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

合集下载

中华舞蹈考级教材第七级白鸽飞过的地方

中华舞蹈考级教材第七级白鸽飞过的地方

中华舞蹈考级教材第七级白鸽飞过的地方在中华舞蹈考级教材中,第七级的舞蹈名为“白鸽飞过的地方”。

这一主题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寓意着和平、自由和美好的愿景。

这首舞蹈向学员们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与友好的渴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对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1. 舞蹈的历史和演变白鸽飞过的地方是一首充满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舞蹈,其舞蹈动作、音乐等元素都融合了我国古典舞蹈的特色。

从古至今,舞蹈一直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首舞蹈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典舞蹈的影子,更能感受到现代舞蹈的元素。

这种融合与发展是我国舞蹈历史演变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文化的生动体现。

2. 舞蹈与和平的关系白鸽飞过的地方所传达的和平与友好的理念在舞蹈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舞者的舞姿优美、大气、流畅,并以秀丽的舞步和优美的舞姿来表达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在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样一首以舞蹈来传递和平信息的作品更是凸显了其重要性。

3. 舞蹈的艺术表达在舞蹈艺术中,通过舞者的动作、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主题所表达的情感和观念生动地展现出来。

白鸽飞过的地方以舞姿、音乐和舞台道具等形式,将和平、友爱的愿景以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和动作的美感,更能深刻理解舞蹈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中文文章写手,我对中华舞蹈考级教材第七级的白鸽飞过的地方有着深切的喜爱和认同。

舞蹈作为一种非常美妙的艺术形式,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传达情感,并且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白鸽飞过的地方的音乐与动作让人仿佛置身在一片宁静、优美的景象中,感受到了和平与美好的力量。

我相信,这样的舞蹈作品不仅能够为学员们带来艺术的享受,更能够激发人们对和平与友好的向往,让这些美好的情感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总结回顾通过对中华舞蹈考级教材第七级白鸽飞过的地方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舞蹈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中国舞蹈家协会7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7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7级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7级教材是中国舞蹈培训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养和舞蹈技巧的舞者。

本教材将为学习者提供系统全面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第一章现代舞基础现代舞是中国舞蹈表演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具有自由、个性化的舞蹈风格。

本章将介绍现代舞的基础动作、体态与肢体表达,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和舞蹈技巧,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章古典舞基础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美舞蹈艺术。

本章将深入介绍古典舞的基本要素,如手势、步法、形体与呼吸等,帮助学员了解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和表现技巧。

第三章民族舞基础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舞蹈形式。

本章将带领学员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学习各类民族舞的基本动作和身体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绎各个民族的舞蹈作品。

第四章舞蹈编创与表演舞蹈编创与表演是舞者的核心能力,本章将从编舞的基本理论、创作流程以及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学员将学习如何构思和设计舞蹈作品,如何演绎和表达舞蹈情感,为未来的舞蹈演出做好充分准备。

第五章舞蹈历史与理论舞蹈是历史的产物,本章将带领学员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了解舞蹈的演变和发展。

学员将学习中国舞蹈的起源、流派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的舞蹈作品及其意义,为更深入地理解和演绎舞蹈作品打下基础。

第六章舞蹈解剖学与训练方法舞蹈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柔韧性,而舞蹈训练方法和解剖学知识对于舞者的身体素质提高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舞蹈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训练方法,帮助学员正确理解和运用身体力学知识,提高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第七章舞台化妆与服装设计舞台表演不仅需要优秀的舞技,也需要适合舞蹈作品的化妆和服装设计。

本章将介绍舞台化妆与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帮助学员了解不同舞蹈作品的造型要求和特点,提高舞蹈演出的整体效果。

通过学习中国舞蹈家协会7级教材,学员将深入了解中国舞蹈的多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1、小花旦(手眼练习)2、马兰谣(藏族舞)3、来比高(跳跃练习)4、赛龙舟(踢腿练习)5、拾豆豆(东北秧歌)6、打水的姑娘(傣族舞)7、摩登女孩(三拍舞步练习)8、喊月亮(彝族舞)9、练字谣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第一部分:小花旦(手眼练习)1、训练目的:古典舞舞姿与手眼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a、卧云: 两膝上下对齐,重叠在一起。

双腿重叠盘坐,双膝尽量靠拢。

b、照镜子:右手兰花手,中指点于右腮处,左手兰花手8点旁平位,掌心朝内立掌,小臂微曲,模仿拿镜子的动作。

c、推门:(以右为例)体对二点,左膝半蹲,右脚踏步半蹲,身体前倾,双手兰花手交叉于胸前,向2点方向推出,经远处推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

d、花梆步:双脚靠拢,膝盖微屈,提起脚跟,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前进方向平稳细碎的移动,节奏要快而巧。

e、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单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f、圆场:一脚用脚跟上至另一脚的脚弓处,勾脚沿脚底的外延依序由脚跟压至脚掌后,另一脚抬起脚跟连续上步前移。

要强调压脚的过程清晰,行进时小腿以下保持松弛。

3、节奏:准备位置:体对一点,左腿在上卧云,照镜子,眼视左手方向准备音乐:(1)1-8 保持准备位舞姿(2)1-2 保持准备位舞姿,右舔腮 3-4 保持准备位舞姿,左舔腮 5-6 左手收至叉腰手,右手单指于头上示意带花,同时右舔腮 7-8 左手保持不动,右手收至叉腰手第一段:(1)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 3-4 左手叉腰,右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2)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3)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2-4 保持姿态 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6-8 保持姿态(4)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中心推至左脚,右脚踏步起身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踏步半蹲,向右转身一周回至1点方位5)1-2 双手于胸前,右手向前绕小立圆,模仿绕手帕状,同时左脚前踢步1次,身体与头随动3-4 重复(5)1-2反面动作 5-8 双手胸前碎绕手帕,圆场向1点方位前进,同时含胸低头(6)1-4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2点方位推门,同时左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2点方位5-8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8点方位推门,同时右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8点方位(7)1-2 双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撤至双脚并步花梆步向右横移,视线回至1点方位3-4 双手经体旁至右托掌的顺风旗,身体顺势旁腰,同时右脚向右迈步半蹲,左脚屈膝旁点5-8 重复(7)1-4反面动作(8)1-2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单指经体前向下点至2点旁平位,视线随手定睛亮相,同时经左脚踮步,右脚向7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3-4 保持舞姿收神并再亮相5-8 左手背手,右手收至背手,同时身体经左向5点方向回身(9)1-8 双背手,圆场向5点方向前进间奏段(10)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5 保持姿态回神并再定睛亮相6-8 保持姿态(11)1-6 在踏步半蹲位置重复准备段(2)1-6动作7-8 右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收至自然位并步直立第二段(12)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双脚于并步位3-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右脚向2点方位迈步至踏步位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位直立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踏步蹲(13)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直膝至踏步直立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4)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左脚向左横移至踏步直立2-4 保持姿态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直立6-8 保持姿态(15)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6)-(20)重复第一段(5)-(9)动作(21)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4、提示a、体现小花旦活泼,俏丽的性格特点。

(完整版)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

(完整版)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目录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

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

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

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

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

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

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

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

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目录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

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

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

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

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

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 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 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目录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

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

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

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

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

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 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 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

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1. 介绍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是我国舞蹈界的一项重要标准,它涵盖了广泛的舞蹈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教材内容。

2. 教材内容概述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技巧、舞蹈历史、舞蹈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涵盖了舞蹈表演的方方面面,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舞蹈知识和技能。

3. 舞蹈基本功在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中,舞蹈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者需要掌握正确的站姿、步法、舞姿等基本动作,以确保他们在舞台上有优秀的表现。

他们还需要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跳跃、转身、摆臂等,这些都是他们在表演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4. 舞蹈技巧除了基本功之外,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舞蹈技巧。

这些技巧涵盖了不同类型的舞蹈,如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

学习者需要掌握这些技巧,并在表演中灵活运用,以展现出自己的舞蹈魅力和个性。

5. 舞蹈历史了解舞蹈历史是每个舞者都应该掌握的知识。

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中包括了丰富的舞蹈历史知识,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舞蹈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这些舞蹈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

这些知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意义,提升他们的舞蹈修养和审美水平。

6. 舞蹈理论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还包括了舞蹈理论知识。

学习者需要了解舞蹈的基本理论概念、舞蹈的表现手法、舞蹈的创作原则等内容。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特点,为他们将来的舞蹈创作和表演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7. 总结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涵盖了丰富多彩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功、舞蹈技巧、舞蹈历史和舞蹈理论等多个方面。

学习者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探讨,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我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七级教材内容,为他们的舞蹈学习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第七级指导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第七级指导教材

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责任编辑:金山1、小花旦(手眼练习)2、马兰谣(藏族舞)3、来比高(跳跃练习)4、赛龙舟(踢腿练习)5、拾豆豆(东北秧歌)6、打水的姑娘(傣族舞)7、摩登女孩(三拍舞步练习)8、喊月亮(彝族舞)9、练字谣一、小花旦(手眼练习)1、训练目的:古典舞舞姿与手眼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a、卧云: 两膝上下对齐,重叠在一起。

双腿重叠盘坐,双膝尽量靠拢。

b、照镜子:右手兰花手,中指点于右腮处,左手兰花手8点旁平位,掌心朝内立掌,小臂微曲,模仿拿镜子的动作。

c、推门:(以右为例)体对二点,左膝半蹲,右脚踏步半蹲,身体前倾,双手兰花手交叉于胸前,向2点方向推出,经远处推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

d、花梆步:双脚靠拢,膝盖微屈,提起脚跟,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前进方向平稳细碎的移动,节奏要快而巧。

e、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单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f、圆场:一脚用脚跟上至另一脚的脚弓处,勾脚沿脚底的外延依序由脚跟压至脚掌后,另一脚抬起脚跟连续上步前移。

要强调压脚的过程清晰,行进时小腿以下保持松弛。

3、节奏:准备位置:体对一点,左腿在上卧云,照镜子,眼视左手方向准备音乐:(1)1-8 保持准备位舞姿(2)1-2 保持准备位舞姿,右舔腮3-4 保持准备位舞姿,左舔腮5-6 左手收至叉腰手,右手单指于头上示意带花,同时右舔腮7-8 左手保持不动,右手收至叉腰手第一段:(1)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3-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2)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3)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2-4 保持姿态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6-8 保持姿态(4)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中心推至左脚,右脚踏步起身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踏步半蹲,向右转身一周回至1点方位(5)1-2 双手于胸前,右手向前绕小立圆,模仿绕手帕状,同时左脚前踢步1次,身体与头随动3-4 重复(5)1-2反面动作5-8 双手胸前碎绕手帕,圆场向1点方位前进,同时含胸低头(6)1-4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2点方位推门,同时左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2点方位5-8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8点方位推门,同时右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8点方位(7)1-2 双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撤至双脚并步花梆步向右横移,视线回至1点方位3-4 双手经体旁至右托掌的顺风旗,身体顺势旁腰,同时右脚向右迈步半蹲,左脚屈膝旁点5-8 重复(7)1-4反面动作(8)1-2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单指经体前向下点至2点旁平位,视线随手定睛亮相,同时经左脚踮步,右脚向7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3-4 保持舞姿收神并再亮相5-8 左手背手,右手收至背手,同时身体经左向5点方向回身(9)1-8 双背手,圆场向5点方向前进间奏段(10)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5 保持姿态回神并再定睛亮相6-8 保持姿态(11)1-6 在踏步半蹲位置重复准备段(2)1-6动作7-8 右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收至自然位并步直立第二段(12)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双脚于并步位3-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右脚向2点方位迈步至踏步位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位直立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踏步蹲(13)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直膝至踏步直立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4)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左脚向左横移至踏步直立2-4 保持姿态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直立6-8 保持姿态(15)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6)-(20)重复第一段(5)-(9)动作(21)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5-7 重复准备段(2)1-6动作,节奏加快一倍8 保持姿态4、提示a、体现小花旦活泼,俏丽的性格特点。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doc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doc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1、小花旦(手眼练习)2、马兰谣(藏族舞)3、来比高(跳跃练习)4、赛龙舟(踢腿练习)5、拾豆豆(东北秧歌)6、打水的姑娘(傣族舞)7、摩登女孩(三拍舞步练习)8、喊月亮(彝族舞)9、练字谣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第一部分:小花旦(手眼练习)1、训练目的:古典舞舞姿与手眼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a、卧云: 两膝上下对齐,重叠在一起。

双腿重叠盘坐,双膝尽量靠拢。

b、照镜子:右手兰花手,中指点于右腮处,左手兰花手8点旁平位,掌心朝内立掌,小臂微曲,模仿拿镜子的动作。

c、推门:(以右为例)体对二点,左膝半蹲,右脚踏步半蹲,身体前倾,双手兰花手交叉于胸前,向2点方向推出,经远处推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

d、花梆步:双脚靠拢,膝盖微屈,提起脚跟,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前进方向平稳细碎的移动,节奏要快而巧。

e、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单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f、圆场:一脚用脚跟上至另一脚的脚弓处,勾脚沿脚底的外延依序由脚跟压至脚掌后,另一脚抬起脚跟连续上步前移。

要强调压脚的过程清晰,行进时小腿以下保持松弛。

3、节奏:准备位置:体对一点,左腿在上卧云,照镜子,眼视左手方向准备音乐:(1)1-8 保持准备位舞姿(2)1-2 保持准备位舞姿,右舔腮 3-4 保持准备位舞姿,左舔腮 5-6 左手收至叉腰手,右手单指于头上示意带花,同时右舔腮 7-8 左手保持不动,右手收至叉腰手第一段:(1)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 3-4 左手叉腰,右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2)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3)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2-4 保持姿态 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6-8 保持姿态(4)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中心推至左脚,右脚踏步起身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踏步半蹲,向右转身一周回至1点方位5)1-2 双手于胸前,右手向前绕小立圆,模仿绕手帕状,同时左脚前踢步1次,身体与头随动3-4 重复(5)1-2反面动作 5-8 双手胸前碎绕手帕,圆场向1点方位前进,同时含胸低头(6)1-4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2点方位推门,同时左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2点方位5-8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8点方位推门,同时右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8点方位(7)1-2 双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撤至双脚并步花梆步向右横移,视线回至1点方位3-4 双手经体旁至右托掌的顺风旗,身体顺势旁腰,同时右脚向右迈步半蹲,左脚屈膝旁点5-8 重复(7)1-4反面动作(8)1-2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单指经体前向下点至2点旁平位,视线随手定睛亮相,同时经左脚踮步,右脚向7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3-4 保持舞姿收神并再亮相5-8 左手背手,右手收至背手,同时身体经左向5点方向回身(9)1-8 双背手,圆场向5点方向前进间奏段(10)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5 保持姿态回神并再定睛亮相6-8 保持姿态(11)1-6 在踏步半蹲位置重复准备段(2)1-6动作7-8 右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收至自然位并步直立第二段(12)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双脚于并步位3-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右脚向2点方位迈步至踏步位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位直立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踏步蹲(13)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直膝至踏步直立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4)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左脚向左横移至踏步直立2-4 保持姿态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直立6-8 保持姿态(15)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6)-(20)重复第一段(5)-(9)动作(21)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4、提示a、体现小花旦活泼,俏丽的性格特点。

中国舞七级教材文字教案看电视

中国舞七级教材文字教案看电视

中国舞七级教材文字教案看电视教案标题:中国舞七级教材文字教案-看电视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舞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学习一首中国舞蹈《看电视》,并能够表演出基本动作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电视或投影仪。

2. PPT或视频资源。

3.播放音乐的设备。

4.舞蹈服装和道具(可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通过播放一段展示中国舞蹈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中国舞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了解中国舞吗?它有哪些特点?-你参观过或表演过中国舞吗?有什么感受?Step 2:介绍舞蹈《看电视》(15分钟)1.展示一段舞蹈《看电视》的视频,让学生对其整体效果有一个初步了解。

2.介绍《看电视》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分析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Step 3:学习《看电视》(30分钟)1.分发一份舞蹈《看电视》的五线谱或舞蹈动作说明表。

2.通过视频示范或现场示范,教学生正确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指导和纠正动作。

Step 4:编排舞蹈(2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编排一小段舞蹈。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发挥创意,加入一些个人特色动作或表演元素。

3.每个小组演示他们编排的舞蹈。

Step 5:观赏和欣赏(15分钟)1.播放一段精彩的舞蹈表演视频。

2.引导学生对舞蹈的演出效果、表演技巧等进行观赏和评价。

3.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舞蹈的表演能力。

Step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1.让各小组的学生展示他们编排的舞蹈,并相互欣赏评价。

2.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回顾舞蹈《看电视》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3.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舞蹈技巧和表演经验,并作出自我评价。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份舞蹈《看电视》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和语言流畅。

扩展活动:-邀请专业的中国舞蹈老师来学校进行进一步指导和交流。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doc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doc

我国舞蹈家协会我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目录1、小花旦(手眼操练)2、马兰谣(藏族舞)3、来比高(跳动操练)4、赛龙舟(踢腿操练)5、拾豆豆(东北秧歌)6、吊水的姑娘(傣族舞)7、摩登女孩(三拍舞步操练)8、喊月亮(彝族舞)9、练字谣我国舞蹈家协会我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榜首部分:小花旦(手眼操练)1、操练意图:古典舞舞姿与手眼的操练。

2、首要动作及要求:a、卧云: 两膝上下对齐,堆叠在一起。

双腿堆叠盘坐,双膝尽量挨近。

b、照镜子:右手兰花手,中点拨于右腮处,左手兰花手8点旁平位,掌心朝内立掌,小臂微曲,仿照拿镜子的动作。

c、开门:(以右为例)体对二点,左膝半蹲,右脚踏步半蹲,身体前倾,双手兰花手穿插于胸前,向2点方向推出,经远处推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

d、花梆步:双脚挨近,膝盖微屈,提起脚跟,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跋涉方向平稳细碎的移动,节奏要快而巧。

e、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单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f、圆场:一脚用脚跟上至另一脚的脚弓处,勾脚沿脚底的外延依序由脚跟压至脚掌后,另一脚抬起脚跟接连上步前移。

要着重压脚的进程明晰,跋涉时小腿以下坚持松懈。

3、节奏:预备方位:体对一点,左腿在上卧云,照镜子,眼视左手方向预备音乐:(1)1-8 坚持预备位舞姿(2)1-2 坚持预备位舞姿,右舔腮 3-4 坚持预备位舞姿,左舔腮 5-6 左手收至叉腰手,右手单指于头上暗示带花,一起右舔腮 7-8 左手坚持不动,右手收至叉腰手榜首段:(1)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顺手动, 3-4 左手叉腰,右单点拨于右旁斜上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5-6 左手叉腰,右手单点拨于左旁斜上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7-8 左手叉腰,右手单点拨于右旁斜下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2)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野一起回至1点方位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一起头碎晃(3)1 左手叉腰,右手单点拨于2点旁平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2-4 坚持姿势 5 右手坚持姿势,左手单点拨于8点旁平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6-8 坚持姿势(4)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穿插,视野回至1点方位,一起中心推至左脚,右脚踏步动身5-8 双手单指经体前穿插落至体旁,一起踏步半蹲,向右回身一周回至1点方位5)1-2 双手于胸前,右手向前绕小立圆,仿照绕手帕状,一起左脚前踢步1次,身体与头随动3-4 重复(5)1-2不和动作 5-8 双手胸前碎绕手帕,圆场向1点方位跋涉,一起含胸垂头(6)1-4 双手由胸前穿插向2点方位开门,一起左脚前跨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2点方位5-8 双手由胸前穿插向8点方位开门,一起右脚前跨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8点方位(7)1-2 双手收至叉腰手,一起右脚撤至双脚并步花梆步向右横移,视野回至1点方位3-4 双手经体旁至右托掌的顺风旗,身体顺势旁腰,一起右脚向右跨步半蹲,左脚屈膝旁点5-8 重复(7)1-4不和动作(8)1-2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单指经体前向下点至2点旁平位,视野顺手定睛露脸,一起经左脚踮步,右脚向7点方向跨步至踏步半蹲3-4 坚持舞姿收神并再露脸5-8 左手背手,右手收至背手,一动身体经左向5点方向回身(9)1-8 双背手,圆场向5点方向跋涉间奏段(10)1-4 双手至预备位姿势,左脚向8点方向跨步至踏步半蹲5 坚持姿势回神并再定睛露脸6-8 坚持姿势(11)1-6 在踏步半蹲方位重复预备段(2)1-6动作7-8 右手收至叉腰手,一起右脚收至天然位并步直立第二段(12)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顺手动,双脚于并步位3-4 左手叉腰,右手单点拨于右旁斜上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右脚向2点方位跨步至踏步位5-6 左手叉腰,右手单点拨于左旁斜上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双脚坚持踏步位直立7-8 左手叉腰,右手单点拨于右旁斜下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踏步蹲(13)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野一起回至1点方位,直膝至踏步直立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一起头碎晃,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4)1 左手叉腰,右手单点拨于2点旁平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左脚向左横移至踏步直立2-4 坚持姿势5 右手坚持姿势,左手单点拨于8点旁平位,一起顺手方向定睛露脸,双脚坚持踏步直立6-8 坚持姿势(15)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穿插,视野回至1点方位,一起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5-8 双手单指经体前穿插落至体旁,一起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16)-(20)重复榜首段(5)-(9)动作(21)1-4 双手至预备位姿势,左脚向8点方向跨步至踏4、提示a、表现小花旦生动,美丽的性情特色。

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七至九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七至九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七——九级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七级1、雅鲁藏布江的浪花〔藏族踢踏〕2、小雨滴〔花鼓灯〕3、小马蹄〔蒙古族〕4、小格格〔满族〕5、戏鼓仔〔地区〕6、鸭子戏水〔苗族〕7、小放牛〔拉花〕8、铃鼓舞〔维吾尔族〕9、戏蝶〔东北秧歌〕10、阿美队舞〔高山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八级 1、花棍飞舞〔汉族风格〕2、团团扇〔满族〕3、丢手绢〔东北秧歌〕4、大雁〔蒙族〕5、小小嫚〔胶州秧歌〕6、绕三灵〔白族〕7、踏踏踏〔藏族踢踏〕8、漓江小阿妹〔壮族〕9、采蘑菇的小姑娘〔彝族〕10、皮影娃〔皮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九级1、拾青稞〔藏族踢踏〕2、织呀织〔景颇族〕3、花儿与少年〔回族〕4、摆手摆〔土家族〕5、金花遍地开〔白族〕6、茶香飘飘〔地区〕7、放风筝〔落子〕8、阿细娃娃耍月〔撒尼族〕9、摘苹果〔朝鲜族〕10、快乐罗嗦〔彝族〕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七级一、雅鲁藏布江的浪花〔藏族踢踏〕关键动作:悠摆手、退踏步、双撩袖碎踏步提示:注意顺便退踏步,上下身的协调配合。

二、小雨滴〔花鼓灯〕关键动作:登山步、风柳步、上下动律训练目的:以游戏的形式,溶入花鼓灯的典型性动作,强调道具的准确运用,让孩子在边说边跳的过程中,把花鼓灯的动律及饱满情绪准确掌握。

提示:孩子清晰地说出儿歌。

三、小马蹄〔蒙古族风格〕关键动作:勒马手、吸腿步、剁掌步、蹭退步训练目的:模拟性训练,主要训练学生脚下灵活敏捷,为以后学习的跳跃性动作打根底。

提示:1、俯身吸腿步的吸腿要绷脚,落下以脚掌着地;上身前俯够大腿,有俯在马背上的感觉。

2、双手勒马左手在右手前,拳眼相对,架肘;单手勒马的手位不高于肩,拳眼对两旁,立腕压肘,以手作马头。

3、立掌步要求双脚在正部位上交替绷脚脚尖点地。

四、小格格〔满族风格〕关键动作:请安训练目的:培养学生孝敬长辈,注重礼节的品质,掌握满族舞蹈的风格。

提示:学生的表演要求端庄一些,边歌边舞。

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七级组合

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七级组合

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七级组合摘要:一、前言二、中国舞蹈家协会简介三、第四版七级组合的背景与目的四、七级组合的内容与特点五、对舞者的意义和价值六、总结正文:【前言】中国舞蹈家协会作为我国舞蹈界的权威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舞蹈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第四版七级组合是中国舞蹈家协会针对舞蹈爱好者设立的一套具有挑战性和专业性的舞蹈组合,旨在为舞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二、中国舞蹈家协会简介】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于1951 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性舞蹈艺术人民团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协会的主要任务是联络、协调、服务、指导,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舞蹈艺术的普及与提高。

【三、第四版七级组合的背景与目的】第四版七级组合是中国舞蹈家协会组织专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讨,根据舞者的实际需求和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制定的一套舞蹈组合。

这套组合旨在检验舞者的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力,为舞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为舞蹈教育提供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七级组合的内容与特点】第四版七级组合涵盖了各个舞种,包括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等。

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舞蹈组合,既有独舞,也有双人舞和集体舞。

这套组合在编排上注重舞者的基本功和艺术表现力的结合,既有技巧性的动作,也有情感表达的动作,充分展示了舞者的综合实力。

【五、对舞者的意义和价值】对于舞者来说,通过参加七级组合的考试和表演,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和艺术素养。

这套组合为舞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使他们在舞蹈道路上更加努力,追求卓越。

同时,七级组合的认证也是对舞者实力的肯定,有助于他们在就业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机会。

【六、总结】总之,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七级组合是我国舞蹈界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对推动舞蹈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目录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

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

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

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

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

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 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 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第七级指导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第七级指导教材
(8)1-2左手收至背手,右手单指经体前向下点至2点旁平位,视线随手 定睛亮相,同时经左脚踮步,右脚向7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
3-4保持舞姿收神并再亮相
5-8左手背手,右手收至背手,同时身体经左向5点方向回身
(9)1-8双背手,圆场向5点方向前进 间奏段
(10)1-4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
身体前探,视2点方位
5-8双手由胸前交叉向8点方位推门,同时右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 身体前探,视8点方位
(7)1-2双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撤至双脚并步花梆步向右横移,视线 回至1点方位
3-4双手经体旁至右托掌的顺风旗, 身体顺势旁腰, 同时右脚向右迈 步半蹲,左脚屈膝旁点
5-8重复(7)1-4反面动作
点方位
5-8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
(3)1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2-4保持姿态
5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 相
6-8保持姿态
(4)1-4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中心 推至左脚,右脚踏步起身
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
责任编辑:金山
手眼练习)
藏族舞)
跳跃练习)
踢腿练习)
东北秧歌)
(傣族舞) (三拍舞步练习)
彝族舞)
一、小花旦(手眼练习)
1、训练目的: 古典舞舞姿与手眼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卧云:两膝上下对齐,重叠在一起。双腿重叠盘坐,双膝尽量靠拢。
b、照镜子:右手兰花手,中指点于右腮处,左手兰花手8点旁平位,掌心朝内 立掌,小臂微曲,模仿拿镜子的动作。
(14)1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左脚向左横移至踏步直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目录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

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

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

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

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

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

(2)1-2双晃手,经正上位落至旁平位四点方向,右腿屈膝,左腿勾脚直膝向8点伸出,眼视手的方向。

3-4左脚8点方向落地,右脚跟至踏步位,晃手右手至端掌位,左手背手,眼视手。

5-8端掌亮相,眼视一点方向。

(3)1-2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3-4顺风旗,双腿跳开大八字位蹲,眼视3点中位5-8重复1-4做反面动作(4)1-4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5-8脚下自然位,双山膀,最后一拍左脚上步第二段:(四个八拍)(1)1-2踢右前腿3-4脚尖点地5-6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7-山膀位8-右脚上步(2)重复(1)动作踢左前腿(3)-(4)交替大踢腿四次第三段:(四个八拍)(1)1-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2-大八字位,胸前抱拳3-4 重复1-25-8三点方向跨步,左前点步,右手经过体前平抹,指尖带动穿手到扬掌位,左手胯旁按掌(2)1-4重复(1)1-45-8 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3)-(4)重复第一段(1)-(2)动作结束段(两个八拍+5拍)(1)1-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2-大八字位,胸前抱拳3-4 重复1-25-8 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2)1-4继续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5-8胸前抱拳碎步向前(5拍)1-4继续碎步向前5-自由造型4、教学提示:a. 有感情朗诵,熟记朗诵内容。

b.踢腿注意身体中正,直膝绷脚,主力腿直立,上身控制住,快踢有控制的落下。

c.交替踢腿时,注意重心的转换。

5、教育意义:让孩子们在音乐、诗词、舞姿的感召下,树立民族责任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6、歌词:朗诵部分: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歌词部分:那天上网看到了少年中国说,我的心里震撼了,我在做什么?中国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少年中国将由我们主宰。

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我是中国少年,我有责任感,我们要有志向我们站起来.我是中国少年,我有责任感,我们要有志向我们站起来。

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1、训练目的训练古典舞身韵的动律元素,强化气息连接动作的重要性,以及胸腰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规格要领a、提:在“沉”的基础上,深吸气,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而带动腰椎由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部顶向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静止憋住,同时眼皮也有微松状逐渐张开,瞳孔以气之力放神。

b、沉: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没丹田,以沉气之力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在此过程中眼皮随之沉气而徐徐放松。

c.冲:吸气“提”准备,在沉的过程中用肩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方向水平冲出,肩与地面要保持平行线,腰侧肌拉长,眼神和冲的方向一致。

d.靠:吸气“提”准备,在沉的过程中用肩后部及后侧肋带动上身向4点或者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

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上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左转,眼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e.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f.盘腕:腕部为轴,由指带动腕关节做8字圆运动,组合中是向外做盘腕动作,要求由食指的外沿引领,指尖带动盘平圆的路线。

盘腕时,腕关节松弛,路线盘平,肩肘关节松弛,不可架肘。

g.卧云:在踏步蹲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地面。

h.小荷尖尖:在双手合掌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于地面。

3.组合顺序与节奏准备位置:卧云对1点,左旁移,双手在左胸旁,右手兰花掌,左手兰花掌,手腕相贴,转头对2点,眼视2点下方。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1)1-8 保持准备位置不动(2)1-2 身体回正,双手经盘腕到对腕,手型保持兰花掌,眼视1点3-4 合掌到小荷尖尖,眼视15-8 沉,同时双手经斜下位到双背手。

第一段:(两个八拍+四拍)(1)1-2 提,吸气,同时右手按掌位,提腕,眼视1点3-4 沉,呼气,同时右手按掌位,压腕,眼视下方5-6 提,吸气,同时右手提腕经上到2点斜上位,眼随手动7-8 靠,呼气,同时右手落至2点斜下位(2) 1-2 提,吸气,同时右手经上弧线,似轻托蜻蜓飞走3-4 冲,呼气,同时右手至按掌位,眼视2点下方5- 靠,经吸气到呼气,同时右手到单扬掌,6-7 停住舞姿8 -欲上先下的反律,沉同时右手松腕柔指(3)1-2 提,同时右手向外盘腕,眼随手动3-4 沉,同时右手收回背手,眼视下方第二段:(两个八拍+四拍)重复第一段(1)-(3)反面动作第三段:(两个八拍+四拍)(1)1-左手单扬掌对8点,右手旁斜下位点地,体对1点,转头对8点,眼视8点上位。

似看突然向上空飞走的蜻蜓 2-4 停住舞姿5-拧身至2点,同时左脚划至燕式盘坐,左手经8点抹手到2点斜上位,眼视2点上位,右手旁点地6-8 停住舞姿(2)1-4 沉,同时左脚收回双跪坐,双手收回体侧,眼随手动5 -提至胸腰,右手兰花掌经身前提至上位压腕6 -保持胸腰,左手兰花掌经身前提至上位压腕,与右手形成对腕7-保持胸腰,双手合掌,眼视手尖,似看荷叶卷叶8-保持胸腰,小荷尖尖,眼视手尖,似看蜻蜓停立在上(3)1-4 呼气,经倾转头向1点,同时屈肘收小荷尖尖到胸前,回到沉,双背手,眼视下方第四段:(两个八拍+四拍)(1)1-2 吸气,双跪立,双膝分开与肩宽,同时左手向后划立圆,眼视2点下位,似看树荫映照在明净的水面3-4 呼气,胸腰,同时右手兰花掌向上,眼视上,似树荫在晴朗柔和的风光中摇曳5-6右起(1)1-27-8 左起(1)3-4(2)1-4 沉,回到双跪坐,同时左手屈肘落回体侧,似树荫遮住水面5-8 重复第三段(2)5-8(3)1-4重复第三段(3)1-4结束段:(一个八拍)(1)1-4 冲,同时对腕盘手,右手外盘,左手内盘5-8 保持造型4、教学提示:a、“提沉”是躯干的“上下”动律,一定要结合气息来完成,从动律的角度必然是先“沉”而后“提”。

b、“冲靠”是在提、沉基础上躯干的“斜移“运动c、注意气息与动作的配合,要贯穿始终,用气息连接每一个动作。

气息讲求“呼吸在先,动作在后,蓄势气藏,收吸放呼;四肢未动气先提,提中有沉、沉中有提,提沉对立统一”的运动要旨。

d、遵循身韵的反律规律,逢提必沉、逢冲必靠、逢开必合、欲紧先松。

e、将动律元素、眼神以及诗词中描绘“小荷花蕾”、“涓涓细流”、“树荫摇曳”、“蜻蜓停立”的优美画面有效结合,充分了解身韵中“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的核心审美。

d.注意组合中“提、沉、冲、靠”动律元素的规格要领。

5.教育意义a. 通过学习古诗词《小池》,了解诗词中作者新颖的想象力和拟人的表达手法,感受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并学习运用肢体动作表达,进一步树立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

b.通过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感受蕴藏在其中的身体哲学,初步感受阴阳、子午、圆融、流畅、典雅、刚韧等中国传统美学法则。

6.歌词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1、训练目的:训练原地平脚碎步转,旋转时留头甩头的配合与方向的把握。

2、主要动作及规格:a.原地平脚碎步转:双手旁按手位,脚下平脚碎步。

以向左转为例,身体转到二分之一处时保持留头、眼视一点为目标点,继续向左转回时,头迅速做甩头,眼迅速找到一点方向的目标点。

b.追风:双手拳形曲臂于腰间交替摆动,脚下做跳踢步向前行进,右脚先起,做追逐状.c.吹风:屈膝半蹲平脚碎步,双手胸前曲臂托起掌心向上身体前倾,嘴巴做吹风状。

d.接风:身体面向一点方向,上左脚跳并步蹲,双手经体旁落下至前斜下位掌型双手并拢手心向上眼视手,直膝站直双手托到前斜上位眼视手。

双手经旁打开落到正下位,平脚碎步身体从一点向左转到五点停住,形成½转。

e.迎风1:身体面向一点方位,经含胸右手掌型经上弧线打开至旁平位手心向上展胸,双脚由屈膝右腿向旁上步打开移重心。

左脚跟回,左手经上弧线到合掌含胸。

f.迎风2:右手做穿手,指尖带动手背向上,经下弧线从身体斜下方穿至八点斜上方,眼视手头随动。

左手回旁按手位,经蹲移重心左腿向八点上步,右腿绷脚点地。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场下7点方向出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正下位。

准备节奏:(四个八拍)(1)保持准备动作不动(2) 1-4面向三点方做追风动作行进。

5-8 做吹风动作。

(3)重复(2)(4) 1-4转向一点方做追风动作。

5-8做吹风状动作。

第一段:(八个八拍)1-2 身体面向一点左倾头,右手掌型提腕带动手臂从正下位提至旁斜上位,左手压腕位于旁按手位,右腿向旁伸出直膝绷脚点地膝盖向前,同时左腿屈膝半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