磁偏转
飞出聚焦系统的电子束立即进入偏转区,在偏转磁场作用下发生偏转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对穿过其间的电子束产生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在屏幕上产生左右偏转。为得到比较 均匀的磁场,通过计算,线圈匝按余弦规律分布。因行输出管的输出功率较大,需 要较大的电流流过行偏转线圈,在偏转线圈外部套有铁氧体磁环,使磁力线通过磁 环形成闭合回路,可使内部磁场强度提高,磁环同时起屏蔽作用。为减小漏磁场线 匝形状做成马鞍形
《光电材料》课件
有机半导体 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具 有可调性和柔性等 优势,在光伏和光 电显示器件中得到 广泛研究和应用。
光电材料的制备技术
1 CVD技术
2 分子束外延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一种常用的制备 光电材料的技术,通过热解气体在衬底上 沉积材料。
分子束外延(MBE)是一种高真空下生长 薄膜的技术,用于制备高质量的光电材料。
4
磁学性质
一些特殊的光电材料表现出与磁场强度和方向相关的磁响应特性。
常见的光电材料
硅基光电材料
硅基光电材料是最 常用的光电材料之 一,具有广泛的应 用和丰富的研究成 果。
III-V族化合物
III-V族化合物是优 秀的光电材料,具 有优异的电学和光 学性能,广泛应用 于半导体光电器件。
二维材料
二维材料具有特殊 的结构和性能,在 光电器件领域展示 出巨大潜力。
应用领域
光电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 器件、光电传感器、光电 显示器件和光纤通信器件 等领域。
光电材料料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影响其光电性能和应用。
2
光电响应
光电材料对光的响应能力可以通过光吸收、光电流和光致发光等来表征。
3
电学性质
光电材料在电场下的电子迁移和载流子性质对其光电性能有重要影响。
光电显示器件
光电材料在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等光电显示器件中广泛应用。
光纤通信器件
光电材料在光纤通信器件中的应用,实现了 高速、高容量和低损耗的光纤通信。
结束语
1
光电材料的发展趋势
光电材料的发展将趋向于高效、多功
光电材料的前景展望
2
能和可持续的特性,推动新一代光电 器件的发展。
《光电显示材》课件
电致发光(EL):广泛应 用于汽车仪表盘、广告牌 等
激光显示:广泛应用于投 影仪、激光电视等
柔性显示:广泛应用于可 穿戴设备、智能手表等
3D显示:广泛应用于电影、 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
光电显示材料的原 理
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时,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产生电流的现 象。
主要竞争对手:三星、LG、京东方等 市场份额:三星、LG等国际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技术水平:国际巨头在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价格竞争:国内厂商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技术趋势:OLED、QLED等新 型显示技术将逐渐持续 增长
应用领域:光电显示材料在智 能手机、电视、汽车等领域的
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激烈,国 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
抢占市场份额
光电显示材料的未 来展望
量子点显示技术:具有高 色纯度、高亮度、长寿命 等优点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 发光、高对比度、低功耗 等优点
柔性显示技术:具有可弯 曲、可折叠、轻便等优点
极管显示材料等
光电显示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 到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和能耗
LCD(液晶显示)
OLED(有机发光二极 管)
LED(发光二极管)
QLED(量子点发光二 极管)
E-ink(电子墨水)
MicroLED(微型发光 二极管)
液晶显示器(LCD):广 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 机等电子产品
发光二极管(LED):广 泛应用于照明、显示、信 号等领域
发展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 第一代光电显示材料逐渐无法 满足市场需求
主要特点:具有更高的亮度、 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主要应用领域:电视、电脑、 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光电子材料信息材料pptx
高k栅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稀土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特殊功能材料,其研究进展主要涉及新型材料的研发、性能优化及在照明、显示等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稀土发光材料是一类以稀土元素为激活剂的发光材料,具有丰富的光谱、优良的发光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研发新型稀土发光材料,优化其性能并拓展其应用领域。在新型材料的研发方面,研究者通过合成不同基质和激活剂的新型稀土发光材料,如硅酸盐、铝酸盐和氟化物等,实现发光颜色的调控外延法
在低温下通过分子束流在基底上外延生长材料的方法。
总结词
分子束外延法是一种制备光电子材料的方法,通过将原料气体通过加热的钨丝或电子束蒸发等方式分解成分子束流,并在低温下在基底上外延生长目标材料。该方法适用于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光电子材料,如半导体薄膜、量子阱等。
详细描述
利用光子晶体结构实现光场的激发和放大。
03
光子晶体领域
02
01
04
光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高k栅介质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材料制备、性能表征和器件应用等方面。
详细描述
高k栅介质材料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主要用作栅介质层,可提高开关速度、降低能耗并增强器件性能。目前,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料制备、性能表征和器件应用等方面。首先,制备高质量的高k栅介质材料是关键,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和分子束外延等
强化技术创新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完善我国光电子材料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光电子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显示材料课件
2.5 等离子体显示材料
等离子体就是被激发电离气体,达到一定的电离度,
气体处于导电状态,这种状态的电离气体就表现出集体 行为,即电离气体中每一带电粒子的运动都会影响到其 周围带电粒子,同时也受到其他带电粒子的约束。
由于电离气体整体行为表现出电中性,也就是电离气体 内正负电荷数相等,称这种气体状态为等离子体态。
要点亮某个地址的灯泡,开始要 在相应行上加较高的电压,等该 灯泡点亮后,可用低电压维持氖 气灯泡的亮度。 关掉某个灯泡,只要将相应的电 压降低。灯泡开关的周期时间是 15ms,通过改变控制电压,可以 使等离子板显示不同灰度的图形。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
ON
Y2
Y1
OFF
X1 X2
X3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sub-field address sustain
Separating the address period and sustain period of each sub-field
等离子体发光材料
等离子体气体材料主要是惰性气体,特别是以氖气
为主,另外掺杂一些其它气体。
➢ Ne + He、Ne + Ar: 橙红色光
MgO保护层:降低器件工作电压,同时耐离子轰击,提高器 件工作寿命。
2020/6/28
16
对向放电式
表面放电式
电 二电极对向放电(Column Discharge) 极 电极层覆盖有保护介质,放电单元节距为0.3mm,分辨率 的 高,显示容量大,可作为计算机终端等中小屏幕等显示 安 三电极表面放电(Surface Discharge) 排 电极不加保护层,暴露于放电空间,容易实现彩色显示, 区 节距0.6mm,主要用于大屏幕平板电视等。
-- I
- ν Nem Ne+ Ar+ P
-
放出电子
I I I E
-------
-
ν
-
电极
-
-
Note : 1. PDP发光=> 电极加电压,正负极间激发放出电子,电子轰击惰性气体,发出 真空紫外线;
2. 真空紫外线射在荧光粉上,使荧光粉发光。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 Y2 Y1
X1
X2
X3
ON 亮 OFF不亮
➢ He + Xe:
紫外光
PDP用三基色荧光粉应满足如下条件:
• 在真空紫外区高效吸收;
• 在同一放电电流时,通过三基色荧光粉发光混合获得白光;
2020/6/28
4
电 流
2020/6/28
电压
ABC:非自持放电,靠紫外线、 宇宙射线作用使气体产生微弱 电离。
达到C点后气体被击穿,变成 不稳定的自持放电,并开始发 光,此时的电压称为着火电压。
EF区正常辉光放电区,相应 的电压为维持电压
异常辉光放电
弧光放电
三个状态:熄火态、过渡态和着火5 态
由于它的独特行为与固态、液态、气态都截然不同,故 称之为物质第四态。
2020/6/28
2
00C
1000C
100000C 温度
3
等离子体分类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 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 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 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高)。
在每个隔层内印刷R、G、B三 种荧光材料。最后在两个基板 内注入氖(Ne)及氙(Xe) 惰性气体后封装,气压只有数 百Torr的高真空状态。
PDP像素放电、发光单元结构
发射电子区 发射出的电子
电极
-
-
放电 轰击 稀有 气体
Ne
- Ne+
Ne+
- Ne NemNe+
-M-
I
-
Ne+
-- I
Ne+ Ne+
等离子体发光原理:气体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可以 完全电离。 一方面,这种电子具有较大的动能,能在气体中高速飞行, 同时与其他粒子碰撞,使得更多粒子电离。 另一方面,电离的粒子之间也会发生复合,并以光的形式 释放出能量。
等离子体发光原理图
(a) 电子同正离子复合; (b)正负离子复合
2020/6/28
Y3
ON
Y2
Y1
OFF
X1 X2
X3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ONY2源自Y1OFFX1 X2
X3
A 单色等离子体显示基本结构
Ne-Ar混合气体在一定电压下产生气体放电, 发射出582nm橙色光。
AC-PDP
DC-PDP
B 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基本结构
对向放电式
表面放电式
介质层:电极通过介质层以电容的形式耦合到气隙中;
像素点结构图
以42英寸PDP为例,这一尺寸的PDP有1226880个像素点
Plasma Display(PDP)各子场显示方式
scan line
SF1 SF2 SF3 SF4 SF5 SF6 SF7 SF8
1
2..... 1T 2T 4T 8 16T 32T
64T
128T
480
T
1TV field (time)
后层玻璃板结构:在后层玻璃板上有 寻址电极,其上覆盖一层电介质。红、 绿、蓝彩色荧光粉分别排列在不同的 PDP显示屏基本结寻相构址间电。极上,不同荧光粉之间用壁障
等离子显示屏的组成、结构特征
PDP由前后两片玻璃组成。 前板玻璃上有透明ITO维持电极 及加强ITO导电性的Bus电极,并 且在电极上覆盖透明介电层及防 止离子撞击介电层的MgO保护层。 后板玻璃上有数据面电极、介电 层及长条状的隔层
每个等离子体发光管就是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像素,人们看到的画 面就是由这些等离子体发光管形成的“光点”汇集而成的。
2020/6/28
7
等离子显示屏的组成、结构特征
前玻璃板结构:在前玻璃板上成对地制作有扫描 和维持透明电极,其上覆盖一层电介质,MgO保 护层覆盖在电介质上。前、后玻璃板拼装,封口,
第5章 等离子体显并示充技入低术压气体,在两玻璃板间放电。
6
等离子体显示(Plasma Display Panel,PDP)
等离子体显示主要是利用电极加电压,惰性气体游离产生的紫 外光激发荧光粉发光制成的显示屏。
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与一般日光灯原理相似,它在显示平 面上安装数以十万计的等离子管作为发光体(象素)。
每个发光管有两个玻璃电极、内部充满氦、氖等惰性气体,其中 一个玻璃电极上涂有三基色荧光粉。当两个电极间加上高电压时, 引发惰性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涂 有荧光粉的电极而发出不同的由三基色混合的可见光。
2.5 等离子体显示材料
等离子体就是被激发电离气体,达到一定的电离度,
气体处于导电状态,这种状态的电离气体就表现出集体 行为,即电离气体中每一带电粒子的运动都会影响到其 周围带电粒子,同时也受到其他带电粒子的约束。
由于电离气体整体行为表现出电中性,也就是电离气体 内正负电荷数相等,称这种气体状态为等离子体态。
要点亮某个地址的灯泡,开始要 在相应行上加较高的电压,等该 灯泡点亮后,可用低电压维持氖 气灯泡的亮度。 关掉某个灯泡,只要将相应的电 压降低。灯泡开关的周期时间是 15ms,通过改变控制电压,可以 使等离子板显示不同灰度的图形。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
ON
Y2
Y1
OFF
X1 X2
X3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sub-field address sustain
Separating the address period and sustain period of each sub-field
等离子体发光材料
等离子体气体材料主要是惰性气体,特别是以氖气
为主,另外掺杂一些其它气体。
➢ Ne + He、Ne + Ar: 橙红色光
MgO保护层:降低器件工作电压,同时耐离子轰击,提高器 件工作寿命。
2020/6/28
16
对向放电式
表面放电式
电 二电极对向放电(Column Discharge) 极 电极层覆盖有保护介质,放电单元节距为0.3mm,分辨率 的 高,显示容量大,可作为计算机终端等中小屏幕等显示 安 三电极表面放电(Surface Discharge) 排 电极不加保护层,暴露于放电空间,容易实现彩色显示, 区 节距0.6mm,主要用于大屏幕平板电视等。
-- I
- ν Nem Ne+ Ar+ P
-
放出电子
I I I E
-------
-
ν
-
电极
-
-
Note : 1. PDP发光=> 电极加电压,正负极间激发放出电子,电子轰击惰性气体,发出 真空紫外线;
2. 真空紫外线射在荧光粉上,使荧光粉发光。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 Y2 Y1
X1
X2
X3
ON 亮 OFF不亮
➢ He + Xe:
紫外光
PDP用三基色荧光粉应满足如下条件:
• 在真空紫外区高效吸收;
• 在同一放电电流时,通过三基色荧光粉发光混合获得白光;
2020/6/28
4
电 流
2020/6/28
电压
ABC:非自持放电,靠紫外线、 宇宙射线作用使气体产生微弱 电离。
达到C点后气体被击穿,变成 不稳定的自持放电,并开始发 光,此时的电压称为着火电压。
EF区正常辉光放电区,相应 的电压为维持电压
异常辉光放电
弧光放电
三个状态:熄火态、过渡态和着火5 态
由于它的独特行为与固态、液态、气态都截然不同,故 称之为物质第四态。
2020/6/28
2
00C
1000C
100000C 温度
3
等离子体分类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 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 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 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高)。
在每个隔层内印刷R、G、B三 种荧光材料。最后在两个基板 内注入氖(Ne)及氙(Xe) 惰性气体后封装,气压只有数 百Torr的高真空状态。
PDP像素放电、发光单元结构
发射电子区 发射出的电子
电极
-
-
放电 轰击 稀有 气体
Ne
- Ne+
Ne+
- Ne NemNe+
-M-
I
-
Ne+
-- I
Ne+ Ne+
等离子体发光原理:气体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可以 完全电离。 一方面,这种电子具有较大的动能,能在气体中高速飞行, 同时与其他粒子碰撞,使得更多粒子电离。 另一方面,电离的粒子之间也会发生复合,并以光的形式 释放出能量。
等离子体发光原理图
(a) 电子同正离子复合; (b)正负离子复合
2020/6/28
Y3
ON
Y2
Y1
OFF
X1 X2
X3
PDP 如何发光形成图形
Y3ONY2源自Y1OFFX1 X2
X3
A 单色等离子体显示基本结构
Ne-Ar混合气体在一定电压下产生气体放电, 发射出582nm橙色光。
AC-PDP
DC-PDP
B 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基本结构
对向放电式
表面放电式
介质层:电极通过介质层以电容的形式耦合到气隙中;
像素点结构图
以42英寸PDP为例,这一尺寸的PDP有1226880个像素点
Plasma Display(PDP)各子场显示方式
scan line
SF1 SF2 SF3 SF4 SF5 SF6 SF7 SF8
1
2..... 1T 2T 4T 8 16T 32T
64T
128T
480
T
1TV field (time)
后层玻璃板结构:在后层玻璃板上有 寻址电极,其上覆盖一层电介质。红、 绿、蓝彩色荧光粉分别排列在不同的 PDP显示屏基本结寻相构址间电。极上,不同荧光粉之间用壁障
等离子显示屏的组成、结构特征
PDP由前后两片玻璃组成。 前板玻璃上有透明ITO维持电极 及加强ITO导电性的Bus电极,并 且在电极上覆盖透明介电层及防 止离子撞击介电层的MgO保护层。 后板玻璃上有数据面电极、介电 层及长条状的隔层
每个等离子体发光管就是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像素,人们看到的画 面就是由这些等离子体发光管形成的“光点”汇集而成的。
2020/6/28
7
等离子显示屏的组成、结构特征
前玻璃板结构:在前玻璃板上成对地制作有扫描 和维持透明电极,其上覆盖一层电介质,MgO保 护层覆盖在电介质上。前、后玻璃板拼装,封口,
第5章 等离子体显并示充技入低术压气体,在两玻璃板间放电。
6
等离子体显示(Plasma Display Panel,PDP)
等离子体显示主要是利用电极加电压,惰性气体游离产生的紫 外光激发荧光粉发光制成的显示屏。
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与一般日光灯原理相似,它在显示平 面上安装数以十万计的等离子管作为发光体(象素)。
每个发光管有两个玻璃电极、内部充满氦、氖等惰性气体,其中 一个玻璃电极上涂有三基色荧光粉。当两个电极间加上高电压时, 引发惰性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涂 有荧光粉的电极而发出不同的由三基色混合的可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