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常识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剖析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剖析在高考地理中,地质构造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它对于我们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这一关键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或岩体在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变位所遗留下来的形态。
简单来说,就是岩石在地壳运动等力量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形态和结构。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大类。
褶皱,就像是地壳被挤压后形成的“波纹”。
它又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就像一个倒扣的碗;向斜则是岩层向下弯曲,像一个正放的碗。
从地表形态上看,背斜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常常形成谷地。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力的侵蚀作用,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反而可能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可能形成山岭。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在受力破裂后,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构造。
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种基本形态。
地垒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的岩块相对下降,常常形成块状山地,比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就是典型的地垒构造。
地堑则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的岩块相对上升,往往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比如我国的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等就是地堑构造。
了解地质构造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找矿方面,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在工程建设方面,修建隧道应该选择在背斜部位,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地下水少,施工相对安全。
而断层地带由于地壳不稳定,不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在分析地质构造时,我们通常会通过观察地质剖面图来判断。
在剖面图中,岩层的弯曲方向、断裂情况等都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
此外,实地考察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观察山脉、河谷等地貌形态,可以推测出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
高考中,关于地质构造的题目可能会以多种形式出现。
关于地质构造,收藏这一篇就足够了!
关于地质构造,收藏这一篇就足够了!地表形态特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地壳各部分质点运动的综合表现。
这种由地球内部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与变位的运动,称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由于地壳的长期运动,造成岩层的产状和岩层的弯曲、断开或产生位移的变化,称为地质构造。
第一节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的主导因素,其基本类型有二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一、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是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移动。
它表现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并形成大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
地壳垂直的上下升降运动,造成陆地上升(海退)与下降(海侵)的现象。
从现代海岸线的变迁可以得到证实,例如现今我国广东省防城、合蒲、中山等县沿海都有狭长的海滨平原,伸展得非常平坦,并向海面缓缓倾斜,它的沉积物都是海相的物质,其中有海生介壳,这说明了地壳发生了相对上升,海底新近隆起所造成的。
又如河北昌黎县附近有一路碑,上面刻有:高昌黎县五里,离海边五里的标记。
但现近路碑已离海边很近,已不到4里了,这说明了地壳在下降,海水朝向大陆推进。
(—)海侵(超覆)海侵时陆地不断下降,海岸线不断向大陆内部移动(图2-1)。
按照浅海区的海水(浪)的破坏、搬运、沉积的分布规律,依次沉积了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石灰岩。
由于地壳下降,形成海侵,粗颗粒的沉积物就不断地向陆地方向移动,结果沿着任一浅海垂直剖面内(例如A—A)从时间上自早到晚,反映在剖面上是自下至上看到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灰岩,即由粗到细的变化过程。
平面分布的特点,则是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广,称谓超覆。
所以超覆地层是海侵的产物,也是海侵分析之一。
(二)海退(退覆)海退是地壳上升,海水向海洋中心退却的过程(图2 ̄2)所示。
图上I—I水平线表示原始海平面位置,当海岸退至Ⅱ、Ⅲ……时,沉积相发生了变化,在垂直剖面A-A中,自下而上看到的是由石灰岩一页岩一砂岩一砾岩,即由细到粗的粒度变化过程,平面分布的特点,则是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小,称谓退覆,退覆地层是海退的产物。
认识地质构造
※如果断层破碎带规模很大,或者穿越断层带时,会使施 工十分困难,在确定隧道平面位置时,要尽量设法避开。
※断层构造地带沿断裂面附近的岩块因强烈挤压而产生破 碎,往往形成一条破碎带。因此,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 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
●断裂带在新的地壳运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 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稳定性。
(三) 断层构造
构成地壳的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变形,变形超 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是地壳中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两类。
1、节理
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 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 理,也被称为裂隙。只要接触石头,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它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 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 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 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 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2个纪。在 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 物的标准化石,如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纪的珠 角石、志留纪的笔石、泥盆纪的石燕、二叠纪的 大羽羊齿、侏罗纪的恐龙等
●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时易发生坍塌。在断层发育地段 修建隧道,是最不利的一种情况。由于岩层的整体性遭到 破坏,加之地面水或地下水的侵入,其强度和稳定性都是 很差,容易产生洞顶塌落,影响施工安全。
※当隧道轴线与断层走向平行时,应尽量避免与断层的破 碎带接触。
※隧道横穿断层时,虽然只有个别断落受到断层影响,但 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必须预先考虑措施,保 证施工安全。
地质构造常识
地质构造常识一、节理(一)基本概念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
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
张节理大多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
它具有以下特征: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密集张节理剪节理3、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1)走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平行。
地质构造常识
一.节理(一)根本概念1.节理:岩石受力感化形成的决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决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产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偏向和倾角进行描写.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统一时代,统一成因前提下形成的,彼此互相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统一构造应力感化下,形成有纪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二)节理分类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进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感化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和纪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扶植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异常亲密的接洽,它们经常互相伴生,是工程地质查询拜访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感化(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感化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散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扶植有较大的影响.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意应力偏向上产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分散的部位最发育,它重要有以下特点: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资或岩脉填充;节理面光滑不服,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产状不稳固,沿其走向和偏向都延长不远即行尖灭;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经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服或曲折;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剃头育呈锯齿状.(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感化产生剪切决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消失,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它具有以下特点: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滑腻,罕有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剪节理的产状稳固,沿其走向和偏向可延长很远;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转变其偏向;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并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脆弱薄层岩石中经常密集成带消失.张节理剪节理3.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1)走向节理:节理延长偏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平行.(2)偏向节理:节理延长偏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垂直.(3)斜交节理:节理延长偏向与岩层走向斜交.4.依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1)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2)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3) 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与岩层走向关系与褶皱轴向关系5.按张开程度进行分类宽张节理:节理缝宽度 >5mm;张开节理: 3~5mm;微张节理: 1~3mm;闭合节理: <1mm.节理分期玫瑰花图一.节理(三)节理的野外查询拜访1.查询拜访的内容(1)地质布景:包含地层.岩性.褶皱和断层的发育;(2)节理的产状:走向.偏向和倾角;(3)节理的张开和填充情形:包含张开的程度.充填的物资等;(4)节理壁的光滑程度:光滑的.平展的.滑腻的;(5)节理的充水情形;填写节理不雅测登记表:2.研讨内容肯定节理的成因.对节理进行分期.统计节理的间距.数目.密度,肯定节理的发育程度和主导偏向等.节理的分期可依据节理的交切关系进行,比方后期形成的节理常将先期形成的节理错开,或者受到先期形成的节理的限制.3.材料整顿:节理玫瑰花图.等密图和电算处理等.等密图(四)节理的工程评价1.节理的成因:构造节理散布范围广.埋藏深度大,并向断层过渡,对工程稳固性影响较大.2.节理的受力特点:张节理比剪节理的工程机能差.3.节理产状:偏向和边坡一致的节理稳固性差.4.节理密度和宽度:一般用节理蓬勃程度来暗示,节理越蓬勃,对工程影响越大.5.节理面间的充填物:充填有脆弱介质的节理,工程地质前提差.6.节理的充水程度:饱水的节理,其稳固性差.二.劈理(一)劈理的涵义劈理是指岩石受力后,具有沿着必定偏向劈开成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密集的薄层或薄板的一种构造.沿着劈开的这种裂面称劈理面,相邻两劈理面之间所夹的薄板状岩片称微劈石.劈理面的产状也用走向.偏向.倾角暗示.劈理使岩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点,劈理重要发育在构造变动强烈.应力分散的岩石地段,如褶皱构造的两翼.大断层的两侧及演变岩中,它不必定损坏岩石的完全性,但用力敲击时,岩石则轻易沿劈理面劈开.(二)劈理的分类1.流劈理:是岩石受力感化后,由片状.板状或扁平矿物颗粒产生定向分列而成.罕有于演变岩中,如板岩中的板理,片岩.片麻岩中的片理等.在平行于矿物定向分列偏向上形成易于裂开的劈理面,使岩石具有朋分成很多薄片的特点.流劈理比较滑腻,间距也小,仅几毫米.大理岩中的流劈理2.破劈理:是岩石中平行密集,并将岩石切割成薄片状的细微裂隙.它是岩石受剪切感化形成的,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分列无关.是以,破劈理沿着最大剪切应力偏向发育,其间距一般为几毫米~几厘米,大多发育在硬脆岩石间的脆弱岩石中或硬脆的薄层岩石中.破劈理与剪节理的差别在于其密集性,其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破劈理的根本特点是劈理面平直滑腻,近于平行,延长稳固,密集成带.破劈理3.滑劈理:滑劈理也是岩石中平行密集的细微剪裂面,与破劈理的差别在于沿劈理面有渺小的位移,滑劈理大多发育在具有鳞片变晶构造的板岩.千枚岩及片中.s1流劈理s2滑劈理板岩中的滑劈理滑劈理(三)劈理的野外研讨在岩石强烈变形和演变岩区工作时,应留意对劈理的不雅察,大量测量其产状并平均地标注在地质图或构造图上,还要收集定向标本,供室内显微不雅测或研讨用,要区分劈理和层理.测定劈理的距离等.在野外,劈理的辨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切穿不合成分.色彩.粒度岩层的面,可能是劈理面.2.劈理在不合岩性的岩层中散布的频度与层面交角可能不合,甚至消失转折或曲折.3.切穿岩层的夹层.透镜体.分列偏向密集的决裂面,可能是劈理面.4.单个的劈理面一般延长不远.三.断层(一)概念岩层或岩体在构造活动影响下产生决裂,若决裂面两侧岩体沿决裂面产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这种构培养称为断层.断层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别,范围大小相差十分悬殊,范围大的断层延长长度可达几百~一千多公里,而小的断层可在岩石标本上见到.断层的切割深度也不雷同,有的可切穿地壳至上地幔.断层损坏了岩石的持续完全性,对岩体的稳固性.渗入渗出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固性都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稳固性,与工程扶植有着亲密的接洽.(二)断层要素1.断层面:构成断层的决裂面,也就是断层两侧岩体沿之产生明显滑动位移的面,叫做断层面,产状可用走向.偏向和倾角肯定.断层一般不是单个的面,而是由一系列的决裂面或次级断层所构成的带,即断层带或断裂带.2.断层线:是指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面在地表的出露线,断层线延长偏向等于断层走向,延长的消掉点,称为断层的端点.3.断盘:断层面两侧产生相对位移的岩体,称为断(层)盘.当断层面竖直时,位于断层面上方的称为上盘.下方的称为下盘;当断层面近于竖立时,则以方位相当,如东盘.西盘等;也可依据两盘相对移动的关系,把相对上升的称为上升盘,把相对降低的称为降低盘.4.断距:断层两盘岩体沿断层面产生相对滑动的距离,称为断距.断距的大小经常是权衡断层范围的重要标记,断距又分为总断距.程度断距及垂直断距.(三)断层分类1.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断层;偏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偏向一致的断层;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2.按断层面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线之间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偏向平行的断层;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偏向垂直的断层;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偏向斜交的断层.3.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压性断层:由压应力感化形成,其走向垂直于主压应力偏向,多呈逆断层情势,断面为舒缓波状,断裂带广大.常有断层角砾岩.张性断层:在张应力感化下形成,其走向垂直于张应力偏向,常为正断层,断层面光滑,多呈锯齿状.扭性断层:在剪应力感化下形成,与主压应力偏向交角小于45.,常成对消失.断层面平直滑腻,常有擦痕消失.4.按断层两盘相对活动的关系进行分类(1)正断层:上盘相对降低,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正断层的产状一般较陡,倾角在45º~90º,断层线比较平直,一般是因为重力感化或程度张力感化形成的,并在垂直于张应力偏向上发育.正断层(2)逆断层:下盘相对降低,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逆断层.逆断层产状一般比较平缓,倾角很少超出70º,断层线常呈舒缓的波状曲线,断层面倾角大小又可分为:冲断层:倾角>45º;逆掩断层:25º~45°;辗掩断层:<25º.推覆构造:伟大的外来岩席,沿着一个近于程度的滑动面(倾角小,10º~15º),长距离的滑移(位移>15km),常看一较老的岩层覆于较新的岩层之上.逆断层一般是受程度的挤压应力感化,沿剪切决裂面形成的,常与褶皱互相伴生,逆断层的范围一般较大,多为区域性的巨型构造.逆断层示意图逆断层(手标本)(3)平移断层:两盘岩体沿断层面走向作程度相对活动的断层,称平移断层.平移断层,断层面近于竖立,断层线平直,延长很远,断层破裂带较窄,在断层面上常有近于程度的擦痕.平移断层一般是在程度剪切应力的感化下形成的.平移断层示意图(4)枢纽断层正.逆.平移断层的两盘相对活动都是直移活动.事实上,有很多断层经常有必定程度的扭转.断盘的扭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扭转轴位于断层的一端,表示为横过断层走向的各个剖面上的位移量不等,一种是扭转轴不位于断层的端点,表示为扭转轴两侧的相对位移的偏向不合,如一侧为上盘上升,而另一侧为上盘降低.两种扭转均使两盘中岩层本来一致的产状不再平行一致.扭转量比较大的断层,可称为枢纽断层.三.断层(四)断层的组合形态1.正断层的组合情势(1)阶梯状断层:几条产状大致雷同的正断层,互相平行分列,各断层的一盘呈阶梯状向着统一偏向依次降低的组合形态,称为阶梯状断层.(2)地垒:两条以上平行的正断层,断层面相对竖直,个中央岩块为配合的上升盘,两侧断层的上盘呈阶梯状依次降低,这种组合形态,称为地垒.(3)地堑:两条以上平行的断层,断层面相向竖直,对称分列,其间阶梯状断层地垒地堑为配合的降低盘,两侧断层的断盘依次上升,这种组合形态的断层称为地堑.别的还的环状和放射状断层:放射状断层环状断层2.逆断层的组合情势(1)叠瓦状断层:一系列产状大致雷同的断层,互相平行分列,各断层的上盘依次上冲逆掩,在剖面上呈屋顶盖瓦式可鳞片状叠置,这种组合情势,称为叠瓦状断层.(2)对冲式断层:是由两条相反竖直,相对逆冲的断层构成的组合形态.(3)背冲式断层:由两条或两组相反竖直的逆冲断层构成,表示为自一个中间分离向两个相反偏向逆冲,一般是自背斜核部向外逆冲,总体上经常呈扇状.叠瓦状断层示意图对冲式断层示意图背冲式断层示意图三.断层(五)断层的辨认1.地貌上的标记(1)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在断层两盘的相对活动中,上升盘经常形成陡崖.称为断层崖.如峨眉山金顶舍身崖.昆明滇池西山龙门陡崖.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偏向的地表流水侵蚀切割,形成沿断层面散布的三角形陡壁,称为断层三角面.如河南偃师的五佛山.(2)断层湖.断层泉:沿断层带常形成一些串珠状散布的断陷盆地.凹地.湖泊.泉水等,可指导断层延长偏向.如我国云南东部顺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散布了一串湖泊,自北向南有杨林海.阳宗海.滇池.抚仙湖.杞麓湖以及昆明盆地.宜良盆地.嵩明盆地.玉溪盆地等.(3)错断的山脊.急转的河道:正常延长的山脊忽然被错断,往往是断层两盘平移活动的成果;横切山脊走向的平原或盆地与山岭的接触带,往往是断层经由过程的地方,如太行山前断裂带,使太行山在华北平原西缘拔地而起,成为华北平原的西部樊篱;正常流经的河道忽然产生急转弯,或一些顺直深切的河谷,都能指导断层延长的偏向,如鲜水河的支流在断层经由过程的地方忽然产生转向.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错断山脊2.构造上的标记(1)断层破裂带与构造岩:范围较大的断层,常形成断层破裂带,其宽度大小不等,在断层破裂带内经常有断层(构造)角砾岩,糜棱岩.碎裂岩.断层泥.构造片状岩等构造岩.(2)伴生节理:在断层剪切滑动感化下,产生在断层面两侧岩层中的节理,称为伴生节理.(3)牵引褶皱:断层两盘错动时,紧邻断层面两侧的地层,因受磨擦力的牵引,产生塑性拖沓而形成的曲折现象,称为牵引褶皱,(4)擦痕和阶步:断层两盘互相错动时,由摩擦感化导致在滑动面上产生平行密集的渺小刻槽,称为擦痕;断层面上与擦痕直交的渺小陡坎,叫阶步;断层破裂带在断层面上还有磨光的平面,叫磨擦镜面.构造岩伴生节理牵引褶皱擦痕与阶步3.地层上的标记(1)岩层中止及褶皱核部宽窄变更:岩层沿走向忽然中止,造成一种岩层在走向上与另一种或多种不合岩性的岩层接触,或造成褶皱核部地层出露界线产生宽窄变体,解释有横断层或斜断层消失.断层引起的褶皱核部宽窄变更(2)地层的反复和缺掉:当产生与岩层走向平行的断层时,常造成断层两盘部分地层的反复和缺掉.断层引起的地层的反复和缺掉(六)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1.断层的力学性质:受张力感化形成的断层,其工程地质前提比受压力感化形成的断层差.但压力感化形成的断层可能破裂带的宽度大,应引起留意;2.断层地位与线路工程的关系,一般说来线路垂直经由过程断层比顺着断层偏向经由过程受的伤害小;3.断层面的产状与线路工程的关系:断层面偏向线路且倾角大于10o 的,工程地质前提差;4.断层的产生成长阶段:正在活动的断层(如新构造活动激烈.地震频仍地区的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大,有些相对稳固的断层,影响较小,但要斟酌到回生的可能,5.充水情形:饱水的断层带稳固性差;6.工资影响:有些大的水库,可使邻近断层回生,不成疏忽.。
有关地质构造的高三知识点
有关地质构造的高三知识点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的结构和变形状况的总称,是研究地质历史和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三地理中有关地质构造的知识点决定了我们对地球演化和地震灾害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从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理分布、主要类型、形成原因等角度进行论述,以加深对高三地质构造知识点的理解。
一、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地壳内部岩体在构造力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形体变化和相互关系的总称。
地质构造可分为构造种类、构造类型、构造形态等多个层次,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复杂地形。
二、地理分布地质构造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各异。
例如,太平洋板块的沿岸地区是地质活动最频繁的带状地带,地震和火山活动较为频繁;而中央亚洲的地理构造主要由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泰山脉等构成,呈现出高山和盆地并存的地貌。
三、主要类型地质构造可分为构造线和构造带两大基本类型。
构造线是一条地理线条,代表着地球地壳内部构造的界限;而构造带是指一、两个构造线连成的带状地区,代表着地质构造类型的不同和地表地貌的差异。
四、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多样,主要有构造力和地质变动两大因素。
构造力指的是岩石内部或外部的力量,如地球引力、板块运动等;地质变动指的是地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形态和变化,包括抬升、侵蚀、沉降等。
五、地质构造与地震灾害地质构造是地震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的构造变动和板块运动会导致构造线和构造带激活,从而产生地震。
例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汇的地区地震频发,是由于两个板块之间的构造力作用引起的。
六、地质构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质构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
地质构造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地表地形,也影响了水系、土壤和植被的分布。
例如,沉积构造和拗缩构造的出现,改变了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水质,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七、地质构造研究的意义地质构造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演化和地质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演化过程中有关构造力和地质变动的信息,为地质学和地球科学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工作知识点总结
地质工作知识点总结地质工作是对地球内部结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及地质灾害等进行调查、研究和勘探的工作。
地质工作知识点包括地球内部结构、地质构造、矿物资源、岩石学、地球化学、地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将对地质工作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等富硅铝的岩石组成,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等的富镁铁的岩石组成。
地幔主要由橄榄石、辉石、榴辉石等的硅铝酸盐矿物组成,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对于地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定地壳和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密度等参数。
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也对矿产资源和地震地质学等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和地壳深部岩石的形态、结构和变形规律的总称。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构造单元、地质体、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
地质构造的认识主要包括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貌学和构造岩石学等领域的知识。
地质构造的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岩石构造杂交带上,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往往受构造作用的控制。
因此,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必须充分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以便准确定位矿床的位置。
三、矿物资源矿物资源是指地球上的矿产物质,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矿物资源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
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铁矿、铜矿、铝矿、锌矿、铅矿、锡矿、金矿、银矿等,非金属矿产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石英、大理石、花岗岩等,燃料矿产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矿物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地质调查和勘探,可以找到矿床的位置、规模和矿石品位,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同时,地质灾害的防治、地质环境的保护等也离不开对矿物资源的认识。
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
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地理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和地下构造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以下是一些地理地质构造的知识点:1. 地球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地幔是位于地壳下方的可塑性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内核和外核组成的液态金属层。
2. 地球板块:地球的地壳被分为若干个大板块,这些板块在大陆漂移和构造运动中相对移动。
板块边界可以是构造边界、边界或转换边界。
3. 大陆漂移:大陆漂移是指地球上大陆板块的相对运动,造成大陆的位置和形状发生变化。
大陆漂移的证据包括大陆边缘的拟合、相似的岩石和化石记录以及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的分布。
4.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包括隆升、下沉、抬升和折叠等现象。
这些运动可以造成山脉、盆地、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
5.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常由板块运动或地壳断裂引起。
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和远源地震,震源深度和震级会对地震的影响。
6. 火山活动: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另一种形式,通常是由于岩浆从地壳内部向地表喷发。
火山活动会形成火山口、火山喷发和火山岩,并对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7. 断层和地裂缝:断层是地壳中由于构造运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带,地裂缝是断层带中的裂缝。
断层和地裂缝可以导致地震和地壳变形。
8. 山脉和盆地:山脉是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表隆起形成的地形,盆地则是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表下陷形成的地形。
山脉和盆地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和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9. 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尺度。
它通常被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和现代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又被细分为若干个纪和期。
这些知识点是地理地质构造的基础,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地球上各种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地质构造基础知识
概述地质构造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地质构造的简称。
任何构造都是岩石或岩层受了内力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原始位态或面貌,如层理,粒序层、波痕等各种原生构造,以及各种原始位态或面貌的改变,即变形与变位,如各种次生的褶皱、节理、断层、韧性剪切带、裂谷,俯冲带、转换断层等。
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见遥感地质)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的变形、晶格位错等。
构造尺度按地质构造空间范围大小所划分的级别。
一般分为大、小、微等的尺度级别。
大尺度构造是远远超出露头范围的区域性构造和板块构造;小尺度构造是在露头范围或手标本上能观察到整体形态的小型构造;微尺度构造指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认识的矿物地质构造之间或矿物晶粒内部表现出的显微构造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的超显微构造。
小尺度的构造是观察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通过小型构造的观察、对比与综合分析才能获得大尺度构造(如区域构造)的整体概念,微尺度构造的研究则是小型构造研究的深化。
由于任何一次构造运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产生的地质构造都是由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构造组成的,因此,为了揭示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常常在侧重于某种尺度构造研究的同时,还要综合研究其他各种尺度的构造。
应该指出,在同一构造作用中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构造虽具成因上的联系性,但并不能等同。
尺度越小则构造成因的因素可能越单一,越大则因素越多;尺度越小的构造常可被后继的构造作用改造破坏,甚至趋于消失,而越大则多被改造或叠加而不消毁。
构造层次地壳内部不同深度处的变形性质与变形机制有明显差异的构造分层性地质构造。
根据造山带中构造变形随深度而变化的规律,可将由地表至深处地壳的变形分为上部、中间、下部三个构造层次。
上部构造层次又称表构造层次,位于地壳浅表部分,主要发生脆性变形,主导变形机制是脆性剪切作用,是断层分布区;中间构造层次又称浅构造层次,其深度在约4公里至12~15公里,主要发生弹塑性变形,主导变形机制是弯曲作用,是等厚褶皱分布区;下部构造层次又称深构造层次,其深度约为12~15公里以下,主要发生塑性变形,主导变形机制是剪切作用和压扁作用,是相似褶皱并伴有广泛发育的劈理的分布区。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它揭示了地球演化的规律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性地质构造和外因性地质构造两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外因素作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特征,包括地壳的构造、地质体的形态、构造运动和构造形成的过程等。
地质构造控制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
二、地质构造的分类1. 内因性地质构造内因性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活动,包括地壳变形、地壳遗迹、构造运动等。
内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地震、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等造成的地质现象。
2. 外因性地质构造外因性地质构造是指由地表外力、气候效应、侵蚀和沉积等地质过程造成的构造特征,包括地貌、河流、湖泊、风化等。
外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由风、水、冰等外力造成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构造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地质构造是区域性的。
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一个区域内的相似地质特征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构造单元,如板块、地块等。
2. 地质构造是组合性的。
一个地质区域内常常存在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地质构造景观。
3. 地质构造是动力性的。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的结果,构造活动量大或小,构造运动迅速或缓慢,地形地貌的变化都与构造活动有关。
4. 地质构造具有时间性。
地质构造是地球演化的历史产物,构造形成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的结果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四、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 内因内因包括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地球尺度的物质运动等。
内因构造是由地球自身的物质运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活动等。
2. 外因外因包括大气、水体、风、生物等地表的物质和作用力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质构造知识点总结
地质构造知识点总结1.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
地核由外核和内核两部分构成,外核处于内核之外,呈液态态,内核呈固态。
地核和地幔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地壳包括陆壳和洋壳两部分,陆壳由花岗岩、沉积岩等构成,洋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2. 地球内部的热力学特征地球内部的热力学特征主要包括地热、地热流和地热梯度。
地热是地球内部的热量,地热流是指地球内部热量通过地表的输送速率,地热梯度是指单位深度内地温的变化量。
3. 地球内部的构造形态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热力和力学活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板块构造、地震、火山和地形地貌的形成。
板块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主导形式,包括板块边界的类型和构造特征;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变形和断裂所引起的地壳振动现象;火山是地球表面喷发的热液岩石或火山灰等物质的通道;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
4.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地壳运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内部及地壳的构造变动,包括地壳的隆升、沉降、推挤和折叠等变动;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变动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岩石圈运动和地震等。
5. 地球内部的构造历史地球内部的构造历史主要包括地质年代和地质事件。
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内部的构造历史年代划分,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时期;地质事件是指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包括地球形成、板块构造和古地理事件等。
6. 地球内部的构造力学地球内部的构造力学主要包括地壳构造力学和板块构造力学。
地壳构造力学是研究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包括岩石的应力应变和破裂性质;板块构造力学是研究地球板块的运动规律和地震活动,包括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
地质构造知识点总结到此结束,地质构造是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形态的总称,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地质构造的研究对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演化规律、预测地质灾害和开展资源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读者有所帮助。
地理中的地质构造
地理中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地壳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它对不同地区的地貌、地下水和自然资源分布等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类型以及地质构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岩石圈中地壳和上部地幔的各种结构、形态和组成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地壳形变和地壳构造等方面,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地质构造是地球演化和地球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通过地震、地质剖面、地质历史记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二、地质构造的类型地质构造可以分为两大类:构造地质和表现地质。
1. 构造地质构造地质通常描述的是地壳内部发生的各种构造变动,主要分为隆升、下降、断裂和褶皱四种类型。
隆升是指地壳某一地区相对抬升的现象,通常由岩浆侵入或地壳抬升机构引起,如火山活动、地壳上隆起等。
下降是指地壳某一地区相对下沉的现象,通常由构造运动、地壳下沉等引起,如地下断层带的沉降等。
断裂是指地壳中的地层或岩块沿断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现象,通常由地壳内部的张力或剪切力引起。
褶皱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因构造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弯曲和破裂的现象,通常由岩石的变形和位移引起。
2. 表现地质表现地质通常描述的是地壳表面的地貌和地理特征,主要分为高原、平原、山脉、河谷等不同类型。
高原是指地壳上较大面积相对平坦的区域,通常由地壳隆升和风化侵蚀等因素造成。
平原是指地壳上较大面积相对平坦的区域,通常由沉积物的堆积和河流冲积等因素形成。
山脉是指地壳抬升形成的一系列相对较高的山峰和山脉地带,通常由构造运动和地壳断层造成。
河谷是指河流侵蚀的结果,通常由地壳的下降和水力作用造成。
三、地质构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地理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形变化:地质构造运动导致了地球表面地形的变化。
例如,隆起的地壳形成了高原、山脉等地形,下降的地壳形成了平原、盆地等地形。
2. 气候分布:地质构造对气候分布产生着重要影响。
高三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空间中地壳构造的总体。
地质构造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球的地层、地壳运动和构造发育规律等方面的问题。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地质构造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构造的类型地质构造按照地质学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抬升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多种类型。
其中,抬升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出现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形,如山脉、高原等;断裂构造是指地壳发生断裂、断层的现象,造成地表地质的错动;褶皱构造是指地壳因地质力的作用而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
二、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震是地壳中的能量释放现象,是由于地壳中岩石破裂和断裂所引起的地震波传播。
地震在地质构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上记录着地壳中断层和地震带的分布,为地质学家研究地质构造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三、板块构造与地质构造板块构造是指地球上的岩石圈表面,分为若干个构造活跃的板块。
板块构造是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基础,是地质构造领域的核心概念。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运动主要是由于不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板块碰撞、板块俯冲、板块滑动等。
四、地质断裂的分类地质断裂是指地壳中的岩石体沿断层面发生错动,表现为岩石体之间的相对位移。
根据断裂面的性质和断层运动的方向,地质断裂可以分为走滑断裂、逆冲断裂和正断裂等几种类型。
走滑断裂是岩石体相对滑动的断裂,逆冲断裂是岩石体沿断层面相互推挤的断裂,而正断裂则是岩石体沿断层面相互拉伸的断裂。
五、地中海式构造的特点地中海式构造是指地壳俯冲带的一种特殊的构造形式,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太平洋等地区。
地中海式构造以海底的弓形断裂、岛弧、火山带等为特征,具有地壳褶皱、地震频繁和火山活动强烈等特点。
六、构造带与区域构造的关系构造带是地质构造中一种特定的地质单元,它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个板块上具有共同性质和共同特点的构造体系。
而区域构造则是指在大范围的地理区域内共同存在的地质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 科普知识
地质构造科普知识
地质构造是地球上岩石和地壳形成的方式和结构。
它是地球内
部和外部力量作用下的结果,是地球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构
造的形成和演化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理解地球演化和
自然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质构造可以从地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科普。
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包括地幔对流、岩浆活动、板块构造等,这些
构造活动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地貌变化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的发生。
地球外部的地质构造则包括风化、侵蚀、沉积等地表过程,这些过程使地球表面不断变化,并影响着生物的分布和生存环境。
其次,地质构造的时间尺度也是科普的重点之一。
地质构造的
形成和演化需要长时间的作用,包括数百万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时间
尺度。
科普地质构造的时间尺度有助于人们理解地球演化的缓慢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此外,地质构造还与资源分布和利用密切相关。
例如,地质构
造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不同地质构造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
富集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科普地质构造对于资源勘探和开发具有
重要意义。
总之,科普地质构造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自然灾害的成因、资源的分布规律等,对于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汇总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地质构造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与地球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还对我们理解许多地理现象和资源分布有着关键作用。
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汇总一下高中地理中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是指岩层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则是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断层是指岩层受到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导致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断层又分为地垒和地堑。
地垒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地堑则相反,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
二、褶皱的特点和影响1、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所以,我们在野外看到的背斜地貌往往不是山岭,而是谷地。
但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因为石油和天然气等轻质流体容易在背斜顶部聚集。
2、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同时,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因为地下水容易在向斜槽部汇集。
三、断层的特点和影响1、地垒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就是地垒形成的。
2、地堑地堑则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我国的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等就是地堑形成的。
断层地带由于岩石破碎,地壳不稳定,所以在断层附近往往会有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发生。
同时,断层也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
四、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1、找矿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在背斜构造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容易聚集。
此外,某些金属矿也往往与背斜构造有关。
2、找水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汇集。
在向斜地区打井,往往能够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五、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质构造基础知识,这篇总结的很全面
地质构造基础知识,这篇总结的很全面地层1. 地层概念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地层是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
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2. 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所组成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固体结合体。
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与油气田关系密切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而沉积岩中又以砂岩、石灰岩、泥岩为主。
在特殊的条件下,岩浆岩(如花岗岩)和变质岩也可以形成油气的储集层。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3. 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天然生成的,为一种高温、高压状态富含挥发性成分的粘稠状硅酸盐熔融物质。
当岩浆向地壳薄弱地带(发生破裂或失去平衡)活动时其温度、压力会逐渐下降,挥发性物质不断析出,岩浆自身逐渐分化,经过冷凝和结晶便形成岩浆岩,也称火成岩。
岩浆由地壳深处向浅处活动的过程称侵入作用,在这一阶段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岩浆沿裂隙溢出地表或喷向天空的活动过程叫岩浆喷发或火山活动,这一阶段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或火山岩。
△火山及其构造示意图△岩浆岩4. 变质岩由沉积岩、岩浆岩或先期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称作变质岩。
如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大理岩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变质而成;石英岩是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类变质而成;板岩、千枚岩等是由粘土质、粉砂质原岩变质而成。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无论是岩石的变形还是物质成分的重新组合,都有是在固态情况下进行的,这与岩浆作用是不同的。
△变质岩5. 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精讲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知识点精讲地质构造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考点,它对于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以及各种地质现象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主要包括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
褶皱是指岩层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又可以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根据地表形态来判断背斜和向斜,因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可能因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断层是指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
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种类型。
地垒是指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块状山地;地堑则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显著的。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巨大褶皱山脉;而华山、庐山等则是由地垒构造形成的断块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则是由地堑构造形成的谷地。
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地质构造与其他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例如,褶皱山脉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可能形成独特的山峰、峡谷和溪流等地貌景观。
三、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地质构造对于找矿和找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石油次之,分布于中部;水最重,分布在底部。
因此,在背斜构造中,往往能够发现油气资源。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的汇聚,常常形成自流盆地。
在向斜盆地中,打井往往能够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此外,断层附近往往会有地下水出露,形成泉水。
但在修建水库和隧道等工程时,应尽量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质灾害。
四、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质构造认识 (准备知识)
•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和分类
• 概念:把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的
地壳组成物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 分类
•
(一)内力地质作用 :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和地球内部的热
能、结晶能和化学能等引起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构造、地表发
生变化的地质作用叫内力地质作用。
• 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新老关系:
(二)地质年代表
• 时代单位
地层单位
• 宙………………………宇
• 代………………………界
•
纪………………………系
•
世………………………统
•
期………………………阶
地质年代表
• 第二部分 常见的地质构造
一、岩层与岩层产状
• 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在岩层和岩体
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叫地质构造。 • 因此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
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
• 4、岩性对比法 : 岩性对比法是以岩
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岩石性质方面的 特点为对比基础。认为在一定区域内的 同一时期的岩层,其岩性特点基本上是 一致的或者是近似的。此法具有一定的 局限性,故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地区。
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
• 岩浆岩之间相互穿插关系,也可以确定 岩浆岩的相对年代 。
三、 断裂构造
• 1.断层要素
• 为了阐明断层的 空间位置和断层面两 侧岩块的相对运动关 系,给与断层各部分 以各种名称,称为断 层要素。
• (1)断层面 岩层断裂 并发生明显相对位移 的断裂面,称为断层 面。
(2)断层线 断层面与 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就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 露界线。 (3)断盘 断层面两侧 相对位移的岩块称为断 盘。
地质构造详细课件
二、节理
1、节理的成因分类 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如玄武岩柱状节理。 构造节理:构造运动(内应力作用)形成,分布范围广且有规律。 非构造节理: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分布不广,如风化节理等。
2、构造节理的分类
按照节理与所在 岩层的产状关系
走向节理 倾向节理 斜向节理 顺层节理
几何分类
纵节理
构
根据节理走向与 横节理
枢纽轴位于断层的一端
枢纽轴位于断层的中点
⑵ 根据断层走向和所在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①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图a) ②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垂直。(图b) ③ 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图c) ④ 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面基本一致。(图d)
⑶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分类 ①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基本一致。 ②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近于直交。 ③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
一、断裂构造概述
1、基本概念
断裂构造:由于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脆性变形(断裂或错动)、丧失了 岩层原有的连续完整性,这类地质构造称为断裂构造。 2、断裂构造的分类
根据破裂面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大小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指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类断裂构造, 又称裂缝。 断层:是指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类断裂构造。
⑶ 断盘
断盘:指断层面两侧并沿断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岩块。
断层面倾斜时:
从相对位移方向:
上盘—位于断层面之上的岩块;
上升盘—相对上升的岩块;
下盘—位于断层面之下的岩块。
下降盘—相对下降的岩块。
⑷ 断距(位移) 断距:指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在不同方位的剖面上,断距值是 不同的。 相当点:指未断开前的一个点在断层移动以后分成两个相邻的点。
初中地质构造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质构造知识点总结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动的过程,是地球地壳内部构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研究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的形成、发展和变动过程,以及地球表面和地壳结构的科学。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1.地质构造的含义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地壳内部构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地形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2.地质构造的分类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构造和外因构造两种。
内因构造是指地球内部的构造相互作用,主要由地壳构造、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等导致。
外因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和地表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导致的地质作用。
3.地质构造的作用地质构造直接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岩石的形成和变化、矿产资源的分布等。
同时,地质构造的变动也会导致地壳运动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地壳的结构和地质构造的形成1.地壳的结构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由岩石组成。
地壳的厚度不一,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2.地壳的形成地壳的形成是地球演化的结果,是地球内部岩浆物质上升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地壳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陆地的上升与沉降,堆积了陆相沉积和海相沉积。
3.地质构造的形成地质构造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构造的活动导致地表地貌的变化。
地壳的构造变化包括地壳的推挤、拉扯、碱复、撕裂等过程,因此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是由地壳板块构造相互作用引起。
三、构造运动的特征和分类1.构造运动的特征构造运动是地壳板块在地下相互挤压、拉扯、碱复、撕裂等运动的结果,它是地质构造的最终表现。
2.构造运动的分类构造运动可以分为地壳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两种。
地壳构造运动包括地震、火山、地质灾害等;外力作用包括风化、沉积、侵蚀等。
四、地质构造与地貌特征1.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地质构造是地球地壳内部构造相互作用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不同的地质构造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丘陵、洼地等。
2.地质构造与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表现在地面的高低状况、地表的平整程度、地质体的分布规律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节理(一)基本概念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
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
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
它具有以下特征: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密集成带出现。
张节理剪节理3、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1)走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平行。
(2)倾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垂直。
(3)斜交节理: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1)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2)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3) 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与岩层走向关系与褶皱轴向关系5、按张开程度进行分类宽张节理:节理缝宽度 >5mm;张开节理: 3~5mm;微张节理: 1~3mm;闭合节理: <1mm。
一、节理(三)节理的野外调查1、调查的内容(1)地质背景:包括地层、岩性、褶皱和断层的发育;(2)节理的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3)节理的张开和填充情况:包括张开的程度、充填的物质等;(4)节理壁的粗糙程度:粗糙的、平坦的、光滑的;(5)节理的充水情况;填写节理观测登记表:2、研究内容确定节理的成因、对节理进行分期、统计节理的间距、数量、密度,确定节理的发育程度和主导方向等。
节理的分期可根据节理的交切关系进行,比如后期形成的节理常将先期形成的节理错开,或者受到先期形成的节理的限制。
3、资料整理:节理玫瑰花图、等密图和电算处理等。
节理分期玫瑰花图等密图(四)节理的工程评价1、节理的成因:构造节理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大,并向断层过渡,对工程稳定性影响较大。
2、节理的受力特征:张节理比剪节理的工程性能差。
3、节理产状:倾向和边坡一致的节理稳定性差。
4、节理密度和宽度:一般用节理发达程度来表示,节理越发达,对工程影响越大。
5、节理面间的充填物:充填有软弱介质的节理,工程地质条件差。
6、节理的充水程度:饱水的节理,其稳定性差。
二、劈理(一)劈理的涵义劈理是指岩石受力后,具有沿着一定方向劈开成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密集的薄层或薄板的一种构造。
沿着劈开的这种裂面称劈理面,相邻两劈理面之间所夹的薄板状岩片称微劈石。
劈理面的产状也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
劈理使岩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劈理主要发育在构造变动强烈、应力集中的岩石地段,如褶皱构造的两翼、大断层的两侧及变质岩中,它不一定破坏岩石的完整性,但用力敲击时,岩石则容易沿劈理面劈开。
(二)劈理的分类1、流劈理:是岩石受力作用后,由片状、板状或扁平矿物颗粒产生定向排列而成。
常见于变质岩中,如板岩中的板理,片岩、片麻岩中的片理等。
在平行于矿物定向排列方向上形成易于裂开的劈理面,使岩石具有分割成无数薄片的大理岩中的流劈理特征。
流劈理比较光滑,间距也小,仅几毫米。
2、破劈理:是岩石中平行密集,并将岩石切割成薄片状的细微裂隙。
它是岩石受剪切作用形成的,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
因此,破劈理沿着最大剪切应力方向发育,其间距一般为几毫米~几厘米,大多发育在硬脆岩石间的软弱岩石中或硬脆的薄层岩石中。
破劈理与剪节理的区别在于其密集性,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破劈理的基本特征是劈理面平直光滑,近于平行,延伸稳定,密集成带。
破劈理3、滑劈理:滑劈理也是岩石中平行密集的细微剪裂面,与破劈理的区别在于沿劈理面有微小的位移,滑劈理大多发育在具有鳞片变晶结构的板岩、千枚岩及片中。
s1-流劈理板岩中的滑劈理s2-滑劈理滑劈理(三)劈理的野外研究在岩石强烈变形和变质岩区工作时,应注意对劈理的观察,大量测量其产状并均匀地标注在地质图或构造图上,还要采集定向标本,供室内显微观测或研究用,要区分劈理和层理、测定劈理的间隔等。
在野外,劈理的识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切穿不同成分、颜色、粒度岩层的面,可能是劈理面。
2、劈理在不同岩性的岩层中分布的频度与层面交角可能不同,甚至出现转折或弯曲。
3、切穿岩层的夹层、透镜体、排列方向密集的破裂面,可能是劈理面。
4、单个的劈理面一般延伸不远。
三、断层(一)概念岩层或岩体在构造运动影响下发生破裂,若破裂面两侧岩体沿破裂面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这种构造就称为断层。
断层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规模大小相差十分悬殊,规模大的断层延伸长度可达几百~一千多公里,而小的断层可在岩石标本上见到。
断层的切割深度也不相同,有的可切穿地壳至上地幔。
断层破坏了岩石的连续完整性,对岩体的稳定性、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性都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与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断层要素1、断层面:构成断层的破裂面,也就是断层两侧岩体沿之产生显著滑动位移的面,叫做断层面,产状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确定。
断层一般不是单个的面,而是由一系列的破裂面或次级断层所组成的带,即断层带或断裂带。
2、断层线:是指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面在地表的出露线,断层线延伸方向即是断层走向,延伸的消失点,称为断层的端点。
3、断盘:断层面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体,称为断(层)盘。
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上方的称为上盘、下方的称为下盘;当断层面近于直立时,则以方位相称,如东盘、西盘等;也可根据两盘相对移动的关系,把相对上升的称为上升盘,把相对下降的称为下降盘。
4、断距:断层两盘岩体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滑动的距离,称为断距。
断距的大小常常是衡量断层规模的重要标志,断距又分为总断距、水平断距及垂直断距。
(三)断层分类1、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断层;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断层;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
2、按断层面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线之间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平行的断层;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垂直的断层;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斜交的断层。
3、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压性断层:由压应力作用形成,其走向垂直于主压应力方向,多呈逆断层形式,断面为舒缓波状,断裂带宽大、常有断层角砾岩。
张性断层:在张应力作用下形成,其走向垂直于张应力方向,常为正断层,断层面粗糙,多呈锯齿状。
扭性断层:在剪应力作用下形成,与主压应力方向交角小于45。
,常成对出现。
断层面平直光滑,常有擦痕出现。
4、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关系进行分类(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
正断层的产状一般较陡,倾角在45º~90º,断层线比较平直,一般是由于重力作用或水平张力作用形成的,并在垂直于张应力方向上发育。
正断层(2)逆断层:下盘相对下降,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逆断层。
逆断层产状一般比较平缓,倾角很少超过70º,断层线常呈舒缓的波状曲线,断层面倾角大小又可分为:逆断层示意图逆断层(手标本)冲断层:倾角>45º;逆掩断层:25º~45°;辗掩断层:<25º。
推覆构造:巨大的外来岩席,沿着一个近于水平的滑动面(倾角小,10º~15º),长距离的滑移(位移>15km),常看一较老的岩层覆于较新的岩层之上。
逆断层一般是受水平的挤压应力作用,沿剪切破裂面形成的,常与褶皱相互伴生,逆断层的规模一般较大,多为区域性的巨型构造。
(3)平移断层:两盘岩体沿断层面走向作水平相对运动的断层,称平移断层。
平移断层,断层面近于直立,断层线平直,延伸很远,断层破碎带较窄,在断层面上常有近于水平的擦痕。
平移断层一般是在水平剪切应力的作用平移断层示意图下形成的。
(4)枢纽断层正、逆、平移断层的两盘相对运动都是直移运动。
事实上,有许多断层常常有一定程度的旋转。
断盘的旋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旋转轴位于断层的一端,表现为横过断层走向的各个剖面上的位移量不等,一种是旋转轴不位于断层的端点,表现为旋转轴两侧的相对位移的方向不同,如一侧为上盘上升,而另一侧为上盘下降。
两种旋转均使两盘中岩层原来一致的产状不再平行一致。
旋转量比较大的断层,可称为枢纽断层。
三、断层(四)断层的组合形态1、正断层的组合形式(1)阶梯状断层:几条产状大致相同的正断层,相互平行排列,各断层的一盘呈阶梯状向着同一方向依次下降的组合形态,称为阶梯状断层。
(2)地垒:两条以上平行的正断层,断层面相对倾斜,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两侧断层的上盘呈阶梯状依次下降,这种组合形态,称为地垒。
阶梯状断层地垒地堑(3)地堑:两条以上平行的断层,断层面相向倾斜,对称排列,其间为共同的下降盘,两侧断层的断盘依次上升,这种组合形态的断层称为地堑。
另外还的环状和放射状断层:放射状断层环状断层2、逆断层的组合形式(1)叠瓦状断层:一系列产状大致相同的断层,相互平行排列,各断层的上盘依次上冲逆掩,叠瓦状断层示意图在剖面上呈屋顶盖瓦式可鳞片状叠置,这种组合形式,称为叠瓦状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